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西省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张毅刘瑾王平波
(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太原,030024)
摘要本文分析了山西省由自然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和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状况。针对水动力条件的改变是影响自然地质灾害变化的重要因素出发,根据未来13年降水量的变化预测了自然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按照矿产资源开发总体规划、公路交通发展规划和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等预测了工程活动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山西
地质灾害是指各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危害,它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损害。地质灾害从其形成的动力条件可分为自然地质灾害与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两大类。山西地处高原,地形高差大,地质条件复杂,降水量集中,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动力条件充分,属自然地质灾害易发区,历史上自然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的特点。山西是一个矿业开发大省,随着采矿深度和广度的增大,全省由采矿引起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人为地质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十分严重。另外,山西铁路、公路的修建,重要城市附近地下水的集中超量开采,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人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10亿元,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受潜在地质灾害威胁的人员和财产数量惊人。近几年,虽然山西省有关部门在自然与人为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省内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成灾规律、分布现状尚未完全查清,地质灾害依然是影响山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阻碍省内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控制和减轻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山西省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问题。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刻不容缓。
山西省地质灾害从灾害形成的动力条件来看,可分为自然因素形成的地质灾害与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两大类。在地质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致灾动力条件的变化是决定自然地质灾害变化趋势的决定性因素,而人类工程活动及其产生的废弃物的堆放则是人为地质灾害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下面据此对全省自然与人为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作定性预测。
1山西自然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山西自然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构造型地裂缝、黄土湿陷型地裂缝等。从自然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情况来看,崩塌、滑坡、泥石流是主要的致灾体,其次是构造型地裂缝。因黄土湿陷型地裂缝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小,且没有人员伤亡的记载。
自然地质灾害的形成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与水动力条件。在上述条件中,对于自然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的任一地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条件都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基础条件,其变化是缓慢的,只有水动力条件随降水强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水动力条件的变化对自然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山西省自然地质灾害的研究表明,泥石流、滑坡、崩塌与降水量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连绵细雨过后突降暴雨或连续多年降水量偏大的年份,最易诱发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黄土湿陷型地裂缝与降水量也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大雨过后最易出现这些地质灾害。