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礦山生態恢復的具體施工步驟
①進行地質勘探;②制定施工方案;③固定安全樁;④清理浮石;⑤覆蓋底土;⑥打錨樁;⑦掛鋼絲網;
礦山包括煤礦、金屬礦、非金屬礦、建材礦和化學礦等等。礦山規模(也稱生產能力)通常用年產量或日產量表示。年產量即礦山每年生產的礦石數量。按產量的大小,分為大型、中型、小型3種類型。礦山規模的大小,要與礦山經濟合理的服務年限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節省基建費用,降低成本。在礦山生產過程中,採掘作業既是消耗人力、物力最多,佔用資金最多,又是降低采礦成本潛力最大的生產環節。降低採掘成本的主要途徑是提高勞動生產率及產品質量,降低物資消耗。
⑵ 塞罕壩為何能獲得聯合國高度肯定
看起來一望無際、頗為壯觀的林海有112萬畝,它就是塞罕壩。今年成了「網紅」的塞罕壩拼的可不只是顏值。這個美麗的生態林場在半個多世紀前還是風沙滿天,沒有森林,只有荒原沙地。其實,塞罕壩原本水草豐沛、森林茂密,還是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一部分。但由於過度砍伐,再加上山火不斷,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林學家沈國舫認為:「它產生的涵養水源的效應,保持水土的效應,改善氣候的效應,防風固沙的效應這都有,看不見,但是這是生態產品,這是我們十九大報告里也在提倡的事情,這是主要的,但是同時它也可以生產一些物質產品,實際上塞罕壩一直是生產木材的,這個不用迴避,生產木材如果經營得好,它生產木材採伐不會影響生態發揮,對國家也是有貢獻的。」
⑶ 塞罕壩林場的生態意義
塞罕壩現有林地112萬畝,森林覆蓋率80%。112萬畝是啥概念?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森林,如果林木按一米的株距排列,可以繞地球赤道整整12圈,相當於為地球繫上12條漂亮的「綠絲巾」。
林場的採伐限額只用了六成,主要用於「森林撫育」
木材生產曾經是塞罕壩林場的支柱產業,一度占總收入的90%以上。近年來,林場大幅壓縮木材採伐量,木材產業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年已降至50%以下。目前,林場實際的林木蓄積消耗量控制在13萬立方米左右,採伐限額只用了六成,而且主要用於「森林撫育」,提升森林質量。據中國林科院評估顯示,如今塞罕壩的森林生態系統,每年可提供超過120億元的生態服務價值。按照規劃,林場的年遊客承載量在420萬人次。目前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年均50萬人次,一年門票收入4000多萬元。由此而言,未來森林旅遊潛力是巨大的。
不僅如此,林場還積極發揮自身優勢,在綠化苗木產業上做起了文章。8萬多畝綠化苗木基地,1800餘萬株多品種、多規格的苗木,年收入可達2000多萬元。如今的綠水青山,儼然成為了金山銀山。
⑷ 塞罕壩林場的建設,中國女排的勝利,科技方面的成就分別給國家發展作用在哪些方
那讓中國人民讓韋國家的體育事業還是發展挺厲害的,提高了人們的士氣
⑸ 塞罕壩荒漠化原因
塞罕壩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過度墾殖。
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氣溫-1.5℃,極端最低氣溫-43.3℃,年均積雪日數169天,年均6級以上的大風日數47天,年均無霜期僅72天。歷史上的塞罕壩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在遼、金時期稱作「千里松林」, 清朝曾作為皇帝狩獵之所(木蘭圍場)。隨著清王朝歷史的推移,因吏治腐敗和財政頹廢,內憂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開圍放墾,隨之森林植被被破壞,後來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奪採伐和連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盪然無存,塞罕壩從當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太古聖境和「獵士五更行」、「千騎列雲涯」的壯觀景象,退化為「飛鳥無棲樹,黃沙遮天日」的荒涼景象,時間不過100年。可見,環境保護是多麼必要!
⑹ 我們中國還有類似塞罕壩這樣成功造林的例子嗎
還記得牛玉琴嗎?
