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哪邊能找到中國給排水或環境專家的名單
中國水網的「專家人物」欄目:
http://expert.h2o-china.com/
建設部市政公用行業專家委員會城鎮水務專家組名單
http://www.cin.gov.cn/zcfg/jswj/jskj/200611/P020080423535352032724.xls
序號 姓 名 現職務職稱 單 位
1 錢 易 工程院院士、教授 清華大學
2 李圭白 工程院院士、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
3 張 傑 工程院院士、教授級高工 哈爾濱工業大學
4 王占生 教授 清華大學
5 崔福義 副院長、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環境工程學院
6 馬 軍 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
7 陳吉寧 系主任、教授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8 周 琪 副院長、教授 同濟大學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學院
9 高廷耀 主任、教授 同濟大學城市污染控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10 袁一星 副院長、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
11 王寶貞 教授 哈爾濱工業大學
12 劉應宗 教授 天津大學管理學院
13 王俊豪 院長、教授 浙江財經學院
14 龍騰銳 院長、教授 重慶建築大學城市建設學院
15 何 強 副院長、教授 重慶建築大學城市建設學院
16 王崇舉 校長、教授 重慶工商大學
17 劉長濱 系主任、教授 北京建築工程學院管理工程系
18 尹 軍 院長、教授 吉林建築工程學院
19 傅金祥 所長、教授 沈陽建築大學市政工程研究院
20 劉俊良 處長、教授 河北省建築工程學院科研處
21 邵益生 副院長、研究員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
22 宋序彤 顧問總工、教授級高工 城市建設研究院
23 陳涌城 顧問總工、教授級高工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院
24 高士國 顧問總工、教授級高工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25 王秉忱 研究員、國務院參事 建設綜合勘察研究設計院
26 鄭興燦 總工、教授級高工 國家城市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7 杭世珺 副總工、教授級高工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28 張大群 副總工、教授級高工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29 羊壽生 顧問總工、教授級高工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30 吳濟華 副總工、教授級高工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院
31 鄧志光 副總工程師、院長助理、教授級高工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院
32 趙麗君 顧問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 天津市政工程研究院、天津水工業工程設備公司
33 張 辰 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34 Michael Rouse 教授 國際水協
35 孫文章 會長助理、高級經濟師 中國城鎮供水協會
36 寧瑞珠 會長助理、教授級高工 中國城鎮供水協會
37 肖紹雍 會長助理、高級工程師 中國城鎮供水協會
38 劉志琪 秘書長、高級工程師 中國城鎮供水協會
39 宋仁元 顧問、教授級高工 中國水協科技委
40 聶梅生 理事長、教授級高工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
41 陳文橋 高級工程師 中國市政工程協會
42 馮一謙 理事長、教授級高工 北京市城鎮供水協會
43 劉 紅 主任、教授級高工 北京市城市節約用水管理中心
44 唐建國 副總工、教授級高工 上海市排水管理處
45 唐鴻德 顧問總工、教授級高工 天津市排水管理處
46 楊汝均 副研究員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47 楊向平 總經理、教授級高工 北京市城市排水(集團)公司
48 沈大年 教授級高工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
49 徐景翼 教授級高工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
50 梁相欽 董事長、高級工程師 大通水務有限公司
51 陸坤明 技術顧問、高級工程師 深圳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52 左詩佳 高級經濟師 武漢市自來水公司
53 劉百德 副總工、教授級高工 北京市自來水集團
54 朱雁伯 副總經理、教授級高工 天津市創業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55 岳舜琳 主編、教授級高工 《凈水技術》雜志社
56 洪覺民 高級顧問、教授級高工 杭州市自來水公司
57 樂林生 總經理兼總工、教授級高工 上海市自來水市北有限公司
58 王寶林 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
59 張國敏 調研員、高級工程師 南昌供水有限責任公司
60 張金松 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
『貳』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考研
環境工程學是一門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的新興綜合性、邊緣性學科,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它的主要任務是研究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理論、技術原理和工程措施。當前,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國策,未來數十年內是我國環境保護事業大發展的黃金時期。
