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有哪些特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特点(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经常是在河流上进行,受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施工导流、围堰填筑和基坑排水是施工进度的控制因素。(2)水利水电工程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山谷地区,远离后方基地,建筑材料的采购运...
❷ 什么是水土保持
1、什么是水土流失?
答:是指由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引起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关键词】水土流失
2、什么是水土保持?
答:是指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平原区等的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关键词】水土保持
3、水土流失形式主要有哪几类?
答: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混合侵蚀等。
【关键词】水土流失,形式
4、什么是水的损失?
答:水的损失在国外一些国家的水土保持文献中是指植物截流损失、地面及水面蒸发损失、植物蒸腾损失、深层渗漏损失、坡面径流损失。在我国,水的损失主要指坡地径流损失。
【关键词】水的损失
5、什么是土壤侵蚀?
答:是指陆地表面,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土壤、土壤母质及其它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关键词】土壤侵蚀
6、什么是水力侵蚀(水蚀)?
答:由于大气降水,尤其是降雨所导致的地表侵蚀过程及其一系列土壤侵蚀形式成为水力侵蚀。
【关键词】水力侵蚀
7、什么是溅蚀?
答:溅蚀是指裸露的地表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它是在一次降雨中最先导致的土壤侵蚀。
【关键词】溅蚀
8、溅蚀是如何形成的?
答:裸露的土地受到较大雨滴打击时,表层土壤结构遭到破坏,把土粒溅起,溅起的土粒落回坡面时,坡下比坡上落得多,因而土粒向坡下移动,随着雨量的增加和溅蚀的加剧,地表往往形成一个薄泥浆层,再加之汇合成小股地表径流的影响,很多土粒随径流而流失,这种现象常成为溅蚀。溅蚀破坏土壤表层结构,堵塞土壤孔隙,阻止雨水下渗,是产生坡面径流和层状侵蚀创造了条件。
【关键词】溅蚀
9、什么是面蚀?
答:面蚀是指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它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由于面蚀面积大,侵蚀的又是肥沃的表土层,所以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很大。
【关键词】面蚀
10、面蚀有哪几种类型?
答:根据面蚀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的不同及其表现的形态差异,可以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粒化面蚀和细沟状面蚀四种。
【关键词】面蚀,类型
11、什么是沟蚀?
答:沟蚀是指由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形成切入地表及以下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面蚀产生的细沟,在集中的地表径流侵蚀下继续加深、加宽、加长,当沟壑发展到不能为耕作所平复时,即变成沟蚀。沟蚀形成的沟壑成为侵蚀沟。
【关键词】沟蚀
12、沟蚀有哪几种类型?
答:根据沟蚀程度及表现形态,沟蚀可以分为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和冲沟侵蚀等不同类型。
【关键词】沟蚀
13、什么是浅沟侵蚀?
答:在细沟面蚀的基础上,地表径流进一步集中,由小股径流汇集成较大的径流,既冲刷表土又下切底土,形成横断面为宽浅槽形的浅沟,这种侵蚀形式称为浅沟侵蚀。
【关键词】浅沟侵蚀
14、什么是切沟侵蚀?
答:切沟侵蚀是是浅沟侵蚀继续发展,冲刷力量和下切力量不断增大,沟深切入母质中,有明显的沟头,并形成一定高度的沟头跌水,这种沟蚀现象叫做切沟侵蚀。
【关键词】切沟侵蚀
15、切沟侵蚀有什么危害?
答:切沟侵蚀使耕地支离破碎,大大降低了土地利用率。
【关键词】切沟侵蚀
16、什么是防治沟蚀最困难的阶段?
答:切沟侵蚀是侵蚀沟发育的盛期阶段,是沟头前进、沟底下切和沟岸扩张十分剧烈的阶段。所以这时是防治沟蚀最困难的阶段;
【关键词】切沟侵蚀,防治
17、什么是冲沟侵蚀?
