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专业 > 上古水利工程

上古水利工程

发布时间:2021-06-17 23:29:14

水利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试着总结一下,从原始社会末期到两汉以来的水利工程,并标明时间。

周、秦、两汉运河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黄河、淮水、长江、珠江等主要大河,都是西东流
向,东西水上交通比较便利。但南北水运困难,这就要求人们穿凿一些南北
走向的运河。
上述主要江河的干流,虽然都是西东走向,不过它们也有不少南北流向
的支流。而且不同大河的支流往往相距不远,如黄河支流与淮水支流,淮水
支流与长江支流,长江支流与珠江支流等。再加上这些大河流的中下游,土
地平坦,湖泊众多,稍作改造和连缀,便可形成人工河道。因而我国的运河
多以南北走向为主,并且很早便已出现。
1 沟通江淮的邪[读 含]沟
相传早在商朝末年,我国即已凿成一条规模可观的运河,它的名字叫泰
伯渎,是周太王的长子泰伯将王位继承权让给其弟季历、避地到荆吴(太湖
流域)后穿凿的。它位于今无锡市东南。
春秋时期,开凿的运河渐多,有的为陈、蔡两国所开,在今淮水上游;
有的为楚国所开,在湖北、安徽境内;有些为吴国所开,在太湖流域和长江、
淮河、黄河之间。吴国凿的这批运河,无论对当时及后代,都有深远的影响。
吴国首建于商末周初的泰伯,长期默默无闻。到春秋末年,阖闾、夫差
父子相继为王,由于当时的太湖流域有了初步开发,又有伍子胥、孙武等人
的襄助,国力逐渐强大。它首先对南方地区的两个邻国越国、楚国发动战争。
为了在战争中便于运兵和运粮,公元前6 世纪末至公元前5 世纪初,在太湖
流域,利用自然河道的基础,陆续凿成三条运河。一条叫胥浦,北起太湖东
面,南到杭州湾。这是一条从对越战争的需要出发而穿凿的运河。另一条叫
胥溪,位于太湖西面,是沟通太湖、长江间的运河,便于吴船向西进入楚地。
还有一条由吴(江苏省苏州市)北上,到今江阴西部与长江会合,便于吴船
经此骚扰长江下游的楚地。吴在大军代楚以前,对楚采用声东击西的“疲楚”
战术,这一战术就是利用后两条运河,或向西扰楚,或向北扰楚,使楚军防
不胜防,疲于奔命。“疲于奔命”的典故即源于此。这些运河的穿凿,不仅
促进了区域性的统一,而且还为后来的江南运河奠定了初步基础。
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 年),吴军大败楚师于柏举(湖北麻城县东
北)。12 年后,即周敬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 年),它又败越师于夫椒(太
湖西洞庭山)。经此两战后,楚国一蹶不振,越国也臣服于吴。吴王夫差认
为自己在长江流域的霸主地位已确立,决定用兵北方,以便强迫晋、齐、鲁、
宋等黄河流域的诸侯俯首听命。筑邗城、穿邗沟,都从用兵北方的需要出发
而兴建的工程。
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 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左
传·哀公九年》)邗,就是古扬州,在今扬州市西北郊蜀冈一带,遗址周长
约九公里。这是扬州建城的开始。吴国筑邗城,目的是在长江北岸建立进军
北方的基地。凿邗沟旨在便于运送军队和粮秣。据《水经注·淮水注》载,
这条邗沟从邗城西南引进江水,经过城东,再向北流,从陆阳、广武两湖(两
湖分别位于今高邮县东部和西部)中间穿过,北注樊梁湖(今高邮县北境),
又折向东北,连续穿过博芝、射阳两湖(两湖位于兴化、宝应间),再折向
西北,到末口(今淮安市东北)入淮。邗沟的线路比较曲折,所以如此,目
的在于利用当地的众多湖泊,以便减轻施工的负担。这是我国、也是世界有
确切穿凿纪年的第一条大型运河,长约150 公里。
凿邗沟后的第二年,即公元前484 年,吴师与齐师大战于艾陵(今山东
泰安南)。齐师几乎全军覆灭,主将国书及其以下五大夫,或者战死,或者
被俘,损失革车800 乘1。打败齐师后,吴准备再开一条运河,以便进军中原,
以军事力量为后盾,迫使当时北方诸侯首领晋国就范。这条运河就是荷水。
黄、淮之间的东部,有两条较大的自然河道,一条是济水,是黄河的汊
道,首起荥阳,向东流经荷泽(今山东定陶东北,已淤)、大野泽(又名巨
野泽,今巨野县北,已淤),折向东北,注于渤海。一条是泗水,发源于鲁
中山地,西南流入淮水。泗、济两水相距不远,只要在它们中间开一条不长
的运河,吴国的军队便可以从淮水北溯泗水,再通过运河,循济水直达中原
腹地。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 年),夫差在泗、济之间凿出一条运河,
