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成本管理都有哪些方法
工程成本即企业用于施工和管理的一切费用的总和,综合反映工程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消耗状况,属于检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工程成本分为直接、间接两方面。直接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和其他直接费组成。其各自组成的内容为:人工费指列入预算定额中从事工程施工人员的工资、奖金、工资附加费以及工资性质的津帖、劳动保护费等。材料费指列入预算定额中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辅助材料以及周转材料的摊销及租赁费用。机械使用费指列入预算定额内容,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和租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及安装、拆卸及进出场费。间接成本是指直接从事施工的单位为组织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施工单位管理人中的工资、奖金、津帖、职工福利费行政管理费、固定资产折旧及修理费、物资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管理用的水电费、办公费、差旅费、检验费、工程保修费、劳动保护费及其它费用。
工程成本管理的基本方法:
1、成本分析
全面有效的工程成本管理必须建立在周密详尽的成本分析上。成本分析大致可分为7种:
(1)综合分析:即工程成本分析,将总的工程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目标成本进行对照检查,计算出绝对数、相对数,以反映工程的实际成本降低率和目标成本降低额完成率。
(2)项目分析:即按施工成本费用构成项目进行分析比较,反映各成本项目降低情况,分析积极、消极因素,促进消极向积极转化。
(3)人工费分析:将项目中的人工费的实际成本同预算成本相比较,再参照劳资部门的有关劳动工资方面的统计资料,找出人工费超支因素及其原由。
(4)材料费分析:材料费分析常用的方法在经济活动分析上称为连锁替代法,在统计学原理上叫因素分析法。材料分析另应有对材料定额变动的分析,废旧料利用的情况分析,施工工艺的变动对材料费的影响的分析等等。
(5)机械使用费分析:首先将施工机械使用费的预算数与实际数相对照,求差额绝对数字,然后进行价格、数量分析,找出施工企业自有及租赁机械使用上的节约或浪费。
(6)其他直接费分析:其他直接费在施工预算中是按直接费计取一定的费率获得的相对额和有按定额项目直接列入的绝对额两部分组成,将此两部分分别进行预算与实际费用对照分析。平时建立详细台帐,年终将各自分析资料汇总分析。
(7)间接费分析:类似于直接费在年终汇总分析或在单位工程结束时进行总结分析。但它可控性大,可编制可控计划,与实际相比较,从差额中总结间接费控制中的经验及问题。
2、成本管理方法
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管理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补充、完善。不同的工程,分析结果千变万化,所制订的方案亦不尽相同,具体实施起来也是花样繁多,但人体都必须包括如下几点:
(1)以人为本,树立全员成本意识,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提高职工参与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对工程成本进行前馈控制。
(3)加强施工生产过程管理,降低消耗,加强质量安全监督,进行事中控制。
(4)注重工程竣工后的事后成本控制。
(5)注意施工工期控制,争取提前完工。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企业整个经营过程,是衡量企业生产耗费和供给的尺度,是决定价格的基础;工程成本体现了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应变能力和开拓能力的关键。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是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途径,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近期求生存、长期谋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强化成本管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内容有哪些 (被采纳我会追加分数~!)
(一) 施工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三级成本管理
随着项目经理制的实行现在一般大型施工企业都有许多项目部,由于各个项目部的特点不同,因而公司将大部分权利下放到各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便形成了公司——项目部——施工队的三级管理体制。而且项目部就工程的不同而将某些专业工程进行分包(例如在北京许多施工企业仅是施工管理型企业,其工程主要是分包给外地施工队)因而对一个施工企业来说就应建立起公司——项目部——施工队的三级成本管理和核算体系。
(二) 公司的宏观成本管理
公司是全体项目部的管理机构,应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因此公司对项目部的总体要求应是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甚至以不惜代价牺牲某各项目部的利益而换取整个企业的利益。所以公司的成本控制应站得高看得远,不能被琐碎得事物而拖累,对每个项目部应要求其提供月度报表,来监控各项目部得运行情况。
公司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到外以公司得名义参加招投标活动。在此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是前面提到的前期成本,对前期成本的管理是要求公司领导班子要有广泛的信息渠道和良好的社会关系。时下获得工程不仅仅是招投标实际上发生的费用,因此公司要从工程的质量、公司的信誉上来减少前期成本的投入。
(三) 项目部的成本管理
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应抓好三个层次的工作。一是项目领导,特别是项目经理和主管工程师应抓好成本的分解,建立横向到部门,纵向到班组的控制网络,落实责任制,加强检查、考核,按期组织经济活动分析,及时制定相应措施;二是相关业务部门按费用额制定开支,加强实物消耗的使用、管理和监督,建立控制台帐,及时提出市场动态分析与对策;三是作业队和班组在确定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控制实物的消耗,建立日核算、旬分析制度。
