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技術 > 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1-08-17 12:35:40

① 中國智能交通系統的標准體系是什麼

智能運輸系統(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的主要思想是將傳統的交通系統看成是人、車、路的統一體,運用計算機、通信、人工智慧、感測器等領域的先進成果來徹底改變目前被動式的交通局面,使人在駕駛過程中可以隨時通過GPS/
、廣播、信息發布板等手段了解目前的交通狀況,而
部門則可通過道路上的車輛感測器、視頻攝像機等設備隨時了解各個路段的交通情況,並隨時對各個交通路口的交通信號進行調整以及對外界進行信息發布,使整個交通系統的通行能力達到最大。
交通問題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交通擁擠造成了巨大的時間浪費,加大了環境污染。我國大多數城市的平均行車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於車輛速度過慢,尾氣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氣質量進一步惡化。交通問題也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研究報道,美國每年因交通阻塞造成的經濟損失約410億美元,日本東京每年因交通擁擠造成的時間損失相當於
1 000多億美元,歐洲每年因交通事故、交通擁擠和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分別為500~5000和50~500億歐元。為了緩解經濟發展帶來的交通運輸發面的壓力,盡量的利用現有的資源,使其發揮最大的作用,各國都加大了對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和建設的力度。
1 智能交通發展的現狀
對智能運輸系統的研究許多國家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並成為繼
、軍事領域之後高新技術應用最集中的領域。目前已形成以美國、日本、歐洲為代表的三大研究中心。
在美國,對
的研究雖然起步最晚,但由於投入較多,目前已處於該領域的領先水平。1991年,美國開始對
研究進行投資,僅1994~1995年就確定了104項研究項目,並成立了專門組織,著手制定
的研究開發計劃,到1997年投資近7億美元;1998年6月9日美國總統柯林頓簽署了「面向21世紀運輸權益法案(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of the 21th Century)」。該法案的確定為美國公路系統的繼續發展和重建帶來了創紀錄的投資。法案跨度為6個財政年度(1998~2003),撥款總金額為2 178.9億美元,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用於支持ITS的進一步研究與開發。歐洲在ITS的研究方面採取整個歐洲一體化的方針,由政府、企業和個人三方面共同出資進行智能運輸系統的研究,著名的項目有
和DRIVE等,其中DRIVE工程是目前世界上交通運輸界規模最大的合作研究計劃,共有12個國家的700多個單位參加,經費達5億歐元。日本從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了對汽車交通綜合控制系統的研究,並成立了全國性的ITS推進組織,是對ITS進行研究最早、實用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目前已建立了較為完備的交通控制、信息服務等綜合體系,並基本完成了覆蓋全國的
的繪制工作,有400萬台汽車導航儀在使用,其中120萬台可接收信息。
我國在ITS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但隨著全球范圍智能交通技術研究的興起,進入20世紀80年代,我國也加快了對智能交通技術研究的步伐。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陽等大城市陸續從國外引進了一些較為先進的
控制、道路監控系統;另一方面,國家加大了自主開發的步伐,如國家計委、科技委組織開發的實時自適應
控制系統HT-UTCS,上海交通大學與上海市交警總隊合作開發的SUATS系統等;1998年
正式批准成立了
/TC204中國委員會,秘書處設在交通智能運輸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智能運輸系統的標准化活動,現在正進行中國智能運輸系統標准體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國將從今年起在全國36個城市實施以實現
智能控制為主要內容的「暢通工程」,並逐步推廣到全國100多個城市。
2 中國發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中國是一個經濟持續發展的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
與汽車化發展十分迅猛。改革開放前,
水平不足19%,目前已經發展到超過30%,預測2010年將接近50%;機動車擁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預計2010年達到13億多輛。中國城市交通的特點是混合交通,目前自行車擁有量超過1.8億輛,如果公共交通服務水平不提高,城市交通結構不改善,自行車擁有量將會有增無減。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道路交通設施及管理設施雖然有較大改觀,但跟不上機動車增長速度。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大多數城市路網結構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統不健全。
設施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即使各地都建立了交通控制中心,大多隻是實現了監視功能,而遠沒有發揮控制功能的效應。
中國城市的大氣質量惡化,已逐步由煤煙型污染轉變為機動車尾氣污染。其主要原因是交通擁堵、車速下降以及車況差、車輛技術性能低等,致使中國處在世界十大空氣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中。同時,車輛狀況差也直接影響到城市交通,並已成為制約我國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