它东起湖陵(今山东鱼台县北),西到与济水相连的荷泽。因其水源来自荷
泽,故称荷水。
当年夏天,夫差率领吴国大军到达黄池一带(今河南封丘县西南),召
集北方诸侯举行历史上著名的黄池盟会。晋国自晋文公以后100 多年中,一
直是北方诸侯的首领,不肯轻易放弃这一特殊地位。因此,在这次盟会上,
谁当盟主,执牛耳以盟诸侯①,吴、晋双方各不相让。正当两军剑拔弩张时,
吴王接到空虚的吴都被越军攻破的消息,只好向晋让步,匆忙带兵南归。
邗沟和荷水都是夫差从政治、军事需要出发而穿凿的,工程比较粗糙,
邗沟的河道也较曲折,航运受到一定影响。但它们毕竟沟通了江、淮、泗、
济诸水,对加强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流域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都有
重要作用。
2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中原水运枢纽鸿沟
从公元前475 年到公元前221 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战国初,
魏国最早进行变法,魏文侯在位时(公元前445—前396 年)在李悝[读亏]、
吴起、西门豹等人协助下,对经济和政治进行改革,军事力量曾盛极一时。
战国中期,魏惠王仍然雄心勃勃,力图称霸中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先在
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 年),将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东迁大梁
(今河南开封市)。继而又以大梁为中心,在黄、淮之间,大兴水利,形成
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水运枢纽。
鸿沟是沟通黄、淮两大水系的水运枢纽。这一工程经过两次大规模施
工,才告完成。它开工于公元前360 年,即迁都大梁的第二年。当时主要的
工程是从黄河的汊道济水引黄河水南下,注于大梁西面的圃田泽(已淤),
再从圃田泽引水到大梁。当时圃田泽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周围300 里,它既
可作为计划中鸿沟航道的水柜,以调剂鸿沟的水量;又可使水中的大量泥沙
沉淀于此,以减轻下游运道的淤塞。
又过了20 多年,即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 年),魏国对它又作
大规模的扩展,将原来的大沟向东延伸,经大梁北郭到城东,再折而南下,
至今河南沈丘东北,与淮水重要支流颍水会合。这条人工河道,史称鸿沟。
鸿沟从大梁南下时,一路上又沟通了淮河的另一批支流,如丹水(汴河上
游)、睢水(已淤)、 [读豁]水(今浍水)等。
魏国境内,本来可通航的河道较少,黄河多沙,只有部分河段可以行舟,
丹水、睢水、 水、颍水等,流短水少,也很少舟楫之利,内河航运并不发
达。鸿沟凿成后,引来了丰富的黄河水,不仅鸿沟本身成为航运枢纽,而且
丹水、睢水、 水、颍水等也因为补充了水量,航道比较畅通了,内河航运
有很大的发展。魏襄王七年(公元前312 年),越国对魏国表示友好,赠送
一批魏国需要的物资,其中除500 万支箭杆外,还有300 艘船只。赠箭、赠
船,分别反映当时魏国在战争和航运两方面,对这些物资的需要都在增加。
鸿沟水系不仅改善了魏国的水上交通,由于这些水道还可灌溉农田,因而它
也促进了魏国农业的发展。史念海先生在其所著《河山集》中,认为鸿沟和
丹水、睢水、 水、颍水等流域,是战国后期我国最主要的产粮区之一。
自春秋以来,由于邗沟和荷水两条运河的穿凿,江、淮与河、济之间,
已有水道可通,南北水上交通有所改善。但是对于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发
达的中原来说,这条水道的位置,毕竟有些偏东,与南方各地交往,未免过
于绕远。而且因为它是当时南北之间的唯一水道,也不能满足通航需要。鸿
沟凿成后,中原地区可以通过鸿沟本身及丹、睢、 、颍等水径直入淮,与
南方吴、楚等地的水上交通,远比以前方便了。鸿沟的穿凿,中原地区对其
他各地的水上交通也有所改进。它可以循济、丹等水,东通卫、宋和齐、鲁;
还可利用黄河,北通赵、燕,西连韩、秦。
穿凿鸿沟以前,黄河中下游和淮水流域,已经形成一批城市。它们中的
大部分是政治性的都城,如洛邑(东周都城,今河南洛阳)、大梁(魏都)、
阳翟(韩都,今河南禹县)、帝丘(卫都,今河南濮阳西南)等。商业性城
市较少,宋国的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因为地处荷水、济水交点,交通方便,