清華大學自1929年就開始設立有關給水排水工程的教學課程,新中國成立後建立了給水排水工程專業,培養了一大批給排水高級人才,在全國給排水工程界和教育界具有極高的聲望。為適應環境保護事業的需求和學科的發展,1977年設立了我國第一個環境工程專業,1988年被評為我國環境工程唯一的重點學科。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其中包括兩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5名教授和由國際知名學者構成的講習教授組,具有理、工和管理等多學科相互滲透的綜合優勢。有以「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為代表的高水平研究基地,在污染控制理論與原理、技術與工藝、規劃與管理等方面完成了國家「六五」、「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攻關等重要研究課題,現正承擔國家「十五」863課題、973課題、「十五」攻關課題等重大研究任務。研究成果獲得各類獎勵100多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3項。與美國、英國、日本、德國、荷蘭等國家的知名大學和科研單位有密切的合作關系,美國、荷蘭、德國、挪威等國家的著名教授直接參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為培養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培養的博士生有3人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995年6月,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被國家教委和國家環保局授予「全國環境教育先進單位」榮譽稱號,1996年獲「北京市環境保護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同時被國家環保局授予「全國環境保護科技工作先進集體」,2001年獲首屆「中華環境獎」提名獎。在重點學科評估中名列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第一名和環境工程二級學科第一名,成為我國環境保護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基地和科研中心。
目前,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已發展成為包括:水質科學與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學等比較齊全的學科體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本科教學設「環境工程」和「給水排水工程」兩個專業。為適應社會多方面的需求,拓寬學生專業知識面,招生時按「環境工程」一個專業招生,學生入學後執行學分制教學計劃,並在高年級設置環境工程專業和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分組選修課,由學生自行選擇本科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主要任務是培養從事城市、區域及流域和工業企業的水、氣、固體廢棄物和其它污染的控制與治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本專業領域內堅實的基礎理論,較廣泛的環境科學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具有對水污染防治、大氣污染防治和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等工程設計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科學研究及計算機應用能力;懂得環境質量評價和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主要任務是培養從事城市和工業企業的給水與排水工程的規劃、設計及管理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本專業所需要的堅實基礎理論,較廣泛的市政工程、環境工程的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術技能,具有從事給水與排水工程的規劃和工藝設計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科學研究及計算機應用能力;懂得水源保護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的基本知識和方法。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除學習數學、物理、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外語、計算機、工程制圖、測量等必要的基礎課程外,還要學習環境工程監測、水處理微生物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土木工程概論、工程結構、環境工程原理、水處理工程、給水排水管道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環境管理、環境建模理論等課程。本科畢業生的大部分同學可直接攻讀碩士或博士課程。
本系畢業生可到中央、省市地區及工業部委的環境保護與市政建設(給水排水)部門和有關工廠企業從事環境污染控制和給水排水的規劃、設計、科研、教學和技術開發、管理等工作。
在研究生教學方面,本系設有「環境工程」、「理論生態學」、「市政工程」、「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環境科學」四個二級學科的碩士授予點和博士授予點,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授予權,並設有環境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本科與研究生的教學計劃與培養方案按分階段有統籌的原則進行設置
『叄』 余剛的工作履歷
1992.08~1994.12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講師
1994.12~1997.01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1997.01~1998.01英國Newcastle大學土木工程系,訪問學者
1998.01~1998.08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副教授、系副主任
1998.08~2006.04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系副主任
2006.04~2011.01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系主任
2011.01~現在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院長
『肆』 誰知道環境治理的專家
高寶玉,男,山東省鄄城縣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山東省
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濟南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注冊環保
工程師。
通信地址:山東濟南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郵編:250100。電話:
0531-88364832(o),e-mail: [email protected] 。
