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建筑设计 > 金土工程建设的意义

金土工程建设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08-14 17:16:41

㈠ 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这位朋友您好:
您提到的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答: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龙头,这样过程建设发展才能带动其他行业发展,例如:
1、建筑业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发展;
2、建筑业发展带动建筑材料行业发展,砖、瓦、沙、石、灰,五金、化工材料;
3、建筑材料业发展带动残饮食发展;
4、扩大就业人群;
5、商业;
由此形成了良性的产业链条,人们的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增加,由于财政收入增加而财政投入答幅度的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增加,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这一切提高的原因,都是工程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推动作用,他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真可谓“龙头”。

㈡ 农用地分等成果与“金土工程”建设的衔接试验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五”规划和 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土资源信息化是指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土地、地矿、海洋、测绘等领域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化与现代化的进程;其基本任务是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 3 个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金土工程”是国土资源信息化的主体工程,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在政务管理和社会服务信息化领域内,选择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涉及关键性、迫切性问题的重要业务管理工作,在业务流程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建设业务应用系统和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形成边界清晰的政务信息化体系。同时,围绕业务系统运行中所需的基础数据,在现有数据资源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标准,开展数据整合处理,将标准不一、格式多样、分散管理的现有的国土资源数据,统一集中管理,形成标准统一、上下一致的数据资源保障体系。通过信息交换系统,实现“金土工程”实施的系统与基础地理数据库、海洋基础数据库、调查评价数据库等外部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农用地分等定级数据库是“金土工程”的一项重要数据库。甘肃省农用地分等过程中,尤其是开展了省级汇总工作以后,认真学习了《国家级汇总工作底图与基础数据库整理标准》和《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数据库标准》,考虑到分等成果向“金土工程”的要求转化,利用兰州市的部分数据进行了数据整合试验。

将 MapGIS 的数据成果按照数据整合要求分层,转为的 SHAPE 格式,再由 ArcGIS 软件将其转换为 E00 格式,检查其拓扑关系、属性结构和接边。

通过兰州市各县(区)农用地分等成果与“金土工程”要求衔接的试验过程发现,甘肃省基于 MapGIS 软件的农用地分等成果与“金土工程”衔接时,构建并检查无误的拓扑结构关系在E00 的 Coverage 图层中检查还会出现部分错误,导致相关联的图斑属性丢失,主要错误类型为弧段打折和悬挂弧段,而 MapGIS 软件对这部分错误的检查能力较弱,使得全省分等成果向“金土工程”转化时还有一定的工作量。

由于甘肃省普遍采用 1∶10 万土地利用现状挂图作为分等工作底图,各县(市、区)之间没有精确接边,在数据与“金土工程”衔接时,县际接边为工作的难点。鉴于目前甘肃省开展的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将会形成现势性与准确度更高的图形数据,可以考虑现利用二次调查成果对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更新后再转化为“金土工程”格式。

㈢ 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是以覆盖全国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本底,以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与应用服务为目标,以遥感、网络等技术手段为支撑,基于统一的基础地理空间参考,对土地、矿产、地质及管理等信息进行综合集成和展示的工作。它通过挂接国土资源管理相关业务数据库,形成了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基本框架,国土资源主要审批业务实现网上运行和在线电子申报。初步建立起覆盖土地“批、供、用、补、查”及矿业权、地质灾害等信息的综合监管平台。

“一张图”工程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次重大变革,它不仅对保持土地基础数据的现势性和真实性、维护国土调查成果的生命力、完善国土资源监管系统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为国家直接、及时、准确掌握全国国土资源现状和时空变化、加强监管、抑制和查处违法、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提供了综合平台。

㈣ 金土工程的简介

金土工程是面向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支持发展、服务社会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2006年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正式批复了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根据国土资源部部署,,2007年1月9日,市发展改革委已经正式批复了武汉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为了全面完成金土工程建设目标,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

㈤ 金土工程的介绍

“金土工程”是2004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国土资源部视察工作时提出的。金土工程是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围绕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选择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防治等重要业务,在流程梳理、整合的基础上,建立业务应用系统和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形成边界清晰的政务信息系统。金土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完成“三大系统”建设(即耕地保护国家监管、矿产资源国家安全保障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与应急指挥系统),建立覆盖国家、省、市、县级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㈥ 金土工程的重要性