以原平市为例,在2001年进行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中,查出该区20世纪90年代共发生滑坡地质灾害8起,这8起滑坡地质灾害的形成时间集中分布在1995年(2起)与1996年(6起)的6、7、8月间。查阅原平市历年降水量资料,其多年(1954~2000年)平均降水量为436mm,1990~2000年降水量为250~700mm,而1995~1996年降水量为600~700mm,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250mm以上,为90年代的最大值。在这两年中,其6、7、8月降水量分别达到了120mm、250mm、290mm左右,较其他年份的月降水量大1倍以上。连续两年充沛的集中降水,导致了该区滑坡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太原市1996年8月4日发生的特大泥石流地质灾害,也是在其上游太原西山、古交矿区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暴雨的条件下形成的。
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受到海风的影响,形成较强的大陆性气候。同时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冬季长而寒冷干燥且降水少,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且干旱严重,秋季短而天气温和的气候特点。山西省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北差异大,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0~650mm之间。在全年总降水量中,春季占15%~20%,夏季占50%~75%,秋季占15%~30%,冬季占2%~3%。每年的7~9月份降水量高度集中。全省年降水量的分布有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山区大于盆地20%的特点。山西省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常有连年少雨干旱现象,降水量有10~13年丰枯变化周期。山西上世纪90年代到目前降水量属偏枯年份,较80年代降水量减少约2.8%。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近十几年降水量偏枯周期的结束,在未来的13年中,山西将进入降水量偏丰周期,降水量会较前十几年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在降水量增大,水动力条件增强等因素影响下,山西今后13年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会随降水量的变化而逐渐增大。但由于近几年山西省加大了地质灾害的宣传力度和防治力度,地质灾害受灾区和隐患区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明显增强,虽然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会逐渐增大,但由自然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会得到有效控制。
2山西人为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山西省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采空地裂缝、采空地面塌陷等灾害,主要活动包括矿山开采、修路切坡、建筑切坡等。在工矿企业密集分布区、城市居民密集居住区因过量抽取地下水,会诱发地面沉降、水位下降型地裂缝等人为地质灾害。从人为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情况来看,采空地裂缝、采空地面塌陷、采动滑坡、采动崩塌是主要的致灾体,过量抽取地下水诱发的地面沉降、地裂缝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大。而修路切坡、建筑切坡诱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相对较小。
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与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20世纪70、80年代,山西中小矿山遍布,县乡级公路及国家一、二级公路的修建蓬勃开展,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崩塌、滑坡、地裂缝、地面塌陷、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具有点多面广,发生频率高,累计损失大等特点。进入90年代以后,公路建设进入高速公路时代。由于高速公路建设对选址、勘察、设计、施工、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使得因修路切坡造成的地质灾害明显减少。目前,山西省尚无因修建高速公路诱发人为崩滑或高速公路受到人为地质灾害破坏的记载。山西省以煤矿为主的矿山开采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进入了规范发展的时期。行政主管部门关停并毁了一大批违法小煤矿,使山西矿业秩序得到了根本好转。由私挖滥采、越界开采造成的地面塌陷、房屋损毁等人为地质灾害得到明显控制,以开采煤矿为主的矿山地质灾害由治理前的突发性、随意性转为在人们控制与预测范围内规律性的发生。由矿山开采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明显减轻。
根据山西省公路交通发展规划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在今后13年的规划期内,山西公路交通建设仍以高速公路的建设为主,预计由修建高速公路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轻微,远小于低级别公路修建时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
