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专业 > 中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历史故事

中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历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8-15 10:24:01

Ⅰ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京杭大运河是当时乃至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Ⅱ 谁有中国水利发展史的详细介绍啊

搜索了一下发现中国的水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中国古代水利发展,一个是新中国的水利发展。古代的水利发展可从大禹治水说起,直到晚清至明国时期,新中国的水利发展就要从新中国成立那天说起了。
刚搜到一篇比较全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4d790b0100dy1k.html

Ⅲ 中国水利发展史主要人物

大禹: 治水
李冰: 战国时期水利家李冰,他主持修建了世界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郭守敬(元): 提出了六条水利建议。第一条建议修复从当时的中都(今北京)到通州(今通县)的漕运河道;第二第三条是关于他自己家乡有地方城市用水和灌溉渠道的建议;第四条是关于磁州(今河北磁县)、邯郸一带的水利建议的意见;第五第六条是关于中原地带 (今河南省境内)沁河河水的合理利用和黄河北岸渠道建设的建议。
庄熊罴(汉): 龙首渠是开发洛河水利的首次工程,征调了1万多民工,挖通起自征县(今澄城县)终到临晋(今大荔县)的渠道。
郑国(战国): 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Ⅳ 水利工程的相关故事

都江堰的故事。
它是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今都江堰市城西。它处于岷江从山区泻入成都平原的地方。在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江水常泛滥成灾。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兴建水利工程。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成为“天府之国”,这项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被称为“活的水利博物馆”。 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 此外,都江堰一带还有二王庙、伏龙观、安澜索桥等名胜古迹。 二王庙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临都江堰,原为纪念蜀王的望帝祠,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改祀李冰父子,更名为“崇德祠”。宋代(公元960~1279年)以后,李冰父子相继被皇帝敕封为王,故而后人称之为“二王庙”。庙内主殿分别供有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诗人碑刻等。 伏龙观位于离堆公园内。传说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服恶龙,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内还有东汉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时的遗物——飞龙鼎。 安澜索桥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始建于宋代以前。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缆横挂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明末(公元17世纪)毁于战火。现在的桥为钢索混凝土桩。 都江堰水利工程以独特的水利建筑艺术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创造了成都平原的水环境,由此孕育了蜀文化繁荣发展的沃土。都江堰不但是世界上惟一具有2000多年历史,且至今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古代水利工程。同时它还是集政治、宗教和建筑精华于一体的珍贵文化遗产。

Ⅳ 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历程

管理的发展过程 水利工程管理的概念在人们长期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随着时代的变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充实和改进。许多国家已经进入现代化管理阶段,在水利工程管理中采用了现代化科学技术理论和现代化手段。 古代《水部式》就是唐代颁发执行的水利工程管理法规, 对灌溉制度、分水比例、工程维修和管理行政等各方面都有明确规定。50年代初除保留原有的河道堤防、坝堰灌渠管理机构以外, 在新建成的一批水库、闸坝枢纽工程交付使用时, 都分别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为了开展工程管理工作, 使之有章可循。1954年开始选择官厅水库和三河闸等工程, 制定管理规范, 印发全国参照制定各个工程的管理规范, 并举办培训班, 以提高管理工作水平。1956年为了便于分级管理,划分了水库、水闸等级标准。70年代初国际曾组织力量治理永定河官厅水库水质污染问题, 从此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又增加了保护水质的新内容。70年代末、80年代初突破了技术管理的范围, 管理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发展。规定水利工程管理任务为“安全、效益、综合经营”;水电站的任务则是“安全、经济、多发多供”。1983年在全国水利会议上制定了“加强经营管理,讲究经济效益”的水利工作方针,坚决把水利工作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要求对现有工程加强经营管理,进行技术改造, 大力提高经济效益。80年代后工程维修加固开始试用水力振冲加固砂土坝体和坝基, 劈裂灌浆防渗加固均质土坝坝体, 在砂砾地基上试用高压定向喷射灌浆构筑防渗板墙等新工艺; 在防汛和调度系统中, 开始采用微波、短波通讯和电子计算机; 一些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结合预报采用优化调度, 工程较多的流域水系和梯级水电站开始实行联合优化调度; 在多泥沙河流上的一些水库研究中采用了“蓄清排浑”的调度方式, 减少了库区淤积, 延长了水库寿命。

