① 希望百度文庫里多一些關於工程技術類的細則、工藝、技術改革類內容。
其實這些內容都是大家自己根據手頭有的資料上傳的,有些人有就上傳了,可有些人有也不知道上傳啊。如果文庫宣傳推廣的面兒再大些就好了。資料共享可以更方便了。
② 新技術革命的主要變革
關於新技術革命給未來社會和經濟帶來的變革,許多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未來學家都有不同的論述。早在1973年,貝爾寫的《後工業化社會的到來》一書中,首先概括了後工業社會(即工業社會步入信息社會)有五大特徵:
(1)大多數勞動力以從事農業和創造業為主轉向以服務業為主;
(2)從事專業和技術的工作人員將在職業結構中佔主導地位,科學家、工程師構成了關鍵性集團或心臟;
(3)理論知識成為社會的戰略資源,大學、科研機構和智力機關是未來社會的中軸結構;
(4)未來的技術發展是有計劃、有節制的,技術價值占重要地位;
(5)制定各項政策都有賴於智力技術。
1980年托夫勒出版的《第三次浪潮》,指出人類已經經歷了兩次巨大變革的浪潮:第一次浪潮是歷時數千年的農業革命,人類從原始的漁獵時代進入以農業為基礎的社會;第二次浪潮是工業文明的興起,至今已有300年,現在人類正面臨著第三次浪潮的沖擊,這是人類生活中爆炸性事件,在微電子學、生物學、空間科學、海洋學、資訊理論、控制論等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新工業群——信息電子工業、生物技術工業、宇航工業、海洋工業,將取代傳統的工業——鋼鐵、石油、汽車、鐵路等的地位。新工業的發展,將使經濟結構、社會結構、人類生活方式等發生巨大變化。1982年奈斯比特發表了《大趨勢:改變我們生活的十個新方向》一書,從十個方面指出了美國社會的發展趨勢。其中最主要的有三大趨勢:一是從工業社會轉向信息社會;二是從集中轉向分散;三是從國家經濟轉向世界經濟。但是,比較流行的一種說法是,新的科技革命給未來社會帶來的變革有三大特徵,即信息化、分散化、知識化。按照他們的解釋,所謂「信息化」,就是社會信息化,或稱為「信息社會」。意思就是說知識和信息量增長的特別迅速,通稱「知識爆炸」、「信息爆炸」;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變化主要靠知識和信息,它成為最重要的「工業」;從事知識生產和信息業的人員越來越多。所謂「分散化」,就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由於電子計算機、控制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形式趨向分散。指導生產的工廠規模變小,人們可以在家裡從事小型生產、設計、辦公和接受教育等,家庭成了多種智力活動的園地。所謂「知識化」,是指在新的技術密集的企業中,工人也應該是知識分子。「知識的生產」、智力的開發與擴充,都將成為決定生產力、競爭力以及經濟增長速度的關鍵因素。
雖然表述的方式不同,動機各異,概括也不一定科學,但其共同點都指出了以微電子技術為主導的新技術已經或將要取得歷史性的重大突破,正在應用於社會生產的過程中和生活領域,引起或即將引起社會、經濟和生活的巨大變化。其結果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產業結構的變化
以新技術群為基礎的新興產業群,即被西方一些學者稱之為「朝陽工業」(電子工業、生物技術工業、宇航工業、海洋工業、新材料與新能源工業)的產業部門,將成為社會的經濟支柱。如電子工業,80年代以後將成為先導工業、戰略工業。目前,世界上電子計算機裝機總量已經達到1億多台,用途3萬余種。據1981年統計,美國電子工業產值為1138億美元,預計到1991年產值將增至6000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的產業之一。又如生物工程,它將成為潛在的全新產業,美國現在已有一百多家以生物工程為軸心的專業企業,預計到本世紀末,生物工程產品將達到160餘項,產值達4000億美元;蘇聯決定在今後幾年發展生物工業比其它工業快4倍。日本也把它列為本世紀的全新產業之一。與此同時,宇航、海洋也將分別形成新的產業。電子技術與空間技術及其計劃相結合,即可在太空建立實驗室、工廠和城市,開展實驗、採集礦物、能源和製造儀器等。在海洋,進一步發展石油、漁業、運輸業,還將形成海洋發電站、深海采礦業和發展海洋旅遊業。特別是光纖通訊要有個大發展,80年代末將成為主要信息傳輸的手段,其通訊量將比電訊量大10億倍。在美國這些新的產業部門,將迅速取代傳統工業,即「夕陽工業」(鋼鐵、石油、汽車、鐵路等)。尤其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把工業社會轉向為信息社會。據了解,目前,美國密西西比三角州就有300家電台,為農戶提供各種信息;蘇聯已建立了5000個自動化信息系統,組織全國的經濟生產和生活。如日本在查詢世界各地市場行情時,只需要5秒到1分鍾;查詢和調用國內10 000個重點企業的資料數據,只需3—5分鍾,等等。地球上任何一個角落產生的信息,都會飛速地傳遍全球,偌大的一個地球果真成了一個「小小環球」。那時,信息將成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大多數人將從農業、製造業轉向服務業,尤其是信息業。據統計,美國目前的農業人口為5%,到1990年將進一步減少到3%,在過去的十年中,製造業工人數已下降1.6%,而服務業人數則上升了55.3%。說明多數人是從事知識、服務和信息工作,可謂社會的信息化。