答:冲沟侵蚀是切沟侵蚀的进一步发展,水流更加集中,下切深度越来越大,横断面呈“U”形,并逐渐定型,沟底纵断面与原坡面有明显差异的侵蚀现象。
【关键词】冲沟侵蚀
18、土壤侵蚀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自然因素是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决定土壤侵蚀发生、发展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地质和植被等。它们对于土壤侵蚀的影响各不相同,但又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关键词】土壤侵蚀 影响因素
19、什么是山洪侵蚀?
答:山洪侵蚀指山区河流洪水对沟道堤岸的冲淘、对河床的冲刷或淤积过程。山洪侵蚀改变河道形态,冲毁建筑物和交通设施、淹埋农田和居民点,可造成严重危害。
【关键词】山洪侵蚀
20、什么是重力侵蚀?
答: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重力侵蚀的发生,是与其它外营力,特别是在水力侵蚀及下渗水分的共同作用下,以重力为其直接原因所导致的地表物质移动。
【关键词】重力侵蚀
21、重力侵蚀有哪几种类型?
答:以重力为主要的外营力的侵蚀形式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等。
【关键词】重力侵蚀,类型
22、什么是陷穴?
答:地表径流沿黄土的垂直缝隙渗流到地下,由于可溶性矿物质和细粒土体,被淋溶至深层,土体内形成空洞,上部的土体失去顶托而发生陷落,呈垂直洞穴,这种侵蚀现象就叫陷穴。
【关键词】陷穴
23、陷穴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由于黄土有垂直节理性,而且土中富含易溶于水的碳酸盐,当地面低洼处积水以后,沿着垂直节理向下渗透,将土体中的碳酸盐溶解,形成更易透水的上下通道,水流在地下与沟底相通,将土粒逐步带到沟中,穴的下部逐渐空虚,上部土体由于自身重量没有支撑就垂直下坠,致使陷穴越来越深。有的地方沟头或沟边出现一连串陷穴,发展的结果即成为沟壑的一部分。
【关键词】陷穴,原理
24、什么是泻溜?
答:指崖壁和陡坡上的土石经风化形成的碎屑,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坡面下泻的现象。
【关键词】泻溜
25、什么是崩岗?
答:边坡上部岩石土体被裂隙分开或拉裂后,突出向外倾倒、翻滚、坠落的破坏现象称为崩岗。崩岗是我国南方广东、江西等省风化花岗岩地区特有的现象。在这些地区,由于气温高、降雨多,山区、丘陵区的风化花岗岩深50~60米或更深,由松散的石英颗粒组成。当地面有林草植被覆盖时,不会有崩岗发生,
【关键词】崩岗
26、什么是崩塌 ?
答:边坡上部岩石土体被裂隙分开或拉裂后,突然向外倾倒、翻滚、坠落的现象称为崩塌。
【关键词】崩塌
27、什么是滑坡 ?
答:当雨水渗透到土层底部,在不透水层或基层岩石上形成地下潜流,土体不断吸水增重,土体下滑力大于抗滑力时,土体沿着一定滑动面发生的位移现象称为滑坡。
【关键词】滑坡
28、什么是混合侵蚀?
答:混合侵蚀是指在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侵蚀形式,在生产上称混合侵蚀为泥石流。
【关键词】混合侵蚀
29、什么是风力侵蚀(风蚀)?
答:风力侵蚀是指在气流冲击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关键词】风力侵蚀
30、什么是风沙流?
答:风沙流是指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击力引起细小的土粒与较大的团粒或土块分离,甚至从岩石表面剥离碎屑,使岩石表面出现擦痕和蜂窝,继之土粒或沙粒被风挟带形成风沙流。
【关键词】风沙流
31、风力侵蚀有哪几种运动形式?
答:由于风速和地表物质组成的大小及质量不同,风力对土、沙、石粒的吹移搬运出现悬移、跃移和滚动三种运动形式。
【关键词】风力侵蚀,形式
32、什么是植物侵蚀?