从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来看,山西省2005年近期规划目标主要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煤炭开采总量控制在3.0亿t左右;矿业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优化,煤炭工业通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综合开发利用为主转变来提高整体素质,巩固煤炭工业基地地位,组建三大煤炭集团公司;继续关闭非法开采、矿井回采率低、威胁大矿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破坏生态环境和污染严重的小煤矿,使全省煤炭矿山缩减到3000个以内;调整矿山规模结构,形成以大、中型矿山为骨干,大中小协调发展的格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初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乱采滥挖、破坏性开采基本消除;新建矿山开采规模与矿床储量规模基本适应,煤炭资源矿井回采率明显提高;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得到初步改善,矿山环境监督管理得到加强,不再新建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利用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开采矿产资源实行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制度,矿山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率明显下降,矿山“三废”治理率明显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到20%,新增矿山土地复垦面积1.5万公顷。全省2010年远景目标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初步实现根本转变,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具有竞争力的、以规模经营为主干的新型矿业经济体系。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调整和改善,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矿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从上述近期与远景规划目标来看,山西省矿业开发在保持总量基本不变的原则下,将逐步实现以大代小,形成以“大集团”规模经营为主干的新型矿业经济体系,并保持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同时,山西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还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相关规划、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等原则,将山西省矿产资源进行了规划分区,共划分为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和保护开采区四类。从矿业布局来看,随着大同、阳泉、汾西、太原西山等主要矿区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沁水煤田北翼的寿阳、河东煤田的柳林、保德、河曲、偏关等地已成为山西煤炭大军开辟的第二战场,在这些地区正在陆续建设一批一期工程年产量即达60万~300万t的大中型矿井,有些矿井规划年产量达900万t(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公司上榆泉—大塔矿区)。可以预见,随着这些大中型矿井的陆续投产,上述地区地质环境条件会急剧恶化,采煤诱发的地裂缝、地面塌陷、采动崩塌、采动滑坡、水资源破坏等人为地质灾害会大量发生。因此,规划期内,山西省除原有大同、朔州、轩岗、太原西山、阳泉、汾西、孝义、霍州、潞安、长治、晋城等已采区(有些已近采空)因采煤造成的地质灾害逐渐加重外,上述新采区将来也会诱发许多地质灾害。山西省由采矿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有加重的趋势。但由于这些大矿有着严密的生产规划与环境保护规划,其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都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地质灾害,具有预见性与规划性,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
随着采矿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山西省采矿废弃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堆放点越来越多。根据山西省部分地区《矿山尾矿、固体废料、土地复垦、地质环境保护调查整治报告》,山西省部分地区矿山尾矿及固体废料排放量如下(表1)、(表2):
表1山西省部分矿山尾矿排放量统计表
表2山西省主要矿区固体废弃物排放量表
另外,受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及西部大开发政策驱动,近几年山西省新建了大批一期工程规模即达600~1200MW的大型火力发电厂,每个火力发电厂的灰渣年排放量达35万~70万m3,按全省已有和在建火力发电厂数量估算,全省火力发电厂年排灰渣总量在1000万m3以上。这些矿山尾矿、固体废料及电厂灰渣数量巨大,分布面广,且多分布在山区沟谷中,构成了山西省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重要物源。在较大暴雨条件下,这些物质极易被冲出沟谷,形成泥石流地质灾害。因此,规划期内,山西遭受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泥石流地质灾害破坏的危险性呈增高趋势。
