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完美典範舉例說明
包豪斯藝術設計就是研究技術與技術相結合的教學體系,你可以看看這方面的資料.還有中國傳統的工藝美術,很多都是技術與藝術集於一身的~
Ⅱ 高層建築如何將技術與藝術的結合
高層建築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建築與城市、建築本身與周圍建築及環境的關系與和諧問題,例如城市天際線的豐富與控制、自身體量尺度與形態等,這是我們建築師應該具備的最為基本的職業操守、職業素養與意識。其次才是研究採用什麼樣的技術來實現建築,再次才是考慮建築將以什麼樣的形式面貌(藝術)最終呈現時候。至於技術與藝術如何結合,孰輕孰重、誰先誰後,這應該是一個建築師職業終其一生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其最終呈現的結果才是公眾評價的對象,之前的所有努力都屬於專業領域技術范疇。影響藝術及其形式的主要因素是建築所在環境的文化背景、技術條件、人文觀念、氣候特徵,藝術在這里只是上述條件和因素的表現形式和語言。離開上述條件和因素,建築藝術形式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痴人說夢。
Ⅲ 二十世紀有哪些「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重要歷史事件
1、1966年紐約軍械庫舉辦了《藝術和工程》試驗展覽,帶動藝術家和科技工作者的緊密合作。
波普藝術家羅伯特·勞申伯格和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比利·科魯費,先鋒藝術家約翰·凱奇等人創立了」EAT」鼓勵和支撐藝術家與工程師之間的合作。1967年,EAT與MOMA合作,共同舉辦了主題為「機械時代末期看到的機械」的展覽會。
2、197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是將科技、藝術、媒介和大型公共活動聯繫到一起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其主題為「人類的進步和和諧」,大阪世博會一方面演繹了日本和世界對未來城市發展的展望,另一方面也把人類最新的科技從實驗室演繹為現實,也是藝術家和工程師的合作第一次登上世界舞台。
(3)工程技術與藝術結合擴展閱讀
20世紀90年代是數字媒體藝術的深入發展時期。互聯網的出現和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成熟,使得這一時期的數字媒體藝術不僅形式多樣,其內容和表現力也達到了和傳統藝術相媲美的程度。在線媒體藝術和虛擬現實藝術開始出現,豐富了數字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和藝術語言,數字媒體藝術的普及和深入發展對公眾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互聯網和日益普及的數字媒體藝術軟體打破了傳統藝術的學科屏障,降低了社會公眾從事藝術創作的「技術門檻」,預示著一個新的藝術平民化和民主化的時代到來。90年代中後期是數字媒體藝術的商業化時期,數字媒體藝術會介入設計、繪圖、廣告等領域。
計算機成像技術在電影製作中大顯身手,數碼影片漸漸成為主流,90年代中後期也是數字媒體藝術和當代藝術相互滲透的時期,計算機合成和拼貼藝術開始流行,計算機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和抽象主義繪畫開始出現。
Ⅳ 現代橋梁越來越追求技術與藝術的結合 以什麼為基礎特徵
20世紀30年代,預應力混凝土和高強度鋼材相繼出現,材料塑性理論和極限理論的研究,橋梁振動的研究和空氣動力學的研究,以及土力學的研究等獲得了重大進展。從而,為節約橋梁建築材料,減輕橋重,預計基礎下沉深度和確定其承載力提供了科學的依據。現代橋梁按建橋材料可分為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鋼筋混凝土橋和鋼橋。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1928年,法國弗雷西內工程師經過20年的研究,用高強鋼絲和混凝土製成預應力鋼筋混凝土。這種材料,克服了鋼筋混凝土易產生裂紋的缺點,使橋梁可以用懸臂安裝法、頂推法施工。隨著高強鋼絲和高強混凝土的不斷發展,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的結構不斷改進,跨度不斷提高。
