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紧急求助:谁有2010年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吗
——2010年1月25日在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 徐守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编辑本段]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和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强化薄弱环节,破解发展难题,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态势,经济增幅较快回升,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总体上看,全省经济发展困难比预想的多,结果比预料的好。除进出口总额实现38.2亿美元,下降37.3%以外,主要预期目标完成了省第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任务。预计,完成生产总值3380亿元,增长10%,其中:第一产业486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150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1386亿元,增长11.1%。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604亿元,增长36.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86.7亿元,增长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1.1%;城镇登记失业率3.3%;人口自然增长率6.61‰。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应对挑战,较快扭转经济下滑趋势
贯彻落实并主动对接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及时组织实施了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工程、教育卫生、节能减排、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等一大批项目。大力推进节假日消费、旅游以及“家电下乡”,形成了新的消费热点。投资和消费的较快增长直接拉动了经济回升。2008年11月以来,争取国家扩大内需和预算内投资145.7亿元,发行政府债券65亿元、中期票据100亿元。全年新增贷款915.9亿元,同比多增453.6亿元。努力扩大招商引资,第十五届“兰洽会”签约合同项目总投资1061亿元。执行招商引资项目1425个,实际到位资金449.2亿元,增长58.3%。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30亿元,增长40%。投资增长直接拉动了即期需求,带动了全省消费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0亿元,增长18%;旅游接待人数达到3393.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2.8亿元,分别增长36.3%和40.2%。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加快。宝鸡至天水、平凉至定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65公里,比上年增加349公里。天水至定西、武都至罐子沟等高速公路正在抓紧建设,新开工兰州南山公路、瓜州至星星峡高速公路。兰渝、西平、天平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开工建设。嘉峪关机场航站区改扩建和金昌机场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兰州中川、庆阳机场扩建及新建夏河机场、张掖机场军民合用项目已得到国家批复立项。兰州至郑州至长沙成品油输油管道甘肃段建成,“西气东输”二线、涩宁兰复线、兰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等工程开工建设。乌金峡和炳灵水电站、景泰电厂、永昌电厂“上大压小”工程投产发电,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兰州范家坪热电厂建设进展顺利。开工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引洮供水一期、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稳步推进。一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和供水管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三、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工业经济企稳回升
制定了促进企业稳定增长的16条政策和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发展的10项措施,对23户骨干工业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开展大规模、高起点技术改造。推动省属企业同中央企业联合重组。加强经济运行协调服务,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新建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0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获国家科技奖11项,实现技术交易额35.6亿元。全国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在酒泉启动,装机容量达到22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64亿元。敦煌20兆瓦、嘉峪关1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开工。实施节能减排重点改造项目95个。淘汰钢铁、铁合金、水泥、造纸等落后产能375万吨,关停小火电机组30万千瓦。从二季度开始,工业生产形势逐月好转,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20亿元,增长9.5%。万元GDP能耗下降5.2%,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均完成年度减排计划。
四、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农村经济稳定发展
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努力增加投入,加强农田水利、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开展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全省粮食、良种、农机及农资“四项”补贴资金达25.7亿元,增加6.3亿元。兑现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良种补贴资金2.4亿元,是上年的近3倍。粮食总产量达到906万吨,创历史新高。全膜双垄沟播面积达到758万亩,增产粮食60万吨以上。整合13.3亿元支持马铃薯、中药材和43个牛羊产业大县建设,马铃薯、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和246万亩。草食畜牧业加快发展,肉类总产量85万吨,增长7.4%。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7万亩,完成节水灌溉面积89万亩,新修梯田110万亩。实施596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减贫40余万人。解决15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新建农村户用沼气40.2万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6万公里。劳务输转477.5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65亿元。
五、切实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省级投入资金61.5亿元,承诺为老百姓办的12件实事基本落实。制定了30条促进就业政策措施,启动实施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安置3838名纯农牧户零就业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争取国家“特岗计划”5000名,选拔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5000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招录公务员2857名。城镇新增就业27.8万人,实现再就业11万人。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五保户供养标准和工伤伤残标准。城乡低保资金达到31亿元,增长51.8%,低保人数增加107.5万人。村干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全面实施。新开工建设廉租住房4.86万套、232.2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54.8%。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3万户。全面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完成宕昌县“两基”攻坚任务。率先开展中职教育减免学费工作,覆盖率达97%。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5%。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科学有序进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和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三项制度”,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制定《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甘肃省扶助残疾人规定》,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一批文艺精品获国家大奖。第三次文物普查、丝绸之路申遗、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和长城资源调查工作进展顺利,申报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2.2万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6000个农家书屋。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新闻出版、外事、侨务、地震、气象、人防、测绘、参事、文史、地方志和档案管理等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六、加大工作力度,灾后重建任务基本完成
