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主要示范工程规划
1.土地整理
总面积600hm2,除房屋和主要公路(约50hm2)外,其余部分都将重新规划和整理。将以前的耕地和荒地、石山等已经利用和尚未利用的土地,重新规划并充分利用。平面上将分割成:封山育林区、果园、中药材地、经济林地、草地、旱作农田、水田、鱼塘、房屋、道路、科技监测或试验区等。
土地整理不但涉及山、水、田、林、路的全面调整,而且还有灌溉系统和土壤质量的改造,土地质量提高的另一措施是坡改梯工程建设、增加石质梯田土壤和中低产田的土壤改良。在土壤肥力分析的基础上,增施有关肥料。
示范区通过优化岩溶地区的农业资源和土地利用结构,带动山区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水旱轮作,通过生物措施、增施有机肥和监测配方施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地力,实现退耕还林还草,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2.全面封育与退耕还林
岩溶区植被恢复的第一步是封山育林已经成为共识,但有的石山经封山后几年可恢复形成植被,并逐渐形成岩溶森林,而有的石漠化地区久封不育或极难恢复,这是由于岩溶环境造成植被和生态的特殊性,富钙的地球化学背景造成岩溶森林植物的喜钙性,岩石裸露导致植物岩生性,岩溶干旱使森林生态表现为旱生性而岩溶洼地积水又导致生态的湿生性,环境中的碳循环加强了岩溶动力条件,加速元素迁移和某些难溶成分的活化;地貌景观与微环境的多样性使岩溶区植被在小范围内常常有常绿林与落叶林、阔叶林与针叶林共存,洼地底部到高差只有300m的峰顶也有明显的垂直分异;地质背景的差异也使得植物物种产生分异(蒋忠诚,1997,1999)。因此,在岩溶山地封育过程中,充分考虑生境的异质性和地球化学背景的作用,更有利于植被的恢复。
人工促进先锋群落的形成是岩溶植被有效恢复的途径。先锋群落一旦形成,将大大改善岩溶环境,有利于常绿树种的定居生长。促进先锋群落的形成是岩溶生态重建一项重要的工作。当前,在岩溶生态重建过程中,造林树种单一、以落叶树种为主(常用的包括任豆、香椿等),生态恢复过程中以经济林代替生态林的现象普遍存在,岩溶植被生态系统功能低下,对于改善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十分不利,亟须构建生态功能优良的复层植物群落。
果化示范区石漠化非常严重,封山育林作为主要的工作,规划总面积320hm2。封山育林工作包括2个主要方面,一是划分不同类型、并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制定封山育林的措施与对策,分别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和“封造并举”的方法,进行封山育林;二是配置适生优良树种、进行人工优化植物群落的构建。
在适宜地段及缓坡地开展人工育林试验,加速植被恢复的进程。计划造林面积50hm2,植树2万株,开展植被恢复试验、人工植物群落优化配置模式试验及其配套技术体系等试验面积20hm2。在岩溶环境调查基础上,选择适宜种植的速生先锋树种,采集种子、培育高质量的营养袋苗和裸根苗,植树造林或直播造林,配置灌草种类构建先锋群落,构建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的优良模式。拟选择用于造林的先锋树种:任豆、香椿、青
参照区域性的顶极植物群落,选择优良的乡土树种、从相似的生物地理气候地带引进优质高效性能稳定的适生树种,重视和加强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人工模拟构建岩溶山地植被生态系统。一个有高度生态功能和生产力的植被的关键在于其适宜的树种和草种。缺乏多样的优良树、草种将导致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微弱,生产力低下,病虫害蔓延和地力衰减,极不利于保持和发展持久的生态环境建设的效力,也无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为此,除首先从当地原生植被中选用适宜的树种和草种,以及重视和加强包括高新技术手段在内的育种研究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从相近似的生物地理气候地带引进性能稳定的优良树种和草种,以此丰富和改善林草植被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李先琨,2003)。
因此,营造生态林或重建类似潜在植被的当地森林,是最为重要和必不可少的(图6)。这种森林,种类多、层次多,因而功能也多(N aveh,1998; L am b,1998; K loor,2000; M iyaw aki,1999)。通过生态地理气候带的对比研究,慎重选择;通过试验,注重安全地积极引种,将是促进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与退耕还林的一大举措。
图6 宫胁森林重建法(用乡土树种重建当地森林)流程图
(仿Miyawaki,1999)
3.特色农林产品开发与基地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产业链”。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还草是以重建和改善生态为第一目的,进而通过对生态环境的保育和改善所形成的优质高产的植物生产力(木材、果品、饲草等)给农民和国家带来财富,更通过生产力的转化与增值形成第二性的动物生产力(肉类、乳品、皮毛等)和第三性的深加工商品生产进入国内外的贸易市场而产生更大的财富。这样一条产业链将形成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物质、能量与价值的良性反馈链带,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和人民、国家的收入不断增长。因此,在生态环境建设与退耕还林草的操作中,在保证生态优化的条件下,充分开发利用广西岩溶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名特优资源植物,建立特色农林产品基地,兼顾经济效益与产业链的形成。适当考虑发展经济树种和人工种草以开展舍饲养畜,能避免放牧对林草的破坏,还能更好地保持水土,增肥地力和迅速增加农民收入。