勞動方式與內容的變化
隨著知識密集型的「朝陽工業」取代勞動密集型的「夕陽工業」,人們的勞動方式主要的不是靠增加能源、資源的消耗和延長勞動時間、強化體力勞動來提高勞動生產率,而是靠人的智力,利用新技術使生產自動化、現代化,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減輕人的腦力勞動來提高勞動生產率。據統計,在本世紀初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只有5%—20%是靠科學技術的進步取得的,而現在已有60%—80%靠科學和技術取得。在高技術工業部門,工人的勞動技能不是以體力為基礎,而是以知識和智力為基礎,勞動的內容也將是在生產過程中去控制、監督、調節生產過程中的各種關系,發揮機器人的作用。據國外新聞界預測:在本世紀末,專業和技術人員應在職業結構中佔有主導地位,比例也將大幅度增高。科學家、工程師成為了技術決策的「心臟」,大學、科研和智力機關成為社會的中軸,工廠從勞動密集型轉向知識密集型,整個社會知識生產將成為首要的「工業」。可謂出現了社會的知識化。
生產布局和生活方式的變化
隨著社會的信息化和工廠、企業辦公室的自動化,工廠、企業出現小型化和分散化。據美國估計,50年代美國小型企業每年增加不到10萬家,現在每年增加60餘萬家,小型靈活,採用先進技術,富有生命力。居民的住處也往小城鎮和農村轉移。據奈斯比特統計:70年代散居到小城鎮和農村去的人口增長率比大城市快15.5%,現在已有42%的人口居住在小城鎮和農村。由於通訊技術的發展和微型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家庭的生活方式將發生巨大變化。家用電腦、視聽電話、電子報、「智能汽車」等電子新產品將應用於家庭生活。在家庭可辦公,有人預測在15年內美國就不會再有辦公室;通過收集、處理、傳遞信息安排家庭生活、文化教育、社會交際。使家庭辦公信息化,勞動電腦化,教育手段電子化。整個社會的生產、工作、生活,從相對集中轉向相對分散,可謂分散化。
社會的開放化
由於新技術革命席捲全球,各國的經濟、科學、技術和教育的發展,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具有開放性,國與國、地區與地區之間,在經濟、科學、技術、教育等方面互相滲透、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制約性、依賴性顯著增強。橫向開拓,向外開放已成為發展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和教育的共同趨勢。
新技術革命的結果
新技術革命將使資本主義的內部矛盾進一步激化。因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勞動與資本的對立依然存在,各國、各企業之間爭奪新興工業的市場競爭必將進一步加劇,企業之間的互相排斥、吞並不會停止。因此,會使資本世界更加動盪。而社會主義將在新技術革命的進程中,把握時機,充分利用科學和技術的偉大力量,進行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建設,使人類走向文明的新時代。
以上對於新的科學技術特徵及其對社會的影響作了概括描述。從這些趨勢中給人們以啟示,那就是未來的社會要求每一個成員都要有知識、技術,因而要不斷地學習和不斷地進行知識與技術的更新。教育應該適應這種客觀形勢的要求,主動承擔這方面的艱巨任務。
③ 人類歷史上的三次技術改革是什麼
分別是:
1.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英國以瓦特的蒸汽機為主導的第一次技術革命;
2.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為主導的第二次技術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信息為主導的第三次技術革命。
④ 魯班獎對QC、工法、科研技術改革有什麼要求
QC、工法、科研技術改革等等這些資料對於評獎有加分項的,您可以去淘寶找一下「國優成果」學習學習
⑤ 土木工程施工技術教學改革要解決什麼問題