按照国务院目标要求,举全省之力加快灾后重建。落实各类补助性重建资金406.7亿元。纳入规划落实重建资金的9685个项目已开工7299个,占规划项目数的75.4%。完成投资390.1亿元,占规划总投资的57.1%。灾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和维修任务全面完成。基层学校、医院等公用设施重建工作完成80%以上,通路、通电、通水、通信息、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目标基本实现,市场服务体系初步恢复,水利、电力、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有序推进。深圳援建项目全部开工,18个项目建成。
七、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B. 人均水资源相关
[转帖]甘肃水资源调查
国研网首页 > 区域经济 重构甘肃水利 2003-01-03 中央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所确定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重点,都与水和水利密切相关。水利在甘肃省特定的自然条件下,如何为实现西部大开发目标发挥基础和保障作用,是一项十分具有挑战性的艰巨任务,也是社会各界、各个层面极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水利在甘肃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甘肃深居内陆腹地,远离海洋,西北紧靠世界屋脊,特定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甘肃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贫乏。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281毫米,自产水资源量286.2亿立方米,纯地下水8.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150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耕地亩均378立方米,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的严重短缺,是造成甘肃省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文化落后、贫困人口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建国以来,甘肃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地兴修水利,截止2000年底,累计投入资金142亿元,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86座,累计修建加固堤防2000多公里,初步控制了江河的常遇洪水,各类水利工程年供水量达到了121.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从300万亩扩大到1907万亩,兴修梯田2420万亩,水地和梯田生产的粮食占到全省总产的75%,全省85%的农村人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7万平方公里,建成小水电站455座,建设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26个。目前省内水利基础较好的河西走廊和沿黄灌区,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区。 进入“九五”以来,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1998到2002年,甘肃省水利投入达到76.6亿元,占建国以来全省水利建设总投入的43%,其中中央投入43.4亿元,占建国以来中央在甘肃省水利投入的85%。2001年,中央对甘肃的水利投资在全国排序第六,在西部十一省(市、区)排序第二,甘肃省水利工作转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根据甘肃省“十五”及2015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预测,到2005年,国民经济各部门需水总量将达138亿立方米,按现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分析,供水缺口为16.9亿立方米;到2015年,需水总量为152亿立方米,供水缺口为30.9亿立方米。因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为满足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不断增长地需求,必须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否则,水利将成为制约甘肃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甘肃水利面临的主要问题 资源型和工程型缺水问题并存,制约了我省社会经济发展 河西内陆河流域和中部干旱地区,从根本上说均属资源型缺水,但同时存在骨干水利工程不足的问题。黑河、渭河、洮河等主要河流上至今未建调蓄工程,使宝贵的水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全省现有水库总库容占年径流量的7%,低于全国15%的平均水平,蓄水工程供水量仅占地表水供给量的30%,低于全国的54%,水利工程对地表径流的调控能力不足。 现有大中型灌区普遍存在工程建设标准低,老化失修严重 全省干支渠老化失修率为45.6%,28%的渠道未衬砌,渠系配套差,输水和灌水损失大,现状有效灌溉面积与设计灌溉面积相差98万亩,一些灌区田间工程配套率很低,管理设施不健全,管理水平落后。 水利投入不足 甘肃省引大入秦、南阳渠、疏勒河农业综合开发等骨干水利工程均属地方重点工程,国家投资属补助性质,三项工程合计投资缺口25.04亿元,加上其它在建项目,资金缺口超过30亿元。这些工程由于投资不能按期到位,已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效益的正常发挥。同时,水利前期工作投入严重不足,项目储备比较薄弱,一些项目的勘测设计精度不高。 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不够 受资金影响,近年来虽然甘肃省已累计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47万亩,但常规节水面积为912万亩,占87%,喷、滴灌等高新节水面积比重偏小,现状农田平均毛灌溉定额598立方米/亩,节水潜力仍然较大。 水土流失严重,治理任务重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38.9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85.6%。同时,河西地区土地沙化逐年扩大,水土流失及荒漠化治理的任务日益加重。 防洪基础设施十分薄弱 全省需要建设河堤工程5030公里,现有河堤工程2386公里,其中达标河堤工程仅有1560公里。全省以灌溉为主的3座大型水库全部带病运行,23座中型水库存在病险问题,兰州市等10座城市和56座城镇防洪基础设施很差。 甘肃水利发展的基本思路 适应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抓住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矛盾,以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以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节水为中心,继续走“大中小并举、三水齐抓”的路子,加快建设,强化管理,建立符合甘肃特点的水利体系。 河西内陆河流域要加快在建的疏勒河综合开发、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建设进度,实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优先安排现有工程的配套改造,普及高新节水灌溉技术,加大疏勒河、黑河中下游地区地下水开采,逐步压缩石羊河流域地下水开采量,积极论证并尽快兴建黑河、杂木河、西营河等调蓄水库工程,全面实施“引大济西”调水工程,争取国家适时实施“引大济黑”调水工程。 黄河流域既是工程型缺水区又是甘肃省的生态建设重点区,要在抓好引洮工程建设的同时,有计划地兴建景电三期、兴电二期以及泾河、马莲河、渭河干流上的调蓄工程,继续加强水土保持和梯田建设,发展集雨节灌,深化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加大塬区和河谷川区地下水的开发力度,加大工业和城镇生活的节水力度,积极论证并实施“引白入洮济渭”跨流域调水工程。 长江流域要充分发挥水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发展“五小”工程,提高水利、水电化程度。 甘肃水利发展措施建议 以新《水法》颁布和实施为契机,加快水利法制化进程 从2002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水法》,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首先要尽快修订甘肃省实施水法办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抓紧制定全省节水条例、水资源保护条例、行业用水定额、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办法、水功能区划及管理办法等。同时,根据新《水法》突出水资源节约、配置、保护、管理的这一特点,建立各项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要加强水利执法工作,加强水法宣传教育,努力营造良好的依法治水的环境。 以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突破口,推进全省节约用水工作 水利部确定张掖市为全国首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这对于促进全省的节水工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省政府已批转水利厅组织编制的《全省节约用水发展规划》,要以此为指导,编制各区域节水规划,采取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运用法律、行政、工程、技术和经济等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全社会的节水工作。 以规划为指导,加快骨干水利工程建设 甘肃面临的水利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引洮工程和黑河流域综合治理,是全省水利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引洮工程目前已得到国务院批准,总投资106亿元,建设工期12年,将从洮河调水5.5亿立方米到中部干旱地区,从根本上解决11个县共300多万人的生活、生产用水困难,兼顾发电,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近期总投资23.6亿元,其中甘肃16.3亿元,通过节水挖潜、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等综合性措施,用三年时间实现国家确定的黑河分水目标。