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建设企业文化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是处理好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2、是处理好借鉴学习与突出个性关系的。
3、是处理好认知认同与落地践行的关系。
4、是处理好母文化与子文化的关系。
㈡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之间关系的资料
企业文化是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亚文化”或“次文化”。在国内外称之为“公司文化”、“组织文化”、“社团文化”。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生活信念、企业的风格、习惯、传统等,构成了企业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企业文化又使企业发展外延生成为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预测、经营决策、资金运筹、成本管理的复合型企业经营。一般企业文化由“内隐文化”和“外显文化”两部分组成。“内隐文化”——指企业的价值观念、历史传统、道德标准、行为规范、企业目标、企业精神等方面内容。“外显文化”——指企业的厂房、设备、技术、商标、产品、服务、企业的外部形象、组织体制、规章制度以及文化教育,体育娱乐设施和各种活动等。企业的“外显文化”是企业“内隐文化”的外在反映,凡此种种最终外返至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战略、经营决策以及与外部企业竞争、联合、发展、壮大。企业文化不是没完没了的会议,不是到处贴满标语口号,更不是文体活动,它是沉浸于企业中每一个员工头脑中的价值观。概括起来企业文化包含:企业使命、企业价值观、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道德、企业环境、企业作风、企业文化氛围等诸方面内容,而企业文化又具有具体性、时代性、发展性、综合性、人文性、传播性等特征。总之,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也是企业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保证。因此,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知道是不是你要的)
㈢ 如何认识建设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建设,实质上是改善已有的企业文化,以形成新的、更好的、适应未来需要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清除过去所形成的文化中不好、不利于以后发展的内容的再焕生机的过程。在平时工作生活中可以组织大家在午休后挑一些企业文化舞蹈,平时组织一些活动,从活动中凝聚团结的力量,这也许可以减少工作上合作的一些麻烦。
㈣ 如何建设和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
(一)整合重构员工心理契约,与企业文化融为一体
企业必须深入广大职工当中,充分了解员工的需求,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与企业价值观相统一,对已被违背的心理契约进行修复,整合由正确价值观转化而来的心理契约,重新构建出新的员工心理契约,使之与当前企业文化融合,才能够真正充分发挥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推动企业迈向新台阶。
(二)增强“企业责任”,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
企业必须多听取基层员工的民意,更具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增强“企业责任”,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加强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凝聚向心力
企业对员工给予适度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的企业文化理念,为企业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2.做好员工职业规划,拓宽晋升渠道
拓宽晋升渠道,对于综合实力优异或专项能力突出的优秀员工进行锻炼提拔,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潜能,使之对企业心存感激,从而在企业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等各方面发挥所长。
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员工发挥作用
企业妥善照顾好员工的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体制,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既能满足其情感需求,让其在工作中有自豪感,又能通过及时恰当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员工不断进步,为企业建设发光发热。这一切都能为员工带来不一样的工作感受和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契约。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长期工作实践所形成的,为其员工所具有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实际生产经营管理的环境和氛围,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在企业文化层面的投影。
