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程”字的行书怎么写
“程”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造字本义:动词,称量收成的谷物并向上呈报。《说文解字》:程,品也。十发为程,十程为分,十分为寸。从禾,呈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程,程品,长度等级。十根毛发并列的宽度为一程,十程合并为一分,十分合并为一寸。字形采用“禾”作边旁,采用“呈”作声旁。
相关词汇
1、旅程[lǚ chéng]
旅行的路程.
2、程度[chéng dù]
文化、教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水平.
3、行程[xíng chéng]
路程:行程两万余里。
4、射程[shè chéng]
枪炮发射后,弹丸运行的水平距离。
5、水程[shuǐ chéng]
水路的远近:船行驶了六七里水程就靠了岸。
㈡ 如何书写行书
行书技法
行书兼具楷书、草书的特点,但又绝非写好楷书便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
的行书字来,行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摹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
我们分两个方面介绍行书的技法特点:
笔法方面:
顺势入笔:行书笔法中不再如楷书那样,要求逆入回出,藏头护尾。而
是落笔便顺锋而入,行笔中锋行走,收笔多是顺势带出,或牵连下笔,或钩
挑出锋。不再回锋作顿。这样很多笔画发生了变异。如下页。
这样笔画多为露锋。笔势明显地流畅起来。也使行书中更多地形成了曲
笔,笔画不可过于平直,增加了点画的动感,使之不至僵滞。笔法上的这些
变化,就自然使书写的速度加快了许多。
点画呼应:由于行书收笔不再回锋作顿,而多是将笔锋提出,所以形成
了点画的附钩和挑趯,即上笔终了时顺势带下,而下笔自然承上,使点画之
间虽断似连,笔断意连,产生了明显的顾盼呼应关系。
显然这些顾盼揖让和呼应使字型增加了生动活泼的意趣。
牵丝引带:点画间的勾挑使之顾盼呼应,有时将这种呼应通过笔锋提写
出游丝,连接起来形成两笔或几笔,连续写出,一气呵成,使字显得连贯、
潇洒。如:
一般情况是凡字的固有笔画则重些,而两画之间的连接相应轻些,但不
可截然跳动,否则呆板无神。牵丝形成连的效果是行书的主要特征之一,但
却要运用得当。一味的牵连缠绕,当断不断,反而弄巧成拙,形成浮滑薄弱
之病,是行书书写中的大忌。一位书法家讲过“连与断效果不同,连易断难,
故当知断”。因此将牵丝引带与点画呼应分开来讲以区别它们的不同功用,
这是行书的又一重要特征。
简括省略:前面谈到连能把两笔或几笔连成一笔写下来,这其实已起到
了简化的作用,加快了书写的速度,但其原有笔画并未减少,只是笔画之间
有牵丝相连,不单独存在而已。在行书中还有更省简的情况,那就是索性合
并了原来的点画,形成行书中独有的写法。如
其中“无”字中间四竖和下边四点被一组相连的竖撇横代替了,既保持
了原字的面貌又起到了简化作用。其余各字也是用这种方式形成了现在的写
法。有时为了行笔的便利,行书字书写时,甚至可以改变原来的笔画顺序,
如:
收放变化:比较楷、隶、篆等规整严谨的字体,行书有一个与草书共同
的特点。即它可根据章法的需要和某字的特征,随时调整它的字形和笔画形
态。例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之字,如:
既可收敛些又可放纵些,可以任意屈伸、收放,即可使之长,如亦可
使之方如: 扁如: 这就是行书可收可放的特性。
离方遁圆:楷书方多圆少,折笔处多为方,即如赵孟頫的圆转为主的书
写也时露方意,这无疑是需要也使字增加了一定的力度。而行书则随笔顺势
转折,变化无穷,方圆兼用,灵活生动。如:
因此注意到方圆的变化,使之自然融汇,使书写的效果既有方笔的雄劲
力度,又富圆笔的通畅灵动。若一味方折,则显板滞、生硬,纯用圆转则又
俗滑、疲软。总之临习中要多观察,创作中要多思索。
重按轻提:楷书中的一些笔法,如顿笔回锋挫逆等,在行书的运笔中已
经不再应用或很少应用了,更多运用的是顺势提、按的运用。凡轻细之处需
收笔轻提起,速度稍快。而粗重处则需将笔重按下,速度稍缓,当然,笔画
轻重粗细的交替要有合理的起浮过程,不可大起大落,忽轻骤重,应使其自
然。提按处在行书中几乎随处可见,一字之内的提按变化如《集字圣教序》