广西岩溶区丰富的植物资源中许多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名特优资源植物,形成特殊的热带和亚热带岩溶植物区系(广西植物所,1997;许兆然,1993)。由于天然植被的生态效益远远高于单纯的人工植被,在生态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引进、发掘和推广适宜岩溶山地区种植生长的优良常绿阔叶树种及特色农林植物生产技术,有效提高生物生产效率和植被覆盖率,通过试验示范,为岩溶植被的优质高效恢复、岩溶山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强生态系统功能,提供科学依据和成功样板。
平果示范区种植业主要进行峰丛洼地名特优良品种及产业化开发,包括引进中药材、经济作物、水果、经济林等,示范面积共220hm2。其中:中药材80hm2,经济作物55hm2,经济林30hm2,果园50hm2,优质牧草5hm2。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林果业为主的支柱产业,改变以粮为主、结构单一的局面。此外,开展优质特色种苗繁育与示范基地建设,种苗基地总面积5hm2,其中药材面积2hm2,优质果木面积2hm2,特色经济作物面积1hm2。
4.发展畜禽的圈养养殖
由于本岩溶峰丛洼地生态环境脆弱,草料不足,故养殖业的发展方向以圈养为主。重点为发展山羊圈养技术和产业,这在峰丛岩溶山区是一个创新产业。拟通过引进附加值高的山羊和黄羊作为主要发展品种。此外,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也适当发展猪、牛、优质鸡等养殖业,以帮助当地居民尽快提高经济收入。牧草种植与养殖业相对应,还相应发展一些饲料植物。
5.基础设施建设与改善
岩溶区严重缺水,重点是表层岩溶泉开发,并配套修建水柜蓄水。拟开发表层岩溶泉5~6个,开发洼地底部的岩溶地下水1~2处。能源开发以兴建沼气为主,平果示范区新建沼气池100个,同时发展薪炭林和部分引进液化气气等能源。
修建通往示范区的公路,进行坡耕地改造,进行田间道路建设以及供水供电、农村茅草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6.加强群众文化素质教育和科技培训
计划培训农民3000人次,采取室内上课、讲座、组织参观、实地传授、电教等多种方式进行,对少数具有一定基础、积极性高的农户分别选择1人送到专业培训班接受较系统的职业培训,使每户农民至少有1人掌握1~2门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
7.生态环境监测
包括10个监测点,进行岩溶动力条件(雨量、气温、空气湿度、土壤CO2、水文等)监测、土壤质量监测、水土流失监测、岩溶石山生态恢复过程中的植被演替与石漠化监测。
Ⅱ 这是我的作业:
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境内水系完整,有大小河流2400多条,总长度1.8万多km,长江流经江西北部边缘,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流入鄱阳湖,经湖口注入长江,形成鄱阳湖连接一江五河的水系格局。江西是农业比重较大的省,又是水旱灾害频繁的省份。赣北洪涝、赣中干旱、赣南水土流失是江西省的基本水情。面向21世纪,江西水利既面临挑战,也充满发展机遇。必须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提出新的战略目标,研究新的对策措施。
一、 21世纪初江西水利发展的战略目标
1.建立比较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
按照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建成一个上蓄下泄、两头分治、干支流相互支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
“十五”目标:已建防洪工程要达到设计防洪能力,提高重点城市和重点地区的防洪标准,加强全省防汛指挥系统建设。遇标准以内的洪水保安全;遇超标准洪水有措施。做到大型水库不垮坝,6700hm2以上圩垸堤防不决口,蓄滞洪水不死人,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2015年目标:建成比较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加强非工程措施建设。遇标准以内洪水,保障社会经济正常运行;遇超标准洪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受大的影响。
2.建立配置合理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搞好江河全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协调生活、生产和环境与生态用水,使江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基本相适应。