实施金土工程是按照中央要求实行最严格资源管理制度、参与宏观调控、做好国土资源各项管理、服务工作的必然选择。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金土工程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通过建立网络化资源信息监测体系和信息集成分析平台,准确掌握资源“家底”,及时了解资源的动态变化,为加强资源规划管理、合理调控资源供应总量和结构等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二)有利于加强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监管。通过建立网络化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并与遥感动态监测体系相结合,实观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有效监管。及时发现资源的违法占用和不合理开发现象,促进国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三)有利于国土资源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要求,通过国土资源管理的网上运行和服务,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四)有利于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通过电子政务系统、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的建设实施,使行政审批行为公开透明,纪检监察部门可以随时监控,群众可以有效监督,从根本上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
(五)有利于带动整个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政府先行,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国土资源信息最大的采集者、拥有者和使用者。通过国土资源管理政务信息化的实施,有效促进国土资源信息深度开发和高效利用,带动空间信息产业发展,全面推进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
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对“十一五”期间金土工程建设目标的全面完成,乃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局至关重要。各单位、各部门要站在国土资源工作全局的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金土工程作为加快国土资源管理现代化和完善体制、提高素质的重要技术手段和业务工作内容,纳入工作目标,认真研究,周密部署,切实加强组织管理。

㈦ 金土工程总体技术构架

蒋文彪

(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北京,100812)

摘要:本文从金土工程的业务目标出发,在现有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经验积累基础上,结合当前主流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发展方向,研究提出了金土工程的总体技术架构,并阐述了构建金土工程总体技术架构的关键技术,保证全国各级金土工程的整体一致性和相互衔接。

关键词:金土工程;国土资源信息化

金土工程是面向保护资源、维护权益、支持发展、服务社会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程。金土工程的建设目标是,建立网络化的国土资源信息获取、传输与汇总渠道,全面、准确、直接地掌握支撑国土资源管理的各类信息;建立覆盖国土资源管理主要业务、贯穿上下的政务信息系统,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按照上述业务目标,遵循当前主流信息技术发展方向,设计金土工程的总体技术架构,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实现金土工程的业务目标。

1 前言

经过几年的建设,国土资源信息化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应用系统建设覆盖了国土资源主要管理业务,“3S”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和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大量国土资源数据,从国土资源部到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已实现专网连接。要建立各级联动的网络化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现有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基础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应用系统面向单一业务独立运行,不能实现各系统之间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数据库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各级应用系统之间还没有实现网络环境下实时数据交换。当前,在信息技术发展和电子政务应用中,资源整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在金土工程建设中,需要从顶层上规划总体技术架构,设计技术路线和方法,保证网络、数据资源、应用系统、安全系统等各要素之间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国土资源管理的联动和信息的及时监测、汇总与分析。

2 金土工程的总体框架

金土工程建设的总体框架是,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库为基础,以国土资源信息网络为依托,以标准、制度和安全体系为保障,以地政、矿政、地质环境等主要管理业务流程优化为主线,以支撑国土资源管理决策为核心,形成互联互通、贯穿上下的政务管理、决策支持和社会服务信息化体系(图1)。

2.1 网络

由国家、省、市三级局域网、连接各级局域网的国土资源专网,以及对外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组成。国土资源专网利用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各级政府建立的网络资源,或租用专线建设。

图1 金土工程总体框架

2.2 数据资源及管理

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为核心,依托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 GIS 平台,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集数据管理、数据共享服务、数据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土资源数据中心,提供业务系统运行所需的基础数据、管理数据支撑。

2.3 应用支撑

国家、省、市分别建立了用于本级横向应用集成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在国家、省、市统一部署数据交换系统,实现各级国土资源数据交换和业务联动。

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在功能上包括应用系统搭建工具和运行环境、界面整合工具、身份认证管理、数据资源配置服务。

2.4 业务应用

围绕耕地保护、矿产资源管理和地质环境管理业务,建立并集成业务应用系统。同时,建立国土资源信息综合统计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

2.5 应用门户

利用应用门户实现各级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网上受理,并发布国土资源基础信息和政务信息,向社会各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服务。

2.6 安全保障

建立基础设施层、数据访问层、信息交换层、应用层四个层次的安全体系。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2.7 标准化体系

以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和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为基础,建立金土工程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工程建设相关技术规范、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以及基础数据库标准。