(一)缺乏安全防範意識盡管我國絕大多數土木工程施工企業高度重視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和安全防範,但仍然存在著安全防範意識不夠的問題,這也是造成我國土木工程施工安全事故頻發的重要因素。一些土木工程施工企業特別是一些小型民營施工企業,不能正確處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很多時候都把經濟效益放在首位,為了節約成本和提高效益,缺乏對安全防範設施和設備的投入。還有一些土木工程施工企業,由於自身實力不強,因而機械化程度不高,大量使用人力來施工,不僅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難度,而且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二)安全防範教育不夠由於土木工程施工涉及施工人員較多,因素加強安全防範教育十分重視,只有安全防範教育到位,才能更好的防範安全事故。從目前我國土木工程施工整體情況來看,絕大多數施工企業都制定了安全管理制度,對施工管理、施工技術、施工工藝、施工流程等都做了明確具體的規定,應該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木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但目前我國很多土木工程施工企業盡管制定了比較完善的安全管理和防範制度,但缺乏對施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很多時候制度都被束之高閣,特別是一些小型土木工程施工企業在安全防範教育方面更是不到位。(三)現場安全管理落後目前我國很多施工企業在土木施工過程中不注重安全管理,特別是由於很多技術人員缺乏專業素質、道德素質和責任素質,因而在技術操作過程中缺乏規范性,很多時候都是憑經驗、憑感覺進行施工,比如在搭設腳手架過程中,由於不能夠按照規范操作,導致腳手架承重力不足,進而引發安全事故甚至造成人員傷亡。還有一些施工企業缺乏對施工人員的現場管理,相互之間缺乏協調配合,「各自為戰」的問題較為突出,特別是由於管理人員不能及時進行溝通協調,導致施工現場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
⑥ 對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數字化改造如何理解請舉例說明,最好能詳細分析。
未來發展的五大方向:互聯網、生物技術、高端製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數字創意技術。可見進行數字化改造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現在國內的工程技術研究遠遠沒有達到與信息技術的充分融合,所以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如何將工程技術與數字話有機地結合起來。
舉例說明:現有的工程檢測技術多數為人工檢測結合儀器的使用,檢測效率低,不能對結構進行深入的檢測,中交路橋(河北)則開發了智能檢測系統,利用感測器實時監測,可以實現在控制中心實時觀測結構的變化情況,免去了現場檢測的弊端,取得了很好的發展前景與經濟效益。
⑦ 我國未來建築的技術變革有哪些的論文
土木工程的英文是Civil Engineering ,直譯是民用工程,它是建造各種工程的統稱。它既指建設的對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工程設施,也指應用的材料設備和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維修等專業技術。
從土木工程發展的歷程來看,每次新的建築材料的使用、設計理論的發展和施工技術提升都會給土木工程帶來飛躍式的發展。因此,從伴隨人類出現到今天21世紀,憑借著新的建築材料的使用、設計理論的發展和施工技術提升,今天的土木工程已發生了重要性的質變。
二.土木工程的發展現狀1. 世界現狀
19世紀中葉水泥的發明,轉爐煉鋼法的成功,使得土木工程的建築材料發生了革命性的發展。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開始使用,鋼材得以大量的生產並應用於房屋和橋梁的建築。20世紀20年代後期預應力混凝土的製造成功,新的施工機械的發明和施工理論的提升等使得建造摩天大樓、大跨度建築和跨海峽1000m以上的大橋成為可能。目前,世界上最高建築是中國台北的101大廈,總高度為508m。目前世界跨度最大的懸索橋是日本的東線明石海峽懸索大橋,跨度為1990m;最長的斜拉橋是日本的多多拉橋,橋主跨有890m。世界高速公路總里程最長的國家為美國,其總長為81105公里。最高的大壩為高285m的瑞士大狄克桑斯壩。最高的電視塔為加拿大高549m的多倫多塔,其次為莫斯科塔,高537m。
