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程大學 > 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學

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學

發布時間:2021-08-16 20:03:04

❶ 南昌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南昌大學的名人有很多,翻了樓下的回答我發現少了對南昌大學最重要的一位——南昌大學的第一位校長潘際鑾

潘校長是南昌大學第一位校長,他為南昌大學的創立付出無人能比的心血,作為老一輩科學家,他沒有在家裡享受天人之樂,而是繼續為家鄉的教育事業付出、發光發亮,每次經過2棟的際鑾書院我都會想起潘校長為這個學校付出的努力,都會想起老校長說的那句「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才德兼亡,謂之愚人;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像老校長這樣的人,應該可以稱之為聖人吧

潘際鑾,1927年12月24日出生於江西瑞昌,焊接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南昌大學名譽校長

當年,老校長扶著自行車和青年教師在校園里邊走邊談。

與妻子相濡以沫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數十年的勤勤懇懇,潘際鑾事業有成,桃李天下,這一切成績的背後都離不開妻子的支持與陪伴。六十年伉儷情深,夫人李世豫一肩擔起他所有的後顧之憂。

弧光熠熠,輝映六合家國夢;

明月朗朗,頌獻九如桑梓情。

風光月霽,是先生品格之清明開闊;

杏壇弧光,是先生事業之師表通儒。

感謝您,潘老校長!

感謝你們,中國的科學家們!

❷ 南昌大學怎麼樣

1.93年,江西最好的兩所大學合並,組建南昌大學 96南昌大學是地方院校中第一個向中央申報211 97年南昌大學成功進入211,是地方院校中第一個進入的 2.到目前:有32個博士點,197個碩士點,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中心2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臨床葯理基地1個,國家幹細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江西省「十一五」重點學科41個(佔全省「十一五」重點學科總數的25%),省級本科品牌專業36個,省級醫學領先專業16個。 這些數據在全國高校中至少前一百位 3.至於很多人說中央照顧江西,其實不然,第一個就要被照顧才進211,那後面的學校呢?是不是都是照顧的啊?江西人應該自信,南昌大學有這個實力! 4.南昌大學至今還沒出院士,但中國工程院院士邱定蕃畢業於江西工業大學(南昌大學的一部分),記得07年時,南昌大學沒教授入選院士,全江西人都笑了,笑南昌大學領導,笑南昌大學教授,笑南昌大學學生,終於南昌大學被大家狠狠的侮辱了一番,江西人也高興了!真是悲哀啊,如果把江西比做一個家,父母在外被人侮辱,回到家,兒子看到了會高興的說:哈哈,想不到你們也有今天?! 5.至於南昌大學的辦學經費,我可以告訴大家,江西省給南昌大學的只有7000萬,教育部投資4000萬(省部共建),在這么少的經費下?南昌大學卻為江西人做出了很大犧牲,近幾年在江西都招5000多,招多則導致分低,分低則導致江西人看不起她,江西人自己想想,這都是為了誰? 至於那些說211是財大給南大的,這就更奇怪了,江西大學(中國百所名校)和江西工業大學是當時江西最好的大學,如果二校不合並,江西高校中江西大學進211的可能性最大,兩校合並為南昌大學了,試問:江西高校中誰最有實力進211? 6.說起江西財大,自我高中開始,我就知道這名字,我也很尊重財大,因為江西就這么兩個一本,可惜的是財大從財政部直屬降回了江西省,從原來的四大財經大學中退出了八強(八所財經大學有國家重點學科,而江財沒有),這也是江西的遺憾,從我本人來講,我很希望江財可以進211,則兩校至少可以互修第二學位(要求很低,平均成績70分,武漢如此互修),當然進211需要一定的實力,05年很多大學向教育部申請(包括江西的高校),可只進了那麼幾所。 7.至於南大的簡稱,從潘際鑾出任南昌大學校長以來,我們一直都這么叫,可能因為他是院士,是科學家,全江西人都跟著叫了十多年,也沒聽見哪個人叫昌大,可是從03年以後,很奇怪的出現了昌大(我怎麼聽怎麼不順耳,相信很多人聽了也不順耳),至於為什麼這么叫,因為這是江西,我們就這么叫,在山西:山西大學叫山大;在山東:山東大學叫山大;以及河南大學河北大學都叫河大,湖南大學湖北大學都叫湖大,中國的省份名字帶有很重的地理色彩,重名是難免的,但我想說的是:我沒看到南京大學跑來說我們南昌大學不準叫南大,倒是看見本省其他高校的學生跑來叫昌大,就算為「南大」之爭,我想也是發生在南京大學和南昌大學之間吧,和別的學校有什麼關系呢? 8.所以很多人真的應該反省了,要罵南昌大學的話,你把你自己的大學生身份當什麼了?難道南昌大學被嘲,你們就能多一點快樂么? 難道南昌大學被辱,江西人臉上就有光彩么?