3 金土工程总体技术架构

3.1 总体技术路线

按照金土工程建设的业务目标,工程建设遵循以下技术路线(图2)。

图2 金土工程总体技术路线

(1)建立国家、省、市三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统一管理、维护、更新、展现各类数据,并对应用提供支撑,统一对外提供信息服务。县级作为市级的应用终端。

(2)工程建设和系统部署围绕两条主线,一是数据主线,二是系统主线。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管理相对独立,国家、省、市分别建立相对独立的数据管理和更新机制,三级数据之间通过数据同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三级应用系统之间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实现业务处理数据的上报和下达。

(3)加强资源整合,在全国各级各类应用系统技术架构差异较大、平台不一的条件下,保证金土工程的整体性和高度集成。采用统一的界面和权限认证实现横向应用整合,用户利用统一的界面来进行“一次性登录”,通过统一的身份认证之后便可对所有应用系统进行其权限范围内的操作和访问。

(4)以电子政务平台和数据交换系统为金土工程应用支撑体系。横向应用系统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搭建工具实现快速搭建,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运行支撑环境实现各类应用系统的协调运转,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界面整合工具和身份认证管理工具,实现系统的统一展现和一次登录,通过电子政务平台的数据资源管理工具,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配置、服务和展示,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实现纵向业务数据交换。

(5)具有流程化业务审批功能的应用系统,在电子政务平台上构建和运行,涉及到数据报送、汇总和建立数据台账的系统,独立开发和运行。所有系统都通过统一的界面和权限管理工具进行集成和整合。

3.2 总体技术框架

金土工程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思想,对建立的业务应用系统进行横向和纵向集成。一方面,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基础平台中,通过利用面向服务的思想建立统一的业务模型,利用系统服务、系统组件和业务组件搭建国土资源业务应用系统,各业务应用系统内部和业务应用系统之间在平台组件框架支持下,通过统一接口标准,利用服务交互和消息传递等功能组件,实现业务应用系统的横向集成;另一方面,在国土资源数据交换系统建设中,利用面向服务的标准,通过事务驱动、数据驱动、消息驱动等方式对服务进行集成,在统一的数据传输协议、数据内容标准等的支持下,利用服务交互、消息处理、安全性等功能组件提供数据交换服务,实现国家—省—市级间纵向业务应用系统的联动、信息的传输和数据交换,并实现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金土工程在技术选择上,总体采用 J2 EE 技术架构,以保障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稳定性。同时,根据具体需要,部分独立运行的系统采用.net 技术架构。

各应用系统根据需要可以采用 B/S 结构,也可以采用 C/S 结构,因此前端存在Browser和 Rich Client 两种形式(图3)。

图3 金土工程总体技术框架

(1)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总体上以电子政务平台为支撑,基于 J2EE 技术架构,采用B/S 结构。系统建设利用面向服务的思想建立统一的业务模型,利用系统服务组件和业务组件搭建国土资源业务应用系统。

(2)部分应用系统,如:综合统计网络直报、计划管理系统等,基于.NET技术架构,采用 Smart Client 技术,该客户端还具有便于部署、自动升级的优点。

3.3 应用系统建设方式

流程化的业务管理系统如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用地预审管理系统、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系统中的土地利用规划审批子系统、矿业权项目审批系统、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系统等,利用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建设。其他独立运行的数据管理类的管理系统基于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开发。各类应用系统通过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的统一界面、身份认证和数据资源配置管理工具进行集成,实现本级各类应用系统的统一界面、用户单点登录,同时实现对现有信息资源的可视化管理和信息资源的综合分析应用。

3.4 数据资源管理技术框架

3.4.1 数据整合技术方法

目前,金土工程需要应用的数据库总体上存在同构同标准、同构不同标准、异构同标准以及异构不同标准等几种情况,数据库整合,需要采用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按照先进的信息资源管理理念,分别从概念、逻辑和物理三个层次上对现有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全面理清现有数据资源基础上,按照标准、规范开展数据整合与建库工作。

3.4.2 数据中心技术框架

数据中心将在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撑下,在数据标准和相关数据中心管理为维护制度的保障下,建立各类数据库,完成数据中心数据的存储、管理和维护;在交换体系和业务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数据的更新;同时通过业务系统,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将服务系统所需要的数据传递到服务数据库,完成数据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数据中心逻辑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数据中心逻辑结构