土木工程具有明顯的社會性,它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近代大型歌舞劇的流行舉辦、世界性或地區性的體育事業的發展也使得大跨度建築在世界各地快速涌現。
2. 中國現狀
我國土木工程的發展歷史已久。在古代,我國的就有了不少的傑出建築代表,如長城、趙州橋、都江堰水利工程等。自新中國成立和改革開放以來,憑借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腳步的加快,我國的土木工程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並取得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目前我國最高的建築是世界排名第4的上海金茂大廈。。在特種結構方面,我國有4所電視塔排在世界前十位,其中1995年建成的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以468m的高度排在世界第三位。
隨著人口的增多,資源短缺、環境破壞和水土、空氣污染的發展難題也開始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土木工程的發展也必須肩負起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任。綠色發展成為了現代土木工程發展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在中國北京的國家體育場「鳥巢」、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和國家大劇院等現代建築就是大量運用了綠色環保技術的傑出代表作。
在橋梁工程發面,我國的橋梁建設發展迅速,並取得了可喜得成就。在寬闊的長江、黃河、珠江上相繼建設起了多座跨江大橋。如 有多座橋梁居世界同類型橋梁中跨度排名之首,廣州的丫髻沙大橋為跨度最大的中承式鋼。除此外,我國的海底隧道工程也加快了發展的步伐。粵、港、澳海底隧道現也正建設中。
在公路和鐵路建設工程方面,截至2000年底,公路通車總里程達140萬公里,20年內增加了35萬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4336公里,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加拿大。我國鐵路運營路程已達6.87萬公里,居世界第4位,亞洲之首。我國的交通建設除了在數量上的提升外,在工程技術和施工質量上也有了較大的提升,青藏鐵路的建成使用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在水利建設方面:新中國成立以來,全國興建大中小水庫8.6萬座,水庫總蓄水量4580億m3,建設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萬公里,目前防洪工程發揮的經濟效益達7000多億元。我國先後建成了青海龍羊峽大壩、四川二灘大壩等水利水電工程,特別是現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三峽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1820萬千瓦,超過了伊泰普水電站而躍居世界第一。
3. 建築材料及技術理念的現狀
18世紀後,科學技術的發展促使建築材料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從19世紀初,鋼材開始被用於建造橋梁和房屋。到19世紀中葉,鋼材的品種、規格、生產規模大幅度增長,強度不斷提高,鋼材的切割和鏈接等也大為發展,為建築結構向大跨度重載方向發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到今天,土木工程用的鋼材的類型已發展到了圓鋼、角鋼、工字鋼、鋼板、管材和用於混凝土的各種鋼絲、鋼筋等。在技術方面,現在已可以對鋼材按要求進行多種加工,可以鑄造、鍛壓、焊接、切割等。與石材、混凝土等材料相比,鋼材強度高,構件的尺寸更小。金屬材料具有光澤,外表華美,質地堅實的優點,以鋼結構為主體的建築已在高層樓房中比比皆是,如香港中銀大廈等。所以,鋼材的發明和使用對土木工程的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水泥從誕生至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可以分為三類:通用水泥、專用水泥和特性水泥。水泥多和沙、石及鋼材等一起以混凝土的形式使用。混凝土的種類很多。以前使用的混凝土主要有瀝青混凝土、石膏混凝土和聚合物混凝土等。發展到今天,混凝土的種類又可以分為高強度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纖維混凝土。高強度混凝土中加進了超細活性摻合料,可以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強度。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超高的強度、低參透性、良好的結構性能、優越的耐久性、可觀的經濟效益、環保性等優異性質。纖維混凝土是在混凝土中加入合成材料纖維或鋼纖維,是由纖維和水泥基料組成的復合材料的統稱。纖維混凝土能增強塑性混凝土的抗拉能力,顯著降低其塑性流動和收縮微裂。這種減少或消除塑性微裂可以使混凝土獲得最佳的長期整體性。
