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有哪些
中国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
李冰是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水利专家。约在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的秦昭王末年任蜀郡守,在现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都江堰(古称都安堰湔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
相传他曾在大堰上游设立石人,以测量水位和掌握灌区引水量,并制订“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准则。都江堰具有灌溉、防洪和航运效益,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此外,李冰还曾主持兴修岷江支流和沱江流域灌溉工程,凿平滩险,疏通青衣江航道,并在这些地区修建索桥和建设盐井等。
战国时期水利专家郑国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人,水利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咸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还有,
白圭 解除了大梁的水患
李悝、西门豹 引漳十二渠灌溉工程
魏惠王 鸿沟
2. 中国著名水利工程学专家是哪位
张光斗
3. 申请水利工程评标专家需满足哪些条件
资格老,担任一定职位
4. 中国五位水专家分别叫什么名字
周大兵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能源科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发展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确保能源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我国水能资源总量居世界首位,但开发总量仅占技术开发总量的3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到70%的水平。特别是我国水电资源十分丰富的西南部地区,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协会理事长周大兵于“中国水电百年大会”谈到。
在周大兵看来,伴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水电从一个开发利用程度低、装机容量少、技术和设备制造水平落后的水电小国,逐步发展为今天的世界水电大国,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是中国水电百年来创造的世界水电之最,它不仅仅是一座巨型电站,更是一项宏伟的技术工程和智慧工程,也是中国水电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
周大兵谈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水电作为目前可再生和非化石能源中资源最丰富、技术最成熟、最经济的清洁能源,对低碳发展的贡献将会更加明显。水能资源的发展是国家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民生改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张国宝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说,我国水电开发移民方针由过去的安置性移民向开发性移民调整,通过后期扶持政策,实现移民工作“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张国宝介绍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水电建设的前提条件,是当前我国推进水电合理、有序开发的科学理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更为中国水电人所共识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实现开发与环保、移民致富的多赢。
多年来,水电开发移民工作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移民举措也在不断调整完善。移民方针由过去的安置性移民向开发性移民调整,即不仅仅是对移民进行资金上的赔偿,更重要的是通过后期扶持政策,使移民的长期生产和生活得到科学合理的保障,实现移民工作“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标。
同时将移民的开发性安置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在搞好移民搬迁的基础上,水电开发更加重视实施移民安置的后期扶持政策,开发业主单位在充分理解和贯彻国家关于水电开发中的移民安置政策条例的前提下,创新出富有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帮助移民走上勤劳致富的道路,推动电站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晏志勇
“尽管我国水电资源非常丰富,居世界第一,但是目前水电的开发程度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国家能源咨询委员会委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院长晏志勇在出席“中国水电百年大会”时谈到。
我国的水电资源分布有几个特点,一是区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西藏三个省区,有利于建设国家级的水电站。二是由于我国受季风气 候的影响,我国枯水期水量只有20%到30%,为此我们需要建设必要的水库对径流进行调节。晏志勇认为,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我国的能源要 实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5%。中央最近开发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建设水电国家能源基地,继续加大水电西 气东输的力度。我国水电的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晏志勇表示,如果我们能够真正解决以上几方面的问题,我国努力的推进水电装机超过3个亿也是可能的,按照9%来算,大概我国需要的装机是 3.5个亿。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开发的装机容量会超过6个亿。
秦光荣
在中国水电百年纪念大会上,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表示,1910年8月,我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在云南昆明开工建设,揭开了中国水力发电的序幕,开创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新纪元。今天,云南隆重举行中国水电100年纪念大会,回顾我国水电事业走过的百年风雨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意义深远。
秦光荣指出,百年沧桑,石龙坝水电站历经岁月更迭,依然矗立在美丽的滇池之滨,依然源源不断输出清洁能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水电史树起了一座丰碑,创造了一个奇迹。2002年建设的小湾水电站,是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工程建设难度罕见,多项工程技术创世界第一,环境保护措施世界一流。
秦光荣最后表示,今天,云南的水电事业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云南人将秉承和发扬石龙坝建设精神,围绕把云南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水电基地和清洁能源基地、西电东送和云电外送基地,坚持统筹做好水电开发、移民致富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我国水电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水电100年纪念大会在昆明隆重举行。原水电部、能源部副部长,原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指出,中国水电目标非常清晰,目前已开发了2亿千瓦,还有3亿千瓦待开发。
陆佑楣
陆佑楣介绍说,水能资源是中国的一个重要能源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已经调查的基本上清楚的水能资源理论上有6亿多千瓦,技术上可开发的有5亿千瓦,经济可开发的是4亿千瓦。
陆佑楣认为,中国能源的特殊性、特点还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近期之内或者在可见的未来也不会有很大的改变,但是要减少煤炭燃烧的过程,就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里最重要的、最成熟的,也是能源效率最高的也是水能资源。如果水能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因此,我们制定了到2020年3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根据减排的目标来讲,到2020年3亿千瓦还是不够的。到2030年应该完成经济可开发的4亿千瓦。到2050年,能够把技术上可开发的水能资源都充分的利用起来。
中国水电100年纪念大会在昆明隆重举行。原水电部、能源部副部长,原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程院院士陆佑楣指出,中国水电目标非常清晰,目前已开发了2亿千瓦,还有3亿千瓦待开发。望采纳,谢谢,一定要采纳哟
5. 我国水利上工程上杰出的专家是谁
潘家铮、郑守仁、谭靖夷
6. 古代著名的水利专家都有谁哪个最出名
于(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传说中的古代部落联盟的领导人,是中国第一位管理洪水的领导人。他将以前的纯阻塞方法改为挖泥方法,并取得了成功。他十三年的水管理工作以及他三度不进屋的精神在今天受到了赞扬。他关于水控制的思想仍然值得学习。
7. 战国时期水利专家姓李的是谁
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8. 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有那些
中国战国时期水利专家——李冰
李冰是中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水利专家。约在公元前256~公元前251年的秦昭王末年任蜀郡守,在现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都江堰(古称都安堰湔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
相传他曾在大堰上游设立石人,以测量水位和掌握灌区引水量,并制订“深淘滩,低作堰”的岁修准则。都江堰具有灌溉、防洪和航运效益,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此外,李冰还曾主持兴修岷江支流和沱江流域灌溉工程,凿平滩险,疏通青衣江航道,并在这些地区修建索桥和建设盐井等。
战国时期水利专家郑国
郑国(?—?),战国时期韩国人,水利家。韩国水工。秦始皇元年(前247),受命入秦游说,建议引泾水东注北洛水为渠,企图疲劳秦人,勿使伐韩。秦王采纳其议,命他主持开凿工程。工程进程中被秦察觉此意图欲杀之,他说渠凿成亦秦利,因得继续施工,终于完成。是渠从仲山(今陕西泾阳西北)引泾水向西到瓠口作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东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东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长三百多里。利用泾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点,用以灌溉,并冲压、降低耕土层中的盐咸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灌溉土地四万余顷,使每亩增产到一钟(六石四斗)。“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史记·河渠书》)。
9. 水利工程鉴定需要几个专家
五个以上单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