同时,要加快引大入秦、南阳渠、盐环定扬黄甘肃专用部分、疏勒河等其它在建项目的建设进度,搞好现有工程的挖潜配套,有计划地实施一批中小型水利建设项目。 以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为重点,不断推进水资源统一管理 在水利部倡导下,目前甘肃省已有40个县和甘南州完成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庆阳、平凉、张掖等地结合地改市也准备将水利局改制为水务局,负责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镇)的供水和水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统一协调城乡地表水、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十分必要。 搞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重点抓好马莲河世行贷款项日、长治工程和黄河中上游多沙粗沙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河西地区荒漠化治理;加大兰州等地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保护力度,严格按照江河水体的功能区划和水环境容量,实施入河排污总量控制许可制度。 加大防汛工作力度 围绕重点水库、主要城市、重要河道三大防洪保安目标,加快重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度,搞好应急防洪设施的除险工作;完成兰州、天水、临夏、武都、平凉等5座重点防洪城市防洪预案的审报工作和56座城镇防洪方案的编制工作;加大河道管理力度,切实解决好河道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 投入不足是甘肃省水利发展的长期重要制约因素。水利作为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要实现以上建设和管理目标,必须建立稳定可靠的投入机制。要进一步理顺投资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投资进入水利项目建设。要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向西部倾斜的信贷支持和税收减免政策,不断改善水利、水电等涉水项目的投资环境,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采取项目融资、BOT或TOT等方式,为水利建设筹集资金。同时,水利工程的供水价格要按照满足运行成本和费用,获取一定利润的原则,逐步建立起以水养水、自我维护、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作者: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副处长:刘斌 陈继军 来源:《西部论丛》
C. 生药考试问题 急 谢谢
这问题应该是医学的常识。人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觉得它的药用价值非常丰富。但是却不太清楚它有哪些药用功能。
对于一般的人来说,人参一般具有以下的药用价值:人参对糖代谢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增强人体的抵抗疲劳的功能,也能够舒活身体,降低人体的紧迫感,同时也有抵抗衰老,增强记忆力的功效。不过,根据报道,研究人参作用的人员发现不同品类的人参,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大多情况下是不一样的,化学成分不一样,其对人体的血管的作用往往也不一样,而且在很多的情况下,往往会有些很伤害人体的副作用。所以,请各位朋友食用人参应注意注意。
(1)本品的乙醇溶液(1+10)有左旋性。
(2)取本品加等量的樟脑或白里酚研混时成液态。
(3)取本品1g加硫酸20mL摇混时,显近黄色混浊物,但2h时分离出天然薄荷醇香气的透明油层。
目前野生甘草资源的现状却十分令人担忧。世界野生甘草资源主要分布在蒙古国和我国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等草原地带。随着甘草制成品在医药保建、烟草、日化、印染、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加之受地域分布的影响,国际贸易量也在与日俱增,众多因素共同促成了其市场价格的上涨,这反过来又成为过度采挖的直接动因。在国内,一些厂家和不法分子唯利是图,不顾国家法令和地方法规,在野生甘草资源地,滥挖乱采,从事非法的甘草贩卖活动。
有关科学家近日再次提出了“甘草濒危”的警示。
高额利润 诱人犯禁
甘草,药之国老,不但国内需求巨大,同时也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年需求量达4万多吨,是我国用量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多年来国家一直对其实行较为严格的出口配额招标制度。但自2003年始,甘草改为出口配额有偿使用商品后,出口限额有所松动,导致出口大幅增长,国际市场价格一再攀升,目前已达每吨1200美元。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2003年前3个季度,新疆出口胀果甘草1087吨,比2002年同期增长278.9%;出口其它甘草186吨,较2002年增长72.6%。出口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由于近几年国际市场对甘草需求不断扩大,新疆一些甘草产地为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滥挖乱采,严重威胁着有限的野生甘草资源。据了解,我国今年新疆甘草出口量较去年又有大幅增长,这也从侧面体现了甘草资源保护的艰难。
在野生甘草产地,几乎无人了解甘草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真实价格。近几年,在阿克苏地区的一些草原,一些从事甘草贩卖的个体户,时常在夜幕的掩护下出动汽车、拖拉机收购、偷运甘草,湿漉漉的甘草在当地每公斤的收购价仅在1至2元之间。在乌苏县、精河县、沙湾县等地,滥挖甘草的队伍甚至形成了“一条龙服”,当地农民和外省民工四处挖掘,每人一天至少挖40公斤左右。不法商贩则在公路边非法收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伊犁、阿勒泰等地的甘草资源,同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一些偷运甘草的汽车上甚至有专人看守押运,并时常与草场护林员发生争执打斗。势不可挡的“挖草大军”,使草原甘草资源地的植被根系裸露,土质松散,一片狼藉,生态植被破坏严重。一些幼小的甘草有幸躲过劫难,但枯黄的草叶随风摇曳,瑟瑟发抖,面对满目疮痍的大地仿佛在流泪。
目前,滥挖甘草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无人知晓。
乱采滥挖 资源锐减
多年来,由于人们乱采滥挖,不仅严重破坏了我国植被资源,造成大批土壤沙化,全国野生甘草的面积也在急剧下降。在甘草资源生产带,曾经成片的野生甘草枝繁叶茂,它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是固沙保土的好手。但由于“甘草热”的冲击,滥挖现象日趋严重。曾到新疆考察的专家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野生甘草蕴藏量达200多万吨,而今还不到35万吨。照这样的速度挖下去,本世纪,甘草资源将濒临枯竭。有专家断言:“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五年后,甘草将在中国绝迹!”这绝非危言耸听!以宁夏甘草主产区为例,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区甘草面积锐减了三分之二多,地下储量不足一亿公斤。面对禁而难止的挖掘狂潮,人们忧心如焚。
位于陕甘宁革命老区的盐池县,是我国甘草的主产区之一。说起甘草,盐池县的干部群众眼前便浮现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那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繁荣景象。然而,面对如今满目疮痍的草原,老乡们个个心情沉重。最让他们痛心的是,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恢复生态建设的速度,远远抵不上滥挖甘草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速度。据有关部门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宁夏甘草面积达1408万亩,甘草地下储量5亿公斤;八十年代,减少至880万亩,地下储量减少至2.7亿公斤;九十年代,全区甘草面积锐减到400万亩,地下储量仅有1亿公斤。这仅有的400万亩甘草和1亿公斤储量又主要集中在盐池县。
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关于禁止采集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的通知》,向滥挖甘草发出禁令,随即,宁夏自治区对甘草实行了限制采挖、专营和许可证制度。自治区政府规定,凡采挖甘草者,需经当地县级政府农牧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向自治区农牧主管部门申请采挖证,出售甘草时须凭采挖证。药品收购单位则要凭农牧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收购许可证和收购计划收购甘草。2001年初,自治区政府进一步作出决定,暂停执行每年下达的125万公斤成品甘草的年度收购计划。至此,甘草这一野生固沙植物,表面上退出了宁夏市场。然而,盐池县境内大规模采挖甘草的行动,实际上只停止了不足两个月,而且是因为大地封冻无法采挖所致。
每逢春秋时节,在宁夏盐池县,看到穿梭于马路两旁、草原深处,开着拖拉机,驾着蹦蹦车,拉着粮食和工具的农民,准是来挖甘草的。他们每到一处,草原便留下一个挨一个的足有一米深的坑。他们毫不掩饰地说:“咱家人多,家穷没收入,只能靠挖甘草过活。甘草每公斤能卖四五元钱,咱一天不多挖,只挖20公斤甘草,就能赚百、八十元钱,这比蹲在家里过穷日子强多了……”
由于乱采滥挖,甘草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不少原主产地资源濒临枯竭,目前除新疆外,其它产区已难见大量的野生甘草。
损失的不仅仅是中药材
挖甘草的农民过上了“好日子”,却苦了当地广大农牧民。
被一座座沙丘团团围住的盐池县马儿庄乡,原本是植被茂盛的富庶之地,是盐池县生态环境最好的乡,农民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然而,这十多年的日子里,从未停止过的滥采乱挖,草原日益沙化的生态环境,已严重影响了这里世世代代靠放牧为生的牧民的正常生活。被当地群众称为“黄沙吞噬的村庄”的黎明村,40户牧民的住房被沙丘掩埋了半墙高,屋里天天扬沙尘,饭里顿顿进沙子,眼里常常揉沙粒。每逢开春时节,沙尘蔽日,牧民们实在难以抵御沙尘危害,不得不举家搬迁,流落他乡。
对此,马儿庄乡党委书记李存山痛心地说:“眼下,马儿庄乡的65万亩草原已被挖了三四遍,翻了个底朝天,就连甘草的‘幼芽’都不能幸免。如今,从中央到地方来了解情况的人不少,要求汇报的人不断,乡里光电话费一个月就要花掉几百元,可就是解决不了滥挖甘草这个难题。” 马儿庄乡的一些农牧民说,乡里搞草原承包,搞了一年也包不下去。他们心里明白,即使草原承包给他们也是白包,连政府都挡不住滥挖甘草之风,他们个人承包了草原,怎能挡得住?
