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哈爾濱工程大學為什麼發展不起來
還想怎麼發展?哈爾濱工程大學已經是發展得不錯的啦,有自己的強勢學科,在全國的排名也算是可以,想要進一步發展,那得國家支持才行,但是國家對於大學早就是定位好了的,只有清華北大等超級大學才會優先獲取資源,其他的大學想發展是沒得那個資本的
❷ 你覺得哈爾濱工程大學航空航天專業前景怎麼樣
哈工程船舶是真的好,想學其他的還是不要考慮哈工程,畢竟黑龍江還是比較落後的,就像張雪峰老師說的這里不是冷是寒冷。
❸ 哈爾濱工程大學現在怎麼樣
哈爾濱工程大學是工信部直屬的「國防七校」之一,以「三海一核」(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深海工程、核動核電)為辦學特色,被國家授予「航母建設突出貢獻獎」單位。學校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由國防科工委、教育部、海軍、黑龍江省四方重點共建。
博士後流動站:
船舶與海洋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核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控制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儀器科學與技術後科研流動站、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力學博士後流動站、光學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哈爾濱工程大學生物醫學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一級學科博士點:
核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軟體工程、機械工程、力學、光學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系統科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法學、應用經濟學、公共管理、馬克思主義理論、藝術學、軟體工程、設計學。
❹ 同在哈爾濱,為什麼哈爾濱工程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差距很大
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哈爾濱工程大學是兩所非常優秀的大學,因為學校都處於哈爾濱,難免會有很多人會將這兩所大學進行對比。哈爾濱工業大學是一所985、211高校,而哈爾濱工程大學是一所211高校,所以兩所大學在學校實力上還是有一點差距的,這也是不可否認的。但是這兩所大學都是非常優秀的,每年為國家培養了大量優秀的人才,很多北方的孩子都以進入這兩所大學為驕傲,下面就和小編來了解一下這兩所高校吧。
哈爾濱工程大學為我國的海軍軍事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各種戰艦就連國產航母都能看到哈工程的學子,哈工程也是為數不多的直接參與航母研製的高校,有這樣的實力難怪讓一個國家都感到忌憚。而哈工程也被國家授予“高技術武器裝備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和“航母工程建設突出貢獻獎”,國內高校獨此一份。
所以在小編的心目當中,哈工大與哈工程都是兩所偉大的大學,他們都為中國的國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❺ 哈爾濱工程大學有幾個校區,每個校區多少人
只有本部,沒有分校區,人數就是在校學生總數咯~~~
男女比例沒有官方數字,據說是七比一,不過具體看什麼系,好像2
3
6
7
系女生很少,每個班兩三個吧。其餘工科專業大概每個班五六個女生。經管人文當然女生要多得多。呵呵
❻ 哈爾濱工程大學怎麼樣
如果你想混4年,那不怎麼值得考慮,你要想學真本事的話,自己要主動,一定會有好的前途,但如果你想沒怎麼付出就想在我們這所學校取得成績的話,沒門了就。
我們學校每年都會有一部分本科學生被學校送出國,例如日本東京電氣大學,你要是肯下功夫的話,成為其中一員,人家看了都要流口水呢。
1系(船院)骨幹,有實力,但聽學成後工資不是很多,工作環境苦。就業不成問題
2系(建工)不怎麼了解。
3系(熱能)1般考慮,學鍋爐技術什麼的。
4系(自動化)較強的系,全國機器人大賽上拿過第2名,東亞各國賽區拿過第3名,你應該知道它的實力了吧。 本校第一大系。
5系(水聲)全國只有我們大學有這個專業,畢業生搶手。
6系(計算機)不怎麼了解
7系(機電)不怎麼了解
8系(信息與通息工程)不知道以前怎麼樣,05屆給分的教師都超有水平,全國第2熱門專業通信工程在這個系,畢業後工資高,學到3G工程師年薪要幾十萬上百萬。這個專業現全國排名13。電子信息工程排名11。入學成績最好的學生都在這個系。梟龍杯大學生空中機器人第二屆就拿了第2名。我就是這個系的。西北工大第一,北航第三。
9系(經濟管理)人最多的系,最活躍的系,是個大系,裡面的學生很多都很有才華。
10系(化工)聽說以後就業成問題。(只是聽說)
11系(理學院)全國數學建模拿過第2名。很有實力.剛結束的美國國際數學建模拿了二個一等獎。
12系13系一個人文一個國際合作。如果你分高報的話就浪費了,勸你不要考慮了。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在這個大學里生活了這么長時間,認為想學習的話,這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我們的學校這幾年發展的特別快。國防科工給錢最多的就是我們學校了,老師給算了筆帳,我們學校的正常建設每兩個月就要1億RMB。所以前景可觀。
14系是全國第一個核技術專業(記不太清了)05年剛掛牌,肯定來這個專業不會錯.全國第一個核技術專業。
學樣食宿條件比較好,師資我個人認為老師的層次不一樣,教我的老師有的超有水平,有的聽之無味。工科理科的老師都不錯,語言類的老師不敢恭維。就業率每年在多少以上我望了,我的專業是94%以上我是記得的。
20692772我為06級新生建的群你可以來看看問問。
❼ 哈工程未來幾年的發展如何是在退步還是前進
發展挺好,目前哈工程處於全速發展階段,被譽為中國最有爆發力的十所大學之首
❽ 哈爾濱工程大學研究生院的發展前景
學校一貫重視科學研究工作,「八五」以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000餘項,獲國家級獎37項,省部級獎400多項,學校現設有「船大工程技術設計研究院」及十幾個科研中心、研究所,在船舶與海洋工程的許多研究領域中保持著很強的技術儲備,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現已成為我國「三海一核」(即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等領域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的潛器技術、水下機器人技術、船舶減搖技術、動力定位技術、組合導航技術、水聲定位技術、核動力模擬技術等居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地位。
學校重視開展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已與美、日、法、德、意、加、俄等30多個國家180多所有影響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關系,互派學者教授訪問、講學、合作研究,擴大了學校在國際上的影響,促進了學校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
面向21世紀,學校堅持以特色求發展的方針,確立了依託船舶、立足國防、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發展戰略取向和「三海一核」服務主體的定位,突出為國防工業和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特色,進一步加快教學改革、科研體制改革和校內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加速提高教育質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為培養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創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❾ 哈爾濱工程大學的現狀怎麼樣
