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钢筋分项工程验收检查有哪些
钢筋分项工程验收要点:
1) 按施工图核查纵向受力钢筋,检查钢筋品种、直径、数量、位置、间距、形状和尺寸。
2) 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构造钢筋和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钢筋接头:如绑扎搭接,要检查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率),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要检查外观质量、取样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是否达到要求、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数量(接头百分率)。
4)做好钢筋隐蔽工程记录。
㈡ 钢筋工程验收规范及标准
工程验收规范这个要求可以告他打一些规范的一些要求使用,所以认为正跟非常不错,而且这个应该可以更好达到这个程度,手上非常不错,真是你身边的
㈢ 样板引路是什么意思
样本引路,指根据设计要求作出基础阶段、主体阶段和装饰阶段中各项工程具体施工顺序、工艺做法、实际使用材料的工程实样,包过重要的部位、关键的节点、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每一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依照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标准,由总包单位先进行样板施工,施工完毕后,组织甲方、监理、总包联合验收,验收通过后,成为对照标准。
总包单位进行施工队伍招标前,组织参观学习研究总包所做样板,确定是否参加投标。进场后由总包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然后各施工队伍进行自身的样板施工,验收不通过,队伍淘汰。验收通过后方可依照样板展开大面积施工。
(3)钢筋工程样板引路验收扩展阅读:
样板引路工程验收及效果:
1、是否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作业规程、质量标准保证措施等要求组织实施。
2、施工测量:放样是否经过复核无误。是否进行换手复核,以确保工程的可靠性,保证管段在施工中的准确性。
3、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和标准化作业以及工程质量是否符合施工规范,验收规定,抽查质量评定表格和工程实际是否相符。
4、原始记录是否完善,记载是否详实。
5、是否按规定进行材料实验和检验,其结果是够满足实际要求,合格证 件是否齐全。
㈣ 样板引路工程质量验收记录怎么写
主控项目中
1: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符合要求
2:底模及其支架拆除的混凝土强度符合要求
3:/
4:/
一般项目
1:侧莫拆除时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2:拆除后费雷敦放并及时清理
其他照实填即可
㈤ 建筑工程钢筋验收有什么要点
钢筋的品种、数量、间距、尺寸、绑扎,搭接长度、接头位置、数量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这个你联系图纸和101图集就可以了
还有就是保护层的厚度、数量、放置方式,有没有用扎丝固定住
还要看钢筋的表面有没有严重的铁锈,有没有被油之类的东西污染
施工单位一般喜欢在钢筋间距上做点文章,不过只要不超过2公分的话也没什么好说的
㈥ 钢筋工程质量验收内容有哪些内容
材料复检.报验.制作.安装
㈦ 钢筋分项工程验收的要点有哪些
钢筋分项工程验收要点:
1)
按施工图核查纵向受力钢筋,检查钢筋品种、直径、数量、位置、间距、形状和尺寸。
2)
检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构造钢筋和埋件等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钢筋接头:如绑扎搭接,要检查搭接长度、接头位置和数量(错开长度、接头百分率),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要检查外观质量、取样试件力学性能试验是否达到要求、接头位置(相互错开)、数量(接头百分率)。
4)做好钢筋隐蔽工程记录。
㈧ 钢筋的重量偏差检测是必检项目吗
钢筋的重量偏差检测是必检项目。
原因: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 5.2 原材料 中
主控项目要求:
5.2.1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8)钢筋工程样板引路验收扩展阅读:
钢筋工程23条施工技术要点:
1、为保证钢筋材料,工程所用的钢筋品种、性能和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进入现场必须有厂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钢筋原材进场需进行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以及单位长度重量偏差检验等。
2、成品钢筋进场后除常规的进场复试项目外,须经质检人员抽样检查,是否满足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钢筋焊接所用的材料、机械设备、作业条件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钢筋对焊完毕后,要对全部焊缝进行外观检查。
4、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坚持“七不准”原则。
5、在钢筋验收时,坚持“五不验”原则。
6、控制钢筋下料成型。
7、作为定位措施使用的各种支撑钢筋的加工:钢筋端头一律采用无齿锯切割,不得有“飞边、毛刺”,外露钢筋端头刷防锈漆。
8、竖向梯格筋:根据水平筋间距制作竖向梯格筋,设置间距≯1.2m,以保证钢筋的横平竖直以及墙体截面尺寸和保护层厚度,竖向梯格筋可代替竖向钢筋,但要比设计直径大一规格。
层高在4.0m以下时竖向梯格筋在上、中、下设置三个支撑端头,层高每增高1m增设一个支撑,端头用无齿锯切割,并涂刷防锈漆;竖向梯格筋加工后,按墙体厚度分规格码放,并挂牌标识。
9、水平梯格筋:根据图纸设计的立筋间距,加工水平梯格筋,固定于墙体顶部,用于控制立筋间距,在墙体及顶板浇筑混凝土前检查水平梯格筋位置,避免虚设。
10、根据柱主筋的规格和间距设置内、外定位箍筋框,控制钢筋位移。
11、箍筋加工要求:加工标准挂牌于现场,加工前有详细的翻样,分别明示于各自加工的钢筋前。箍筋悬挂于钢管上,利于检查。
12、钢筋绑扎采用样板引路和挂牌制。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详细具体的数字)直接悬挂在操作面,用于指导施工并利于检查。
13、钢筋绑扎时绑扎结向里,将尾丝压向内侧,墙体、柱一律采用八字扣,暗柱四角钢筋用兜扣。水平挂线,竖向吊线,控制垂直度。
14、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垫块采用定型塑料垫块或大理石、混凝土垫块,垫块梅花状布置。控制垫块的验收和绑扎,特别是加强梁底层钢筋保护层垫块的控制工作。
在技术交底中进一步明确垫块的绑扎位置。垫块使用前必须经过认真挑选,分规格存放,做好标识,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绑扎时要逐一检查,确保绑扎牢固。
15、用皮数杆控制柱箍筋的位置和间距,并作为绑扎固定检查验收的依据。
16、门窗洞口支模时,设置固定门口模板的定位筋,且定位筋焊在附加的U型铁上,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U型铁应绑扎在主筋上。
17、钢筋翻样考虑水电、设备等预留洞的位置,尽量不切断钢筋,电盒焊在附加的钢筋上,安装牢固,不得焊在主筋上,且附加钢筋不得焊在受力筋上,而应绑扎在主筋上。
18、加工后的直螺纹锥头应用专用模具检查,直螺纹接头连接后应用力矩扳子检查,合格后做好标识。
19、墙、柱竖筋在浇筑混凝土前套好塑料管保护或用彩布条、塑料条包裹严密,并且在混凝土浇筑时,及时用布或棉丝沾水将被污染的钢筋擦净。
20、坚持两次放线。楼板模板完后进行一次放线,板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放线,准确无误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
21、楼板施工缝位置钢筋定位,用卡茬木方放在两皮钢筋之间和下铁钢筋保护层处,并用钢筋马凳支撑。
22、钢筋绑扎成型后,不准踩踏,尤其是负筋部位;浇筑混凝土时搭设操作马道。振捣棒不准触动钢筋,并设专人随时校正钢筋位置。
23、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派专人负责及时调整钢筋的位置,纠正浇筑混凝土所产生的钢筋位移,用湿布及时清理粘在钢筋上的砂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