❸ 南昌大學和長安大學哪個好

二者各有各的特點,評價好與不好和個人的觀點和角度不同,下面介紹一下二者的主要區別:

一、學校歷史不同

1、南昌大學

學校辦學始於1921年創辦的江西公立醫學專門學校和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1993年,江西大學與江西工業大學合並組建南昌大學。2005年,南昌大學與江西醫學院合並組建新南昌大學。

2、長安大學

2000年,長安大學由始建於二十世紀50年代初的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學、西安工程學院、西北建築工程學院合並組建而成。

二、學校規模不同

1、南昌大學

截至2020年,學校擁有前湖、青山湖、東湖、鄱陽湖4個校區,主校區佔地面積4321畝,建築面積150萬平方米,設有5個學部,有教職工4362人,有全日制本科學生34753人。

2、長安大學

截至2020年,學校有校本部和渭水2個校區、太白山和梁山2個教學實習基地,校園面積3745畝。下設21個院部,專任教師2100餘人,日制學生3.5萬餘人。

三、院系設置不同

1、南昌大學

研究生院和人文學部、社科學部、理工一部、理工二部、醫學部。

2、長安大學

公路學院、汽車學院、工程機械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電子與控制工程學院等21個教學(系)。

四、學校特色不同

1、南昌大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017年)、211工程(1997年)、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2004年)、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8年)、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0年) 、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高校(2012年) 、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2012年)、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2012年) 。

2、長安大學

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平台、教育部直屬高校、中俄交通大學聯盟、111計劃。

五、主要獎項不同

1、南昌大學

2015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國際親水膠體基金會大獎(2014年) 、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1項、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2018年)。

2、長安大學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等國家科技獎勵22項(截至2019年7月)、省部級科技獎勵一等獎30餘項,其他省部級科技獎勵250餘項(截至2019年7月) 、國家級和省級教學成果獎50餘項(截至2019年7月)、全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2018年)。

❹ 江西省的工程院士的姓名、專業區域、通訊地址、電話、及郵政編碼

鍾掘

女。冶金機械專家。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原籍河北省獻縣。1960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中南大學教授。長期從事冶金機械的教學與科研。在軋機、水壓機等金屬加工機械的科學與工程研究中,進行系統動力學、系統磨件與模擬、系統辨識與故障診斷失效分析,塑性加工摩擦與潤滑、冶金舉機械優化與設計等工作。其中較重要的是軋機驅動理論、高速軋機振動理論、冶金機械強度設計、現代高效冶金機械的技術集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多項材料加工生產的重大設備建設工程應用中取得實效。多次獲得國家級及省部級獎勵,「變相驅動理論與技術開發」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雙機架鋁熱軋新技術開發」獲1995年國家看見進步獎二等獎,高性能特薄優質鋁板「獲1996年國際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發表論文90餘篇,出版專著4本。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學院院士。

袁隆平

作物育種專家。江西德安人。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1964年開始從事雜交水稻研究,最先發現水稻雄性不育株,並提出:「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現象」、「要利用水稻雜種優勢,首推利用雄性不育性」。攻克了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選育難關,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率先育成第一個實用的水稻制種與高產的關鍵技術,從而使雜交水稻得以在大面積生產中應用。成功雜交早稻「優而不早,早而不優」的技術難關,實現早、晚雙季雜交稻的配套,促成我國雜交稻的第二次大發展,開成一個多類型、多熟期、早、中、晚組合全面配套的新格局。近年來,在以他為主的指導下,兩系法雜交稻研究基本成功並投入生產應用。目前,超級雜交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8項國際獎。獲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艾 興

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專家。江西省東鄉縣人。194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山東工業大學機械繫教授,中國高校切削研究會副理事長、華東分會理事長。我國切削加工研究領域開拓者之一,首創陶瓷刀具研究和設計的理論新體系,先後開發6種陶瓷刀具,其中3種屬國際首創。創建了超聲與斷續磨----間隙沖放電復合加工理論和技術,開發了專用直流電源和砂輪,研製了專用數控機床。首創復雜表面分解重構理論,開發了相應軟體系統。研究成果被廣泛推廣應用,創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獲國家發明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國家級和部級優秀教材獎各1項,國家級和部級優秀教材獎各1項,專利4項。發表論文300多篇,著書7本。培養碩士生40多名,博士生30多名。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伯芳

