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路面镶边带在基层施工后进行吗
路缘石(道牙)和路面镶边带(平石)只在沥青路面上有,要先于路面铺筑之前施工。水泥路面没有路面镶边带,只有路缘石,在水泥路面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安装。
一、对原材料的技术要求
1、水泥: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以上)的水泥。
2.石灰:应符合Ⅲ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术指标。应检验石灰的有效钙和氧化镁含量。
3.粉煤灰:粉煤灰中Si02、A1203和Fe2O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
4.集料:集料除应符合压碎值及级配要求。
6.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压实度(按重型击实标准)及7d(在非冰冻区25℃、冰冻区20℃条件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满足表1B412013—3的要求。
7、水泥剂量
水泥剂量应通过配合比设计试验确定。当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应控制水泥剂量不超过6%。
8、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土、砾石土或含泥量大的砂、砂砾时,宜掺人一定剂量石灰进行综合稳定,当水泥用量占结合料总量的30%以上时,应按水泥稳定类进行设计,否则按石灰稳定类设计。
9.水泥稳定粒径均匀且不含或细料很少的砂砾、碎石以及不含土的砂时,宜在集料中添加20%~40%的粉煤灰或添加剂量为10%~12%的石灰土进行综合稳定。
二、其他要求
1.为提高石灰粉煤灰稳定土的早期强度,宜在混合料中掺人1%~2%的水泥。
2.石灰稳定土用于沥青路面的基层时,除层铺法表面处治外,应在基层上做下封层。
3.石灰稳定土用于基层时,颗粒的最大料径不应超过37.5mm;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底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7.5mm,用于其他等级公路的底基层时,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53mm。
4、不含黏土的砂砾、级配碎石和未筛分碎石,应采用石灰土稳定,石灰土与集料的质量比宜为1:4,集料应具良好的级配。
6.过湿路段和冰冻地区的潮湿路段不应直接铺筑石灰土底基层,应在其下设置隔水垫层。
② 看,贵州农村公路发展有多快
农村公路建设不仅给当地广大农民兄弟出行带来便捷,而且也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幸福与和谐。图为湄潭县兴隆镇田家沟村新景象。本报记者 李黔刚 摄乡村公路客运。何远志 摄通乡沥青路。龚路 摄农村公路串起千家万户。王济文摄贵州农民火红的日子得益于公路村村通工程。王济文 摄农村公路促进当地茶叶经济产业。何俊昌 摄
在贵州,新建成的农村公路犹如飞舞的彩带串起了贵州的村村寨寨。扶贫路连接了千家万户,旅游路延伸到千山万水,产业路遍布了千村万寨。
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生产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生活宽裕找到了途径,为乡风文明拓展了空间,为村容整洁创造了条件,为民主管理丰富了载体。
贵州的农村公路走了多远,发展再进了几程,回首时似乎才看得更真切。
在贵州农村,曾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
而今天,绥阳一位农民写了一首“打油诗”:才在村中转,又到城里游;公路修到村,农民有盼头。
而这恰恰证明贵州农村公路发展的步伐有多快。更快的是,贵州公路人观念的进步。他们不再追求公里数的增长,要看管养职责是否明确,资金是否到位,通行是否顺畅。
政府支持力度有多大
2003年以来,贵州省紧紧抓住国家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机遇,大力推进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建设,5年来,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151.9亿元,建成农村公路75130公里。
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并把它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连续9年列入当年要办的“十件实事”,强化监督检查。
人民群众迫切盼望农村公路加快发展,在投工投劳、出资出地出力等方面体现出了强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省交通厅和各级交通部门全力支持农村公路加快发展,在资金、措施、技术支持等方面倾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和“分级负责”机制的建立,有效地推动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全面展开。