3.5 网络体系架构

金土工程业务网络分为三级。

国家级(国土资源部)网络:以国家级数据中心为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骨干层,向下为二级骨干层省级网络(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接入。

省级(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网络:以省级数据中心为网络系统的骨干层,向上接入到核心骨干层网络中,向下为分布层市级网络(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接入。

市级(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网络:以市级数据中心为网络系统的分布层,向上接入到二级骨干层网络中,向下为接入层县级网络(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终端接入)提供接入。

3.6 安全体系

各级之间的数据传输运行在国土资源业务专网上,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及安全保密的有关技术要求,坚持适度安全、技术与管理并重、分级与多层保护和动态发展等原则,保证网络与信息安全和政府监管与服务的有效性,准确定位金土工程的安全系统,建立安全保障体系。

3.6.1 安全制度和措施

加强安全管理,建立规范的安全制度,明确责任,并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思想、业务教育,树立全员的安全意识。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机房环境、设备保护、冗灾保护,以及工业事故预防。

3.6.2 网络安全

进行内外网物理隔离,建立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控制。建立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及时掌握网络安全状况。对于核心数据存储区域还要通过安全审计等控制手段进行访问控制。通过网络安全扫描系统和网络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对系统安全事件及时做出响应和处理。为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对关键数据传输支持数据加密,加密方式主要支持商密加密。

3.6.3 应用安全

建立WEB信息防篡改系统、非法拨号监控系统、过滤控制系统、反垃圾邮件系统、病毒防御系统。

3.6.4 CA 认证

采用基于证书的身份认证机制,为各级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应用系统提供安全服务,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3.6.5 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全部数据库都在异地进行定期网络传输备份。业务数据库在线本地备份,基础数据库离线本地备份。

4 关键技术

构建金土工程的总体技术架构,需要重点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

4.1 应用整合

为了实现金土工程的统一展现和一体化运行,需要对横向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保证金土工程的整体性。应用整合通过界面集成和统一认证管理来实现,统一应用界面需要解决两方面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是如何在不改造地方系统的前提下来实现界面集成;另一方面是集成授权、认证,实现系统单点登录。

各种应用系统所采用的技术架构不尽相同,有B /S结构和 C/S 结构的系统,不论采用何种技术架构,现系统和原系统的功能菜单都显示在金土工程统一界面菜单中,然后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菜单,无须再次登录就可访问集成后的所有系统。

统一界面需要解决认证管理问题,即在不修改原系统,不知道原系统用户信息的条件下,通过简单的开发,把用户信息传输到原系统,实现系统的安全运行。

4.2 数据交换系统

国家、省、市三级之间的业务联动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实现。数据交换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是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区在关系型数据库的支持下实现数据共享级交换(集中式交换模式);二是利用文件通过消息传递方式实现异步交换(分布式交换模式)。

基于数据库的上下级数据交换中,在各级建立交换缓冲区,交换系统把要交换的数据放在各自的交换缓冲区,交换缓冲区间可以通过文件传输的方式实现数据传输从而达到数据镜像与同步,从而实现各级间的数据交换。

基于XML文件的数据交换中,通过数据交换适配器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抽取,对接收数据的加载的功能。数据交换工作站对发送和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校验,发送前将大容量的XML数 据信息拆分成若干数据信息单元,对接收到的数据信息单元进行合并,对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压缩。

4.3 数据资源配置管理

数据资源管理需要通过关系型数据库、文件服务器、数据仓库、空间数据库引擎等的信息资源管理平台,对关系型数据、文件信息、决策支持信息、空间地理数据、多媒体信息进行管理,为信息的记录、查询、引用、分析提供支持,实现对数据的维护、数据的备份、数据的冗灾、数据的监控等数据管理。数据资源管理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数据的可视化展现,可以直观地浏览到数据实际的物理结构与逻辑关系等情况。

(2)数据中心服务有形化,可以清晰地了解数据交换等操作的实际状态。

(3)支持数据交换,可以满足国家、省、市三级数据交换。

(4)数据与应用平台的无关,满足数据资源管理与应用松耦合模式。

㈧ 金土工程的建设

各区要结合实际,积极向区财政申请项目配套资金,落实专项经费,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

㈨ 重庆金土工程实施构想

颜英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信息中心,重庆,400015)

