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作為百年學府的湖大曾培養出哪些知名人物
作為百年學府的湖南大學,培養出過很多傑出人物。從古至今,數不勝數。作為一個湖大人,我深感自豪。雖然我可能做不到向他們一樣優秀,但是有他們作為我的校友,我深感自豪,下面就讓我來稍微介紹一下一些傑出人物吧!
在剛入學的時候,就有優秀的學長學姐以及導師的視頻,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建築學院院長魏春雨教授。他在視頻中的話讓我記憶深刻讓我對湖南大學的建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以上就是一些著名人物的簡短介紹啦,相信大家對千年學府 湖南大學又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吧!
❷ 2009想考重慶大學的研究生,請問重大的自動化學院的情況
先導師,後方向。
導師很重要。
方向是虛的,關鍵看你去的時候導師在搞什麼
。其餘重大的來回答吧,重大的這個還真不錯的
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學院的專業設置
自動化學院學科、專業設置 一級學科代碼 一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代碼 二級學科名稱 二級學科簡介 所屬一級學科簡介 碩
士
、
博
士
學
科 080400 儀器科學與技術 080401 精密儀器及機械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碩士點 博士後流動站
「十二五」江蘇省重點學科 080402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碩士點 080800 電氣工程 080801 電機與電器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碩士點 博士後流動站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
「十二五」江蘇省重點學科 080802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碩士點 080804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國防重點學科
碩士點 080805 電工理論與新技術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碩士點 081100 控制科學與工程 081101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碩士點 博士後流動站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十二五」江蘇省重點學科 081102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碩士點 081103 系統工程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碩士點 081104 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碩士點 081105 導航、制導與控制 博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國防重點學科
碩士點 082600 兵器科學與技術 082601 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 碩士點 082602 兵器發射理論與技術 碩士點 080603 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葯工程 碩士點 083100 生物醫學工程 083100 生物醫學工程 碩士點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專業介紹 對應的一級學科 本
科
專
業 080602 自動化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國防特色重點專業 控制科學與工程
兵器科學與技術 080608Y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電氣工程 081602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國防特色重點專業 控制科學與工程
兵器科學與技術 080401 測控技術與儀器 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儀器科學與技術 080607 生物醫學工程 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生物醫學工程 省部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及研究中心 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 航空電源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航空航天電源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飛行器自主控制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江蘇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電機與電力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新能源發電與電能變換重點實驗室 江蘇省重點實驗室(聯合建設) 江蘇省數字化醫療設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聯合建設) 電工電子教學基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聯合建設)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
❹ 重慶大學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院校及簡介
呵呵~剛好我是重大這個學院的~
重慶大學的這個專業歸屬於電氣工程學院,事實上這個學院就這一個專業(到了大三會分專業方向)……但人數眾多,是重大三大學院之一……(這個專業人數大概在420~500之間,看每屆的招生了)
專業很不錯的,在重大這個基本是公認的好專業了……很好就業
專業排名全國第5(貌似網上很有爭議,但是實力是不弱的),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院院士兩名……這些網上都有的,我找來點東西,貼一下……