根据调查,太原市娄烦县境内的尖山铁矿、朔州市的平朔露天矿、运城市的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太原西山矿区、太原东山采石场等地在规划期内都有可能发生人为因素诱发的泥石流地质灾害。这些泥石流地质灾害一旦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将会十分严重。
山西因过量抽取地下水诱发的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人为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工矿企业集中的大中城市,如太原、大同、临汾、榆次等地。其中以太原市地面沉降发生的时间最早,成灾范围及下沉量最大,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太原市地面沉降因过量抽取地下水引发,地面沉降范围与深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围具有很好的吻合关系。地面沉降灾害一旦形成,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难以恢复,只能以控制沉降范围与下沉量为主要防治目标。根据山西省水利部门规划,引黄工程南干线和太原市黄河水源供水工程的设计供水能力是依据现状太原供水区的缺水量和地下水超采量这两部分水量之和,再加上城市发展所增加的需水量确定的。因此,在引黄工程新水源通水的同时,太原市将根据不同地下水单元超采情况,关闭部分地下水开采井,以扭转供水区地下水超采局面,实现良性循环,满足生态环境与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保证引黄工程长期稳定运营。目前准备实施的调控方案为:2003年引黄供水后,重点取水户年开采量将由27335万m3减少为18407万m3,压缩地下水开采量8803万m3/a,占超采量的82%,其中盆地孔隙水4952万m3,岩溶水3743万m3。加上分散取水户的调控,届时太原市地下水的超采形势将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到2005年引黄供水量增至80万m3/d时,再压缩开采量4309万m3/a,调控区地下水将得到恢复性涵养,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引黄北干线的大同市朔州市黄河水开始供水后,地下水保护方案与太原近似。在另一个超采严重的地区—运城地区,则结合禹门口、尊村提黄工程和浪店水源工程的建成、配套、供水,压缩区内工业、农业的地下水开采量0.8亿m3/a,占该区超采量的56%,替代以黄河水。因此,规划期内,山西以太原市、大同市为主的大城市的地面沉降灾害会得到控制,但中小城市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工农业快速发展,用水量剧增,有可能使原有的地面沉降灾害加重或出现新的小范围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地质灾害。
『贰』 菏泽市水利局的大事件
治淮60年来,菏泽市开展了大规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开挖治理河道,加强涝洼地治理,初步建成防汛排涝、抗旱灌溉水利工程体系,水利建设和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为保障全市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中国成立时,菏泽地区水系紊乱,排水能力极弱,内涝灾害频繁。在1952年郓城县十二连洼试办沟洫畦田工程取得较好效果后,相继在全市范围内兴修沟洫畦田,以拦截径流、分割雨水、就地入渗、减少洼地积水。这项工程的兴办,在一般雨型下,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治涝作用,但是这项工程治涝标准低,遇超标准降雨量时,涝灾仍不能避免。在当时缺乏排水设施条件下,通过对涝洼治理中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使人们认识到,只有以排水为基础,按水系进行规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涝灾之苦。为此,从1965至1972年,菏泽市按照“高水高排,低水低排,洪涝分开”的原则进行了大规模水系调整,先后开挖了东鱼河、洙赵新河。东鱼河开挖治理,对降低南阳湖水位,减轻万福河流域洪涝灾害效益非常显著。洙赵新河开挖后,为洙水河、赵王河上游排水打通了出路,减轻了梁济运河的洪水压力。期间,还对万福河、太行堤河和黄河故道的干、支流进行了开挖治理。通过连续几年的水系调整和河道治理,菏泽市境内形成了东鱼河、洙赵新河、万福河、太行堤河和黄河故道五个水系,从根本上改变了雨大成内涝、雨小客水淹的历史局面。
上世纪七十年代,治水工程仍以治涝为主,重点对排水骨干河道进行了支流配套,先后开挖了东鱼河南支、东鱼河北支、胜利河、鄄郓河、郓巨河等较大支流,建成了一大批排涝泵站和控制建筑物,为菏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安全保障。同时相应治理了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45条,50至100平方公里的支流41条,50平方公里以下的排水沟92条,整个菏泽市的排水能力是解放初期的6.5倍。洙赵新河流域遭遇1993年连续特大暴雨后,当年开始又对该流域内的洙赵新河干流和支流进行了清淤治理,同时清淤拓宽了闫潭引黄送水干线,2000年后再度清淤治理东鱼河干支流。进入二十一世纪,菏泽市又大规模对河道和灌区进行了工程配套,实施了东鱼河和洙赵新河二期工程配套,以及六大灌区的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04-2006年维修改造市管桥梁370座、县管桥梁500座。