㈤ 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统一于企业活动之中。企业文化的树立和企业管理理念的形成伴随着企业成长的每一个细节,并通过企业绩效、规章制度和竞争力等具体表现出来。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共同奋斗目标是企业良好高效率运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管理为企业文化的树立提供条件和保障·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建设密不可分,为企业管理注入活力,提升空间。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之间相互促进,共同作用,为企业创造优质高效的工作环境。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种体现,也是企业决策意向的一种输出,要求决策者对企业要有全局的把握。而企业管理更加侧重于企业在日常运作中的细节,包括统筹规划和监督控制等工作。此外,企业管理覆盖企业的诸多层面,包括决策制定、执行力情况和企业经营现状等。而企业文化更侧重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如何更好的挖掘员工的潜能。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共同目标是追求利益,企业管理把人当做客体来实现,而企业文化将这种共同为企业员工所认可和追求的企业文化运用在企业中,来对企业进行约束和管理。
对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之间关系的把握,是每一位企业决策者的必修课。找寻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最适应企业需求的结合点,有力于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㈥ 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什么关系么
1丶精神文明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企业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精髓,在企业发展的实践之中,客观上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融共建。
2丶企业文化与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要使两者相融共建,必须着眼于其共融的主要方面,寻找有效的途径,实现有效的结合,确保彼此促进,相得益彰。主要做法:
一是开展大讨论,分析企业现状、行业态势、竞争状况、企业最终目标等,得出企业存在的必要性、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科学性、艺术性地归纳总结企业远景、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理念、企业战略、企业口号等。
二是积极开展富有成效的活动,把开展活动与文明单位创建结合起来,进一步营造浓厚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利用晨会、夕会、总结会等,在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前用若干时间宣讲公司的价值观念,总结会是月度、季度、年度部门和全公司的例会,这些会议应该固定下来,成为公司的制度及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三是开展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组织唱歌、跳舞、体育比赛、国庆晚会等,在这些活动中结合企业文化的价值观贯穿进行。
四是加强载体建设。办好企业内部网站,充分利用网站及时进行方针、思想、文化宣传,尤其在企业改革调整中有效地传递正能量。
㈦ 品牌建设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逻辑关系
企业文化和品牌两者的相同点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决定其成败兴衰,共同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两者都是塑造企业影响力、控制力、领导地位的有力武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起着决定性作用,为品牌和企业文化建设指明方向。同时,两者的建设都是缓慢和持久的。
企业文化、品牌与核心竞争力又有什么关系呢?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东西必须具有独特性,按照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的观点,即“买不来”、“偷不走”、“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也就是说企业所拥有的核心资源要有这样的特点:没有市场可以买到;要有法律保护;资源本身与能力有互补性;具有组织性,不属于个人;有持续竞争力,并且有相应的专利和法律保护。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品牌的竞争力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不可复制、具有垄断性、影响消费者(客户)购买的无形力量。有形的物质一般不会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因为物质形态是可复制的,比如没有专利技术,企业可以自行研发或购买。只有无形的东西才是核心竞争力的主导因素。按此标准,企业文化与品牌都是核心竞争力必然要素。
企业文化与品牌的不同点是各有侧重。文化强调内部的效应,属于管理的范畴,品牌强调外部效应,属于经营的范畴。外部效应内部化,内部效应外部化,这是企业发展的趋势。企业经营要素间的边界模糊化是发展的必然,因为事物在发展、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有过渡期,导致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混淆的情况。
就企业追求的目标来看,是要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绝非仅仅建设企业文化,当然文化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所以企业文化是品牌建设的手段,它能保证品牌建设的方向是朝着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方向前进,并且能协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动态平衡。
