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项目工程 > 跨灞河工程项目

跨灞河工程项目

发布时间:2021-08-14 15:52:59

『壹』 治理灞河污染的建议有哪些各位帮帮忙~~急需,快!快!快!

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暴”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日本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国家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国,即使不发展工业,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

『贰』 灞河的开发治理

辋灞渠
无坝引水自流灌溉渠道。从蓝田蓝关镇南寨村引灞河水。1857年11月动工修建,1958年5月竣工。1963~1964年整修、扩大断面,1966年11月~1967年5月建成渠首200米长驼峰坝,灌溉面积2.0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65万亩,灌溉面积中抽水灌溉3400亩,水田1700亩,渠井双灌1.3万亩。主要工程:干渠1条,18.6公里长,衬砌5公里;斗渠40条,36公里长;建筑物120座,其中渡槽7座,隧洞2处,抽水站6座,灌区打井106眼。工程总投资56.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8.9万元。灌溉蓝关、三里镇、洩湖、华胥、冯家村、孟村等6个乡镇的21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的耕地。上游流域面积1460平方公里,渠首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渠首年引水量3000万立方米以上,年灌溉面积1.7~3.5万亩(次),渠道利用系数0.56,平均灌溉效率1100亩每昼夜,亩均毛用水量480立方米,灌区粮食平均亩产从80年代始过500公斤,1990年达675公斤。1959年开征水费,1984年调整水费,年征收水费1.2~2.4万元。年管理经费支出0.9~1.7万元,经费基本自给。
1959年成立辋灞渠灌溉管理委员会,1964年11月成立灌溉管理站,并建有灌溉管理,计划用水、灌溉试验、财务包干等制度。灌区田间工程较全,冬、春、夏灌溉顺利。曾受到地、市、县水电部门和西安市人民政府表彰奖励。
跃进渠
位于蓝田县横岭的厚镇乡清峪河右,由槐树沟口无坝引水。1958年8月动工修建,以玉山、厚镇乡农民为主施工,灞源、金山、三官庙、华胥、洩湖、三里镇、普化、城关等8个乡农民支援。日上民工3000~4000人,1961年1月干渠竣工,1961年3月试水,因木质倒虹缝隙漏水过多,压力不足,试水失败。同年7月开通官道支渠,当年灌秋田1800亩,1962年夏灌玉米2500多亩。干渠长12.5公里,建筑物34座,其中官道木质倒虹800米长。南峪干渠、北峪干渠引水量均为1立方米每秒,下游干渠引水量2立方米每秒。
1961年,设跃进渠管理处,内有干部1人,乡村管理工人20人,1962年工人因生活困难回家,至1972年,10年期间渠道工程无人管理,损毁者多。
1972年冬季,第二次修建跃进渠,修复加固渠道建筑物12座,改建官道木质倒虹为钢筋混凝土管,1973年5月1日试水成功,并由2名干部、20名农民工人管理渠道。1984年秋,阴雨连绵,环山渠道滑塌,大部破坏,不能通水灌溉。
蓝桥渠
