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从中外比较视角看当前中国水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尉天骄孙佩锋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文化研究引起了水利行业和学术文化界的重视,研究不断深入,无论是在发掘民族水文化遗产方面,还是在总结实践经验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为了进一步促进水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应当拓宽国际视野,从中外比较角度审视我国的水文化建设,合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教训。从国内外水文化比较研究角度看,我国水文化建设需要加强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
成功的水利工程,从形态上看是技术和物质材料的结合,其内涵总是体现人水和谐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水利工程不仅应当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和灌溉等方面的经济效益,还应注重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工程本身的愉悦功能等社会效益。长时期以来,水利工程建设往往局限于结构设计和传统功能的发挥,较多关注工程本身的技术问题,较少考虑工程建设中的文化内涵以及社会环境和生态多样化的要求。这样的工程,往往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更为深远的社会问题。
世界著名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库,是埃及人的骄傲,在防洪、灌溉和发电方面成效显著,对养殖、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的作用非常明显。但在设计之时,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对泥沙淤积给尼罗河流域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分析。大坝建成之后,消极影响逐渐显现,泥沙淤积严重,“对水环境与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盐碱化、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水生物栖息环境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文物和景观的破坏等几个方面”[1]。由此而引发了埃及人关于阿斯旺大坝的反思。类似的实例可为中国的水利工程提供深刻借鉴。
古今中外,优秀的水利工程不仅体现了高超的技术水平,也包含着先进的理念和文化精神,这样的水利工程,本身的文化内涵深厚,因而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效益。中国古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典型的范例。建立于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迄今为止最古老的、仍然发挥巨大作用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该项工程科学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控制进水流量,以不破坏自然资源为前提,实现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典范。21世纪的中国水利工程,要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对生态和文化的承载能力,实现水工程与水生态、水环境、水景观的有机结合,把文化的元素渗透到水利工程建设之中,体现现代水利建设的文化内涵,彰显水利工程的文化功能。这是发展现代水利、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水利之路的必然要求。要根据具体自然条件,拓展水利工程的功能,不仅在防洪、灌溉、航运、发电方面,在养殖、休闲旅游等方面也要发挥其功能,让水利工程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形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位一体的工程模式。我国三峡水利工程吸取了阿斯旺大坝等水利工程的经验教训,从工程质量到防洪排沙、环境生态等方面做了详细的科学论证,使三峡工程成为一项长期可持续的惠民工程。这是我国当代水工程的典范,也是我国治水实践学习的榜样。
二、加大保护水文化遗产的力度
水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文化的体现,也是民族认同性的形象教材。近年来,我国逐渐认识到水文化遗产的历史重要性,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逐步开展,一些水文化遗产得到开发、保护和利用,例如都江堰水利工程、灵渠等。国家也在努力促进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新疆的坎儿井也纳入被保护对象。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相比于我国丰富多彩的水文化遗产,目前在水文化遗产整理、发掘、保护的力度还不够。由于缺乏保护和管理,一些古代的水利工程逐渐丧失其本来面目,甚至消失。例如京杭大运河已经失去部分航运功能,新疆的坎儿井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一些以水著名的城镇也消失了,至今只留下少许遗迹供人凭吊。
韩国改造清溪川的举措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启示。清溪川原是一条穿越韩国首尔的古老河道,后来被覆盖而成为暗河,并在上面建造了高架路。但后来认识到了失去自然河流的弊端,于是开始对清溪川的重新规划和建设。清溪川重建工程的理念是:“为彻底解决安全隐患问题,拆除高架桥,使城市中心更加美观;将已覆盖了40余年的清溪川挖开,建设一条崭新的城市型自然河道,重新塑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河岸文化空间,彻底改变城市面貌;利用外环线解决原有穿城的交通,把地下水道改建成城市型自然河道,改善市区大气环境,建设绿色城市;恢复清溪川悠久的历史文化,特别是要恢复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古桥,建成河边城市文化,为市民提供一个在休闲之余欣赏历史文化的场所;改善周边环境,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为该地区成为金融产业、文化产业、时尚产业、旅游产业竞相开展促销战的空间,为变成新的经济中心提供了发展契机,以此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国际竞争力。”[2]现在的清溪川已经成为首尔“生态城市”的标志和市民休闲场所,成为韩国历史的一个接力点和激励点,时刻提醒着韩国人勿忘历史、面对现在、展望未来。这对我国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法国也是一个水文化历史悠久的国家,特别重视对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对米迪运河的保护就是一个范例。米迪运河建于路易十四时期,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运河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而且是17世纪法兰西帝国实力的象征。对米迪运河的保护设计,注重工程对景观的影响,打造了一条美丽的运河沿线景观。米迪运河将美学与实用功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对此,政府首先从法律上加以肯定和保护。《公共水域及运河条例》中设有专门章节规定了米迪运河的管理。米迪运河也是《条例》中唯一一条享有专门章节规定的法国水道。这些强有力的保护措施,使得米迪运河成为法国运河文化的象征之一。