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凝结在品牌中,也是对渗透在品牌经营全过程中的理念、意志、行为规范和团队风格的体现。因此,当产品或服务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在质量、价格、渠道上越来越不能获得竞争优势的时候,品牌正好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之道。
企业文化建设与品牌培育要互相促进
缺乏文化底蕴的品牌建设是苍白无力的,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去创造品牌,就好比搭建空中楼阁很容易倒塌。尤其炒作出来的品牌是经不起市场竞争的狂风巨浪的,因为内涵不足,企业的出发点或者说企业文化与社会的道德价值观有冲突。炒作品牌一时能够成功,但是不能持久,像当年的秦池、三株、巨人都是强势品牌,虽红极一时但最终化为泡影结束了品牌的生命。
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对品牌和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不应该一刀切,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企业文化与品牌建设则不同,即使你不大张旗鼓地去建设,只要不破坏原有的文化,它就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有些老字号企业,它可能不懂得什么是企业文化、什么是品牌建设,但是一条堂训、店规,再加上本分经营就足以支撑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因而企业经营者不要过分强调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必要条件。但如果想让企业发展壮大,花在文化和品牌建设上的精力和财力就要相应增加。
㈧ 如何发挥企业文化在建筑施工企业的作用
一、领导者和企业文化的相关概念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企业的创建者、领导者在企业的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长期以来注入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意味着研究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领导者本身紧密结合,才能得到更深入,更有价值的成果。
1.领导者
领导者一般是指在正式的社会组织里经合法途径被任用而担任一定领导职务、履行特定领导职能、掌握一定权力、肩负某种领导责任的个人和集体。通俗的讲,所谓领导,就是领袖和向导,责任和义务就是指挥自己的下属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领导者无论在什么样的组织里,都必然是组织的核心,核心就要发挥核心的价值,塑造核心的价值观。古时候的军事家鬼谷子在给他的弟子授课时讲到一个好的高级的将领一定要记住四个字:将源兵魂,一个好的将领,生命取向要高;生命体验要深;生命能量要强,精力就是权利。这就是说只有将领卓越,士兵才会优秀,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企业也是一样的道理,领导者对企业文化而言,就好似军队建设初期首任军事长官,这个人必须为这支部队树立一面正确的旗帜,赋予一种卓越的“军魂”,当然部队还要有一个番号。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过从此以后只要这番号还在,“军魂”还在,这支部队就依然还是那一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部队。
2.企业文化及其意义
企业文化的概念有很多不尽相同的说法,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企业文化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文化现象。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这就说明企业文化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是被整个企业从上到下的员工普遍认同的,这些就要求企业文化必须是在长时间的发展中慢慢修正,使其越来越适合自己的企业。企业文化在今时今日早已成为每个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建立企业文化的企业在其生涯早期可能会有一定发展,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人员的更迭,很多东西得不到传承,久而久之就会像一道流星一样消失在天空之中。所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最终的意义,是让企业在认识自身、人性和事物演变的客观规律基础上,系统地思考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所有问题,从而实现企业地长久发展。
二、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就意味着他要在整个企业文化的塑造和传承过程中扮演各种各样重要的角色。这些角色不是一个个独立的演绎形象,更多时候是需要和其他角色,甚至是自己的个人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
1.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奠基者
我们要修建一条屹立百年而不倒的桥梁,必然要打好地基,地基打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了桥梁的寿命。企业文化也是一样,只有打好了坚实的基础,企业文化才能更快速,更坚固的建立起来。说到基础,就要先从领导者自身先说起,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之一。孔子有一句话叫做:“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奠基人,就要做到有正见、正思维、正精进,使得自己的领导风格得到企业上上下下员工们的普遍认同。
那么,一个领导者作为企业文化的奠基人,究竟要具备哪些方面的条件呢?
首先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掌握的必然是与自己企业和所在行业息息相关的一些知识和技能。比如,行业知识包括:市场情况、竞争情况、产品情况和技术情况等;企业知识包括:企业的组织体系、企业的历史、企业的制度等;基本技能包括:社会技能、概念技能和专业技能等。以上这些都是成为一个领导者的先决条件,缺少这些条件的话,就不能称其为一个领导者,所以说一般人不通过长期的努力,很难去成功的塑造一个领导者的角色。