整天忙于制止滥挖甘草的盐池县公安局马儿庄乡派出所所长李成东说:“依照草原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草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破坏草原和采挖甘草的行为,处以1至5倍的罚款或没收工具,一些群众对此根本不予理睬。你罚款,他就跑;你没收了工具,就有人再给他们送来。你态度强硬,就会发生群体性围攻。在这里执法实在太难啦。”
不仅如此,由于多年来大规模采挖甘草,已使盐池县大片草原沙化,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全县近三百万亩草原资源几乎毁之殆尽;草原正以每年40万亩的速度退化、沙化,仅马儿庄乡的65万亩草原,沙化面积已达87%。平均每年近一个月的沙尘暴天气,就使数百万亩草原牧草难以返青。仅2000年春天的几场沙尘暴,该县就有600万只羊死亡或失踪。农牧民们长期依赖的旱地农业也因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连年减产,耕地因土地沙化逐年弃荒,羊只饲养量逐年下降。
国家投资数亿元建设的盐环定扬黄水利工程,近八十公里的引水渠护堤被挖得处处是坑,甚至有些地方水渠上的水泥板也被撬掉,导致多处引水明渠被沙土填埋,无法正常引水,县政府不得不投入近百万元清理沙子。
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十多年来,国家在盐池用于治沙、恢复生态建设、种草种树等投入资金累计近两亿元,而这里畜牧业收入每年损失就达五十万元以上,农业收入每年损失在二十万元以上,政府每年用于制止采挖甘草的资金多达几十万元。滥挖甘草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被挖草原每亩损失牧草34公斤,间接损失牧草51公斤。以此推算,近年来宁夏仅挖甘草造成牧草损失就近五万公斤,相当于近五万只羊的饲养量。
中药“国老”何时不再流泪
保护甘草资源,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资源、环境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失去的不仅是甘草资源,破坏的不仅是生态环境,更重要的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将面临灭顶之灾!
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国野生甘草资源保护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全民资源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薄弱,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野生甘草资源滥挖乱采状况严重;二是过度开发导致资源严重破坏;三是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行为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资源分布。
也有专家指出,甘草滥采乱挖,并非“不治之症”。既然滥挖甘草因贫困而生,因此,必须首先从源头上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引导农民通过劳务输出等正当渠道改善生活条件,使他们在闲暇之余有事做、有活干、有钱挣。其次,应借国家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强劲东风,堵源截流,坚决打掉甘草地下交易市场。对甘草加工、收购、运输的个体、集体、国营企业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对没有采挖、专营许可证的经营者,应坚决予以取缔。政府采取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制止采挖甘草,无疑对保护草原和甘草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要从根本上解决甘草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还必须理顺甘草资源的管理体制,彻底改变过去那种草原由畜牧部门管理、流通由工商部门管理、经营由医药部门管理、收购由计划部门下达的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并应坚决落实业已制定并实行的采挖、专营许可证制度。此外,国家要尽快制定防沙治沙法规,修改完善现有的草原管理方面的法律和地方性法规,加大对破坏草原、滥挖甘草的打击力度,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不能一罚了之。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草原,制止滥挖甘草,才是保护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武器,才能使饱受摧残的草原得以休养生息,造福人类。
D. 从长远来看,解决水资源利用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如果是空间分布不均匀的话—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工程等;如果是时间分布不均匀的话—修建水库:如三峡水利枢纽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一样都是管理长江流域的水流,小浪底水利枢纽而是管理黄河流域的水流。日常生活中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方法也有很多:如节约用水(一水多用),防止水污染(制止工厂和生活中的废水排放),解决浪费和水污染的问题。在此倡导不要浪费水资源!(世界水日:3月22日)
E. 甘肃省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10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十二五”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国内外形势,今年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去年。一方面,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世界经济逐步向好。我国经济回升基础不断巩固,市场信心明显增强,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政策效应将继续显现。新的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为我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带来新的机遇。另一方面,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基本稳定,继续加大调整经济结构和收入分配力度,对我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必须正确判断形势,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凝聚全省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发扬甘肃精神,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坚持“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全面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改革创新,继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着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力度,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地方预算收入增长1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以上。
确定这样的预期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基于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需要。只有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才能稳定社会预期,增强发展信心。这对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都是非常必要的。也只有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才能逐步缩小我省与全国的差距。二是基于对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的认识。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取向没有改变,特别是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强化农业基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而这些方面正是我省的薄弱环节,也是我省争取国家支持、加快发展的宝贵机遇。三是基于区域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发展信心和动力。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对省情认识的升华,极大地调动了全省加快发展的积极性。河西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陇东石油煤电开发利用项目投资强度加大,各市州精心谋划、竞相发展,形成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按照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加快项目建设,保持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措施,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扩大投资规模,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一是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建成天水至定西、康家崖至临夏、永昌至金昌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营盘水至武威、成县至武都高速公路。抓好武都至罐子沟、西峰至长庆桥至凤翔路口、徐家磨至古浪、瓜州至星星峡等高速公路建设。新开工敦煌至当金山二级公路及临夏至大河家、岷县至合作等10条942公里国省道改造项目。按照本届政府任期内,用三年时间完成全省所有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的目标,今年完成12个县的建设任务。确保兰渝、西平、天平、兰州铁路枢纽、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等重点铁路项目按计划完成投资,全面开工建设宝鸡至兰州客运专线,争取开工建设天平铁路北延线及包兰铁路兰州至银川扩能改造工程。完成嘉峪关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加快金昌机场建设进度,争取开工建设兰州中川、庆阳、夏河机场及张掖军民合用机场改扩建项目。
二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积极争取石羊河流域防沙治沙与生态恢复、祁连山北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敦煌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等项目。加快实施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陇南山地水土流失治理及重点生态建设等工程。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项目建设。加快引洮供水一期、盐环定扬黄续建甘肃专用工程建设进度。
三是壮大能源基础产业。加快酒泉380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一批10兆瓦并网型光伏发电项目,开展50兆瓦光伏发电特许权招标工作。抓好黄河河口、白龙江沙川坝等在建水电站建设,建成崇信电厂、平凉电厂二期、兰州范家坪热电厂,加快酒泉热电厂等项目建设,全面开工建设永登至金昌至酒泉至瓜州750千伏双回路输变电工程和酒泉风电基地“十一五”风电场升压站工程。积极推进核桃峪、新庄、刘园子矿井建设和煤矿安全改造项目进度,力争大柳矿井及选煤厂和新安煤矿建成投产。加快庆化搬迁改造和兰州原油储备基地工程建设,建设一批城市天然气管网。
四是抓好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精心谋划一批关系长远发展和增强发展后劲的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引洮二期、黑河治理二期、引哈济党、庆华集团张掖煤制气、兰州11.8万吨碳五全分离综合利用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雷家角至西峰、临洮至渭源、兰州南绕城、十堰至天水甘肃段高速公路可研和初设批复。完成天平铁路向南延伸、干塘至武威增建二线等铁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启动兰州至张掖增建三、四线铁路项目。加快部分支线机场及改扩建机场前期审批。完成正宁、沙井子和甜水堡矿区规划批复。加快兰州轨道交通项目的前期工作。