水工結構專家。江西余江縣人。195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高級工程師。在我國開辟了混凝土溫度應力、混凝土徐變、拱壩優化等新的研究領域。闡明了混凝土溫度應力的基本規律,取得了混凝土澆築塊、基礎梁、船塢、重力壩、拱壩等等一系列溫度應力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30個工程,包括世界最高的小灣拱壩和第三高的拉西瓦拱壩,節約投資超過1.5億元。提出兩個徐變定理,解決了非均質結構的徐變影響問題。提出並女市長他凹廠區非同步長演算法,解決了分層施工對壩體應力影響這一高難問題。提出的混凝土彈性模量、徐變度、應力鬆弛系數等計算公式,均列入我國新編水工混凝土結構規范。「水工混凝土結構溫度應力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拱壩優化方法、程序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慶元

橋梁工程專家。江西省泰和縣人。1956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長沙鐵道學院教授。創立了一套嶄新的列車--橋梁時變系統橫向振動分析理論:彈性系統動力學總勢能不變值原理、形成系統矩陣的「對號入座」法則、以車輛構架實測蛇行波為激振源的車橋橫向振動確定性分析理論、車橋時變系統振動的能量隨機分析理論及構架人工蛇行波、鐵路橋梁橫向剛度限值分析理論、桁段有限元法、曲線軌道折線梁橋--列車時變系統振動分析理論等。解決了九江長江大橋、高速橋梁等多座橋梁的橫向剛度分析問題及橋梁加固計算問題。提出橋梁局部與整體相關屈曲極限承載國分析理論,解決了多座橋梁極限承載力的分析問題。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2本。指導博士生22名。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友梅

電力機四專家。江西省上饒市人。196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株洲電力機車廠高速開發部高級工程師、主任。我國電力機車發展的奠基者之一。作為總體設計師,主持並實現了我國第一代電力機車的三次重大技術改進。主持了第二代、第三代電力機車的研製開發,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主持了韶山8型電力機車的研製,創造了240km/h的「中國鐵路第一速」,使我國鐵路運輸進入國際高速領域。主持第四代電力機車的研製,實現了我國鐵路機車交流傳動技術「零」的突破,獲1997年鐵道部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先後獲「詹天佑科技成就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邱定蕃

有色金屬冶金專家。出生於香港,原籍江西省廣昌縣。1962年畢業於南昌大學。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副院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重有色金屬冶金研究與開發工作。發明礦漿電解新工藝,實現了金屬一步撮代替原有的復雜工序,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礦漿電解廠,金屬回收率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顯著;提出「兩段逆流選擇性浸出」分離銅鎳的方法,為我國獨創,用於處理新疆大型銅鎳礦的金屬化高冰鎳,經濟效益顯著;研究成功了萃取分離重金屬鎳、鑽技術,並首次實現工業化。多次獲得國家級及省部級獎勵,「礦漿電解新技術」獲1998年國家發明獎二等獎,「新疆喀拉通克銅鎳礦濕法精煉新工藝」獲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發表論文40餘彷篇,出版專著2本。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程書鈞

腫瘤醫學專家。出生於江西省玉山縣,原籍浙江省臨安縣。1962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1965年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醫院)副所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973」、「惡性腫瘤發生與發展的基礎性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學術委員會執行委員;北京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長;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副理事長等。先後主持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有關腫瘤攻關項目,建立了具有先進水平的致癌物和抗癌物快速生物檢測系統和上皮細胞無血清培養技術;天然抗致癌物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天然幾茶素的應用獲得兩項國際專利,經美國FDA批准已進入臨床二期試驗。先後獲國家計委科委財政部重大成果獎(1991年),衛生部成果獎(1984年,1990年,1996年),國家有突出貢獻留學回國人員(1991年),政府特殊津貼(1991年),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4年)。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❺ 南昌大學2015年有沒有教授當選院士

您好!根據2015年當選院士資料,南昌大學2015年並沒有教授當選院士!求採納,謝謝!

