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山大學智能交通工程屬於什麼學院
屬於工學院的,我就是工學院的學生,不過b不是這個學院的,如果想更多了解中大專業設置可以去官網看看哦
2. 中山大學考研少干計劃
少干計劃是指少數民族骨幹計劃。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少干計劃),是五部委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以科教興國戰略推進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舉措。計劃從2006年起用五年時間為西部培養一批少數民族高學歷專業人才,培養學校為211以上重點大學,生源為西部省市區。按照「定向招生、定向培養、定向就業」的要求,採取「統一考試、適當降分」等特殊政策措施招收新生。畢業生一律按定向培養和就業協議到定向地區和單位就業,碩士服務期限為5年,博士8年。經費享受中央級高校研究生的撥款政策。
更詳盡的介紹可參照教育部網站上民族教育司的相關文件,我在此對這個計劃的某些方面做一些私人的補充,首先是大家問的最多的關於這個計劃五年期限的問題,2006開始少干計劃原則上是五年,但是包括我所在的培訓基地的老師在內,多數人都認為五年只是第一期計劃,接下來跟進二期三期計劃的可能性極大,理由如下:一是當前的嚴峻就業形勢,研究生擴招已成為現實,國家在增加專業碩士招生名額的同時,也不會忽視少干計劃的作用,而且雖說我國經濟有回暖趨勢,但是真正恢復以及徹底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不是短期內能完成的,二是從此計劃的產生背景來說,既然是西部大開發的一個重大舉措,那麼它一定具有長效型,因為只有長期的不間斷的堅持人才計劃,才會很好的完成這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相信中央的決策機制一定不會想不到這一點,三是培訓基地有長期建設的跡象,這個消息來源於我們老師,具體的不做過多累述。另外,關於畢業之後的問題,畢業生一律按定向培養和就業協議到定向地區和單位就業,碩士服務期限為5年,博士8年,很多同學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在取得少干計劃報名資格的時候要同委託培養單位簽訂一份合同,合同中會很明確的寫出,本人同意在畢業時將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交由委培單位保管,直至完成五年或者八年的服務期限。這就是我們憑什麼要回到家鄉去工作的原因。關於毀約金之類的想法,我個人覺得不太實際,國家既然肯花錢培養你,就不是為了讓你掏違約金。
二、報考本計劃的條件以及程序
(1)生源地:生源為西部12省、自治區、直轄市(重慶、四川、陝西、內蒙、廣西、貴州、雲南、西藏、甘肅、青海、寧夏、新疆),海南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河北、遼寧、吉林、黑龍江4省民族自治地方,湖南湘西自治州、張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縣兩區)、湖北恩施自治州,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高中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數民族預科培養基地和民族碩士基礎培訓基地的教師和管理人員。
需要說明的是確定身份是通過你的原有的戶口所在地決定的,比如你是湖北恩施州的土家族,但是現在在北京上學,戶口也已經轉到北京,那你是有資格報考此項計劃的,此計劃的招生單位都是很好的學校,具體報考哪一所這是看你個人喜好了。
(2)考生的學歷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國家承認學歷的應屆本科畢業生;
具有國家承認的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人員;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後,經兩年或兩年以上(從高職高專畢業到錄取為碩士生當年9月1日,下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且符合招生單位根據本單位的培養目標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的人員;
國家承認學歷的本科結業生和成人高校應屆本科畢業生,按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報考;
已獲碩士、博士學位的人員。
其他條件可參照招生簡章,這個網上有很多。有很多同學問我漢族同學能不能報考,我只能用我身邊的例子來說明了,北京郵電大學少干碩士培訓基一共是七百多人,漢族就不少於20個,這和政策中漢族不能超過百分之十的要求是吻合的,但是某些院校對少干計劃中的漢族還是比較排斥的,這個最好想打聽一下,直接和學校聯系,我個人覺得只要你取得了少干代碼,也就是省里確認了你的有報考此計劃的資格,學校一般不會為難你。另外,關於在校應屆生與在職考生的問題,很多同學都很擔心,說少干計劃是為在職考生服務的,錄取對象主要是在職考生,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認識,我所在的培訓基地中的在職考生是很有限的,估計只佔到百分之三十,大部分都是應屆考生,網路上雖然可以查到很多很有用的信息,但是流言蜚語也不少,很多人別有用心的散布一些假的信息也是常有的事,我就曾經碰見過,那是在研究生分數公布不久,在中山大學少干群上,就有人說這次中山大學法學院的少干分數都很高,最少的也有340多分,當時還有一個人自稱考了379,說是考的民商法,後來去復試,發現都是騙人的,那個自稱考379的哥們也沒見著,最高分是個369的女生,超過三百分的也才四個。
報考程序
首先是確認報考學校了,選一所你喜歡的學校,當然要結合實際,每個學校都有獨特的情況,選擇的時候要盡量多的收集資料,多向師兄師姐咨詢,最好是好好研究一下報考院校的少干計劃招生簡章,唯一確定的是,此計劃的招生單位都是很好的學校。
其次就是最重要的報名環節了,報考此計劃需要一個代碼,所以取的這個代碼就是關鍵,一般情況下是,帶上身份證、學生證及其復印件、少干報名登記表(到各省教育廳網站下載)、當前戶口所在地的(僅針對在校生,主要是證明你能順利畢業)到本省的教育廳辦理就行了,若是託人辦理還需要一份授權委託書,一般是用上身份證、學生證、戶籍證明、學校證明證明你的身份後,相關部門會在你的少干報名登記表上蓋章,然後你再拿這個蓋過章的表去另一的部門領取代碼。