5年来,贵州积极争取国家资金补助农村公路建设,地方各级政府千方百计制定优惠政策,广开筹资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国家补一点、省里拿一点、地方配一点”的筹资模式,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全省5年累计完成的151.9亿元投资中,中央投资车购税53.8亿元,国债资金18.8亿元,以工代赈1.2亿元,省级投资3.7亿元,投工投劳折资47.1亿元,地方配套27.3亿元。建设资金的落实,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全国政协视察组在贵州考察时指出:从贵州省财政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占财政总收入的比例看,在全国都是比较靠前的。对农村公路的支持力度,充分反映了贵州省委、省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找准了切入点,措施实、力度大、效果好。
5年来,全省累计建成农村公路75130公里,是建国54年来贵州农村公路建设总里程的1.5倍,其中,累计建成通乡沥青路8200公里,通村公路58900公里,通村沥青路1500公里。据最新统计,全省实现了64.8%的建制村通公路,68.8%的乡(镇)通沥青路或水泥路,23.7%的建制村通沥青路。
按照交通运输部的统一安排和部署,贵州省从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用3年的时间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纳入质量年活动的工程包括:2008年至2010年实施的通乡沥青路、通村沥青路、通村公路等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危桥改造和渡改桥工程。
等级不在高而在实用
贵州农村公路由于历史欠账,待建项目较多,而投资又有限,曾经有人提出,应该建设什么标准的农村公路?是少修一点,标准高一点,还是多修一点,标准低一点?对此,贵州省结合自身省情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交通量较小的农村公路,修砂石路、块石路、石板路要比建沥青路、水泥路更具有合理性。因此,贵州省提出,在确定通达公路标准时,不一定非要将“通沥青(水泥)路”作为农村公路的衡量指标,只要能让群众走出泥泞、让农产品顺利运输就是科学的工作态度。
他们在技术政策上合理运用工程技术标准,不片面追求高标准、高指标;在环保方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投资方面降低建设成本,争取投资效益的最大化;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确保该省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据贵州省交通厅副厅长张群力介绍,在农村公路建设实践中,他们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两大因素,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标准与规模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和有益的探索。贵州省制定的《贵州省乡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有效保证了全省农村公路“等级不在高而在实用,路不在宽而在适用”;实施的农村公路“镶边工程”,提高了公路抗灾能力和通行能力;按照“宜三则三,宜四则四”原则,不盲目追求高标准,重实用、重排水、重防护的做法,既降低了造价,又避免了大填大挖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实践证明,尽管贵州省通村公路的建设标准与发达省份相比偏低,但在投资有限的情况下,这种低造价、多修路的做法解决了全省广布崇山峻岭中的建制村不通公路以及广大农民兄弟出行难的迫切问题。
在建设高速公路的前期调查和设计工作中,贵州交通部门把施工便道与通村公路相结合,统一规划,靠近村落的电网在满足施工之外尽量满足农民需要,施工结束后农民有用的电网不拆除。
制度上进一步完善
5年来,在加快建设的同时,贵州省始终坚持建管养并重,致力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围绕省政府《贵州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结合各地实际,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落实了管养机构、人员和资金,理顺了管理体制,明确了管理养护各方职责,推动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和规范化进程,为保护多年来农村公路的发展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几年来,贵州省相继出台了《贵州省通村公路建设实施意见》等9个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规章制度和技术政策,强化监督管理,落实技术规范,明确各方职责,理顺工作程序,初步构建了贵州省农村公路规范运作、科学管理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体系。