哈爾濱工程大學坐落於美麗的松花江畔--北國冰城哈爾濱市。學校現隸屬於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是我國船舶工業系統唯一的一所以工科為主,理、工、管、文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首批建設學校和國家55所設有研究生院的全國重點高校之一。2002年,國防科工委和黑龍江省政府重點共建協議的簽署,標志著學校的發展又進入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學校佔地總面積1215911平方米,建築面積640540平方米。校園環境優美,綠樹成蔭,建築風格中西合璧,飛檐碧瓦,氣勢恢宏。現設有船舶工程學院、建築工程學院、動力與核能工程學院、自動化學院、水聲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人文學院、理學院、化工學院、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國際合作教育學院等15個二級學院,以及外語系、體育軍事訓練部等2個教學系(部)。學校設有研究生院,現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5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2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61個(含MBA),工程碩士授權工程領域16個,本科專業50個,是首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學校現有國家重點學科3個,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7個,國防科工委重點建設專業3個,省部級重點學科24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電工電子教學基地1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各類專業和基礎實驗室共計47個,在大連等地建有各類實習基地44個。
學校在多年發展中逐步形成學科分布合理、年齡結構適中、政治過硬、業務精良、精幹高效的教職工隊伍。現有教職工2400多人,其中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85人,教授、副教授近800人,國家及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36人。
多年來,學校始終繼承和發揚「哈軍工」優良辦學傳統,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牢固樹立「人才培養質量是高等學校的生命線」、「教學改革是學校各項改革的核心」的思想觀念,在辦學中形成了基礎扎實、特色鮮明、教學嚴謹、學風優良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注重教學研究工作,近年來獲國家及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50多項;強化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計算機、外語水平的提高,在全國四、六級英語統考中,學校連續11年一次通過率名列黑龍江高校前茅,居全國重點高校前列;在黑龍江省計算機等級考試中,學校連續8年成績列全省高校同年級第一名;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連續11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聯合表彰;95年以來,在大學生「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國大學生電腦大賽、美國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賽事中,榮獲一等獎4項,二、三等獎近30項;在1999年全國首屆百篇優秀博士論文評選中,我校推薦的2篇論文全部中選;2004年,陳強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何元安博士獲得提名。學校被教育部、解放軍總政治部列入「21世紀人才強軍計劃」,並成為海軍在東北地區唯――所選拔培養後備軍官依託院校;學校多次榮獲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先進集體、全國優秀教務處、全國心理健康教育先進集體、全國體育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學生軍事訓練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50多年來,學校共培養了5萬多名畢業生,他們當中有共和國的將軍、部長、省長;有國防大中型企業、科研院所、高等學校的廠長、總工程師、校長、院士、教授、研究員;有「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有眾多的國家級、省部級勞動模範。高素質的畢業生受到各行各業的普遍歡迎,畢業生一次就業率連續多年保持在95%以上,多次榮獲國防科工委、黑龍江省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學校現有各類在校學生25301人,其中研究生5536人。
學校一貫重視科學研究工作,早在哈軍工時期,就以國內第一艘實驗潛艇、水翼艇、艦載計算機等數十項重大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並以氣墊船、梯度聲速儀等成果摘取過世界第一的桂冠。學校現設有「船大工程技術設計研究院」及十幾個科研中心、研究所,在船舶與海洋工程的許多研究領域中保持著很強的技術儲備,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研成果,現已成為我國「三海一核」(即船舶工業、海軍裝備、海洋開發、核能應用)等領域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的潛器技術、水下機器人技術、船舶減搖技術、動力定位技術、組合導航技術、水聲定位技術、核動力模擬技術等居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地位。學校通過了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成為國內首家通過「雙認證」的大學,標志著科研產品的質量管理已經與世界接軌。「八五」以來,學校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000餘項,獲國家級獎37項,省部級獎400多項,2004年學校科技經費總額超過2.8億元。
學校是全國43所創辦「國家大學科技園」的高校之一。學校積極探索知識經濟下高等學校校辦產業的發展道路,不斷推進產、學、研合作,與哈爾濱市道外區政府聯合創辦的「哈東高科技園區」年技工貿總產值逾5億元;學校投資5億元創建的大學科技園集船舶科技中心、軟體開發中心、網路中心、工業控制中心、科技創業中心、科技產品交易中心及精英人才聚居園為一體,正在向產業化方向快速發展。學校重視開展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已與美、日、法、德、意、加、俄等30多個國 家180多所有影響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關系,互派學者教授訪問、講學、合作研究,擴大了學校在國際上的影響,促進了學校教學、科研水平的提高。
面向21世紀,學校堅持以特色求發展的方針,確立了依託船舶、立足國防、面向國民經濟建設主戰場的發展戰略取向和「三海一核」服務主體的定位,突出為國防工業和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特色,進一步加快教學改革、科研體制改革和校內管理體制改革的步伐,加速提高教育質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為培養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創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