再次就是網上報名了和現場確認,登錄到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注冊後正確填寫個人信息以及報考信息,在考生類別里選擇少干計劃,然後填入代碼就行了。報名完成後學校一般會有固定的時間現場確認以及繳費。
最後就是考試了,考試和統考一樣,題目什麼的都是一樣。
確認錄取之後就要簽訂就業協議,一式三份,首先填寫好然後拿到各省的教育廳簽字蓋章,然後拿到學校簽字蓋章,學校會將蓋好章的協議書一份寄給你所在的省教育廳,一份寄給你。
整個過程是很繁瑣的,特別是在外地讀書的就更麻煩了,要回到省里辦理手續,不過這種煩瑣是值得的。
三、關於報考學校以及錄取分數
少干計劃之所以吸引很多人報考主要有兩大原因,一是不用交學費,研究生的學費是很昂貴的,要是拿不到獎學金讀研的話,那將是很痛苦的事情,很多牛人報考骨幹計劃也正是出於經濟原因的考慮,另一個就是對英語的要求很低,國家對少干計劃英語的分數要求是35分, 除部分南方和北京的學校對英語要求較高之外(據同學反映特別是中山大學對英語要求很高),一般都只需要35分,正是基於這個原因大學里另一批一直栽在英語上的牛人就會選擇這個計劃,這個優勢在考研的時候反映的最為明顯,第一場考完英語之後,多數考生都極為絕望,特別是09年,不管後來分數怎麼樣,一般剛考完出了考場都覺得感覺很糟,這個感覺是正常的,就像王若平老師說的那樣,考研英語里有很多陷阱,你發現了就很覺著這個卷子很有深度,不敢貿然下筆,做完之後就會覺得很多題都不確定,那種感覺是很糟糕的,只有蠢到連陷阱都沒有發現的人才會在考完英語之後很輕松的說卷子很簡單,而作為選拔性考試的考研英語一般都是不會太簡單的。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少干考生就很有心裡優勢了。雖然都是很好的學校但是不同的學校有不同的要求,我就以我報考的中山大學為例加以說明,很多人都覺得少干計劃是只需要很少的分數就能上很好的大學讀研究生,的確在我們身邊經常會聽見有人說某人只考了250多分就上了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之類的傳言,我不否認有一部分同學確實是以很少的分上了不錯的大學,但是我要提醒大家的是,一是那是往年,此計劃一年比一年難,早些時候宣傳不到位,知道的人少,國家的計劃招生名額有是固定的,而且不允許統招考生調劑到此計劃來,所以只要報考的都能考上,隨著這個計劃的不斷展開報考的人數越來越多,競爭壓力也就越來越大,二是要想上一所好大學的好專業也是很有難度的,比如通過骨幹考中山大學的醫學類的碩士,考清華的光華學院,考人大的民法都是需要很高的分數的,和統招沒有什麼區別,我現在在培訓基地學習,身邊的都是骨幹考生,我隨便一打聽哪一個不是三百多分。所以說要正確看待少干計劃,千萬不要因為報考了這給專項計劃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在復習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忘記自己報考的是少干計劃,要想統招考生一樣認真對待每一天的復習,這算是給大家的一個忠告。另外錄取分數以及學校對此計劃的態度,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院情況都不一樣,像中山大學09年法學院招收了四個少干,最高分369,統招都夠了,最低的也有315,而且中山大學的法學院出題比較靈活,給分也比較緊,還要注意的是,很多學校都沒有按照各省的名額來招生,都是按成績高下來錄取的,所以內蒙古、湖南兩省的少干近幾年每年都超過一百人。結合我周圍同學的一些經歷,我覺得比較難考的學校有,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等等,特別是相關優勢專業。比較容易的有(一般以有同學以低於三百分的分數進入為標准)浙大,南京大學,上海交大,華南師大,中國政法大學,西北名族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學校,這個不能盡信,特別是這些學校的好專業也是很難考的,只能參考。
四、復試
首先與初試相比復試顯然離我們還很遠,而且雖然我們一支強調復試很重要,但是那也只是針對已經過了初試的人說的,少乾的復試和統招的復試稍有不同,有的學校考慮到少干考生的具體情況,面試問的問題會相對簡單一些,但某些學校也不會因為你是少干考生而對你手下留情,問的問題都特別刁鑽,比如中山大學法學院,我被問及的幾個問題是「刑法第一百二十七的內容是什麼?」「有因性理論與無因性理論的區別是什麼,並用無因性理論分析一個案例。」「分析民事欺騙行為的性質。」等,面試英文是翻譯一篇關於ADR制度的外國論文節選,而且沒有自我介紹,沒有任何與專業不相關的問題,整個過程異常嚴肅,但是我的一個考上海交大的同學說他們的面試非常輕松,問的都是一些很無厘頭的問題,比如你會不會說漢語了,家庭經濟狀況怎麼樣了,大學生活怎麼樣,學位論文是什麼,對奧運會有什麼看法了這類的問題,英語口試也是日常用語,所以說不同的學校復試內容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就是同一所學校不同的學院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你最好先問問師兄師姐,提前做好准備。另外,關於復試中的貓膩問題,我相信大部分院校都是很公正的,只要你有很高的分數,一般都會正常錄取,極少數的關系戶也是有的,這個只能看運氣了,不過相比較來說越南方越有錢的地方,貓膩越少些,這個結論來自於武漢大學一位學社會學的畢業生。
五、培訓基地
少數民族骨幹計劃要求在正常的研究生學制的基礎上再多一年的基礎培訓,也就是說你考上少干計劃的研究生之後,第一年是不會到所報考的學校就讀的,而是被安排到教育部指定的六所大學進行基礎培訓,在這個培訓期間不會接觸專業課,主要是培訓英語和語文,像我們本學期就安排了英語課、古典文學、信息技術、中國思想史、西方文化史、民族理論知識、高等數學、數學史等課程,當然,不同的基地安排的課程也不同。
培訓基地:北京郵電大學
所針對的目標院校:北京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其中人類學在中央民族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其中民俗學在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開大學 、天津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南京大學(其中人類學在西南大學、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河海大學、中山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廈門大學 、西北民族大學