才发展成为“天下之会”的商业中心。鸿沟水利系统形成后,由于河、淮之
间航运和农业的发展,使上述这些都城的商业迅速繁荣起来。如帝丘繁荣到
可与“天下之会”的陶相比,并称“卫陶”。洛阳和阳翟也成为战国后期非
常活跃的商业城市,当时著名的大商人白圭和吕不韦,便分别为上述两地
人。因有鸿沟可资利用,洛阳商人还“东贾齐鲁,南贾梁楚。”此外,在鸿
沟运河网中,还兴起了一批新的城市,如丹水和泗水会合处的彭城(今江苏
省徐州市),睢水边上的睢阳,颍水入淮处的寿春等。
鸿沟到汉朝时称狼荡渠,魏、晋时的蔡河,也是鸿沟的一部分,它在历
史上长期发挥重要的作用。
4连接湘漓的灵渠
春秋战国时,我国运河工程首先兴起于长江中下游及黄、淮之间。到秦、
汉时期范围扩大了,南到五岭,西至关中,北及幽燕,都凿有运河。灵渠便
是其中之一。
在古代,我国南方有一个人数很多的越族,他们活跃在江、浙、闽、赣、
粤、桂等广阔的土地上,其中分布在粤、桂等地的越人叫南越①。战国时期,
南越与楚国已有一定关系,吴起在楚变法时,即将湘南、粤北、桂东北的苍
梧并入楚国的领土。秦灭楚后,进一步向南发展,进军南越腹地。当时由于
五岭②的阻隔,交通不便,粮秣运输困难,于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
219 年),命监御史禄负责穿凿运河,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
五岭山脉中的越城岭和都庞岭之间,有一个谷地,谷地中有两条自然河
道,一条是湘江上游的海洋河,另一条为粤江水系中的始安水。如果在两水
之间凿一条运河,就可沟通长江和粤江,便可解决秦军的粮运问题。不过,
在此穿凿运河,在工程上说,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是
海洋河和始安水的距离很近,最近处只有1.5 公里。不利的是海洋河和始安
水间横亘着高约20—30 米、宽约300—500 米的小山阜;而且整个谷地地
势的坡度也较大。监御史禄等决定克服困难,兴建这条运河。经过几年的努
力,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 年),工程基本建成。这条运河的最早
名称已经难以考查,后来人们相继称它为秦凿渠、零渠、灵渠、兴安运河等。
灵渠由分水工程、南渠、北渠三部分组成。分水工程建在水量比较丰富
的海洋河上,其具体位置在今兴安县东南二公里处的分水村。这里不是离始
安水最近的地方,所以舍近取远,选址于此,是因为此地的河床较高,大抵
与始安水相当的缘故。分水工程呈“」”形,似木工的曲尺,角尖对着海洋
河的上游。平时,它拦截海洋河水,阻止河水流入原来的河道,将其一分为
二,七分进北渠,三分入南渠。这座曲尺形的分水工程,后人称为人字堤,
就是今天大、小天平的前身。大、小天平属滚水坝性质的工程,洪水时,水
可从坝上漫出,流入故道,以减轻天平本身及南、北渠道的压力。后来,在
大、小天平的顶端前面,又建铧嘴,以提高分水功能和保护天平。据考证,
铧嘴是唐朝增建的。
南渠可分上下两段,上段自小天平向西北走向,到兴安县北,接始安水,
长约4.5 公里。这一段系凿岩成渠,全部由人工开成,宽度虽较小,约7—
14 米,但工程比较艰巨。下段沿始安水、零水向西,至今溶江镇附近,接漓
江,长约30 公里,是在始安水和零水的基础上拓展而成,宽约10—60 米。
南渠全长30 多公里,落差29 米,河床比降很大,渠道上不设辅助工程,不
便舟楫上下。后人推测,为了便于通航,当年可能已在沿渠建有原始陡门。
陡门现称船闸,平时关闭,随着舟楫的前进而顺序打开,从而可以减少航行
的困难。我国的正式陡门,至迟形成于唐朝,其雏形有人认为可以上溯到修
建灵渠时代。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闸运河。
北渠从大天平向北,到今洲子上村附近回到湘江故道,长约3.5 公里。
北渠经过的地带,是个山间小平原,这里的地面虽然较少沟壑,但坡度偏大,
采用直线渠道,与南渠一样,也会流水过急,不便航行。为了减少这段渠道
的比降,建设者们采用曲线渠道,形如蛇行。巧妙地用伸长渠的长度,以达
到减少比降、利于通舟的目的。
灵渠工程处处闪烁着建设者的聪明睿智。
灵渠全长虽然不到40 公里,是一条小型运河,但因为它沟通了长江、
粤江两大水系,其地位却十分重要。它不仅在秦朝,而且在以后2000 多年
中,都是内地和岭南的主要交通孔道,对促进两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加快
岭南的开发,意义都非常重大。
对灵渠构造上的巧夺天工,航运上的舟行便捷,宋人范成大深有感触,
曾作诗加以歌颂:
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铧嘴。
分为两造开,南漓北湘水。
至今舟楫利,楚粤径万里。