答:植物侵蚀,也称生物侵蚀。一般来说,植物在防蚀固土方面有着特殊作用。但是在人为作用下,有些植物对土壤产生一定侵蚀作用,主要表现在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肥力下降。
【关键词】植物侵蚀
33、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有哪些类别?
答:地面组成物质主要有三类:一是土壤(及其成土母质),二是明沙,三是裸露的岩石。
【关键词】组成物质,类别
34、不同物质组成的地面产生的水土流失有什么不同?
答:在同样的暴雨下,不同物质组成的地面的水土流失情况有所不同:一般山区、丘陵区地面的土壤(及其成土母质)入渗强度小于暴雨强度,本身质地又松软易蚀,暴雨中极易产生“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风沙区的明沙,颗粒较粗,空隙较大,暴雨中入渗强度很大,一般不产生“地表径流”,所以没有水和土的流失,只有刮风时才产生风力侵蚀;一般山区裸露的岩石,在没有严重风化解体的情况下,暴雨中入渗量很小,虽然“地表径流”较大,但由于岩石坚硬,不会像土壤那样容易被水冲走。
【关键词】水土流失
35、什么是土壤的抗冲性?
答:是指土壤抵抗流水或风等外营力的机械破坏作用的能力。
【关键词】抗冲性
36、什么是土壤的抗冲强度?
答:指利用抗冲实验装置,在流量为1L/min,坡度为5°的条件下,冲走1g土所需的水的公斤数。抗冲强度越大,土壤的抗冲能力越大。
【关键词】抗冲强度
37、什么是土壤侵蚀程度?
答;是指从历史上有土壤侵蚀时起到调查时为止土壤侵蚀的总状况。
【关键词】土壤侵蚀程度
38、什么是土壤侵蚀率?
答: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侵蚀量,亦称土壤侵蚀速率或土壤侵蚀速度。
【关键词】土壤侵蚀率
39、什么是侵蚀基准面?
答:河流或沟谷下切到某一水平面后,沟床趋向稳定,逐渐失去侵蚀能力,这个水平面就称为河流或沟谷的侵蚀基准面。
【关键词】侵蚀基准面
40、什么叫起沙风速?
答;沙粒开始起动的临界风速,因粒径和地表状况及沙子含水率而异,通常把细沙开始起动的临界风速称为起沙风速。
【关键词】起沙风速
41、什么叫溯源侵蚀?
答:溯源侵蚀也叫沟头前进,在暴雨时,地表径流从高处向低处流动,而侵蚀沟的沟头却从低处向高处延伸,两者方向相反,沟头多呈跌水形状的坍塌前进。侵蚀沟沟头蚕食梁塬坡地的现象叫做溯源侵蚀。
【关键词】溯源侵蚀
42、降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答:地面上的水分主要是由降雨所产生的。所降雨水一部分渗入到地面土壤中,另一部分不能入渗的就形成“地表径流”,冲走地面的土粒,产生水土流失。如果降雨的强度很小,降雨能全部被土壤吸收,不产生“地表径流”,就不会有水土流失。如果降雨强度很大,地面的土壤不能全部吸收所降雨水,就会产生“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
【关键词】降雨,水土流失
43、什么叫侵蚀性降雨?
答:侵蚀性降雨是指引起土壤流失的最小降雨强度和大于该强度的降雨。一般而言,凡是产生地表径流的降雨就能引起土壤流失。因而侵蚀性降雨实质是产生地表径流的临界降雨。
【关键词】侵蚀性降雨
44、地形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答:水在平地上一般不会流动或流动很慢,没有动力,不能冲走地面的土粒。水在有坡度的地面上,流动加快,就产生了动力,就能冲动并带走地面的土粒。产生水土流失,坡度越陡,水流动越快,动力也越大,产生的水和土的流失也就越多。
【关键词】地形,水土流失
45、什么是水土保持效益?
答: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所取得的各种效益的总称。
【关键词】水土保持效益
46、什么是蓄水保土效益?