培訓基地:西南大學
所針對的目標院校:西南大學、四川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重慶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浙江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復旦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同濟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南京大學(民族學)、中南民族大學、西南民族大學
陝培訓基地:西師范大學
所針對的目標院校:陝西師范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蘭州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長安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東南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東華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培訓基地:中央民族大學
所針對的目標院校:中央民族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人類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
培訓基地:東北師范大學
所針對的目標院校:東北大學、吉林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東北師范大學、東北林業大學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江南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南京理工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其中醫學在江西中醫學院)
培訓基地:江西中醫學院
所針對的目標院校:所有招生單位招收的醫(葯)學專業學生(北京大學、北京中醫葯大學、復旦大學、吉林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蘭州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海洋大學)、中國葯科大學
六、就業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計劃畢業的研究生就業的問題是一個很難說的清楚地問題,首先我還沒有經歷過,不能很好很正確的告訴大家這個問題,唯一能確定的就是,從學校畢業後一定要回與你簽訂合同的教育廳所指定的地方工作五年,這個是合同上寫的很清楚的,不履行合同的要承擔違約責任,這個也是沒有疑問的,關於有人說可以不回去工作的傳言也是有的,據說有兩條不回去的途徑,畢業後出國和直接讀博,也有人說繳納八萬塊的違約金就可以不回去,關於這些說法我暫時不做評論,因為我也無法分辨真偽,其次,回家鄉工作政府是否安排工作,這個也是很明顯的,不太可能,因為合同上並未有類似的規定,而且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政府也是有心無力,一般情況下只能靠自己找了,除非你有個好爹。最後,發表一些我個人的看法,我覺得國家的這個政策是很有目的性的,一般認為是為少數民族地區培養一部分高素質的人才來建設本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的落後狀況是有目共睹的,與漢族主流地區的差距也在不斷地拉大,為了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少干計劃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所以,既然政府花了很多錢來培養了一個人才,那麼一定不會任其自生自滅,就算是暫時的難以顧及,相信也會在一個相對的時間內予以解決,不直接安排工作多半也會出來一些優惠政策來留住這些骨乾的。
七、結語
少數民族高層次骨幹計劃隨著宣傳的作用,影響也越來越大,很多想考研的同學都會關注相應的優惠政策,特別是有報考少干資格的考生,我建議盡量報考,一是機會難得,它本身就是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照顧計劃,二是利用它上名牌大學的機會很大,而且是公費的,與其拚死拼活的上一個一般的大學,不如多讀一年上一個名牌大學,當然努力是一定要的。我身邊就有復旦大學、中國人名大學的同學通過骨幹計劃考上清華北大研究生的例子。分數比較低,但是如果申請人多了,復試難度也會加大的。
3. 中山大學四個校區分別有什麼學院
中山大學只有三個校區,具體開設的學院是:
1、廣州校區:外國語學院、管理學院(創業學院)、嶺南學院、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中英國際海事法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資訊管理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心理學系、藝術學院、博雅學院、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學院。
生命科學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逸仙學院、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國家保密學院、網路安全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中山醫學院、葯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