一人沙漠植樹上萬畝
沙漠植樹絕不會比塞罕壩更簡單
⑺ 塞罕壩機械林場的歷史
「塞罕壩」系蒙漢合璧語,意為「美麗的高嶺」。歷史上,塞罕壩曾是一處水草豐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的天然名苑,遼、金時期稱「千里松林」。
公元1681年,康熙在此設立了「木蘭圍場」(滿語,意為哨鹿狩獵)。塞罕壩是「木蘭圍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據史料記載,自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至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的139年間,康熙、乾隆、嘉慶共在「木蘭圍場」「肄武、綏藩」105次。
1993年,被林業部評為「中國一百佳國營林場」。
1993年5月,林業部批准設立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
200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7)塞罕壩生態恢復工程技術擴展閱讀:
1、康熙點將台,又名亮兵台。位於森林公園陰河景區,為一孤立巨 岩,形如卧虎,頂部是狹長平台,周圍地勢平坦開闊。傳說康熙大帝在烏蘭布通之戰勝利結束後,曾登臨此台檢閱得勝凱旋的清軍將士。
2、七星湖假鼠草濕地公園,位於塞罕壩林場。在群山環抱的100萬平方米的濕地范圍內,分布著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七個天然湖泊,空中俯瞰形如天上的北斗七星,七星湖因此而得名。新建成的公園內有木棧道近5000米,觀景平台8處,遊船碼頭2個,木橋4座。
3、塞北佛石廟坐落於北曼甸管理區石廟子景區,周圍是一望無際的萬頃林海。一條清澈透底的山泉噴珠吐玉,緩緩流向遠方。 石廟由13塊削磨見方的石頭砌成,座北朝南,高1.96米,面寬1.21米,進深1米。
⑻ 塞罕壩在贏得世界掌聲後未來該如何發展
河北省委宣傳部副巡視員邊建國表示,這次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榮獲聯合國「地球衛士獎」,向世界展示了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就和經驗,提供了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標志著塞罕壩精神和實踐在國際上也具有可借鑒、可復制意義,是對人類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貢獻,也表明聯合國對我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和實踐的充分肯定。塞罕壩林場不僅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成功範例,還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中國榜樣」。
薩巴認為,中國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的宏偉願望,是鄭重的承諾。「生態文明建設體現在政府決策、法律制定、環保實踐等層面,中國的成功實踐對世界來說是一個絕佳典範。」他表示,當人們深入探究生態文明建設背後的理念,就可以發現這是一個系統性的思想,對人類社會經濟發展模式轉變做出了深刻思考,這將讓我們邁向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未來。這一未來不僅讓人類變得更好,也將讓地球變得更加美好。
⑼ 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目標
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森林-草原交錯帶生態系統,灤河、遼河水源地,黑鸛、金雕等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
①保護區植被劃分為7個植被類型25個群系。天然針葉林以華北落葉松和雲杉為主、針闊葉混交林以落葉松、白樺、雲杉、山楊為主、天然次生林以白樺、山楊為主和天然灌木林,占保護區森林總面積的80%。
②保護區有大面積的沼澤和草甸植被。最有代表性的草甸植被是由苔草屬植物大穗苔草組成的群系。保護區的草原與草甸植被五彩繽紛。「綠草悠悠齊腰深,繁星點點花似錦」。保護區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花卉有200多種;以禾本科植物為主的群系代表了草原植被的特徵。而五花草甸和五花草塘是野生花卉的王國。
