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双龙桥位于及创建时间是怎样的
双龙桥位于建水古城城西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双龙桥是云南省古桥梁中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联拱石桥。
双龙桥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当时只是在沪江上建三孔石桥,后因沪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
㈡ 双龙桥有哪些特色
1839年,当地居民在石桥南端新建石桥14孔,与原有的3孔成雁齿连接,共为17孔,全长148米。
桥身用打凿得很平整的约500块石块镶砌而成,两侧垒条石为栏。正中一孔用巨石砌成台墩,上建一大阁楼,下留有泄水孔洞,桥的南北两端各建一小阁,三阁交相辉映,蔚为壮观;后于咸丰年间全部毁于战火。1898年,又重建三座飞檐式阁楼,比原建的更为气势恢宏。
中间的大阁为坊式结构,三层。屋顶为金黄琉璃瓦,歇山顶,高接云霄,造型的独特在于顶层分隔成小屋三间,一大二小,呈“山”字形排列,屋顶也分解成“品”字形的3个小歇山顶,二楼也因势隆起4个小歇山顶。此阁大而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
桥南端为双层八角攒尖顶桥亭,高约有10多米,玲珑秀丽,造型美观,与大阁互相辉映。
㈢ 双龙桥的介绍
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它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5里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清乾隆年间先建三孔,道光年间又建十四孔与之相连,因此俗称 “十七孔桥”。桥中建有三层楼阁,两端各有亭阁一座。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远看犹如一艘楼船,近观似长虹卧波。它造型奇巧,是我国现存的优秀古桥之一,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景点。2006年05月25日,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㈣ 双龙桥的简介
双龙桥位于建水城西3公里的泸江与塌冲河上,因两河蜿蜒如龙,故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长148米,宽3-8米,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被认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桥中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楼中有楼,桥楼相映,蔚为大观,不失为我国造桥史上极为珍贵的杰作。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素有“滇南大观楼”之称。
1965年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前来考察,将其列为全国大型古桥之一,遂被定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㈤ 双龙桥建于什么年代
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它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5里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建水城西三里沪江河上的双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只是在沪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沪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桥高9米,初建三孔宽5米,后建十四孔宽3米,全桥长148米、桥身用打凿得很平整的约500块石块镶砌而成,两侧垒条石为栏。并在桥上建盖了三座飞檐式阁楼。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后于咸丰年间全部毁于战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重建三座飞檐式阁楼,比原建的更为气势恢宏。桥上建有亭阁三座,层檐重叠,檐角交错。
㈥ 双龙桥起到哪些作用
在这上洋的峡谷中,有一木拱廊桥,是一座重建的双龙桥,桥长66米,宽4.5米,两墩三孔。
双龙桥既是交通两岸的桥梁,又是游客中途休息,乘凉和避风雨的场所,而且还是观赏白水洋全景的观景台。桥的梁上书写着优美的对联供游客鉴赏,桥中的神龛上祀奉的观音菩萨是善男信女们朝拜的地方。
㈦ 关于双龙桥的修建有哪些传说
据说,金碧溪原来只是一个渡口。行人过往都需要摆渡乘船过河。古时候,在金碧溪的渡口摆渡的人往往是有钱人家的行善之举,渡河是不收钱的,当地人们将它称为“义渡”。
有一年,这个渡口设“义渡”的是一位揽载帮当水手的陈洪顺。后来他发家致富,乐善好施,将家产变卖设义渡。但是“义渡”了多年的陈洪顺,已经是年迈多病了,72岁那年去世后,原来那只破旧的渡船也被洪水冲走了。