贵州省还通过示范工程引导和典型经验交流推广,以点促面,全面推进农村公路工作,使行业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近期,贵州省大力推行“规划是依据,年度建设计划是基础,建设积极性高的地方先行”的“以奖代补”办法。今后,农村公路建设的巡查结果、验收结果、养护检查结果将作为“以奖代补”的重要依据,多干多奖,少干少奖,不干不奖,超额重奖,采取完成任务与计划安排挂钩的办法,对实施效果差,达不到工作目标的,削减计划,甚至不予安排计划。
端正质量与效益天平
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问题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直以来是贵州各级交通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加强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基本要求。
近几年来,贵州省公路局每个季度都对农村公路项目进行一次综合督察,针对项目实施的情况,每个月不定期地对存在问题较多或进度相对滞后的项目进行重点督察,并协调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到位问题,及时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帮助解决工程质量隐患、工程技术方案调整等问题;对于工程进度滞后的项目,帮助各项目业主制定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进度保证措施,并督促落实到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落实到每个月的计划进度中。
每年年初,贵州各级交通、公路主管部门就公路建设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农村公路建设进度、质量、廉政建设等责任,年终时对责任书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兑现奖惩。
没有质量的发展,不是科学发展。贵州各地进一步强化对农村公路质量的监管,确保农村公路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一是区别项目,分类管理。通乡、通村沥青路建设实行专业化管理,由县交通局作为项目业主,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严格实行4项基本建设制度。关于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监理问题,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质监部门的作用,强化政府监督。积极探索有效的监理模式,有条件的聘请社会监理,或者抽调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及经过培训具有一定经验的乡村干部和群众进行内部监理。不论采用何种监理方式,都必须落实监理责任制。
二是加强督导,靠前指挥。对农村公路建设,省交通厅建立分片督导组,各地交通部门也建立相应的机构,确保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人员全年有一半以上时间深入一线,贴近群众开展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定期和不定期对农村公路建设开展督导工作,不断提高督导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县(市、区)交通局免费提供通村公路简易设计,积极支持农民群众对农村公路建设实行民主决策、科学管理和有效监督。
三是落实责任,务求实效。“政府监督、专业监理、群众参与、施工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能否发挥作用,产生效果,关键在于各参建单位的履职情况。因此,省交通厅根据农村公路建设特点制定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农村公路质量责任档案,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参建单位质量责任,完善农村公路质量与安全管理网络,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与安全。项目业主和各质监单位加大《贵州省交通建设从业单位及主要从业人员信用评价管理制度(试行)》执行力,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对信誉不达标的从业单位,坚决不准进入贵州农村公路建设市场。