摘要:为了推进重庆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根据国家对金土工程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重庆实际,提出了重庆金土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主要内容,并对重庆金土工程建设的模式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金土工程;目标;主要内容;建设模式

2004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明确要求组织实施“金土工程”。2005年9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中央投资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了国家“金土工程”的立项。本文按照国土资源部对金土工程建设的要求和部署,结合《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2006~2010)》,提出了重庆市金土工程建设的目标、主要内容,并对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

1 重庆金土工程建设的背景

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担负着三峡库区建设、带动西部发展,打造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任。“十一五”期间,无论经济建设还是社会发展都将处于“打基础、成框架”阶段,经济社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做好资源保障,解决好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的矛盾是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主旋律。耕地保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整治、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都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1 建设用地需求与耕地保护矛盾加剧

据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显示,全市土地总面积822.69万公顷,其中耕地总量226.27万公顷,人均耕地1.08亩,远远低于1.41亩的全国人均耕地水平。

“十一五”期间,全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保障提出更高要求,资源保障压力更大,因此,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通过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和空间布局,集约节约用地,加强对耕地的保护,妥善处理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需求间的矛盾,保障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1.2 矿产资源利用粗放,矿山生态环境问题较严重

截至2005年年底,全市共发现矿产68种。其中,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54种,已开发利用的39种。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十五”期末,全市矿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5%左右。矿产资源的开发和矿业经济的发展逐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但在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存在着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以及矿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等问题,这些都对实施矿产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1.3 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地质灾害发生频繁

截至2003年底,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301 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等。每年因地质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害,都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三峡库区是本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治区域,每年国家和地方都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治理和防治,搞好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的防治是本市的一项重要任务。建立一个科学的地质灾害监测预测及应急指挥系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手段。

因此,大力倡导现代化的资源管理方式和手段,实施金土工程成为本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参与宏观调控、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和矿业经济的发展以及防治地质灾害的必然选择。

2 重庆金土工程建设的目标

通过对重庆实际情况的分析,在制定重庆金土工程主要目标时,我们明确提出应建立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保障系统,在实现国家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本级政府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同时结合重庆的具体实际,提出建立区域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统和实现城镇地籍管理信息化的目标。特别针对重庆地质灾害频发,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较重的具体情况,在重庆金土工程一期提出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测与应急指挥系统,将地质灾害的防治放在了金土工程建设的重要位置。

重庆金土工程的目标:通过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保障、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灾害监测预测与应急指挥三大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和数据整合,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市国土资源管理的主要业务、贯穿国土资源部和全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政务信息化体系,形成规范、科学、高效的网络化国土资源管理模式。同时,通过“金土工程”的实施,培养一批专门人才,促进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

3 重庆金土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重庆金土工程将以建设“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保障系统”、“矿产资源管理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测及应急指挥系统”为核心,建立起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需要的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形成统一的市级国土资源管理门户,完成重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

3.1 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保障系统

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耕地保护的矛盾,通过建立和整合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土地供应、城镇地籍、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基本农田保护、建设项目用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建设用地储备、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及基准、农用地等级、耕地储备、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土地执法监察14方面数据库,建设和运行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供应、城镇地籍、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和执法监察9个业务应用系统,建立顺畅的信息获取、传输、更新与应用服务的信息渠道,使国土资源部、市委市府等相关部门能及时掌握全面、准确、翔实的土地资源数据;通过对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动态分析,为调控土地利用结构提供依据;形成覆盖全市网络化的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保障系统,规范管理行为,实现市政府对全市各级土地管理过程的有效监管,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提供技术保障,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

3.2 矿产资源管理系统

针对本市目前矿产资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开发利用方式粗放、综合利用程度低、矿产资源需求与可供性分析工作薄弱等影响本市矿产资源管理的问题,通过建设和整合矿产资源储量、矿产资源规划、矿产资源潜力、矿业权、矿产品、矿产可供性、执法监察7方面的数据库,建立和运行矿产资源储量管理、矿业权管理、矿产资源规划计划管理、执法监察4个业务应用系统,为强化矿产资源管理,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构筑有竞争力的优势矿业,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通过严格监督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规划、计划的执行情况,监管和调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促进矿产资源的保护、节约与合理利用。

