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是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生,為什麼ibm這樣的大公司都不要我們
同學,可能正好遇到IBM職員的進出淡季,何必計較?
全球知名的IT界強勢企業多著呢,蘋果、微軟、英特爾、通用電氣,比比皆是。
放心吧,IBM不行,必然會有更好的機會。
P.S. 很懷疑你的用心哦,真的是交大出來的畢業生,沒一個會跑到網上發怨言的。
㈡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直博生入學待遇是怎樣的包括學費,住宿費,以及補助,會不會有畢不了業的情況啊
學費的話應該是不要的
住宿費的話不會貴,跟普通研究生一樣。估計一年也就1000左右(本科生是這個數字)
補助的話基本補助應該是240(學碩的基本補助),如果能拿到獎學金的話,加上獎學金和導師給的錢估計1000左右吧(這一條是我自己的推測,因為我不知道直博生在前兩年跟學碩差距大不大~)
會有畢不了業的情況
最後一個不知道。
㈢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哪些導師好
1、信息工程與計算機科學、電子專業相對不錯。
2、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前身是解放前的電機工程系。50年代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分為電工與計算機科學系(三系)和電子工程系(四系)。1985年,三系和四系合並,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電子電工學院。下設電機工程系、自動控制系、計算機系和電子工程系以及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研究所、光纖技術研究所、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1989年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學院。1987年,通過與國家水利電力部聯合辦學,以其中的電機工程系為主體成立了電力學院,電子電工學院遂更名為電子信息學院,並將精密儀器系(八系)並入。
㈣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類分有哪些專業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類有以下分流專業:
自動化、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信息安全、軟體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4)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擴展閱讀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成立於2001年12月,其前身可溯源至百年前的電機專科,具有中國電氣工程師「搖籃」之美稱。
電院現有教職員工電院現有教職員工777人,其中專職教師518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91.7%,海外博士佔26.0%),教授(含研究員)183名,副教授(含副研究員)265名。
電院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中國工程院院士2名、外籍院士2名、「長江學者獎勵計劃」教授14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8名、973計劃首席科學家6名、IEEE Fellow 16名。
㈤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好嗎
挺好的,可能比北航排名高一點吧
㈥ 求問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在上海交通大學有嗎 有的話排名大概是多少
有。不過排名不是很靠前。這種專業北郵,成都電子科大,清華,還有華中科技比較好。在全國的排名基本保持在前十。不懂追問我。望採納。
㈦ 關於電子信息專業,為什麼有人說上海交大的電院全國第一,有的人又說清華,北大的好三者之間有何差別
我是上海交大電院四年級的。上海交通大學電院全稱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本科分為6個專業: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這兩個屬於電子工程系)、自動化(自動化系)、測控技術與儀器(儀器系)、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電氣工程系)。以上6個專業在填報高考志願的時候都屬於電氣信息類,進去之後幾個學期再自己選專業。
另外,電院還有個試點班,是「電子信息科學」。
此外,上海交大還有兩個原來也屬於電院但後來獨立的學院,是微電子學院和信息安全學院。信息安全學院是很牛的,好像是全國最好的。
電院的6個專業就本科而言:因為電氣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較好所以很熱門,研究生全國第8;測控專業的本科很多都是被調劑進去的,所以本科氛圍比較差,但是測控的研究生教育是全國最好的;電子工程專業和計算機專業很多同學都出國深造或者報考研究生的,直接找工作的並不多,可能比不上清華,但是肯定比北大強。
北大的優勢在於理科和文科,而清華和交大的優勢在於工科【簡而言之,理科注重的是嚴謹,工科注重的是實用】
㈧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介紹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的前身是解放前的電機工程系。50年代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分為電工與計算機科學系(三系)和電子工程系(四系)。1985年,三系和四系合並,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學電子電工學院。下設電機工程系、自動控制系、計算機系和電子工程系以及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研究所、光纖技術研究所、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所;1989年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學院。1987年,通過與國家水利電力部聯合辦學,以其中的電機工程系為主體成立了電力學院,電子電工學院遂更名為電子信息學院,並將精密儀器系(八系)並入。