3 中國發展ITS的主導思想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發展ITS的必要基礎條件上還有較大差距,加上我國特有的混合交通特點,以及城市結構、路網結構、交通結構的不完善,因此要結合中國的國情來研究制定我國發展ITS的戰略及發展框架。
中國交通運輸正面臨經濟發展與資源制約的雙重壓力,因此也不能重復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一定要立足本國實際,走中國ITS發展之路,以推動我國信息化進程及培育自己的ITS產業。
21世紀
的發展趨勢必將是管理體制集約化;管理設施現代化;管理手段網路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效率高效化;管理方式社會化。因此,中國ITS的發展將帶來一場交通管理體制與模式的變革,而這種變革將直接影響著ITS的發展。
4 發展中國智能運輸系統的對策
中國經過改革開放20多年來的建設,交通運輸的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全社會各種運輸方式完成的客運量和旅客周轉量、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交通運輸技術裝備得到明顯的改善,使得中國交通運輸已從「限制型」向「適應型」過渡,已從滿足「量」的需要向滿足「質」的需要過渡,已經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過渡,並且公路運輸發展成為交通運輸的主力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著一些差距,如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總量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交通運輸設施在技術裝備、服務質量等方面還很不適應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需要,與國際水平相比差距較大;部分地區、部分運輸方式和一些運輸方向上存在著運力過剩、低水平惡性競爭的現象等。
縱觀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交通運輸發展經驗,不同經濟發展時期,其交通運輸發展具有不同的特徵,盡管世界各國情況不同,條件也有相當的差異,但這種特徵卻有著一定程度的共性。和發達國家相比,雖然中國目前經濟發展水平尚有較大差距,但改革開放的政策使我們的發展速度較快,發達國家今天遇到的問題,我們已經或者今後必將會深刻地感受到,為使交通運輸業適應21世紀的要求,我們應採取積極的對策,根據國情發展中國的智能運輸系統。
4.1 打好ITS發展基礎,特別是應加強ITS基礎理論的研究工作
目前,國際上ITS理論仍不完善,還處於發展時期,我們應積極加強與ITS開展較先進國家的交流,在國際ITS現有發展水平上結合中國特點,深入細致地進行理論研究,盡快接近或達到世界水平,以迎接21世紀ITS發展的挑戰。否則將成為別國的追隨者,成為他們不成熟技術的推廣試驗場。
4.2 建立ITS協調組織機構
中國交通運輸體制目前仍是條塊分割狀況,鐵路、公路、民航、公安、建設等部門分頭管理,現已出現了各自發展自身ITS的勢頭,這將造成中國資源上的巨大浪費。為此應盡快成立一個由國家統一領導的,有關部門、學者、企業和研究部門參與的「ITS中國」組織,類似於美國的ITS America,日本的VERTIS及歐州的ERTICO組織,來統一制訂中國ITS發展戰略、目標、原則和標准,特別是制定有關ITS的技術規范和整體發展規劃,實現ITS技術和產品的通用性、兼容性和互換性,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以減少局部利益的沖突和有限資金的浪費。
4.3 注重人才的培養
隨著ITS的進一步發展,21世紀交通運輸將會發生重大變化,而與之相應的是對不同層次的專業人才需求情況與以往大不相同,為此應加強國內高校及科研單位交通運輸領域與國外ITS的交流合作,派出人員學習培訓,走出去、請進來,將最新的ITS技術溶入交通運輸專業的教學內容和科研之中,以高素質的ITS人才去迎接新世紀的挑戰。
4.4 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作為資金不足的發展中國家,應根據中國現有條件,以ITS個別項目入手選擇恰當的切入點,諸如ITS技術及其產品的標准化;ITS中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統;先進的公共交通營運系統;車輛控制和安全系統;先進的物流管理系統等。從全國范圍內看,由於中國生產力布局、資源分布、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不同,交通運輸具有明顯的區域不平衡性,即某些地區的發展(如東部、東南部),特別是大都市及其附近的交通運輸已存在發展智能運輸的潛在市場需要。望採納。