“十五”目标: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缺水地区加强节约用水和水源建设,使城乡缺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67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万hm2,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建立质量优良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保障体系
以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水污染、控制地下水超采为重点,以适应人们的生存与发展为目标,坚持治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加强对水量、水质有效的监测、控制和管理,为人们提供清洁、优美的水生态系统。
“十五”目标: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万h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0%;重点区域水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
2015年目标: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治理,水土保持和生态系统开始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4.建立科学高效的水利管理运行机制
以水利工程设施管理现代化、岗位责任制度化、控制运行规范化、行业管理法制化为目标,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水利工程管理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加快水价改革,培育、发展、完善水商品市场,要以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逐步实现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
“十五”目标:深化现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理顺价格,加强经营管理,积极推进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水费“乡收县管”,使水利工程管理逐步步入良性运行轨道。
2015年目标:探索管养分离的新机制,逐步把水利工程的维护推向市场。把工程维修养护职能和人员从管理机构中剥离。通过定责、定岗、定员,建立精干高效的水利工程管理队伍,实现水利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5.建设高素质的水利人才队伍
按照水利工作任务和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充分发挥水利教育作用和组织继续教育工程,提高现有人员素质,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和竞争激励机制,满足全省水利事业发展要求。
“十五”目标:初步建立一支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省水利发展要求,政治文化素质较高、专业基本配套、技术等级结构比较合理,掌握现代化管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水利职工队伍。到2005年,培养厅直系统后备干部60名,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学科技术带头人10名,具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高级经营人才10名。
1.突出五大工程建设
(1)防洪保安工程建设
堤防工程。完成长江干堤加固整治工程、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赣抚大堤加固整治工程建设;开工并基本完成鄱阳湖区另15座重点圩堤的建设;加高加固五河中下游干流上的重要圩堤,使之逐步达到抗御2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
枢纽工程。完成下溪等已开工的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并建设完成廖坊水利枢纽工程;争取开工建设伦潭、浯溪口、峡江等水利枢纽工程。
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紫云山、飞剑潭、上游等大型水库、京九沿线病险水库和大部分中小水库及较大水闸的除险加固。
城市防洪工程。重点抓好南昌、九江等设区市所在地城市防洪工程。使南昌市城市防洪标准达100年一遇,九江市城市防洪工程能防御1954年型洪水,其他城市防洪标准达50年一遇。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加快鄱阳湖区康山、珠湖、黄湖、方洲斜塘等4座蓄滞洪区,貊皮岭分洪道、泉港分洪区、清丰山溪滞洪区、箭江口分洪工程等蓄滞洪工程建设和区内安全建设。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工程。主要以鄱阳湖区高水时蓄洪面积恢复到相应1954年水平,长江及五河干流尾闾行洪畅通为目标。对鄱阳湖区部分圩堤采取平退措施,增加蓄洪面积,对长江及五河干流尾闾碍洪圩堤予以平毁,满足行洪需要。
清淤疏浚工程。重点实施鄱阳湖五河尾闾疏浚工程。