學院簡介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創建於1936年,是重慶大學歷史最悠久、實力最雄厚的學院之一。
至2006年,學院共有教職工18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外聘院士7名、教授38人(含博士生導師27人)、副教授及高工39人,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的教師人數分別佔41%和38%。學院有在校學生3000餘人,其中博士生150餘人、碩士生1300餘人、本科生1800餘人。
至2007年,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科在全國高校電氣工程專業綜合排名第五。
[編輯本段]學科設置
學院是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單位,擁有一級國家重點學科電氣工程,擁有「電工學科」博士後流動站、「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含五個二級學科和一個自主設置招生專業的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六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下設建築電氣與智能化系、電機與電器系、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系、高電壓與絕緣技術系、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系、電工理論與新技術系等6個系。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原名電機系、電氣工程系)創建於1936年,與土木工程系、采冶系、化學工程系等同屬於重慶大學工學院,院長稅西恆兼任電機系首任主任。稅先生早年畢業於德國柏林大學,曾任重慶自來水廠總工程師。
1937年,我國著名的無線電通訊專家馮簡先生來到重慶小龍坎建設當時遠東功率最大的35千瓦短波廣播電台,同時兼任重慶大學電機系主任。在他的領導下,聘請了許多知名教授來電機系任教,如金錫如、王際強、劉宜倫、毛鶴年、張鍾俊、張煦、吳大榕等。
1940年,電機系分為電機、機械兩系,馮簡任工學院院長,閔啟傑任電機系主任,金錫如任機械繫主任。抗戰勝利後,閔離渝東下,吳大榕、劉宜倫曾先後兼任電機系主任。
1949年初,王際強受馮簡聘請,來重慶大學電機系任教,並接替劉宜倫先生的電機系主任職務。
重慶解放後,學校成立校務委員會,王際強先生任工學院院長。1951年1月西南軍政委員會文教部同意王辭去電機系主任兼職,改由江澤佳繼任。
1952年學習蘇聯進行教學改革,電機系設置發電廠、電力網及電力系統和電報電話通信兩專業。
1953年學校決定取消電機系,改設電信系,任命江澤佳為電信系主任。
1955年電信系全體學生和絕大部分專業課教師調往北京,與天津大學無線電系合並組建北京郵電學院。重慶大學又恢復電機系,除發電廠、電力網及電力系統專業外,增設電機及電器專業。江澤佳任電機系主任直至1982年12月。
改革開放以後,電機系先後更名為電氣工程系、電氣工程學院,並增設了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和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等三個新的專業方向。2000年合校後,電氣工程學院與原重慶建築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合並組建成新的電氣工程學院,新增建築電氣與智能化二級學科。徐國禹(1983年1月)、楊順昌(1986年10月)、曾祥仁(1987年8月)、孫才新(1996年5月)、舒立春(1997年7月)、周雒維(2003年9月)先後任系主任、院長,為電氣工程學院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
[編輯本段]電氣相關人物
稅西恆、馮簡、閔啟傑、吳大榕、劉宜倫、王際強、江澤佳等一大批著名的學者,為電氣工程學院奠定了堅實的學術基礎,形成了嚴謹的治學傳統。
畢業於東北大學電機系的王際強先生,曾經與金錫如先生一道,受張學良先生資助赴美國普渡(Pure)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江澤佳先生1943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重慶大學電機系並獲工學學士學位,1949年獲加拿大麥吉爾(McGill)大學電機系工學碩士學位,1981年被批准為國內首批博士生導師。江先生是我國著名的電工理論專家,在電氣工程學科領域中享有很高的聲譽,他的教育思想和治學態度以及他嚴於律己、一絲不苟的作風對歷屆電機系的師生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編輯本段]實驗室、研究所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國家電工電子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高壓輸變電設備安全運行科學與新技術」教育部創新研究團隊
「電路原理」國家精品課程中心
[編輯本段]國家重點實驗室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2]
電氣工程學院國家重點實驗室
方向一、輸配電裝備及系統運行安全方向
輸配電裝備及系統運行安全涉及面廣而復雜,不僅要建設強大的電網和採用先進的控制系統,而且要使輸配電設備具備在高海拔、覆冰雪、污穢、雷電等復雜環境中安全運行的能力,同時還要建立輸配電設備及系統運行安全的保障支持系統,包括電網的在線可靠性分析評估、電網的新型安全監測裝備及經濟運行控制系統。實驗室的輸配電裝備及系統運行安全方向主要是從引發電網大面積停電事故的主要源頭之一,即復雜環境導致輸配電設備及系統故障和運行可靠性層面開展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是國際、特別是我國電力工業目前及今後大發展所面臨的基礎性、關鍵性和迫切性問題。
該方向涉及的研究單元如下:
(1)輸配電裝備外絕緣運行安全理論及技術
(2)輸配電裝備及系統的過電壓理論及防禦技術
(3)輸配電裝備及系統的可靠性理論及技術
方向二、輸配電裝備狀態監測與安全評估方向
運行中輸配電裝備絕緣缺陷的產生和劣化,以及絕緣在電場、熱、機械力等多種因素作用下的老化都是導致設備故障的主要因素,嚴重影響著輸配電裝備及系統的運行安全。輸配電裝備狀態監測與安全評估理論及技術研究方向包含輸配電裝備的絕緣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壽命預測與安全評估、狀態維修理論及技術,涉及輸配電裝備絕緣故障機理、老化機理、絕緣狀態信息及特徵量監測、故障智能化診斷、絕緣老化狀況評估及壽命預測和最優維修策略等。
實驗室的該研究方向是從引發電網大面積停電事故的主要源頭之一,即輸配電裝備內部自身故障層面開展基礎理論及關鍵技術研究,是國際上共同關注尤其是我國電力系統大發展所面臨的基礎性、關鍵性和迫切性問題。
該方向的研究單元如下:
(1)輸配電裝備狀態在線監測理論與技術
(2)輸配電裝備絕緣老化與壽命預測理論及技術
(3)輸配電裝備故障診斷與狀態維修理論及技術
方向三、電工新技術及其在電力安全中的應用方向
電磁理論是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的理論基礎,同時應用和發展電磁基本理論又會創造出層出不盡的電工新理論及新技術,而且這些電工新理論及新技術在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中一旦得到應用,則可為提高輸配電裝備及系統的安全運行水平增添新方法。
該方向主要涉及輸配電裝備安全監測的特種通信、電能質量與電能變換、改變電網結構行為的非同步化同步(柔性)發電、風能、氫能分布式發電及其接入方式等的理論及技術和電磁場效應及其應用。
該方向的研究單元如下:
(1)電能質量與電能變換的理論及技術
(2)新型電源與電網結構安全理論及技術
(3)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監測的特種通信理論及技術
(4)電磁場效應及其應用
[編輯本段]「985工程」創新研究平台
——電力裝備安全與技術研究院
「985工程」創新研究平台——「電力裝備安全與技術研究院」是國家和學校重點建設的創新研究基地,由「輸變電裝備安全科學及技術」、「電力系統安全科學及柔性發電技術」和「電工理論與新技術」三個研究中心組成,以孫才新院士為首席科學家。
定位與目標:
圍繞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以及國家「西電東送、南電北供、全國聯網」和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的電力發展戰略,主要解決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方面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
構建國內領先,部分國際領先水平的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的基礎理論國家級研究平台;
在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上,成為國內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基地和國內外學術交流的中心。
主要研究方向:
特殊環境中輸變電工程安全科學及技術方向
輸變電裝備與系統安全科學及技術方向
新型發電與新能源科學及技術方向
電工新技術及其應用方向
[編輯本段]「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
[4]
「輸變電工程及新技術」是電氣學院承擔的國家「211」工程在「十五」期間的重點建設學科,該項目是在「九五」「211」工程——「輸變電工程與電力技術經濟」重點建設項目的基礎上,主要依託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學科、高電壓與電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氣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電工學科博士後流動站、3個重慶市重點學科和3個重慶市重點實驗室以及國家工科電工電子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共同承擔建設的多學科交叉的重點建設項目。
「211」工程——「輸變電工程及新技術」重點建設項目的特色是瞄準國家能源發展規劃目標,結合西部地區特點,以現有條件和基礎為支撐,開展學科和基地建設。
建設的主要內容包括:
①研究在高海拔、低氣壓、覆冰、覆雪、污穢、濕沉降和紫外線等復雜大氣環境下超高壓交、直流電氣設備外絕緣放電機理和特性,研究高壓電氣設備絕緣在線監測及故障智能診斷技術,並建立以在線監測為基礎的「狀態維修體系」;
②研究現代電力系統規劃和可靠性理論及計算方法、輸電線路故障定位、電力系統微機保護裝置和綜合自動化系統,非同步化發電技術,新型電氣傳動與電力電子裝置及智能控制技術,供配電系統優化配置及其智能化技術等;
③研究現代電路理論及其應用、電磁兼容與電磁環境保護、醫學圖像處理與成像新技術、遠程醫療及通信與電刺激技術等。
該重點學科建設完成後,將對我國中、西部地區輸變電產業的發展,解決我國超高壓遠距離輸電及互聯網路中的重大技術問題和實現「西電東送」戰略產生重大影響,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編輯本段]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高電壓與電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於2000年由教育部批准建立。實驗室依託於電氣工程一級學科、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學科、電氣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承擔著「輸變電工程及新技術」國家「211」工程和國家「985」工程建設任務。中國工程院院士孫才新教授任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健超教授任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1、高壓交、直流輸變電理論及應用
特殊大氣環境中的高電壓絕緣技術 高壓交、直流輸電及其電網運行技術 電氣設備試驗及測量技術
2、高壓電力系統信息的監測與管理的理論及應用
電氣設備運行狀態在線智能化監測技術 電氣設備故障診斷技術 高壓電網綜合信息管理技術
3、電工新技術及其應用
電力電子技術及其在高壓輸變電中的應用 電力生態環境保護與電磁兼容技術 電磁場理論及其在高新技術領域中的應用
直至2007年底,實驗室在特殊大氣環境中(覆冰、污穢、酸雨酸霧和高海拔)的高電壓絕緣技術研究方面整體具有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研究設施、設備先進,在國際國內有良好影響;在電氣設備絕緣在線監測和故障智能診斷技術研究上取得了國內領先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成果,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在電磁場的生物效應和醫學應用方面也取得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成果。
[編輯本段]獲獎情況
直至2006年,電氣工程學院獲國家級科研、教學獎7項,獲得省部級科研、教學獎40餘項,獲得專利40餘項,承擔國家級研究項目30餘項,承擔省部級研究項目120餘項,在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60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50餘本。