水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的重要标志,对文化古迹的保护,带来的不仅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文化认同和文化凝聚力的重要标志,是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内在精神支撑,也是国家软竞争力的体现。当前在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要提高对水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将其提升到民族文化建设的高度。展开水文化遗产调研,查清我国水文化遗产的数量、分布以及生存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策略。要把水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统一起来,防止只开发利用而不保护,以致造成水文化遗产被破坏的现象。同时,还要制定保护水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水文化遗产。
三、进一步完善水法律法规
新中国成立之后,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一批水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水管理的法律体系。但还不能满足治水、用水、护水、节水等方面的需要,缺乏一个从勘探设计到施工建设,从工程竣工到后续使用、养护和管理的全面的水法律体系。在实践中,依法治水、管水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
在水法律法规的制定上,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学习。南非是一个缺水国家,为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南非构建了非常完备的水法律法规体系。1956年首次制定“水法”,其后又多次修改。1971年颁布了“水研究法”。1977年,政府又颁布了“国家水资源政策”,以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水事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共同体现的原则是:所有水资源都是人民共同的资源,都由国家统一管理,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水资源只有使用权,或通过授权获得使用,而不具有所有权,根据水资源的相关法令所获得的任何水资源使用权都应该是暂时性的;人人都有享受基本用水供给的权利,这是一种基本的人权;必须充分认识水循环系统的统一性,其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研究和管理水资源的基本单元是流域。[3]南非在水法律法规制定方面所体现的理念就是水是一种公共稀缺资源,用水权利和护水义务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我国在水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应该吸收借鉴的理念。
制定规范完备健全的水法律法规,是促进水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制度性保证。加强当代水利法律法规的建设是当前促进水利事业发展重要而迫切的任务之一。完善健全水法律法规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完善已有的水法律法规,在实践中不断补充、修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其次,制定新的水法律法规,从水工程的规划、建设、使用以及后续的保护,从开发水资源到日常的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以及民用水,从用水权利到节水、护水义务,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到对现代水文化成就的保护等,都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再次,要把水的法律法规提高到国家高度,严格依法治水,违法必究,执法必严。通过完善治水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实现依法治水局面的形成。
四、培养全社会爱水、节水、护水的意识和习惯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缺水或者严重缺水。很多国家为了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通过各种途径,教育公众,养成爱水、节水、护水的理念和习惯。我国也属于缺水型国家,节水任务很艰巨。但在实践中,全社会的节水意识还没有普遍形成,在日常生产生活方式上,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水是我买的,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浪费水、污染水、破坏水的现象屡见不鲜。
埃及是世界上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国家之一,但人们的生产生活并没有因此受到较大影响,这要归因于埃及政府倡导的节水运动以及公众节水理念的形成。2003年,埃及在8个省开展“全民节约饮用水”运动,并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埃及的全民节水运动包括:有关部门通过讲座和培训等形式提高国民特别是儿童和家庭主妇的节水意识,使他们掌握各种行之有效的节水办法,杜绝对水资源的浪费现象;限制工业用水,尤其对大企业浪费水的现象进行相应的惩罚等。这一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大力支持,在两年内实现了将埃及饮用水消费量降低40%的目标。[4]在有效利用水资源方面,美国的做法比较成功。除了政府的管理细致到位外,国民把节水当成了一种有教养的表现,人们已将节水和环保紧紧联系在一起,而重视环保已成为体现美国民众文化修养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美国民众强烈的节水意识,已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节水文化。[5]
我国在节水方面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在推广节水器具、节水技术等物质手段,运用水价、水权管理等制度手段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精神文化的教育作用,把节水教育普及到全社会,深入到每个人心中,培养和提高全社会的节水意识和习惯。在学校教育方面,要把水文化教育纳入学校课程,通过开设水文化教育必修课或选修课,把水文化教育纳入正式的教学轨道上来。在社会教育方面,开展各种水文化活动,创建水文化教育平台,通过开展水文化活动,开展以水为主题的各种旅游节和文化节,配合学校教育和新闻媒介的传播,通过水文化知识普及和水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全社会民众的节水、爱水、护水的良好习惯。树立和表彰节水示范单位,以实践范例扩大社会影响,形成辐射效果,吸取国外先进的水文化教育经验,提高水文化活动的教育效果。