人谋夺天造,史禄所经始。
(《石湖居士诗集》卷十五)
1936 年和1941 年,粤汉铁路和湘桂铁路相继建成,灵渠才让位于现代
化交通工具。它在1956 年最后停运,改作农田灌溉和城市供水工程,并成
为桂林地区重要的名胜古迹,供人观赏。
5 长安、洛阳的漕河
西汉建都长安,到汉武帝时期,由于京都人口不断增加,官僚机构迅速
膨胀,又要用兵匈奴和经营西域,中央政府的粮食支出非常浩繁,压力很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汉政府一方面在关中大修水利,以便发展当地农业,
就近取粮。另一方面是改善水运条件,以便从当时主要产粮区的东部地方,
调运更多的粮食进京。
西汉从函谷关以东运粮入京,本来取道渭水西运。但渭水多沙,水道浅
涩曲折,运输功能很差。从长安东到黄河,陆路只有300 多里,而曲折的渭
河水道,却长达900 多里①。又由于封冻和水量不足等原因,一年中,它只
有六个月可以勉强通航。因此,渭河年运输量很少,西运入京的粮食,只有
几十万石。汉武帝时,须从东方调入粮食几百万石,急需另觅途径解决运粮
问题。因此,当大司农(主管全国农业的长官)郑当时建议在渭南凿一条径
直的运粮渠道时,汉武帝立即采纳了。历史上把这条渠道称为漕渠。
漕渠工程动工于汉武帝元光六年(公元前129 年),由齐人水工徐伯负
责勘查、测量、定线,由几万军工负责施工。渠首位于长安城西北,引渭水
为水源,经长安城南向东,与渭水平行,沿途接纳泬[读决]水(皂河)、
浐[读 产]水、霸水,以增加漕渠的水量。这些水道都发源于南山,含沙量
很少。漕渠穿过霸陵(治所在今西安市东北)、新丰(治所在今临潼县东北)、
郑县(治所在今华县)、华阳(治所在今华阳县东南)等县,到渭水口附近
与黄河会合,全长300 多里,历时三年完工。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
年),又在长安西南凿昆明池,周长40 多里,将沣水、滈[hào 号]水拦蓄池
内。凿昆明池除了用来操练水兵外①,还可以调济漕渠水量和供应京师的生
活用水。
漕渠的通航能力很高,它一直是西汉中后期东粮西运的主要渠道,一般
年代,年运输量在400 万石左右,最高年份达到600 万石,约为渭水运量的
10 倍。除航运外,它还有灌溉农田之利,溉田面积约10000 顷上下,比白渠
多一倍以上,约与当时的成国渠相当。西汉亡国后,东粮西运的工作不再继
续,漕渠因失修而逐渐湮废。
东汉定都洛阳,漕运工程的重点随着东移,既凿了一条名叫阳渠的新水
道,又比较彻底地治理了汴渠。
洛阳虽有洛水可通黄河,但洛水大部分河段河床很浅,不便航运。为了
使粮船可以直达京师,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 年),在河南尹王梁主持
下,着手兴建运河。他组织力量,“穿渠引谷水(洛水支流)注洛阳城下,
东写(泻)巩川。”由于谷水水量不足和渠线安排不当,渠虽凿成了,但不
通水。19 年后,即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 年),大司空张纯再度在京师附
近修建运河。他汲取王梁失败的教训,一方面增加运河水源,除仍引谷水外,
又引来了洛水干流;另一方面重新安排渠道线路,西起宜阳东部,向东经过
洛阳城的西面、南面和东面,再向东到郾师附近回注洛水。这条运河名叫阳
渠。第二次工程很成功,东汉从此以后,来自南方、东方、北方等地的粮船,
经邗沟、汴河、黄河等航道,再循洛水、阳渠,可在洛阳城下傍岸了。阳渠
的穿凿,不仅便于政府通漕,而且也使“百姓得其利”。
不过,东汉最大的运河工程,当数汴河的治理。从西汉后期到王莽统治
时期,鸿沟水运体系,由于黄河的一再决口,已经支离破碎,有些运道完全
断航,由丹水演变而来的汴河,航道也经常受阻。汴河是京师洛阳的主要粮
道,在全国入京的租赋中,来自豫、兖、徐、扬、荆等州所占比重很大,多
循此河入京。因此,对汴河的治理,东汉朝廷非常重视,其中最重要的一次,
是永平十二年(公元69 年)由王景、王吴主持的治河、治汴工程。黄河泛
滥是汴河堵塞的根源,治汴必须治河(治河工程详见本书《九、历代治河工
程》)。治汴工程主要有改造渠口和筑堤、浚渠等。
汴河以黄河水为水源,而黄河主溜在河床中摆动无常,单一引水口不能
稳定地引入河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景、王吴除修复旧闸外,又建新闸,
实行多口引水。同时,将引水闸由原来的木结构改成石结构,以便更好地控
制进水。黄河洪水流量很大,即便汴口设闸控制,仍然会有过量的洪水进入
汴河,汴河仍然会决堤成灾。为了增加汴河的安全系数,二人又在其上游,
即浚仪渠,用“墕流法”将涌入的过量的水,有控制地排出堤外①。从荥阳
到泗水,汴河全长800 里,他们还全面地建筑河堤,深挖河床。经过这次治
理,汴河的漕粮能力大大提高。
6连缀河北诸水的五渠