❻ 南昌大學專業排名

南昌大學重點專業

國家品牌專業9個:漢語言文學、新聞學、工商管理、生物科學、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信工程、軟體工程、醫學影像學、麻醉學。
省部重點專業22個:哲學、歷史學、法學、行政管理、經濟學、旅遊管理、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物理學、化學、水產養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土木工程、建築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
南昌大學特色專業
材料科學與工程
這是由我國著名的材料工程科學家與教育家、兩院院士潘際鑾教授當年從清華大學來贛組建南昌大學並出任校長時親自率領組建的材料學科,他指導扶持了材料學科的建設發展。經過幾代人的辛勤努力,南昌大學的材料學科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其中「材料物理與化學」學科還被評為該學科七個國家重點學科之一。學院本科階段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和「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兩個專業,在高年級階段這兩個專業還分別設「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聚合物基復合材料」方向。在學習期間,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和方向。
化工過程機械
是南昌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下設的一門學科,屬於江西省重點學科。為南昌大學國家「十五」「211工程」建設學科生態與資源重點學科的重點研究方向。是一門橫跨機械工程、控制工程、化學工程、動力工程、工程熱物理、計算機技術和智能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綜合性學科。
新聞學
新聞學專業是南昌大學的頗為著名的優勢專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新聞專業的各種技能,還要求學生掌握大量的社會科學知識和寬厚的歷史文化知識,以便於學生畢業後就業更加具有優勢。該專業還被評為江西省的省級品牌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
屬於國家重點學科,擁有與江南大學合建的食品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食品科學重點實驗室,師資力量雄厚,而且還集中了一批歸國留學人員。歷年來,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著因材施教和注重發揮個人才能和特長的原則,培養了一大批食品領域的優秀人才。此外,機電工程學院的「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 」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通信工程與醫學影像學兩個專業2008年同獲第三批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

❼ 江西有哪些院士介紹下

鍾掘

女。冶金機械專家。出生於江西省南昌市,原籍河北省獻縣。1960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中南大學教授。長期從事冶金機械的教學與科研。在軋機、水壓機等金屬加工機械的科學與工程研究中,進行系統動力學、系統磨件與模擬、系統辨識與故障診斷失效分析,塑性加工摩擦與潤滑、冶金舉機械優化與設計等工作。其中較重要的是軋機驅動理論、高速軋機振動理論、冶金機械強度設計、現代高效冶金機械的技術集成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多項材料加工生產的重大設備建設工程應用中取得實效。多次獲得國家級及省部級獎勵,「變相驅動理論與技術開發」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雙機架鋁熱軋新技術開發」獲1995年國家看見進步獎二等獎,高性能特薄優質鋁板「獲1996年國際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發表論文90餘篇,出版專著4本。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學院院士。

袁隆平

作物育種專家。江西德安人。1953年畢業於西南農學院。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1964年開始從事雜交水稻研究,最先發現水稻雄性不育株,並提出:「水稻具有雜種優勢現象」、「要利用水稻雜種優勢,首推利用雄性不育性」。攻克了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選育難關,1973年實現「三系」配套,率先育成第一個實用的水稻制種與高產的關鍵技術,從而使雜交水稻得以在大面積生產中應用。成功雜交早稻「優而不早,早而不優」的技術難關,實現早、晚雙季雜交稻的配套,促成我國雜交稻的第二次大發展,開成一個多類型、多熟期、早、中、晚組合全面配套的新格局。近年來,在以他為主的指導下,兩系法雜交稻研究基本成功並投入生產應用。目前,超級雜交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先後獲得國家特等發明獎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等8項國際獎。獲200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艾 興

切削加工和刀具材料專家。江西省東鄉縣人。1948年畢業於廈門大學,獲工學學士學位。山東工業大學機械繫教授,中國高校切削研究會副理事長、華東分會理事長。我國切削加工研究領域開拓者之一,首創陶瓷刀具研究和設計的理論新體系,先後開發6種陶瓷刀具,其中3種屬國際首創。創建了超聲與斷續磨----間隙沖放電復合加工理論和技術,開發了專用直流電源和砂輪,研製了專用數控機床。首創復雜表面分解重構理論,開發了相應軟體系統。研究成果被廣泛推廣應用,創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獲國家發明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8項,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國家級和部級優秀教材獎各1項,國家級和部級優秀教材獎各1項,專利4項。發表論文300多篇,著書7本。培養碩士生40多名,博士生30多名。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朱伯芳