五是努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强化项目管理,创新管理模式,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做好项目规划、论证、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及时履行环评、节能、土地等前置审批手续。依法依规推进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等工作。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对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和审计,确保项目廉洁、工程优质和资金安全。
六是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今年是完成灾后重建任务最后一年,必须突出重点,靠实责任,全面加快城镇居民住房、城市基础设施以及水利、交通、医院、学校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按时完成重建任务。加强与深圳市的协调配合和省内对口支援,精心组织,确保重建项目有序推进。加强检查验收,确保重建工程质量。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继续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开展企业科技创新年和质量效益年活动,加快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加快发展速度。
一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实施石油化工、钢铁有色、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电子信息和轻工纺织等6个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支持企业拓展石油化工精细加工,提高钢铁有色金属深加工比例。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优化矿区资源配置。在能源资源优势地区建设大型现代高载能产业基地。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支持兰州吉利轿车扩能改造,推进石油钻采和炼化设备、数控机床、风力发电设备成套化和高端化。利用中药材特色资源和生物技术优势,推动特色中成药、藏药和生物制药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畜产品、马铃薯、果品蔬菜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葡萄酒产业。推进品牌战略,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是加强新能源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国家自主创新产业化项目,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开发,积极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制药、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组织实施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在石油化工装备、新型催化剂、精细化工、新型功能材料等方面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新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建设“一区七基地”,培育16条产业链,实施72类重点支撑项目,总投资2133亿元。提高煤炭、黑色和有色金属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支持工业园区提升循环经济发展功能。抓好省级43个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加强重点工业行业和160户重点企业的节能工作,落实差别电价政策,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大力实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技术改造项目,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回收处理等新产品新技术。加大兰州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加快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建设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加大工业和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积极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控制在56.3万吨、16.8万吨以内。
四是积极创造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加大力度落实促进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公共事业领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信息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功能齐全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发挥兰州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中小企业发展的优势,努力增加信贷投放。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落实出口退税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三、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投入,夯实农业农村持续发展的基础,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扶持奶牛、生猪养殖等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全膜双垄沟播面积达到1000万亩、高效节水200万亩、脱毒种薯400万亩。开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推进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实施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加快马铃薯、高原夏菜、中药材、制种、果品、酿酒原料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推进牛羊产业大县建设。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扩大农产品外销。推进乡镇企业产业升级,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服务业。积极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加快良种繁育、设施农业发展。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就业指导和权益保护,努力增加现金收入。
三是继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中小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加大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力度,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和农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列入国家规划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继续实施22个农村电气化县项目。建立健全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加快实施农村信息化民生工程、电网改造工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四是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以兰州、嘉峪关、金昌3个省级试点市和11个试点县为重点,整体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把城市发展与壮大县域经济结合起来,推进沿西陇海兰新线各城市发展。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集聚、吸纳就业和公共服务能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落户条件,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努力提高城镇化率。
四、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坚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战略方针,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点,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
一是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陆水空并重、建管运并举”的发展思路,在适应大交通、建设大通道、构筑大枢纽、发展大物流上找准切入点,推动以物流园区为龙头、物流中心为骨干、城乡快速货运为支撑的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积极探索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统一协调的政策、规则和标准,促进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二是扎实推进城乡流通体系建设。以中心城市、交通干线和物流园区为依托,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现代物流网络体系。支持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村县乡集贸市场改造工程”、“新网工程”和邮政服务“三农”工程等实施力度,建立大宗农产品产销衔接体系,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加快社区肉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和粮油副食品等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建设。
三是着力培育城乡消费热点。完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增加种类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加快宽带网络建设和农村信息化步伐,推进“三网”融合,促进信息消费。鼓励发展消费信贷,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促进金融、科技、文化、中介、培训、家政、养老、健身等服务消费。
四是促进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用好国家进口贴息政策,扩大镍、铜、铅、锌精矿进口规模。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金川公司、酒钢集团等大型骨干企业拓展境外投资,获取资源。抓住国家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机电、钢铁制品等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率的时机,调整结构,促进优势产品扩大出口。
五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整合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积极争取开通兰州中川机场航空口岸,扩大入境旅游。加快旅游企业改革,培育骨干龙头企业。促进旅游与文化体育相结合,加大宣传促销和市场开拓力度,扩大旅游消费。
六是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2010-2012年住房建设规划,明确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规模。加大住房供应结构调整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确保资金、土地供应和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大对圈地不建、捂盘惜售和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五、全面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培育经济增长极