②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名單

教育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單 技術領域 序號 工程中心名稱 依託單位 立項時間 建設狀態 新材料 1 形狀記憶材料 天津大學 1989 已驗收,開放 2 金屬電子信息材料 北京科技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3 稀土永磁應用 沈陽工業大學 4 鋁合金強流變技術與裝備 中南大學 5 先進塗料 復旦大學 6 模塑建材製品 大連理工大學 7 生態水泥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8 特種工程塑料 吉林大學 9 有機硅化合物及材料 武漢大學 10 醫用生物材料 華東理工大學 11 敏感陶瓷 華中科技大學 12 材料先進制備技術 東北大學 13 先進玻璃製造技術 東華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14 光電功能材料 長春理工大學 計劃驗收 15 隱身材料與技術 電子科技大學 16 耐磨材料與技術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17 綠色建築材料及製造 武漢理工大學 18 電化學高新技術 廈門大學 19 海洋材料與防護技術 中國海洋大學 20 後續能源材料與器件 四川大學 21 材料評價與優選設計 南京理工大學 22 金屬新材料制備成形技術與裝備 華南理工大學 23 先進電池材料 中南大學 2007 建設期 24 納米礦物材料及應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25 材料復合及先進分散技術 上海大學 26 纖維復合建築材料與結構 鄭州大學 27 合成樹脂與特種纖維 長春工業大學 28 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學 29 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術 青島科技大學 30 有機聚合物光電材料 吉林大學 31 先進建築材料 濟南大學 32 表面與結構改性無機功能材料 浙江大學 33 摩擦學與材料防護 河南科技大學 34 脆性材料加工技術 華僑大學 35 鎂基材料深加工技術 中北大學 36 火安全材料與技術 北京理工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37 節能減阻添加劑 河南大學 38 交通鋪面材料 長安大學 39 環境友好功能材料 華僑大學 40 金屬耐磨材料及表面技術 佳木斯大學 41 綠色陶瓷 景德鎮陶瓷學院 42 海洋環境混凝土技術 青島理工大學 43 電化學儲能材料與技術 華南師范大學 44 高性能銅合金材料及成形加工 合肥工業大學 現代服務業 45 數字社區 北京工業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46 資料庫與商務智能 中國人民大學 47 數字化紡織服裝技術 東華大學 48 土木信息技術 同濟大學 49 地理信息系統軟體及其應用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50 教育信息技術 華中師范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51 數字醫學 上海交通大學 計劃驗收 52 數字化學習支撐技術 東北師范大學 53 廣播電視數字化 中國傳媒大學 54 數字學習與教育公共服務 北京師范大學 2007 建設期 55 空間信息技術 首都師范大學 56 礦山數字化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57 藏文信息技術 西藏大學 58 數字圖書館 浙江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59 海洋信息技術 中國海洋大學 60 西部資源環境地理信息技術 雲南師范大學 61 代表性建築與古建築資料庫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 公共安全 62 中子應用技術 蘭州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63 輻射技術及輻射成像 清華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64 礦山生產安全檢測技術設備 山東科技大學 65 礦山生態修復 中國礦業大學(徐州) 66 礦山生態安全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計劃驗收 67 防沙治沙 北京師范大學 68 化工安全 北京化工大學 69 建築鋼結構 同濟大學 70 建築物檢測與加固 武漢大學 71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 陝西師范大學 72 電力安全與高效利用 華中科技大學 73 煤礦災害預防與搶險救災 河南理工大學 74 道路交通安全與環境 同濟大學 2007 建設期 75 道路災變防治及交通安全 長沙理工大學 76 西部煤礦安全 西安科技大學 77 西部土木工程防災減災 蘭州理工大學 78 核技術應用 東華理工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79 應對核化生恐怖醫學防護 南方醫科大學 80 電力與交通安全監控及節能技術 長沙理工大學 輕工紡織 81 食品 中山大學 1987 已驗收,開放 82 功能食品 江南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83 產業用紡織品 東華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84 糖業及綜合利用 廣西大學 計劃驗收 85 食品生物技術 天津科技大學 86 動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術 大連理工大學 2007 建設期 87 現代紡織裝備技術 浙江理工大學 88 先進紡織復合材料 天津工業大學 89 亞麻加工技術 齊齊哈爾大學 90 紡織裝備 東華大學 91 紡織印染清潔生產 武漢紡織大學 92 高分子材料加工裝備 北京化工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93 生態染整技術 浙江理工大學 94 經編技術 江南大學 95 乳製品質量安全控制技術 內蒙古大學 96 海洋食品 大連工業大學 石油化工 97 超重力 北京化工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98 化工過程模擬與優化 湘潭大學 99 油氣加工新技術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00 綠色精製過程 天津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101 過程系統工程 華東理工大學 計劃驗收 102 海水資源利用及綠色化工技術 河北工業大學 103 磷資源綜合利用與清潔加工 四川大學 104 煤轉化技術 太原理工大學 105 先進催化 湖南大學 106 大型工業反應器工程 華東理工大學 107 精細化學品 山西大學 108 天然氣開發 西南石油大學 109 復雜油氣藏勘探開發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10 