受教育情況: 1996.3-1999.3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環境工程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1984.9-1987.7 上海華東化工學院(現華東理工大學)環境工程系環境化工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78.10-1982.7 華東石油學院(現中國石油大學)石油煉制系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
學位。
工作經歷: 2001.1-至今,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8.6-2008.7 美國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土木、環境和海洋工程
系環境系統中心,客座教授;
1999.9-2000.12 山東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副院長;
1999.11-2000.2 德國karlsruhe大學水環境工程研究所,訪問學者
(daad資助);
2003.8-2003.11 德國karlsruhe大學englar-bunte研究所水化學研究室,
訪問學者 (daad資助);
1998.10-1999.10 山東大學環境工程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5.5-1998.10 山東大學環境工程系,副教授;
1995.1-1995.5 美國saint vincent 學院,客座教授;
1989.1-1995.4 山東大學環境科學中心,講師、副教授;
1987.8-1988.12 山東大學化學系,助教,講師;
1982.8-1984.8 華東石油學院石油煉制系有機化學教研室,助教。
主要研究領域: 水和廢(污)水處理葯劑與材料的應用基礎研究、研製開發和應用
微污染水源水處理技術研究
水污染控制技術與資源化研究
固體廢物利用技術研究
主要社會兼職: 國際水質協會(iwa)化學工業專題組管理委員會委員
國際水質協會(iwa)會員
中國化工學會工業水處理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委員會水處理化學專題組副主任委員
中國化工學會工業水處理專業委員會混凝技術學組理事
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工程分會委員會委員
山東大學學術委員會和學位委員會委員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兼職教授
《山東大學學報(理學版)》編輯委員常務委員和委員
《中國環境科學》編委
《環境化學》編委
《安全與環境學報》編委
《環境工程學報》編委
《精細化工》編委
山東省環保產業研發基地理事會常務理事
《山東化工》編委
《山東環境》編委會副主任
濟南市環境科學學會副理事長
政協第十二屆濟南市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特邀委員
科研與成果: 先後承擔和參加了國家水專項課題、國家「863」課題、國家「十一五」科技攻關支撐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高等學校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課題、山東省優秀中青年科學家獎勵基金課題、山東省科技重點攻關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山東省環境保護重點項目等50餘項, 鑒定成果21項,申請發明專利17項(授權7項)。在中外文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260餘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錄130餘篇),國內外學術會議論文60餘篇。開發研製出十餘種新型高效水處理劑,研製開發出的產品大多已投入到工業生產和應用中去,研究成果獲各種獎勵1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環境保護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山東省十大科技成果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山東省自然科學三等獎1項)。於1999年獲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三屆《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獎》,於2003年獲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第五屆《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獎》和《優秀環境科技工作者特別提名獎》,於2002年被評為山東省十佳傑出中青年科學家稱號。
主要研究成果獲獎情況:
1. 「無機高分子絮凝劑及高效絮凝技術」成果獲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 「高效多功能無機-有機復合水處理劑的研製及開發」 成果獲2006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3. 「聚合鋁硅無機高分子水處理劑」 成果獲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 「硅酸根/硫酸根對部分水解鋁鹽混凝劑中鋁的形態及性能影響研究」 成果獲2008年度山東省科技
進步二等獎;
5. 「嶗山生態及保護研究」 成果獲得2008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6. 「新型混凝劑聚合硅鋁鐵的基礎及應用性能研究」 成果獲2006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7. 「水和廢水處理用混凝劑/絮凝劑的特性及應用基礎研究」 成果獲2007年度山東省自然科學三等
獎;
8. 「山東省環境容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研究」 成果獲2007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9. 「高效多功能有機高分子絮凝劑」成果獲2002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0. 「se-z3型分散阻垢劑」 研究成果獲1999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1. 「jx-ii型絮凝劑」 成果獲1995年度山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2. 「山東省環境容量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研究」 成果被評為2002年度山東省十大科技成果。
劉俊新 電話: (010)62849133
職位: 研究員 傳真: (010)62849133
郵編: 100085 Email: [email protected]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18號
簡介:
男,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組組長。1982年畢業於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987年在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1998年在哈爾濱建築大學環境工程學科獲博士學位。1994至1996年和1998至1999年先後兩次在荷蘭應用科學研究院環境科學研究所(TNO-MEP) 高訪和參加國際合作項目。目前的學術兼職包括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學位委員會委員,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水質工程與水環境恢復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工業給水排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環境工程學報》副主編等。現任水污染控制技術研究室主任。
主要從事水污染控制與污水資源化技術及其機理的研究及應用。主要研究內容:⑴ 經濟高效的污水生物處理新技術研究,包括新型立體循環一體化氧化溝、新型低能耗膜生物反應器、有毒有害污染物生物降解機理與技術、生物脫氮除磷技術工藝等;⑵ 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及惡臭物質的生物降解機理與新型反應器的研究;⑶ 污泥處理與利用技術研究。通過對單體技術的創新與優化組合,形成經濟、高效和清潔型的污水處理集成工藝或系統。
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國際合作項目、國家、省部、科學院和地方科技攻關與實際工程項目等40餘項,曾獲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2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40餘項,其中授權27項,計算機軟體著作登記1項。目前正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水專項」、中國科學院重大項目等多項研究課題。
『伍』 清華大學有些什麼學系
清華大學的院系有二十多個,分別是建築學院、土木水利學院、環境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航天航空學院、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交叉信息研究院、工程物理系、化學工程系、材料學院、理學院、生命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社會科學學院、人文學院、法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美術學院、醫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醫學院。
例舉部分如下:
1、清華大學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院成立於2001年10月25日,首任院長由中國著名醫學科學家、兩院院士吳階平教授擔任。生物物理學家趙南明教授,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院士,神經科學家魯白教授,免疫學家董晨教授先後擔任常務副院長。2016年9月,董晨教授擔任醫學院院長。
2、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淵源於1932年成立的清華大學工學院「機械工程學系」。目前包含「機械工程系」、「精密儀器系」、「熱能工程系」、「汽車工程系」、「工業工程系」以及「基礎工業訓練中心」6個部門。
3、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成立於1970年。1970年5月,清華大學將一批有關的專業聯合建立起國內第一個自動化系(初期名為工業自動化系),其人員主要來源於電機系和動力機械繫兩大部分。
4、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成立於1977年,清華大學在我國首批設立了環境工程專業,1988年被評為我國環境工程唯一的重點學科,2001年和2006年蟬聯重點學科。
5、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前身可追溯到1926年創建的清華大學經濟系,中國經濟學界泰斗陳岱孫教授於1928年出任系主任。
『陸』 清華大學有環境科學專業嗎
有!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源於1928年清華大學設立的土木工程學系衛生工程組。在我國環境工程學科的奠基人――陶葆楷先生的帶領下,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環境學科逐步發展壯大。1977年建立全國第一個環境工程專業,1984年成立環境工程系,並獲博士學位授予權。1988年被評為我國環境工程唯一的重點學科,1991年成為國家教委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為適應學科發展,環境系1997年更名為環境科學與工程系。2000年獲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蟬聯環境工程國家重點學科,成為教育部環境科學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2007年兩次蟬聯環境工程國家重點學科。
建系24年來,在教育部、科技部、環境保護部、住房與城鄉建設部等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校系黨委和行政的直接領導下,經過全體師生員工的努力拚搏,環境系在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基地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優秀的業績,建立了以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管理、市政工程、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為重點的學科體系,組建了一支以錢易、顧夏聲、郝吉明3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陳吉寧常務副校長為學術帶頭人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建立了「環境模擬與污染控制國家重點聯合實驗室」、「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巴塞爾公約亞太地區協調中心」等高水平的開放式研究基地,培養了一大批環境保護工程技術、科學研究和行政管理人才,為一些國家重大環境問題的解決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提供了技術服務、理論支持和決策支撐,成為我國重要的環境保護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高水平科學研究中心,在我國環境保護領域享有極高的聲譽。
當前,全系師生員工正面向我國環境保護事業的重大需求,瞄準重要的區域性和全球性環境問題,堅持「工程與科學結合、技術與管理結合」的理念,遵循「創新、務實、開放式、國際化」的模式,培養環境保護領域的「高素質、高層次、復合型、創造性」的拔尖創新人才,組織開展與國家乃至全球環境科學技術發展密切相關的基礎性、前瞻性和戰略性科技創新研究,為建設成為一個優秀人才輩出、研究水平領先、教研設施先進、管理機制創新的世界一流環境學科而努力奮斗!