其次,领导者除了掌握必要的技能之外,还要掌握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企业文化最终是思想高度的东西,所以精神层面的东西与其关系就显得更加密切。说到这里,还是之前那一句话,领导者最起码要做到“其身正”。说到这个“正”字,佛教有一个概念叫做:“八正道”,是用来描述佛陀达到最高境界的方法和途径的,领导者当然不需要像佛陀一样做得面面俱到,但这里面的有些“正道”还是很有借鉴意义。领导者需要做到的“正”主要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见,指的是正确的见解,这对于领导者而言很重要,只有正确的见解才能转换成为正确的决策;正思维,主要是要求领导者遇到事情要朝正确的方向去思考,去分析,避免误入歧途;正语,是指领导者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说自己该说的话,绝对不可以胡乱说话,口不择言;正业,就是正确的行为,领导者做事要光明磊落,严于律己;正精进,是指要毫不懈怠的进行自我修行,做到吾日三省吾身,及时弥补自己的不足。这些都是领导者个人素质提高的主要途径,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以身作则,给所有人树立一面旗帜。
2.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
领导者地基打好之后,就要开始全面建设企业文化了,这时候领导者又要担负起建设者的角色。领导者通过自我的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就自然会达到一种言传身教的效果,此时领导者的思想、观点、理念完全渗透到企业的组织运行过程和所有员工心中,就会形成一个共同的愿景。这种愿景就是文化的雏形,这种远景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不断提炼升华拧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最终同企业的规章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就会逐步地形成完善的企业文化。所以,在整个企业文化的建设成功之后,整个文化体系上都是打着领导者个人烙印的,但不意味着这完全是领导者的文化,这点很重要。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地基难打,真正打好地基之后,建设往往是过程润物细无声的,在不知不觉中,万丈高楼平地起。
3.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改进者
企业文化建设完毕之后必然不是十全十美的,很多细节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要求领导者要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与此同时,时代在不断进步,企业文化也不能一成不变,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做到与时俱进。所以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完毕之后依然任重而道远。
企业文化改进是一件天长日久的事情,需要领导者持续的关注,而改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企业文化诊断
文化诊断主要针对企业内和外部两个方面的调研,企业内部主要是对领导层和各个阶层的员工进行调研,领导层自我检查的同时要从员工口中得到现存企业文化的弊端和改进方法;外部就要从客户、竞争对手、合作伙伴等方面来了解企业现在文化在局外人的眼中的弊端和改进方法。听到这些来自企业内外的声音之后,将这些东西再进行整理反馈,最终形成一整套企业文化诊断矫正的体系。 (2)企业文化成长方向
企业文化要发展就必须要制定一个成长的方向,这是企业做到基业常青所必须要注意的一点,很多企业就是因为不够重视企业文化的与时俱进,最终导致被时代所淘汰。企业文化的成长方向是要符合时代特征的,这是制定成长方向首先应该注意的问题;其次企业的成长方向是要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无论再怎么建立完善企业文化都是为了让企业得以生存发展,所以企业的利益是要得到足够大的重视的;再次就要注意企业各个阶层的接受能力,发展的过快会营养过剩,发展过慢会导致营养不良,造成企业文化发展的畸形,所以在企业文化的成长方向确立和实施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很多的问题,必须要避免发展的过激或停滞。 4.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
企业文化建立伊始到不断发展壮大,都需要领导者为其保驾护航,这样才能让这种文化的力量得以长久的延续。新生事物往往是最脆弱的,毛主席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是星星之火也十分脆弱,一滴雨露就可能将其湮灭,所以必须依靠领导者坚定不移的支持才能让其一步一步地具备燎原之势。
企业文化并不是一种规则,而是一种集体的意识形态,确实也具有凝聚、导向、激励和约束等作用,领导者需要捍卫,但断然不是把企业文化当作“令箭”来发号施令。企业文化是一种心理上的约束,不能用明文规定来捍卫企业文化,而是领导者用自身的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这种文化的内涵及其意义,捍卫和建立以及推广都是一样的,都要自上而下,否则不但无法得到员工的拥护,甚至会形成潜在的反抗心理,使得企业文化从内部土崩瓦解。
企业文化是由领导者的意志和所有员工的愿景演化而来的,所以企业文化是至始至终都要以人为本的,这就要求领导者在捍卫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人”在企业文化发展始终的巨大作用。为所有人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氛围,对于企业文化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塑造企业文化是为了得人心,而得人心也能捍卫企业文化。 三、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遵循的基本要求 企业文化是一套完整的系统,建立的时候要考虑方方面面的问题,需要遵循各种各样的要求和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看似琐碎的要求实际上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和完善的整个过程,企业文化能够否成功建立与其是密不可分的。