河北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北面,太行山之东,燕山以南,东临渤海。这里
河流纵横,水道众多。南部多黄河故道,由西南流向东北;中部之水多为西
东流向,源出大行山;北部诸河为北南流向,发源燕山。它们都流入渤海,
流短水少,不便航运。不过,如能在各河之间凿渠沟通,将它们连缀起来,
水源得到调剂和集中,航运效益便会大大提高。东汉末年,曹操从政治军事
的需要出发,为改进这里的水上交通,做了许多工作,先后凿成白沟、平虏、
泉州、新河、利漕等五条水道。
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 年),官渡之战曹操虽打败了袁绍,但绍子袁
尚仍盘据邺城(今河北磁县东南),负隅顽抗。建安九年(公元204 年),
曹操亲领大军渡河北征。从军运需要出发,他在河北首先建成了一条名为白
沟的运河。白沟的主要工程之一,是筑堰逼淇水北流。古淇水即今淇河,发
源于太行山,东南流向,分两道注入黄河。因此筑有大小二堰。小堰用石材
建成,人称石堰,主要目的是堵塞小河,将全部淇水集中于正流。大堰叫枋
堰,建于淇水正流入河处不远,这是一条木、铁、石参用,以大枋木为主的
拦河大坝。淇水水量欠丰,不能像灵渠在海洋河上那样建分水工程,只能堵
住全部淇水,使其北流。因此,河船入沟,沟船入河,都必须盘坝,将货物
从船上卸下,拉空船沿坝的斜坡过坝,再将货物装船,继续航行。另一工程
是在枋堰北面穿渠,引淇水进入另一自然河道白沟。白沟下接黄河故道古清
河,清河北到今天津境,与沱河(滹[hū乎]沱河)会合。这样,白沟工程虽
有盘坝之劳,但毕竟改善了黄河南北的水运。
袁尚被曹操击败后,投奔辽西乌桓首领蹋顿①,图谋卷土重来。为了根
除后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 年),曹操北伐乌桓。在进军过程中,他命
令董昭负责组织力量施工,相继凿成平虏、泉州、新河三条运粮渠道,开辟
了通向辽西的水路。平虏渠在今天津市静海县境内,南起沱水,北到泒[读
孤]水。泒水下游,大体上就是后来大清河的入海河段。泉州渠是沟通泒水
下游与鲍丘水(潮白河)的渠道,由于它位于泉州县(治所在今武清县西南)
境内而得名。新河西起鲍丘水,经过今唐山境内,东接濡[读如]水。濡水就
是今天的滦河。这三条渠道,特别是后两条,大概由于军马倥偬,而冀东又
多沼泽,施工困难,工程粗糙,实际上并未发挥作用。
如果说上述四渠的穿凿,主要是由于军事上需要的话,开利漕渠则不
同,主要是从政治需要出发的。邺城北控河北平原,南联中原腹地,地位重
要,本是袁绍、袁尚父子的大本营。曹操消灭袁氏势力后,将自己的政治中
心由许都(今河南许昌市)北迁于此。因此,他很重视对邺城的建设。发展
这里的水路交通,兴建利漕渠,便是其中一个方面。它凿于建安十八年(公
元213 年),以漳水为水源,经邺城,向东到馆陶县西南,与白沟衔接。白
沟是当时河北地区重要的水上交通线,利漕渠凿成后,邺城因有白沟之利,
对幽燕中北部的控制,和对黄河以南的联系,都大大加强。由于漳水水量比
较丰富,还因为增加了水源,使白沟的航道更为通畅。除以上五渠外,曹魏
时又开白马渠,沟通沱水和漳水。
经过千百年的努力,到两汉时,我国的运河工程已经取得很大成就,它
东起沿海地区,西到关中,南起湘桂,北到幽燕,都有运道可通。它对促进
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边疆地区的开发,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和巩固,都有重大作用。
①春秋时期兵制,一车四马为一乘,有披甲之士10 人,步卒15 人。
① 春秋时期,诸侯会盟,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赏诸侯为誓,以示信守。争执牛耳,就是争当诸侯首领。
① 古南越人在历史上经过长期的演变,其中一部分与汉族融合,另一部分发展成后来的壮族、黎族等。
② 五岭在湘、赣与桂、粤等省的交界处,是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的总称。一说有揭阳岭而无都庞岭。
① 这里陆、水行程的单位都是汉里。汉里比今里短,其换算方法,参见书尾所附的换算表。
① 张骞首次通西域(今新疆及新疆以西),见西域有蜀地特产细布等,听说由商人取道西南,经身[读捐]毒(印度半岛上古国)运往。骞回国上奏此事,遂有汉武帝遣使通西南之举。后因使臣被昆明夷(在云南)
所阻,又闻那里多江湖,汉于是在长安蓄水筑湖,训练水师,准备讨伐。
① 浚仪即开封。浚仪渠当指开封附近的汴渠。墕同堰。“墕流法”实际上在这次大修前,他们就在浚仪渠上使用了。
① 乌桓为古代东胡族一支,因乌桓山(今大兴安岭东南端)是其较早的根据地而得名。汉武帝时,它内迁到辽西一带,受汉管辖。