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網址:http://www.env.tsinghua.e.cn/
『柒』 賀克斌的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80.09-1985.07,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環境工程,學士 1985.09-1987.12,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環境工程,碩士 1987.12-1990.07,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環境工程,博士 學術經歷 1993.01-1994.01,丹麥技術大學環境工程系,環境工程,訪問學者 1996.01-1996.04,美國哈佛大學環境研究中心,環境健康,訪問學者 1998.06-1998.08,英國利茲大學燃料與能源系,燃料與能源科學,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90.8- 1992.11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 講師 1992.12- 1996.7 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 副教授 1996.7至今清華大學環境工程系 教授
『捌』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朱旭峰厲害嗎
現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教授、博導、副院長。2000年獲清華大學環境工程學士學位,2005年獲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博士/碩士學位;2005年開始在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工作,2010年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012年開始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2015年起任首批長聘教授,2016年起擔任副院長。
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政策過程理論、智庫與專家參與、科技政策、氣候與環境政策、轉型與公共治理等。入選2016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3年「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2年首批「國家青年拔尖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08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哈佛大學「燕京訪問學者」計劃(2008-2009年)。曾獲美國公共管理學會(ASPA)和國際比較政策分析論壇(ICPA-Forum)聯合頒發的「2012年度最佳比較政策論文獎」。
兼任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公共管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軟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理事、As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地區主編、Perspectives on Public Management & Governance創刊編委、Policy Sciences、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cy Analysis、Policy Studies等國際期刊編委,以及一些智庫機構的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出版中英文專著3部;在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Public Administration, Policy Sciences, The China Quarterly, Public Management Review, Administration & Society,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Asian Survey, Energy Policy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多篇;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管理世界》等權威或重要中文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人民日報》等報刊文章數十篇。
【主要論著】
Zhu, Xufeng, The Rise of Think Tanks in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朱旭峰:《政策變遷中的專家參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旭峰:《中國思想庫:政策過程中的影響力研究》,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開設課程】
公共政策I(碩士生)
公共政策II(博士生,合開)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II(博士生)
科技、環境與社會政策(博士生,合開)
『玖』 清華大學教師名單
1、仇軍,1955年出生,清華大學體育部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主任、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社會科學學科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社會科學分委員會常委、全國體育專業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胡洪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錢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范欽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仇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張伯明
『拾』 清華大學李廣賀簡歷
李廣賀,男,1958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83年7月獲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學士學位,1986年7月獲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碩士學位,1992年12月獲中國地質大學博士學位。1986年8月至1990年08月任吉林大學(原長春地質學院)講師,1993年3月至1994年11月任清華大學環境系博士後,1994年12月至1997年12月任清華大學環境系副教授,1998年1月至1999年1月任英國Shefield大學訪問學者,1999年2月至2000年7月任清華大學環境系副教授。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在英國Cardiff大學從事合作研究。2000年8月起任清華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並兼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土壤與地下水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地質學會環境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基金委學科評審專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評審專家、國際水文學會會員、《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編委、《中國環境科學》編委、《工程勘察》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