❺ 湖南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的學院簡介
學院院長為王耀南教授,曹一家教授為學校現任副校長,王耀南、羅安2位教授為「長沙市十大知識產權創造導師」。
學院科研基礎好、學科綜合優勢強,已形成電力系統自動化、電機傳動、工業自動化、測控與儀器、電子信息與通信工程、智能控制與圖象處理、新型輸配電新技術、高電能質量輸配電理論和技術、大規模集成電路故障診斷等特色和優勢研究方向。學院先後承擔了國家 「九五」、「十五」 、「十一五」攻關項目,國家 「863」、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創新基金,博士點基金和部省科研基金項目300多項,其他橫向科研課題350餘項,國家發明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發明三等獎1項,部、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和其他獎項120餘項。07年到帳科研經費1500多萬元。近年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有:王耀南4項:智能圖像信息處理方法及其在工業系統中的應用;高速灌裝生產線智能檢測分揀成套裝備研製及其推廣應用等。羅安2項:電能質量先進控制方法及工程應用;大型企業綜合電氣節能關鍵技術及應用;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有:羅安一項:冶金特種大功率電源系統關鍵技術與裝備及其應用。近2年獲得IEEE第三大區唯一傑出工程師年度大獎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傳承「愛國務實、經世致用」的優良傳統,積極參與「推進富民強省、爭當五一先鋒」競賽,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等領域喜獲全面豐收。一是人才培養卓有成效。學院確立人才培養的中心地位,創新人才培養成績突出,近三年指導博士生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獲得者1人,省優秀博士論文5篇、省優秀碩士論文12篇、在全國「挑戰杯」 大學生創業大賽上榮獲金獎3人、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上榮獲一等獎6項;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成果顯著,先後承擔國家級教改項目1項、省部級教改項目5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工業自動化專業被評為國家特色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被列為湖南省重點專業。二是科學研究碩果累累。學院圍繞國家經濟和國防建設重大需求,集中力量,以國家 「973」項目、「863」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湖南省重大專項為突破口,積極服務於國家和地方經濟,實現了產學研的有機結合。形成了多個高水平科研團隊,營造了良好的科研環境。近三年新增科研項目170項,科研項目到帳總經費8274萬元,出版教材、學術專著15部,獲得發明專利47項、軟體著作權51項、實用新型專利33項,學術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479篇,榮獲各類科技獎勵共3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獎勵19項。三是學科建設成績突出。學院已擁有十分完備的學科體系,擁有「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電工理論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擁有1個機器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電能變換與控制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電力驅動與伺服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技術重點實驗室,2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個機械工業聯合會重點實驗室,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7個碩士點。四是綜合管理井然有序。學院形成了「拼搏、奉獻、和諧、快樂」的學院文化,制度健全、管理完善,院務公開、民主決策、勤政廉政,注重依靠教職工共商發展大計,凝心聚力,有關學院建設和發展的重大決策和涉及教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都必須通過教職工代表大會的民主決策。學院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局面,黨建與思政工作連續六年被評為學校優秀單位;部門工會連續七年被評為先進集體,2010年被授予湖南大學先進教職工之家稱號,2011年被湖南省總工會授予「湖南省五一先鋒集體」榮譽稱號,2010年湖南省教育系統唯一獲得該項榮譽的單位。
2014年,湖南省自動化學會掛靠該學院。
2014年12月04日,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專業委員會在北京組織召開「機器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申報單位:湖南大學)的可行性方案論證會。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湖南省發改委和湖南大學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會議。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機器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方案可行性論證。
2014年12月12日,第十六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該學院羅安教授團隊的發明專利《兩相逆變電源系統及其綜合控制方法》(專利號:ZL201110209751.0)喜獲金獎,這也是湖南大學首次斬獲中國專利金獎。
2014年12月17日,湖南大學聘請美國工程院院士JamesL.Kirtley為客座教授。JamesL.Kirtley院士是工業機器人控制技術與智能機器人控制技術領域的專家。
❻ 電力電子系統研究中心聯合了哪些大學