「綠色建材』有稱生態建材、環保建材。它是指採用建材衛生生產技術生產的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和有利於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按安全的建築材料和裝飾材料。」綠色建材」在今天的土木工程建築材料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綠色建材已開始越來越多的應用到了房屋建築等方面,世界上的多個國家已開展了對「 綠色建材「的研製、認證和標準的制定。
三. 土木工程的未來
地球上的人口將會越來越多,而可以供人類居住、生活和耕種的土地和資源是有限的。隨著人口增長的速度是不斷加快的,人類的繼續發展與大自然資源的有限性的矛盾將越來越明顯,人類將必須為爭取生存而作出許多的努力。同樣,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將要求更加舒適的生活空間。所以未來土木工程的發展將肩負起這一系類的重任。回顧土木工程的發展歷史和結合土木工程今天的發展現狀,可以預計土木工程的未來將至少向這個方向發展。
向興建更多的重大工程項目方向發展
為了解決城市土地供求矛盾,城市建設將向高、深方向發展。例如高層建築,目前人工建築物最高的為646m的波蘭Gabin227kHz長波台鋼塔,由15根鋼纖繩錨拉。中國台北的101大廈,高508m。上海的最高建築為環球大廈,高492m。美國擬在芝加哥建Mglin-Beitler大廈,地上141層,高610m。。中國擬在上海附近的1.6公里寬,200m深的人工島上建造一棟高1250m的仿生大廈,居民可達10萬。 在交通方面,中國將建成以「五縱、七橫為骨乾的全國公路網。航空港和內河航運碼頭等的建設也將有巨大的發展。
2 .向海洋、地下、荒漠、太空發展
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占整個地球表面積思的70%左右,而剩下的30%地球表面積中,其中又有很大部分荒漠等是人類目前還沒有使用的。所以將來土木工程的發展將會向地下、海洋、荒漠、太空發展。
向海洋進軍。將來人類的交通必將會更加的繁忙為了防止機場雜訊對城市居民的影響,也為了節約使用陸地,許多機場已開始填海造地。如中國澳門機場、日本關西國際機場等都修築了海上人工島,在島上建跑道和候機樓。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迪拜的七星大酒店也建在海上,近些年來,我國在這方面也已取得可喜的成績,如上海南匯灘圍墾成功和崇明東灘圍墾成功.
向地下進軍。建造地下建築將有效改善城市擁擠、節能和減少雜訊污染等優點。日本1993年開建的東京新豐州地下變電所,將深達地下70m電站。我國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尚處於初級階段,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廣州等六個城市建有地鐵,已開通的總長度達215公里。
向沙漠進軍。全世界約有1/3陸地為沙漠,目前還很少有開發。沙漠難以利用主要是缺水,生態環境惡劣,日夜溫差太大,不適合人類居住。改造沙漠首先必須有水,然後才能綠化和改造沙土。在缺乏地下水的沙漠地區,國際上正在研究開發使用沙漠地區太陽能淡化海水的可行方案。我國沙漠輸水工程試驗成功,順利地引黃河水入沙漠。我國首條沙漠高速公路——榆靖高速公路已全線動工。
向太空邁進。向太空發展使人類長期的夢想,在21世紀這一夢想已變為現實。由於近代天文學宇航事業的飛速發展和人類登月的成功實現,人們發現月球上擁有大量的鈦鐵礦,由此可以製造出人類生存必需的氧和水。美籍華裔林銅柱博士1985年發現建造混凝土所需的材料月球上都有,因此可以在月球上製作鋼筋混凝土配件裝配空間站。
除此外,土木工程材料將會更加輕質、高強、多功能化,設計方法將更加精確化,設計工作將自動化。同時,信息化施工、智能化建築、智能化建築、智能化交通、土木工程分析的模擬系統等將會在未來的土木工程發展中運用。
⑧ 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為什麼要改革
哪裡改革了?