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农村公路的实施地点在农村,实施主体在农村,发展成果主要由农民共享,因此尊重农民群众意见,调动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对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坚持“一事一议”,按照自下而上的决策程序,认真把好“三关”(群众意见关、群众程序关、监督关),实现“农村公路修不修,怎么修,农民说了算”。
大力推进“阳光工程”建设,全面实行“项目公示制”,提高项目实施过程的透明度,在施工现场设立告示牌,将项目建设时间、规模、技术标准、施工单位、资金筹集和使用、主要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举报投诉电话等向当地群众公示,通过制度规范、强化监管、自身约束、群众监督,防止腐败案件的发生。
不断深化民主管理,通过村民大会表决建立综合协调组、资金管理组和质量监督组,由村民代表对农村公路建设占地拆迁、资金使用、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项目交竣工验收必须有村民参与,做到“放权于民”、“造福于民”。
农村公共交通发展目标明确
近年来,贵州农村公路发展速度很快,每年均以一万多公里的建设里程向前发展,截至去年年底,贵州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0万余公里。这组让人听着兴奋的数字,却没有让贵州公路人轻松。务实的贵州省公路人坦率地说,贵州省农村公路建设由于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欠账很多,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交通问题尚需时日,而农民群众对加快建设的呼声高涨,都迫切盼望早日解决自己家乡的交通问题。
贵州省公路局党委书记周金毅介绍:“今后一个时期,贵州省农村公路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好字当头,质量为先,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健全路站养运发展机制,加快农村客运发展进程,推进农村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好的交通服务。”
要实现农村公路交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必须认真解决当前农村公路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努力推进“三个转变”:
一是由单一发展向统筹发展转变。贵州省政府在《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客运的意见》中,要求农村公路交通要从单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向“建、管、养、运并重,路、站、运协调发展”转变。
二是由突出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的可靠度和耐久性,正确处理好规模和结构、速度和质量、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加快实现农村公路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
三是由单一建设向建管养并重转变。随着农村公路规模的不断扩大,技术等级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管养主体,理顺管养机制,落实管养资金,着力解决农村公路失养问题,建立规范化的农村公路养护体系。
③ 求上承式混凝土拱圈施工方案
上承式混凝土拱圈施工方案
1拱圈说明
主拱圈采用等截面悬链线无铰肋板拱,截面等高度0.8 m,矢跨比为1/6,拱轴系数为2.24;腹拱圈为等截面圆弧线肋板拱,截面等高度为0.6 m;拱圈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40,主要工程量有C40砼:5 801.44 m3,钢筋:1 485 t。
拱圈是拱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整个拱桥施工的关键环节。本工程根据实际情况拟采用满棠支架法施工。在搭设拱架前平整场地,基底处理,拱架采用碗扣式脚手架搭设,上部采用木拱架调整成拱形。底模、侧模及槽形模板采用竹胶板定型制作。钢筋现场绑扎、焊接。拱圈砼采用商品砼,砼运输车运输,砼输送泵入模。
2具体方案
2.1地基处理
现浇结构支架体系关键部位是桥下基础处理,上部结构全长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所承受的全部荷载,保持支架不产生变形,不发生地基沉陷现象。本桥地基处理具体方法为:回填承台基坑整平压实后,分层铺筑40 cm厚建筑废渣和20 cm厚砂砾,整平压实后浇筑10 cm~12 cm厚C20砼,砼面设置向右侧0.5 %横坡,以保证隔水、排水及平均分散支架的压力。本桥第四跨处于潇河中心,通过对潇河水位、流量等进行调查,修筑了8 m宽的浆砌片石便桥,以保证潇河的正常水流,便桥上铺设20 cm×20 cm方木,然后在方木上搭设支架。地基处理时特别注意对边角薄弱部位的处理。
2.2支架安装
