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戴躍偉的人物介紹
198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7年4月參加工作。
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江蘇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培養對象。現任江蘇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多媒體信息安全;2、系統工程理論及應用;
3、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
具體包括自動測控系統、網路與多媒體信息安全等方向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承擔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防預研項目在內的30餘項教學和科研項目,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4項,省級教學研究獎勵3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有30餘篇。編寫出版專著一部,教材兩部。目前擔任江蘇省系統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理事、中國軍事系統工程學會理事、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學分會理事、江蘇省自動化學會理事等社會兼職。 1.學術專著一部,《信息隱藏技術-方法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年5月。
2.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20餘篇被SCI/EI收錄。
3.獲得省部級科研獎勵四項,其中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各1項,三等獎2項。
4.獲得省級教學研究獎勵兩項。 1.對XXX的理論及指標體系研究,部級,120萬元;
2.XXX系統生存能力研究,部級,50萬元;
3.無人化XXX平台技術研究,部級,150萬元;
4.隨動系統載入模擬系統研究,80萬元。
⑵ 焦富民的榮譽稱號
2011年,揚州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2010年,江蘇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2009年,揚州市優秀共產黨員
2008年,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2008年,江蘇省2004—2007年度優秀法學研究工作者
⑶ 江蘇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英文怎麼說
中青年學術帶頭人
譯文:Young academic leaders
⑷ 胡峰的學術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為土壤生態、恢復生態與水土資源綜合管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90餘篇,獲部省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為生態學國家精品課程和國家級教學團隊主持人,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江蘇省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一等獎2項。2002年被評為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200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學術兼職有:南京農業大學生態學學科點負責人、中國土壤學會土壤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江蘇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江蘇省農業生態保護協會副理事長、全國高校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土壤學報》編委。
⑸ 江蘇科技大學南徐學院的學院領導
第一任院長黃國建
1942年11月生,教授、碩士生導師。籍貫:江蘇省常州市。 1965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80年3月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65-1978年在武昌造船廠任技術員、工程師;1981年起在江蘇科技大學(原名鎮江船舶學院、華東船舶工業學院)任教,先後任自動化系系主任、院教務長、副院長等職,1994年晉升為教授。1984年、1997年先後在義大利帕維亞(PAVIA)大學、美國威斯康星州馬凱特(MARQUETTE)大學進修。現為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會員、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江蘇省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曾任鎮江市計算機學會、鎮江市電機工程學會副理事長。1994年被評為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系統優秀教師,1994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起與北京工業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主要從事自動化領域中的計算機控制及人工神經網路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先後主持「九.五」國防預研重點項目、船舶工業國防科技基礎研究基金項目和企事業單位委託的技術開發、技術改造項目多項,獲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江蘇省國防科技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二、三等獎各一項。主編船舶類規劃教材、論著多部,在國內外著名期刊、核心期刊和統計源期刊以及國際、國內學術會議發表各類學術論文數十篇。
第二任院長顧平
1963年生,碩士生導師、教授。1980年7月畢業於華東船舶工業學院計算機與自動化專業,1993年在江蘇大學內燃機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0年考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工程與科學博士研究生.先後主持並參加八五國防重點科研項目,江蘇科技廳科技項目,企業委託科研項目多項,獲江蘇省科技進步四等獎1項,鎮江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發表論文20多篇,獲華東船院管理骨幹,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第三任院長景旭文
景旭文,男,1964年3月生,中共黨員,漢族,教授,工學博士,籍貫:江蘇金壇。1985年7月參加工作,現任江蘇科技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江蘇科技大學南徐學院院長。
1981年9月至1985年7月在江蘇大學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學習,獲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9月至1991年3月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獲工學碩士學位;2000年3月至2005年3月在東南大學研究生院機械工程系機械製造及自動化專業攻讀博士研究生,獲工學博士學位。1998年至1999年任華東船舶工業學院機械繫副主任,2001年至2003年任機械繫黨總支書記,2003年至2007年9月任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部主任、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任江蘇科技大學研究生部主任、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
