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三峡大坝各期工程完工时间
1918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文中提出了建立三峡工程的原始设想:“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2月长江水利委员会成立,着手开展长江的综合治理。
1955年开始全面开展长江流域规划和三峡工程勘测、科研与计划工作,1957年底基本完成。
●1970年12月26日,长江葛洲坝工程批准兴建,这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建设三峡工程作实战准备。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完成三峡工程的立法程序并进入实施阶段。
●1993年9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宜昌三斗坪向全世界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完成。
●1998年,三峡工程进入第二阶段的建设。
●2000年,三峡工程机组安装奏序曲。
●2002年10月10日,国务院三峡工程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会议在坝区召开,导流明渠截流前验收工作正式启动。
●2002年10月21日,三峡大坝最关键的泄洪坝段已经全部建成,全线达到海拔185米大坝设计高程。
●2002年10月25日,国务院召开长江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全体会议,同意枢纽工程验收组关于在2002年11月份实施导流明渠截流的意见。
●2002年10月26日,全长1.6公里的三峡左岸大坝全线封顶,整段大坝都已升高到海拔185米设计坝顶高程。
●2002年10月29日,朱镕基总理主持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11次会议,同意国务院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的意见,决定在11月6日进行导流明渠截流合龙。
●2002年11月7日,世界上最大的水轮发电机组转子在三峡工地成功吊装,标志着三峡首台机组大件安装基本完成,从此进入总装阶段。
●2002年12月16日,三峡工程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开始浇筑。三期围堰设计总浇筑量为110万立方米,将与下游土石围堰一起保护右岸大坝、电站厂房及右岸非溢流坝段施工,是实现三期工程蓄水、通航、发电的关键性工程。
●2003年4月11日,三峡工程临时船闸停止通航运行,长江三峡水域拟实行为期67天的断航,至6月16日恢复通航。与此同时,翻坝转运工作全面启动。
●2003年4月16日,三峡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全线到顶,比合同工期提前55天达到140米设计高程。
●2003年4月22日,三峡工程左岸临时船闸改建冲沙闸工程开工。
●2003年4月27日,三峡工程二期移民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三峡移民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三峡库区135米水位线下移民迁建及库底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达到三峡工程按期蓄水的要求。
●2003年5月21日,国务院长江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正式宣布,三峡二期工程达到蓄水135米水位和船舶试通航要求。同意三峡工程6月1日下闸蓄水,并可以在2003年6月份实施永久船闸试通航。
2. 三峡什么时候竣工
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成。
当中国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宣布“三峡大坝全线建成”时,现场的人群爆发出一片欢呼。2309米长的巨坝如银龙卧波,截断巫山云雨,彻底束住桀骜的江水。
青云水利水电联营公司浇筑一大队的混凝土工杨能、李光贤、魏万河、戚文、王生贵、谢占彪完成了最后6立方米混凝土浇筑任务。最后一仓浇筑量为1017立方米,建设者从5月19日凌晨4时开始施工,经过34个小时的高强度连续作业,最终把高坝完整地竖立在深山峡谷间。
三峡大坝是钢筋混凝土重力坝,一共用了1600多万立方米的水泥砂石料,若按1米见方的体积排列,可绕地球赤道三圈多。
三峡大坝是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核心,最后海拔高程为185米,总浇筑时间为3080天。建设者在施工中综合运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施工技术,高峰期创下日均浇筑2万立方米混凝土的世界纪录。
施工中,近万名建设者像“对待婴儿一样对待每一寸混凝土”。春夏秋冬,混凝土温度始终控制在7至14摄氏度之间,和江水同温。施工人员要及时给坝面盖上“保温被”,给挡水面贴上保护膜,每一道工序一丝不苟。“三峡大坝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准。”国务院质量专家组组长、两院院士潘家铮说。
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期待。今年汛期,三峡大坝开始全面挡水,可使长江中下游的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能够有效控制,长江中下游1500万人、150万公顷良田从此解除洪水威胁。
三峡工程迄今已完成投资1260亿元。工程安装了26台70万千瓦的特大机组,年发电可达847亿度。高峡平湖的出现,还结束了川江自古不夜航的历史,万吨级船队可直抵重庆。
3. 三峡工程经历了哪些时间
中国的长江三峡以其雄险奇美的自然风光,曾使历代骚人墨客为之叹服。而更重要的是,它有闻名于世的大峡谷,天下罕见的水力资源“富矿”。如果在这里筑坝拦洪,可以兼收防洪、发电、航运之利,于是,中国的几代志士仁人为设计综合治理长江、福泽子孙后代的三峡工程而在这里构想了半个多世纪。
最早提出三峡工程设想的,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1919年,他在《实业计划》一书中为发展内陆交通而提出一个大胆设想,他认为长江是内河交通的主动脉,其卡口就在川江,于是他提出:“自宜昌而上,入峡行,约一百英里而达四川之低地,……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而内地直通水路运输,可自重庆北走直达北京,南走直至广东,乃至全国通航之港无不可达。”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认为根治长江,除害兴利,是振兴中华的重要措施,因而始终关注长江水利建设。1953年2月19日,毛泽东在“长江”号军舰上,与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就长江的防洪问题进行了长谈。
话题从南水北调一直谈到三峡工程。毛泽东询问林一山怎样才能解决长江洪水灾难,林一山认真向毛泽东介绍了筑堤、修库、活湖等一系列手段,并提出修支流水库群拦蓄洪水和修三峡工程的设想。
此后不久,爆发了1954年的特大洪灾,长江流域损失极为严重。这次水灾促使毛泽东下了最后的决心。毛泽东决定立即开展三峡工程的规划工作,并于1955年请来前苏联专家组及航空测量队。中苏联手,开始了新中国建国后第一次大规模的三峡勘察。
