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学土木工程《混凝土设计》混凝土计算中,判断单双筋过程中,求§时根号里的数小于零了怎么办。有能看懂
§指的是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b控制的是相对受压区的高度小于限值,防止超筋破坏。如果算出来小于0,说明没有受压,混凝土是受拉的,这时候不用考虑受压钢筋的配置,按构造配筋,即大于0.45ft/fy或0.2%即可。
『贰』 钢筋混凝土工程易出现的问题....
钢筋混凝土分部工程包含模板、钢筋、砼3 个分项工程,各分项工程在施工中都存在诸多问题,施工单位应予以重视,避免事故的发生。
1、模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的质量、外形、安全、速度、成本以及使用功能。
1.1 模板支撑系统失稳造成倒塌事故。
1.2 底层支撑的地基夯实不够,且无垫方,立底模的垂直支撑,有的工地忽视地基夯实工作,常造成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淋湿基土而软化,使受力的支撑随之沉降,造成已浇筑好的梁,板底弯曲变形,裂缝等缺陷。
1.3 因模板的强度不足而胀模、立墙、柱、梁模板有的工地没有根据构件的厚度和高度的变化而设计、支模、夹具、对销螺栓的间距大,则模板的强度不足,尤其是用泵送砼的浇筑速度快,张力大,时有胀模现象发生。
1.4 模板的缝隙大,孔洞不补而漏浆。有的模板的缝隙大于4mm ,有的旧钢模板上的孔洞不补,在浇混凝土时因漏浆而产生露石;蜂窝、麻面等缺陷。
2、钢筋
施工中对钢筋的直径、级别、根数、形状、接头位置和保护层都必须达到设计规定和满足规范要求,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必须消除以下错误的做法。
2.1 施工中偷减钢筋用量。
2.2 施工管理不善,不按图施工。
2.3 钢筋的锚固长度不足。
2.4 钢筋接头不符合规定。
2.5 钢筋老锈不除。
2.6 钢筋保护层的偏差。钢筋和砼共同工作的先决条件是钢筋周围要有混凝土包裹,才能保护钢筋不生锈。如保护层偏小,混凝土碳化后钢筋就会锈蚀,体积膨胀砼裂缝扩大而脱落,保护层过大,则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减少,降低构件的承载能力。
3、混凝土
3.1 材料的质量控制不严。
3.2 砼的拌制不规范。
3.3 搅拌砼不计量。
3.4 砼要随拌随浇筑。
3.5 砼振捣不当。
3.6 不重视砼构件养护。
『叁』 混凝土结构设计题目
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
《混凝土结构》是2005年8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列平。
书中主要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的基本受力性能的计算,结构设计方法,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的承载力的计算等一系列的计算,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建类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土建类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肆』 混凝土工程最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一、蜂窝
(1)配合比计量不准,砂石级配不好;
(2)搅拌不匀;
(3)模板漏浆;
(4)振捣不够或漏振;
(5)一次浇捣混土太厚,分层不清,混凝土交接不清,振捣质量无法掌握;
(6)自由倾落高度超过规定,混凝土离析、石子赶堆;
(7)振捣器损坏,或监时断电造成漏振;
(8)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二、麻面
(1)同“蜂窝”原因;
(2)模板清理不净,或拆模过早,模板粘连;
(3)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刷;
(4)木模未浇水湿润,混凝土表面脱水,起粉;
(5)浇注时间过长,模板上挂灰过多不及时清理,造成面层不密实;
(6)振捣时间不充分,气泡未排除。
三、孔洞
(1)同蜂窝原因;
(2)钢筋太密,混凝土骨料太粗,不易下灰,不易振捣;
(3)洞口、坑底模板无排气口,混凝土内有气囊。
四、露筋
(1)同“蜂窝”原因;
(2)钢筋骨架加工不准,顶贴模板;
(3)缺保护层垫块;
(4)钢筋过密;
(5)无钢筋定位措施、钢筋位移贴模。
五、烂根
(1)模板根部缝隙堵塞不严漏浆;
(2)浇注前未下同混凝土配合比成份相同的无石子砂浆;
(3)混凝土和易性差,水灰比过大石子沉底;
(4)浇注高度过高,混凝土集中一处下料,混凝土高析或石子赶堆;
(5)振捣不实;
(6)模内清理不净、湿润不好。
六、缺棱掉角
(1)模板设计未考虑防止拆模掉角因素;
(2)木模未提前湿润,浇注后木模膨胀造成混凝土角拉裂;
(3)模板缝不严,漏浆;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佳,造成拆模粘连;
(5)拆模过早过猛,拆模方法及程序不当;
(6)养护不好。
七、洞口变形
(1)模内顶撑间太大,断面太小;
(2)模内无斜顶撑,刚度不足,不能保持方正;
(3)混凝土不对称浇注将模挤偏;
(4)洞口模板与主体模板固定不好,造成相对移动。
八、错台
(1) 放线误差过大;
(2)模板位移变形,支模时无须直找正措施;
(3)下层模板顶部倾斜或涨模,上层模板纠正复位形成错台;
九、板缝混凝土浇筑不实
(1)板缝太小,石子过大;
(2)缝模板支吊不牢、变形、漏浆;
(3)缝内杂物未清,或缝内布管;
(4)无小振动棒插捣或不振捣或振捣不好。
十、裂缝
(1)水灰比过大,表面产生气孔,龟裂;
(2)水泥用量过大,收缩裂纹;
(3)养护不好或不及时,表面脱水,干缩裂纹;
(4)坍落度太大,浇筑过高过厚,素浆上浮表面龟裂;
(5)拆模过早,用力不当将混凝土撬裂;
(6)混凝土表面抹压不实;