2、珠海校區:旅遊學院、國際關系學院、國際金融學院、國際翻譯學院、數學學院(珠海)、大氣科學學院、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海洋科學學院、 海洋工程與技術學院、物理與天文學院、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土木工程學院。
3、深圳校區: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深圳)、葯學院(深圳)、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材料學院、電子與通信工程學院、航空航天學院、智能工程學院、農學院、系統科學與工程學院。
(3)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培養計劃擴展閱讀:
中山大學共有三個校區五個校園,總面積達9.305平方公里,分別坐落廣州(廣州市海珠區新港西路135號、廣州市越秀區中山二路074號、廣州市番禺區外環東路132號)、珠海(珠海市珠海市香洲區唐家灣)以及深圳(深圳市光明新區東新路南)。
廣州校區南校園佔地1.208平方公里,廣州校區北校園佔地0.203平方公里,廣州校區東校園佔地0.989平方公里,珠海校區佔地3.571平方公里,深圳校區佔地3.333平方公里。
4. 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工程學院的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工程學院
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工程學院(SYSU-CMU JointInstitute of Engineering,簡稱JIE)是中山大學下屬學院,由中山大學與CMU共建,2012年11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
JIE位於中山大學東校區,毗鄰廣州超級計算中心,配套有完善的教學與科研基礎設施。學院大樓總建築面積約18,000㎡,將於2014年底交付使用,其設施和設備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樓內設有潔凈度為1000/100的潔凈室及微加工實驗室500㎡。學院樓內設計以科技創新為導向,實驗室、師生工作站、協同學習課室、現代圖書館等教學與科研基礎設施充分借鑒了CMU的成功經驗。
JIE實行全英文教學(中山大學公共課除外),專業課程體系與CMU完全相同,並由JIE教師與CMU教師共同授課(雙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雙方教師的授課比例約為1∶1)。JIE與CMU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互認學分,學生修滿規定學分並同時滿足中、美雙方學校的相關專業學位授予條件者,可獲得中山大學相應的學歷、學位以及CMU相應的學位。
JIE計劃從 2013年秋季開始招收「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全日制雙學位碩士研究生40名及博士研究生5名;2014年秋季開始,招收「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全日制雙學位碩士研究生80名及博士研究生5名。根據雙方合作進展情況,JIE還計劃從2015年起招收「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全日制雙學位本科生,並啟動僅授中山大學學歷和學位的本科和博士項目。
為建設世界一流的師資隊伍,JIE在中山大學設立人才特區,藉助CMU的優勢平檯面向全球招聘一批高水平的工程教育與工程研究學術精英。JIE的教師候選人均須赴CMU參加由CMU資深教授組織的面試。獲聘教師來自世界頂級大學或研究機構,且在相關研究領域已取得國際領先的地位。他們加入JIE的第一年將赴CMU開展聯合研究與教學,以保證其研究及教學水平與CMU教師相近。
JIE首個專業「電子與計算機工程」計劃師資規模40多人。截止至2014年7月,申請JIE教師職位者超過200人,邀請到CMU面試30人,目前學院已正式聘任專職教師11人(其中外籍教師6人)。
5. 中山大學智能工程學院本科生每年要交多少學費
學費一般是一學期一交。其實隨著社會發展,這些東西都是在變化的,十年前的學費未必有現在這么多。其實到時候你收到錄取通知書的話,隨錄取通知書一並寄來的一些材料里有寫明每學期的學費的。
6. 中山大學軟體學院的人才培養
1、急社會所需,突出高級應用人才的培養目標
中山大學針對泛珠三角地區軟體業「一般人才好找,高級人才難求」的局面,以及中山大學培養研究型、國際型人才的目標定位,將軟體學院的建設作為計算機領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重要戰略步驟,將軟體學院的培養目標定位在培養IT行業的高級應用人才,即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復合型、國際化的適合我國軟體產業發展需要並能與國際軟體人才需求接軌的高素質軟體人才。
基於這一方針,學校充分利用中山大學綜合性大學的優勢,藉助學校多學科的條件,全力滿足軟體學院的教學需求,為培養軟體工程培養復合型人才提供強力的支持。
軟體學院在做好軟體工程本科、研究生學歷教育的同時,積極為地方軟體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培養服務,並積極探索軟體人才培訓的新模式。廣州市將軟體產業的發展列為「十一五」期間重點發展的領域,市政府成立了「軟體產業發展領導辦公室」,直接由主管副市長領導,並建立了軟體人才培訓的專項基金。軟體學院抓住這一與自身發展方向一致的機遇,積極與廣州市政府合作,成立了「中山大學軟體人才培訓中心」,配合落實政府的各項人才培養計劃,尤其是中高級軟體人才的培訓計劃。這種合作密切了學院與人才需求單位的關系,學院通過這個窗口可以更好、更快地了解社會對高級應用人才知識結構的需求,及時調整自身的教學體系。學院目前正在與廣州市發改委探討更深層次的合作,與地方政府建立全面共建關系,將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並積極探索「課程+實訓」的課程體系建設。
2、創辦軟體工廠,開展深層次校企合作