就業相當廣,王道專業。做電源,變頻器,大小功率變流。本專業內,外可以去IT類公司(計算機專業),電力系統(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搶一搶。內就更多:外企為GE,西門子,施耐德等等,國企-航天x院,私企——華為,中興以及上海深圳私企無數;出國也可以,米國的EE-Power Electronics,出國蠻多的。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學科主要研究新型電力電子器件、電能的變換與控制、功率源、電力傳動及其自動化等理論技術和應用。它是綜合了電能變換、電磁學、自動控制、微電子及電子信息、計算機等技術的新成就而迅速發展起來的交叉學科,對電氣工程學科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廣泛的影響和巨大的作用。該學科對實踐動手能力要求很高,難度較大。本科是電氣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的適合報考這個專業。該專業需要的基礎是電路基礎,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電機學,單片機技術,計算機控制技術,電力電子技術,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數字信號處理。
電力電子器件的原理、製造及其應用技術;電力電子電路、裝置、系統及其模擬與計算機輔助設計;電力電子系統故障診斷及可靠性;電力傳動及其自動控制系統;電力牽引;電磁測量技術與裝置;先進控制技術在電力電子裝置中的應用;電力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電能變換與控制;諧波抑制與無功補償。
浙江大學,簡稱「浙大」,坐落於「人間天堂」杭州。前身是1897年創建的求是書院,是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現代高等學府之一。1928年更名為國立浙江大學。中華民國時期,浙江大學在竺可楨老校長的帶領下,崛起為民國最高學府之一,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東方劍橋」,迎來了浙大百年發展史上最輝煌的時期。
浙江大學直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是中國首批7所「211工程」、首批9所「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之一,是C9聯盟、世界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的成員,是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高校,是中國著名頂尖學府之一。
截至2014年底,浙江大學共擁有紫金港、玉泉、西溪、華家池、之江5個校區,佔地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校舍總建築面積2072303平方米,圖書館藏書671萬余冊,並有7家附屬醫院;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4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2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2個;本科專業123個,全日制在校學生46364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3952人,博士研究生8779人,本科生23633人。
截至2015年6月,浙江大學設有理學、工學、農學、醫學、文學、歷史學、哲學、藝術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等十三類學科。學校設有7個學部,36個學院(系)。學校擁有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4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2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5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9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2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2個。在基本科學指標(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全部22個學科中,浙江大學有18個學科進入世界前1%,其中8個學科進入世界學術機構前100位。
❼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的專業簡介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工技術、電子技術、自動控制理論、信息處理、計算機技術與應用等較寬廣領域的工程技術基礎和一定的專業知識。學生受到電工電子、信息控制及計算機技術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工業過程式控制制與分析,解決強弱電並舉的寬口徑專業的技術問題的能力。
本專業與自動化專業一起共建為國家級特色本科專業建設點,相關研究領域在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就業渠道廣,以電氣工程領域為對象,注重計算機科學、控制理論和信息科學在電氣工程各領域中的應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專業設有電力電子技術與電力傳動、電機電器及其控制、電力系統自動化三個方向。培養具有電氣工程及控制工程領域較寬廣的專業基礎知識,能夠在電能變換與控制、電機電器及其控制、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工業過程式控制制、電子與計算機應用等領域從事技術研究開發及其管理的高素質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畢業生可在航空、航天、民航、電力、通訊電子及其它各行業從事電氣工程及相關領域的技術開發、工程設計、系統運行、試驗分析、科學研究和經營管理等工作。
該專業畢業生近三年升學率保持在30%以上,就業率均在99%以上。2011年來主要就業單位有上海機電工程研究所、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沈陽發動機設計研究所、宜興電力設計研究院、杭州伊博電源公司、南通富士通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高露潔三笑有限公司、東風悅達起亞汽車公司、泰州LG電子冷機有限公司、阿爾法(江陰)瀝青有限公司、廣州本田汽車公司等。
主要從事與電氣工程有關的系統運行、自動控制、電力電子技術、信息處理、試驗分析、研製開發、經濟管理以及電子與計算機技術應用等領域的工作。電氣自動化在工廠里應用比較廣泛,可以這么說,電氣自動化是工廠里唯一缺少不了的東西,是工廠里的支柱啊!你要是對電氣自動化比較精通,用人單位立刻要你,不管是什麼單位,最好是電子廠,因為電子廠天天用到自動化,編程,設計。