菏泽市先后成立了东鱼河、洙赵新河、闫谭、谢寨引等工程管理处,加强了对市级骨干水利工程的管理。1980年前后,全市水利工作重点由建设转向管理,开展了水利工程查安全、查标准、查效益、定措施、定综合经营、定发展规划的“三查三定”工作,摸清了工程现状,建立了技术档案,加强了经营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2008年对未完成了四个工程管理单位的体制改造,使工程管理处的经费来源由单位自理改为财政拨款。2005年开始实施以队伍建设优秀、工程管理优良、综合经营优化、闸所环境优美、安全运行无事故为内容的“四优一无”闸管所达标创建活动,有力促进了闸管所基层队伍稳定、管理水平提升。2008年开始组织实施夏季防汛除涝建设会战,加上每年一次的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改善了田间排灌条件。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菏泽市流域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河道有199条,长3157公里。其中大于300平方公里的河流30条,长949公里;100-300平方公里的河流30条,长832公里;1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支流151条,长1376公里。骨干河道主要有洙赵新河、洙水河、鄄郓河、郓巨河、郓城新河、万福河、东鱼河、东鱼河南支、东鱼河北支等。设计除涝流量1619m3/s,防洪流量3330m3/s,除涝面积达到552万亩。全市现有机井保有量达到13.5万眼,年均引黄河水12亿立方米。目前,菏泽市基本实现了“河河相连,河沟相通”和“旱能浇、涝能排”的防汛抗旱建设目标。
水库建设和除险加固
治淮60年来,菏泽市平原水库建设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以蓄水发展灌溉为目的,兴修了太行堤水库、浮岗水库等;以向城乡居民和企业供水为目的,兴建了西城水库、临濮沙河水库、南湖水库等。现在菏泽境内有1座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6座小型水库,总库容为2.15亿立方米,总兴利库容为2.00亿立方米。
1958年至1960年,菏泽市以引蓄黄河水、发展农业灌溉为目的,利用黄河故道和背河洼地,在曹县兴建了竹节式太行堤水库群,同时兴建了浮岗、智楼、党楼三座附属水库。成武县智楼和党楼水库库容分别为0.4、0.22亿立方米,是利用常年积水的死洼而成,浮岗水库是利用了单县南部咸丰故道和二堤之间的洼碱地而成,库容0.95亿立方米。太行堤水库的南堤利用了高出地平线近10米的故黄河高滩,水库总面积为248平方公里,自上而下由白茅、魏湾、刘同、万楼、土山集、仲堤圈、望鲁集等七个水库串联而成,总库容为9.4亿立方米,各库之间均筑有格堤,格堤之间用连通沟连接,并建有节制闸,以调节水位。1958年建成并蓄水。但由于施工质量差、截渗工程弱、灌区工程不配套,造成水库倒闸塌方、周边土地盐碱化、灌区内涝现象严重,1962年停蓄还耕,库区移民陆续返库定居。随着农业发展抗旱用水的需要,1972年恢复了太行堤三库的小面积蓄水工作,1983年菏泽市开始利用曹县太行堤三库和单县浮岗等水库等进行调蓄。浮岗水库1997年被列入山东省平原水库投资计划,次年开工建设,水库面积19平方公里,总库容1.04亿立方米,总投资9828万元,2000年蓄水运行。
2009年,菏泽对浮岗水库和太行堤三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单县浮岗水库工程总投资9416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大坝工程、连库闸工程、泄水洞工程、入库涵洞工程、出库涵洞工程,泵站工程。曹县太行堤水库工程总投资5469万元,主要建设内容有围坝工程、引水闸工程、泄洪闸工程、退水闸工程、放水洞工程、排渗泵站工程。两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计划2010年底完工。
为向工业供水,1990年建成了鄄城县临濮沙河水库,水库距菏泽电厂24.8公里,总库容1225万立方米,自建成以来一直向菏泽电厂供水。2008年建成的开发区南湖水库,是东鱼河截污导流扩大治理工程中的一部分,占地1300亩,库容400万立方米,主要向城区工业供水,兼做城市水利风景区。为向城区居民供水,2007年建成了牡丹区西城水库,水库呈不规则八边形,占地3380亩,库容1290万立方米。西城水库较好解决了菏泽城生产生活供水不足、饮用水水质差的问题。2009年5日,省水利厅厅长杜昌文调研菏泽水利工作时指出,要利用平原水库保障群众饮水安全。随后在6月召开的全市饮水安全暨防汛除涝工程建设现场会上,对饮水安全工作提出了“四个转变”,即工作目标上由喝“方便水”转变为喝“安全水”,水源选择上由地下水转变为地表水,规划思路上由行政区划为主转变为供水区域为主,工作重心上由进度质量并重转变为质量优先兼顾进度。地表水源主要就是利用平原水库引黄黄河水。
近年来,菏泽市平原水库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建成了浮岗水库、太行堤水库、界牌水库、鸭子圈水库、西城水库、临濮沙河水库、南湖水库等;正在建设的大野水库、文亭湖水库、坝头水库即将完工。今后再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达到每县至少有一个平原水库,并逐步把所有水库逐步串联起来,进一步提高全市水资源保障能力。 治淮60年来,菏泽市水土保持事业跨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累积投资8896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8.34平方公里。
菏泽市地处黄泛平原,由于受历史上黄河多次泛滥影响,致使风沙区面积大,微地貌复杂,岗坡洼相间,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境内水土流失有风蚀和水蚀两种,并以风蚀为主。风蚀一般在2-5月份最为严重,其次是11月至次年的1月,水蚀一般在6-9月份为最强。另外,随着生产建设、资源开发活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为加剧了水土流失。菏泽市水土流失重点区,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东沟、临濮沙河、郓城新河,以及东明县境内因黄河决口遗留下的三条沙带。1984年菏泽地区成立了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各县也相继设立了水土保持办公室。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工作得到规范和加强,全市共有监督执法队伍280人,累计开展水土保持执法检查360次,查处违法案件50多起,人为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1995年出台了《菏泽地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随后各县(市)政府相继颁发了《水土保持法》的实施办法,全市风沙区重点乡镇,制订了具体的实施细则,重点治理片内的行政村也都制订了水土保持村规民约。