主要從事並行工程、CIMS、虛擬製造、網路製造等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主持和完成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國防科工委船舶行業預研基金和企業攻關項目十多項,曾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江蘇省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鎮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在核心和統計源期刊上發表學術研究論文40餘篇,出版教材2部。現擔任中國自動化學會製造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站聯合會船舶分會機械加工專業網秘書長,《現代製造工程》雜志編委等職。是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江蘇省「333」工程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江蘇省特色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專業帶頭人。
⑹ 江蘇科技大學有哪些傑出校友
有滕一龍、凌迎兵、張華等
1、滕一龍,1948年2月生,江蘇東台溱東鎮人,二級大法官。2008年5月起任上海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實業控股有限公司(HK:00363)執行董事、主席。
同時還擔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兼職教授和上海社會科學院特聘研究員。
2、凌迎兵(又名凌亢),男,安徽懷寧人,1961年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人選。
江蘇省「333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跨世紀學術帶頭人,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
3、張華,1966年出生,江蘇人,大學學歷,注冊會計師.歷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審計局會計師,項目主審,上海瑞舟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財務經理,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審計局副處長。
京洲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規劃部處長,主任助理,中船重工財務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總會計師。
⑺ 江蘇科技大學怎麼樣
江蘇科技大學坐落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鎮江市,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的普通高等學校,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共建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中國船舶與海洋工程產業知識產權聯盟、江蘇船舶與海洋類高校協同發展聯盟牽頭單位。
江蘇科技大學源自1933年創辦的上海大公職業學校,1952年更名為上海市機電工業學校,1953年上海市機電工業學校機械科、上海第一機器製造工業學校船舶製造科、上海水產學院附設水產學校輪機科、福建省福州工業學校造船科合並組建上海船舶工業學校。
1961年上海工廠設計學校並入。1970年遷至鎮江,更名為鎮江船舶工業學校,1978年升格為本科並更名鎮江船舶學院,1993年更名為華東船舶工業學院。1999年江蘇省江海貿易學校並入。1999年學校從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劃轉江蘇省管理。2000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與學校合並。2004年學校更名為江蘇科技大學。
截至2020年3月,學校擁有鎮江東、南、西3個校區和張家港校區以及上海辦事處,佔地2482畝;新校區坐落於鎮江市丹徒新區十里長山,佔地2650餘畝;在校普通本科生17500餘人,碩士、博士研究生3700餘人,本、碩、博全日制學歷留學生740人;有教職員工2150餘人。
截至2019年5月,學校設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能源與動力學院、電子信息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計算機學院、土木工程與建築學院、生物技術學院、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糧食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人文社科學院(公共藝術教育中心)等15個專業學院,以及國防學院、海外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優秀生學院—深藍學院、獨立學院—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等。學校設有63個本科專業。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教職員工208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320餘人。具有正高職稱人員190餘人,副高職稱人員630餘人。擁有工程院院士2人(特聘1人,雙聘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江蘇特聘教授、江蘇「外專百人計劃」、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333」各層次人才、「六大人才高峰」、「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等140餘人。
⑻ 王紅艷的介紹
王紅艷,1972年生,南京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擔任國際學術期刊fusion engineering and design的審稿人。2006年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畢業,現任江蘇省工程熱物理學會常務理事,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作為主持人負責完成了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在內的各類科研項目10多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近30篇。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2011年被評為校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教師。曾獲中國科學院院長優秀獎。曾作為中日等離子體與聚變研究重點大學群合作CUP計劃在日本東京大學等單位做訪問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能源發電及利用、電力系統設計與熱能動力、熱工水力學等多學科交叉研究。
⑼ 江蘇科技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下設船舶工程系、海洋工程系、工程力學系3個教學系,1個工程實驗中心和多個研究所,並設有學院辦公室、教務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學科建設辦公室和繼續教育辦公室等管理機構,現有教職工83人,教授12人,副教授24人,博士18人,碩士46人;擁有江蘇省普通高校優秀學科梯隊1個,江蘇省高校優秀科技創新團隊1個,江蘇省「青藍工程」優秀學科梯隊1個,省級優秀學科帶頭人1個,省「333」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選3人,省「青藍工程」跨世紀學科帶頭人培養人選1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1人,省「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9人,教育部高等學校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2人。
目前已形成船舶與海洋工程流體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結構力學、船舶先進製造技術、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海洋工程結構物安全行評估技術等多個穩定的研究方向。
⑽ 王加友的介紹
王加友,男,1963年8月生,江蘇建湖縣人,漢族,日本留學歸國博士、博士後,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江蘇科技大學)。江蘇省「333工程」科技領軍人才、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原國防科工委百名優秀博士學位獲得者,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鎮江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88年6月參加工作,現為江蘇省政協委員,民革鎮江市副主任委員。2009年8月起任江蘇科技大學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