㈨ 您好!我問一下,上海交通大學的電子工程專業怎麼樣在全國能排第幾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生平均起薪最高的是上海海事,其次是中國人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生起薪最高的專業是數學與應用數學,其次是計算機科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排名第14。上海交通大學網友反映電子信息工程工作壓力最大的是港澳台企業,最小是合資企業。
㈩ 求一份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的詳細資料。越詳細越好,好的加分
上海交通大學於1921年在電機系設立了「有線通信和無線通信門」,1952年院系調整後成立了電信系,1958年重建為無線電系,1978年改名為電子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電子工程系設有 「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科學與技術」 二個一級學科,均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四個二級學科為「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電路與系統」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其中,通信與信息系統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為國家重點學科。
電子工程系所涉及的主要研究領域有圖像通信、移動通信、光纖通信、計算機通信及網路安全、集成電路設計、微波射頻電路與天線技術、信號處理、電子測量技術等。擁有「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信息安全綜合管理技術研究」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數字媒體處理與傳輸」上海市重點實驗室。與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建立了聯合研究院和實驗室,如上海交大-微軟聯合研究院、上海交大-IBM聯合研究院、上海交大-貝爾通信與網路聯合實驗室、上海交大-三星電子聯合實驗室,上海交大-麗台聯合實驗室等。
電子工程系圍繞國內外信息領域前沿技術和國民經濟建設需求,以及學科發展建設目標,制定、實施科研和教學計劃。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和重點項目、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國防重點預研項目、國家科技部重大攻關項目、國際合作研究項目等,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注重解決科研成果應用於國民經濟建設的關鍵技術和工藝,不少科研成果已轉化為社會生產力,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系的組成
· 現代通信研究所
· 無線通信技術研究所
· 圖像通信研究所
· 光纖通信技術研究所
· 信號處理與系統研究所
圖像通信研究所
瀏覽次數:23731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06-09-14 13:24:39
上海交通大學圖象通信與信息處理研究所(簡稱圖象通信所)組建於1998年,致力於數字高清晰度電視系統、先進信源信道編碼、無線視頻傳輸、網路多媒體信息處理及ASIC晶元設計等技術研究。所長張文軍教授曾是國家HDTV專項總體組組長、教育部首批長江特聘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
圖象通信所是上海市科委與上海交大共建的上海數字技術中心的依託單位,是教育部高校首批網上合作研究中心——數字技術網上合作研究中心的依託單位和牽頭單位,也是上海市數字電視聯合實驗室,上海市重點實驗室-數字媒體處理與傳輸實驗室的依託單位,上海市圖像圖形學會的掛靠單位。在學科上屬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在該學科的兩個二級學科(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上招收博士、工學碩士和工程碩士,設有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
圖象通信所現有教職工30餘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 9名,在讀研究生,包括博士、碩士、工程碩士200餘名。在數字電視廣播和寬頻無線圖象傳輸、數字媒體普適計算和處理、網路多媒體、數字媒體內容製作與應用、晶元與系統等方面具有堅實的研究基礎。近年來,發表大量學術論文,為主組織每年一屆的工博會數字電視與無線多媒體技術國際論壇,聘請數十名國際知名學者和教授擔任客座教授和研究員。
圖像通信所長期從事視音頻壓縮編碼演算法、系統、硬體和軟體等關鍵技術和設備研究,是我國在數字電視廣播及數字媒體處理與傳輸領域的主要研究力量之一。近10年來,圖象通信所共完成各類國家重大和重點科技攻關項目、自然基金項目、863項目等30餘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3項。其中,張文軍教授領銜的國家HDTV總體組於1998完成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代數字高清晰度電視功能樣機,1999年完成的第二代系統成功地進行了國慶50周年慶典的HDTV現場轉播試驗,開創了我國數字電視研究開發的新局面。交大提出的數字電視單載波地面廣播傳輸系統ADTB-T總體性能優於美國的ATSC標准和歐洲的DVB-T標准,突破了單載波在高速移動、大容量接收和單頻組網等國際難題,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數字電視中間件、機卡分離和SOC晶元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在3TNet網路流媒體和新一代視頻編解碼技術、數字媒體內容製作和網路化非線性編輯等方面已經取得重要進展。
光纖通信技術研究所
瀏覽次數:18267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 發布時間:2006-09-14 13:29:15
