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成为一个伟大的工程师
工程师是科学家;工程师是艺术家;工程师也是思想家。一位伟大的工程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一段感言。不错,工程师是利用自然科学来创造工程的人。工程既是物质的也是思想上的。许多不朽的工程,伟大的发明以及出神入化的技术方案,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瑰丽,而作为工程师则更应该看到设计的灵魂。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的理解工程师也是艺术家和思想家。工程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也是工程师思想的结晶。一部精密的机械设备,一个高效而又健壮的程序,一个复杂而又无懈可击的电路,这些都反映着一些杰出工程师的思想和灵魂,有时你甚至会认为他们的生命已经融入到设计中。
成为一个杰出工程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优秀的电子工程师都是从小作为电子爱好者的。爱好不仅要体现在行动中更要深入内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许多人问:每天应该花多长时间在学习中和工作中。可以肯定一份耕耘就会换来一份收获,但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想取得成功并不是比赛谁花的时间最多,而是看谁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不要以为一个学生坐在自习教室里看了多少小时的书就是勤奋,也可能比呆在寝室里的学生还要懒惰。也就是说勤奋是大脑的勤奋,而不是身体和和形式上的勤奋。我学电子也差不多有15年了,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次别人问我你每天花多长时间来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思考。不夸张的说我的很多工程构想都是在梦境中诞生的。每天早起床后刷牙的时候、上班的路上、吃饭的时候甚至和别人谈话的空闲瞬间都有可能诞生灵感。当然热爱工程师职业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领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学中的美感。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从科学的常识到科学的精神都会渗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里的老师安排答辩的顺序,尽管这位老师在机电领域写了很多的书也在所谓理论领域有很多建树,单从他安排这样一个简单的顺序来看,他并不是个理论很高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极低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没有科学的精神可言。
一个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这个问题引出后我们要提到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习惯,深度和广度,以及思维方式和思维素材的选取。成为一个工程师确实有很多品质是天生的和决定性的,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一些辅助措施。一个人曾经问我一个关于感性负载的问题,其实我心理很清楚他并不理解这里面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首先对电感的认识就不是用语言和数学公式能解释得了的。所以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是对工程师有很高要求的,这里所提到的物理学和数学是指一种最基本的认识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和公式。我可以推断这个人不太适合作工程师,其实他提出的问题都真真切切的存在于生活中,抬头看看日光灯的启动,或者当你看到电源插头的放电瞬间。可这每一个瞬间都被示为理所应当的话就错了。那样当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时也会感觉理所应当的。
每个人的思维着眼点和注意的方面都不相同,很多人从小就会将注意放在自然科学之上,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就是未来的工程师。比如一个10岁的小学生看到一幢大楼,他会马上考虑大楼是如何建造的,塔吊又是怎么一节一节接起来的,那么高的大楼外墙的玻璃是如何安装的。另一个孩子会想工程师真伟大,还会想到一些诗句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显然两个孩子一个可能更适合作工程师另一个适合成为文学家。所以人们经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些人的长处和思维方式在工程师职业中无法发挥,可中国教育的教条化却无法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专业。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是文学爱好者,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有许多见解,阅读广泛文笔也好,可偏偏学了电子这个专业,这不是人才的浪费吗。所以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而不是工作时和端起书本时才是。很多学生很努力的去学习,可一直无法入门就是这个原因。当拿起书本时发现一个问题或者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他们会努力的解决,可放下书本就不会再自己提出问题和独立的思考了。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书本、试卷、分数、所谓的答案都是教条的,就好象一条生产线给每个经过其中的学生盖上一个学历的烙印。将创造性和个人的特长统统抹杀,再加上长期以来的教育大跃进和人才评定标准的偏差,无数天才失去了发展机会。本来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却非要扩招--扫盲。将大学教育至于尴尬境地,应届生就业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请不要抱怨工作机会少,中国是非常缺乏工程师的呀!缺到让很多公司开始呐喊的程度。工程师的缺乏又和应届理工科毕业生的过剩形成矛盾。所以你不要以为学习成绩高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工程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学校的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工程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比如思考深度不够,和不会独立思考。一个公式放在面前能做题,能考试就OK吗?自然科学好比一个花园,一些科学巨匠写下了无数不朽的文章来描述它。数学公式就好比文章中的文字和句子,只是做文字游戏或者简单的背诵有什么意义吗?请问问自己你对这个大花园了解多少。你闭上眼睛能想象出这个花园的景象吗?记得我曾问一个大四毕业设计的学生你物理学的怎么样。他回答我还好,可又补充说就是公式忘了。工作中他看到我随笔可以写出很多方程,惊讶的说我的记忆力真好。我说我根本就没背过公式。因为我记得花园是什么样的,即使哪位大家用什么词汇描述的花园我记不清,可我依然能清楚的描述出来。这才是理论,理论不是指文字和公式而是前人的思想。