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橋有簡支梁橋、連續梁橋、懸臂梁橋、拱橋、桁架橋、剛架橋、斜拉橋等橋型。簡支梁橋的跨徑多在50米以下。連續梁橋如1966年建成的法國奧萊隆橋,是一座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高架橋,共有26孔,每孔跨徑為79米。1982年建成的美國休斯敦船槽橋,是一座中跨229米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高架橋,用平衡懸臂法施工。懸臂梁橋如1964年聯邦德國在柯布倫茨建成的本多夫橋,其主跨為209米;1976年建成的日本濱名橋,主跨240米;中國1980年完工的重慶長江橋,主跨174米。桁架橋如1960年建成的聯邦德國芒法爾河谷橋,跨徑為 90+108+90米,是世界上第一座預應力混凝土桁架橋。1966年蘇聯建成一座預應力混凝土桁架式連續橋,跨徑為106+3×166+106米,用浮運法施工剛架橋如1957年建成的法國圖盧茲的聖米歇爾橋,是一座160米、5~65米的預應力混凝土剛架橋;1974年建成的法國博諾姆橋,主跨徑為186.25米,是目前最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剛架橋。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吊橋是將預應力梁中的預應力鋼絲索作為懸索,並同加勁梁構成自錨式體系,1963年建成的比利時根特的梅勒爾貝克橋和瑪麗亞凱克橋,主跨徑分別為 56米和100米,就是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吊橋。斜拉橋如1962年建成委內瑞拉的馬拉開波湖橋。這座橋為5孔235米連續梁,由懸在 A形塔的預應力斜拉索將懸臂梁吊起。斜拉橋的梁是懸在索形成的多彈性支承上,能減少梁高,且能提高橋的抗風和抗扭轉震動性能,並可利用拉索安裝主梁,有利於跨越大河,因而應用廣泛。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如1971年利比亞建造的瓦迪庫夫橋,主跨徑282米;1978年美國建造的華盛頓州哥倫比亞河帕斯科-肯納威克橋,主跨299米;1977年法國建造的塞納河布羅東納橋,主跨320米。中國已建成十多座預應力混凝土斜拉橋,其中1982年建成的山東濟南黃河橋主跨為220米。
鋼筋混凝土橋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世界上修建了多座較大跨徑的鋼筋混凝土拱橋,如1963年通車的葡萄牙亞拉達拱橋,跨徑為270米,矢高50米;1964年完工的澳大利亞悉尼港的格萊茲維爾橋,跨徑305米。
中國1964年創造鋼筋混凝土雙曲拱橋。橋由拱肋和拱波組成,縱向和橫向均有曲度,橫向也用拱波形式。拱肋和拱波分段預制,因此可用輕型吊裝設施安裝。這樣,在缺乏重型運輸工具和重型吊裝機具下,也可以修建較大跨徑拱橋。第一座試驗雙曲拱橋,建於中國江蘇無錫,跨徑為9米。此後,1972年建成湖南長沙湘江大橋,是一座16孔雙曲拱橋,大孔跨徑為60米,小孔跨徑為50米,總長1250米。
鋼筋混凝土桁架拱橋是拱和桁架組合而成的結構,其用料少,重量輕,施工簡易。
鋼橋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強度高、韌性好、抗疲勞和耐腐蝕性能好的鋼材的出現,以及用焊接平鋼板和用角鋼、板鋼材等加勁所形成輕而高強的正交異性板橋面的出現,高強度螺栓的應用等,鋼橋有很大發展。
鋼板梁和箱形鋼梁同混凝土相結合的橋型,以及把正交異性板橋面同箱形鋼梁相結合的橋型,在大、中跨徑的橋樑上廣泛運用。1951年聯邦德國建成的杜塞爾多夫至諾伊斯橋,是一座正交異性板橋面箱形梁,跨徑206米。1957年聯邦德國建成的杜塞爾多夫北橋,是座6孔72米鋼板梁結交梁橋。1957年南斯拉夫建成的貝爾格萊德的薩瓦河橋,是一座鋼板梁橋,跨徑為75+261+75米,為倒U形梁。1973年法國建成的馬蒂格斜腿剛架橋,主跨為300米。1972年義大利建成的斯法拉沙橋,跨徑達376米,是目前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鋼斜腿剛架橋。1966年美國完工的俄勒岡州阿斯托里亞橋,是一座連續鋼桁架橋,跨徑達376米。1966年日本建成的大門橋,是一座連續鋼桁架橋,跨徑達300米。1968年中國建成的南京長江橋,是一座公路鐵路兩用的連續鋼桁架橋,正橋為128+9×160+128米,全橋長6公里。1972年日本建成的大阪港的港大橋為懸臂梁鋼橋,橋長980米,由235米錨孔和162米懸臂、186米懸孔所組成1964年美國建成的紐約維拉扎諾吊橋,主孔1298米,吊塔高210米。1966年英國建成的塞文吊橋,主孔985米。這座橋根據風洞試驗,首次採用梭形正交異性板箱形加勁梁,梁高只有3.05米。1980年英國完工的恆比爾吊橋,主跨為1410米,也用梭形正交異性板箱形加勁梁,梁高只有3米。
20世紀60年代以後,鋼斜拉橋發展起來。第一座鋼斜拉橋是瑞典建成的斯特倫松德海峽橋,建於1956年,跨徑為 74.7+182.6+74.7米。這座橋的斜拉索在塔左右各兩根,由鋼筋混凝土板和焊接鋼板梁組合作為縱梁1959年聯邦德國建成的科隆鋼斜拉橋,主跨為334米;1971年英國建成的厄斯金鋼斜拉橋,主跨305米;1975年法國建成的聖納澤爾橋,主跨404米。這座橋的拉索採用密束布置,使節間長度減少,梁高減低,梁高僅3.38米。通過對鋼斜拉橋抗風抗震性能的改進,其跨徑正在逐漸增大。
鋼橋的基礎多用大直徑樁或薄壁井筒建造。
Ⅳ 工程技術和藝術有什麼區別比如說修車技術,機械技術和藝術(樂器、唱歌),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藝術是細活,,而且必須有文化,,,技術就是技術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