中的:一画之内也当有轻重之别,如:
至于一篇之内的根据章法的需要而出现的轻重布局,也是行书作品中屡
见不鲜的。历代书家对此各有体会,我们仔细品味后面作品即可领会提按在
行书书写中的妙用。
运腕得宜:“书法之妙,全在用笔。”今天看来,有人以为前人这个论
断未免偏颇。其他如章法、墨法之类固然也很重要。但书法是线条的造型艺
术,提高线的表现力往往是书法家毕生追求探索的。章法、墨法之类也离不
开线条去完成表现,而线条的表现力全在于笔的运用,因此,前人的说法可
谓一语中的,不容忽视。
谈到用笔,不能不提到运腕,二者是不可分。这一点初学书法的人往往
容易忽略或不甚明确。
前面提到笔的运动可以组合出秀美、雄强、古朴、稚拙等不同风格的作
品,那么用笔的关键是什么呢?当然,是大脑,但大脑的设想是靠指、腕、
臂的合理配合来完成的,指过于细弱,精巧处或许尚可,总体上却力不从心。
谁也不能运指写出盈尺大字来。臂又过于粗大,写榜书或许差强人意,然要
精到完美却难尽如人意。那么只有腕居中承启,能兼领二者的功能。尤其是
行书的灵动精妙处,有时全凭腕的运动来完成。
运腕是指在书写过程中腕要有意识地指挥毛笔左右挥洒,疾徐提按,使
转变幻。以使书写效果灵动流畅。举例来说:写百字时百笔落纸后腕须往左
倾推笔向右,至横的末端即刻腕须转向右摆,提笔带过再向怀内压至小竖折
处提锋向右上,使转带下向内提笔作点收,这一系列的运动都是腕的左右推
移转动,如果光靠臂来运动则显然难以准确地使笔恰到好处地写出轻重变幻
的线条,一些灵巧之处更难准确地表现出来,写半尺以内的字则显得费力不
讨好了。当然如果写檗窠大字,则需臂的协助运动,而控制笔还靠腕来完成。
因此,运腕是行草至关紧要的练习课程。当然,腕与臂、指的相互配合亦是
不容忽视的。
选帖与临摹
有的朋友练字,喜欢随意挥洒,尽情抒发,这就创作而言是无可厚非的,
但练习字则不应如此。因为书法的练习,应是将前人好的字借鉴过来,掌握
它,使之变成自己的技艺,克服自己的不足,也是钻研任何一门学问应取的
态度。为什么要练呢?肯定是认识到自己有不足之处,但练习时不讲究方法
还是达不到目的的。常看到有的朋友抱一本帖写了很长时间,字的变化不大,
究其原因,不外是临习的方法问题。写字要临帖,这是常识。临就是对照字
帖上的字体会它的运笔方法和结字规律,必要时还要用薄纸收一些字钩摹影
拓下来熟记于心,运用于笔,从而改变自己的书写习惯,而不只是抄写帖上
的文字内容,有些同志临了一遍又一遍,枉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到头来还
是自己原来的模样,并无进展,这恐怕就不是临帖而是抄书所致。
在临帖练习中,对初学者或对原帖体会不深的同志,以选字放大为宜,
这样可以更好更清楚地体会分析原帖字的笔法与结构。对有些基础掌握了临
习方法的人则以原大通篇为宜,因为对他们来说,笔法与结字规律已经不是
问题,更重要的是体会原帖的气韵、章法或神采与风格了。
对初学行书者来说,临习中对原帖字形的外观、大小、聚散、攲正,笔
画的提按、收放、长短、角度、方圆、呼应等都是要仔细观察、分析、体会
的。我的体会是先选出一些结构与笔画均有代表性的字,按照以上方面进行
分析,有了印象之后即可动笔临习,临一遍后即对照原字进行比较,找出不
合原帖处再对照临习,这样反复几遍,逐渐与原帖接近或相似了,即可移开
原帖,背临一遍。
㈢ 建字行书怎么写
㈣ 建字的行书笔顺
我们先看看古代大书法家的写法,与现代老师靳世江的写法。
㈤ 行书如何写好
1.练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
学习书法的途径,传统观念认为应从唐楷入手,逆时而上,在写好楷书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南行、北碑、汉隶、秦篆。另一种观念认为从青少年手部肌肉发育尚不成熟的特点出发,可以从变化较少的秦篆入手,顺时而下,由行草而后楷书。这两种观念自有其道理。但我认为我们学习的硬笔书法与上文所述的毛笔书法有着本质的不同,所以我们不能因循其练习方法,更不能受惑于先学毛笔后学硬笔的传统观念。我们现在广泛使用的是硬笔,写不好毛笔字照样可以写好硬笔字,没有必要走弯路。
练习硬笔字应从哪种字体练起呢?我认为:从青少年的手部肌肉发育特点及硬笔书法笔画粗细均匀,变化较少的特点出发,应从不求运笔快慢和轻重变化的字体练起。最好是印刷体中的黑体字,这种字体的美感主要表现在其结构上,我们可以通过对黑体字的揣摩分析,掌握字的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字体刻苦练习。
2.练字都应该练什么?