许多学电子的学生说模拟技术难学,我告诉他们其实学好模拟技术并不是要学好模拟电子本身。世界本来就是模拟的,所有的物理量都是模拟的,这就是模拟。所以你对自然科学的最根本看法和世界观直接决定模拟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物理学水平的高低。我的意见是:不要以为拿着模电书学下去就能有本质的改变,一定要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提高对模拟量的驾御能力。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对概念的感性认识。
思考问题要有深度,思维的深度是一种习惯。有些人总是喜欢点到为止,他甚至没有意识到我还可以再深入的思考。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要培养深邃的思考习惯。一些学生看到一道物理题,认为作对就好的人居多。可你是否发现了其中的内在联系,甚至从考点中受到启发。有很多高中学生喜欢做大量的习题,结果效果却不理想。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只是在做题,没有付出更多的思考。所以工程师要注重概念性的思考然后深入进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工程师要重视实践,自然科学不管发展到何时都离不开实验。电子学本身就是为了指导工程实践。所以不要谈空洞的理论。现在很多院所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总是谈一些空洞的理论,甚至错误的但还不以为然的理论。实践可以提高对自然科学的认识甚至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只有这种认识提高了才可能创造和应用有价值的理论。我们不要玩弄理论,但要重视理论。理论是思想,是认识,不是公式和文字。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重视理论。因为你是电子工程师,而不是电子爱好者。工程师要从整体到细节全面的把控你的工程。人做事是一定要犯错误的,工程师要将这样的错误减到最少。因此全面的理论和对工程对象的认识是必须的。一些从电子爱好者出身的工程师比较容易忽视理论,认为把东西做出来了就可以。当然是要把东西作出来,但我们最终是要掌握尖端的技术,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不可能象电子爱好者那样拿过别人的图纸来制作了事。IT技术发展迅速,理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我们一定要接受潮水般的新观念和新技术,工程师必须有全面而又坚实的理论作为后盾。我们学习信息技术就好比盖一座大厦,我们可以很快掌握流行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可以盖个比较高的大楼,可是没有全面坚实的理论作为地基,是不可能盖成摩天大厦的。
而且理论体系一定要完整,IT技术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他已经涉及太多的东西了。所以在这个行业内如果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搞硬件的往往容易忽略软件方面的东西。现在哪里有离开软件的硬件和离开硬件的软件呢?而且一个工程师不仅要懂得本
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
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工程师的必修课。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仅仅靠学校里学来的一点皮毛想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是不可能的,90%的知识都要靠自己去学习。很多学校刚毕业的学生并不会自学。拿过一本书来一阵看,看不懂就咬牙看下去,最后仍在一边。其实自学是非常讲究技巧和方法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好办法。我通常把知识分成几类:
1.基础知识 ----包括数物化和专业基础。
2.流行的技术 ----比如潜入式系统开发,大家都在做的技术。
3.未来将要流行的技术 ----比如生物DSP技术,就是你对未来的预测。
4.我要用到的技术 ----就是你工程中急需使用的。
5.其他学科的重要进展 ----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是必须的。
我通常均匀的分配时间,而不忽略任何任何一个方面的进展。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和扩充。这只是宏观上的精力分配。具体的学习过程当然因人而定,但一定要有战略的进行。工程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执行。逻辑不仅仅是体现在程序中更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进程中,也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科学的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方案。大家可以参考大脑思维图谱的方法。
工程师做事要严谨求实。神州飞船由多少复杂的系统构成,如果每个部件都有99.9%的成功率,恐怕到最后返回的时候连一半的安全性都谈不上。所以工程师一定要严谨,从整体到每个细节都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工程师不能接受差不多这样的词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是工程师最基本的素质。一次公司里的一个工程师拿了一块作好的超声前端板交给我,并说板已OK了。可当我问他信噪比如何时,却回答我差不多。我理解差不多就还差,让他拿回去什么时候不差了再交给我。所以工程师要用指标说话,要用实践说话,差不多不是工程师的嘴里应该出现的词汇。
工程师还要注重积累,一个好的程序员和电路设计师就是一个好的收藏家。不仅收藏自己的智慧结晶更要收藏别人的智慧结晶。IT技术领域有无数的巨匠和天才将他们智慧沉淀于现代科技之中。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积累好的做法和前人的思想。你的周围会有很多人的很多东西值得你学习,你应该将这些作为财富积累起来,总有一天会发挥出作用。另外我们学习的不仅是简单的知识更是前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工程的看法。比如每个人眼中的电阻都不相同,你要主动去了解高手眼中的电阻是什么东西。