本合同段支架拟采用碗扣式支架,支架上用木拱架调整拱形。首先根据钢筋砼的荷载、模板支架的重量、施工荷载(人、料、机等)及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保证设施荷载)等情况,对碗扣支架及木拱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支架的布置间距为横桥向120 cm,纵桥向120 cm,步距为120 cm;木拱架横桥向间距为120 cm,纵向每跨分9个区(1 m+2 m+3 m+4 m+10 m+4 m+3 m+2 m+1 m)。数量为能满足桥梁8跨半幅同时施工。
碗扣支架钢管规格为φ48 mm×3.5 mm,立杆上下均设可调节顶托,顶托上先铺设15 cm×15 cm方木,方木上搭设木拱架,木拱架由10 cm×10 cm方木制作而成。可调顶托调节高度应满足底模调整及脱架的净高要求:托板顶距钢管顶口距离约为16 cm,且底模调整就位后须保证顶托至少有12 cm的下调丝扣空间。可调顶托安装前,应用机油清洗并将丝扣整个活动一遍,以保证安装后的可用性与灵活性。施工时,技术人员应根据各点主拱底面标高值,扣除底模、木拱架尺寸并加上支架本身预拱值,定出支架顶托的标高。在安装可调顶托过程中,应控制可调顶托伸出钢管的长度不大于1/3顶托全长。支架底在砼基础上横桥向垫2根10 cm×10 cm×400 cm方木,方木要垫平垫实,防止钢管底部脱空。
由于支架高差变化较大,为加强支架的稳定性,支架纵、横向设置斜撑,斜杆与水平面夹角宜在45 ~60 之间,水平投影宽度在4 m~8 m之间,斜撑均采用旋转扣件搭接连接,扣件螺栓应采用专用扳手施拧,斜杆搭接长度不小于0.4 m,搭接采用旋转扣件至少两道。木拱架之间采用拉杆、顶杆和斜撑来加强横向连接。
钢管及扣件、可调顶托配套且应符合质量标准。钢管应顺直、无裂纹、无损伤、规格统一、初始弯曲不得大于1/1 000;顶托调节丝扣应完好,不得碰伤丝,并须涂黄油保存,不得锈蚀。支架安装操作及验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2.3底模安装及预压
2.3.1底模的装配
施工时,首先由测量人员精确放样出主拱圈底面控制标高线,即底模顶标高。向下推算顶托高程并挂线调整,顶托上安装方木和已加工好的木拱架,方木之间、方木与木型拱架之间均以扒钉联结;在木拱架上沿纵向每隔16 cm铺设10 cm×10 cm×400 cm方木,然后上铺底模,底模采用244 cm×122 cm×1.2 cm竹胶板制作,方木及竹胶板用铁钉固定。竹胶板面板长边沿纵桥向布置。横向接缝设在带木中间,接缝用双面胶填缝处理;纵向接缝应采用木条镶边,以防接缝处漏浆及变形。面板与带木用铁钉固定,面板应顺着带木微弯,保证主拱曲线线形。
在主拱圈间隔槽范围内,考虑到间隔槽内钢筋焊接接头需要的操作空间,将该范围内的底模面板做成单独的、可装拆的结构,在钢筋接头施工时拆除该处底模面板,砼浇注前将底模面板复原。
模板面板采用竹胶板,竹胶板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表面无腐朽、霉斑、鼓泡、脱胶、翘曲、凹陷、污染等现象,板边平直、无缺损,强度、含水率、吸水率等性能应均符合建筑工业行业标准JG/T3026-1995要求。面板的裁切应使用电动密齿锯,模板制作及安装的偏差应满足工艺要求。模板所用带木、方木应采用优质干燥的松木。
模板制作与安装允许偏差应满足规范JTJ041-2000中的要求控制:拱圈平面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8 mm;拱圈底板、侧板、顶板厚度允许误差:+10 mm、-0 mm;拱圈底面高程允许误差+20 mm、-10 mm。
2.3.2底模放样坐标的确定
底模放样坐标值由设计院图纸提供的主拱下缘坐标设置预拱度后的放样坐标值确定,加上由于整个支架本身变形须设置的预拱度值确定。整个支架本身变形的预拱度值采用预压试验观测与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确定:①直接预压区以基础、支架的弹性变形量作为整个支架本身产生的预拱度值(非弹性变形已在压重中基本消除);②未直接预压重区域分别根据预压试验区域底模、钢管变形量、填土基础的沉降量,以及基础支架总的弹性、非弹性值,综合考虑各处拱圈自重荷载及钢管支架高度,通过对变形量的计算与分析,定出各点整个支架本身产生的预拱度值,并以此作为支架本身变形须设置的预拱度值。各跨拱圈均按此预拱度值加设计院图纸提供的主拱下缘设置预拱度后的放样坐标值,并形成具体各点的底模放样坐标值,安装底模龙骨。
底模模拟荷载压重方法:在底模带木安装完成而面板未铺设时,选择一跨全部进行预压;根据此跨预压观测结果、基础、钢管支架的高度及各处拱圈截面的差别,在其他跨选择典型区域预压。在铺好的带木上堆码砂袋,砂袋上放置钢筋对支架及基础进行预压,压重荷载按各处拱圈重量的1.2倍确定。在主拱两拱脚、1/8、1/4、3/8、1/2、5/8、3/4、7/8处各设3个观测点,共27个测点。认真观测并作详细记录备案。
底模模拟荷载压重要求:①压重应至基础沉降量不再产生明显的沉降为止(观测不少于24 h),才开始记录压重稳定标高;②压重时,应根据区域的荷载情况堆码相应重量的砂袋及钢筋。总荷载应等于1.2倍设计荷载(误差要求不超过±1 %),以减小荷载的误差。2.4侧模及槽型内模安装
侧模根据主拱圈各分段长度情况纵向分成2 m~3 m的小段,侧模采用δ=12 mm复膜竹胶板面板,配以竖向带木加劲,侧模下端以固定于底模的木条限位及堵漏;顶端在主拱圈砼顶面之上两侧对向拉结;中部则现场根据情况布置钢拉杆,以横隔梁通过钢拉杆与内模对拉。拉杆外套塑料套管,用以回收拉杆及固定模板间距,拉杆侧模板端联结采用可拆的H型螺母,以保证拱圈侧面的外观质量。