培養工程型高端軟體人才離不開實踐環節。然而,目前國內的軟體企業以及國內的大環境還沒有在大范圍形成接納學生實習、為在校學生提供有效的實踐平台的文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山大學軟體學院借鑒醫學院附屬醫院的模式,於2006年3月和合作夥伴廣東電信工程公司、廣東南方海岸科技有限公司一起,創辦了中大軟體工廠。
利用軟體工廠的模式引進行業經驗,讓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近距離接觸前沿技術和解決實際問題,並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企業文化的熏陶,錘煉綜合素質,這是中山大學軟體學院的重要培養特色之一。
軟體工廠的成立為學院和企業搭建了溝通對話的平台,為進一步的產學研結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軟體學院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了校內實踐的重要平台,為學生搭建了從理論到實踐,再從實踐到理論的橋梁。學生可以在實際軟體工程項目中鞏固和掌握課本上的理論和方法;反過來,在實際項目中遇到的問題,又回到課堂和書本里尋找答案,增強了學習興趣。
軟體工廠除了作為軟體學院學生的實踐平台外,還具備如下功能:第一,承接軟體開發類項目,並進行自主產品研發。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參加實際項目的機會;另一方面促進軟體工廠自身的發展。第二,作為教師、學生科技成果轉化和孵化的窗口;第三,為學生的創業提供一定的條件和相應的平台。
軟體工廠在對外合作、自主研發等方面中大軟體工廠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進行管理和運行。與多家IT企業開展廣泛合作,承接了「直屬海關預警系統」、「SAVL車輛自動監測系統」、「嵌入式教學實驗平台」、「七號信令網關」、「石油公司調運系統」等項目的開發,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實踐環境和條件。在項目開發中,軟體工廠的高級軟體工程師為廣大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項目開發指導,編碼和測試工作基本上是學生完成的。部分同學先後參加了2-3個項目的開發,還有一部分同學已經有能力進行系統分析與設計。由此可見,同學們不但要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也要結合動手實踐能力。
經過軟體工廠項目錘煉的學生,在學業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同時增強了就業方面的優勢和競爭力,受到了用人單位的歡迎。學院以後還將繼續走醫學院的教學培養方式,把教學過程和實踐環節進一步有機的結合起來。
學院還准備利用軟體工廠的平台,向國際知名企業徵集生產中出現的問題,結合這些問題引導學生開展課外科技活動。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學院學生軟體工程實踐能力,提高軟體人才培養質量。
中大軟體工廠還是學院和市場的一個重要窗口。學院的老師可以將科研成果拿到中大軟體工廠進行轉化、孵化,再推向市場,創造效益。中大軟體工廠向軟體學院投入80萬元設立學生虛擬創業基金,該基金由軟體學院和軟體工廠共同管理,用於資助學生團隊在軟體工廠內部進行虛擬創業。在學院的組織下,軟體學院的學生,可以向軟體工廠申請虛擬創業基金。已資助的項目有:基於2.75G的視頻監控系統,資助金額:15萬元。創業團隊共7人,全部為軟體學院本科生。虛擬創業基金的運作和管理參照風險基金管理模式,當創業項目孵化到一定階段,從軟體工廠剝離出去,單獨成立創業公司運營該項目。
學院還和eBay、Microsoft、IBM、Oracle、SUN、HP和Cisco等跨國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與Oracle、TCL集團工業研究院、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等幾十家知名IT企業簽訂了實習基地合作協議,並與這些公司在聯合實驗室、學生畢業實習、聯合開展項目研究、就業培訓等各方面進行了廣泛的合作。
3、引進行業經驗,培養研究型、創新型高端軟體工程人才
在校內針對所有軟體工程專業的本科生開設實訓必修課,這是中山大學軟體學院人才培養第二個重要特色。
為此,學校專門建設了一個軟體工程實訓基地,共投入建設經費300多萬元。中山大學軟體學院的學生有以下兩個特點:一是起點高、就業面廣。學生的就業去向不僅僅局限於IT產業;二是中山大學學生具有成為團隊技術和管理領軍人物的願景和潛質。因此,學院的軟體工程實訓教學和一般軟體企業的職業培訓不同,不僅著重進行具體的計算機系統技術和領域知識的培訓,而且著力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自主創新精神、團隊協作精神和優良的職業素質。因此,實訓教學採用了企業化管理和自主型學習組織相結合的模式。
學院對軟體工程本科教學計劃和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完善,將「軟體工程實訓」列入本科生的必修課,共分三個層次進行實訓。在高級實訓期間,同學們在實訓導師組的帶領下,完成一個完整的軟體項目開發。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入重要知識點的教學和實踐。實訓教學模擬公司管理模式,指導老師作為實訓項目總監,項目組的各種角色,如PM、SCM、SQA、DBA、TS等都由參訓學生擔任。為此,學院與軟體工廠一起制訂了一整套實訓教學課程體系,包括實訓教學大綱、教學計劃、管理制度、軟體工程實訓過程規范、實訓案例庫、績效考核辦法、考核評價辦法、獎懲辦法等。2007至2009年分別對1500名2004級和2005級本科生進行了實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認可。學院在此基礎上,初步總結出一套研究型大學培養創新型軟體工程人才的實訓方案。
4、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突出創新能力培養
利用第二課堂組織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從另一個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是中大軟體學院的人才培養的又一特色。