答: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在保水、保土、保肥以及改良土壤方面所获得的效益。
【关键词】蓄水保土效益
47。什么是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答: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生态系统(包括水、土、生物及局地气候等要素)向良性循环转化所获得的效益。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效益
48、什么叫水土保持经济效益?
答: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促进农、林、牧、副、渔等各业发展所增加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土保持,经济效益
49、什么是水土保持社会效益?
答: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后,在减少洪涝、干旱及山地灾害,减轻对河道、库塘、湖泊淤积,保护交通、工矿、水利、电力、旅游设施及城乡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所带来的效益
【关键词】水土保持,社会效益
50、什么是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答:开发建设项目由于占用、损坏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自然或人工设施而依法缴纳的补偿费用。
【关键词】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
51、什么是水土流失防治费?
答: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所投入的费用。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费
52、什么叫水土流失监测
答:水土流失监测是指对水土流失发生、发展、危害及水土保持效益定期进行的调查、观测和分析。
【关键词】水土流失,监测
53、什么是水土保持设施管理?
答:为巩固水土保持治理成果,对水土保持工程和林草措施及其它设施进行的维修和管护。
【关键词】水土保持,设施管理
54、水土流失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答:水土流失的基本规律有两条:
(1)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等四项自然因素必须同时处于不利状态,水土流失才能发生与发展。其中任何一种因素处于有利状态,水土流失就可以减轻甚至制止。
(2)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可以使四种自然因素同时处于不利状态,从而产生或加剧水土流失。人类合理的经济活动可以使四种自然因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处于有利状态,从而减轻或制止水土流失。
【关键词】水土流失,基本规律
55、什么叫水土保持措施面积?
答:按水土保持国家标准,在水土流失地区实施了治理措施的面积。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面积
56、什么是水土保持措施?
答: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技术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土保持,措施
57、什么是水土保持设施?
答:具有防治水土流失功能的一切设施,包括自然和人工设施。
【关键词】水土保持,设施
58、什么是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答:按照水土流失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实行山、水、田、林、草、路统一规划,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植被措施和耕作措施,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关键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59、什么是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答:为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而实施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60、什么叫水土流失治理面积?
答:在水土流失地区实施了水土保持措施,达到国家治理标准的面积。
【关键词】治理面积
61、什么是水土流失区?
答:水土流失比较集中,土壤侵蚀量超过容许土壤流失量的区域。
【关键词】水土流失区
62、什么是水土流失面积?
答:土壤侵蚀强度为轻度和轻度以上的土地面积,亦称土壤侵蚀面积
【关键词】水土流失面积。
63、水土流失会影响农业生产吗?
答:会,据科学观测,15~25度的坡耕地每年每公顷流失水量400~600立方米,流失土壤30~150吨;土壤中的氮、磷、钾、有机质等养分都同时流掉,造成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不耐旱,又加剧了干旱的发展,其结果是农作物产量很低,群众生活贫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关键词】水土流失,农业生产
64、面对严重的水土流失,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答:面对严重的水土流失,我们的对策就是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即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理措施,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土流失,对策
65、什么是生态因子?
答: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关键词】生态因子,影响,环境
66、土壤的形成需要是哪些因素作用的结果?
答:土壤的形成与发展与其周围的地理环境密切联系着,一般而言,土壤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土壤性质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土壤,形成
67、形成1cm厚的土壤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答:土壤的形成必须历经漫长的过程,形成1cm厚的土壤一般需要100-400年。
【关键词】1cm,土壤
68、什么叫做土壤肥力?
答: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它是土壤的本质属性,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
【关键词】土壤肥力
69、什么是径流?
答:流域的降水,由地面与地下汇入河网,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称为径流。
【关键词】径流
70、什么叫土壤熟化?