(2)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工程建设
新灌区建设工程。新建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的吉泰灌区和位于江西省东部、信江上游的大坳灌区。
大型灌区配套与改造工程。抓好赣抚平原、柘林、袁惠渠、锦北、潦河等大型灌区配套与改造工程。
供水水库及乡镇供水工程。加快建设供水水库工程;兴建乡镇供水工程165座,日供水规模达76.8万t。
节水灌溉工程。通过加强渠道防渗、地下、地面管道输水,采用喷灌、滴灌等技术达到节水灌溉面积15.7万hm2。
水电及农村水电电气化建设工程。结合全省第四批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计划新建小型水电站9座,总装机14.6万kW,计划投产7座,装机10万kW。
(3)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工程建设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重点治理工程。主要有:赣江流域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工程、国家重点地区生态系统建设工程、长江中下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鄱阳湖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工程、东江上游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工程、崩岗综合治理工程以及坡改梯工程。到2005年,全省争取建成10个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系统示范县。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示范城市工程。在全省选择13个城市开展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系统示范工作,其中赣州和九江市城区为国家级试点城市,其他11个城市作为省、市级示范城市。
水土保持生态系统示范小流域工程。根据全省水土保持生态系统建设规划,至2005年,全省在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建设45条国家级示范小流域。
(4)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农村饮水。解决全省农村299万人的饮水困难。
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按照低标准和高标准治理两个等级,“十五”期间计划治理改造中低产田18万hm2。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抓紧对清丰山溪等中小河流的治理。
抓好鄱阳湖区及五河中下游圩区治涝工程。贯彻以排涝为主,滞、蓄、截相结合,以近期为主,近远期结合,结合农田标准化建设全面整修涝区排水系统。对现有老化和带病运行的机电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按先挖潜配套、后兴建扩建的顺序逐步提高排涝标准。
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按照中央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实行村民民主讨论决策,“一事一议”办水利;通过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发动和鼓励群众增加对水利建设等农业生产性投入,兴建小型水利工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5)水利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
防洪非工程措施。建立包括全省雨情、水情、工情、灾情的采集、传输和接收处理的信息采集系统。
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工程。根据全省水土流失现状及全省水土保持监测要求,在设立总站的情况下,下设分站和监测点。2005年前全省基本建成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网络。
2.实施五大战略保障措施
1转变观念,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
要转变水利单纯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传统观念,树立为国民经济、全社会和全民服务的新观念;转变水利只能是单一国家投入、全民所有的传统观念,树立多渠道、多元化、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壮大水利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新观念;转变重数量、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树立质量第一、建设与管理并重的新观念。