氣體能源開發與利用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07 建設期 111 海洋油氣開發與安全保障 中國海洋大學 112 油田化學 西南石油大學 113 石油石化新型裝備與技術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14 智能過程系統工程 北京化工大學 115 資源(鹽湖)過程工程 華東理工大學 116 制葯工程與過程化學 華東理工大學 117 生物煉制 北京化工大學 118 化工污染控制 南京理工大學 119 清潔能源化工技術 清華大學 120 高效儲能 南開大學 121 多相分離技術與裝備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2008-2009 建設期 122 綠色高效過程裝備與節能 華東理工大學 123 高壓過程裝備與安全 浙江大學 124 過程裝備及其再製造 浙江工業大學 125 陝北能源先進化工利用技術 西北大學 126 磷資源開發利用 武漢工程大學 127 油頁岩綜合利用 東北電力大學 128 西部低滲特低滲油藏開發與治理 西安石油大學 能源交通 129 電能質量 安徽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130 輸變電新技術 湖南大學 131 智能交通運輸系統 東南大學 132 現代交通管理系統 四川大學 133 港口物流技術與裝備 武漢理工大學 134 光伏系統 合肥工業大學 135 太陽能發電及製冷 上海交通大學 136 水利水電工程安全 河海大學 137 隧道及地下工程 北京交通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138 軌道交通電力傳動 北京交通大學 139 建築節能 清華大學 140 高速公路築養裝備與技術 長安大學 計劃驗收 141 公路大型結構安全 長安大學 142 環境熱工技術 山東大學 143 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與裝備 武漢理工大學 144 山區橋梁結構與材料 重慶交通大學 145 雷電防護與接地技術 武漢大學 2007 建設期 146 集裝箱供應鏈技術 上海海事大學 147 高速鐵路網路管理 北京交通大學 148 鐵路環境振動與雜訊 華東交通大學 149 軌道車輛結構可靠性與運用檢測技術 北京交通大學 150 航空航天電機系統技術 西北工業大學 151 航空航天電源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52 新型電機與特種電磁裝備 華中科技大學 153 煤基漿體燃料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154 電力節能 華北電力大學 155 核電技術 清華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156 先進照明技術 復旦大學 157 船舶動力技術 哈爾濱工程大學 158 航運模擬技術 上海海事大學 159 能源動力裝置節能減排 華中科技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160 電力電子節能技術與裝備 山東大學 161 可再生能源發電技術 河海大學 162 可再生能源發電與並網控制 新疆大學 163 冶金節能減排 昆明理工大學 生物醫葯 164 資源葯物 北京師范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165 南海海洋生物技術 中山大學 166 中葯制葯與新葯開發 北京中醫葯大學 167 現代中成葯 廣州中醫葯大學 168 基因組葯物 暨南大學 169 蛋白質與多肽新葯 南京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170 醫葯粉體技術 湖南中醫葯大學 171 農葯、醫葯中間體清潔生產 山東師范大學 172 再生醫學 北京大學 計劃驗收 173 西南特色葯用生物資源開發利用 貴州大學 174 現代微創醫療器械及技術 上海理工大學 175 人工器官及材料 暨南大學 176 生物反應器與葯物開發 吉林農業大學 177 新型獸用疫苗 揚州大學 178 中葯資源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179 生物轉化與生物凈化 浙江工業大學 180 工業微生物 福建師范大學 181 微生物功能基因組與檢測技術 南開大學 182 基因疫苗 中山大學 183 葯物基因組應用技術 中南大學 2007 建設期 184 細胞工程及抗體葯物 上海交通大學 185 抗腫瘤天然葯物 哈爾濱商業大學 186 數字化診斷治療設備 南方醫科大學 187 體腔內局部診療技術 北京大學 188 現代眼視光技術與裝備 溫州醫學院 189 分子葯物 華僑大學 190 中葯現代制劑技術 上海中醫葯大學 191 現代中葯發現與制劑技術 天津中醫葯大學 192 中葯材規范化生產 北京中醫葯大學 193 西部中葯材綜合開發利用 成都中醫葯大學 194 中葯炮製規范化及標准化 南京中醫葯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195 民族葯與中葯開發應用 貴陽醫學院 196 分子診斷 廈門大學 197 靈長類及大動物臨床前研究 北京大學 198 動物生物葯物 華中農業大學 199 血液和血管疾病診療葯物技術 蘇州大學 200 內源式預防葯物 首都醫科大學 201 活性物質生物技術 重慶師范大學 農林牧漁業 202 園林環境 北京林業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203 油菜 華中農業大學 204 玉米育種 中國農業大學 205 農業基因工程 東北師范大學 206 多倍體魚繁殖與育種技術 湖南師范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207 農業微生物技術 黑龍江大學 208 林業生態工程 北京林業大學 計劃驗收 209 林業生物制劑 東北林業大學 210 生物質轉化 南昌大學 211 生物防治 華南農業大學 212 優良家畜規模化繁育技術 內蒙古大學 213 西南作物育種 四川農業大學 214 小麥育種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15 蠶桑資源及分子改良 西南大學 216 熱帶作物新品種選育 海南大學 217 葡萄與葡萄酒 寧夏大學 218 棉花 新疆農業大學 219 海水養殖 中國海洋大學 220 果蔬加工 中國農業大學 221 澱粉與植物蛋白深加工 華南理工大學 222 現代農業裝備與設施 中國農業大學 223 草地農業 蘭州大學 224 綠洲農業工程與信息化 石河子大學 225 資源節約型肥料 南京農業大學 226 農產品生物化工 合肥工業大學 227 農副產品蛋白質飼料資源 武漢輕工業大學 2007 建設期 228 植物生物技術與遺傳資源利用 武漢大學 229 林業生物質材料與能源 北京林業大學 230 生物能源持續開發利用 雲南師范大學 231 動物抗病營養生物技術 四川農業大學 232 乳品生物技術 內蒙古農業大學 233 食葯用菌 吉林農業大學 234 真菌生物技術 安徽農業大學 235 植物航天育種 華南農業大學 236 雜交棉創制 南京農業大學 237 柑桔 西南大學 238 糧食儲藏與安全 河南工業大學 239 熱帶多糖資源利用 海南大學 240 疏浚技術 河海大學 241 飼料安全與高效利用 湖南農業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242 植物生長調節劑 中國農業大學 243 生物質材料 西南科技大學 244 南方山地農業 西南大學 245 長江中游濕地農業 長江大學 246 