位于蓝田县南大寨乡。民国24年(1935)县长郝兆先组织修建。1956年重建,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从冯林寨村东引蓝桥河水西流,灌冯林寨、蒋寨、洛寨、新寨、张寨、胡家巷、圪塔、、大寨9个行政村,34个自然村,5630亩耕地。重建工程1958年竣工,投工3.3万个工日,动用土石1.86万立方米,修建建筑物13座。1964年,因渠道工程不配套,灌溉面积降至800亩。同年冬季,灌区农民施工160天,修建长33米,高1.35米底栏栅坝1座,暗洞80米,4孔节制闸1座,桨砌渠道300米,投工9075个工日,渠灌面积恢复到5600亩。1987年以后,渠道未设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工程老化、淤积、损坏严重。
普惠渠
位于蓝田县东马楼、普化乡,从窑沟河口灞河北岸引灞河水,由铁瓦沟退入灞河。1957年12月动工修建,1958年6月建成。渠长7.9公里,引水流量1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5500亩。工程投工5.2万个工日,动用土石1.78万立方米,1984年7月18日第二次整修,8月27日竣工。碜成石拱渡槽、清凉寺排洪桥及进水闸各1座,投资4000元,投工4636个工日,补助粮食305公斤。渠灌秋树庙、石头滩、景靳村、石韦和清凉寺5个行政村耕地,乡管工程,管理站设于石头滩村,兼管人员5人。
灞惠渠
灞惠渠原名“西长临”合作渠。渠首位于灞河右岸灞桥镇西渠村,无坝引水,设进水闸1座,设计引水流量4万立方米/秒。灌区包括县(区)7乡,耕地面积4.97万亩。其中:灞桥区1乡0.99万亩;长安县3乡2.91万亩(1958年10月划归灞桥区);临潼县3乡1.07万亩。渠系工程有:干渠1条长2.57公里,渠底宽2米,渠深1.80米,边坡比1:1,比降1/2500。支渠2条长16.7公里,渠底宽1米,渠深1.56米,边坡比1:1,比降1/2000,输水流量各2立方米/秒,各类配套建筑物57座。工程设计考虑到灞河流量不足,确定运用方案以冬、春灌为主,争取引洪灌溉秋田,设施面积4.47万亩。
1957年9月16日,陕西省水利局召开座谈会,决定成立“西长临合作渠工程委员会”。主任由灞桥区副区长担任、副主任由长安县、临潼县副县长担任,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施工。建设资金采取民办国助方式解决,凡灌区乡村按受益面积每亩负担2.29元。总投资14.90万元,其中国家9.70万元,乡村自筹5.20万元。
灌区由3县(区)抽调专人组成管理机构,负责灌溉管理和工程维护。1959年,实灌面积3.30万亩,引水量约300万立方米。1965年后,由于灞河采沙和城市水源地影响,河床下切,地下水位下降,渠首不能正常引水,灌溉面积逐年下降,临潼县3乡停灌,渠道失修报废。1973年3月,郊区革委会决定,由灞桥人民公社组成“灞惠渠管理站”。1980年,仅存干支渠5公里,灌溉灞桥镇耕地0.05万亩。1984年,因河床下切1.5米,无法引水而废弃。
团结渠
团结渠位于灞河右岸灞桥区洪庆镇。1957年8月,由原豁口乡组织2800名民工修建,投资0.16万元,同年12月建成并引水冬灌。渠首位于灞河右岸的惠东村,设计引水量1.5立方米/秒。有干渠1条长3公里,支渠8条长5公里,灌溉惠东、惠西、田王3村的河岸耕地0.50万亩,其中新增灌溉面积0.33万亩,渠井双灌0.17万亩。经过长期运行,渠道淤积失修,1978年,实灌面积下降到0.16万亩。1989年,河床取沙下切,将渠首移至上游燎原村,无坝引水,设进水闸1座,并对灌区重新进行规划,干支渠长11.2公里,设施面积1.80万亩。1991年,对渠首1公里干渠进行浆砌石防渗。1993年,有效灌溉面积0.30万亩,年引水量约100万立方米。
立新渠
立新渠位于灞河左岸灞桥区霸陵乡。1972年12月开工,1973年5月竣工。渠首位于马渡王村,设计水流量1.5立方米/秒。灌区包括霸陵乡13村36个村民小组。渠系工程有干渠1条长11.5公里,已衬砌8.5公里,支渠5条长13.5公里,分渠51条长25.5公里。设施面积0.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5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0.30万亩。
污水过灞工程