1958年1月,在中共中央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亲自听取了林一山和李锐关于三峡工程的不同见解,并在会议上印发了他们俩的文章。1958年1月,毛泽东委托周恩来总理亲自抓三峡工程。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实施三峡工程的条件还不具备。
1977年7月,邓小平恢复了党内外一切职务。他高屋建瓴地引导全党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在描绘中国四个现代化宏伟蓝图时,三峡工程又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国务院加紧了三峡工程的步伐,多次召集高层次会议研究三峡工程,万里副总理率领中央和有关部委的负责人,专程赴宜昌察看三峡坝址。1981年2月,邓小平在北京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200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汇报,当汇报准备兴建三峡工程时,邓小平说:“我赞成搞低坝方案,看准了就下决心,不要动摇。”
经过两年半的重新论证,1989年3月,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审议稿终于在第十次论证领导小组扩大会上顺利通过。
4. 三峡工程建成时间
三峡工程分三期,从1992年开工,到2009年竣工,总工期17年。一期工程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5. 三峡水利枢纽竣工时间是多少
三峡工程分三期,从1994年开工,到2009年竣工,总工期15年。
一期工程5年(1994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船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升船机的施工,并完成永久五级船闸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已然,三峡水库成为了一座长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6. 三峡大坝竣工于哪一年
1994年12月14日,当今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工程施工总工期自1994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进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配有26台发电机的两个电站年均发电量849亿度。航运能力将从现有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同时运输成本也将降低35%。
7. 长江三峡工程时间
长江三峡工程时间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2012年7月4日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2012年7月4日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8. 三峡大坝建设开始时间与截止时间
三峡大坝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修建,2006年5月20日全线修建成功。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境内,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水电站的主体工程、三峡大坝旅游区的核心景观、三峡水库的东端。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水库长2335米,静态投资1352.66亿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2012年7月4日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2012年7月4日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8)三峡工程验收时间扩展阅读
三峡大坝建设过程: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完成三峡工程的立法程序并进入实施阶段。
1993年9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
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在宜昌三斗坪向全世界宣布当今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胜利实现大江截流,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完成,大江截流后,水位从原来66米提高到88米,三峡一切景观不受影响。
1998年,三峡工程进入第二阶段的建设。
2000年,三峡工程机组安装奏序曲。
2002年10月10日,国务院三峡工程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专家组会议在坝区召开,导流明渠截流前验收工作正式启动。10月21日,三峡大坝最关键的泄洪坝段已经全部建成,全线达到海拔185米大坝设计高程。
2003年4月11日,三峡工程临时船闸停止通航运行,长江三峡水域拟实行为期67天的断航,至6月16日恢复通航与此同时,翻坝转运工作全面启动。
4月16日,三峡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全线到顶,比合同工期提前55天达到140米设计高程。4月22日,三峡工程左岸临时船闸改建冲沙闸工程开工。
4月27日,三峡工程二期移民工程通过国家验收。这标志着三峡移民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三峡库区135米水位线下移民迁建及库底清理工作已全面完成,达到三峡工程按期蓄水的要求。
5月21日,国务院长江三峡二期工程验收委员会枢纽工程验收组正式宣布,三峡二期工程达到蓄水135米水位和船舶试通航要求。同意三峡工程6月1日下闸蓄水,并可以在2003年6月份实施永久船闸试通航。
9. 三峡工程建设进程的时间表
1992年4月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成、177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第一阶段:1997年11月,大江首次截流,长江水位提高了10米,江水沿修建在中堡岛的导流明渠下泄,三峡景观基本不受影响。 (我们在这里)
第二阶段:2002年底至2003年6月,在导流明渠截流后,大坝将逐步蓄水,长江三峡水位将由目前的66米提高到135米,尾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其间张飞庙被淹没,长江三峡内影响航行的暗礁、险滩将大大减少,水面变得平缓。
第三阶段:2006年9月,大坝再次提高到150米,水面及长江三峡景点变化不大。 第四阶段:2009年,工程全面完工,经过20至30年的运行,其蓄水水位最终达到175米,坝前水位将提高近110米左右,每年将有近30米的升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