下面具体从量和价的角度谈谈生产成本、质量成本、工期成本和不可预见成本在施工企业成本中的管理。
1、生产成本管理:生产成本是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项费用的总和。
(1) 人工费的成本管理
人工费大约占工程总造价7-12%,人工费的确定在量和价的确定。若按定额人工价来进行成本管理,非常不可行。因为人工费受市场因素变法大,所以在人工费的成本控制中应抓效率,尽量减少用工,采取新的施工措施和先进的施工机械来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施工企业正在由粗放型向着集约型逐步转化,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不断增加,城市建筑劳动的主要来源是外施队。但各类以劳务输出为主的乡镇建筑公司的劳动人员有很大的流动性。因此,项目部必须选择一批相对固定的外施队,多招临时工。该做法有利施工企业项目部更好地进行人工费和材料成本的控制。对这类施工队的管理人工费采用承包方式,签订劳动合同。目前承包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分项工程单价承包制和建筑面积平米包干制。前一种方式多用于装饰和设备安装工程,后一方式主要用于结构和住宅安装工程。
对于分项工程承包制其单价根据施工定额和市场劳务单价比较容易确定,此方式下的成本管理重点控制在量上,如临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这就要求成本管理人员必须对劳务分包合同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力求做到分项工程单价已包括的工序不再开具工日;其次现场管理工作应尽可能使临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降低到最底限度。但该方式存在着临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的活口,而加大了人工费控制的难度,为了方便控制可采用在分项工程单价基础上乘以一定的系数进行包干。如:某工程卫生间墙面瓷砖粘贴的劳务单价为22元/平方米,确定临星用工和预算外用工系数为0.1,则该分项工程包干单价为24.2元/平方米。
对于建筑面积平米包干承包制其成本管理的重点在于如何确定平米包干和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中平米包干所包括的工作内容。确定平米包干单价必须将单项、单位工程套用施工定额后汇总工日用量,同时将其它直接费所对应的劳务量汇总,然后将以上两部分工日量汇总乘以预测的市场平均劳务单价后再除以建筑面积作为劳务分包合同谈判和签订的基础价格。但是目前施工企业、项目部再进行劳务分包合同谈判和签订的过程中,多以相临工程或类似工程的劳务价格作为参考依据和标准,并未体现本工程的具体特征(如主体结构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中的模板、钢筋、砼的含量)进行分析。该方式的单价为包干价,因此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中的劳务工作内容原则上应包括从包干工程开始到工程全部结束的所有工作,再劳务分包合同条款中约定的工作内容就应列全,对于确属包干工程外的临星劳务亦应尽可能的采用包干形式,从而可减少施工过程中计划成本外人工费的发生和双方因合同所产生的纠纷。
(2) 材料费的成本管理
材料费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左右,因此材料费便成为生产成本控制的关键内容,必须加强材料在预算——计划——采购——运输——签收——保管——领料——使用——监督——回收的各个环节中的责任制。如采取加强检查、考核并与负责人的奖罚挂钩等方式。
1) 材料量、价的确定
建安工程概预算定额计取的成本,反映的是施工企业的平均成本水平。其定额中材料的量、价构成如下:定额量=净用量*(1+损耗率),而单位在编制材料期的价格如下:预算价格=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采购保管费=供应价格+运输费+采购保管费。由工程成本总量分解到材料这一块的成本和材料预算成本相比较,分析其差额,再根据市场的情况和工程具体情况来对材料进行采购。从上可看出在量上的控制主要是节约和减少损耗。而对于工程结算时材料预算价格的调整各地不尽相同,如江西允许对钢筋、水泥等主材按照市场价进行调整,北京对材料价格的管理办法是材料分指定价和指导价,指导价又分最高限价和非限价材料。结算时指导价按北京造价信息定期公布的最高价执行,取消发票结算且指导价只计税不能计取其它费用,指定价材料可计费。因此材料成本的降低主要在量上降低。
2)转换机制,加强材料成本的管理
材料采购价的控制首先应尽可能有一支爱企敬业,经营意识强的材料队伍。这是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的一大保障。在采购前必须先掌握需采购材料量的预算价格、用量和预测结算价格、现行市场价格;对比预算价格、预测结算价格、现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并在调查分析该材料市场供应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目标采购价格。原则上目标采购价格应在预测结算价格与现行价格中较低者以下,然后货比三家,在质量、运输服务等方面确定采购地点、采购方式。对于需中长期供货的材料应在调查分析市场行情的基础上,确定一次性订货还是分阶段订货的方式,应注意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以做全面衡量。
3)材料包干,管理一体强化材料量的管理
施工项目管理中要使材料的质量有保证、数量能控制就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根据成本分解对材料实行包干、管用一体的制度,做到职责明确、奖罚兑现。现在城市建设的施工作业队伍基本上是外施队,由于材料的领用和现场管理、施工的质量、材料的回收等都与外施队有关。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机制,现场材料量的管理要调动项目部材料人员和外施队两方的积极性,按施工用量包干,签订材料节超奖罚合同,按节超材料用量的预算价格和合同确定的奖罚比例及时兑现。具体操作是材料进场后外施队和项目部材料员共同就进场的材料的数量和质量签收,数量和质量不符合规定并与进料单不符的,双方材料人员有权拒签,该签单作为公司物资部门与项目部材料价款结算的依据。签收后出材料现场管理与使用均由外施队负责,使得管用一体化,项目部有关人员依据双方共同认可的施工预算计划用量进行监督、考核,经理不根据考核结果,对项目部材料员和外施队依合同奖罚。这种做法可以划清职责调动各方积极性,减少材料签收与使用中“量”上的漏洞,有利于节约用量、方便施工,创造文明施工。