Ⅱ 据统计,自上古至隋朝见于记载的88件水利工程中,华北占72件,华南仅占16件。而唐代见于记载的212件水利

B

Ⅲ 从古至今人类与水的斗争

1、郑国渠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灌溉面积号称4万顷)。

2、都江堰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3、隋唐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从先秦时期到南北朝,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开凿了大量运河,其分布地区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西到关中,南达广东,北到华北大平原,都有人工运河。

4、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5、诺亚方舟

一艘根据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其依原说记载为方形船只,但也有许多的形象绘画描绘为近似船形船只,其建造的目的是为了让诺亚与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种陆上生物能够躲避一场上帝因故而造的大洪水灾难。

记载中诺亚方舟花了120年才建成,这段故事分别被纪录在《希伯来圣经·创世纪》(《旧约圣经·创世纪》)以及伊斯兰教的《古兰经》。

Ⅳ 大禹和李冰这两位水利专家能够治水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依靠群众;采用堵和疏导相结合的方法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古代的汉族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李冰(生卒年、出生地不详),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

Ⅳ 上古洪荒的神话传说,要完整一点的,

一、女娲造人

有一位圣人叫做女娲,在莽莽的原野上行走。她放眼四望,山岭起伏,江河奔流,丛林茂密,草木争辉,天上百鸟飞鸣,地上群兽奔驰,水中鱼儿嬉戏,草中虫之豸跳跃,这世界按说也点缀得相当美丽了。

但是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寂寞,越看越烦,孤寂感越来越强烈,连自己也弄不清楚这是为什么。

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话;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哪能能了解她的苦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池塘中自己的影子。

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啊!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是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他感到好高兴。捏着捏着,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

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

二、夸父逐日

久远之前,有一个非常高大的人,他的名字叫夸父。夸父的腿很长,一步可以跨过一条大河。他看见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来,又从西方落下去,就想要把太阳抓住,不让它落山,这样可以让光明永远照耀大地,因为有了这个想法,夸父拿起一根手杖,迈开两条长腿去追太阳。

太阳爬上了山顶,夸父就追上山顶;太阳落到峡谷,夸父就追到峡谷。夸父跑过无数座大山,跨过无数条大河,一直追了七天七夜,太阳有点害怕了,跑得越来越快,眼看就要落山了。夸父追了很久,也跑了很远,大阳这个大火球烤得他嗓子都快要冒烟了,他越来越渴,越来越累,感觉自己快要倒下去了。

夸父跑到黄河边,一头扎进水里,很快就把黄河水喝干了;可是他仍然很渴,就来到渭水边,又把渭水喝光了。夸父继续追赶太阳,但是他实在太累太渴了,终于倒在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夸父死后,他的高大身躯变成了山脉,头发变成了树木,血液变成了河流,扔出去的那根手杖,变成了一片桃林,桃树结出了又甜又解渴的大桃子。 夸父将一片桃林留给了那些热爱光明又很勇敢的人。人们路过这里的时候,可以在树荫下歇歇脚,还能摘个桃子解渴。

神农一犯思想,听懂了,就把左胳膊一抬,说:“你要是我的外甥,就落到我的手脖上!”那小鸟真的扑楞楞飞下来,落在神农的左手脖上。神农细看这小鸟,浑身翠绿,透明,连肚里的肠肚物什也能看的一清二楚。

神农一出嘴,这小鸟接过量口唾沫星儿咽了。嘿,这唾沫是咋咽到肚里的也看的清清楚楚。神农高兴透了。神农托着这只玲珑剔透的小鸟回到家,家里人一看,吓得连连回退,说:“快扳了,妖怪,快扳了……”

神农笑哈哈地说:“这不是妖怪,是宝贝哟!就叫它花蕊鸟吧!”神农又把花蕊公主吃过的十二味药分开在锅里熬。熬一味,喂小鸟一味,一边喂,一边看,看这味药到小鸟肚里往哪走,有啥变化。自各儿再亲口尝一尝,体会这味药在自己肚里是啥滋味。

十二味药喂完了,尝妥了,一共走了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

神农托着这只鸟上大山,钻老林,采摘各种草根、树皮、种子、果实;捕捉各种飞禽走兽、鱼鳖虾虫;挖掘各种石头矿物,一样一样的喂小鸟,一样一样的亲口尝。观察体会它们在身子里各走哪一经,各是何性,各治何病。

可哪一味都只在十二经脉里打圈圈,超不出。天长日久,神农就制定了人体的十二经脉和《本草经》。

神农想想,还不放心,就手托这只鸟继续验证,他来到太行山,转游了九九八十一天,来到小北顶(神农坛),捉全冠虫喂小鸟,没想到这虫毒气太大,一下把小鸟的肠打断,死了。

神农真后悔,极悲痛,大哭一声。哭过,就选上好木料,照样刻了一只鸟,走哪带哪。后来,神农在小北顶两边的百草洼,误尝了断肠草而死。在百草洼西北的山顶上,还有一块像弯腰搂肚的人一样的石头,都说是神农变的。

为了纪念神农创中医,制本草,人们把小北顶改名为神农坛,并在神农坛上修建神农庙。庙里塑了神农像,左手托着花蕊鸟,右手拿着药正往嘴里送。每天都有很多人观看神农坛风光,瞻仰神农塑像。

Ⅵ 上古、中古、太古、远古各是什么时候发生过什么著名事件

上古:一般上古时代是指文字记载出现以前的历史时代。对世界各地上古时代的定义也因此不同。在中国上古时代一般指夏以前的时代。在两河流域和埃及一般指公元前5000年以前的历史时代。因为上古时代没有当时直接的文字记载,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件或人物一般无法直接考证。这些事件和人物也往往带有神话色彩。

中国上古时代传说的帝王有:炎帝,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尧和舜。
中古:中古时代」这个名辞在西方文明史上意指约从公元500年到1500年之间一千年来的欧洲历史。中古时代的开始,标示着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咸信古典时期的古代历史在此告一段落;而中古时代的结束,则指示出文艺复兴时代(欧洲的重生)的开始。有几件大事情可作为中古时代结束的记号,其中包括君士坦丁堡在1453年的沦陷、1456年首次使用印刷机、欧洲人在1492年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在1517年带领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以及艺术在意大利的繁盛等。而中古时代就在古代与现代历史之间的中间时段落幕。