槽型内模以δ=12 mm复合竹胶板为面板,以加劲带木为骨架,内模底板不作,只作侧模即可,防止砼上浮挤压变形。内模与内模、内模与侧模间采用钢拉杆对拉、拉杆外套塑料套管,现场技术人员视情况自定拉杆规格、间距及位置。
内模的安装应注意内模的固定及内模间的固定,以防止砼浇注中砼上浮力及冲击对内模影响,造成跑模。对于主拱圈底顶面坡度较大的位置,应在主拱圈底板及顶板砼面上压盖木板,以防砼溢出。
侧模及内模均可场下加工,现场分块组拼,可依照主拱曲线线形做成小段的折线形状,应注意每段折线长度在拱脚区1/3跨径范围内不宜大于1.0 m,拱顶区1/3跨径范围内不宜大于 1.5 m。拼接中应将模板间缝隙用薄木条嵌缝,防止漏浆。
2.5拱圈钢筋工程
2.5.1钢筋基本要求
(1)本工程所用钢筋应符合规范要求方能考虑进场使用。根据业主要求,全部使用长钢集团的钢材。
(2)钢筋进场前要作相应试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通过方可使用。
(3)钢筋的进货程序应符合潇河大桥项目部材料进场检验程序。
(4)钢筋进场后必须按规格分批验收、堆存,不得混杂,应挂有标识。
(5)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必须准确无误,钢筋的代用必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方可操作。
2.5.2钢筋加工
(1)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等清除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2)钢筋的弯制和末端弯钩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JTJ041-2000中的规定。
(3)主拱纵向主筋加工应预先根据钢筋接头形式,满足规范JTJ041-2000的要求,计算出每节段施工的主筋长度,且在场下先根据计算的长度将钢筋焊接成为整根。
2.5.3钢筋现场安装与连接
(1)纵向主筋接头位置均设在主拱圈施工间隔槽内。
(2)纵向主筋的现场连接主要采用焊接。焊接时两钢筋搭接端部应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5 d,单面双面焊缝长度不小于10 d(d为钢筋直径)。
(3)纵向主筋的焊接接头在钢筋安装时,应该满足规范JTJ041-2000中的要求,即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在受拉区不应超过总截面面积的50 %,焊接接头长度区段指35 d(d为钢筋直径)且不小于50 cm。
(4)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焊工必须有上岗证,焊条选择应符合规范表JTJ041-2000中的规定。如监理工程师有要求,搭接焊接头可现场取样试验。钢筋接头的焊接满足规范JTJ041-2000中的要求。
(5)拱圈底模铺好后,即测设中线、边线、标高、标出各分段点及横隔板的位置,作为安装其他模板及绑扎钢筋的依据。拱圈钢筋安装采用在桥下加工弯制,运至拱架上就地焊接及绑扎施工。钢筋焊接绑扎顺序按拱脚至拱跨1/4 段,先安箍筋后穿主筋的办法;拱跨1/4 处至拱顶段先穿主筋后套箍筋,以利施工。主钢筋接头、箍筋及横隔板钢筋连接采用焊接;间隔槽钢筋除纵桥向在焊接分段钢筋时一次成型外,其余的横桥向钢筋和箍筋可在浇筑前绑扎。
(6)钢筋绑扎时,应校核钢筋网片间距,以保证钢筋网片的保护层符合要求。
2.5.4钢筋保护层
为确保砼外观质量,减少保护层垫块与模板接触面积,在钢筋与模板间设置塑料保护层卡子或垫块,卡子中设半圆孔,套入外层钢筋。垫块不少于4个/m2,呈梅花型布置。
2.5.5预埋钢筋
(1)拱脚处预埋钢筋如与墩身钢筋有冲突,主拱预埋钢筋位置不动,适当移动墩身钢筋。预埋钢筋位置必须准确,固定牢固。
(2)主拱圈上腹拱圈预埋钢筋及垫石预留钢筋不得遗漏,腹拱圈预留钢筋应按考虑腹拱圈设计、施工要求。
2.6主拱圈砼工程
本工程拟采用商品砼,由砼运输车运至现场,砼输送泵浇注入模。
2.6.1C40砼材料及砼的质量
(1)砼配合比应按有关规定进行验证,其强度、和易性、耐久性等指标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
(2)砼的砂率和坍落度应满足泵送要求,砂率控制在 40 %~50 %,坍落度为13 cm~15 cm。
(3)砼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8 h。采用高效优质减水剂,延长砼的初凝时间,改善和提高砼和易性。
砼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量应符合JTJ041-2000规范规定。
砼的砂、碎石、水泥采用配料机配料,配料机的计量系统应在校核合格期内。
砼的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JTJ041-2000中表10.4.2规定
砼运输采用砼运输车,砼从搅拌机倒出后,用砼运输车运输送到施工部位,时间不超过30 min。
2.6.2砼浇注
(1)拱圈砼施工时沿拱跨方向分段对称浇注,准确控制两端浇注速度,间隔槽位置设置在四分点和拱脚处,间隔槽宽度为1.6 m,各段接缝面与拱轴线垂直,按对称原则先从拱脚开始浇注至四分点,再从拱顶向四分点浇注。各分段内砼应一次连续浇注完毕,因故中断时,应浇注成垂直于拱轴线的施工缝,如已浇注成斜面,应凿成垂直于拱轴线的平面或台阶式结合面。间隔槽砼应待拱圈分段浇注完成后且其强度达到85 %设计强度和结合面施工缝处理后,由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浇注。两拱脚间隔槽砼应在最后浇注。每节段砼连续浇注不得中断,保证在砼初凝时间内浇注完毕。