③本區共有維管束植物618種、312屬,是河北省高寒地帶少有的生物多樣性富集中心。保護區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種,分別刺五加、蒙古黃芪、野大豆和沙蘆草,另外,本區有特有植物3種、1變種,分別是光萼山楂、黃花胭脂花、常柱多裂葉荊芥和圍場茶藨子。
④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內有大型真菌24科60種。
⑤5塞罕壩自然保護區在清代就是皇家獵苑「木蘭圍場」的核心區域之一,由於保護區地處蒙新、東北、華北三大動物區系的交匯處,野生動物種群龐大,種類繁多。塞罕壩自然保護區共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47種,其中鳥類39種,獸類7種,魚類1種。國家一類保護動物5種,即黑鸛、金雕、白頭鶴、大鴇、豹;國家二類保護動物42種,名稱如下:大天鵝、小天鵝、鴛鴦、鳶、蒼鷹、雀鷹、松雀鷹、普通鵟、大鵟、毛腳鵟、草原雕、烏雕、禿鷲、兀鷲、白尾鷂、白腹鷂、鵲鷂、矛隼、燕隼、紅腳隼、紅隼、灰背隼、游隼、黃爪隼、黑琴雞、勺雞、灰鶴、白枕鶴、蓑羽鶴、雕鴞 、長耳鴞 、短耳鴞、領角鴞、紅角鴞、棕紋小鴞、馬鹿、猞猁、兔猻、水獺、黃羊、青羊、細鱗魚等。
國家重點保護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183種,占保護區陸生脊椎動物的70.11%,代表種有中華大蟾蜍、無斑雨蛙、青蛙、中國林蛙、達烏爾蝟、紅點錦蛇、鴻雁、赤麻鴨、豆雁、翹鼻麻鴨、綠翅鴨、羅紋鴨、綠頭鴨、斑嘴鴨、白眉鴨、石雞、斑翅山鴨、環頸雉、黑水鴨、鳳頭麥雞、灰頭麥雞、四聲杜鵑、大杜鵑、中杜鵑、黑枕綠啄木鳥、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楔尾伯勞、黑枕黃鸝、普通翠鳥、戴勝、鳳頭百靈、雲雀、家燕、金腰燕、太平鳥、灰喜鵲、大山雀、樹麻雀、燕雀、金翅雀、白腰朱頂鶴、朱雀、刺蝟、蝙蝠、草兔、花鼠、豹貓、赤狐、黃鼬、艾鼬、野豬、狗獾、豬獾、狍等。
《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保護種46種,中澳候鳥保護協定種21種,中日候鳥保護協定種107種。 保護區有自生維管植物81科、312屬、659種,其中蕨類植物6科、10屬、16種;裸子植物2科、4屬、10種;被子植物73科、298屬、592種,其中雙子葉植物64科、233屬、459種,單子葉植物9科、65屬、116種。
國家重點保護植物5種,即樟子松、野大豆、蒙古黃耆、刺五加和沙蘆草;特有植物1種1變種2變型,即光萼山楂、長柱多裂葉荊芥、圍場茶藨子和黃花胭脂花。 鳥類
從保護區鳥類組成看,以雀形目種類最多,計114種,佔50.22%;隼形目22種,佔9.69%;鴴形目18種,佔7.92%;雁形目16種,佔7.04%;鶴形目9種,佔4.41%;鴷形目7種,佔3.08%;鴞形目、鸛形目、雞形目各6種,分別佔2.64%;鵑形目5種,佔2.20%;鴿形目、佛法僧目、鷗形目各4種,分別佔1.76%;鸊鷉目、雨燕目各2種,分別佔0.88%;鵜形目、夜鷹目各1種,分別佔0.44%。猛禽種類佔比例較高是本保護區的一大特色。鸛形目和雁形目種類較多則顯示本區濕地較多。
就鳥類的居留型而言,以夏候鳥居多,計116種,占鳥類總種數的51.10%;旅鳥67種,佔29.52%;留鳥34種,佔14.98%;冬候鳥10種,佔4.41%。
就生態習性而言,森林鳥類146種,占總種數的64.41%;沼澤水域鳥類96種,佔42.37%;灌叢鳥類79種,佔34.75%;曠野草原鳥類54種,佔23.73%。
就食性而言,雜食性鳥115種,佔50.85%;肉食性鳥類100種,佔44.07%;植食性鳥類12種,佔5.08%
獸類
塞罕壩自然保護區有獸類5目12科26種。從種類數量看,食肉目最多,計12種,占總種數的46.15%;嚙齒目次之,計7種,佔26.92%;偶蹄目5種,佔20.83%;食蟲目、兔形目各1種。
昆蟲
塞罕壩自然保護區有昆蟲12目114科660種。其中鱗翅目37科323種;鞘翅目15科120種;半翅目19科77種;膜翅目17科51種;同翅目13科45種;雙翅目3科17種;直翅目4科12種;脈翅目2科5種、蜚蠊目2科4種、螳螂目1科4種。
⑽ 塞罕壩恢復之後野生動物哪裡來的
塞罕壩屬於燕山山脈此地是東北與華北以及蒙古高原的交匯處,有很多物種,燕山南接太行山和呂梁山,北連大興安嶺,也就是說華北的金錢豹和黑熊,東北的狼和猞猁都可以很方便的來到塞罕壩,所以有野生動物很正常。今後只要嚴加註意,不越生態紅線,持續保護,出一些滅絕物種外一般都可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