如果你對工作待遇條件要求很看重,最好的是電業局,福利好,待遇高。
然後是設計院,工作相對比較輕松。
最艱苦的是工程局,因為要隨著工程地點到處跑。
❽ 雙控和電氣 電力系統和電力電子哪個好就業。工資待遇都不錯的,准備12考研
電氣和自動化專業,剛畢業就想創業根本不可能,先不說你大學或是研究生就根本不入行,就說你沒有資金,這不像你做小買賣這樣的小本生意,電氣行業不同……
雙控專業考研比其他的好考,因為有雙控專業的學校很多,門檻也低;電力系統專業畢業可以輕松的進入電力部門,工作輕松加無聊,跟公務員很像;電力電子跟企業關系相對緊密些,工資跟你的技術水平掛鉤; 不同學校不同專業分數和質量都有差異,建議你想搞理論、工作環境好就報雙控,其他的自己衡量,加油,專業不分好壞,關鍵在於自己是否喜歡
❾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開設院校
華北電力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高校,是首批進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高校,是教育部與國家電網公司等七家特大型電力企業集團組成的校理事會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創建於1958年,原名北京電力學院。1969年由北京遷至河北,先後更名為河北電力學院、華北電力學院。1995年與北京動力經濟學院合並組建華北電力大學。2005年學校本部遷至北京,分設保定校區,兩地實行一體化管理。
截止到2014年,學校共有62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3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3個一級學科、12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MBA和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1個):電力科學與工程
國家級重點學科(2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熱能工程
北京市重點學科(16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技術經濟及管理、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管理科學與工程、高電壓與絕緣技術、動力機械及工程、電機與電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製冷及低溫工程、化工過程機械、工程熱物理、清潔能源學、流體機械及工程、能源與環境工程
河北省重點學科(7個):信號與信息處理、機械設計及理論、理論物理、應用數學、訴訟法學、計算機技術應用、環境工程 上海電力學院(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是一所以工為主,兼有理、文、管、經等學科,主幹學科電力特色明顯的高等學校。學校創建於1951年,上海電力學院創建於1951年,歷經了上海電業學校、上海動力學校、上海電力學校、上海電力專科學校的發展演變。1985年1月,經教育部和水利電力部批准,更名為上海電力學院,李鵬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是華東地區唯一的電力本科高校。
根據2014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兩大主要校區,其中,總校楊浦區平涼路校區位於上海市東部浦江之濱,毗鄰楊浦大橋,已被納入楊浦知識創新區體系,學校在浦東新區學海路也設有校區。學海路校區專為非電氣和能源專業的學生設立,不過大一大二兩個學段皆在學海路校區,大三電氣工程以及大四能源專業的學生搬往市中心的楊浦校區。
在建的臨港校區將於2016年9月啟用。
當臨港校區啟用後,市中心的楊浦總校區作為研究生校區,而學海路校區則不復存在,所有本科生將在臨港校區完成整個四年本科教育。 學校有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市級研究中心2個,校級實驗中心11個。
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熱力設備腐蝕與防護、電站自動化技術。
上海市級研究中心2個:上海熱交換系統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發電環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校級實驗中心11個:能源與環境工程、電力與自動化工程、電工電子、計算機與信息工程、物理實驗、電力自動化技術工程、現代教育技術、工程訓練、電力經濟與管理、熱力設備腐蝕,防護重點實驗室。 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華北電力大學、東北電力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三峽大學;
重慶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天津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山東大學、東北大學、湖南大學、長春工業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沈陽工業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廣西大學、福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燕山大學、太原理工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東北電力大學、上海電力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長春工業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長沙理工大學、三峽大學、四川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西安工程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河南理工大學、上海大學、西華大學、貴州大學、湖南工業大學、山西大學、太原科技大學、湖南工程學院、蘭州交通大學、昆明理工大學、武漢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廈門理工學院、河北科技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太原理工大學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30所,本次有26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共計41所。 