3.3 地质灾害监测及应急指挥系统

针对本市地质灾害隐患多、灾害频发、损失严重、开发活动引发地质灾害日益增多的现状,建设全市地质灾害空间数据库、地质灾害事件数据库、基础地质数据库、气象数据库4方面数据库以及地质灾害监测、地质灾害事件管理、地质灾害远程会商、地质灾害应急指挥4个业务应用系统,为重大工程选址、土地利用规划等提供决策依据;对重大地质灾害区部署网络化监测体系,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实施监测;为地质灾害信息的实时传送、综合分析、远程会商和救灾指挥提供网络化的技术平台。

3.4 国土资源综合统计与决策支持系统

综合利用金土工程所建立的大量的基础数据库,通过建立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系统和区域建设用地可供性分析系统等相关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对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和宏观经济调控的数据支持。

3.5 建立国土资源门户系统,开展综合应用服务

建立统一的门户系统,利用中间件技术,把各种独立的系统以及异构数据连接起来,达到各种系统之间的无缝连接和交换数据的目的。同时,可以为不同的系统用户提供统一、个性化的界面;能够动态的发布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实现信息的收集、分析、增值和共享等。

3.6 完成重庆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

数据中心将在网络基础设施的支撑下,在数据标准和相关数据中心管理为维护制度的保障下,建立各类数据库,完成数据中心数据的存储、管理和维护;在交换体系和业务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完成数据的更新;同时通过业务系统,为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将服务系统所需要的数据传递到服务数据库,完成数据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

4 重庆金土工程建设模式

为保证重庆“金土工程”目标的实现,我们在国家“金土工程”总体方案指导下,结合重庆的实际,提出了重庆金土工程建设模式:

(1)在数据管理方面,充分利用原来已有的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标准化和一致性整合,形成标准、统一的基础数据库。同时,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市、县两级数据中心,形成两级备份、相对独立的数据管理机制,市级集中所有结果数据,实现全市数据统一的对外服务。

(2)在数据交换方面,对涉及国家监管的系统运行和数据交换,通过统一的应用接口和数据交换机制来完成业务联动和数据传输,形成业务流、数据流上下贯通的业务运行模式。

(3)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对新建系统按照统一标准、统筹规划,统一实施原则,形成市、县两级统一的业务应用系统。对已有的业务系统不作改变,无论新建系统还是原有系统仍完成各自系统设计的功能。

(4)在网络建设上,依托全市电子政务骨干网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在该网未建成前,通过租用电信运营商的宽带网实现上下级的网络互联。在市电子政务骨干网建成后,该网作为“金土工程”备份网络。

(5)在标准研制上,优先采用国家或行业已有标准,在标准缺位情况下,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加快急需标准的研制和应用。

(6)在技术选择上,优先采用成熟技术,强调技术的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从标准和技术上保障系统的可扩充性、易维护性、开放性和统一性。

(7)在项目的实施方面,按照“国家目标优先、兼顾地方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金土工程的建设中应首先考虑国家目标的实现,同时结合本市实际,分步实施,注重实效,边建设边应用,有条件的地方先上,急需的项目先行,并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应用。

5 结语

重庆“金土工程”不仅是重庆市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金土工程的一个部分,同时也是重庆市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重庆金土工程建设将站在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高度,以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保障系统、矿产资源管理系统和地质灾害监测预测及应急指挥系统为核心,实现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国土资源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为提高我市国土资源管理能力,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国土资源部,北京国信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国家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2005,8

重庆国土资源房屋管理局,重庆市电信规划设计院.重庆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2006,5

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全国金土工程建设总体方案[R].2005,12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地产信息中心.重庆市国土房管电子政务调研报告[R].2005,6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公报[R].2005,8

与金土工程建设的意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假山景观设计工程 浏览:862
哈尔滨工程造价招聘 浏览:937
建筑工程土建劳务分包 浏览:632
道路监理工程师 浏览:476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在本校吗 浏览:370
河北工程大学保研率多少 浏览:287
有学质量工程师的书吗 浏览:479
康乐县建筑工程公司 浏览:569
助理工程师二级 浏览:872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级考试时间 浏览:9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研究 浏览:881
工程造价图纸建模 浏览:888
辽宁恒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93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 浏览: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兴趣爱好 浏览:316
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浏览:388
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浏览:3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浏览:858
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管理条例 浏览:270
云南工程监理公司排名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