污水过灞工程位于灞河右岸灞桥区新筑乡。国有工程。引用西安市城市污水(沣惠渠),设计灌溉面积11万亩,其中自流6万亩,提灌5万亩。1975年3月,由郊区革委会组织施工,1978年5月,基本完成自流灌区渠系工程。渠首位于灞河左岸未央区潭家乡下水腰村,沣惠渠胜利一支渠末端,通过渡槽引入右岸。设计流量3立方米/秒。灌区包括灞桥、新筑、水流、新合4乡(镇)、24村、254个村民小组,有6.34万人,耕地11.39万亩。建成干渠3条长26.41公里,衬砌12.5公里;支渠8条长32.4公里,各类建筑物106座。主要有灞河渡槽1座,长500米,宽3.5米,为箱形双悬臂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槽上设便桥,荷载3吨;双曲拱斜拱渡桥2座,净跨度6米,桥面荷载3吨,渡槽侧墙采用无筋肋板结构,支承部分采用空腹双曲拱结构;新合输水隧洞,长360米,高2米,宽1.2米,采用装配式施工方法,侧墙用水泥块砌筑。国家投资137万元。污水过灞自流灌区,主要利用城市污水资源,进行冬春施肥灌溉,设施面积6.6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7万亩。1977~1982年,最大灌溉面积1.68万亩,最大引水量352万立方米(1980年)。1983年后,因供水不足和引起地下水污染等原因而停灌。1985年,灞桥区人民政府决定废弃,管理机构撤并,渠道工程报废。 灞河治理
灞河流经蓝田县13个乡(镇),66个行政村,273个村民小组。河床比降大,洪水期水流湍急,河床左右摆动,河道弯曲甚多。60年代,上游断面150~200米,下游250~400米,少数河段达700米。
1961年11月,县水利站规划设计,华胥公社惠家斜大队修建70米混凝土砌石河堰,堤河滩地700多亩。接着张家斜、惠家斜、张河湾、拾旗寨4个大队联合修建7公里防洪堤,堤内拾河滩地1100多亩。1963年,洩湖公社漫道、薛家河、十里铺,三里镇公社青羊庄、白羊寨,普化公社马湾,李后公社罗李村,马楼公社马楼、安沟,玉山公社玉山、尚寺、阎河等大队修建河堤。1965年,上下游修建重点防洪堤17处,群众自蜣石灰2000多吨,挖基础8.8万立方米,砌石5.7万立方米,堆砂堤31万立方米,投资31.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6.4万元,群众自筹5.2万元),投工70多万个工日,修建沉捆坝、铅丝笼坝、干砌石坝14.5公里,拾河滩地2730亩,保护耕地6700多亩。“文革”期间,治河无人问津,群众自发进行补修。1977年10月下旬,县委、县革命委员会成立治理灞河总指挥部,下设东川、城关、西川三个战区,组织沿河玉山、九间房、马楼、普化、李后、大寨、城关、三里镇、洩湖、安村、孟村、华胥等12个公社社员开展治理“百里灞河”大会战。先后有51个大队,244个生产队的3万多名男女社员,在41.6公里长的灞河两岸开展治河工程。到1978年春季,治河5个多月,投工382.82万个工日,投资100多万元(其中国家投资34万元),移动土石593.12万立方米,修建河堤67公里,修丁坝345个,加厚土层改造低产田6536亩,新拾河滩地1856亩,修建田间道路35公里,植树41.55万株。这次治理灞河指导施工中强调“百里灞河一条线”,一些河段违背自然规律,缩窄了河道行洪断面,一些新修工程质量不高。到1983年,新修河堤一半冲毁,损失很大。
辋川河治理
1953年支流辋川河上游东、西采峪遭受洪水灾害后,沿河葛牌街、铁索桥、白家村、草坪、阴坡等村采取随弯就势,垒石砌堰,修拾河滩地。1962年冬季,草坪街投资9400元,用工1.2万个工日,修建浆砌石河堤450米,保护了街镇安全,拾河滩地150亩。1963年冬至1965年春,大寨公社薛家村、营上、大寨、榆林等大队对河口以下河道进行治理。工程分为两期进行,投工10.2万个工日,投资3.11万元(其中国家补助2.7万元),移动土石6.94万立方米,共修防洪堤7.5公里,修拾河滩地3100多亩,保护堤内耕地5800亩。70年代后期,西采峪甘家坪、板厂、龙王庙、狮子沟、红门寺、玉川、两河桥、董家崖和官上、阎家村动工治河修堤,拾河滩地。