『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分析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拔地而起,因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及财产的安全,所以高楼的施工质量成为政府及个人关心的对象,而关系到其质量的材料当中的“混凝土”成为重要因素。我作为建筑材料检测员,通过日常检测试验过程,对混凝土的质量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提高自身和与同行交流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几点注意事项作了以下论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它牵涉到很多问题主要有:一、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和所要求的其他性能;二、满足施工工艺易于操作而又要具有施工要求的工作性;三、在符合上述两项要求下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计算各种材料用量;四、针对上述设计的结果进行试配、调整使之达到工程的要求;五、达到上述要求的同时降低成本。
为了保证以上问题的的正确解决,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工作时应作到: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前应做好准备工作
1.1熟悉掌握设计图纸对混凝土结构的全部要求,主要是各种强度和耐久性要求,及各构件的截面尺寸、钢筋的布置,以采用水泥品种及石子粒径的大小等参数。
1.2熟练掌握标准规范,我国现行标准规范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5-200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85)。
我们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人员还应掌握混凝土的施工规范,特种集料的技术规定,这样能保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技术性及准确性。
1.3了解是否有特殊性能要求,便于决定所用水泥的品种和粗骨料粒径的大小。了解施工工艺,比如运输、浇注的措施,使用机械化的程度,主要是对工作性和凝结时间的要求,便于选用外加剂及其掺量。
掌握了以上这些资料,我们才能合理的选用适当的设计参数进行配合比设计。
2、掌握并检验各种材料的特性及指标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如水泥强度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各级石子粒径颗粒含量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级配的改变,并将影响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骨料含水量的变化,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影响极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骨料中含有害物质,超过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则会妨碍水泥水化,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削弱骨料与水泥的粘结。能与水泥的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并产生有害的膨胀的物质。如果粘土、淤泥在砂中超过3%,碎石、卵石中超过2%,则这些极细粒材料在集料表面形成包裹层,妨碍集料与水泥的粘结;它们或者以松散的颗粒出现,大大的增加了需水量。如使用有机杂质的沼泽水、海水等拌制混凝土,则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盐霜。对混凝土集料来说,影响配合比组成变异而导致混凝土强度过大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含水率,含泥量的变化和石子含粉量的影响。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除经常性的检测外,还要求质量控制人员随时掌握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拟订相应的对策措施。如砂石的含泥量超出标准要求时,及时反馈给生产部门,及时筛选并采取能保证混凝土的其它有效措施。砂子含水率,通过干炒法,及时根据测定的含水率来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中的实际用量和集料用量。对于相同标号之间水泥活性的变异,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的快速测定,根据水泥活性结果予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砂、石子各性能指标必需达到规范要求。
2.1检验水泥的技术指标,掌握不同种水泥的特性。水泥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水泥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强度、长期性、耐久性是水泥遇水硬化后完成的,所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应坚持检验水泥的各项技术指标。对于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早强型出厂超过一个月的水泥,立窑水泥必须进行使用前检验。