不還是初級、中級、高級
⑨ 建築工程技術人員在內卷嚴重的背景下,如何成為改革創新生力軍的一員
作為一名從事煤礦生產的技術人員,煤礦行業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對技術人員各方面的要求也特別高。可以說一個煤礦技術人員各方面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該礦的生產系統。一名技術員好壞的標准,取決於處理事物的能力、態度和效果。專業理論的掌握和現場實踐中的攻關,是我們的基本。以《煤礦安全規程》為標准,具體的施行於平時的作業規程當中,徹底的執行於日常的現場工作當中。 本人未經歷過有關技術方面的工作,沒有實際工作經驗。剛從學校畢業來到本礦參加工作,在掘進區跟班實習了一個月,後分採煤二區。現跟小班實踐學習中,所以就我個人的認識和想法來談談我對如何才能作一名合格的技術人員闡述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意見。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煤礦企業技術人員?根據本人的理解,從三大點對此問題進行具體的剖析: 一、要如何才能做好一名煤礦企業的技術人員,我認為一個人的素質與態度是最重要的,基本要做到如下幾點:首先,要擁有一種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一份對工作嚴謹性的責任;一條正確的科學思路;一項勇於實踐創新的發展觀。我們要倡導團隊協同,精誠團結,坦誠溝通,真誠合作,目標統一是我們持續發展的根本。我們依靠基本知識與實踐來充分滿足技術上的需求,超出期望,創造卓越成就,並由此獲得成功。 其次,(1)要做到樂於進取,勤奮學習,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提高知識技能;(2)保持良好積極的心態,樂於與他人合作, 他人的知識、技能和經驗,經常交心溝通,不自以為是;(3)對本職工作全面負責不攬功諉過,不怨天尤人,不隨意推卸自身的責任;(4)相互尊重、誠懇聆聽他人意見,背後不議論別人長短,有意見當面坦誠提出;(5)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及時改進,不斷提高;(6)工作意識強,不怕累,不怕苦;(7)不斷創新,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工作;(8)積極學習理論知識,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高思想水平、文化素質和工作能力;(9)勇於實踐,提高理論與實踐想結合的能力;(10)嚴格遵守各項工作制度、章程、規范和標准。 再次,工作要做到有計劃、有目標。把實現目標當作一種追求,一種享受。要擁有一種良好的心態,工作要不斷創新、不斷改進、不斷優化,做到精細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技能,不斷的提高個人的工作能力。每天都有發展,都要有進步。停滯不前就是倒退,進步慢也是一種倒退,只有超越過去,超越他人,才能永不言敗。營造一種尊重、和諧、奮進的工作氛圍,激發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實現快樂工作、安全生產。在安全問題有所保障的前提下,不斷的提高工作效率,快速發展,勇於創新。然後在工作中,一定嚴格要求自己盡職盡責,積極參於工作,不怕苦,不怕累。抱以正確的科學思想觀念,結合實際,求實創新。要擁有強硬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際經驗,才是作好工作的根本;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才是作好工作的原動力。二、關於技術管理的幾點思考: 施工技術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項目、一個企業的成敗,施工技術管理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我們這樣的煤炭能源產業性質的企業處於提高國有能源開發加大,國家發展需求能源和國家加大基礎發展的局面,生產規模有很大擴張。擴張的結果要求管理有新的思路和運行方法。同樣,施工技術管理也需要有所提高,適應生產、經營新格局。 1、 施工技術管理的基礎工作應是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 設計文件審查、施工調查、施組設計、開工報告、技術交底、施工測量、變更設計、工程質量檢測、計量管理、技術總結、內部預算。這十項基礎業務基本構成了技術管理的涵蓋內容。需要我們的技術人員在施工和管理中認真對待,有機統一的貫徹在施工技術管理之內。並且,基礎業務任務繁重、單調枯燥,但稍微粗心大意,給工程、企業帶來的影響及損失有時是巨大的。這樣的例子是很多見的。拋開基礎工作談論施工技術管理,就成為無根之樹、無基之大廈。 2、 不拘一格的開展「如何做一名合格技術人員」的活動。 一個合格的技術主管具備的基本條件是:專業知識豐富、擁有多方位的思考能力、良好的心裡素質、業務素質高、組織能力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能把握和預測項目措施執行的大局和形勢。 技術人員是施工技術管理的基本力量,技術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能帶動整個企業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技術人員的聘用上,原則上就是具備上述條件。企業要用這些技術負責人去帶動和感染廣大基層職工人員,以提高整體技術水平。 