1.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以身作则 领导者作为企业文化的建设者,必然在整个过程中肩负着极为重要的责任,就必然要求其要比其他所有人做得更多更好。记得有人说过,“领导者就如同在餐桌上的舞者一样”,领导者的喜怒哀乐都在牵动着人们的视线,一举一动都在影响着所有的员工,所以不管怎样做,领导者其实都是在以身作则。当然这就有可能是正则,也有可能是歪则,有可能是好则,也有可能是坏则。则既代表能力,更与品德也密不可分。在前面我就提到领导者一定要“正”,所以这里作为以身作则的榜样更加要强调“正”字,前面作为奠基者的“正”不仅仅是领导者在自我约束,同时也是在做给所有人当榜样看的,也就是在以身作则。领导者和艺术家是一样的,领导就是一门艺术,在大多数时候领导者不能只考虑自己舒服,更多的是要考虑“台下观众们”的感受,只有绝大部分员工都觉得领导者的形象是“正”的,才能在企业里形成一种正能量去激励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最终凝聚成为一种正确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简单明了和行之有效 企业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约束力,最终的形式和成文的法律法规差不多,不需要长篇大论,只需要要简单明了,要让所有员工都能清楚的领会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建立完善之后需要通过不断的提炼升华,最终形成一句简单的话语,一张简单的图像,甚至一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如果把《水浒传》里的水泊梁山比作一个企业的话,那么它的核心文化就是梁山大旗上面的四个字:“替天行道”,但是在实行过程中因为有两个不同的领导者,所以在具体实施上产生了一些细微的差别。这点主要表现在主厅的牌匾之上,晁盖的牌匾是“聚义厅”,而到了宋江就改为“忠义堂”,从这一块匾上不同的字就能表现出晁盖和宋江对梁山未来的考虑是截然不同的。这些都是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再比如说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所带的独立团,这个团是一支极具战斗力的军队,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李云龙为这支军队建立了一种文化,而其外在表现就是李云龙口中的“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这些口号。所以说企业文化可能是需要千锤百炼的,但是文化的结晶就必须要简单明了,让所有员工一目了然,并且让新晋员工迅速融入这种氛围之中,这才是企业文化最终要达到的效果。
3.企业文化的建设必须具有独特性和可行性
当今社会很多地方都在强调创造力,很多事情可以借鉴别人的东西,但不能教条主义,必须要造就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道路。当然也不能不切实际的去追求特立独行,这样会使得企业文化失去实际价值,起不到应该有的作用。
企业文化的独特性主要是受到行业规则、领导者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影响。无论什么企业都很难跳出行业规则的圈子,做什么都要在这个特定的圈子里面进行。这个圈子本来的大方向的规则就是已经形成的旧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必须要遵守,但是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必须要有自己企业独特的,区别于其他企业的东西,这就是企业文化中独特的成分;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者,所以企业文化中到处都是领导者的身影,每个人生来都是与众不同的,领导者的独特气质也是企业文化独特性形成的必要条件;社会文化是大文化,大文化包容小文化,小文化组成大文化。大文化是一个既成的东西,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小文化必须要在社会文化的大羽翼下进行,又要在社会文化中找寻与其他企业不尽相同的因素进行创新。总而言之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独特性所必须要注重的东西,企业要成功必然要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否则难有建树,而企业文化的可行性是不需要强调的,任何东西不具备可行性就相当于没有任何价值。
㈨ 有关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在经历了勘察设计行业的改革与近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普遍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并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是,由于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深度与系统性认识不足,建筑设计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不得要 ……
国内建筑设计企业在经历了勘察设计行业的改革与近年的高速发展之后,普遍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并开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是,由于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深度与系统性认识不足,建筑设计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不得要领、效果平平。