旱區現代農業水資源高效利用 寧夏大學 247 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利用 南京農業大學 248 南方園藝產品保鮮 華南農業大學 249 新疆特色果蔬貯藏加工 石河子大學 250 西北馬鈴薯 青海大學 251 糧食副產物加工與利用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 252 蜂產品加工與應用 福建農林大學 253 鰻鱺現代產業技術 集美大學 254 冷凍冷藏技術 天津商業大學 電子與通信 255 半導體材料與器件 南昌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256 場致發射顯示技術 福州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257 多媒體通信 寧波大學 258 移動通信 重慶郵電大學 計劃驗收 259 微處理器及系統 北京大學 260 射頻集成電路與系統 東南大學 261 自主衛星導航定位技術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62 汽車電子驅動控制與系統集成 哈爾濱理工大學 263 汽車電子與控制技術 湖南大學 264 天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265 嵌入式系統集成 西北工業大學 266 嵌入式系統 浙江大學 267 納光電集成與先進裝備 華東師范大學 268 薄膜光電子技術 南開大學 269 導航儀器 哈爾濱工程大學 270 地球觀測與導航 北京大學 2007 建設期 271 導航、制導與控制技術 北京理工大學 272 先進航空導航與空管技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73 數碼激光成像與顯示 蘇州大學 274 精密電子製造裝備 華南理工大學 275 電子測試技術與儀器 電子科技大學 276 通信器件與技術 天津理工大學 277 微納光電子材料與器件 廈門大學 278 自動測試及儀器技術 哈爾濱工業大學 279 固體器件與集成技術 清華大學 280 數字家庭 中山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281 時空數據器智能獲取技術與應用 武漢大學 282 新型微波探測技術 電子科技大學 283 近距離無線通信與網路 華南理工大學 284 寬頻無線通信及顯示技術 南京郵電大學 285 飛行器自主控制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86 大功率半導體照明應用系統 天津工業大學 網路與計算機應用 287 信息網路 北京郵電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288 計算機網路技術 清華大學 289 網路信息安全 上海交通大學 2006 計劃驗收 290 先進計算機應用技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91 計算機輔助產品創新設計 浙江大學 292 企業數字化技術 同濟大學 293 數據存儲系統與技術 華中科技大學 294 要害信息安全技術 復旦大學 295 復雜網路系統安全保障技術 東北大學 2007 建設期 296 虛擬現實應用 北京師范大學 297 國產基礎軟體 國防科技大學 298 開源軟體與實時系統 蘭州大學 299 網路技術及應用軟體 吉林大學 300 智能決策與信息系統技術 合肥工業大學 301 軟硬體協同設計技術與應用 華東師范大學 製造業 302 快速成型製造技術 西安交通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303 連續擠壓 大連交通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304 航空航天復雜產品製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計劃驗收 305 航空復雜結構製造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306 汽車結構部件先進製造技術 北京工業大學 307 汽車開發 吉林大學 308 輕型動力 天津大學 309 新能源汽車 同濟大學 310 智能化電器 西安交通大學 311 先進板帶生產裝備及控制 北京科技大學 312 軋制設備及成套技術 燕山大學 313 特殊鋼先進冶金工藝與裝備 東北大學 314 廢油資源化技術與裝備 重慶工商大學 315 有色冶金新裝備 蘭州理工大學 316 有色冶金智能自動化技術 中南大學 317 冶金自動化與檢測技術 武漢科技大學 318 新型光源技術及裝備 東南大學 319 安全關鍵工業測控技術 合肥工業大學 320 模擬測試技術 哈爾濱工業大學 321 製造管理技術 大連理工大學 322 工業CT無損檢測技術 重慶大學 323 創新科學儀器 復旦大學 2007 建設期 324 伺服控制技術 東南大學 325 先進驅動節能技術 西南交通大學 326 機械檢測技術與裝備 重慶理工大學 327 液壓振動與控制 安徽工業大學 328 船舶控制工程 哈爾濱工程大學 329 重型機械 太原科技大學 330 空間機器人技術 北京郵電大學 331 零件近凈軋製成形 北京科技大學 332 復雜軌跡加工工藝及裝備 湘潭大學 333 檢測儀表與自動化系統集成技術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334 流程工業數字化儀表 東北大學 335 大型整體金屬構件激光直接製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336 重大工程施工技術與裝備 同濟大學 337 重型車輛零部件先進設計製造 廣西工學院 338 鋼鐵生產製造執行系統技術 北京科技大學 339 先進礦山裝備 湖南科技大學 340 特種作業裝備 南京理工大學 341 晶體生長設備與控制技術 西安理工大學 342 有色金屬冶金過程技術 東北大學 343 工業裝備監測與控制 大連理工大學 344 微納製造與測量技術 天津大學 345 微納慣性感測與集成測量 中北大學 346 計量測試技術與儀器 中國計量學院 347 視覺控制技術與應用 湖南大學 348 光學儀器與系統 上海理工大學 349 智能康復裝置與檢測技術 河北工業大學 資源環境 350 膜與水處理技術 浙江大學 2001 已驗收,開放 351 水處理與水環境修復 南京大學 2006 已驗收,開放 352 西部優勢礦產資源高效利用 昆明理工大學 計劃驗收 353 旱區農業與生態修復 蘭州大學 354 礦山地下工程 安徽理工大學 355 岩土鑽掘與防護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356 鎢資源高效開發及應用技術 江西理工大學 2007 已驗收,開放 357 水利工程模擬與安全監測 天津大學 358 有色及貴金屬隱伏礦床勘查 桂林理工大學 建設期 359 大型地下洞室群 山東大學 360 農業節水與水資源 中國農業大學 361 地下水污染控制與修復 北京師范大學 2008-2009 建設期 362 地熱資源開發技術與裝備 吉林大學 363 低碳型建築環境設備與系統節能 東南大學 364 熱帶亞熱帶水生態工程 暨南大學 365 吹填造陸與濱海軟土工程技術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366 山區道路建設與維護技術 重慶交通大學 367 建築能效控制與評估 安徽建築工業學院 368 三峽庫區生態環境 三峽大學 369 生物膜法水質凈化及利用技術 安徽工業大學 370 寒旱地區水資源綜合利用 蘭州交通大學 部工程研究中心名單