要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水利管理单位要积极探索管、养分离,改革县以下水管单位的管理体制,精简机构,分流人员,定岗定员,落实管理经费;水利企业要向按现代企业制度管理过渡;科研、设计等单位要按国家政策实行企业化转制,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供水、发电等工程,要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型灌区要通过组建用水户协会的形式,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由用水户参与或直接管理;堤防工程要逐步建立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堤防管理运行机制;农村水利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要因地制宜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以及推行“四荒”拍卖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水利建设管理改革,要积极推行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逐步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水利工程建设有形市场和科学、规范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对水利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水利经济管理改革,要立足水利,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资源换资产,盘活存量,吸引增量,力争从体制、机制上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使水利经济、水利多种经营得到较大发展。
推进水价改革。根据国家和省里的部署,研究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配套办法,建立基本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供水价格体系,按照《江西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抓好水资源费的征收管理,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配置。
Ⅲ 灌溉与排水工程
(一)水源工程
1.水源工程方案
从项目区的水资源储存状况和当地的种植、灌溉习惯看,项目区农田供水主要由山平塘、蓄水池等工程解决。
2.蓄水池设计
项目区规划新建蓄水池27口,其中容积为100立方米的蓄水池23口,主要用作灌溉;容积为200立方米的蓄水池4口,主要用作蓄水。大部分蓄水池主要靠天然降水蓄水,小部分蓄水池从项目区外的小溪取水,下面仅以100立方米蓄水池为例说明设计。
根据《雨水积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四川省坡改梯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及《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拦蓄坡面径流,自然蓄水,按p=80%保证率、五级建筑物设计,集流面积确定按下式进行计算: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式中:w——年供水量,立方米;
Si——第i种材料的集流面积,平方米;
pp——保证率为p时的年降雨量,毫米(p=80%,pp=1356毫米);
Ki——第i种材料的年集流效率(0.45);
n——材料种类数。
蓄水池容积公式: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式中:V——蓄水容积,立方米;
w——全年供水量,立方米;
α——蓄水池工程蒸发,渗漏损失系数,取0.05~0.1,本次取0.1;
k——容积系数,半干旱地区,人畜饮用工程取0.8~0.9,灌溉供水工程可取0.6~0.9;湿润、半湿润地区可取0.24~0.4,本次取0.3。水池超高值按0.3米计算。
根据上述公式,蓄水池直径设计为7.5米,深为2.7米,有效容积为100立方米的圆形蓄水池汇流面积为491.64平方米。
同样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容积为200立方米的蓄水池,汇水面积为983.28立方米,设计直径为8米,深4.3米。
根据上述计算成果,选择汇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布置蓄水池,避开填方或易滑坡地段,并配置引水渠、排水沟、沉沙凼。
根据农业生产要求和蓄水池功能设置,蓄水池修建在有良好汇流面的坡面。蓄水池采用圆形结构,容积为100立方米,直径7.5米,高2.7米。池壁用M10水泥砂浆砌标准砖,池底用C20砼现浇。在池顶布置砖砌防护栏板,并设置警示牌,在水池侧布置引水渠和沉沙凼,用来聚集坡面汇流和沉沙,引水渠和排水沟合计长50米,渠底用C20 现浇混凝土,两侧墙用浆砌标准砖,内墙和池底用M10水泥砂浆抹面;沉沙凼容积1.0立方米,用M10水泥砂浆砌标准砖,共修建引水渠长1.35千米(该区为丘陵地区,在设计蓄水池的汇流面积时采用山坡单面汇水,引水渠能满足491.64平方米的蓄水面积),修建沉沙凼27 口。在水池的下方布置排水沟,用来排泄暴雨。
(二)灌溉渠
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规定灌溉方法采用地面灌溉,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紧缺地区以种植旱作物为主的,灌溉设计保证率取50%~75%。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及当地水利建设实践经验,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为75%。