『叁』 西安奥体中心建成将会成为西安新地标

西安奥体中心项目位于浐灞渭三角洲,处于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精华区域。项目分两期建设。

“三河六岸”形象提升,将趁着全运会场馆建设水到渠成;新型农村和新型社区的发展,人居环境的大幅提升,将借着全运会场馆及全运村等建设和后续利用而开花结果。

西安越来越好了,成为大家所羡慕的城市!

『肆』 陕西省西安灞桥区灞河特大桥有没有其他名字啊

灞河入渭口特大桥;

特大桥位于灞河入渭口三角洲地带,由西向东跨过灞河,

将渭河南岸堤顶道路延伸到浐灞生态区和国际港务区,使之与沣渭新区、经开区紧密相连

特大桥全长1320米,桥面道路为Ⅰ级城市主干道,桥宽25米,设计为双向4车道,

时速60公里。河两岸分别是河滩运动公园。

『伍』 西安灞河之滨将再添文化新地标,为什么要建文化新地标

西安灞河之滨将再添文化新地标——长安书院,长安书院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奥体中心门户形象展示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提升西安文化软实力,满足西安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长安书院概况

标志性文化地标也是一块地方文化名片,对城市形象的传播具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几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种文化地标成为旅游的热点、网红打卡地。我相信长安书院的落成必将在西安的文化名片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陆』 项目经理如何做好年终总结

风风火火又一年,项目上的痛还没散去,又要准备开始新的一年。这一年的项目管理,你有什么收获呢?有人说做的好不如汇报的好,其实不然,没有一个切身体验的过程,怎么能有一个真实可信的结果呢?你以为编出来的话,高层们看不透吗?那身为苦逼的项目经理应该如何做年终总结呢?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喝?辛辛苦苦一年的项目经理,该怎么做呢,越臻项目管理帮您总结几个小技巧:

巧用思维导图

在动手写PPT之前,先构思你想呈现的部分,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穷尽你想汇报和表达的内容。回顾展现全年的工作情况,大概分哪几部分,每部分的实现情况,有那几方面的收获和产出。将一个大体框架呈现出来。这样你就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去不断丰满它。

总结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说完优点当然还要说一下自己的不足,不然老板以为你不靠谱呢。但是在讲述自己的不足时,一定要注意措辞,不能自己把自己说的一无是处,简单带过,并制定改进计划,如要参加什么培训,提高什么能力等等。

展望新一年,弘扬正能量

总结最后要做好对新一年的展望和规划,不要抱怨不要诉苦,而是要弘扬正能量。这样才能跟领导统一战线,得到领导的赏识。

『柒』 西延高铁途径洛川那个村

为县城东侧安民。

以13.60km长隧道穿越阿党镇,跨越洛河后紧坡而上洛川塬,在县城东侧安民设洛川站,而后紧坡下塬,引线设16.293km长隧道下穿青兰高速,在富县北侧袁家坬村新设富县北站。

而后主要以桥隧工程在洛河西岸边布线,于既有包西线甘泉北站西侧并站,出站后取直线路以16.0km长隧道翻越湫沿山,利用既有包西铁路接入线路终点既有延安站,同时还建包西铁路 6.449km。

(7)跨灞河工程项目扩展阅读:

西延高铁的相关情况:

1、西延高速铁路全长约300公里,预计总投资近600亿元,线路由西安枢纽北客站引出,经高陵、阎良、富平、铜川、黄陵、富县等市县,引入延安枢纽延安火车站后向北延伸至延安新区站。

2、项目起点自西安枢纽内西安东站北端咽喉引出,向北布设于既有西康铁路东侧通过西安灞河水源地东侧边缘,上跨陇海铁路,设置歇驾寺线路所实施引入西安站联络线工程。

与跨灞河工程项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假山景观设计工程 浏览:862
哈尔滨工程造价招聘 浏览:937
建筑工程土建劳务分包 浏览:632
道路监理工程师 浏览:476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在本校吗 浏览:370
河北工程大学保研率多少 浏览:287
有学质量工程师的书吗 浏览:479
康乐县建筑工程公司 浏览:569
助理工程师二级 浏览:872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级考试时间 浏览:9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研究 浏览:881
工程造价图纸建模 浏览:888
辽宁恒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93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 浏览: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兴趣爱好 浏览:316
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浏览:388
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浏览:3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浏览:858
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管理条例 浏览:270
云南工程监理公司排名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