对不同种水泥的特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人员应充分了解。如硅酸盐水泥水化热大,早期强度高;矿渣水泥水化热小,早期强度低。抢工期工程应用硅酸盐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应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抗渗性好,而矿渣水泥抗渗性不好,防水混凝土应用火山灰水泥。
2.2检验混凝土使用的粗细骨料。砂石骨料约占混凝土总体积的70%,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材料。砂石骨料含泥量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很大,若含泥量增加,在骨料比表面积增加及泥土吸水作用的影响下,含泥量每增加2%,塌落度约减少1厘米。混凝土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砂率都要根据石子的最大粒径、砂的细度模数进行调整,尽可能的选用连续级配或人工级配的砂石,以求得小空隙率最大容中的粗细骨料。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调整和施工中的控制
3.1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塌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用水量:在实际生产中,操作者为方便施工,往往追求较大的塌落度,擅自增加用水量而不管强度是否能达到要求;再加上现场质检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对水灰比缺少严格的控制等原因,均使混凝土实际用水量大于理论用水量,从而导致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防治措施:加大质检抽查力度,控制操作者不得随意增加用水量;若发现混凝土工作性能较差,操作者应及时向试验员反馈实际情况,经试验员现场查找原因、分析情况后采取相应对策,并按试验员的指令调整配合比;现场质检人员也应按规范要求经常检查混凝土的质量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确保混凝土按要求进行施工。
3.2配合比生产调整时,应准确测量生产现场砂、石的实际含水量;经到现场检查和了解,有部分试验人员没有按规定要求准确测量,而是采用目测法来估计砂、石的实际含水量,这样做会导致生产配合比不准确。
防治措施:砂、石中若含泥量超标,应在混凝土浇注前三天冲洗完毕,并应在施工前按规定要求取样并准备测量砂、石的实际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以从用水量中扣除水量,补回砂、石量,严禁边冲洗边拌制混凝土。
3.3砂、石材料应准确计量:不少施工单位在生产时,第一车砂、石用磅秤一下,随后就采用在小推车上画线的办法来控制重量,从而导致了砂、石材料的用量偏差。
防治措施:有条件的单位尽量采用混凝土拌和楼,利用电脑准确计量;若实在没有,应不怕麻烦,坚持每车过磅,以控制材料用量。
3.4水泥用量既不宜过多也不能过少。有些配合比设计人员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而单纯提高水泥用量,无疑是一种浪费。在满足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节约水泥,降低成本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过多不但不经济而且在水泥水化时胶凝量过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增大体积收缩会造成混凝土开裂,给混凝土结构带来危害。还有些配合比设计人员认为节约水泥就是混凝土用量越少越好,这显然也是不恰当的。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都是通过公式计算并经过了试配而得来的。但为什么还有每立方米混凝土不少于一定数量的规定呢?这主要是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的。因为混凝土一般都要使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要经过各种荷载、风雨侵蚀冻融作用、化学腐蚀和机械机械磨损等,没有足够的水泥用量就抗御不了这些外力的作用,影响耐久性。
4、区分数理统计及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的不同。
根据《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配合比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fcu.o≥fcu.k+1.645σ(1) 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施工单位自己的历年统计资料确定,无历史资料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取用(高于C35,σ=6.0MPa)。根据此公式,C40砼的配制强度为:fcu.o≥40+1.645×6.0=49.9MPa(2)
在正常情况下,(2)式可以采用等号,但当现场条件于试验条件有显著差异时,或重要工程对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或C30及其以下强度混凝土在工程验收采用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时,则应采用大于号。《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中对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合格标准的评定方法分数理统计和非数理统计两种。下面比较采用数理统计和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的差异之处。
4.1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评定。试件≥10组时,应以数理统计方法按下述条件评定:Rn-K1Sn≥0.9R(3)