3、 把握技術人員心態,調動其積極性。 隨著市場的發展,技術人員的心態和需求和以往技術人員有很大變化。首先、工作環境的攀比心理在增長。因為企業性質的決定了我們的流動、艱辛甚至是危險。其次受市場就職價位的影響和攀比,對工作報酬不滿。這是現實,也是我們不能逃避的。盡管在待遇方面企業做出了積極的努力,還需要有關負責人關注此問題。我們企業有我們的優勢,能真正的學習到過硬本領,用人機制靠真才實學等等。4、 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各種力量推進科技開發。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在企業中科技開發是促進企業發展、擴大經營的重要途徑。皖北煤電集體公司百善煤礦,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關於綜采工作面實行戧茬鋪網:其主採煤層為六煤層,可採煤層平均厚度為2.8m,採用走向長壁採煤法。該礦於1986年開始上馬綜合機械化採煤以來,在所有綜采工作面的收作中均需進行鋪網工作,使用1m×10m金屬網,沿工作面傾向聯網,走向鋪網,走向前後棟網壓茬500mm,傾向相鄰兩片網壓茬300mm,以往每個工作面鋪網都實行的是順茬鋪網。2006年2月初在6524工作面的鋪網工程中,時任該礦採煤副總工程師祁明峰和綜采一區技術區長汪英明大膽地提出試行戧茬鋪網,經過3天的鋪網工作,取得了較好得效果。再舉例說明,本礦採煤二區按礦生產安排,自9月8日起在6812工作面進行了新型過頂材料試驗施工。截止到9月26日,該新型過頂材料在18天的試驗施工中使用比較方便,回收雖然存在一定的難度,但是在採取有效的措施後回收率達100%,為礦節省了大量的材料費用,並減輕了職工的勞動強度。為節約大量的物資材料的使用和減少生產過程中經濟的投入,降低了每產1噸原煤的經濟成本,目前,試驗地段已由原來的20棚擴大到40棚。所以說只有創新求實和科學發展才是企業的生命之源。依附著豐富的經驗和可靠的技術,在工作當中不斷發展,創新。才可達到更好的工作效率並提高井下作業的安全系數。所以說科學是第一生產力,雄厚的技術就是生產力的第一生命。 三、腳踏實地的工作,不可抱有懷才不遇的思想。 古往今來,不乏有才華橫溢、努力敬業卻得不到領導賞識的懷才不遇者,在現代煤礦企業當中,也常有這樣的人,明明為煤礦企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卻總是與提升的機會失之交臂,扮演著被領導遺忘的角色。 這種懷才不遇者除了悲天憫人以外,也需要反思,為什麼自己會陷入這樣的命運?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走出這種悲哀的命運呢? 不能否認,得不到重用可能有客觀的因素。例如可能遇到體制的限制,或時機不佳,有的人可能會認為自己遇到了權利慾和控制欲都很強的上司,把自己的工作成績拒為己有,讓自己無可奈何等等,面對這些客觀因素,你可以採取順其自然的態度,接納生活中存在的這種無奈,從而平衡心態。 要及時改變抱以懷才不遇的心態,學會通過某種方式讓上司注意到你的業績、賞識你的努力,在合適的時機、場合向領導展示你的能力與成績,有助於得到領導的賞識。另外,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而是嘗試設身地站在領導的角度看問題,多根據領導的需要而不是自己個人的好惡來調整工作,也有助於得到領導的賞識。在今後的工作當中,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積極採納他人正確的思想路線。多多實踐,勇於創新,經常對自己的工作進行反思。學會把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爭取做一名合格的煤礦企業技術人員。對於剛出校門的我們,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要在實踐中進行合乎個人實際的理論創造。創新與獨立思考相結合,這就是我們謀求發展的根本。獨立思考是創新的極其重要的必備條件,它為創新提供思路、觀點、理論方法和達到目的的路徑。一個人能夠有所創新,他必然是善於獨立思考的人。 要成為一名好的職工,應該始終能夠做到腳踏實地、扎扎實實、一步一腳印地按照礦的章程嚴格要求自己,而決不能在一定條件上達折扣、自我放寬要求、降低標准、自欺欺人。 在此,我還想說的是我們每一位大學生應該以苛刻標准來規范自己的言與行。大學生是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大學生,也更應該是理論聯系實際的大學生,我們只有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融入到社會實踐中去才能真正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大學生應始終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要始終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基本要求。大學生也是構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人民大眾中的一員,難免會犯錯,但正如列寧同志所說:犯的錯誤並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犯了錯誤不去改正。由此我們每一位大學生更應該堅持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作風。最重要的、也是最現實的,剛步入社會,還有很多事我們不明白,艱苦奮斗、刻苦學習、謙虛謹慎,才可以使我們走好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