五、加强水文化研究的国际传播和交流
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水文化研究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与水有关的世界性节日还有:2月2日的世界湿地日(World Wetlands Day)、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6月17日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等。1996年,由水问题专家学者和相关国际机构组成的世界水理事会成立,并且决定在世界水日前后每隔3年举行一次大型国际会议,这就是世界水论坛会议。199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水文理事会(IHP)的倡导和协调下,国际水历史学会(International Water History Association)正式成立。学会的宗旨在于推动和加深对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水所扮演角色的认识,促进人类对于水的理解和关注。学会所关注的话题不仅是人类改造水环境的历史过程,更关注水在人类文明形成中的作用和水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切都表明了国际上对于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关注。[6]
目前,我国的水文化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学术成果的传播方面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对现代传播媒介的利用不够,传播渠道不畅通,传播的方式也比较单一。
中国的水文化研究要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华水文化的辉煌,除了继续出版水文化著作、创办水文化刊物和网站之外,应当积极拓展传播途径,创新传播载体,积极参加组织国际水文化论坛和水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大中华水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交流。值得欣喜的是,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2005年9月,国际历史学会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在昆明召开了水文化与水环境保护国际会议,来自中国、德国、挪威、瑞典、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带来了各自关于水文化和水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2006年3月,由世界水文化研究会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众营养发展中心主办的以“水、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首届水文化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论坛通过了《北京水文化宣言》。2009年10月在日本京都召开了水与文化多样性国际研讨会。论坛旨在促进国际水文化的交流,提高政府部门和整个社会的水文化意识,加快水文化建设。在这些国际性水文化研讨活动中,都有中国学者贡献的思想成果。
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水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水文化建设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水文化研究者要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以积极态度正视水文化研究和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开拓创新的姿态迎接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的挑战,不断促进我国水文化研究和建设深入发展,实现人水和谐,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铁蓉,杨芳丽,等.阿斯旺水利枢纽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湖北水力发电,2004(4):78
[2]郭军.重建韩国清溪川:地域水文化与城市河道的亲密接触.中国水利报,2005-10-15(4)
[3]林兴潮.纵观南非、埃及的水资源管理.地下水,2007(6):2
[4]黄培昭.埃及节水农民免交水费.农村工作通讯,2005(1):56
[5]金名.国外节水护水举措.中国信息报,2008-05-21(8)
[6]郑晓云.国际视野中的水文化.中国水利,2009(22):28
⑵ 中国古代人怎样将脏水过滤成饮用水
《茶经·四之器》中有一段关于饮茶用水处理的阐述:晚水囊:滚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粼,无有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套织背竹以卷之,裁碧嫌以缝之,纽翠锢以缀之。又作绿油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这橇水妾,就是作为滤水用的滤水器,供清洁净水之用。我国采用明矾净水正式文字记载最早见明宋应星明崇祯时期(公元1637年)刻印的《天丁开物》一书。西班牙传教士写的《中国帝国游记》记载了当时所看到的,普遍应用的明矾使黄河水变为清水的情况,并说这是自然的秘密,为当时西方所不知。浙江永嘉县溪口乡溪二村有一套明朝晚期保留完好的古代净水系统。从山上引水进人第1格水他存有砂石、瓦砾、黄泥的池子.水经过沉淀后,流进第2格水池。这个池子全部用砖头砌成,里还存有木炭。可能是最早采用的“活性炭净水的工艺第3格水池是5个他中最大的一个.可能是贮存水的。这个池的水溢出后,再流进第4格水池。该池“凹”字形。水池周边用砖镶嵌,底下用多块圆形的石块铺平。贮存的水用于饮用。第5格水池则可能是洗涤物品之用,池底排水孔用于排放污水.
⑶ 158饮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期修建年代是
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了都江堰,都江堰采取了中流作堰的方法,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这样就控制了岷江激流,免除了水灾,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人称“天府之国”.
故选A.
⑷ 古代人怎么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干净
苞茅是南方的一种茅草,又叫菁茅。苞茅草盛产于荆山山麓南漳、保康、谷城一带。楚王在这一带立国之初,周天子让楚人上缴的贡品,就有这种茅草,主要用于缩酒祭祀。菁茅或苞茅也被尊为灵茅。至今韩国江陵端午祭祀传统中仍可见苞茅祭酒的遗风。制作祭酒时,先将菁茅、酒曲和米饭搅拌在一起,使米饭发酵成酒,然后主持用菁茅过滤掉酒糟,把酒浆装进大瓦缸,沾过灵茅的酒成为神酒。最后将祭酒装进小土陶瓶子里,在瓶口系上一束茅草,以备用于祭奠山神、城隍等巫祝祭祀。而今天的湖北端公舞中也有类似风俗的影子。
也用来滤水
⑸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年代久远 唯一留存 以无坝饮水为特征的水利工程”这句话对吗
不对!