Rmin≥K2R(4)
式中n-同批混凝土试件组数;Rn-同批几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 Sn-同批几组试件强度的标准差(MPa),当Sn<0.06R时,取Sn=0.06R R-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或标号)(MPa);Rmin-n组试件中强度最低一组的值(MPa)K1,K2—合格判定系数。由式(3)、(4)可计算得(假定试件组数为10 -14组):
0.9R=0.9×40=36.0MPa,K2R=0.9R=36.0MPa。
据此反推:Rn≥0.9R+K1Sn=36.0+1.70×2.4=40.1MPa,因此,只要该批试件的平均强度大于等于40.1MPa,且Rmin≥36.0MPa,即可判定合格。
4.2采用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试件少于10组时,可用非数理统计方法按下述方法进行评定:Rn≥1.15R(5) Rmin≥0.95R(6)则合格条件为:Rn≥1.15×40=46.0MPa Rmin≥0.95×40=38.0MPa
从两种评定方法来看,最低值Rmin易于保证,但后者的平均值比前者高出46.0-40.1=5.9MPa,这就正好对应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中“3.0.2遇到下列情况时应提高混凝土配制强度:1、…;2、C30级及其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非数理统计方法评定”。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结构部位的不同,往往要求不同的评定方法,但很多单位仅按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导致实际试配强度均达不到49.9MPa。对于一般单位而言,在一个工程中通常只有一个混凝土配合比,加之管理不到位,也往往用于要求非数理统计的工程部位,结果只能出现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后果。
5、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应注重经济效益
不少施工单位在配合比设计时纯粹是为了达到设计强度,按规范要求或以往经验进行一组配合比设计,试配后强度达到要求就算完成了;若达不到要求,唯一的方法就是增加水泥用量,很少有人从材料调配、经济效益、混凝土工作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水泥用量过多,往往导致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和徐变增大,而且也相应的增加了成本。
防治措施:在规范要求允许的条件下,试验室应配制不同的配合比,从经济、工作性能、质量等方面综合考虑择优选用,并应针对不同施工部位、不同评定方法给予适当调整,尽量避免凡是同一强度均使用一个配合比的做法,试验室还应收集每次配合比及施工情况的详细数据,并注意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得出本试验室的水灰比、用水量、砂率、水泥用量范围及σ数值,日积月累,就能成为一个很可观、很宝贵的参考资料,对以后的施工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这些事情的实际操作是比较枯燥无味、短期效益不明显的,应选派工作责任心较强,业务水平较高的人员去组织或收集,最重要的是单位领导及项目经理应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
综合上五点所述,结合到我工作中实际应用,得到了不错了效果,能达到保证质量同时,又控制了成本。当然这只是我个人所见,能力有限,望同行指点。
参考文献
(1) JTJ071-98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 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4) JGJ53-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5) 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6)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7) 李立权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陆』 土木工程材料的混凝土问题
1、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35+1.645×5=43.23Mpa 2、水胶比:W/B=0.53×42.5×1.16×0.8/(43.23+0.53×0.2×42.5×1.16×0.8)=0.44 3、查单方用水量:mwo=195Kg 4、计算胶凝材料用量:B=195/0.44=443Kg 5、根据粉煤灰影响系数确定掺量15% 6、粉煤灰用量:mfo=443×0.15=66Kg 7、水泥用量:mco=443-66=377Kg 8、查砂率:βo=35% 9、计算砂石用量解联立方程: mco/3.1+mfo/2.08+mso/2.65+mgo/2.70+mwo/1+0.01α=1000…………………① mso/(mso+mgo)×100%=35%………………………………………………………② mso=602Kg mgo=1118Kg 10、1m3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Kg):水泥:粉煤灰:砂:碎石:水=377::66:602:1118:195 11、施工配合比: 377:66:602(1+0.035):1118(1+0.012):195-602×0.035-1118×0.012 =377:66:623:1131:161 =1:18:1.65:3.00:0.43 12、每拌制2包水泥各种材料用量(Kg): 100:18:165:300:43 具体数值可能有误,你要再复核一下。
『柒』 论文:关于学习《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心得体贴会