③ 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簡介

作為國家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ITSC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ITS的整體發展。在交通運輸部、科技部的直接領導下,ITSC組織全國的專家,全面的研究了中國的ITS的發展需要,完成了「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國智能交通系統體系框架」、國家基礎性科研項目「中國ITS標准體系框架研究」、交通運輸部重點科研項目「智能運輸發展戰略研究」等一批關系中國ITS發展的重點項目;作為技術依託部門協助科技部完成了「十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專項「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開發和示範工程」的項目建議、立項和啟動工作;在產業化方面,完成了國家技術創新項目「電子收費系統技術開發和產業化」,自行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不停車收費軟體EPASS,實現了不停車收費設備的國產化;應用開發方面,開發實施了「基於GPS的路政車輛管理系統」等;在前沿技術研究上,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智能公路的研究。ITSC建設兩年來,真正起到了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應有的引導行業技術進步、服務行業的作用。

④ 中山大學智能交通研究中心怎麼樣

中山大學智能交通研究中心是廣東省智能交通系統重點實驗室。
在廣東省科技廳和中山大學的大力支持下,實驗室正朝著建成廣東省內智能交通領域重要科研、教育、產業化基地的目標 努力推進各項工作。
實驗室設有交通模擬與環境研究室、ITS-3S研究室、交通導航與監控研究室、ITS規劃與政策研究室等四個研究 室和交通信息服務中心;現有研究人員40餘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6人),副教授10人,高級工程師3人,現有在讀研究生40多人(其中博士生10 多人);實驗室佔地面積1600餘平方米,擁有衛星地面站2套、各種國內外主流GIS平台(價值300萬)、各種比例尺的城市電子地圖及廣東省公路路網 圖、全廣東省30米解析度的衛星影像、部分地區10米和1米衛星(航片)影像、計算機網路系統、GPS導航系統等研究開發設備及條件。
以實驗室的建設為契機和依託,中山大學啟動了智能交通重點學科建設,設立了交通工程類專業的本科和碩士點,並開設了面向工程實際應用的工程碩士 班,現有各類在校學生200餘名。近三年來,實驗室先後承擔了各類研究項目20餘項,發表文章50多篇。廣東省、中山大學對實驗室的投入和項目研究經費累 計達2000餘萬元。研究范圍涉及交通監測系統及設備開發、信息採集與通訊、交通模擬與環境、交通政策與規劃等多方面。同時,通過與高新技術企業--廣州 市方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積極推進產業化發展。三年來,共取得了8項軟體版權,有多個產品投入市場,另有2套產品通過有關部門的質量技術認證,多項研 究成果在廣東省交通管理局、廣州市公交管理部門等獲得實際應用。
主要研究方向、技術及產品
實驗室基於智能交通領域的國內外發展趨勢,結合廣東省交通管理及服務部門的業務現狀和需求,在交通政策與規劃、平台性關鍵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及應用示範等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交通地理信息系統平台及二次開發
交通數據採集及圖像處理
交通流模擬及交通環境模擬
交通導航與信息服務系統
交通安全監控及管理系統
交通政策規范與技術標准研究
主要技術及產品包括:
警用地理信息系統平台開發技術
車牌識別與衛星、遙感影像信息提取技術
移動式數據採集系統(道路測量車)
公交換乘及網路發布技術
微觀交通流模擬及其應用技術
交通污染模擬與評價技術
汽車行駛記錄儀與車輛跟蹤與監控系統
FW-251、FW-252汽車導航系統
FW-0301、FW-0302機動車行駛速度監測系統
城市道路編碼技術及計算機自動編碼系統

⑤ 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介紹

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National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Center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TSC)又稱國家ITS中心,是國家科學技術部1999年11月批准建立的,以國民經濟、交通運輸行業和市場的需求為導向,針對智能交通系統發展中存在的重大技術問題,對有市場價值的重要應用科技成果進行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後繼工程化、產業化以及系統集成的高新技術研發實體。