首先要练眼,即认真读帖。宋代的书法家黄庭坚说:“古代人学习写字不都是依靠临摹,他们常常把古人的书法作品张挂在墙壁上,专心致志的观看它,看准了才下笔。”唐朝的欧阳询发现了晋代索靖写的碑,爱不忍离,索性坐下读碑三天。读的帖越多,眼力就会越高,就知道了如何写才好,好在哪里。有一个成语叫“眼高手低”,我认为:眼高是手高的前提。发现不了美,不知什么是美,就更谈不上创造美了。有不少同学以为书写潦草是所谓的行书,导致他们以丑为美的原因是他们“眼低手也低”。
其次要练脑或说练心。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把写得好的范字牢牢地记在心里,把其字形深深地刻在大脑里,无论何时,一旦提到这个字,马上就能想出这个字在字帖上的形状。做到胸有成帖,脑有成字。
第三要练手。练眼和练脑是为了搞清字该怎样写。心中能想出字的最好效果,手中不一定能写出这种最好效果,因为脑不一定能指挥得了手,手不一定能指挥得了笔。练手就是要达到心手一致,手笔一致的境界,所以练手也是至关重要的。练手主要是练指力、练腕力、练手感。写字的时间长了会感到手指发痛,手腕发酸,手不听使唤,多锻炼这一现象就会消失。经常帮老师在黑板上抄题的学生和办黑板报的学生写字往往又快又好,他们的指力和腕力就是如此练出来的。还要注意练手感,让大脑能指挥手,感觉到笔变成了手的一部分,变成了手的延伸,手能轻松的指挥笔,想快则快,想慢则慢,想轻则轻,想重则重,想写出什么样的效果就能写出什么样的效果。
第四要练结构,因为练字的关键是掌握字的结构。字的结构是指字的笔画的长短比例及笔画间的穿插避让关系。谢晓东在歌曲《中国人》中唱道:“最爱写的字啊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方方正正做人要象他……”“方方正正”概括了汉字的结构特点。掌握了汉字的结构,写出了方方正正,结构美观的黑体字,将其笔画稍加变化就能写出宋体、魏体、楷体、仿宋体、庞体、司马体、隶书等各种字体的汉字。如果掌握不住汉字的结构,无论如何对字的笔画进行修饰,进行美化,都是难看的赘物,越变越难看。所以掌握字的结构,写好黑体字是练好一切字体的关键和基础。
第五要练笔画。不少同学练过书法,他们从楷书练起,许多运笔的规则都忘了,只记住了顿笔。结果写出来的字拖拉累赘,状如鬼画符。我提倡大家从黑体字练起,抓住字形,取消顿笔。下面我给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笔画的写法和大多数同学在书写这些笔画时容易出现的毛病:
①点,由左上方向右下方运笔,有一个运笔过程。注意“点”也是有长度的,不能厾成圆点。
②横,由左至右平等运笔。关键是“横要平”,不能一头高一头低,或顿笔顿成波浪形。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③竖,从上往下垂直运笔。关键是“竖要直”,不能左右歪斜,更不能写成竖钩。根据方块字的字形需要控制长短,不要太短或太长。
④撇,从右上方往左下方运笔,不要写成点撇或横撇。
⑤折,写折笔时,折角宜方不宜圆。不要在转角处大肆顿笔,写成脱肩的两个钝角,要写成一个直角。
这样写出来的字,如用圆珠笔写,就是类似火柴棍的幼圆体美术字;如用钢笔书写,就是标准的黑体字。虽然笔画单调,但只要结构准确,照样美观好看。就像蹲马步是练武术的基本功一样,横平竖直是写汉字的基本功。许多人写不好字的原因就是横不平竖不直、结构不准确。如果结构不对,笔画的变化再丰富也写不出好字来。
3.练字的一般步骤
在练习黑体字,掌握字的结构,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可以选定自己喜欢的字体进行练习。选定字体的过程叫选帖,在选帖的基础上,还要经过读帖、描摹、临帖、背帖、创作五步。
第一步读帖。帖上汉字的读音我们都知道,无需再读。读什么?读字形,读结构,读笔画,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例如:我们读黑体字的“中”,要读出“中”的一竖穿过了“口”的正中间,“口”字稍扁,横的长度是竖的长度的二倍,中间的长竖被“口”字的下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横分成长度相等的两段。这就是读字形,读结构。不同字体,笔画具有不同特点,硬笔书法笔画的变化并不明显,也不易为中学生所掌握,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红,即初学者在印好的红字帖上沿笔迹用蓝笔描写。“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纸覆在范字上,沿纸上的字影一笔一画的写,又叫写仿影。