不过,中古时代的这个观念,不适合套用描述亚洲和中东的重大历史时期。中国是从史前时代逐渐发展而来,直到西方现代史来临前,并未出现类似欧洲的大分裂时期。虽然中国是曾历经过诸多王朝的统治和外族的入侵,但在文化发展上基本上是平稳的。日本的文化进程也是平稳而孤立。中东的历史就比较就接近欧洲的中古时代,因为这两个地区毗邻而居,彼此分享很多互相交流的成果。
太古:
远古:(约据今300万年—公元前21世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对天、地的出现及人类的产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在中国,有关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一类的传说流传久远。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地质学的发展,揭示了地球形成的奥秘,也揭示了人是生物进化的产物。目前,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距今已有 300余万年,因而非洲被认为是人类的起源地。在中国,重庆市巫山县发现的「巫山人」化石,距今也有200万年。此外,还发现了许多古人类化石,如年代稍晚的「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等等,数量很多、分布地域也很广。因此,中国的考古学家提出:东亚地区也是人类起源地。

人类的出现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它是古猿演变而来的。最近几十年间的考古发现和古人类学研究的成果证明,古猿与早期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使「从猿到人」的学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据。

人类的出现与劳动有关。人类最初制作和使用的工具是打制石器。考古学家为与后来出现的磨制石器相区别,将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后者(即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为了研究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与进步,考古学家还将它们分为早中晚三期。旧石器时代所分的早中晚三期,与古人类学家依据古人类的体质特徵所分的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这三个阶段大体是一致的。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打制石器以粗厚笨重、器类简单、一器多用为其特点;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趋于小型化和多样化,器类增多,还发明了弓箭、投矛器等复合工具和钻孔技术,出现了少量磨制石器。在旧石器时代,人们以采集果实和渔猎为生。他们不会建造房舍,多在山洞中栖身,过着群居的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已学会用火。先是采野火,后发明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如打击火石取火、钻木取火等等。火的使用对人类的进化有很大的意义。它可用于照明、驱除野兽、驱赶寒冷,还改变了人们生食的习惯。由于熟食能缩短消化过程,使更多的养料被人体吸收,并使血液中的化学成分有所改变,促使人的体力增加、脑髓发达。如30万年前的北京人的平均脑容量为 1059毫升,一万年前的山顶洞人的脑容量为1200—1500毫升,已达到现代人的脑容量变化范围,身高也与现代华北人的身高接近。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遍布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说明古今人类在这块大地上的活动范围,已相当宽广。

距今一万年前,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进入全新世以后,地球的气温逐渐变暖,人类渐渐走出山区,移向平原地区活动。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人们选择了邻近水源的地点聚族而居,建造房屋,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原始农业,开始了定居生活。磨制和钻孔技术的普及,使各种石质工具的制作趋于规范、定型,更适合各种不同的用途。考古学家经过长期探索、研究,发现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分布,与当代中国的人口布局十分相似,相对集中于河网密布的东半部。人们的食物结构也是南方种植水稻、北方种植粟稷。在距今9000年前,就已经出现栽培稻,说明水稻的发源地在中国而不是印度。8000年前的先民已经雕琢出玉器,发明了纺织技术,在音乐方面出现了七声音阶,可以吹奏旋律,还出现了刻划符号。7000年前的遗址中出土的独木舟和木桨,说明已经有了水上交通工具,牛已被驯养。 6000年前仰韶文化的居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彩陶文化,还出现了用夯筑技术建造的小城堡。5000年前已养殖桑蚕,并用蚕丝织出了丝织品,还掌握了人工冶铜的技术,铸造出青铜刀一类小工具。4000年前出现了文字,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各有一批古代城市在地平面上崛起。古文献中记载的神农氏种植五谷,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蚕丝,他的大臣发明文字、舟车以及黄帝战蚩尤等,因这些发现而说明这些传说并非虚妄,它们包含了不少历史的影子。这些发现还说明,中华文明确实是源远流长。

古代居民聚族而居,所以在今天发掘的遗址中可以看到居住时形成的聚落,在墓地中看到排列有序的墓群。人们在漫长的岁月中繁衍生息,人口不断增长。当增至一定数量时,就像细胞分裂那样又分离出新的氏族。它们之间以血缘为纽带,形成规模较大的部落。在原始社会后期,中华大地上有许多氏族、部落和部族。古史学家将它们分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其中华夏集团以黄帝族和炎帝族为主体。它们最初居住在今天的陕西,后来分别向东发展,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它们与西进的东夷集团、北上的苗蛮集团发生过多次战争。传说在涿鹿之战中,黄帝和炎帝打败了以蚩尤为首领的东夷集团,使华夏集团的势力扩大到今天的山东境内。为了争夺联盟的首领,黄帝和炎帝在阪泉大战,炎帝战败。地处北域的黄帝乘势南下,使炎黄二族的势力达到长江和汉水流域,华夏集团的势力得到空前的扩展。以后的虞、夏、商、周都是黄帝的后裔,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确立了华夏的特定地位,黄帝也成了华夏的共同祖先。

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低下,人们只有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人们各尽所能、共同劳动、平均分配食物。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选举公正、贤能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进行生产、抵御外来的侵扰。因此,古史传说中出现了尧举荐舜、舜举荐禹,禹先举荐皋陶、皋陶死后又举荐益当部落首领的故事(但并没有成功),历史上称这种作法为「禅让」。这是一个人人平等、财富公有,因而没有争夺欺诈、也没有盗贼劫掠的时代。古代史学家们称这个时期的社会为大同社会。