某改制后中型建筑设计公司,在经过几年的市场化运营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企业规模近150人,人均年产值达50万。企业经历了快速膨胀后,近来开始为发展动力不足产生困惑。如果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该公司的管理状况,那就是“拖”。大部分员工既满足于目前的收入水平,也因整日埋头于设计画图,失去了前进的方向与动力。该公司高层表示,企业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着手在多方面优化内部管理机制,但在有效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上始终效果不佳,收效甚微,要促进企业继续健康发展壮大,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仿佛“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该公司高层开始转而由具体的管理手段求助于企业文化建设,希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统一员工的共同目标价值体系,达到整体协同发展的目的。但是如何进行文化建设却又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系统认识企业文化理论,深刻理解企业文化本质,然后正确掌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工具方法。而系统认识企业文化至少要清楚企业文化与几个要素,比如战略、业务、制度等的关系。本文就企业文化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来略作阐述。
“目标”与“手段”的关系目前对企业文化与战略关系的描述中比较权威的是认为文化与战略各成体系,但是彼此之间互有交集,相互影响。企业文化既决定做什么,也决定怎么做的问题。这样就使得人们很难真正理解两者的关系,更不知孰轻孰重,谁决定谁。
实际上,一个企业可以没有优秀的文化,却不能没有战略。战略是决定企业走向的,而只有战略缺少有效企业文化的企业则即使目标清晰,却因系统不够协同,往往战略执行不力,企业家们面对这种情况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显然,在实践中发展战略代表目标;而企业文化只代表手段,两者不能互相替代。一般而言,目标决定手段,不同性质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宗旨使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发展战略,显然均需要不同氛围的文化与之匹配,而企业家管理者则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提炼、引导,并加以强化。
“手段”对“目标”的影响将企业文化定义为手段是一种狭义的理解,这样做仅仅为了更容易地说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工具的本质”。实际上,企业文化的形成受到决策者和广大员工思想行为与行事风格的影响,再通过影响决策者的决策来影响战略,这就是企业文化决定做什么;企业文化又通过影响全体员工的思想行为来影响结果,这就决定了怎么做。
在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往往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生的这种需求,所以更多需要强调的是梳理企业宗旨使命和发展战略,继而再通过明确的战略目标与战略定位来适度调整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理念,以使企业文化不与战略相冲突,并支撑企业战略落地。而战略制定中的文化影响(高层的风格意志、员工的习惯会影响战略的制定方式、过程、结果),则需要长久的积淀融合来自然而然地形成。
企业文化建设有目的没目标明确了两者的关系与相互作用,我们再回头来看现实中建筑设计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状况。从企业文化作为手段的意义上来讲,文化管理是一种高级管理境界,是使得企业得以建立企业内的共同价值体系、在观念上容易形成符合企业需要的协同状态的管理工具。那么就企业文化建设而言,建设共同的目标体系就必须明确共同目标在哪里。往往企业明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将广大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统一起来,但是不能系统地描述统一的目标体系是什么。所以,“创新、卓越”等都成了漫无目的的行为。
企业文化建设应以战略为导向企业是一个拥有特定目标的组织,组织的目标体现在企业使命愿景里,也体现在发展战略中。企业发展战略的最高境界就是企业的使命愿景,企业愿景使命也需要具体的发展战略来部署实现。所以,没有清晰战略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建设也必然没有方向,即使列出所谓企业精神、价值观也可能是缘木求鱼,走错了路;或者就是为文化而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缺少源动力与航标灯。所以,一个希望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建筑设计企业,还是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宗旨战略。
有说法认为,企业宗旨与使命是企业文化建设需要解决的内容,但是需要企业明白的是,企业宗旨与使命是企业本来就应该具有的,是与企业的产生同时存在的。企业文化建设不过是将其明确化、清晰化、有形化的过程,而不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将其“建设”出来。
文化与战略应具有高度匹配关系就如不同的目标应采取不同的手段一样,权变思想一样体现在企业文化与战略的相互匹配关系中。战略相较企业文化具有更强的阶段性特征,而文化则更强调持续性。尽管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战略规划,也需要匹配不同表征的文化,但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不应产生大的偏移,而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对核心价值体系进行继承和发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具体体现。显然,处在上升期与处在转型期的企业需要强调的文化氛围是不同的。但是,为了达到终极目标的核心理念却应是不变的。所以,百年老店的成功经验给人们的启迪就是,核心理念的一贯性与不同阶段的灵活变化使得基业常青。这种文化与战略之间的高度匹配是企业追求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