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建筑设计 > 工程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管理

发布时间:2021-06-17 17:14:14

A. 建设工程管理与工程管理的区别

一、定义不同:

建设工程管理是指以建筑物、市政、基础设施、电站等工程建设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

工程管理是指以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工作任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活动,范围上包括建设工程,比如还有探月工程、信息工程等的管理都可以叫工程管理。

二、管理范围不同:

工程管理的范围只限于各种工程,相比之下,建设工程管理的管理范围要大得多。除了工程,建设工程管理还可能涉及基础设施、电力、道路等设施的建设。

三、管理模式不同:

工程管理的管理模式侧重运营管理,而且这种管理模式是可以复制的,相比之下,建设工程管理的管理模式侧重项目管理办法,通常这种管理模式是一次性的,不能简单的进行复制和重复。

B. 建设工程管理包括哪些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与实务中的项目施工管理不一样。
前者共七大块: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
后者主要是现场综合管理与应用,内容包括以上七大块,另有招标投标管理、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现场防水、临时用电、管理规划综合管理控制等。

C.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制度

1.决策阶段的管理,DM-DevelopmentManagement(尚投有统一的中文术语,可译为项目前期的开发管理)

2.实施阶段的管理,即项目管理PM--ProjectManagement;

3.使用阶段(或称运营阶段,或称运行阶段)的管理,即设施管理FM--FacmtyManagement。国际设施管理协会(IFMA)所确定的设施管理的含义,它包括物业资产管理和物业运行管理,这与我国物业管理的概念尚有差异。

(3)工程建设管理扩展阅读

决策阶段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定义。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1.确定项目实施的组织;

2.确定和落实建设地点;

3.确定建设任务和建设原则;

4.确定和落实项目建设的资金;

5.确定建设项目的投资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等。

设计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设计方作为项目建设的一个参与方,其项目管理主要服务于项目的整体利益和设计方本身的利益。由于项目的投资目标能否得以实现与设计工作密切相关,因此,设计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设计的成本目标、设计的进度目标和设计的质量目标,以及项目的投资目标。

D. 如何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管理

一、做好利益体之间的定位工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到的利益体主要包括业主、建设单位以及具体施工单位三方面,想要使工程建设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就必须要加大力度针对三方面利益体做好相应的定位工作。对此,提出了以下措施:
(一)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工作工程建设工作在正式开展之前,必须要签订相应的合同,这是保证这一活动能够得到法律支持的主要手段,同时,一旦工程施工中出现利益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合同的规定进行解决,这对于保证各利益体之间的利益均具有重要价值。为了加强对合同的管理工作,有关人员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来实现:首先,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前,必须要对合同双方的资格进行审查,以保证其具备合同签订的资格。其次,合同的签订必须要符合法律的规定,这是保证合同能够受法律保护的一个主要措施,同时也是对合同双方进行约束的一个措施。最后,合同中对于一些权力与义务的表达必须要清晰明确,不能出现模糊不清的状况,否则在出现问题时,对责任的追求必定会出现阻碍与困难。
(二)建立利益体之间的良好关系施工单位作为项目参与单位中的利益相关者,为促进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应采用一定的公共策略,与业主、建设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培养彼此的团队精神和信任意识,有效化解、协调项目实施进程中的摩擦和冲突,实现项目利益各方的共赢。
(三)实现信息共享施工方与业主、建设单位之间缺少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是导致彼此产生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除了会议、行政指令系统等交流平台外,还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促进三方加强沟通和交流。使三方均能及时了解项目工程进展中存在的项目管理交叉矛盾问题,从而共同商讨、协调,解决矛盾,实现彼此利益。
二、提高管理方法的系统性与科学性提高管理防范的系统性与科学性也十分必要。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事故与管理方法的不科学存在很大联系,因此,想要使事故能够得到避免,同时也使工程中三方利益体的利益均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就必须要提高管理方法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一)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首先,合理、科学的分配生产要素。在各生产要素的配置上,以“科学规划”为统筹,以“精打细算,保障重点”为前提,坚持总体平衡和临时协调相结合的原则,区分先后主次,权衡轻重缓急,形成的一种科学、规范、能体现要素生产价值的分配机制,体现生产要素配置的合理性、科学性。其次,适量、适时的投入生产要素。周密计划,对工程项目各环节中生产要素的实际、实时需求适量、适时的安排生产要素的投放,促进生产要素配置的综合平衡,保证各工程施工环节得到顺利开展。
(二)实现动态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是一项动态性的组织活动,各生产要素的管理也处于动态变
化之中。因此,工程建设项目生产要素的管理中,应从过去单纯的自上而下的约束性管理模式,向生产现场以班组为基本管理组织单元的自我改善的管理模式下移,从对生产要素的静态控制转向生产过程中对生产要素的动态管理,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各生产要素,使之在动态中寻求平衡,提高管理效益。
(三)实现组合管理在工程建设项目生产要素管理中,可采取该原则,实现生产要素的高效组合,适当搭配,以发挥生产要素的整合、协调作用,提高建设效益。
三、提高管理团队整体水平
(一)落实责任制合理配备人员针对每项具体的工程,建设单位需要有完整的人员组织架构(水电、土建等各专业齐备),相互之间进行密切的配合。前期规划、现场工程管理及造价管理人员之间的工作衔接到位,从而保证对工程项目实施有效的管理。
(二)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工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建、工程内审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与专业水准。工程领域涵盖的专业知识较广,有土建、水电、造价、勘察设计、招标、财务、法律等专业,如今工程技术在不断发展,知识更新较快,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设单位应鼓励工程管理人员自学相关技术和专业知识,还应科学有计划地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全体工程管理人员及时掌握工程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动态和新规定,不断充实工程管理知识。建设单位可以将各部门的工程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将长期、定期的培训机制进行统一计划和协调;还可以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向类似先进单位的建设单位学习先进的工程管理经验,促进提高工程管理工作质量。建设单位还需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充分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以及自身在工程管理中均在起着不可或缺的、不同程度的作用,以增强其责任感,有效提升工程管理工作的水平。四、结语综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做好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同时也是工程施工企业必须要意识到的一点问题。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工程建设领域的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具体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必须要提出相应的措施去使问题能够被解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工程的质量,同时也才能切实维护居民的利益,因此必须要得到重视。

与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假山景观设计工程 浏览:862
哈尔滨工程造价招聘 浏览:937
建筑工程土建劳务分包 浏览:632
道路监理工程师 浏览:476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在本校吗 浏览:370
河北工程大学保研率多少 浏览:287
有学质量工程师的书吗 浏览:479
康乐县建筑工程公司 浏览:569
助理工程师二级 浏览:872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级考试时间 浏览:9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研究 浏览:881
工程造价图纸建模 浏览:888
辽宁恒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93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 浏览: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兴趣爱好 浏览:316
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浏览:388
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浏览:3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浏览:858
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管理条例 浏览:270
云南工程监理公司排名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