(1)断面形式选择。经现场调查,当地灌溉斗渠习惯上多采用梯形石渠,考虑施工方便,同时结合可研设计和当地群众的意见,经过比选,新建农渠断面设计为梯形石渠,项目区需要整治的农渠也按梯形石渠考虑。
(2)横断面设计。灌溉渠道中的水流可以认为是明渠均匀流,按照明渠均匀流公式推算渠道断面。灌溉渠水流量控制在0.3~0.5米3/秒;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渠水流流速应小于防渗衬砌渠道允许的不冲流速2米/秒,同时也应满足小型灌溉渠道流速不小于0.3~0.4米/秒的要求。
过水流量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式中:Q——设计流量,米3/秒;
A——过水断面面积,平方米;
R——水力半径(米),R=A/x,x为湿周;
i——渠底比降,具体布置结合地形;
C——谢才系数,采用公式
渠道的渠底比降可按下式计算:
V=n-1·R2/3·i1/2(10-14)
梯形断面的水力要素计算采用下列公式:
A=(b+m·h)h (10-15)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式中:x——湿周,米;b——底宽,米;m——边坡系数;h——水深,米。
表10-9 溉渠道水力要素表
项目区规划灌溉渠水利要素见表10-9,按照水力最佳断面的要求,对于项目区规划的30厘米宽的渠,水深25厘米,超高设计按1.30~1.50 倍流量来计算,渠道断面设计为30厘米×30厘米,坡比按1:0.2设计,设计流量为0.06>0.04,满足要求。
(3)纵断面设计。为了保证渠道所控制的灌溉面积都能进行自流灌溉,各级渠道在分水点处都具有足够的水位高程。各分水口的水位控制高程,是根据灌溉土地的地面高程加上渠道沿程水头损失以及渠水通过各种水工建筑物的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
B分=A0+h+∑l·i+∑Φ (10-18)
式中:B分——表示分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
A0——渠道灌溉范围内的地面参考点的高程,米;
h——所选参考点与该处末级固定渠道水面的高差,取0.1米;
l——各级渠道的长度;
i——各级渠道的比降;
Φ——水流通过渠系建筑物的水头损失。
根据式(10-18)验算各种渠道纵断面均满足要求。
(4)渠道衬砌形式。渠道衬砌形式在水利工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决定着工程的投资、效益、使用时间与管理费用。
渠道衬砌形式的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原则:①设计应力求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②工程施工做到不影响正常灌溉,施工方便,质量易控可行;③运行管理方便,使用期较长;④尽量采用地方材料。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与地理情况,结合目前当地渠道衬砌普遍采用的形式,对规划设计中的渠道采用浆砌卵石衬砌。
浆砌卵石衬砌的(底板为混凝土)主要优点为:①浆砌卵石衬砌的渠道抗冻和抗冲性能好,稳定性好,耐久性较强;②浆砌卵石施工简便,质量易控制;③衬砌所用卵石可以就地取材,价钱便宜;④该衬砌方案为当地普遍采用的形式。
根据需要,需在项目区整治灌溉渠990.00米,新建灌溉渠562.00米。
(三)截流沟
该项目截流沟主要布置在海拔高度相差较大的山坡底部,保护农田、村镇和其他设施免受洪水侵袭。项目区规划整治截流沟4条,共长950米。截流沟的断面要根据该区汇水面积及该区3小时或6小时最大降雨量进行计算,当排水地块集雨面积很小且无明显溪沟时,可采用坡面汇流法计算设计洪水,因地震区域多为山区,可采用简化方法计算洪峰流量:
采用公式(7-1)到公式(7-4)计算流速,如流速不致引起冲刷或淤积,则校核该断面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输水能力。如果流速偏大或偏小,则应改变断面规格,另行计算,直至计算流量与沟道设计流量一致时即可。如截流沟较长时,由于各沟段承接来水量不同,相应可采取不同的过水断面。
采用明渠均匀流确定截流沟断面,截流沟流水方向根据纵向排水沟的位置确定,条件允许时最好是分段双向流水,以减轻截流沟雍水现象发生,同时可适当减小截流沟断面。截流沟纵比降主要是根据地形确定的,同时尽量降低土石方开挖量,一般控制在1/800~1/1500。截流沟采用浆砌块石,石料特别充足的地区可以浆砌条石,沟壁厚度不小于30厘米,沟底采用浆砌块石,或浆砌条石(条石横向放置),如石料缺少地区可以用C20 砼,但施工时最好设置横向沟痕,以降低流速,底板两侧应超出沟壁外壁10~20厘米,满足其使用寿命。
规划的截流沟设计为梯形,因项目区石料较充足,采取浆砌块石砌筑,不冲流速查表取3.0米/秒,不淤流速查表取0.4米/秒,糙率查表取0.025,纵比降设计为1/1000。根据甘溪水文站陈家坝水文观测点2008年9月23日,全天降雨量为255.5毫米,1小时降雨达10.64毫米,从现场观察,估算得出大竹村2组、3组坡面汇水面积不足1.0平方千米,按1.0平方千米计算。经过反复计算,底部宽180厘米,两侧墙体高200厘米,墙壁厚50厘米,坡比按1:0.3设计,底部与两侧墙体都采用浆砌块石,其中超高设计70厘米。过水断面面积2.847 平方米,设计水深1.3米,计算出截流沟流速为0.945米/秒,满足不冲与不淤流速要求,其断面设计合理。靠山坡一侧设置180厘米长,10厘米厚的C15 混凝土做溢流面,另一侧接生产路。
(四)排水沟
根据项目工程布局,排水沟基本与等高线垂直布置,主要用于排放多余的水。项目区需整治排水沟7 条,合计长度2162米。排水沟横断面设计为梯形,底部宽180厘米,两侧墙体高200厘米,坡比按1:0.3设计,底部与两侧墙体都采用浆砌块石修筑,其水深100厘米,超高设计100厘米。