古代居民为了求得生存与发展,在恶劣的环境中与各种自然灾害顽强地进行斗争。其中大禹治水的故事流传久远:面对滔滔洪水,野兽肆虐,尧为了把民众从水患中解救出来,命鲧去治水。鲧用堵塞的办法治理,虽经九年努力,仍以失败告终。于是,舜命禹治水,禹总结了鲧治水的经验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他一心一意地率领民众兴修水利、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八年(一说十三年)时间,终于征服了水患。这个传说反映了古代先民在自然灾害面前不屈不挠、积极抗争的无畏精神。

随着生产力提高,一个人的劳动所生产的价值超过他本人的消费而有了余额时,俘获的战俘不再被杀死了。他们沦为奴隶而被强制进行劳动生产,他们创造的财富被主人全部占有。这样,私有制出现了。考古学家在龙山文化中发现了有的墓葬有棺有椁,有许多陶器、玉石器、象牙器和象征财富的猪下颚骨等随葬物品;有的墓葬只有一个不大的墓穴和几件陶器;还有一些死者身首异处,既无墓穴、也无随葬物品,甚至被丢弃在废弃的窖穴或沟壕之中。这说明,这些死者身份、地位和占有财富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一些首领利用他们的特权首先富裕起来。贫富分化的不断发展,氏族与部落内的掌权者首先成了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内部产生了不同的阶级,表明原始社会到了末期。在这种情况下,族与族之间以掠夺奴隶和财富为目的的战争频繁出现了;为防御敌对一方的掠夺和侵扰,它们各自筑起了一座座高耸的城池;为适应战事的需要,兵器的生产受到普遍重视:为维护特权者的利益,他们摈弃过去的习惯法,制订了新的制度法规;「禅让」制度也不可能继续实行,必然为新的制度所代替。因此,到夏禹死后,禹之子启杀益而夺取首领的位置,开创了父传子、家天下的新时代,称为小康社会。从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世袭制王朝 ——夏代。

Ⅶ 三皇五帝时期 大禹之父鲧治水为什么失败

传说中鲧采取的是“堵”的措施,水来了就堵住,最后堵不住了自然就失败了。而禹是用疏通的方法,将水引流到别处分散

Ⅷ 大禹治水是历史故事吗

大禹治水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事件,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一段辉煌的历史!是真正的历史记录

Ⅸ 上古时代,中国为何不建诺亚方舟避水为什么学者说,这是中国强大的秘密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蛐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淮南子·览冥训》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那就是但凡比较出众的古代文明,在上古时期一定会有关大洪水的记载。

我国上古时期不用说,大禹治水的传说人人都有听闻过,如今更是发现了当初大洪水所造成的土壤层;而禹他爹鲧也是个著名的治水专家,治理洪水长达九年,当然没有彻底治好,所以才有了之后的大禹接手之事。




大禹9过家门而不入,终治洪水;而他的父亲虽然没有成功,在《山海经》中却也有这么一段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秦修建的灵渠跟都江堰一直都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之后历朝历代的帝王在治理水患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这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代表了我们面对困难不避让,不妥协,应用面对的士气。正是中国这股不服输的劲儿,才让我们哪怕在近现代史进程中落后了西方列强数百年的时光,却能够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迎头赶上,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正是中国强大的秘密!

Ⅹ 上古洪水的时期,中国为何不像西方一样建造方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那就是但凡比较出众的古代文明,在上古时期一定会有关大洪水的记载。

我国上古时期不用说,大禹治水的传说人人都有听闻过,如今更是发现了当初大洪水所造成的土壤层;而禹他爹鲧也是个著名的治水专家,治理洪水长达九年,当然没有彻底治好,所以才有了之后的大禹接手之事。



大禹9过家门而不入,终治洪水;而他的父亲虽然没有成功,在《山海经》中却也有这么一段记载:“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湮洪水。”秦修建的灵渠跟都江堰一直都是我国著名的水利工程,之后历朝历代的帝王在治理水患方面都下了很大的功夫。

这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华夏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代表了我们面对困难不避让,不妥协,英勇面对的士气。正是中国这股不服输的劲儿,才让我们哪怕在近现代史进程中落后了西方列强数百年的时光,却能够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迎头赶上,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正是中国强大的秘密!

与上古水利工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假山景观设计工程 浏览:862
哈尔滨工程造价招聘 浏览:937
建筑工程土建劳务分包 浏览:632
道路监理工程师 浏览:476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在本校吗 浏览:370
河北工程大学保研率多少 浏览:287
有学质量工程师的书吗 浏览:479
康乐县建筑工程公司 浏览:569
助理工程师二级 浏览:872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级考试时间 浏览:9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研究 浏览:881
工程造价图纸建模 浏览:888
辽宁恒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93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 浏览: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兴趣爱好 浏览:316
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浏览:388
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浏览:3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浏览:858
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管理条例 浏览:270
云南工程监理公司排名 浏览:673
© Arrange www.xlginn.com 2013-2022
闽ICP备16026587号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