更高的角度从新审视问题,找到突破口,而不要钻了牛角尖。
工程师不要轻易问别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有一些同学会经常向老师提出问题,这也是好事,说明某某学生爱学习。可我们并不提倡这些,相反的如果能自己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要学会独立的猎取信息和知识,并从其中得到自己判断。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学校的时候有老师去解答,在工作单位又有谁能解答呢?或者当你做的是最尖端的技术时你能去问谁呢!所以工程师要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要做思想上懒惰的人。中国教育往往要求学生考出高分,答对答案就是好学生。所以老师告诉的答案只要记住就OK。可老师告诉你的答案能说明你自己具备了解题能力吗?请不要相信这样的分数,至少它无法反映你的真实水平。
工程师要有《亮剑》精神。用都梁的话说,古代剑客明知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是死也要亮出宝剑,没有这个本事就别当剑客。尽管敌强我弱,尽管身陷重围,我们也要亮剑。工程师也要敢于挑战对手,敢于战胜自己。一项工程如果连做都不敢做还能谈成功的问题吗?成功是一种习惯,一种来源于自己的信心。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工程师即要有个人英雄主义情节又要能融入团队。出色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是何等的宝贵。我们在崇拜盖茨和乔布斯的同时不要忘记他们身后庞大而又高效的研发团队。以一戟之力完成霸业的英雄已不属于这个时代。所以团队的合作才是创造神话的必经之路。
工程师要有发展的眼光,不仅要能在复杂的技术和市场面前游刃有余,更要对未来的发展态势做出精确的展望。只有比别人想的远才能比对手走的更远。当然这与坚实的基础和勤奋的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在群雄逐鹿的当今IT界,恐怕需要更多的胆识才能做到。要不断的关注技术和市场以及其它领域的发展,什么时候这种关注放松,什么时候就会被竞争所淘汰。
要在竞争和解决问题中体会生活,研发和竞争是每个工程师不可避免的现实。大家每天都会遇到新的困难,可这才是工程师的生活,要轻松的活在这些问题之中,并体会其中的快乐和成功时刻的兴奋。很多工程师抱怨说做研发太累了,这里的累是一种心理的感受,工程师的职业就是不断的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
2. 网络工程师的成功代表人物
宋展,1989年5月出生于中国·河北,拥有近乎于神话般的经历。从8岁起跟随祖辈、父辈系统地学习计算机;16岁获得VUE国际考试中心与美国·思科系统公司(Cisco Systems. Inc)联合授予的“CCIE—电信运营商类”互联网络高级专家资格。
思科认证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Associate
Cisco Certified Design Associate
Cisco Certified Network Professional
Cisco Certified Design Professional
Cisco Certified Internetworking Expert
CCIE—Service Provider(电信运营商类)
-
微软认证
Microsoft Certified Professional
Microsoft Certified Systems Administrator
Microsoft Certified Systems Engineer
Microsoft Certified database administrator
(Windows 平台 Sever 2003系统)
-
红帽linux认证
系统开发专家、系统维护专家、网络集成环境开发专家、软件检测专家、软件开发专家、Linux系统高级工程师
CIW网络安全认证
互连网络安全策略工程师、策略专家;互连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师、网络安全应急维护专家;互连网络安全高级工程师、高级网络安全专家
3. 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好的网络工程师
还有,想做个好的网络工程师,还要有一定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否则整天想着怎么从银行里黑出点钱来,那估计他也做不久,死啦死啦快的。 二、自学能力 网络太多课程要学,太多经验要积累,如果没有自学能力,什么都要人家喂,那就别做这个了,还是去做领导吧。曾经有个小兄弟,刚来实习,一天凑巧乘同辆公交,闲聊起来。 我问:实习结束后还想继续在咱们公司做么? 答:是 那你想往哪个方向发展?(这句话幸好还能听懂) 想做网络。(他现在别说网络,去处理桌面故障都被退回来了) 哦,那你平时怎么不多学学呢?咱们有那么多网络设备,各种品牌级别的交换机、常用的路由器,都随便你弄,多好的学习环境啊,别的公司很难找的啊。 可是没人教我呀…… 我直接吐血,差点身亡。 三、动手能力 比如拧拧螺丝刀啦,拆装模块啦,理理线……动手能力一定要强,否则你只说会配置交换机或者路由器或者七层应用管理,那就是一个废物了,没有公司愿意要的,即使开始上当招了,过后基本也会过不了试用期就咯嚓了你。 四、其他能力 做网络免不了要和木工、电工、水泥工瓦匠、装修工、力工等等工种发生直接间接关系,如果怕苦这些都不想做,那就还是老话:去做领导吧。 五、基础学科能力 比如数学啦、物理啦等等,否则运算点IP地址的划分什么的都不会,那还是不要搞网络了。 六、相关专业技能 搞PC一定要很强,小机也要比较了解,对主流操作系统都能用个七七八八,数据库、OFFICE、CAD、VISIO等等应用都要能得心应手,否则在没有带笔记本的情况下网络出问题了你不能不处理吧?结果凑巧只有小机的系统可以用,你就说:我用不来AIX,用不来solaris,用不来HP-UX做借口,那是肯定说不通的;微软的操作系统虽然很糟,可是有些网络小命令还是非常有帮助的,连tracert都不知道,那……※¥(※×%至于DIY点什么的,也是有好处的,至于为什么,自己体会自己知道咯;而数据库等应用系统,那关系就更多了,是做网络的人离不开的工具。 七、项目管理能力 做网络其实和做项目管理也是分不开的,你没有网络总是要建设吧?有了网络过几年总是要改造吧?更大的项目经验也不用,至少给你500W的项目,你能拆分的条例分明,管理的稳妥清晰,不多用不少用,网络搭建拓扑干净俐洛,网络运行平稳顺畅,没有缺胳膊少腿儿的情况。如果这样,那网络个管理就轻松太多了。 八,专业基础能力 上大学的时候学过一门网络基础的课,后来才发现,那哪儿是什么基础啊,如果都学通了,简直就是专家了,所以,那个不是基础。那什么是基础?1、最重要的,TCP/IP协议,这个位于OSI七层中间的协议简直让人头大的东西,我见过最厚的一本书是16K的至少有800页厚,所以,研究去吧,其乐无穷,其苦无穷2、二层交换,简单吗?简单;复杂吗?复杂,802.x系列协议够你啃的了,慢慢看吧,说不定看完这个你就再不想搞网络了。3、三层交换,发展虽晚一点但是速度飞快的技术,甚至有人招聘网络工程师,不问别的,只问:你会配置三层交换机么?你配置过哪些三层交换机?(我也被这样问过,我说我不知道,就被咯嚓了)。4、路由,人家管理路由的看不起做交换的,我觉得太过分了,可是毕竟早期网络都是路由的天下,咱也没办法矫正,所以,这个very very变态的基础就要very very变态的学习。