⑥ 智能交通系統論文怎麼寫啊3000字的。。。。

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
【內容摘要】本文針對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決措施。
【關鍵詞】智能交通發展現狀對策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和汽車保有量的
激增,交通擁擠、交通事故頻發等造成了越來越巨大
的時間浪費、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交通問題已成為
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政府共同面臨的重要難題
之一。
資料顯示,我國大多數城市的平均行車速度已
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同
時,由於車輛速度過慢、尾氣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
空氣質量進一步惡化。為了緩解經濟發展給交通運
輸帶來的壓力,使現有資源發揮出最大的作用,我國
政府加大了對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和建設力度。
智能交通是將信息、通信、控制、計算機網路等
高新技術有效地綜合運用於地面交通管理體系,從
而建立起一種大范圍、全方位發揮作用、實時、准確、
高效的交通運輸管理系統。它是目前世界交通運輸
領域研究的前沿課題,也是目前國際公認的解決城
市交通擁擠、改善行車安全、提高運行效率、減少空
氣污染等的最佳途徑。可以預見,智能交通系統將成
為21世紀現代化地面交通運輸體系的模式和發展
方向,是交通運輸進入信息時代的重要標志。
1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情況
1.1城市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情況
為了推動智能交通技術的推廣應用,國家「十
五」科技攻關重大專項「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開發
和示範工程」確定了包括杭州、深圳、上海、北京、廣
州等在內的國內10個示範城市,而在這些城市中北
京和廣州走在我國前列。
(1)北京
目前北京市已初步建成4大類ITS系統:道路
交通控制、公共交通指揮與調度、高速公路管理、緊
急事件管理,約30個子系統分散在各交通管理和運
營部門。
在北京市已頒布的《北京交通發展綱要》明確提
出到2010年初步實現智能化交通管理的近期目標,
並將建立以智能交通系統為技術支持的「新北京交
通體系」作為北京城市交通發展的長遠目標。「十一
五」期間,北京市將投資2000億元用於交通基礎設
施建設,其中智能交通在交通總投資中佔有1.5%的
比例。
(2)廣州
作為全國首批智能交通示範城市之一的廣州,
智能交通系統構建包括廣州市交通信息共用主平
台、物流信息平台、靜態交通管理系統等智能交通系
統的主框架。其中共用信息平台已初具規模。
十五期間,廣州市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
很大的成績,但是由於受到經濟條件、地理位置和環
境的約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道路交通網路建
設將很難滿足交通運輸增長的需求。目前,廣州市對
智能交通系統的需求一方面是滿足廣州市城市發展
和交通發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滿足2010年亞運交
通的要求。
1.2公路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情況
目前,公路智能交通技術主要應用在高速公路
監控系統、收費系統、安全保障系統等,已經開發生
產了車輛檢測器、可變情報板、可變限速標志、緊急
電話、分車型檢測儀、監控地圖板等多種專用設備,
並制定了一系列標准和規范。
另外,各省的交通主管部門和測繪部門也在陸
續完善公路管理電子地圖。安徽省建立了公路地理
信息系統,主要側重於沿線設施的管理養護機構等
相關數據;甘肅省依靠地理信息系統、遙感和GPS為主的空間信息技術,建立甘肅省交通地理信息系
統,分別建立了甘肅省1:100000和蘭州市1:5000
的交通電子地圖。
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ETC)系統是在我國
公路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的又一項智能交通新技
術。2001年,廣東省採用組合式ETC技術在廣韶公
路、虎門大橋完成ETC示範工程並使組合式ETC
技術進入了真正的可操作階段;2003年,長沙機場
高速路開通了當時最先進的路橋不停車收費系統;
2005年,北京機場高速公路收費站「升級版」的不
停車收費系統投入運行,新系統增加了抓拍取證、違
章稽查等功能。2007年底,北京市11條高速公路的
56條車道實現了不停車收費,其餘223個收費站的
1006條車道安裝了一卡通讀卡機,實現刷卡電子付
費。上海市虹橋國際機場組合式電子不停車收費系
統(ETC)於2007年7月10日在上海試驗開通。
2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情況
我國在ITS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但隨著全球
范圍智能交通系統研究的興起,進入20世紀90年
代,我國明顯加快了對智能交通技術研究的步伐。
國家科技部於1999年11月批准成立了國家智
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交通部在「九五」期
間指出「: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分階段地開展交通控
制系統、駕駛員信息系統等5個領域的研究開發、工
程化和系統集成。在此基礎上,使成熟的科技成果
轉化為可供實用的技術和產品,該工程研究中心也
將逐步發展成為我國智能公路運輸系統產業化基
地。」國家建設部與歐洲的ITS組織ERTICO聯合建
立了EU-China計劃;國家科委於1998年11月在
北京舉辦了我國首屆ITS應用研討會;國家計委在
1999年4月的科技立項會議中將ITS列為100個
重點科研領域之一。國家科技部於2000年3月組織
全國交通運輸領域專家組成專家組,起草了中國智
能交通系統體系框架。目前,我國已取得了包括智能
導航技術、先進的交通管理系統(ATMS)等成果在內
的一系列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交通技術新成
果。
3我國智能交通系統發展存在不足與對策
經過10餘年發展,我國交通科研和建設部門已
經在智能交通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由於時間短,
技術基礎薄弱以及受到發展階段的局限等原因,我
國的智能交通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經對我國智能
交通系統建設和研究情況分析並結合我省開展相關
工作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3.1我國智能交通發展存在的不足
(1)缺乏統一部署,各省和地區內單兵作戰,自
成體系,缺乏應有的銜接和配合。例如,各省或地區
內建設的網路一卡通或不停車收費系統,沒有統一
指導和標准,這種情況下一旦全國聯網,必將導致重
大損失和浪費。
(2)受制於固有的科研和生產模式,一些先進的
智能交通新技術得不到及時的推廣應用,在一定程
度上存在著人力和物質資源的浪費現象。
(3)智能交通系統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還沒有
被傳統的交通行業廣泛接受,目前主要行業和城市
在進行規劃時還沒有將智能交通系統作為規劃的一
部分,相當多的城市和行業只是將其列入科技發展
的內容之一。這對促進智能交通技術的推廣應用是
相當不利的。
(4)嚴重缺乏智能交通人才。智能交通技術本質
上來說,是傳統的交通技術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
物,因此智能交通人才應該是即懂交通又懂信息技
術的復合型人才。目前我國十分缺乏這種人才,這對
繼續深入開展智能交通研究是不利的。
3.2智能交通技術發展對策
目前,我國智能交通技術仍處於探索發展階段,
但可以肯定的是,建立智能交通系統可以極大地提
高交通運輸效率,有效保障暢通和安全,增強行車的
舒適性,改善環境質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因此,世
界各國都必將更加重視智能交通技術的研究與推
廣,並把它作為未來交通建設與發展的優先領域予
以重點支持,通過推動智能交通系統的全面迅速發
展,最終建立起一個以信息技術為中心的現代交通
管理的新體系。
在這種大背景下,我國政府必將更加積極主動
的推動智能交通技術的研究與建設,這是符合世界
新技術發展方向的,也是建立以人為本、和諧交通的
具體要求。但我國目前尚處於智能交通發展的起步
階段,應對智能交通發展的各種制約因素採取有針
對性的措施,積極推動智能交通技術的研究與建設
進程,為這一新技術的發展創造有利環境。
(1)建立全國統一的智能交通建設領導機構,建
立健全相關標准規范,有效整合行業資源。
目前世界范圍內智能交通技術發展較好的國家都設有國家級的智能交通領導組織,例如美國的
ITS America,日本的VERTIS及歐洲的ERTICO組
織等,這些組織擔任統一制定國家ITS發展戰略、目
標、原則和標准等,並實現ITS技術和保障產品的通
用性、兼容性和互換性,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減少
局部利益沖突和有限資金的浪費。我國目前尚無這
樣的組織,而且由於我國交通運輸體制仍屬條塊分
割狀況,鐵路、公路、民航、公安、建設等部門分頭管
理,這也人為的造成了技術標准不統一、各自為戰的
狀況,十分不利於智能交通技術的發展。因此,應建
立國家級的智能交通技術領導機構,整合行業資源,
促進全國智能交通技術的協調發展。
(2)大力培養和吸納優秀的智能交通技術人才,
滿足智能交通技術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隨著智能交通的進一步發展,21世紀交通運輸
將會發生重大變化,而與之相應的是對不同層次的
專業人才需求情況與以往大不相同,為此應加強國
內高校及科研單位交通運輸領域與國外的交流合
作,將最新的智能交通技術溶入交通運輸專業的教
學內容和科研之中,積極培養和吸納優秀的智能交
通技術專業人才,滿足智能交通技術對人才的需求。
(3)積極推動智能交通新技術產業化
應大力加強智能交通新技術的產業化,將一些
已經成熟的、具有良好市場需求的新技術加快推廣
應用,盡快轉變成經濟和社會效益;逐步健全針對智
能交通新技術的成果推廣轉化機制,為科研成果轉
化提供平台。
4結論
經過10餘年的發展,我國智能交通系統從無到
有、從小到大,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標准體系,研究開
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成果,並通過示範城
市開展試驗示範。但由於受傳統的管理體制和觀念
束縛,智能交通的進一步發展還存在缺乏統一部署
和應有銜接、成果轉化效率低、人才匱乏等制約因
素,應通過建立統一的管理機構、大力整合行業資
源、加強人才培養和提供成果轉化平台等對現行機
制加以完善。
目前,我國智能交通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但可
以肯定的是,未來若干年內,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
國必將更加重視智能交通技術的研究與推廣,並把
它作為未來交通建設與發展的優先領域予以重點支
持。我國應發揮後發優勢,積極探索發展模式,為交
通運輸業在智能交通這一新技術領域的健康發展提
供有力保障。