水工結構專家。江西余江縣人。195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中國水利水電科學院高級工程師。在我國開辟了混凝土溫度應力、混凝土徐變、拱壩優化等新的研究領域。闡明了混凝土溫度應力的基本規律,取得了混凝土澆築塊、基礎梁、船塢、重力壩、拱壩等等一系列溫度應力研究成果,廣泛應用於30個工程,包括世界最高的小灣拱壩和第三高的拉西瓦拱壩,節約投資超過1.5億元。提出兩個徐變定理,解決了非均質結構的徐變影響問題。提出並女市長他凹廠區非同步長演算法,解決了分層施工對壩體應力影響這一高難問題。提出的混凝土彈性模量、徐變度、應力鬆弛系數等計算公式,均列入我國新編水工混凝土結構規范。「水工混凝土結構溫度應力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拱壩優化方法、程序與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慶元

橋梁工程專家。江西省泰和縣人。1956年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長沙鐵道學院教授。創立了一套嶄新的列車--橋梁時變系統橫向振動分析理論:彈性系統動力學總勢能不變值原理、形成系統矩陣的「對號入座」法則、以車輛構架實測蛇行波為激振源的車橋橫向振動確定性分析理論、車橋時變系統振動的能量隨機分析理論及構架人工蛇行波、鐵路橋梁橫向剛度限值分析理論、桁段有限元法、曲線軌道折線梁橋--列車時變系統振動分析理論等。解決了九江長江大橋、高速橋梁等多座橋梁的橫向剛度分析問題及橋梁加固計算問題。提出橋梁局部與整體相關屈曲極限承載國分析理論,解決了多座橋梁極限承載力的分析問題。發表論文50多篇,出版專著2本。指導博士生22名。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友梅

電力機四專家。江西省上饒市人。1961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株洲電力機車廠高速開發部高級工程師、主任。我國電力機車發展的奠基者之一。作為總體設計師,主持並實現了我國第一代電力機車的三次重大技術改進。主持了第二代、第三代電力機車的研製開發,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主持了韶山8型電力機車的研製,創造了240km/h的「中國鐵路第一速」,使我國鐵路運輸進入國際高速領域。主持第四代電力機車的研製,實現了我國鐵路機車交流傳動技術「零」的突破,獲1997年鐵道部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先後獲「詹天佑科技成就獎」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邱定蕃

有色金屬冶金專家。出生於香港,原籍江西省廣昌縣。1962年畢業於南昌大學。北京礦冶研究總院高級工程師、副院長,中國有色金屬學會常務理事。長期從事重有色金屬冶金研究與開發工作。發明礦漿電解新工藝,實現了金屬一步撮代替原有的復雜工序,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礦漿電解廠,金屬回收率大幅度提高,經濟效益顯著;提出「兩段逆流選擇性浸出」分離銅鎳的方法,為我國獨創,用於處理新疆大型銅鎳礦的金屬化高冰鎳,經濟效益顯著;研究成功了萃取分離重金屬鎳、鑽技術,並首次實現工業化。多次獲得國家級及省部級獎勵,「礦漿電解新技術」獲1998年國家發明獎二等獎,「新疆喀拉通克銅鎳礦濕法精煉新工藝」獲199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發表論文40餘彷篇,出版專著2本。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程書鈞

腫瘤醫學專家。出生於江西省玉山縣,原籍浙江省臨安縣。1962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1965年協和醫科大學研究生畢業。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醫院)副所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973」、「惡性腫瘤發生與發展的基礎性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協和醫科大學學術委員會執行委員;北京環境誘變劑學會理事長;中國環境誘變劑學會副理事長等。先後主持國家「七五」、「八五」、「九五」有關腫瘤攻關項目,建立了具有先進水平的致癌物和抗癌物快速生物檢測系統和上皮細胞無血清培養技術;天然抗致癌物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天然幾茶素的應用獲得兩項國際專利,經美國FDA批准已進入臨床二期試驗。先後獲國家計委科委財政部重大成果獎(1991年),衛生部成果獎(1984年,1990年,1996年),國家有突出貢獻留學回國人員(1991年),政府特殊津貼(1991年),衛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994年)。
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❽ 南昌大學長安大學哪個好

長安大學比較好,是「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南昌大學和長安大學的各方面對比介紹:

一、學校簡介:

1、南昌大學:南昌大學是國家「雙一流」計劃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教育部與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江西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高校。

2、長安大學:長安大學座落於陝西省會西安,直屬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運輸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陝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

二、師資力量:

1、南昌大學:學校本部有教職工4454人(其中專任教師2639人,正副教授1501人),其中國家級人才78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

2、長安大學:學校擁有專任教師2100餘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新加坡工程院院士4人,教授、副教授1200餘人,其中博士生導師366人、碩士生導師1041人。

三、學科建設:

1、南昌大學:學校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 1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4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2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2、長安大學:學校擁有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2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6個國家級重點學科,9個省部級重點學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南昌大學、網路—長安大學

❾ 江西出了哪些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別是誰

江西籍院士:石屏 2005-6-21 601
江西籍院士:邱定蕃 2005-6-21 413
江西籍院士:劉友梅 2005-6-21 396
江西籍院士:曾慶元 2005-6-21 437
江西籍院士:朱伯芳 2005-6-21 323
江西籍院士:艾興 2005-6-21 365
江西籍院士:周鏡 2005-6-21 302
江西籍院士:鍾掘 2005-6-21 333
江西籍院士:蔡方蔭 2005-6-20 339
江西籍院士:程孝剛 2005-6-20 288
江西籍院士:余瑞璜 2005-6-20 385
江西籍院士:郭大力 2005-6-20 335
江西籍院士:陳楨 2005-6-20 242
江西籍院士:黃家駟 2005-6-20 636
江西籍院士:胡仁宇 2005-6-20 310
江西籍院士:陳寅恪 2005-6-20 3328
江西籍院士:饒毓泰 2005-6-20 312
江西籍院士:鄧從豪 2005-6-20 312
江西籍院士:李家明 2005-6-20 341
江西籍院士:高鎮同 2005-6-20 384
江西籍院士:俞鴻儒 2005-6-20 453
江西籍院士:楊叔子 2005-6-20 330
江西籍院士:吳征鎰 2005-6-20 357
江西籍院士:溫詩鑄 2005-6-20 248
江西籍院士:徐采棟 2005-6-20 193
江西籍院士:劉高聯
江西籍院士:吳學周
江西籍院士:陳述彭
江西籍院士:劉天泉
江西籍院士:簡水生

❿ 南昌大學出過哪些很有名的人嗎

南昌大學的傑出校友:
兩院院士
邱定蕃、鍾登華、丁健、黃克智
政界
胡振鵬、王曉東、洪禮和、謝茹、孫剛、姚亞平、丁曉群、余欣榮、胡憲、王樣生、謝亦森、周亞夫、鍾利貴、張勇、曾慶紅、王萍、劉宗華、楊憲萍、吳道聞、陳東有、徐毅、肖光明、劉德意、張玉印、李克榮、黃定元、魏小琴、柯進水、歐陽吟、張躍嶺、李華棟、歐陽志鴻、黃菊花
教育科研界
尹長民、周孝德、徐叔雲、孔建益、謝維和、鍾毓寧、甘筱青、王曉春、花明、羅學渭、朱獻民、王國炎、李水弟、扶名福、游海、虞國慶、何玉長、王金華、鄭洲、程樣國、徐求真、謝明勇、蔡力行、汪少華、樊曉平、何培民、唐英、朱聖龍、陳國樹、胡輝華、陳曄光、謝東、易劍東、吳炳方、李葆明
新聞文藝界
余孝忠、黃曄明、黃鶴、楊玲玲、嚴力、王暉、李玉英、劉華、沈鵬、劉立雲、汪秀珍、傅通先、簡光洲、郭健、方學良、劉回年
醫療衛生界
饒毅、梅林、管軼、陳安球、趙白鴿、丁健、吳樂斌、漆松濤、吳書林、張建華、袁也豐、邱錄貴、宮海燕、李國棟、姚雪彪、韓忠朝、李葆明、熊仁根、譚錦泉、袁志民、陳掌星、徐柏慶
企業商界
孔棟、游建平、熊建明、吳樂斌、符念平、曹永沂、彥彬、侯為貴

與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蘇州假山景觀設計工程 瀏覽:862
哈爾濱工程造價招聘 瀏覽:937
建築工程土建勞務分包 瀏覽:632
道路監理工程師 瀏覽:476
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在本校嗎 瀏覽:370
河北工程大學保研率多少 瀏覽:287
有學質量工程師的書嗎 瀏覽:479
康樂縣建築工程公司 瀏覽:569
助理工程師二級 瀏覽:872
注冊安全工程師初級考試時間 瀏覽:901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題研究 瀏覽:881
工程造價圖紙建模 瀏覽:888
遼寧恆潤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瀏覽:93
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工程項目 瀏覽:737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興趣愛好 瀏覽:316
密歇根理工大學電氣工程專業 瀏覽:388
廣西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瀏覽:31
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考研參考書目 瀏覽:858
有線電視工程建設管理條例 瀏覽:270
雲南工程監理公司排名 瀏覽: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