虽然《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成绩已经知道,且基本能够满意,但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这不仅对于下册的学习,还是对于其它专业课的学习都有好处。而且《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在土木工程专业来讲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特别对于毕业设计,或研究生考试复试。总之,总结一下,就相当简单复习一遍。下面谈谈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一、 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学习这门课之前,我就了解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多么重要的一门课,特别在毕业设计时,你现在不熟悉,以后设计会带来很多麻烦,而我不是那种只满足及格的学生。所以我决定把它学好并要达到85分以上。说实在的,成绩出来后,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想起那计算题,我就气,本身正在学结构力学,而且还学得不错,谁知把一些题给弄糊涂了.二、 学习要有兴趣。在我看来,学那一门课都一样,有兴趣才能学得好,一旦失去兴趣,那是不可能学好,不牢固。比如我们英语四级,由于我的英语四级还没通过,这段时间寻找其原因,还是缺乏兴趣,没有真正“爱”上它。而我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兴趣来于它存在于我们生活周围,学到那部分,我都会联系实际.三、 抓住重点,抓住主线。这门课无非就讲了几个构件: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受扭构件。抓住它们的本质联系,我们清楚知道在推导公式时,在做抗弯、剪、压、拉、扭计算时,它们原理是一样或相似的。四、 多煤体上课,有助于我们接受更多的信息。甚至能够把一些现象或实验演示出来,加强我们的感性认识。五、 多思考,多讨论,多提问,独立完成作业。这是很重要一点,也许你上课听不明,但你通过作业,你就可以把一些问题搞懂。平时多思考,多讨论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如果不懂,应找老师答疑。这学期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多找老师答疑,还从老师那里学到一些课本没有的知识。六、 要有很好的学习环境,特别在上课的时候。上课的气氛也很重要,气氛好,老师心情也好,大家学起来很轻松。同时我们应跟着老师的上课思路,这样才能更好学好知识。七、 对我来说,知识真正得到巩固的是通过课程设计。可以说,课程设计的内容贯穿整本书的内容。同时设计也能体现你个人的能力和创新。所以我一向很热衷于课程设计,通过设计,你才真正地学会知识。结构力学考试的推迟没有影响我做设计的步伐。在做设计遇到的难题要及时找老师解决,问题千万年别积压。这样才真正把知识学牢。而现在遇到一般的楼板,能说出怎样配筋。以上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捌』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混凝土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商品混凝土分不同情况、不同部位对商品混凝土班厂家进行技术交底。
2.混凝土浇捣:结构浇捣先柱、后梁板。梁板连续浇捣一次性完成,中间吃饭间断时间不超过40分钟。浇捣墙柱时,分层(50CM内)振捣密实。
3.混凝土施工缝:楼板施工缝,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施工缝处继续浇捣时应遵守以下规定:
(1)已浇的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应大于1.2Mpa。
(2)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不得积水。
(3)在浇捣前施工缝处宜先铺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一层进行套浆。
4.混凝土应仔细捣实,使新老混凝土紧密结合。
5.砂、石含泥量超过规定时一定要冲洗。
6.混凝土组成材料配合比,应按试验室所提供的数据采用。用材变化时要及时做试验配合比:砂、石含水量变化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各种材料要准确称量,不得用体积比换算。计量误差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7.为防止坍落度变化和水泥浆流失,运输用料必须严密不漏水、不漏浆。并在使用中经常清除混凝土残渣硬块。
8.混凝土浇捣前必须清除模板内的杂物、钢模表面每次周转使用支模前要上好脱模油。采用振动捣实混凝土,每一点的振捣时间以将混凝土振实至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宜。上层混凝土在下层初凝前插入振捣器,应避免与钢筋直接接触。
9.混凝土养护: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认真做好养护工作,当混凝土终凝后,硬化前,开始进行洒水养护,注意水流不能直接冲浇混凝土面,应使水流呈雾状喷洒。当混凝土强度达1.2Mpa时铺一层草包,定时在草包上洒水使楼板混凝土面保持湿润。在混凝土强度未达1.2Mpa前,人不能在混凝土上践踏。浇水养护夏天不能少于14天,冬天不能不少于7天。顶板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标号的75%,拆模时,应注意不损坏混凝土面。
10.浇捣混凝土过程中,必须按规范要求,根据每台班组和数量认真做好混凝土试块。混凝土试块须现场随机取样,标准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