CCIE可以不考,知识却不能不懂。(这里说的是基础哦,还不是实际操作呢)5、还有一些比较偏一点的东西,但是还真随时可能用到的,自己搜刮吧,我就不一一写了。 九、进一步的能力 这里包含的就多了,建议首先了解网络发展史,早期的主机到主机的联网一直到现在的各种网络,分分清楚归归类,都知道不是坏事;然后网络管理的很多操作系统(现在是不太这么提了),比如早期的netware,unix,后来更多了,Unix生出了一堆子女,windows异军突起,哪样的管理不知道也不行,说不定哪天用的到。网络拓扑分析,乱七八糟的网络你要有本事拆分的清楚……提起这些来都不想继续写下去了,头大呀。 十,安全管理 网络的安全日益重要,也日益显得网络脆弱,所以,怎么通过各种办法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那就准备去学吧,我知道有人从非计算机专业能学成全国有名的网络安全高手,学计算机专业的还有什么话好说的?(我觉得最安全的办法就是不要网络,哈哈) 十一,细致的管理 做运管尤其网络运管,那是有非常大的工作量的,不要太依赖网络管理软件,那只是让你的专业技术变得软弱的东西,想网络稳定运行么?想网络故障快速定位么?那么,平时多做工作吧,任何看似不起眼的细致工作和记录,将来可能都是救命稻草(尤其是追查责任的时候),哈哈。
4.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
工程师是科学家;工程师是艺术家;工程师也是思想家。一位伟大的工程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一段感言。不错,工程师是利用自然科学来创造工程的人。工程既是物质的也是思想上的。许多不朽的工程,伟大的发明以及出神入化的技术方案,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瑰丽,而作为工程师则更应该看到设计的灵魂。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的理解工程师也是艺术家和思想家。工程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也是工程师思想的结晶。一部精密的机械设备,一个高效而又健壮的程序,一个复杂而又无懈可击的电路,这些都反映着一些杰出工程师的思想和灵魂,有时你甚至会认为他们的生命已经融入到设计中。 成为一个杰出工程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优秀的电子工程师都是从小作为电子爱好者的。爱好不仅要体现在行动中更要深入内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许多人问:每天应该花多长时间在学习中和工作中。可以肯定一份耕耘就会换来一份收获,但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想取得成功并不是比赛谁花的时间最多,而是看谁付出了更多的思考。不要以为一个学生坐在自习教室里看了多少小时的书就是勤奋,也可能比呆在寝室里的学生还要懒惰。也就是说勤奋是大脑的勤奋,而不是身体和和形式上的勤奋。我学电子也差不多有15年了,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次别人问我你每天花多长时间来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思考。不夸张的说我的很多工程构想都是在梦境中诞生的。每天早起床后刷牙的时候、上班的路上、吃饭的时候甚至和别人谈话的空闲瞬间都有可能诞生灵感。当然热爱工程师职业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领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学中的美感。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从科学的常识到科学的精神都会渗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里的老师安排答辩的顺序,尽管这位老师在机电领域写了很多的书也在所谓理论领域有很多建树,单从他安排这样一个简单的顺序来看,他并不是个理论很高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极低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没有科学的精神可言。 一个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这个问题引出后我们要提到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习惯,深度和广度,以及思维方式和思维素材的选取。成为一个工程师确实有很多品质是天生的和决定性的,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一些辅助措施。一个人曾经问我一个关于感性负载的问题,其实我心理很清楚他并不理解这里面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首先对电感的认识就不是用语言和数学公式能解释得了的。所以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是对工程师有很高要求的,这里所提到的物理学和数学是指一种最基本的认识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和公式。我可以推断这个人不太适合作工程师,其实他提出的问题都真真切切的存在于生活中,抬头看看日光灯的启动,或者当你看到电源插头的放电瞬间。可这每一个瞬间都被示为理所应当的话就错了。那样当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时也会感觉理所应当的。 每个人的思维着眼点和注意的方面都不相同,很多人从小就会将注意放在自然科学之上,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就是未来的工程师。比如一个10岁的小学生看到一幢大楼,他会马上考虑大楼是如何建造的,塔吊又是怎么一节一节接起来的,那么高的大楼外墙的玻璃是如何安装的。另一个孩子会想工程师真伟大,还会想到一些诗句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显然两个孩子一个可能更适合作工程师另一个适合成为文学家。所以人们经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些人的长处和思维方式在工程师职业中无法发挥,可中国教育的教条化却无法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专业。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是文学爱好者,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有许多见解,阅读广泛文笔也好,可偏偏学了电子这个专业,这不是人才的浪费吗。所以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而不是工作时和端起书本时才是。很多学生很努力的去学习,可一直无法入门就是这个原因。当拿起书本时发现一个问题或者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他们会努力的解决,可放下书本就不会再自己提出问题和独立的思考了。