第三步临帖。指把字帖置于一旁,看着字帖一字一字地写在作业纸上,这种方法有利于掌握字的笔法笔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结构。
第四步背帖。指在临帖的基础上把字帖去掉,根据自己的记忆,回忆字帖上的字形,将其写在作业纸上的方法。这是练好字的关键一步,只有对所写的字精审细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笔有神,准确无误。写字的时候,如能在所写的白纸上看到要写汉字的准确字形,做到“成字在纸,成字在胸”,下笔如描红,写一手好字就不成问题了。
第五步创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写法的基础上,触类旁通,悟出字帖上没有的字的写法。根据自己表情达意的需要,写出一段有中心、有内容、自成体系的文字,这就是创作了。
如果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写出一手与字帖接近的字,中学生练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4.练字的注意事项
下面我再谈谈练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书写工具的选择。“工欲善其事,必先得其器。”无论是钢笔还是圆珠笔都要选用书写流畅,线条粗细均匀的好笔。墨色太浅,难以辩认;墨色太黑,又给人以压抑感。在考试时往往会因此影响阅卷老师的心情,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笔迹的墨色以蓝黑色为最好。
第二个问题:练字应注意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由于现在绝大多数的中学生使用的是圆珠笔,我就以圆珠笔为例谈谈写字的姿势和执笔的方法。用圆珠笔写字要采用坐姿,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由于圆珠笔写的字小,所以笔尖的活动要在视觉效果最好的区域。一般右手执笔,笔的位置要略偏右侧。眼睛距纸面约30厘米,胸部距桌边约10厘米。两臂自然伸展,小臂平枕桌面。以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分别按住笔杆的左右两侧,中指第一关节左侧抵住笔杆的下方,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贴靠中指自然弯曲成半握拳状,起直辖市控制作用。拇指与笔杆接触点到笔尖的距离约4厘米。笔杆斜靠在虎口上,与纸面成45-60度角,字越小,角度越大。如用钢笔写字还应注意笔尖在外,笔舌在里,让笔尖的中缝接触纸面,以保证出水均匀,线条流畅。
第三个问题:练字要心平气静,善始善终,不能心浮气躁,敷衍了事。写字的时候要做到一笔不苟,每一笔都要写得实实在在。有人练字的时候,喜欢在结束前乱画一气,这种乱画是练字的大忌,不但有损笔尖的寿命,而且让练了半天,刚刚取得的进步化为乌有。
第四个问题:不要轻易变换字体。练字要有恒心,有毅力,要练好扎实在基本功。练字要坚持经常,不能一曝十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须知:一日练功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在掌握了字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字体坚持不懈的练下去,轻易不要变换字体。因为一旦变换字体,又得从头练起。
第五个问题:要学用结合,练写合一,有的同学练字的时候写得很好,但写作业的时候又瞎写一气,这们是永远练不好字的。练过的字平时用到了,应该写的象练时那样好,练一个用一个,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用结合才能练好字。
第六个问题:各科教师要齐抓共管密切配合。首先教师要写规范字,其次还要鼓励学生练字。对作业书写潦草的学生要批评教育,让其改正。督促学生练字不只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每个教师都有责任。
5.练字有三种境界。