註:以下得分相同的高校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學校代碼及名稱學科整體水平得分10003清華大學9110487華中科技大學9010698西安交通大學10335浙江大學8710611重慶大學8510079華北電力大學8010213哈爾濱工業大學10056天津大學7810613西南交通大學10248上海交通大學7690038海軍工程大學10287南京航空航天大學7410142沈陽工業大學7310286東南大學10359合肥工業大學10422山東大學10486武漢大學10532湖南大學10561華南理工大學10214哈爾濱理工大學7210290中國礦業大學10004北京交通大學7110188東北電力大學6910294河海大學10386福州大學10699西北工業大學10112太原理工大學6810610四川大學10254上海海事大學6710256上海電力學院10280上海大學10009北方工業大學652上海理工大學10319南京師范大學10459鄭州大學10500湖北工業大學10731蘭州理工大學10755新疆大學11075三峽大學11535湖南工業大學10147遼寧工程技術大學63按照教育部學位中心2012年學科評估結果依次介紹各高校專職兩院院士、IEEE Fellow、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以及一級學科或若干二級學科是否為國家重點學科或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各高校綜合實力介紹
清華大學(專職院士2人:盧強、 韓英鐸 ,IEEE Fellow 3人:盧強、何金良、張伯明 ,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電力系統及大型發電設備安全控制和模擬國家重點實驗室 ,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華中科技大學(專職院士3人:樊明武、潘垣、 程時傑 ,IEEE Fellow 1人:程時傑 ,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強電磁工程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專業實驗室1個:新型電機國家專業實驗室,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西安交通大學(專職院士2人:王錫凡、邱愛慈,IEEE Fellow 2人:王錫凡、邱毓昌,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 ,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浙江大學(專職院士3人:韓禎祥,汪槱生 ,宋永華 ,IEEE Fellow 3人:宋永華、何湘寧、徐德鴻 ,國家專業實驗室1個:電力電子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電力電子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重慶大學(專職院士1人:李文沅,IEEE Fellow 1人:李文沅 ,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輸配電裝備及系統安全與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電氣工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華北電力大學(專職院士1人:楊奇遜 ,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新能源電力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生物質發電成套設備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火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哈爾濱工業大學 (專職院士2人:陳清泉、梁維燕,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電機與電器,該校在此領域享有國際盛譽。)
天津大學(專職院士1人:余貽鑫,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西南交通大學(專職院士1人:錢清泉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國家二級重點(培育)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上海交通大學(專職院士1人:饒芳權)
海軍工程大學(專職院士1人:馬偉明,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家二級重點(培育)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沈陽工業大學(專職院士1人:唐任遠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稀土永磁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電機與電器)
東南大學(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個:火電機組振動國家工程研究中心,IEEE Fellow 1人:程明)
合肥工業大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武漢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湖南大學(院士1人:羅安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電能變換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二級重點(培育)學科:電工新理論與新技術)
華南理工大學(專職院士1人:李立浧 )
哈爾濱理工大學(專職院士1人:雷清泉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高電壓與絕緣技術)
河北工業大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電機與電器)
中國礦業大學(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東北電力大學(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電力系統安全運行與節能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