60年来,菏泽市为全面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实行集中、连续、综合治理。以治沙改土为中心,以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开发与保护并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把治理水土流失同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0年,菏泽市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8.34平方公里。其中,共建基本农田114696公顷、水保林43814.1公顷、农田林网28239公顷,种草1104公顷,建成小型蓄水保土工程921座,落实治理成果管护面积62367.5公顷,完成土石方2755.78万方,总投资8896万元。全市涌现出了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示范工程。如巨野太平、定陶陈集、郓城西沙河、曹县邵庄、单县高韦庄、鄄城张楼风沙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凡是经过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地区,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给当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治理区林木覆盖率平均提高12个百分点,年平均增加蓄水保水量460万立方米,保土量35.7万吨,年可增加粮食产量746.7万公斤,增加经济收入1482.3万元。
近几年来,菏泽市水利局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为指导,以保护水土资源为中心,以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建设生态示范小流域为目标,在继续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充分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植被恢复、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目前,新实施生态修复面积1885公顷。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筑路、采矿、房地产、取土等,对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观的破坏加剧,造成了水土流失。菏泽市水利局主动与项目业主联系,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加大宣传力度,向项目单位积极宣传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及履行水保法律法规的重要性。深入一线,调查取证,建立项目档案,积极为市县招商引资项目补编了水保方案。通过加大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力度,使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执行工作得到了有效实施。全市共收缴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800余万元。今后,菏泽市将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建设,科学规划实施,采取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治淮6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菏泽市水资源管理事业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要求,着力强化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工作,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绩。
菏泽市可利用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地下水和黄河客水。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656毫米,每年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6.21亿立方米、地下水16.7亿立方米,当地人均水资源量243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198立方米。自1965年以来每年平均引黄河水12.78亿立方米。
菏泽市出台了《菏泽市地表水源地保护办法》、《菏泽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法规制度,建立相对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框架,强化了水资源管理职能,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力量,提升了我市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社会认知度。通过广泛开展节水宣传,增强群众惜水节水意识,营造节水社会氛围,使节约用水工作深入人心。大力推广普及农业节水灌溉新技术,积极引导农民摒弃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方式,着力发展喷灌、微灌以及小白龙等节水灌溉方法。在城市新建小区大力推广节水器具,加强工业企业节水改造项目落实的监管,严格审查新上项目“节水”三同时,把节水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2006年以来全市万元GDP取水量连续每年下降幅度都在9%以上。