(3) 械费的成本管理
在预算定额中机械费的组成有:折旧费、大修费、经常维修费、安拆及场外运输费、料动力费、人工费、养路费及车船使用费。在结算时机械费原则上不予调整,因此就需要施工企业与项目部共同参与机械费的管理协调与控制。
首先,从机械设备的购置来说。施工企业应在现有的生产规模和预测近期(三到五年)生产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统一购置大中型机械设备,以租赁的形式配给各项目部,同时了解各项目部机械设备的利用现状,通过企业在各项目部之间调配使机械的有效利用率达到最高限度。
第二,从施工项目组织方案来说。项目部编制施工方案时,必须在满足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力求使用机械配备最少和机械使用时间最短;同时通过施工现场的合理布局和各个工序的合理交叉安排来提高进场机械的综合利用率。
第三,从使用费用上来说。机械使用费由可变费用和不可变费用构成。其中不可变费用包括基本折旧费、大修费、安装拆卸费及进出场等规定费用;可变费用包括工资、津贴、燃料费、养路费、运管费等。不可变成本应按照有关法规级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如数上缴,但可变费用则可控制:养路费、车船使用税等地方部门征收的费用,应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尽量采用地方和甲方合同有关的条款的优惠政策,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尽量少交或补交。燃料和附属油料要购进符合要求得油料,认准品牌、规格,控制质量、数量,如果用量大要尽可能采用批量和批发购买的形式,同时要正确使用,严格控制,杜绝浪费。
2、质量成本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好的建筑物是无言的广告,然而很多施工企业为谋求高的利润而使用劣质不合格的材料,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工程发生事故。这不仅仅有损企业的形象,更是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损害。因而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者应深刻理解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避免因工程质量而带来的损失。
质量成本分四类:一是施工项目内部故障成本,如返工、停工、降级复检等引起的费用,这一类费用是非正常费用,应当减少,并追究造成该费用发生当事人的责任;二是外部故障成本,如保修,索赔等引起的费用,这一类费用的发生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签证,会同监理、业主共同处理探讨并作详细的施工记录以便索赔和反索赔;三是质量检验费用,该项费用是不可避免会发生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四是质量预防费用,对事故要做好预防措施以免事故发生时不知从哪儿出这笔资金,转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
3、工期成本的管理
项目部为实现工期目或合同目标,有时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班、增加机械化施工等及因为工期未完而引起的业主索赔。在合同中会对工期有明确的限制,并对提前完成进行奖励推迟完成进行罚款。建设施工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除必须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外,还应当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情况进行记录签证,预防工期索赔和反索赔。
4、不可预见成本的管理
不可预见成本是指施工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除生产成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之外的成本,诸如施工扰民费、资金占用费、人员伤亡等安全事故损失费、政府部门的罚款等。该项成本的管理应放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的组织纪律的管理,做到文明安全施工,和周围的居民搞好关系,如为了防止工人被砸伤,应明文规定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不得穿拖鞋进入工地,工地应保持整洁。该项成本可发生也可不发生,应尽量控制其不发生。
3. 工程项目管理包括那几个方面
工程项目管理包括立项决策,设计管理,前期准备,采购管理,实施阶段,文档管理,后评阶段等方面。
根据所处角度不同,工程管理的职能重点也不同。其共性职能是:为保证项目在设计、采购、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围绕”安全、质量、工期、投资、决算”控制目标,在项目集成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决算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各项工作。
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不直接与该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等企业签订合同,但可以按合同约定,协助业主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等企业签订合同,并受业主委托监督合同的履行。
(3)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包括哪些内容扩展阅读:
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期准备:
1、代表业主进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报批。
2、进行施工图审查的协调。
3、监理单位的确定。
4、施工单位的确定及施工许可证的办理。
5、协助业主与各方签订承包合同、文明施工协议、安全保障协议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程项目管理