(2)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动器移动距离不得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与侧模应保持在一定的间距,插入下层砼5 cm~10 cm,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插棒时布点均匀,对拐角和斜坡死角处应加密布点,不得漏振或过振。砼振捣原则:砼不再下沉、不再冒泡、表面开始泛浆后为止。
(3)主拱合拢段(1/4处)砼浇注时段应选择在一天中温度相对较低且处于温度即将上升的凌晨,合拢温度大约为8 ℃。
本工程为四跨一联,先浇注第一至四跨右幅,第一至四跨右幅浇注完成后及时浇注第五至八跨右幅,八跨右幅浇注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85 %后方可卸架。浇注时尽量保证四跨同步浇注,同时合拢,选择两台泵车和能满足连续浇注的一定数量的砼运输车。
2.6.3砼养护及拆模
(1)砼浇注完成并初凝后,立即铺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低于7 d,在砼初凝前不得受水冲蚀。
(2)养护期间温度低于5 ℃时,应覆盖保温,不得向砼面上洒水。
(3)每节段砼浇注完毕后,接缝面开始泛白,强度约 2.5 MPa左右即进行凿毛,处理后表面要不见白浆,可见毛糙的砼新鲜面为止。彻底清洗干净凿毛面。
(4)主拱圈须等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 %,方可拆模。
2.7主拱圈支架落架
主拱圈混凝土最低强度达到设计的85 %后,即进行主拱圈卸架。卸架原则为少量、多次、均匀、对称。支架卸落在横桥向必须同时均匀卸落,在纵桥向从拱顶向拱脚逐排卸落,并保持左右两侧同步对称进行。卸落设备应放在支架梁柱处,支架卸落时从跨中向两端进行,模板卸落分阶段进行,当达到一定的卸落量时,支架才能脱离梁体。施工中进行严密观测,达到最佳卸架要求。
3各工序施工中必须达到的技术参数
3.1模板制作与安装允许偏差
模板制作与安装允许偏差除应满足规范JTJ041-2000中表8.6.1及表8.6.2要求外,尚应满足如下要求:拱圈平面中心线与设计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30 mm;拱圈底板、腹板、顶板厚度允许误差+10 mm、-5 mm;拱圈底面高程允许误差+20 mm、-10 mm。
3.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
(1)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加工后的全长 +5 mm,-10 mm
(2)弯起筋各部分尺寸±20 mm
(3)箍筋各部分尺寸±5 mm
3.3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1)同排受力钢筋±20 mm
(2)两排以上钢筋的排距±5 mm
(3)钢筋弯起点位置±20 mm
(4)箍筋、横向分布筋间距±20 mm
(5)保护层厚度±10 mm
4其他注意事项
(1)主拱施工应严格按照各项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2)应做好河床支架基础的防护工作,防止支架及基础受到冲刷,同时应在桥位上游侧施工便道上设置子堤,防止因偶然的河流高水位对支架的冲击破坏。
(3)砼施工过程中严格保证质量,砼浇注完毕应立即进行养护,砼养护对砼质量保证至关重要,应严格按照有关工艺进行。
(4)主拱施工中的预埋钢筋、泄水管及其他预埋件不得遗漏。
(5)电焊作业应符合电焊有关安全规定,避免烧伤、烫伤。立模后若需电焊,应注意保护模板不被烧伤。
(6)施工操作中应注意保护主拱圈施工监测的预埋设备。
(7)未尽事宜按《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JT076-95)及其他其关规程、规定办理。
(8)拱桥是一种有推力的结构。桥台的质量对整个拱桥的安全性影响很大。砼浇筑前必须将台后片石挡块施工完毕。施工中也要注意及时进行台后填土并分层夯实。
(9)拱桥各阶段施工均注意对称均衡施工,以免拱轴线发生不正常变形,导致发生安全和质量事故。
(10)施工每阶段均要进行施工观测,控制主拱圈的变形。为了避免单向推力带来的不利影响,施工时及早架设相邻孔上部构造。
(11)主拱圈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和外在质量均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时保证浇筑进度和振捣密实,所有工作缝认真凿毛清洁,确保新老混凝土的结合强度,并注意混凝土养生,所有主拱圈外表面均达到平整、光洁和全桥混凝土颜色一致。
(12)严格控制主拱圈的轮廓尺寸,施工误差限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之内,防止主拱圈混凝土开裂和棱边碰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有关要求后方可拆模。
④ 公路预算的造价定额
标题:关于系梁
内容:2008定额中没有关于系梁的定额,如何套取?