答:土壤熟化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耕种、施肥、灌溉、排水等各种技术措施,使土壤的耕性不断改善,肥力不断提高,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向转化的过程,即生土变熟土的定向培育过程。
【关键词】土壤熟化
❸ 水土保持的特点及其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建设是一个大的方面,其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了,包括改善当地及区域气候,营造景观,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减轻各种灾害等,当然,减轻水土流失是其中的一个目的了,两个方面是有交叉的地方了
❹ 有哪些项目涉及到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项目首先要做的是调查报告,即实际调查,取得第一手的调查资料。包括:你规划区的概括、 气候、水文、土地利用、现有水利等形成对当地了解的一手资料,并编写成报告。
形成报告后,根据规划需要即现有问题,编写水土保持规划 想成可行性的报告 投资等 通过后,最后进入施工。
特点:
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水土保持工作主要有4个特点:
一是其科学性,涉及多学科,如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法律等。
二是其地域性,由于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当地经济水平、土地利用、社会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的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
三是其综合性,涉及财政、计划、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经贸、司法、公安等诸多部门,需要通过大量的协调工作,争取各部门的支持,才能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四是其群众性,必须依靠广大群众,动员千家万户治理千沟万壑。
(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的特点扩展阅读:
主要措施: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蓄水保土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
1、工程措施
指防治水土流失危害,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而修筑的各项工程设施,包括治坡工程(各类梯田、台地、水平沟、鱼鳞坑等)、治沟工程(如淤地坝、拦沙坝、谷坊、沟头防护等)和小型水利工程(如水池、水窖、排水系统和灌溉系统等)。
2、生物措施
指为防治水土流失,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采取造林种草及管护的办法,增加植被覆盖率,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种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造林、种草和封山育林、育草。
3、蓄水保土
指以改变坡面微小地形,增加植被覆盖或增强土壤有机质抗蚀力等方法,保土蓄水,改良土壤,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措施。如等高耕作、等高带状间作、沟垄耕作少耕、免耕等。
❺ 生产建设项目与开发建设项目有什么区别
生产建设项目指的是以生产为目的的建设,开发建设项目以商品地产的项目
❻ 水利水电工程概算与水土保持工程的异同点
我是从事水土保持工程工作,我只说说关于水保方面的概算,水工我不懂,水保概算的依据是根据主体工程的初步设计编制的,水保工程量主要有排水设施,护坡拦挡,植物措施等等,其中编制水保概算的钱不是初涉上的钱数,因为水保是根据初涉编制,但是初涉主要说的还是这个主体所有的工程量包括消防和环评什么的,每本初涉的水保那块写的都不是最全的,而根据国家的颁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标准》一般做水保概算的要跟根据实际情况加入相应的工程量,比如说临时的拦挡设施,苗木的当地价格啊什么的,这些都是算钱的。不知道我说你能明白不?
❼ 项目建设占用国家投资建设的水土保持工程如何赔偿
不知道该项目占用国家投资建设的水土保持工程是什么工程,根据GB5043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3.2.1工程选址(线)、建设方案及布局应符合下列规定中的第二条:选址(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这是约束性规定,是不允许的,若占用了,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评审是有可能通不过的。
若不是约束性规定里的水土保持站点及试验区,那各个省的补偿收费是不一样的,安徽的规定是:占用、损坏梯田、谷坊、堰坝、人工草场、水土保持林、监测、科研等专项水土保持设施的,按恢复其等效标准的现行造价一次性征收;损坏水土保持科研、监测设施的,科研、监测中断损失费用应按现行价格折算后计入其中。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满意!