大家都看过金庸的长篇小说《笑傲江湖》,其中有一段对练剑的精辟论述:初学乍练之时,以手使剑,有时剑不听使唤,甚至会伤及自己。练过一段时间之后手剑合一,以心使剑,剑随心走,剑术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剑术的最高层次是心剑合一,无剑无我。举手投足即是剑着,飞花摘叶,皆是利剑,一枚细细的绣花针也能抵挡三个剑术高手,这样的剑术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练字也是这样,我们练字的最初阶段同样是以手使笔。笔由不听手的使唤到逐渐熟练有一个过程,进一步可以发展到笔手合一的境界。这时写字的时候感觉笔是手的一部分,不是在用笔写,而是在用手写。只要我们认真练习,是可以达到这一境界的。
练字的第二个境界是以心使笔,心笔合一,心动则笔动。笔下所写的就是心中所想,达到了这一境界,书法水平可以说是小有成就了。包括我在内的我们大家都要努力向这一目标迈进。
练字的第三个境界是师法造化,无我无笔。古代许多著名的大书法家都是这样的。如王羲之见白鹅游水之姿,悟出“浮鹅钩”的笔势;张旭见担夫争路,公孙大娘舞剑,从中悟到结构点画的争让穿插关系和用笔的疾徐、节奏,大大丰富了其狂草的写法;怀素观夏云海涛,领悟到草书的大气磅礴、翻江倒海之势;颜真卿观屋漏痕、锥画沙,理解了用笔的迟涩和力度。这是我们练字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无论有笔无笔,软笔硬笔,即使是一段枯枝,一把破笤帚,都能写出绝妙的书法作品。
让我们用心写字,而不仅仅是用手写字,努力向这一理想的境界迈进吧!
下面谈谈第四个问题:我是怎样练字的。
开始时我用毛笔临《颜勤礼碑》,后来我找到一本《99天钢笔字速成字帖》,该帖精选99个具有代表性的汉字,要求练习者每天练习一个,记住一个,学会一个。练完99天,99个汉字都会写了,触类旁通,其它的汉字也都会写了。我从《颜勤礼碑》中找出这些汉字,每天一个,刻苦练习,不到一个月,就有了明显的进步。
后来,有同学说,我写的颜体很有“颜”味,只是软而无力,原因是我在运笔的时候做不到“中锋行笔”,很多情况下都是拖笔。这个同学是一个眼高手低的人,发现了我的毛病,却不能帮我改正。我多方求教,认真观察别人如何写字,终于发现了这一诀窍:原来,别人写字的时候常常捻动笔杆,让笔尖随着运笔转动,始终处于笔画的中间,这样就做到了“中锋行笔”。
后来,我的另一个同学对我说:“你的字笔画很规范,但组合到一块后并不美观,主要原因是结构不对。要想掌握字的结构,你不如跟着我学写黑体字,笔画象火柴棍一样的黑体字,只有结构对了才美观。”于是我就用板刷沾水,照着报纸新闻的黑体字标题在地板上练习。很快我就掌握了黑体字的写法,并为一些班级书写了大字标语。我发现,在学会黑体字后,许多从未练习过的字体,只要对其基本笔画稍加练习就能写成。这也是我今天建议同学们从黑体字练起的原因。1993年,我参加石家庄市教委组织的书画比赛获三等奖,如今我经常帮助同事们出壁报,写大字,既巩固了练字的效果又提高了写字的水平,既帮助了别人又陶冶了自己。
以上我们谈了练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果大家按我说的去做,我想你一定会取得进步的,因为我指导学生练字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后我就谈谈这个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但要自己写好字,还要指导学生写一手好字。为了让学生写好字,我曾经让学生写过“每日一字”,经过练习,98届学生李超学习庞中华体钢笔字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牛鲲鹏的钢笔字方正谨严自成一体。我还为学生搞过多次书法讲座,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2001届学生胡占雄、李墨等人的硬笔书法作品曾在“世纪之星”书法比赛中获奖。如今,我在学生中开展评比“星级书写能手”的活动,学生练字的热情很高。“三星级书写能手”孙瑞静同学不但书写工整清楚,而且达到了每分钟50多字的书写速度。
最后我还想告诉大家:写一手漂亮的汉字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练用心写总会成功的。当你看到一个个端庄秀丽的汉字从你的笔下流淌而出的时候,当你看到一页页整洁清楚的作业在你的笔下诞生的时候,当你看到作业本上的红对钩和“优”的时候,你不觉得写好汉字也是一种艺术享受吗?让我们走进汉字书法的艺术世界,尽情的挥毫泼墨吧!