回复内容:系梁的工程量并入桥墩数量,套相应的桥墩定额进行计算。 标题:07定额4-6-13-9和4-6-13-10 钢筋直径界定问题
内容:定额4-6-13-9“钢筋直径8mm以内”对应的材料是“光圆钢筋直径10~14mm”;定额4-6-13-10“钢筋直径8mm以上”对应的材料是“光圆钢筋直径10~14mm”和“带肋钢筋15~24mm,25mm以上” 这里“直径8mm以内”对应“直径10~14mm”不相互矛盾吗?直径8mm的界定标准是什么?
回复内容:07版定额中钢筋系按新的钢筋钢筋标准编制的,即分为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新标准与钢筋直径之间并不是完全对应的,例如直径10mm的钢筋也有光圆的,也有带肋的,请注意这一变化。8mm以内主要用于二级路以下的铺装,。8mm以上主要用于一级路及高速路的铺装,
标题:缘石、镶边、路肩加固的安装调整
内容:预算2-3-4-4、2-3-5-1、2-3-6-2中,如果只计算铺砌或安砌工作,没有预制工程时(预制块外购成品)如何调整定额?
回复内容:取消砼和搅拌机数量.2-3-4-4:人工调整为18.87,其他材料费减去20.13元;2-3-5-1:人工调整为11.02,其他材料费减去27.93元;2-3-6-2:人工调整为11.55,其他材料费减去26.32元.
标题:定额中临时设施与清单承包人驻地建设费是否有重复的问题
内容:请问老师,在清单细目单价中已按定额取费系数计取了临时设施费和企业管理费,在清单第100章中还可以再计取承包人驻地建设费用吗?这两部分费用是否有重复的地方?
回复内容:临时设施费已包括承包人驻地建设.如在清单100章中计取该项费用,应核减临时设施费费率.
标题: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
内容:编办中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不包括施工期间为保证交通安全而设置的临时安全设施和标志、标牌的费用,这部分费用有费率参考标准吗?建筑预算一般对安全生产费率有规定,交通的为什么没有?另外,根据03招标文件范本102.13规定“除合同另有规定,承包人因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和处理事故等所发生的费用已包括在合同价之内,不再另行计量与支付。”,我理解为安全及文明施工措施费应该包含施工期间为保证交通安全而设置的临时安全设施和标志、标牌的费用,这就是说编办和03范本相矛盾,对不对?
回复内容:临时安全设施不同工程区别较大,难以确定,无统一标准.编办与招标文件范本在此点界定上存在区别.
⑤ 求一项工程的施工方案、进度计划横道图、施工平面图
你说的是施工组织设计吧,里面都有的,你上网搜施工组织设计就行了,你要的都有了额
⑥ 道路工程人行道、广场质量通病,人行道平整度、密实度差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呢
1.现象:沥青类人行道一般平整度较差,特别是不好压实的边角部位表面平整度、密实度,接茬平顺度都较差,
2.原因分析:
(1)因沥青类人行道面层薄,对底层的不平整度很敏感,会明显显反射到面层上来,而底层平整度往往较差。
(2)在路树树裆中不便上碾部分,底层末夯打密实。铺面层时,凶使用墩锤、烙铁或平板振动夯比较费事又费劲,导致操作粗糙,夯打不密实、不平整、接茬不平顺。
3.危害:面层粗糙,局部密实度差,易松散掉渣,日久坑。
4.治理方法:
(1)沥青类人行道面层平整度,主要依靠底层高度平整,在碾压、夯实过程中。要仔细找平修整。
(2)摊铺沥青混合料时,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施作,在虚实一致的状态下碾压。
(3)对树裆不能上碾部位,底层要用小型夯具夯实达标。面层边角多,要配足人力和夯具,加快加细夯实和烫边工作。
⑦ 高速公路护坡工程,工程在河北,单价60一方,材料甲供,有利润吗有施工经验的施工队可联系
什么形式的护坡? 拱形骨架 方格骨架 贴面
还有具体截面形式 包括镶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