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书本、试卷、分数、所谓的答案都是教条的,就好象一条生产线给每个经过其中的学生盖上一个学历的烙印。将创造性和个人的特长统统抹杀,再加上长期以来的教育大跃进和人才评定标准的偏差,无数天才失去了发展机会。本来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却非要扩招--扫盲。将大学教育至于尴尬境地,应届生就业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请不要抱怨工作机会少,中国是非常缺乏工程师的呀!缺到让很多公司开始呐喊的程度。工程师的缺乏又和应届理工科毕业生的过剩形成矛盾。所以你不要以为学习成绩高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工程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学校的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工程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比如思考深度不够,和不会独立思考。一个公式放在面前能做题,能考试就OK吗?自然科学好比一个花园,一些科学巨匠写下了无数不朽的文章来描述它。数学公式就好比文章中的文字和句子,只是做文字游戏或者简单的背诵有什么意义吗?请问问自己你对这个大花园了解多少。你闭上眼睛能想象出这个花园的景象吗?记得我曾问一个大四毕业设计的学生你物理学的怎么样。他回答我还好,可又补充说就是公式忘了。工作中他看到我随笔可以写出很多方程,惊讶的说我的记忆力真好。我说我根本就没背过公式。因为我记得花园是什么样的,即使哪位大家用什么词汇描述的花园我记不清,可我依然能清楚的描述出来。这才是理论,理论不是指文字和公式而是前人的思想。 许多学电子的学生说模拟技术难学,我告诉他们其实学好模拟技术并不是要学好模拟电子本身。世界本来就是模拟的,所有的物理量都是模拟的,这就是模拟。所以你对自然科学的最根本看法和世界观直接决定模拟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物理学水平的高低。我的意见是:不要以为拿着模电书学下去就能有本质的改变,一定要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提高对模拟量的驾御能力。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对概念的感性认识。 思考问题要有深度,思维的深度是一种习惯。有些人总是喜欢点到为止,他甚至没有意识到我还可以再深入的思考。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要培养深邃的思考习惯。一些学生看到一道物理题,认为作对就好的人居多。可你是否发现了其中的内在联系,甚至从考点中受到启发。有很多高中学生喜欢做大量的习题,结果效果却不理想。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只是在做题,没有付出更多的思考。所以工程师要注重概念性的思考然后深入进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工程师要重视实践,自然科学不管发展到何时都离不开实验。电子学本身就是为了指导工程实践。所以不要谈空洞的理论。现在很多院所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总是谈一些空洞的理论,甚至错误的但还不以为然的理论。实践可以提高对自然科学的认识甚至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只有这种认识提高了才可能创造和应用有价值的理论。我们不要玩弄理论,但要重视理论。理论是思想,是认识,不是公式和文字。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重视理论。因为你是电子工程师,而不是电子爱好者。工程师要从整体到细节全面的把控你的工程。人做事是一定要犯错误的,工程师要将这样的错误减到最少。因此全面的理论和对工程对象的认识是必须的。一些从电子爱好者出身的工程师比较容易忽视理论,认为把东西做出来了就可以。当然是要把东西作出来,但我们最终是要掌握尖端的技术,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不可能象电子爱好者那样拿过别人的图纸来制作了事。IT技术发展迅速,理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我们一定要接受潮水般的新观念和新技术,工程师必须有全面而又坚实的理论作为后盾。我们学习信息技术就好比盖一座大厦,我们可以很快掌握流行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可以盖个比较高的大楼,可是没有全面坚实的理论作为地基,是不可能盖成摩天大厦的。 而且理论体系一定要完整,IT技术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他已经涉及太多的东西了。所以在这个行业内如果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搞硬件的往往容易忽略软件方面的东西。现在哪里有离开软件的硬件和离开硬件的软件呢?而且一个工程师不仅要懂得本 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 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是工程师的必修课。知识爆炸的年代里,仅仅靠学校里学来的一点皮毛想成为优秀的工程师是不可能的,90%的知识都要靠自己去学习。很多学校刚毕业的学生并不会自学。拿过一本书来一阵看,看不懂就咬牙看下去,最后仍在一边。其实自学是非常讲究技巧和方法的。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好办法。我通常把知识分成几类: 1.基础知识 ----包括数物化和专业基础。 2.流行的技术 ----比如潜入式系统开发,大家都在做的技术。 3.未来将要流行的技术 ----比如生物DSP技术,就是你对未来的预测。 4.我要用到的技术 ----就是你工程中急需使用的。 5.其他学科的重要进展 ----紧跟科技发展的脚步是必须的。 我通常均匀的分配时间,而不忽略任何任何一个方面的进展。这样才能保证知识体系的不断更新和扩充。这只是宏观上的精力分配。具体的学习过程当然因人而定,但一定要有战略的进行。工程师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去执行。逻辑不仅仅是体现在程序中更要体现在学习和生活的进程中,也就是做任何事都要科学的安排时间,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方案。大家可以参考大脑思维图谱的方法。 工程师做事要严谨求实。神州飞船由多少复杂的系统构成,如果每个部件都有99.9%的成功率,恐怕到最后返回的时候连一半的安全性都谈不上。所以工程师一定要严谨,从整体到每个细节都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工程师不能接受差不多这样的词汇。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这是工程师最基本的素质。一次公司里的一个工程师拿了一块作好的超声前端板交给我,并说板已OK了。可当我问他信噪比如何时,却回答我差不多。我理解差不多就还差,让他拿回去什么时候不差了再交给我。所以工程师要用指标说话,要用实践说话,差不多不是工程师的嘴里应该出现的词汇。 