㈥ ”建“字行书怎么写
“建”字行书写法:
基本释义:
1.建筑:扩~。~造。~体育馆。
2.成立;创立:~国。~军。
3.提出;首倡:~议。
4.指福建:~漆。
相关组词
建立 建筑 建设 建造
修建 建议 组建 兴建
(6)行书建筑工程写法扩展阅读
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一、建安
造句:他着重论述了曹丕影响下建安文风的发展变化,认为文学风格的“华丽”“壮大”是曹丕提倡的结果,充分肯定了曹丕的功劳。
解释:汉献帝(刘协)年号(公元196~200)。
二、建议
造句:我想我们应该进一步照他的建议去干,它听起来可行。
解释:
(1)向集体、领导等提出自己的主张:我~休会一天。
(2)向集体、领导等提出的主张:合理化~。
三、创建
造句:将这些应用程序迁移到GAE可能是昂贵的,因为您不仅需要识别问题并创建解决方法,而且还要从头再为整个应用程序做质量保证。
解释:创立:列宁~了苏联共产党。
四、建都
造句:在北京的游览中,我们常常会提到几个在北京建都的朝代,它们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三个朝代,分别为元朝、明朝和清朝。
解释:把首都设在某地。
五、建设
造句:而这所学校有科学、计算机和机器人一类的课程,我特别喜欢机器人和建设新技术,因为我希望长大后能当一名工程师。
解释:(国家或集体)创立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经济~|在本世纪内把我国~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㈦ 求行书写法 各种字的写法 连笔方法
行书贵行,即笔毫不论着纸与否都在运行,这就造成了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即上一笔的收笔和下一笔的起笔之间有着明的或暗的联系。这样不仅加快了书写的速度,减少了笔画,还带来了字型结体的变化。行书的笔法具有自然、流畅、联带、呼应、简便的特点。既有很大的实用性,又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由于行楷是界于楷、草之间的一种书体,它没有像篆书、隶书、楷书那样有相对的固定的结体笔画,它根据简便和草化的程度,分为行楷和草楷。以楷书笔画为主,只是一个字的局部或一小部分笔画简便草化了的,可称行楷或楷行;如是以草书为主,只是少部分保留了楷书的笔画,可以称草楷或楷草。
行书基本笔法
(1)侧笔法
行书的侧点多是有断有续,运笔以方便流畅为原则,强调相互呼应和态势。
(2)横笔法
横画除断画以外多是上连竖画,下连第二横画及点撇。
(3)竖笔法
行书竖画接近楷书悬针、垂露法,但它按运行去向,出现带钩和曲钩或化成点的姿态,造成顾盼之势。
(4)钩笔法
行书钩笔有以竖代钩,即竖画收笔时暗中回锋,引而不发。另外还有:长钩、曲钩、短钩、背抛钩、戈钩、回钩、龙尾钩等等。长钩往往和撇笔相连,背抛钩同楷书的背抛钩,但行笔时驻、蹲笔时间短;戈钩如同楷书戈钩,但其运笔快,回钩,用于成横势的短捺钩,龙尾钩如同楷书龙尾钩,但其运笔稍快。
(5)撇笔法
有带钩长撇,收笔时回锋时出锋即成带钩。长斜撇,是将竖笔斜向撇出。另有短斜撇、平撇等。
(6)提笔法
有长提、反提、短提等。长提多用于才旁(提手旁),收笔时注意和其他笔画呼应。反提是笔锋落纸后回锋向上斜挑,连接第二笔。短提多用于土旁或往右反钩,笔势斜而平出。
(7)捺笔法
有平捺和斜捺。平捺多用于走字部首的字,斜捺使用多。平捺又可分平曲捺、平直捺、半围平直捺、短带回钩平直捺等。平曲捺是最常见的捺笔笔势,运笔时斜曲而平,收笔多用方笔,如同楷书捺笔的笔法。平直捺,横直而暗带回锋,半围平捺笔如同平直捺,不回锋而是顺锋往上挑。带回钩平直捺如同平直捺,回锋时出锋。斜捺分斜捺化点、斜长捺、斜短捺、斜短捺化点等。斜捺化点中带有暗回锋。斜长捺指斜度45度角,如楷书捺笔。
㈧ "的"字行书怎么写
“的”字的行书如下:
基本字义:
的,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de、dí、dì、dī,古为入声字。此字原本作“旳”,始见于篆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隶书、楷书作从白、勺声,是“旳”所分化出来的字。“旳”字,《说文解字》解释为“明”,而日光明亮就白,故俗体字改成从白。“的”字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作结构助词,使用频率居所有汉字之首。