Ⅵ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的内容简介

我国水利建设,自古以来,一直受到各族人民的重视。人们经过几千年百折不挠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陆续修建起千千万万的水利设施。
《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10项工程,介绍给读者。一至三项为运河工程,四至八项为农田排灌工程,九项十项为堤塘工程。每一工程的内容都包括:修建的目的、过程、历史演变(以古代为重点,联系到近现代)、工程特点、社会效益和经验教训等。希望能向读者提供这些工程的较为系统的知识。

Ⅶ 中国水利发展过程

都江堰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1]城西,岷江上游340千米处。通常认为都江堰是由战国时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约西元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经过历代整修,两千年多来都江堰一直在发挥巨大的作用。

郑国渠
中国战国时著名水利学家郑国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为秦筑渠(韩水)三百里,号称“郑国渠”。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泾阳县上然村泾出口一带,秦王政元年(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后来秦王发觉郑系阴谋,怒欲杀之,郑国说:“渠成亦秦之利。我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甚以为然,工程得以继续进行。完工后灌渠全长300里,以谷口为起点,把泾水引入栎阳的渭水,可浇灌关中农田4万余顷。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

灵渠
灵渠,又名湘桂运河、兴安运河,位于广西兴安县境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它开凿于秦代,沟通长江水系的湘江和珠江水系的漓江,自古以来是岭南与中原地区之间的水路交通要道。1988年,灵渠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Ⅷ 中国水利工程的演变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余年,中国水利发展战略随着国情和水情条件的变化不断适应性调整,以适应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快速变革的需求。深入分析国情和水情的演变,合理划分水利发展阶段,认清不同阶段水利发展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使命,对于水利发展战略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研究着眼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全局,在百年宏观国情和水情演变背景下(即1949至2050年),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60余年的水利发展历程,展望未来40年的水利发展前景,科学划分百年水利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判断当前中国水利发展所处阶段和制定水利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Ⅸ 中国历史著名水利工程有哪些

1、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郑国渠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而且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

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历代渠道。

2、龙首渠

龙首渠位于陕西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水渠,是一引洛渠道,在开发洛河水利的历史上是首创工程,它是今洛惠渠的前身。

龙首渠大约是在汉武帝元狩到元鼎年间根据庄熊罴的建议而修建的。这是开发洛河水利的首次工程,征调了1万多民工,挖通起自征县(今澄城县)终到临晋(今大荔县)的渠道。据说渠成后,重泉(今蒲城县东南)以东的1万多顷盐碱地得到灌溉,每亩能收10石粮。

3、大运河

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平原上的伟大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在大运河成为漕运的主体水道之后,漕运借助大运河沟通南北的便捷条件,将漕粮转运到全国大部分地区,成为王朝调剂物资、制衡社会的有力手段。尤其是在明清两代,漕运的社会历史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灵渠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灵渠的凿通,沟通了湘江、漓江,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为秦王朝统一岭南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大批粮草经水路运往岭南,有了充足的物资供应。公元前214年,即灵渠凿成通航的当年,秦兵就攻克岭南,随即设立桂林、象郡、南海3郡,将岭南正式纳入秦王朝的版图。

5、都江堰水利工程

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现存至今依旧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不仅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最伟大之处是建堰2250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

与中国水利工程的发展历史故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假山景观设计工程 浏览:862
哈尔滨工程造价招聘 浏览:937
建筑工程土建劳务分包 浏览:632
道路监理工程师 浏览:476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在本校吗 浏览:370
河北工程大学保研率多少 浏览:287
有学质量工程师的书吗 浏览:479
康乐县建筑工程公司 浏览:569
助理工程师二级 浏览:872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级考试时间 浏览:9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研究 浏览:881
工程造价图纸建模 浏览:888
辽宁恒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93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 浏览: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兴趣爱好 浏览:316
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浏览:388
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浏览:3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浏览:858
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管理条例 浏览:270
云南工程监理公司排名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