人来人往的“义渡”由于陈洪顺的去世而中断了,港口很快也沦为了路断人稀的溪口。每当夏秋季节时山洪瀑泻,嘉陵江江水倒灌,无船摆渡,人们只有望溪兴叹。
传说,金碧溪的坡上有一家姓刘的农民,家中只有母子俩人。年方20岁的刘世海,从小丧父,与老母相依为命。
一天,刘世海的老母亲突发重病,临终之前拉着儿子的手说:“孩子,你要为人们多做好事,要行善积德。今后,你只要有办法,一定要在渡口修座桥来方便行人。”
有孝心的刘世海含着泪答应了老母亲等葬送走老母亲以后,刘世海便决定遵从老母亲临终前的托付在这里修一座桥。
但是刘世海的家里一直是清贫如洗,哪来的钱修桥呢?他决定先背人过河,有了钱再修桥。
从母亲去世后起,刘世海便在渡口的浅溪处开始背人渡河。十年如一日,他背了成千上万的过往行人过了河,包括那些年轻少妇和姑娘。
在背女子过河时,他从没动过一丝邪念,让姑娘们伏在他宽厚的背上,稳稳当当背她们过河。不少过河的人拿出钱来给他,有时他都一文不收。
刘世海的善行,不仅在嘉陵江沿岸码头传为美谈,也感动了天上的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根本不相信凡间竟会还有这样没有私欲的青年人。
玉皇大帝为了探知真相,便让太白金星化为一位美貌俊俏的女子来溪边过河。刘世海见到这等天仙般的美女,依然不为其所动,小心稳当地背她过了河。
玉皇大帝听了,十分感动,决定让刘郎修桥的愿望得到实现。
一天,刘郎一早又来河边背人过河。有位年轻姑娘来到溪边,恳求说:“我老母患急病,急需过河去请郎中。我母患病已将家里钱财用完,没钱酬劳,希望做做好事。”
刘世海二话没说,背起姑娘就下水,可是他越走越感身上背的人越来越重,又不好意思转脸去看。当他一脚跨上岸时,“咚”的一声,身子突然一闪跌倒在沙坝上。
刘世海定睛一看,这哪是什么姑娘,背上背的竟是闪闪发光的一背篼元宝。刘世海心中仿佛早已明白,这是神仙显灵了,送来助他修桥的资金。
刘世海当机立断,马上雇请能工巧匠进行设计和修建。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溪上一座3孔石桥架起来了。
但天公不作美,眼看桥面要合拢了,修桥大师傅安装石桥差两节,不管用什么石料怎么也合不拢。眼看要发大水了,急得刘郎烧香祈祷。
此事传到了龙宫,惊动了龙王,于是传令小白龙、小青龙前来听令。命他们助刘郎完成修桥的义举。小白龙和小青龙降临溪的上空一看,桥身不多不少就差桥面两边一节石板。
小白龙与小青龙龙身一跃弓腰躺到桥面空挡中,只听“卡”的一声,不偏不倚,不多不少,稳稳当当补上了空隙。青、白两小龙,以身化桥,帮助刘郎修好了石拱大桥。
于是桥面上,一侧白色龙头伸出桥头,后面露出龙尾;另一侧,一青色龙头突出桥头,后面露出龙尾。一架飞跨金碧溪的三孔石拱大桥连成了。
从此,人们就把这座桥叫做“双龙桥”。
㈧ 双龙桥是哪个时候的
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它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5里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之水面上,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只是在沪江上建石桥三 双龙桥孔,后因沪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桥高9米,初建三孔宽5米,后建十四孔宽3米,全桥长148米、桥身用打凿得很平整的约500块石块镶砌而成,两侧垒条石为栏。并在桥上建盖了三座飞檐式阁楼。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后于咸丰年间全部毁于战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重建三座飞檐式阁楼,比原建的更 双龙桥为气势恢宏。桥上建有亭阁三座,层檐重叠,檐角交错。
㈨ 双龙桥的历史状况
何谓“双龙”,即是以塌冲、泸江两条河汇合在一起,有一桥镇锁“双龙”,因此而得名。建水城西三里沪江河上的双龙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只是在沪江上建石桥三孔,后因沪江、塌冲河水泛滥,河床逐渐加宽,三孔小桥独居河中,不能横贯两岸,当地官民又于道光十九年(1839年)续建十四孔,与原建的三孔桥首尾相连,雁齿蝉联、合为一体,故又称“十七孔桥”。桥高9米,初建三孔宽5米,后建十四孔宽3米,全桥长148米、桥身用打凿得很平整的约500块石块镶砌而成,两侧垒条石为栏。并在桥上建盖了三座飞檐式阁楼。两端阁楼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后于咸丰年间全部毁于战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重建三座飞檐式阁楼,比原建的更为气势恢宏。桥上建有亭阁三座,层檐重叠,檐角交错。正如碑记中所称的“桥上建有飞阁三座,中间一阁层累为二,高接云霄。更加左右两阁,互相辉映,巍巍乎西望大观也!”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曾在《仪态万千的我国古代桥梁》专著中,把建水双龙桥列入全国最著名的10余座古桥代表作之中,且又在《中国古桥技术史》巨著中,设专目介绍了建水双龙桥和北京颐和园的十七孔桥。
㈩ 建水的双龙桥在哪里
建水双龙桥具体地址:建水县西庄镇张家营。其实只要坐上去西庄的车,问司机,他就会准确告诉你的,下车后再问一下路人,就可以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