积极开展水资源管理保护立法,严格落实各项水资源保护措施,改善水生态环境。细化水源地保护各项措施,落实水源地保护责任,对省划定的8个地表水一级水功能区和14个二级水功能区进行严格分类管理,开展了全市水功能区确界立碑工作,对全市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进行经常性化验检查,加强河道取水口、排污口的巡查工作。2008年开展了大规模封闭自备井和严查违法打井的活动,出台《菏泽市地温空调用水管理办法》,推进地热井开采、低温空调用水的规范化管理。
2001年菏泽市各县区相继挂牌成立水务局。2007年开始着手谋划推进城乡水务统筹工作,编制了《关于加快实施城乡水务统筹示范工程的调查报告》、《菏泽市水务统筹示范工程规划方案》等文件,2008年12月25日,菏泽市委召开常委会确定启动实施市级水务统筹改革工作。将原隶属于市建设局的市自来水公司、西城引黄供水水库、污水处理厂、节水办,原隶属于市市政局的城市防汛、排水所、赵王河公园管理办公室、环城公园管理办公室等机构、职能、资产和人员全部划转市水利局。菏泽市市级城乡水务统筹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水务一体化管理框架基本形成。
积极开展水资源的调查评价、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加强对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编制完成《菏泽市水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等水资源规划,为全市水资源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严格水资源论证制度,凡是新上项目需用水的,必须编制水资源论证报告依法办理取水许可,2009年全市统一换发了新版取水许可证;2007年开始投资100余万元建设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工程,建成了以用水大户为主的水量监测系统、以市管河道节制闸为监测点的地表水监测体系、以城区地下水监测为主的地下水位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了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系统。规范自备井用户的管理,对全市所有自备井进行了登记,对取水井拍照存档,为加强取用水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按照省政府135号的要求,我市积极推进水资源费的征管工作,水资源费征收标准、征管秩序明显得到规范,征收数额逐年上升,全市水资源费征收总额已由2003年的不足400万元提高到2009年的1400多万元。 菏泽治淮60年的历史,经历了从“人定胜天”思维方式到“尊重自然、维护生态”治水理念的转变。特别是近年来,菏泽治淮坚持人水和谐目标,形成了以生态河道为线,以水利风景区为点,以水生态价值为魂的生态水利发展框架,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
加快生态河道治理。在基本完成骨干河道清淤治理的基础上,实施堤防全线绿化美化,构筑了1000公里的生态长廊。严格河道排污口审批管理,加强22个水功能区管理,坚持对3条河流断面水质进行经常性监测,努力促进水质改善。对东鱼河截污导流工程进行扩大治理,调蓄能力由400万方增至800万方。
加强水资源生态性开发。出台《菏泽地表水源地保护办法》,对重点水库、河道和城市供水水源地实施严格保护。确立以黄河水为水源的饮水安全思路,加快水库功能置换,规划新建10座平原水库,积极构筑饮水安全工程体系。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有效涵养地下水源,关闭菏泽城区自备井210眼,地下水超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实行集中、连续、综合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58.34平方公里。其中,共建基本农田114696公顷、水保林43814.1公顷、农田林网28239公顷,种草1104公顷。治理区年平均增加蓄水保水量460万立方米,保土量35.7万吨。
加强水体生态性治理。菏泽市区现有污水管网130公里,覆盖率为30%;建成和在建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9万吨,污水处理率为85%。年均为赵王河公园和环城公园补水换水近1亿立方米,加强公园水体日常物业化保洁管理,在赵王河公园投放260万尾鱼苗,水体生态系统结构逐步建立。
加强水工程的生态性建设。力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中,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人文景观建设的有机结合。正在实施的东鱼河截污导流工程,不仅是拦蓄部分县区下泄中水、加强中水回用的公益性工程,还将是横贯菏泽城区南部的独特景观带。工程完工后,将建成长达15.1公里的生态水域,河面宽度190米,水域面积约5350亩,构筑成菏泽城南一条碧绿的飘带。
加快水利风景区建设步伐。全市已形成11处水利风景区。赵王河公园全长8公里,总面积为3046亩,其中水面面积1457亩,从南至北分为城市公园、文化休闲绿地、多样性主题公园、湿地生态保护及旅游区4个景观区,已成为菏泽市区最具现代气息、地方特色和生态价值的重要景观带。依托原护城河建设的环城公园周长6公里,包含一条环城水带、两个文化聚落、三处广场、十大公园景点和众多的休闲绿地,规划总面积1950亩,其中水面面积830亩,形成树木繁茂、绿草茵茵、四季常青的生态景观园,有效改善了菏泽老城区生态环境。
『叁』 运三铁路的防护措施