⑦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的簡介

全院在不斷鞏固傳統強勢專業的同時,調整了重點專業領域。經科技部批准在我院建立了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經交通部批准,成立了交通公路工程研究中心、交通智能運輸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公路交通環境工程研究中心、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公路交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公路交通發展研究中心、公路養護管理研究中心,以加大創新力度。中國工程建設標准化協會公路委員會、全國交通工程設施(公路)標准化委員會、全國汽車維修標准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設在我院,國際標准化組織智能運輸系統技術委員會(ISO/TC204)中國秘書處也設在我院。國家道路及橋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交通部公路工程檢測中心)、國家交通安全設施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交通部交通工程監理檢測中心)、交通部汽車保修設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交通部汽車掛車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交通部汽車運輸行業能源利用監測中心等5個檢測中心設在我院。

⑧ 智能交通行業有哪些國企

易華錄、上海電科智能、航天科工、普天和平、浙大中控、上海寶康、廣東新粵/新軟、大連傑瑞電子、海信網路科技,大概就這些吧

⑨ 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職能

ITSC還承擔著國際標准化組織智能交通技術委員會(ISO/TC204)中國秘書處的工作,並國家標准化管理委員會和交通部的領導下,在秘書處的基礎上組建了ISO/TC 204中國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積極參與了ITS國際標准化工作。
依靠交通部投資3200萬元興建的國內最大的和唯一的綜合性智能交通系統實體試驗室,ITSC還承擔著「智能交通系統 術語」、「智能交通系統 體系框架 服務」「交通專用短程通信微波物理層」等十數項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爭取在3-5年內制定出30到50項關鍵和急需標准,形成中國ITS基礎標准群,力爭為ITS在全國的順利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在「十五」期間,ITSC負責組織國家科技攻關ITS專項中的「中國ITS發展戰略」、「中國ITS體系框架支持系統及技術跟蹤」、「社會環境體系建設」等課題,並承擔了「跨省市快速客運示範工程」、「跨省市國道主幹線聯網電子(支付)收費示範工程」、「高等級公路綜合管理系統示範工程」等課題,並榮幸的承擔了北京「科技奧運」智能交通示範工程中為奧運服務的「交通綜合信息平台研究」任務。
在開放服務方面,ITSC將利用自身的資源和人員優勢,一如既往的與國內外的ITS研發機構開展各種層次的合作,將中國的ITS建設進一步推向前進。

與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