无坝引水!不是无坝饮水
⑹ 古人是如何管理和饮用水的,家家打井吗
在古代人们对水的利用可以说是非常严格的,因为当时的条件打一口水井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说不可能做到家家都打井,当时的人们都会一起找一个好的位置打一口水井,供大家一起使用,而且当时对那些打水的人来说打一次水都是有人在边上看守的,为的就是怕有人多打水或者是破坏水井,他们每次打水都是有固定的量的,对这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于水的管理和使用都是非常严格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是要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这样也能保证我们用水的时候有水可用,这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好处,所以说我们一定不要浪费水资源。
⑺ 中国古代是怎么处理饮水问题的
南宋的时候,就有太监借着西湖水洗马挣钱,根本不顾湖水污染。日后更是日甚一日,清代乾隆年间,苏州染坊污水向河里直排,搞得河水“青红黑紫”,百姓大受其害,很多茶馆破产倒闭。
⑻ 古代皇宫里的饮用水
古代人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据我推测,首先,寻找水源。这个水源应该是比较隐秘的,就算不是,皇家占用了,你老百姓也没奈何的。这就保证了水从源头上的安全、洁净。
其次,是水的引流。必须考虑到方便。
再次,饮用。在饮用时,我想应该有专门的部门检查水质的好坏,有无毒的。
⑼ 中国古代城市水利居民生活用水怎么取得
为了保证供水,古代城市也都重视供水设施的规划建设。在1977年开始发掘的东周阳城遗址上,便发现了即使在今天也不落后的城市供水设施:供水陶制管道暗埋于地下,设有澄水池、阀门坑。澄水池又叫“澄槽”,相当于现代水厂的沉淀池,水经澄槽沉沙、澄清后,再入城供居民取用。
建设供水设施,是从硬件上完善饮用水的供给和保护,古代还从“软件”上进行管理。历朝都设专门的“水官”,负责水资源、水安全,汉代的“水长丞”、西晋的“都水台”、隋唐后的“都水监”,保证城市供水也是他们的分内职责之一。
为保护饮用水源,古代还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严惩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立法保护”。如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在赵昚(宋孝宗)当皇帝的乾道年间,城市最大供水源西湖受到人为污染的威胁,市民有向湖内倾倒粪便、垃圾的不良习惯,安抚周淙奏禀宋孝宗降旨,“禁止官民抛弃粪土,栽植荷菱等物于湖内,违者严惩”。内臣刘敏贤、刘公正霸占湖面,濯污洗马,污染湖水,遭举报弹劾被免职。罢其官的最重要理由之一是,“以一城黎元之生,饮污腻浊水而起疾病之大灾”。
至治二年(1322年)五月,元英宗针对金水河污染的问题,作出专门批示(敕),据《元史·河渠志》(卷六十四)记载,当时元英宗是这样说的:“昔在世祖时,金水河濯手有禁,今则洗马者有之,比至疏涤,禁诸人毋得污秽。”《都水监纪事》说得更明白:“金水入大内,敢有浴者、浣衣者、弃土石瓴甑其中、驱牛马往饮者,皆执而笞之。”
⑽ 古代人是怎么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干净的
在古代,人们对水的使用非常严格,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打井非常困难,所以在家打井是不可能的。那时,人们会找个好地方打井,供大家一起使用,而对于当时打水的人来说,有人在边上看水,就是怕有人多打水或损坏水井。他们每次取水,都有一定量的水。他们在这方面非常严格,这说明当时人们对水的管理和使用非常严格。
为了保证供水,古城也十分重视供水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在1977年开始发掘的东周阳城遗址上,我们发现了今天并不落后的城市供水设施:供水用陶瓷管埋在地下,有成水池和阀门井。澄清池沉砂澄清后,将进入城市供居民使用。
在某些朝代,皇室还设置了专门的水源,以供特殊的供水。例如,元代,玉泉山各泉的水都是通过挖掘金水河来收集的。从河一门南水门(今西直门)引入。它流经皇宫,然后进入太爷池,太爷池是皇城的饮用水源,也是皇宫的水源。
供水设施的建设是从硬件上改善饮用水的供应和保护,从古代的“软件”上加强管理。每个王朝都设立了专门的“水官”,负责水资源和水安全汉代的“水长城”、西晋的“水平台”、隋唐的“水监”,也是他们保障城市供水的职责所在。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注意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证用水时有水,这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好处,所以决不能浪费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