❽ 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
喀斯特石漠化的形成,是喀斯特石质山区坡耕地或植被剥离后,坡面在水力作用下,土壤被搬运、流失后基岩逐步凸现和裸露的现象。因此,如何防止石漠化,控制石漠化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喀斯特山区的水土保持问题。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将长江上游列为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并决定首批将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金沙江下游及毕节地区、陇南地区、嘉陵江中下游、三峡库区等四片列为国家的近期生态建设项目,拨专款扶持这些地区治理水土流失(简称“长治”工程)1989年,毕节地区的威宁、赫章、毕节、大方等4个县作为第一批“长治”重点治理县投入治理(照片6-1)之后,“长治”工程在全省的实施范围逐步扩大。目前毕节地区的全部8个县(市)、遵义市5个县(市)、六盘水市2个县(区)共15个县(市、区)已列入了“长治”县,近年来,国家每年扶持资金达到2000多万元。
“长治”工程的实施,充分考虑到贵州喀斯特山区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问题,采取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技术线路,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其理论依据是:小流域是一个自然的雨水集流区域,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即位移、搬运、沉积三个阶段都可以在小流域内反映出来。因此在治理上,就可以根据水土流失的规律,按不同的地形地貌,从坡面到沟谷,合理配置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和保土耕作措施,形成节节拦蓄的综合防止体系,控制水土流失。同时,小流域又是一个发展农、林、牧生产的经济单元,可以按照小流域的自然特点,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业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小流域经济,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使治理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10余年来,“长治”工程始终坚持采取的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在已经完成治理的248条小流域当中,有12条小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长治”工程的成功实践,已为贵州喀斯特地区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石漠化探索出了有效途径。
一、项目实施概况
全省到2000年“长治”工程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576.4km2,其中完成坡改梯83.2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280.6万亩,栽种经果林129.9万亩,种草69.3万亩,封禁治理302.3万亩,实施农业保土耕种措施271.7万亩,兴修塘堰156座,修建谷坊1688座,蓄水池2365口,水平沟782.2km,投资了20600.1万元,开挖土石方16037.1万方,总投工已达16078.3万个(照片6-2、表6-1)。
表6-1贵州“长治”工程统计表
续表
毕节地区8个县(市)共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437km2。其中,实施坡改梯70万亩,水土保持林234万亩,经果林109.8万亩,种草63.6万亩,封禁治理253.5万亩,保土耕作236.7万亩,建谷坊1507座,塘堰153个,拦沙坝94座,蓄水池697个,排灌渠289km,沉沙凼1570个。通过这些措施的合理配置,不仅大大改善了治理小流域的生态环境,而且促进了小流域经济的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在有效防止喀斯特石漠化方面,毕节的观音河小流域,高山小流域,威宁的中海小流域,玉龙河小流域,大方的木格小流域,金沙的老鸦岩小流域,赫章的则安沟小流域,黔西的附廓小流域,驮煤河小流域等都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遵义市5个“长治”县实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61.9km2。其中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有桐梓溱溪河小流域、遵义连阡小流域、仁怀隆堡小流域、鲁班小流域、习水的良村小流域等。六盘水市2个县共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0.2km2,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典型有水城双嘎小流域,六枝的岩脚小流域。
二、项目实施效益分析
贵州省“长治”工程实施以来,治理区内各级党委、政府和群众抓住这一机遇,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把“长治”工程作为一项扶贫攻坚项目,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造生存环境的宏伟工程项目来认真组织实施,广泛发动群众投入到这场整治穷山恶水的生态建设运动中,掀起了兴水保、反贫困的建设热潮。通过10年来的艰苦努力,治理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表6-2)。
1.生态效益:水土流失严重的状况得到有效控制,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贵州10余年来,“长治”工程共安排实施治理小流域248条。截止2000年底,累计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576.4km2。各项治理措施每年拦蓄泥沙1523万吨,拦蓄径流l1.7亿m3,经过治理后的地方实现了“土不下山、水不乱流”(照片6-3),缓解了洪涝灾害的危害。15个重点防治县(市)、区治理区内的植被覆盖率平均上升15个百分点。从而使蓄水保土能力大大增强,减少了泥沙对塘、库和河道的淤积,延长了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有效地避免了坝区良田好土被水打沙壅的现象,防洪减灾效益十分显著。
表6-2贵州省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调查表
毕节市观音河流域的何官屯镇,过去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1.62%,人穷地瘠,生态失调,灾害频繁,治理前的1982年4月,一场降雨量达67.4mm的暴雨,造成3人死亡,毁坏房屋上百间,上千亩良田被泥沙掩埋,损失极为惨重。1989年开始对该流域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建起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1993年9月一场降雨量达113mm的大暴雨,却没有任何明显灾害损失,与治理前形成了鲜明对比。