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主頁:http://loct.sjtu.e.cn
"區域光纖通信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由國家計委和國家教委批准建立,以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大學為依託,1996年3月國家教委(教技【1996】8號)批准實驗室對國內外正式開放運行。
實驗室位於上海交通大學浩然高科技大廈17樓,實驗用房約580平方米。 主要依託於電子信息學院光纖技術研究所和理學院應用物理系現代光子學研究所。實驗室擁有一支由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組成的學術委員會,包括著名學者、美國工程院院士厲鼎毅博士,著名學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煦教授等。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2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7人。 實驗室配備了多用戶工作站、藍寶石激光器系統、微處理器分析系統、精密反射儀、光學光譜分析儀、摻鉺光纖放大器等三十台價值在10萬元以上的先進儀器設備,固定資產總值1200萬元。 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全光通信網技術研究、區域光纖通信網技術及應用研究、光導波及光子學器件基礎技術研究等,並在這些領域培養高層次人才。目前在讀博士後3人,博士研究生35人,碩士研究生37人。針對專業特點,開設了多門教學實驗課程。
全光通信網是目前國際前沿研究領域,實驗室率先於90年代中期在國內提出全光通信網研究計劃建議,並獲得國家863計劃重大項目支持。 這是我國政府部門首批支持的全光通信網研究項目。實驗室於1998年建成了國內第一個具有完整網路層次的三節點城域全光自愈試驗環網和四節點城域全光自愈雙環試驗網。 經國家科技部和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專家組鑒定,認為:"技術上具有九十年代中後期國際先進水平, 並具有特色和多方面重要創新。在中國全光通信網路研究領域進行了開創性的工作,提出和驗證了多種創新的節點結構,特別是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光自愈環結構。已完成的研究成果為進一步研究開發全光通信網實用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該項成果已走向產業化。 在區域光纖通信網方面,實驗室承擔了多項國家和省部委的重點研究項目。如在區域光纖通信網在國防軍事領域的應用研究方面,承擔有國防科工委"九五"科技攻關項目"SDH多環綜合通信網",主要研究提供高可靠性多路由自愈環路的話音、數據和圖視綜合通信網路平;"光交換矩陣"研究,是高速區域光纖通信網多路由選擇的關鍵器件。同時開展光纖通信網連到用戶家庭的 "最後1公里"-接入網的研究工作。 在光導波及光子學器件、光學非線性方面,主要研究工作有:1)研究和開發各類支持DWDM大容量光纖通信網的無源光器件,探索研究各類新型光器件及其在大容量光纖通信網路中的應用等。 2)研究非線性光學中多波相互作用及光纖中的光學非線性效應;色散及非線性對光信號傳輸的影響及其利用。 3)在導波光學研究方面,建立了漸變折射率光波導精確的色散方程,在物理上闡明了WKB方法的近似實質;每年有多篇SCI/EI論文發表。4)在特種光纖及器件方面,研究包括抗輻照光纖在內的特種光纖(包括石英光纖和有機塑性光纖兩大類)及器件,研究這類光纖的耐輻射機理和輻射加固技術。由我實驗室研究成功的抗輻照特種光纖作為光纖通道耦合器,已成功地應用在1999年5月10日發射上天的"風雲一號"氣象衛星C星的遙感儀器中。經中日氣象局衛星氣象中心組織的在軌測試表明,使用光纖通道得到的圖象清晰,其圖象質量可與美國1998年發射的NOAA-15衛星相當。
實驗室在"九五"期間共獲資助科研項目136項,經費1313.75 萬元,其中"863"項目16項、攀登計劃項目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項、省、部委項目50項、國際合作項目2項。取得專利6項,獲各類科技進步獎7項,出版專著3本。在國際刊物上發表論文51篇,國內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98篇, 國內一般刊物上發表論文85篇。 實驗室與一些國際著名的學術團體和機構保持著密切的交往和合作。曾於1994年~1999年與英國國際發展部(DFID)開展了技術合作TC(Technical Cooperation)項目,進行了7人次的技術合作與交流。 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在全光通信網方面開展了合作研究。 跨入2000年,全球信息通信特別是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又進入了一個更高的境界。在提供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實驗室將在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特別是注重培養年青的科技人才,並根據國內外光纖通信領域的發展趨勢,制定更高的研究目標。同時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學校、研究機構和公司企業在光纖通信技術領域的合作。注重將研究成果產業化。為提高我國在國際上信息通信領域的地位、培養國家急需的通信技術人才,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綜合競爭能力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信號處理與系統研究所
信號處理與系統研究所的前身是雷達技術研究室,該研究室1980年經中船總批准建立。為適應國內外形勢和技術發展的要求,1990年起改為「信號與信息處理教研中心」。 經多年的積累與發展,2006年經上海交通大學批准成立「上海交通大學信號處理與系統研究所」簡稱「信號所」,主要從事雷達信號處理, 數字信號處理,通信信號處理、語音、音頻、多媒體信號的壓縮編碼、DSP應用等。信號所現有教師10人,研究生近百人 ,下屬5個主體實驗室。長期以來,信號所在信號處理相關的基礎研究,軟體開發,硬體製作上積累了豐富的成果,技術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