學校專門為軟體學院的學生創業和科技創新活動建立了實驗室。學院撥出專項經費,派出指導教師,形成了以學生科技骨幹為主體、廣大同學積極參與的學術科技活動氛圍。在嵌入式軟體、電子標簽、信息家電、網路游戲等方面形成了學生科研團隊。其中多項作品先後參與了中山大學「創意基金」、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等比賽。已經取得的成果涉及到多個應用領域,如音樂王國門戶網站、網路加密傳輸系統、電子游戲地圖編輯引擎、裸眼可視三維立體顯示器等。
學院還充分利用校內外各類比賽及交流機會鍛煉學生,每年舉辦 「軟體創新設計大賽」, 2007年承辦了IBM中國大學生程序設計對抗賽(華南賽區)等比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比賽,先後獲得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省級獎6項、數學建模比賽省級獎1項、 「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大賽省級獎7項、金蝶杯全國高校企業模擬經營實戰精英賽全國二等1人近兩年共有10個本科生項目獲得學校「本科生科研基金」立項資助,「中山大學3D數字圖書館」還獲得教育部大學生創新項目資助。
學院學生富有活力,工程實踐能力強,幾年實踐下來,有不少學生在高水平的學術性比賽和綜合能力競賽中取得佳績,同時也擴大了學院在社會上的影響。由學院學生組成的Blackstone團隊在2006「IBM杯」中國高校SOA應用大賽中蟾宮折桂,力奪冠軍,並贏得了10萬元獎金;而P&T團隊在2008「IBM杯」全國大學生SOA業務流程建模競賽決賽中,勇奪大中華區總冠軍,成功蟬聯「IBM杯」。此外,還獲得其它科技類獎項,如2007年蘋果公司全球優秀學生獎學金、廣東省「挑戰杯」課外論文比賽一等獎、廣東省「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大賽二等獎、「花旗杯」科技應用大賽總決賽三等獎等獎項。
在推進山區信息化方面,學院學生更是積極參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服務地方信息化,協助邊遠山區梅州市梅江區完成了「中國·梅江」政府網站建設和山區信息化建設的調研與規劃工作,並完成了逾五萬字書稿「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山區信息化——梅州市梅江區信息化實踐與探索」。這次實踐還建成了「中山大學軟體學院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正式確立了政校合作模式,為同學們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平台。
5、成立軟體人才培訓中心,為地方經濟服務
為地方經濟服務,也是中山大學軟體學院的辦學特色之一。
廣州市政府非常重視軟體產業,張廣寧市長提出「要像抓汽車業那樣抓軟體業」。2006年廣州市政府出台了「加快軟體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廣州市軟體人才發展戰略,指出要「大規模培養和培訓適用軟體人才」、「建立1-2個大型示範性軟體人才培養培訓基地」,計劃以中山大學等高等院校為依託,大規模培養、培訓適用軟體和動漫人才。
軟體學院積極響應廣州市政府的號召,為廣州市軟體人才培養出謀劃策,派出骨幹教師參加了廣州市相關軟體產業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並於2007年1月成立了「中山大學軟體人才培訓中心」,致力於為廣州地方培養培訓大量適用軟體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同時也作為學院面向政府的窗口。中山大學軟體學院為廣州市制定了培養中高級軟體技術和管理人才的計劃,根據自己的特點,主要承擔中高級軟體技術和管理人才的培訓、低端軟體人才培養環節中的師資培訓、培訓和實訓課程體系建設等任務。
現學院已經承擔了為廣州市市屬大中專院校培養軟體師資的任務,至今已入學兩批學員。與國外大學、企業合作進行高層次軟體人才培養的工作也正在進行中。通過這種合作,廣州市獲得了地方軟體產業發展急需的中高端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軟體學院不僅獲得了一定的資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密切了與地方人才需求單位的合作關系,對他們的需求更加了解,有利於促進各項教學改革,尤其是面向實踐的課程體系建設。而且通過這種社會服務活動,擴大了軟體學院的社會影響,提高了學院的聲譽。
6、攜手國外高校和跨國企業,培養國際化人才
為了能真正讓學生在國際合作中受益,學院進行了長時間的探索。現學院已經開始了與國外著名大學和知名企業的合作與交流。至今為止,學院與國外高校的合作辦學工作進展順利,與美國伊利諾理工學院簽訂了2+2本科生合作框架協議,並與英國伯明翰大學、比利時魯汶工程聯合學院、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簽訂了2+2本科生合作培養協議。2007年開始已經有學生到國外高校進行境外2年的學習。
學院積極參與由海外知名學者參加,旨在提高國內研究生教學水平的「龍星計劃」。 「龍星計劃」的發起人美國A&M大學副校長趙偉教授於2004年12月到中山大學訪問和落實「龍星計劃」合作後,學院已經連續兩年承辦了「龍星計劃」的美國研究生課程 「高級圖形學和可視化」和「數據挖掘」,分別由美國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的秦洪博士和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的裴健博士進行授課。
學院與多家知名IT企業的合作也取得了不少進展:如2009年11月,美國IBM公司軟體部資深工程師、科學家凌棕博士來我院為本科生開設選修課程《高級電子商務工程》;2006年11月微軟公司派出資深工程師為我院研究生開出課程《微軟生產技術》;2007年11月IBM公司派出資深工程師講授研究生課程《面向服務的軟體工程》。先後和Intel、IBM等 6個知名IT公司聯合建立了8個聯合實驗室。這些實驗室的建立,是學院國際化以及深層次的校企合作的良好開端。
7、建立高端立交橋培養模式,培養復合型人才
學院充分發揮中山大學綜合性大學的優勢,從2004級本科生開始實行「專業高端立交橋」模式:和傳播與設計學院合作建設「數字媒體技術」方向;與電子系通信工程專業合作建設「通信軟體」 方向等。