赫章县1996年5月23日遭受暴雨袭击,降雨量达191mm,已开展“长治”重点治理的财神河小流域与相邻未治理的兴发沟小流域相比,汇流历时推迟半小时,洪水历时延长3小时,洪峰流量减少60%,人员无一伤亡,而兴发沟则形成挟沙水流沟33条,长100km,冲毁农田房屋,损失折款1680万元,造成13人死亡。通过实施“长治”工程,治理区昔日的荒山秃岭变得林草葱郁,增强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贫困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2.经济效益: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
贵州省“长治”工程以挽救和改造坡耕地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基本农田建设,在进行坡改梯的同时,配套兴建排、引、灌等水系工程。实施坡改梯后,土壤的活土层一般都达到了0.5m以上,既保证了土不流失,又增强了耕地的涵水保墒能力。通过建设基本农田,将缓坡地改为水平梯田,将陡坡地改为梯地,耕作面变得平整,加上路通,水系配套,从而使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抗旱能力增强,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大大提高。同时,自然环境和生产条件的改善又为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提供了基础保障和条件,实现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增强了农业后劲,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实施“长治”以
来,建设基本农田67.4万亩,治理区每户新增0.48亩,有效地实现了治理区群众增产增收。
据统计,重点治理的15个县(市)、区治理区的粮食总产量1997年达343万吨,比1989年的242万吨增加了101万吨,增长了41.7%,平均每年增加14.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380元增加到850元,增长率为124%。如大方县木格小流域原为喀斯特高石漠化的严重水土流失区,群众生活极为贫苦,1990年人均产粮仅142kg,纯收入110元,通过以坡改梯为突破口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效益极为明显,据1996年调查,坡改梯使耕地单产大幅度提高,流域人均产粮达207kg,人均纯收入864元,有效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同时生物措施也初见成效,用材林、经果林长势良好,前景喜人(照片6-4)。
遵义市5个重点治理县“九五”期间以坡改梯为突破口,基本农田面积由治理前的84.6万亩,增加到96.52万亩,年增产粮食1.2万吨,毕节地区8个县通过10年来“长治”工程建设,实施坡改梯为主的基本农田建设71.8万亩,平均每年增加粮食2.87万吨,全区粮食产量由1988年的103.8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231.76万吨,2000年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越过温饱线。
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小流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山区人民开始走上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通过治理的小流域,一般都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一是做到地尽其用,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益,实现粮食增产。二是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林果基地,促进小流域经济的发展,从而使治理区群众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许多地方集中连片,规模规范种植的经济林果,已发展成为地方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并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可靠途径。
如威宁县自实施“长治”工程以后,全县目前已建成以苹果、梨为主的规模型经果林基地20万亩,1997年全县干果、水果产量已达3000多万公斤,县委、县政府为此做出了“依托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优质果树基地,发展县级支柱产业”的决策,明确提出了在2000年内建成30万亩优质苹果基地,以此实现全县人均增收300元,治理区群众增收1000元的战略目标,并且已将这一计划目标提交县人大讨论通过,正式纳入了威宁县“九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目前该县主栽果品红富士苹果由贵州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进行鉴评,荣获了“贵州省名优果品”的称号。
3.社会效益:提高了农村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长治”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山区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怀,治理区各族人民防治水土流失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依法治山治水的意识大大加强,改造坡耕地和大力发展经果林,开展多种经营,长中短结合的格局基本形成,为近期解决温饱,中期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基础,被群众誉为“德政工程”(照片6-5),增强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凝聚力,“长治”工程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广大人民群众在参与“长治”工程的实施中,学技术、学文化、学管理,增加了接受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机会,拓宽了与先进地区思想感情交流的渠道,使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商品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得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