以深入研究、搞好规划为基础,全面启动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发挥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模式,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整体推动我省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是切实增强兰白都市经济圈辐射带动能力。研究编制兰白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形成兰白都市圈协调合作发展的工作机制,依托区域内经济技术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兰州国家石化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及制品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国家重要的能源及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及中藏药现代化基地。加快建设西北交通枢纽、区域金融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发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
二是着力打造河西新能源和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加快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启动河西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建设,带动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加快陇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做好石油煤炭资源勘探开发和加工产业链延伸工作。积极推进大型坑口电站和骨干电网建设,提高电力送出能力。加快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推进陇东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培育和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嘉峪关不锈钢生产基地,金昌镍铜钴生产基地,陇南、甘南黄金铅锌生产基地,张掖、武威和定西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天水机械电工设备制造基地,平凉电子真空器件制造基地,临夏商贸和民族产品生产基地。规划建设精深加工园区,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四是全面加快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加大扶贫开发、以工代赈投入力度,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实施贫困地区集中连片扶贫综合开发,继续开展河西特困移民帮扶工作。落实扶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发展政策,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促进甘南、临夏等民族地区和庆阳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力争易地扶贫搬迁6万人。减少贫困人口40万人。
六、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继续加大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力度,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一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政府主导、市场拉动、鼓励创业等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落实支持企业吸纳就业政策,促进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继续推动全民创业。扩大就业再就业和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继续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工作。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下岗再就业8万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00万人次,创劳务收入400亿元。
二是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现被征地农民、村干部养老保险与新农保制度并轨。以农民工、个体私营、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范围。以大学生、中小学生和困难群体为重点,扩大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范围。彻底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参加城镇养老保险、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老工伤”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等遗留问题。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
三是坚持优先发展教育,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扩大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创新体制机制和办学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和集团化办学,加快实训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加快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改善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引导学科专业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高教育质量。继续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减免学费政策,实施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政策。
四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基层服务水平。重点发展基层公共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中心建设,加强技术人员专业培训,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综合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基本药物省级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逐步实现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医疗卫生机构。继续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防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确保完成人口控制计划。全面落实奖励扶助、少生快富、特别扶助等政策措施,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机制。实施优生促进工程,做好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完善人口计生经费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人口计生事业费达到人均30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推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
六是促进文化繁荣,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文化事业发展,加快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扶持精品剧目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进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组建文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积极推进广播影视领域项目建设和产品创新。建设国家敦煌古壁画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筹建国家亚高原训练基地,办好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做好新闻出版、外事、侨务、地震、气象、测绘、参事、文史、地方志和档案管理等工作。
七是强化措施,为民办好14件23项实事。(1)解决12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新增农村户用沼气10万户。(2)完成甘谷、舟曲等12个县城通二级公路建设任务。建成2000公里通乡油路。(3)新修梯田134万亩,土地整理复垦开发32万亩,其中新增耕地7.1万亩。(4)整合培训资源,实施14万农民技能培训工程。(5)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安排信用贷款额度450亿元。(6)提高村组干部报酬和村办公经费。村干部报酬按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组干部误工补贴按村干部报酬的30%确定,村办公经费按每年5000元标准补助。(7)城市低保标准提高10%,农村低保标准由728元提高到850元。(8)实施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9)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1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补助水平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每人每年15元。(11)实施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安排资金19亿元。其中,中央补助11亿元,省财政安排4亿元,市县配套4亿元。(12)实施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工程,逐步达到每个市州及人口在30万人以上的县区都有1所特教学校。(13)选拔5000名普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招录4500名医学类(含护理专业)、500名兽医专业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基层兽医站工作。(14)实施城乡危旧房改造工程,包括农村危旧房改造20万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6000户,新建廉租住房3万套、发放租赁补贴10万户,城镇居民住房灾后重建3.69万套、维修加固4.5万套,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6.37万户,省属企业矿山塌陷区危旧房改造2000户,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5000户。
七、加强安全管理,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确保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抓好交通、煤炭、消防、民爆、建筑、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专项治理,严厉打击违法生产行为。加强商场、学校、幼儿园、娱乐场所等人员聚集地的安全防范,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妥善处理土地征用、拆迁安置、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劳资纠纷、涉法涉诉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着力解决突出的信访问题。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力度。积极预防、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八、认真调查研究,编制好“十二五”规划