在軟體工程碩士的培養方案中,這種高端立交橋培養模式也是中大軟體學院的重要培養特色。軟體學院與學校所有培養工程碩士的院系一起,整合學校培養工程碩士的資源,建立「8ME」聯合體,旨在集合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軟體學院等8個有工程碩士培養項目的院系,在教學科研、對外推廣、「8ME」論壇等方面進行合作,利用各專業的優勢,做到優勢互補、共同發展,聯合培養培養跨專業、跨學科、符合市場要求的、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
8、與行業合作辦學,實行「訂單式」人才培養
學院始終按照教育部和學校的有關要求,積極推進辦學機制改革,將與企業合作辦學的思路推進了一步,開展與行業的合作辦學,為社會培養急需的、有行業特色的人才。在軟體工程工程專業的課程體系下,根據行業特點和要求有針對性地設置教學計劃,實行「訂單式」培養。例如:學院與廣東省衛生廳合作開設廣東省醫學界衛生系統行業班,培養衛生行業急需的軟體人才,在教學計劃中增加了「衛生信息管理」、「醫院信息概論」等課程。2007至2008年,受廣州市發改委委託,開辦了廣州市市屬大中專院校教師師資班,也針對師資班的具體情況增設相應課程。
9、注重素質培養,全面發展
學院經常性地開展主題鮮明的校園文化活動,先後承辦了「金蝶杯全國高校企業模擬經營精英賽(華南區)」總決賽等比賽,舉辦了全校性「文華杯」知識競賽、「情滿海珠區,助殘送溫暖」文藝演出、「五四」徵文比賽,白雲區神山鎮三農問題考察、參觀烈士陵園、黃埔軍校,組織田徑運動會和球類比賽等活動,舉辦歌舞、演講比賽等文藝活動,開展最佳黨團日、班級風采展示、實訓作品展示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豐富了廣大同學的精神文化生活。2004年至今,我院學生的文藝類文化活動獲國家級獎3項,省級獎4項,校市級獎25項;體育類獲省級獎13項,校市級獎55項。
近幾年來,學院先後舉辦了30多場人文科學講座,將特色培養和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並開展精英教育,使學生學有楷模,明晰了成長目標。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復博士、中國前駐以色列外交官陳騰華教授、時代財富科技公司總裁張靜君女士等知名人士先後赴我院講授成功經歷。
為了使廣大同學及時了解國內外軟體產業的前沿動態,拓寬學術視野,我院經常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來學院舉辦各類學術講座,包括微軟全球副總裁張亞勤博士、美國德克薩斯A&M大學副校長趙偉教授、美國亞特蘭大大學吳傑教授、美國ACDSee總裁Douglas Vandekerkhove等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還邀請微軟亞洲工程院、IBM等IT企業的資深技術經理與我院大學生交流。
10、重視培養質量,贏得良好社會聲譽
學院成立伊始,學校和學院領導就一直將辦學質量視為軟體學院的生命線。在軟體工程碩士招生、入學考試、培養過程、學位論文指導和畢業答辯等環節,始終堅持「質量第一」和「嚴進嚴出」的原則。在本科生教育方面重視教學質量,注重規范管理,切實做好培養的每一環節。為此,針對軟體學院的辦學特點,在學校相關管理條例的基礎上,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條例,以保障教學質量。經過努力,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術聲譽。
2009年1月,我院05級本科生張磊同學喜獲「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攻讀博士學位候選人資格。這是我院第二次有本科生獲得此類資格。此前,我院04級本科生黃晨昱同學獲得2008年國家高水平公派研究生項目的資格,是全校67名獲公派資格學生中的唯一一名本科生。
學院一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我院學生專業基礎扎實,工程實踐能力強,在一些高水平的學術性比賽中取得佳績。例如由我院王青等學生組成的Blackstone團隊在2006「IBM杯」中國高校SOA應用大賽中蟾宮折桂,力奪冠軍,並贏得了10萬元獎金。在初賽時,他們是241支隊伍當中最早最完整地提交作品的團隊,他們的方案甚至成為了評委用於評判其他方案的標准。復賽的方案展示中,他們出色的表現征服了眾多的評委,評委們給了Blackstone 團隊「專業、專心、優秀」的高度評價。最後2個月在IBM中國研究中心和開發中心進行項目開發的決賽中,Blackstone團隊在評比的各項指標上一直領先於來自清華、北大、西安交大的其餘4支隊伍,最後成為了名至實歸的全國總冠軍。隊長王青總結軟體學院的專業培養和素質錘煉是他們贏得比賽的關鍵。
我院趙杭等同學組成的P&T團隊在2008「IBM杯」全國大學生SOA業務流程建模競賽決賽中,勇奪大中華區總冠軍。在全國200多所高校的800隻隊伍參賽的初賽階段,P&T團隊憑借自身豐富完整的初賽交付件順利進入復賽。在復賽階段,他們重新對業務建模流程進行細化,並且提出多個創新點,完成文檔49份、共881頁,視頻4個,最終通過嚴格篩選,進入決賽。決賽階段共有大陸15支隊伍和台灣2支隊伍參賽,P&T團隊在決賽期間對每個細節都考慮周到,從決賽答辯到作品展示都准備充分,最終獲得了評委的一致好評。競賽評委對P&T團隊的評語如下:「P&T團隊在業務流程和模擬方面都具有創新性的表現,對於ROI和績效評估分析中,能夠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是一隻思考型的團隊,本作品體現了一隻優秀的團隊所具有的獨立思考和創新的精神,團隊文化建設和展示對於作品的成功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畢業生綜合素質好,深受用人單位好評,在2006年軟體學院驗收評估中,由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組織的畢業生質量調查表明,用人單位對我院畢業生的綜合評價分數在全國示範性軟體學院中名列前茅(全國有9所學校得分4.3分以上,中山大學軟體學院得分4.34分)。