工程师还要注重积累,一个好的程序员和电路设计师就是一个好的收藏家。不仅收藏自己的智慧结晶更要收藏别人的智慧结晶。IT技术领域有无数的巨匠和天才将他们智慧沉淀于现代科技之中。所以我们要不断的积累好的做法和前人的思想。你的周围会有很多人的很多东西值得你学习,你应该将这些作为财富积累起来,总有一天会发挥出作用。另外我们学习的不仅是简单的知识更是前人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工程的看法。比如每个人眼中的电阻都不相同,你要主动去了解高手眼中的电阻是什么东西。 更高的角度从新审视问题,找到突破口,而不要钻了牛角尖。 工程师不要轻易问别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同样重要。有一些同学会经常向老师提出问题,这也是好事,说明某某学生爱学习。可我们并不提倡这些,相反的如果能自己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要学会独立的猎取信息和知识,并从其中得到自己判断。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在学校的时候有老师去解答,在工作单位又有谁能解答呢?或者当你做的是最尖端的技术时你能去问谁呢!所以工程师要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要做思想上懒惰的人。中国教育往往要求学生考出高分,答对答案就是好学生。所以老师告诉的答案只要记住就OK。可老师告诉你的答案能说明你自己具备了解题能力吗?请不要相信这样的分数,至少它无法反映你的真实水平。 工程师要有《亮剑》精神。用都梁的话说,古代剑客明知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是死也要亮出宝剑,没有这个本事就别当剑客。尽管敌强我弱,尽管身陷重围,我们也要亮剑。工程师也要敢于挑战对手,敢于战胜自己。一项工程如果连做都不敢做还能谈成功的问题吗?成功是一种习惯,一种来源于自己的信心。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工程师即要有个人英雄主义情节又要能融入团队。出色的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是何等的宝贵。我们在崇拜盖茨和乔布斯的同时不要忘记他们身后庞大而又高效的研发团队。以一戟之力完成霸业的英雄已不属于这个时代。所以团队的合作才是创造神话的必经之路。 工程师要有发展的眼光,不仅要能在复杂的技术和市场面前游刃有余,更要对未来的发展态势做出精确的展望。只有比别人想的远才能比对手走的更远。当然这与坚实的基础和勤奋的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在群雄逐鹿的当今IT界,恐怕需要更多的胆识才能做到。要不断的关注技术和市场以及其它领域的发展,什么时候这种关注放松,什么时候就会被竞争所淘汰。 要在竞争和解决问题中体会生活,研发和竞争是每个工程师不可避免的现实。大家每天都会遇到新的困难,可这才是工程师的生活,要轻松的活在这些问题之中,并体会其中的快乐和成功时刻的兴奋。很多工程师抱怨说做研发太累了,这里的累是一种心理的感受,工程师的职业就是不断的克服困难迎接新的挑战。
5.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IT工程师 –续
第一,要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可以和自己的经理聊聊,自己的下一步在哪里,自己的优势在什么地方,通常他们会给出比较诚恳的建议的。我建议在制订这个长期的目标的时候也不要太长,比如说10年,那就太长了,说老实话,在20-30岁的这个阶段,3年后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很难预测。所以我建议这个目标可以订的短些,比如2-3年。
第二,结合长期目标,给自己制定短期目标,比如说一年的,半年的,一个季度的,等等。制订目标的时候,有个SMART方法,想必大家都知道:s(specific,具体的,不能说空话,要用数据和时间说话)、m(measurable,可衡量的)、a(agreed,双方都同意的)、r(realistic,可实现的,可以达到的)、t(timebonded,有时间性的,可以考核)。
第三,在设定的时间,回顾自己的目标,检查完成的情况,如果没有完成,要总结是什么原因,并适当调整目标。
第四,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检查自己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什么,是不是在做最重要的事情,是不是大部分时间做了些不重要的事情,可是最重要的时间却没有时间做。管理时间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优先级的评估,优先处理最重要的工作。发现了问题之后就要调整自己的习惯或方式,节约时间。随着你的级别越来越高,你会发现你的时间越来越少。可是你的加班不能无限延长,你还需要时间陪伴你的家人,你也需要时间休息。
第五,积极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没有错。有的工程师发现了一个正在进行BETA测试的新产品,认为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帮助,就马上拿来装上使用一番。有的工程师经常阅读和自己工作相关的各种标准和规范,对提高自己起了很大的作用。学习的范围要逐渐的宽一些,不要总是局限在纯粹的技术上,可以适当地学习些软技巧或商务等方面的知识。
第六,能够做决定。一个级别高的工程师,有责任做相应的决定。你的老板不会为你做所有的决定,你需要和你的老板商量,哪些是你应该做决定的,自己要把这些责任承担起来。最重要的决定是决定要做什么,如果这个决定没有做,那么尽管工作得再漂亮,到最后可能发现原来根本就是浪费时间。为了做正确的决定,你需要搜集相关的信息,没有足够的相关信息,可能做出的决定也是错误的。
第七,积极地沟通。谁是你最重要的客户?或者最重要的stakeholder?你的工作对谁影响最大?不要被动地等他们来找你,而是主动地去找他们,询问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利用你的知识和经验,向他们建议哪些对他们最重要,提前和他们沟通项目计划,等等。工作展开后,要有定期的状态更新,碰到计划为的状况的时候,要立即和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另外,找机会多和一些比你级别高的人或更有经验的人聊聊,有时候他们给你的一个建议,或无意中说的一句话,都会给你很大的启发。和他们的聊天,也经常能够给你些激励。
第八,认真地写报告。很多人不重视写报告或技术文档,这不利于工程师的成长。写报告是沟通的重要的环节。写报告的时候,首先要确定你的报告是写给谁的,谁在关心这个报告,关心的内容是什么。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看报告的人,最想通过这个报告了解什么。报告也不仅仅是给你的老板看的,对于MTS4或者更高级别的晋升,是需要跨部门的讨论的。在一个10-20人的团队里,大家可以容易互相了解,在一个100人的团队里呢?就无法做到这点了。怎么让其他的团队里的人了解你的优点和技术专长呢?如果他们看到过你的报告,是很容易判断的。
总而言之,首先要定义自己的目标,然后学习和实践,通过证明自己的能力,最后的成功是水到渠成的。
6. 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品质工程师
你是在公司上班的吧!