编制“十二五”规划,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省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围绕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增强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重大问题,重点对“十二五”时期发展环境、思路目标、基础设施、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区域发展、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等方面深入研究,集思广益,完善发展思路。加强重大项目储备,把规划目标与城乡统筹结合起来,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结合起来,与国家各项支持政策对接起来,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F. 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的重点项目
近年来代表性项目有:与清华大学、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合作,并牵头承担的国家级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成果经鉴定属国际先进水平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引大入秦灌溉工程;省河西走廊(疏勒河)农业暨移民安置综合开发项目;省引硫济金工程;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省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省靖会电力提灌工程;省靖远兴堡子川电力提灌工程;省东乡南阳渠灌溉工程;省引洮供水工程;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甘肃专用供水工程;宁夏扶贫扬黄工程总干渠五泵站工程;省民乐县海潮坝水库;省临洮县洮河三甲水电站工程;省黄河柴家峡水电站工程;省张掖市黑河龙首一、二级水电站工程;省张掖市黑河小孤山水电站工程;省洮河九甸峡水利枢纽及水电站工程等。多项工程项目中具有突出技术特点或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的采用创西北地区、全国之最或达国内领先水平,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勘测、设计经验。
G. 宁夏创立50年有哪些辉煌成就拜托各位了 3Q
50年来,宁夏GDP由1957年的2.58亿元跃至2007年的834.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0.37亿元增为8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0.15亿元增为621.8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3亿美元增为15.84亿美元,全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由0.08亿元增为613.96亿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2002年的29.7万人减少到5万人左右。 9月23日,我区610万回汉各族群众迎来了自治区成立50周年华诞。50年,弹指一挥间。回顾50年来自治区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展望光辉前景,我区各族群众充满信心。 GDP是1958年的323倍 城乡居民储蓄增加600多亿 2007年全区GDP实现834.16亿元,是1957年的323倍,是1978年的64倍,连续9年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743元,是1957年的93.5倍,是1978年的37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0亿元,是1957年的216倍,是1978年的25.3倍。 自治区刚成立时,工业企业凤毛麟角,日用工业品绝大部分依赖外地。经过50年的建设,已形成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经济效益不断提高。2007年,全区工业完成增加值420.28亿元,分别是1957年的1910倍和1978年的63.6倍;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和综合经济指数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2007年,全区农业完成增加值97.90亿元,分别是1957年的54倍和1978年的32倍。大柳树水利工程建成后远期可新增灌溉面积2000万亩。200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316万吨,是1957年的5.6倍,1978年的2.7倍,且连续3年保持在300万吨的高产平台上,再次创出历史新高。 2007年,全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315.98亿元,分别是1957年的564倍和1978年的94.6倍;实现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亿元,分别是1957年的197.29倍和1978年的46.19倍。目前,全区每百人拥有电话23.22部,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44.68部;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50年前的0.08亿元增为613.96亿元。 自2005年新农村建设以来,宁夏投入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扶贫开发、百万农民培训等资金超过80亿元,实现了乡乡通油路、通宽带、行政村通公路、户户通电、村村通电话、通广播电视的目标。 城市化率达到45% 人均发电量全国第一 城市建成面积和绿化面积扩大一倍以上,城市化率提高到45%,位居西部第三。以银川市为中心、地级城市为骨干、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宁夏有12个市县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亿元,2个县级市进入西部百强。 作为一个小省区,我区能源非常丰富,煤炭储量居全国第6位,人均产煤列全国第3位。2007年,煤炭产能达到4000万吨,是1957年的117.6倍,是1978年的4倍。 已建成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和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以及规划建设的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总装机容量可达240万千瓦。依托水资源和煤炭资源的优势,电力工业发展潜力巨大,规划建设火电装机2500万千瓦左右。2007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人均发电量在全国占第1位。 被称为宁夏“一号工程”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集中了宁夏80%的煤炭资源,是全国重要的煤炭基地、电力基地和煤化工基地。据测算,到2020年基地总投资将达到3000亿元,全部项目建成后,将新增工业增加值近800亿元,可带动宁夏及周边省区10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 97万人饮水难得到解决 自治区成立前,宁夏没有铁路。1958年包兰铁路建成通车,361公里干线横贯宁夏;1995年宝中铁路建成通车,成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2月太中银铁路破土动工,东起山西太原榆次编组站,西至我区中卫迎水桥编组站和银川站,穿过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打开了宁东通向全国的出口通道,成为宁夏连接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通道,将银川由交通的末梢城市转变为全国铁路网西北地区的枢纽中心。 “十五”期间我区共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65.2亿元,是“九五”实际投资规模的2.6倍,新增公路2601公里,其中新增高速公路468公里,一、二级公路2133公里。2007年末,宁夏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0562公里,“三纵六横”骨干路网形成,京藏、银青、银福高速宁夏段建成通车。目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000公里,人均拥有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名列前茅,实现了所有县(市、区)1小时内上高速公路、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城乡居民的出行条件大为改善。 50年来,宁夏先后建成了青铜峡水利枢纽、固海扬水、盐环定扬水等一大批水利骨干工程,初步形成了灌溉、排水、防汛、抗旱等一整套完备的水利工程体系。“十五”期间,总计投资66亿元 (相当于1949至2000年投资总量的2倍多),建成了一大批事关发展全局的重点工程,新增灌溉面积70万亩,解决了97万人的饮水困难,增加和恢复水库库容1.8亿立方米。水安全、水经济、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五位一体”的大水利格局初步形成。 通过实施全面禁牧和天然草场退牧还草工程、百万亩人工种草工程等,人工种草留床面积累计达到680万亩,天然草原围栏达到1500万亩,草原生态得到初步恢复。累计治理沙化土地46.7万公顷;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扩展速度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全国第一个“人逼沙退”的省区。 招商引资740亿元 绝对贫困人口减至5万 50年来,宁夏外贸从无到有,目前已与121个国家(地区)发展贸易往来,2007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5.84亿美元,是1978年的53.5倍。近5年宁夏累计进出口总额56亿美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40亿元。 截至2005年,宁夏共在引黄、扬黄灌区建设移民吊庄基地24处,开发耕地83万亩,搬迁南部山区贫困农民32.8万人,就地旱地改水浇地安置8.4万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五年前的29.7万人减少到5万人左右。 2007年,宁夏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108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80元,与5年前比,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0.7%。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6210元,增长23.4%
H.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多少周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族人民终于走向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道路。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从1952年到1954年,先后建立了泾源回族自治区、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惠农县宝丰回族自治区、惠农县灵沙回族自治区、河东回族自治区等2个专区级、1个县级、2个县属区级的回族自治地方和18个回民自治乡,以此为基础上,1958年10月25日建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面积约66400平方千米。在全国其他地方,从1953年至1986年,相继建立了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河北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目前,全国共建立有1个回族自治区、2个回族自治州和11个回族自治县,回族区域自治地方总面积19.71万平方千米,其中回族人口约330万人。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还恢复、新建了4个市辖回民区和143个回族乡。各级回族区域自治地方除享有国家一般行政区域的权利外,还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2年颁布)、《民族区域自治法》(1984年颁布)及国家关于民族政策方面的其他法令、法规、政策性文件所赋予的民族区域自治权利。通过贯彻执行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先后发布的《政务院关于保障一切散居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1951年)、《国家民委党组关于做好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报告》(1979年)、《国家民委关于加强进入内地城镇经商、旅游的边疆少数民族人员的工作意见》(1987年)、《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1993年)、《城市民族工作条例》(1993年)等政策性文件,散居回族的民族平等权利也得到切实保障。