4. 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成本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建筑安装工程成本按其是否直接耗用于工程的施工过程,分为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一.直接费用,指建筑安装施工的直接消耗,包括:
1 、材料费,指购置各种建筑材料,如钢筋、水泥、砂石等的费用;
2 、人工费,指直接从事工程施工工人的工资和福利费等;
3 、机械使用费,指工程施工中使用施工机械所发生的费用;
4 、其他直接费,如现场施工用水、用电费、夜间施工费、冬雨季施工费等。间接费用,指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差旅交通费、劳动保护费等。
工程直接费用加上间接费用,构成工程施工成本,再加上分摊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构成完全的建筑安装工程成本。
工程项目成本是指施工企业对于实施的项目的成本,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和工程费用。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特点:
1、 工程项目属于单件式、一次性投入的特殊产品:由于每一工程的设计图纸和施工条件都不一样,各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成本形成都将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模式来评价和预测工程成本,必须“一事一议”。
2、 工程成本是随工程进度而逐渐投入的:这就需要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对工程成本进行事先控制和动态控制,否则,工程竣工时工程成本已经形成,任何人将无回天之力。
3、 施工企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人员构成较复杂,带领这样一班人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整个工程建设已属不易,还要确保合理的工程利润,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4、 工程施工环节较多,人为因素较多,成本跑、冒、滴、漏现象比较严重,仅依靠传统的财务记帐,远远不能满足施工企业成本管理要求的。
5. 施工成本的管理内容有哪些
施工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
1.人工费控制:对作业层人工费的控制,应依据定额、施工组织设计和分解的目标责任成本,以班组为基本考核单位,推行工料单价承包并签订承包合同,明确班组的责、权、利。在班组之间进行竞标,调动积极性达到控制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2.材料费控制:材料费占项目成本的75%左右,因此对材料费用的控制更显得十分重要。材料费控制主要控制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首先要通过货比三家降低材料价格,采购量较大的材料可以采取招标方式进行采购或尽量从厂家直接进货,减少中间环节;零星材料可实行代储代销,减少现场库存积存;班组领料和配比发料,严格控制材料浪费。
3.机械费控制:合理地选用机械,充分发挥机械的效能;要合理地安排施工段落,以期提高现场机械的利用率,减少机械费成本;定期保养机械,提高机械的完好率。对于必须外租的机械设备,要搞好市场调查摸底。
4.非生产性行政费用控制:要精减管理机构,尽可能一人多岗;各项费用采取费用包干、指标控制等方法,最大限度节约非生产性开支。
6. 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内容简介
本书以会计领域中与项目管理密切相关的成本管理理论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内容,以《PMBOK指南》第4版为基础理论指导,吸收并借鉴了国内外相关项目成本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对项目成本管理中的项目成本估算、项目成本预算和项目成本控制等核心内容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丰富的案例和Excel建模实验操作增强了本书的实践性和适用性。此外,本书为各章教学内容配套的思考与练习题、案例题和实验操作题对读者的学习
7.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原则有哪些
领导者推动原则。企业的领导者是企业成本的责任人,必然是装饰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责任人。领导者应该制定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方针和目标,组织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和保持。创造使企业全体员工能充分参与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实现企业成本目标的内部环境。
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原则。管理的本质是人,人的本质是思想和精神。具体到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而言,管理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内容都需要相应的人员来完善。抓住本质,全面提高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前提。
目标分解责任明确的原则。企业确定项目施工责任成本指标和成本降低率指标,是对工程成本进行了一次目标分解。项目经理部还要对项目施工责任成本指标和成本降低率目标进行二次目标分解。根据岗位不同、管理内容不同,确定每个岗位的成本目标和所承担的责任。把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人,通过每个指标的完成来保证总目标的实现。
管理层次与管理内容一致性原则。为了完成成本目标,就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管理制度,并授予相应的权力。因而相应的管理层次所对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权力必须相称,否则就会发生责、权、利的不协调,从而导致管理目标和管理结果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