(五)涵桥
项目规划设计的涵桥主要布置在沟渠与生产路交会处,方便当地农民行走、耕作。本项目区涵桥共7个,其中整治生产路与沟渠交汇较多,有6处需要设置涵桥,涵桥宽度设计为1米,跨径有2种规格,其中一种跨径为200厘米;一种跨径为400厘米,根据沟渠的宽度选择相应的跨径。涵桥底部两边分别各放置1个C20混凝土基础,基础尺寸为50厘米×30厘米×100厘米,基础上放置C20混凝土柱,混凝土柱尺寸为30厘米×150厘米×100厘米,混凝土柱顶部并排放置2块预制混凝土板,每块预制混凝土板规格为宽50厘米,厚12厘米,长度和两种跨径规格对应,分别为200厘米和400厘米。
(六)渡槽
项目规划设计的渡槽基本布置在灌溉渠与排水沟的交汇处,安置在排水沟的上方,确保灌溉渠的流通,避免被排水沟阻挡。项目区共规划5个渡槽,因为排水沟的宽度不同,渡槽也相应设计跨径400厘米和跨径200厘米两种规格,其中跨径400厘米的4个,跨径200厘米的1个,总长18米。本次渡槽设计为矩形,底部断面为12厘米×80厘米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两边墙体用浆砌标准砖,单边墙体断面为30厘米×24厘米。
(七)涵洞
项目区设计新建涵洞23 座,其中跨径400厘米的10个,设计净高300厘米,涵洞桥面宽500厘米,共一跨;跨径200厘米的7个,设计净高150厘米,涵洞桥面宽500厘米,共一跨;跨径300厘米的6个,设计净高200厘米,涵洞桥面宽500厘米,共一跨。桥基采用C20 现浇混凝土,桥台采用C20 混凝土现浇,桥面采用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板。
涵洞桥身的基础下先铺设20厘米厚的砂砾石垫层,然后再现浇混凝土条型基础,基础应在地面或河床以下至少埋深1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ƒαk应不小于200千帕。
桥梁盖板的承载力计算结果如下。
1.参数设置
涵洞桥面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25(ƒcd=11.9 牛顿/毫米2,ƒtd=1.27 牛顿/毫米2),纵向受力筋采用HRB335(Ф),其余钢筋采用HPB235(Ф)。桥面活荷载标准值按四级公路、两车道荷载考虑,均布活荷载(人群荷载)取qk=3.0千牛顿/米2,跨中集中活荷载Pk=130千牛顿(汽车荷载,按四级公路考虑)。
2.预制钢筋混凝土面板计算
每块面板宽1.0米,厚26厘米,计算长度l0=400厘米。砂浆容重20.0 千牛顿/米3;混凝土容重25.0千牛顿/米3。
(1)荷载计算。
a.永久荷载计算
栏杆柱 0.2×0.2×25=1.0千牛顿/米
栏杆 0.1×0.1×25=0.25千牛顿/米
扶手 0.2×0.15×25=0.75千牛顿/米
混凝土面板 0.26×25×1.0=6.5千牛顿/米
水泥砂浆面层 0.02×20×1.0=0.4千牛顿/米
合计: gk=8.9千牛顿/米
b.可变荷载计算
均布荷载 qk=3.0×2.0=6.0千牛顿/米
跨中集中荷载 Qk=130千牛顿×1/2=65千牛顿
c.荷载设计值
均布荷载设计值 q=1.2×8.9+1.4×6.0=19.08千牛顿/米
集中荷载设计值 Q=1.4×65千牛顿=91千牛顿/米
(2)内力计算。
按简支板计算跨中弯矩: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3)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h0=h-40=260-40=220毫米
由M≤
解得:ξ=0.257<ξb=0.55;
由As=
>ρminbh0=max(0.002,45ƒt/ƒy)×1000×260=520平方毫米;
取12Ф20(As=3768平方毫米)(双层配筋)。
(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选配Ф8@200箍筋,受剪承载力验算如下:
灾害损毁土地复垦
=0.7×1.27×1000×220+1.25×210×
同理可对跨径为200厘米和跨径为300厘米涵洞的预制钢筋混凝土面板计算。
(八)RPVC管道
规划设计的RPVC管道是从项目区外的小溪中取水,主要用作灌溉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本次项目的RPVC管道共2种,管径分别为Ф125和Ф50,管径Ф125的RPVC管道主要用于从小溪取水到蓄水池,管径Ф50的RPVC管道主要用于连接蓄水池。RPVC管道埋深80厘米,开挖线坡比为1:0.2。由于管道管径相对埋深较小,土方回填面积与土方开挖一致。
Ⅳ 建设标准
(一)土地平整工程
1.旱地
对灾毁地采取“小平大不平,就地平整”的原则,推凸填凹,对高凸地采取推挖等方式进行平整,对低凹地进行回填,降低地块坡度。按照土地平整的相关要求,结合骨干沟渠、道路的走势和高程,分坡度级别选择确定不同田块的田面宽度,以田块为单位进行土地平整,需要进行坡改梯、爆破松土、薄改厚,修筑田埂,建成水平梯地。
土地平整时,将可用的表土进行剥离,必须保证表土厚度在40厘米以上,深耕与改良土壤相结合,尽量使表土仍覆盖于表层,以保持原表土的肥力。
2.水田
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对现有水田田坎进行合理归并,田块修筑和地力保持,并因地制宜地采用土坎、石坎、土石混合坎或植物护坎等田坎保护措施。水田耕作田块内部布置格田,格田长度30~120米,宽度20~40米。
平:水田格田归并后内部高差小于±3厘米以内,旱地土面坡度5°以下。
厚:有效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耕作层厚度25厘米以上。