回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设事业得到党和国家的大力关怀、支持及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后,国家从各地向宁夏选调了大批科技、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人才,还从上海、天津等工业先进地区迁来一批企业、医院、学校,从而有力地支持了宁夏的建设事业。从1958年到1998年,国家对宁夏的资金支持仅财政补贴一项就达100多亿元。国家还先后从中央财政拨款,兴建了许多重点工程,从1950年到1995年,宁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29.57亿元,兴建项目主要有固海扬水工程、“三西”地区扶贫开发项目、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宝中铁路建设、宁夏扶贫扬黄工程、宁夏河东机场等。
回族聚居的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民长期处在贫困的生活状态中,1982年共有人口227.8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26.58元,约有70%左右的人是贫困户。党和国家针对这一问题,决定实施“三西”(宁夏西海固、甘肃河西走廊、定西)扶贫计划,每年投资2亿元(其中西海固约3400万元,后来又以各种形式增加),解决这一地区人民的温饱问题,经过第一阶段10年努力,到1992年,在西海固地区新增水地50.52万亩(累积106.88万亩)、旱作"三田"183万亩(累积237万亩),新增造林存活面积272.47万亩,封山育林147万亩,人工种草648万亩,综合治理小流域151条,兴建人畜饮水工程85处,水窖17.7万眼,创办各式吊庄15处,移民20余万人,经过上述努力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到355.8元。199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宁夏"双百"扶贫攻坚计划》,确定西海固地区人均收入5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139.8万人,在这里采取兴建扶贫扬黄工程、县外移民工程、打井打窖工程、温饱基金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劳务输出、科教扶贫、包村扶贫、全部放开及其他政策措施进行扶贫攻坚,到1998年,西海固地区人均有粮已达到303公斤,人均纯收入896元,贫困人口减少到52万人(王正伟主编:《宁夏改革开放二十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与此同时,回族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内地和沿海回族居住区大都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西北地区的回族村普及了小学教育,全国许多地方还恢复或新建了寄宿制回民中小学、回民女子学校。在祖国各地,回族的教授、工程师、医生、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运动员以及其他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不断涌现,有些已经在国内外享有名望,有的在国内外评比、比赛中获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或有关政府部门除颁布有关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法令、法规性文献外,还针对回族等族穆斯林的风俗习惯特点,颁布了《政务院关于伊斯兰教的人民在其三大节日屠宰自己食用的牛羊应免征屠宰税并放宽检验标准的通令》(1950年)、农业部等《关于鼓励杂居、散居禁猪的少数民族发展养羊、养牛和做好收购供应工作的通知》(1980年)、《商业部关于牛羊肉经营中有关回民风俗习惯的几点注意事项的指示》(1955年)、财政部等《关于妥善解决回族等职工的伙食问题的通知》(1978年)、民政部等《关于不要强迫回族实行火葬问题的通知》(1979年)、商业部等《关于回汉通婚后,汉族一方及其子女愿随回族生活习惯的,按回族标准供应副食品问题的通知》(1979年)、商业部《关于回族等食用牛羊屠宰加工问题的通知》(1980年)、《中国民航运输服务司关于认真做好伊斯兰教民族人员用餐工作的通知》(1989年)、《国家民委办公厅关于民航飞机供应清真食品的通知》(1989年)、《交通部运输司关于做好对信奉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旅客伙食供应的通知》(1989年)、中宣部等《关于对涉及伊斯兰教的出版物加强管理的通知》(1993年)等,就回族节假日休息与节日供应问题、牛羊肉生产和供应问题、回族食用羊只的屠宰加工问题、回族丧葬问题、回汉通婚问题等作了明确规定。
回族风俗习惯在全国受到普遍尊重,各省(市)、自治区在这方面做出的决定、规定或发布的条例性专门文件,据粗略统计约有27件之多,在清真食品及回族生产生活特需用品的生产、加工、贮运、管理、供应、销售,以及回族民族节假日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政策、法令、法规、法条和制度。全国主要回族聚居的街道、乡镇大都有了清真饭店或饭馆,有了专门的回民公墓或坟地;在回族地区营运的火车、客机,根据国家规定也设立了清真席或供应清真食品。在国家安排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回族群众生活特需的红糖、砖茶、白布、白帽、汤瓶、吊罐、盖碗、金银首饰等民族用品的生产、供应十分丰富。在全国各地回族村庄、城市回族聚居的街、居民小区,有清真寺2万多座,其中一些在当地有百余年历史或较著名的清真寺的修缮工作得到了国家或当地政府宗教部门的资助与支持。回族穆斯林群众在宗教信仰政策下“各行其是,各干各得”,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或教派信仰礼拜、封斋,在清真寺举行正常的宗教活动;信教的与不信教的、信仰不同教派的,都和睦相处,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依法管理。宗教界出现了维护安定团结、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宣传计划生育、自愿担任法律宣传和民事员、绿化宗教活动场所环境、经商自养、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等新气象。
对于回回民族来说,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机遇,具有特殊的意义,它重新激发了这个民族发扬因地制宜、善于经商的历史传统,使他们步入了勤劳致富、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快车道,并开始向现代经济的纵深方向发展
I. 王秉祥的事迹
1945年5月后,王秉祥任中共关中地委组织部干部科科长、组织部副部长、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兼任关中分区党校副校长。1946年任关中西线指挥部政委、警备一旅一团政委,兼任中共新宁县委书记。1947年关中地委决定成立新宁、新正、中宜三县中心县委,王秉祥任中心县委书记和收复关中敌占区指挥部成员,同杨伯伦、,刘樊功、葛海洲等率警一旅三团一、三营深入新正、赤水、淳耀等地,闯进敌包围圈,从3月16日到4月上旬,共打了7次歼灭战,连连取胜,战绩卓著,牵制胡宗南部数十倍于已的敌军,掩护了主力突围,收复了关中,受到西北大区的表扬。接着率领中心县地方武装和西线指挥部将士一起,与国民党马继援八十二军长期周旋,浴血奋战,直至西北战场最后胜利。1948年秋到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两次解放陕西铜川,王秉祥两次出任军管会主任。当第一次解放铜川后,因敌情变化,解放军腹背受敌,在被迫转移的紧急关头,接连收到一野四纵总部的三次电报命令,责成军管会撤离时,将铜川“煤矿彻底摧毁”。王秉祥根据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整个战局的分析,顶住沉重压力,没有执行这个命令。后来查明,是译电员不慎,误将“对敌工事彻底摧毁”的命令,译为将铜川“煤矿彻底摧毁”。王秉祥拒令而保护了铜川煤矿及7万多名职工的身家性命,并因此受到表彰。
1949年3月,王秉祥调任陇东地委书记。1950年6月改任中共庆阳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期间,建党建政,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和企图叛乱的反动武装,成绩显著,受到中共甘肃省委的通报表彰。1951年2月,调任甘肃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人事厅厅长、省劳动就业委员会副主任、西北行政区监察委员会委员、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省政府参事室主任、文史馆主任、妇女委员会书记等职。1954年任中共甘肃省委组织部部长、省委党校和省行政干校校长、甘肃省人民政府委员。1956年任中共甘肃省委专职常委,是年7月被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出席了八大一次和二次会议。在他主持组织、人事工作期间,为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选拔和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并提出应当注意培养和任用有一定文化程度的青年干部,还将这一观点写入题目为《超车》的文章里。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共甘肃省委主办的《红星》杂志1958年第一期。1959年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当选为甘肃省常务副省长和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以及省政府党组书记。1960年6月,任甘肃省农垦委员会主任,在张掖主持召开了河西农垦会议,提出在河西扩大耕地四千万亩,植棉一千万亩,实现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电器化,把河西建成粮棉基地和国家战略后方的主张,得到国务院的肯定和赞许。是年,王秉祥带领省委工作组调查解决通渭县发生的严重饥荒,他逐村逐户看灾民,问饥苦,鼓励基层干部讲真话,向省委如实反映了通渭饥荒严重的实际情况,提出迅速调拔回销粮抢救人命的建议,在省委的支持下,为通渭县争取到了当时全省最高的回销粮供给标准。
1962年,在批判和处理省委主要负责人“左倾蛮干”错误中,全省集训县以下基层干部一万零六人,还提出要枪毙13名县委书记。王秉祥敏锐地看到,这种作法是在纠正错误工作中存在的以左反左的严重问题,便诚恳地提出不应过多地打击基层干部的正确意见。此意见不仅没有被听取,王秉祥反而受到极不公正的对待,是年12月,撤销了他的党内外一切职务。此后,在“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他接连遭受批判和迫害,但他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刚正不阿、不屈不挠的气节。 党的卜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初,王秉祥被调回甘肃省,任中共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1980年,中央正式·厂达文件,对他自1962年到“文化大革命”中受到的种种不公正待遇,进行厂彻底平反和纠正。1981年恢复了原正省级职务,任中共甘肃省委书记兼省政法委书记、省保密委书记、打击经济犯罪领导小组组长,省边界领导小组组。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被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983年任中共甘肃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同年11月任政协甘肃省委员会主席兼党组书记,同时兼任甘肃省地方吏志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共甘肃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任。1985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当选为中共十:三大代表,并出席了历次会议。1988年3月,当选为七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这一时期,王秉祥对全省政法工作的拔乱反正、纠正冤假错案、加强法制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严肃党纪、整顿党风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对党的统一战线,人民政协工作做出了显著成绩。对革命老区建设非常关心,长途跋涉,奔走呼吁,倡导成立了甘肃省老区建设促进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经过他十多年的艰苦努力,终使盐环定杨黄工程甘肃专用工程立项并开工建设。1992年7月30日他在盐环定扬黄工程甘肃专用工程开工典礼大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赋诗两首祝贺:
(一)
三省牵黄龙,一流润北原;
千年苦旱地,万紫百花园。
(二)
黄河之水天上来,姹紫嫣红众手栽。
千年苦旱今朝解,环县人民喜开怀。
此外,他不顾高龄,主持全省地方史志的编纂工作,审阅了数百万字的地方志稿,撰写了数十万字的党史资料和革命回忆录,他还参与和支持社会各项公益性工作和诸多社会团体的活动,在党史、法学、诗词、老年大学等31个社会团体任会长、名誉会长和顾问,深受社会各界的敬重。1993年8月,王秉祥在兰州逝世,终年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