做一名品质工程师,也就是对公司产品品质的保证、对公司品质的改进及再发进行预防,对以上所做的一系列措施,即为品质工程师的工作内涵。
其实最成功的品质工程师就是保证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不发生品质异常,就算发生也是在预防措施失效的前提下发生的,是控制在公司的范围内,而不流向客户端或终端市场。
7. 一个成功的IE工程师的成长之路该如何走
一个成功的IE工程师的成长之路,就是不断的摸索,不断的学习前辈们的工作经验.当然,也要加强沟通能力方面,要有积极的心态,必胜的信心,就是说当你制定了一个方案出来,想要推行,但是遇到太多的阻力,这个时候,你的心态就要放正,要好好的审核自已的方案,用语言和数据说服大家,让大家明白用了你的方案后,会怎么怎么样..这种事情..做多 了,失败了.再做...慢慢的...这条路变变成了一个成功的IE工程师的成长之路. 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8. 如何成为一个杰出的工程师 (1)
成为一个杰出工程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热爱自己的职业”。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优秀的电子工程师都是从小作为电子爱好者的。爱好不仅要体现在行动中更要深入内心甚至深入骨髓。有许多人问:“每天应该花多长时间在学习中和工作中。”可以肯定一份耕耘就会换来一份收获,但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想取得成功并不是比赛谁花的时间最多,而是看谁付出了更多的“思考”。 不要以为一个学生坐在自习教室里看了多少小时的书就是“勤奋”,也可能比呆在寝室里的学生还要“懒惰”。也就是说“勤奋”是大脑的勤奋,而不是身体和和形式上的勤奋。我学电子也差不多有15年了,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一次别人问我你每天花多长时间来工作。我回答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在思考。”不夸张的说我的很多工程构想都是在梦境中诞生的。每天早起床后刷牙的时候、上班的路上、吃饭的时候甚至和别人谈话的空闲瞬间都有可能诞生灵感。当然热爱工程师职业的前提是一定要能领略到工程和自然科学中的美感。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从科学的常识到科学的精神都会渗透到他的生活中。一次我看到一位教研室里的老师安排答辩的顺序,尽管这位老师在机电领域写了很多的书也在所谓“理论领域”有很多建树,单从他安排这样一个简单的顺序来看,他并不是个理论很高的人。因为在我看来他的工作方法是效率极低的。换句话说就是在他的生活中没有科学的精神可言。 “工程师是科学家;工程师是艺术家;工程师也是思想家。”一位伟大的工程师曾经提出过这样的一段感言。不错,工程师是利用自然科学来创造工程的人。工程既是物质的也是思想上的。许多不朽的工程,伟大的发明以及出神入化的技术方案,许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他们的瑰丽,而作为工程师则更应该看到设计的灵魂。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的理解“工程师也是艺术家和思想家”。工程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也是工程师思想的结晶。一部精密的机械设备,一个高效而又健壮的程序,一个复杂而又无懈可击的电路,这些都反映着一些杰出工程师的思想和灵魂,有时你甚至会认为他们的生命已经融入到设计中。 一个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这个问题引出后我们要提到的是培养自己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习惯,深度和广度,以及思维方式和思维素材的选取。成为一个工程师确实有很多品质是天生的和决定性的,学校的培养和自己的努力也只是一些辅助措施。一个人曾经问我一个关于感性负载的问题,其实我心里很清楚他并不理解这里面最基本的物理概念,首先对电感的认识就不是用语言和数学公式能解释得了的。所以物理学和数学的基础是对工程师有很高要求的,这里所提到的物理学和数学是指一种最基本的认识而不是停留于表面的文字和公式。我可以推断这个人不太适合作工程师,其实他提出的问题都真真切切的存在于生活中,抬头看看日光灯的启动,或者当你看到电源插头的放电瞬间。可这每一个瞬间都被示为理所应当的话就错了。那样当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时也会感觉理所应当的。 每个人的思维着眼点和注意的方面都不相同,很多人从小就会将注意放在自然科学之上,这些孩子中有很多就是未来的工程师。比如一个10岁的小学生看到一幢大楼,他会马上考虑大楼是如何建造的,塔吊又是怎么一节一节接起来的,那么高的大楼外墙的玻璃是如何安装的。另一个孩子会想工程师真伟大,还会想到一些诗句来抒发内心的感受。显然两个孩子一个可能更适合作工程师另一个适合成为文学家。所以人们经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有些人的长处和思维方式在工程师职业中无法发挥,可中国教育的教条化却无法让每个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专业。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是文学爱好者,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有许多见解,阅读广泛文笔也好,可偏偏学了电子这个专业,这不是人才的浪费吗。所以工程师和科学家在生活中也是工程师和科学家,而不是工作时和端起书本时才是。很多学生很努力的去学习,可一直无法入门就是这个原因。当拿起书本时发现一个问题或者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他们会努力的解决,可放下书本就不会再自己提出问题和独立的思考了。 