(1)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运城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本项目在跨黄河时,涉及到2处自然保护区,分别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山西运城湿地自然保护区。因二者以黄河河道中心线为界,线路过黄河无法绕避。本次采用公铁两用桥形式沿原批复的公路桥线位穿越保护区,保护区范围不设车站,建设单位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2)三门峡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沿黄河而设,且部分景区与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叠。因此,当选择公路桥桥址进行公铁合建跨黄河特大桥时,运三铁路工程无法绕避该湿地公园。湿地公园范围不设车站,建设单位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3)引黄干渠
工程在姚孟村附近以桥梁形式一跨通过运城尊村引黄干渠,干渠东侧为柏油道,道旁为小块农田及大片厂房,干渠西侧为大片农田。干渠被当地水利部门划为水源保护区,建设单位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4)文物
工程以桥梁形式一跨通过运城市盐池禁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禁墙两侧各50米范围为该文物保护范围,建设单位按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5)生态环境影响和措施
①本工程路基工程将永久占用部分耕地,临时占地主要为临时材料厂、制存梁场、铺轨基地、拌和站、临时便道及取、弃土场等。
②临时占地在施工结束后尽快恢复植被或复耕,加强铁路沿线及生产、生活区的种草、种树等绿化工作。本着多绿化少硬化的原则进行设计,充分利用站、段、工区的房前空地种植灌木、花草及树木,在道路两侧种植乔木绿化;区间在不影响路基稳定和行车安全条件下,在铁路两侧种植乔木及灌木。
③取、弃土场的选择结合地方规划,避免占用耕地良田,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工程后及时采取复耕、撒草籽、绿化等措施,取土场也可根据当地部门要求用于其它用途。
④新建桥涵位置选择时,尽量顺天然洪水流向自然河沟布置,避免大改沟;跨越重要的排洪河流,河堤上下游进行铺砌防护,桥孔满足防洪要求;施工时避免弃土堵塞、压缩河道,施工完毕后立即将挖基余土、弃碴及泥浆等及时外运处理,恢复天然河床以利排洪;在选择桥涵孔径时,避免桥涵前积水过高,淹没时间过长而引起破坏河沟附近的生态环境。
⑤隧道认真贯彻“早进晚出”的原则,尽量减少对地表的破坏,保护好地表植被,洞壁做好渗水防护工程,洞口范围设置截水沟和排水沟,减少水土流失。隧道边仰坡尽量少开挖,减少对地表的扰动。边仰坡开挖后,用浆砌片石防护。同时,做好隧道的防漏水措施,对隧道上方有村庄的隧道加强施工期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⑥合理安排各项环保与水保工程施工。路堤边坡防护工程,边沟、侧沟、天沟等排水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进行施工,及时防护,线路及站场绿化在土石方工程基本结束后,立即安排进行。 (1)全线昼、夜等效声级基本满足GB12525-9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GB12525-90)修改方案》昼间70dBA、夜间70dBA标准要求;功能区昼、夜等效声级不同程度的超过相应标准要求。
(2)正线轨道按一次铺设跨区间无缝线路设计。全线铺设有砟轨道。在中条山隧道内铺设无砟轨道。新线开通前进行钢轨打磨,以减少噪声、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由于本工程引起的超标情况,采取声屏障、隔声窗等措施后满足相应标准限值或满足房屋使用功能。优先考虑声屏障措施,其次考虑对受声点进行局部防护。
对敏感点规模较小或不适于采取声屏障措施的敏感点采取安装隔声通风窗的敏感点防护措施。
学校确保达标,或室内满足其使用功能。
线路经过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路段,采取阻尼钢轨、结合声屏障的措施,保护湿地保护区范围的各种鸟类。
(4)施工期报告书提出的环保措施主要有:合理安排施工场地,噪声大的施工机械远离居民区一侧布置;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高噪声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因生产工艺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或者特殊需要的,应向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加强施工期环境噪声监测等。 部分敏感点铁道外轨30m外Z振级评价量超过铁路干线两侧80dB标准。
评价对部分超标敏感点搬迁。 牵引变电所围墙处产生的工频电场和磁场远低于国家标准,不会对变电所围墙以外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虽然牵引变电在围墙外所产生的工频电场、磁场远低于国家推荐的标准。
列车产生的电磁辐射对沿线居民收看电视的影响可通过接入有线电视网来消除,同时可完全消除车体的反射和遮挡影响。下阶段设计中,根据环评要求预留有线电视入网费,并在本工程投入运营后根据现场实测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本线为电力牵引。本线位于寒冷地区,需设置集中采暖。平陆站设0.7Mw燃煤锅炉。其余布置分散且面积较小的房屋采用电采暖。锅炉采用型煤锅炉,烟气经除尘器除尘净化,烟气排放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的要求。
『肆』 我父亲57年8月由省林校分配到安泽工作 62年相应党的号召 回乡务农 后在运城尊村引黄灌溉局工作 但都是农民
关于六十年代初精减退职老职工生活困难补助问题,北京市有关部门有文件规定。你应该到当地劳动部门询问是否有类似的规定,并向原所在单位申请补助。如果想办理退休手续,需要在当地的社保所办理新农村养老保险缴费手续。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手续因你父亲工龄较短,而且现在实行个人缴费,建立个人账户,你父亲恐怕不具备条件,就不能办理退休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