(8)行书建筑工程写法扩展阅读
组词解释:
1、有的
[yǒu dì]
〈动+名〉有目标。
[yǒu de]
〈代〉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2、伍的
[wǔ de]
等等;之类;什么的:买个篮子,装点东西伍的。铅笔、橡皮、笔记本伍的。
3、扑的
[pū de]
忽然。形容快速。
4、的意
[de yì]
真实的意旨。
5、特的
[tè de]
见“特地”。
㈨ 行书的写法
行书是我们最常见的书法格体,它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法艺术,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书体。民间的书画展,楹联,匾额,题词,……都能看到行书的墨迹。下面,梦笔生辉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写好行书的5种常见技法。
第一、笔画曲直转换到位
凡练过行书的人都知道,行书的运笔速度较楷书、隶书和篆书都快,而且不少笔画之间的过度会通过连写来表现,所以行书的笔画看起来比楷书更加自然,更富有曲线美,笔画连接而产生的弧线会有所增加。书写行书的时候,掌握笔画之间的曲直转换主要靠笔锋的折转,提顿来实现。行书字体笔画的直线性,给人一种沉重刚毅的视觉效果,如下图的“情”字,竖心旁的竖画,就显得很沉重。而行书笔画的曲线性呈现出一种柔和美,与直线性互为映衬,才能体现行书的俊美洒脱。
第二、书写行书要做到点画夸张
行书的点画夸张是最为常见的书写技法。这种变化通常有三种情形,一是笔画舒展延伸,以纵向取势。二是笔锋强调抑扬顿挫,突出曲线美,让笔画的变化更丰富。三是书写某些笔画时,在收笔之时重笔回锋,突出笔势。如下图的“能”字。可以这么说,不善于点画夸张的书法家,其字体多显得呆板。
第三、做到书写笔画粗细有别
行书不同于楷书的是,同样一个字在书法演绎中,都有粗细变化,写法也未必一致。这种笔画粗细的变化,在不同的书法格体中各有侧重!在实际书写当中,笔画粗的,多以顿笔和折笔书写所产生,给人一种劲建雄壮的视觉效果;笔画细的,给人行云流水的感觉。所以,书写行书应做到粗细有别,不同笔画的厚重感给人不同的韵律美。
第四、注意避让和点画呼应
书写行书字体时。要知道,凡是左右相迎的字,称为相向,书写的时候要注意既要使笔画舒展,又要对一些笔画做避让处理,如下图的“林”字。书写点画时,要特别讲究首尾呼应,这是行书的基本要求。比如,上一笔的收笔与下一笔的收笔之间,或上一部分与下首一部分之间,都应笔断意连、气势贯通,如下图。
第五、书写行书要斜中求正
欹正是汉字的一种基本形态,在人的视觉中,字体看起来是方方正正,而不会有斜势,实际上,书写的时候,会取斜势。不过,汉字中有不少字本身就有斜势,如“少”、“尹”字。在书写行书当中,为了求得“似斜而正,斜中求正”的艺术效果,我们会故意将某些姿态是正的笔画写成斜势,以达到“险中求稳,斜中有正”的效果。如下图的“一”字。
㈩ 年的行书几种写法 谢谢
年的行书有很多种写法,举例如下:
说文解字:
白话版《说文解字》:年,禾谷成熟。字形采用“禾”作边旁,采用“千”作声旁。《春秋传》上说:“大有收成。” 造字本义:动词,将收成的谷物搬运回家。
相关词汇解释:
1、年饭[nián fàn]
农历除夕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的饭。
2、年历[nián lì]
印有一年的月份、星期、日期、节气等的印刷品:年历卡片。
3、平年[píng nián]
阳历没有闰日或农历没有闰月的年份。阳历平年365天,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
4、元年[yuán nián]
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或帝王改元的第一年,如隐公元年,贞观元年。
5、天年[tiān nián]
指人的自然寿命:尽其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