固:田土坎牢固。格田土坎顶宽30厘米,土坎高于土面20厘米以上;在土质稳定较差,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适当采用石坎,石坎宽度40厘米,高出田面30厘米,石坎高度2米以内。
配套完善:沟、池、凼、坑、路等。
(二)灌溉与排水工程
灌溉设计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根据区域水文气象、水土资源,作物种类、灌溉规模、灌水方式等综合确定。在农田水利工程布局上,借助自然形成的排水沟建立排水系统,同时为保证耕地安全,在坡面流水集中地和滑坡、泥石流发生地坡面与耕地交界处上游设置截留沟,引导坡面径流,也为灌溉用水提供水源。项目区有大量块石和卵石,所以截留沟与排水沟采用浆砌块石或卵石,为梯形断面,断面大小根据水量设计,排水沟末端排入自然溪沟或都坝河。根据项目区农作物种植的特点,新建蓄水池,补充干旱时节用水需求。山平塘及中转蓄水池水源主要引自大竹村2组西面项目区外100米处的天然瀑布,该瀑布为常流水,采用RPVC管道引水,既节约用水,又防止震动破坏水管。蓄水池采用200立方米和100立方米两种,200立方米为中转蓄水和灌溉蓄水,100立方米为灌溉蓄水,200立方米蓄水池与100立方米蓄水池用RPVC管道联通,满足补水需求。在道路与排水沟交叉处根据排水沟大小设置涵洞、涵桥。在排水沟与灌溉渠交叉处设置渡槽,渡槽为灌溉引水所用。
蓄水池容量为100立方米和200立方米,控制灌溉面积10~25亩,每池配套沉沙池、排水沟、引水渠,排水标准达到拦蓄一次降雨100毫米的能力。
排水:排涝标准满足农田积水不超过作物最大耐淹时间,旱作区农田排水宜采用10年一遇1~3天暴雨从作物受淹起1~3天排至田面无积水;水稻区农田排水采用10年一遇,1~3天暴雨3~5天排至作物耐淹水深。
灌溉与排水工程按《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8—99)要求,工程等级按V级标准设计和建设。
(三)田间道路工程
道路布置原则是尽量和项目区外道路衔接,同时为方便生产,考虑附近村庄的道路情况,以满足交通运输、农机行驶和田间生产及管理的要求。田间道路建设标准依据《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标准》(TD/T1033—2012)、《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川国土资发〔2007〕53号)和《四川省农村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导则》等执行。
田间道路路面宽度3~6米,承担主要农产品运输和生产活动功能的田间道路需硬化,田间道路面高出地面30~50厘米。生产路路面宽度为2米以下,路面高出地面30厘米。同时,田间道的平曲线半径不小于20米,当平曲线半径小于规定的最小半径时,应设置超高,并在平曲线两端设置一段不小于10米的超高缓和段,超高横坡度最大值不超过8%,当平曲线半径等于或者小于15米时,应在曲线内侧加宽,并设置缓和段。
(四)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当地原有的农田防护林虽已经茂密,但局部区域遭到滑坡、泥石流等破坏,所以仅在坡度较大的斜坡规划种植板栗或核桃,既满足农田生态防护林及景观要求,又可防止水土流失,还带来一定经济收益。水土保持工程结合坡改梯工程进行,不进行单独规划。
Ⅳ 坡改梯怎么计算土方
用CAD 画图计算,段面积, 段面积*长度=挖方
Ⅵ 谁知道坡改梯的公式坡改梯的土方怎么算
正 在建设水平梯田时,为了保证施工能迅速和顺利地进行,事先需要根据地面坡度、设计的梯壁角、要求的梯田宽度来计算基点间距和梯田高度,测算成园的面积和估算土方量。为此,我们在柑桔园的建园过程中,制作了一具坡改梯计算器,可以对上述数据进行简便计算。本计算器制作简单,计算准确、迅速,使用方便,适于在群众中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
【作者单位】: 宜昌县特产局 宜昌县特产局
【关键词】: 半圆规 计算器 坡改梯 土方量 土方数 点间距 梯田宽度 梯壁 简便计算 梯面宽度
【正文快照】:
在建设水平梯田时,为j’保证施工能迅速和顺利地进行,事先需要根据地面坡度、设计的梯壁角、要求的梯田宽度来计算基点间距和梯田高度,测算成园的面积和估算土方量。为此,我们在柑桔园的建园过程中,制作了一具坡改梯计算器,可以对上述数据进行简便计算。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BNY197911006.htm
Ⅶ 四川地区土地整理坡改梯挖填方工程量和表土剥离工程量计算方法是怎么样的请各位前辈指教啊!!
坡改梯我认为和一般工程是一样的, 你要先测量原始高程,在根据设计高程计算挖填0线,就能计算出挖填量了,表土剥离通常都是剥离统一厚度的,比如说剥离10cm 面积乘以厚度就行了
Ⅷ 土地开发整理《 坡改梯 》属于什么样的工程!~做监工需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 请相信说下~!谢谢
属于土地平整工程 就是用机械把一个个山头的坡地做成一梯梯的平整的土地,再修一些排水沟、生产路、蓄水池等
建议你看看《土地整理工程施工技术》里面要详细的多
Ⅸ 土地平整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
问题补充:要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 625600938 可以给你一份 参考资料:qq 没好处是没人给你的,我说下我不是这个行业的.
Ⅹ 国土项目坡改梯一亩补多少钱
钱的问题在其次,前提是坡度,大于15度的坡地是限制开垦的,大于25度禁止开垦,上述坡地应退耕还林、还草。符合政策的坡改梯,不同地区的补贴也有差异,你应当咨询国土项目所在地县国土资源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