我从来不认为中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书本、试卷、分数、所谓的答案都是教条的,就好象一条生产线给每个经过其中的学生盖上一个学历的烙印。将创造性和个人的特长统统抹杀,再加上长期以来的教育大跃进和人才评定标准的偏差,无数天才失去了发展机会。本来没有那么多的教育资源却非要扩招--扫盲。将大学教育至于尴尬境地,应届生就业就是最好的例子。所以请不要抱怨工作机会少,中国是非常缺乏工程师的呀!缺到让很多公司开始“呐喊”的程度。工程师的缺乏又和应届理工科毕业生的过剩形成矛盾。所以你不要以为学习成绩高就能成为一个好的工程师。要清楚的认识到学校的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工程师要有“自己的思想”,很多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养成了一些很不好的习惯。比如思考深度不够,和不会独立思考。一个公式放在面前能做题,能考试就OK吗?自然科学好比一个花园,一些科学巨匠写下了无数“不朽的文章”来描述它。数学公式就好比文章中的文字和句子,只是做文字游戏或者简单的背诵有什么意义吗?请问问自己你对这个“大花园”了解多少。你闭上眼睛能想象出这个花园的景象吗?记得我曾问一个大四毕业设计的学生你物理学的怎么样。他回答我“还好”,可又补充说“就是公式忘了”。工作中他看到我随笔可以写出很多方程,惊讶的说我的记忆力真好。我说“我根本就没背过公式”。因为我记得“花园”是什么样的,即使哪位大家用什么词汇描述的“花园”我记不清,可我依然能清楚的描述出来。这才是理论,理论不是指“文字”和公式而是前人的思想。 许多学电子的学生说模拟技术难学,我告诉他们其实学好模拟技术并不是要学好模拟电子本身。世界本来就是模拟的,所有的物理量都是模拟的,这就是模拟。所以你对自然科学的最根本看法和世界观直接决定模拟水平的高低,也就是物理学水平的高低。我的意见是:不要以为拿着模电书学下去就能有本质的改变,一定要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和对自然科学的理解,提高对模拟量的驾御能力。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和对概念的感性认识。 思考问题要有深度,思维的深度是一种习惯。有些人总是喜欢点到为止,他甚至没有意识到我还可以再深入的思考。作为工程师和科学家要培养深邃的思考习惯。一些学生看到一道物理题,认为作对就好的人居多。可你是否发现了其中的内在联系,甚至从考点中受到启发。有很多高中学生喜欢做大量的习题,结果效果却不理想。就是因为这些学生只是在“做题”,没有付出更多的思考。所以工程师要注重概念性的思考然后深入进去。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工程师要重视实践,自然科学不管发展到何时都离不开实验。电子学本身就是为了指导工程实践。所以不要谈空洞的理论。现在很多院所都面临这样的问题,总是谈一些空洞的理论,甚至错误的但还不以为然的理论。实践可以提高对自然科学的认识甚至改变着我们的世界观,只有这种认识提高了才可能创造和应用有价值的理论。我们不要“玩弄理论”,但要重视理论。理论是思想,是认识,不是公式和文字。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重视理论。因为你是电子工程师,而不是电子爱好者。工程师要从整体到细节全面的把控你的工程。人做事是一定要犯错误的,工程师要将这样的错误减到最少。因此全面的理论和对工程对象的认识是必须的。一些从电子爱好者出身的工程师比较容易忽视理论,认为把东西做出来了就可以。当然是要把东西作出来,但我们最终是要掌握尖端的技术,推动中国科技的发展。不可能象电子爱好者那样拿过别人的图纸来“制作”了事。IT技术发展迅速,理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我们一定要接受潮水般的新观念和新技术,工程师必须有全面而又坚实的理论作为后盾。我们学习信息技术就好比盖一座大厦,我们可以很快掌握流行的开发工具和技术--可以盖个比较高的大楼,可是没有全面坚实的理论作为地基,是不可能盖成摩天大厦的。 而且理论体系一定要完整,IT技术本身就是多学科交叉产生的,他已经涉及太多的东西了。所以在这个行业内如果掌握更多更全面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搞硬件的往往容易忽略软件方面的东西。现在哪里有离开软件的硬件和离开硬件的软件呢?而且一个工程师不仅要懂得本 专业的知识,还要有广泛的自然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出色的工程技术人员。
9. 如何做一名成功的IT工程师
软件工程师的概念比较模糊,想学编程关键还是要对编程感兴趣,如果学的话,可以先从VB入手,先这会做一些简单的应用程序,然后对了编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再把理论知识相应的学一下,可以参与大学里面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可以学一下C++ 数据结构 数据库等知识,只要感兴趣,高中毕业肯定能学,最好有个程序高手带着你学,进步会非常快,至于薪金就不好说了,从几百到上万都有。 第一个:学完C后,学什么?不知道你C语言学得怎么样。我认为你一定要把C语言学精,C语言在以后的工作中(软件工程师的工作)虽然用到很少,但是里面的语法、算法、例子(过程)会用到很多,都很精典。学完C后,我认为你应该也好好学一下C++,里面的类对以后分析问题也很有用,学好C++了,JAVA差不多70%的都会了,JAVA差不多全是类。 第二个:如果你想做一名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原理是最有用的,一定要好好学。其它了解就可以了。因为现在的软件差不多都离不开数据库。 第三个:找一些编程爱好都的QQ群就可以。 第四个:无所谓,因为现在用到LINUX系统的很少,除了银行等。 第五个:做为软件工程师主要是靠做项目来积累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第六个:我也希望你能走上软件工程师的道路,因为现在软件工程师在全国在哪都能找到工作,但是有一点注意,一定要学好大学里的理论和基础,如:高数,数据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