畢業生就業去向好,除繼續攻讀更高一級學位外,多數進入華為、Cisco、IBM、亞信、網易、騰訊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部分在銀行、學校、稅務、通信等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7. 求中山大學信科院計算機軟體與理論研究生培養方案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01三維CAD與可視化技術
02軟體工程
03理論計算機科學
04量子資訊理論
05網路與分布計算
06計算金融與分布式計算
07資料庫與數據挖掘
08網路搜索與電子商務
09數據倉庫與聯機分析處理
10網路與多媒體
11資料庫與知識庫
12軟體設計與規劃
13海量數據存儲與處理
14資料庫與網路軟體
15網路與信息安全
16智能信息系統
17智能技術與軟體工程
18數字媒體處理與傳輸
19工作流與軟體平台技術
20計算機網路通信技術
21Linux與嵌入式系統
22人工智慧及應用
23網路信息安全與信息對抗技術
24軟體結構與軟體測評
25網路系統及數據的智能信息處理
26計算機圖形學研究與應用
27智能多媒體處理與分析
28人工智慧邏輯及應用
29數據挖掘與資料庫系統
30計算機網路和系統安全
31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
32信息檢索與文本挖掘
33計算機圖形學與視覺
34無線網路與移動計算、雲計算
35無線感測器網路與移動雲計算
36分布式資料庫
37多媒體信息安全與取證
38數字圖像和視頻處理與安全
39數字媒體取證分析、信息隱藏技術與隱寫分析
40數據挖掘,網路搜索,隱私保護
41智能多媒體信息處理與數據分析
42圖挖掘
43計算機通信網
44嵌入及移動網路計算
45互聯網和生物數據處理演算法
46數字家庭網路技術與標准
8. 中山大學有哪幾個校區,分別是做什麼的
中山大學有三個校區,分別是廣州校區、珠海校區和深圳校區,區別如下:
1、佔地面積不一樣:廣州校區分為南校園、北校園和東校園,佔地面積分別是1.208平方公里、0.203平方公里和0.989平方公里。珠海校區佔地面積3.571平方公里。深圳校區佔地面積3.217平方公里。
2、院系設置不一樣:廣州校區南校園設有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博雅學院(人文高等研究院、通識教育部)、嶺南學院、外國語學院、管理學院(創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數學學院、物理學院、化學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逸仙學院、體育部。
北校園設有中山醫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護理學院。
東校園設有法學院(知識產權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管理學院(創業學院)、心理學系、傳播與設計學院、資訊管理學院、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微電子學院)、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國家保密學院、網路安全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葯學院。
珠海校區設有中國語言文學系(珠海)、歷史學系(珠海)、哲學系(珠海)、國際金融學院、國際翻譯學院、國際關系學院、旅遊學院、數學學院(珠海)、物理與天文學院、大氣科學學院、海洋科學學院、地球科學與地質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海洋工程學院、中法核工程與技術學院。
深圳校區先期開設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深圳)、葯學院(深圳)、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材料學院、電氣與通信工程學院、智能工程學院、航空航天學院、海洋工程與技術學院等。
3、建設情況不一樣:廣州校區和珠海校區都已經建設完成了,深圳校區位於深圳市光明新區,正在建設中,還未建設完成。
9. 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聯合工程學院的學院概況
2011年11月14日,雙方在廣州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建聯合工程學院及其下設的「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院」。按照協議,兩所高校將在廣州成立一所聯合工程學院,學院自2013年起將提供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的碩士和博士雙學位教育。
兩位大學的領導者將這所學院的使命定位為:提供涵蓋本科、碩士、博士學位的世界一流工程教育,開展前沿性研究與開發,解決現實世界中的工程技術難題,推動以中國為基地的產業成功實現技術升級,促進中國實現從現有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大規模生產的模式向以科技和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的經濟發展模式。
卡內基梅隆大學 校長柯亨說,2011年正好是中山大學創辦者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卡內基梅隆大學希望與中山大學一起開創中國工程教育的新時代。
卡內基梅隆大學是全球著名的美國私立大學,以工程教育和研究著稱。這所大學與中國也淵源深厚,目前在中國有500多名校友。早在1919年,這所大學將第一個博士學位授予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
10. 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的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專業哪個更好一些
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屬控制科學和工程一級學科下的一個方向,這方面華南理工大學實力更強,中山大學主要強在文、理、醫學,工科整體不如華南理工大學的。中山大學的工科主要是計算機類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