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质量验评划分中的w点h点s点是什么意思
w点h点s点均为质量控制点。
1、W点( witness point):指见证点,在为质量计划中规定的对某操作的监督点。制造厂或安装单位应在该点之前通知监督方,只要按规定正式通知了监督方,即使监督方指定人员不在操作现场,见证点时限过后也可进行操作。
2、H点(hold point):指停工待检点,在质量计划中规定的对某操作的监督点。制造厂或安装单位应在该点之前通知监督方,只有经监督方指定人员到场监督检查并给予放行后,才能进行该停工待检点以后的工作。
3、S点(Standby Point):指旁站点,针对工程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而设置的全过程连续监控点,S点的控制对监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4、W点注重的是施工过程中的平行检查,H点注重的是对施工的某道工序或检验项目的结果检查,S点注重的是施工工序或部位的全过程监督。
(1)工程质量检验点的设置扩展阅读:
1、停工待检点针对设备安全或性能最重要的相关检验、试验而设置,例如重要工序节点、隐蔽工程、关键的试验验收点或不可重复试验验收点。
2、压力容器的水压试验就属于停工待检点。监督人员需按标准规定监视作业,确定该点的工序作业。停工待检点的检查重点之一就是作业人员上岗条件的质量与符合性。
3、见证点的监督作用,监理工程师收到通知后,应在“施工跟踪档案”上注明收到该通知的日期并签字。监理人员应在约定的时间到现场见证。监理人员应对见证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在见证表上作详细记录后签字。
㈡ 施工质量控制的点一般设置在哪些部位
施工难度大的,技术复杂的,出现质量问题后果很严重的这些分部分项工程可以设置质量控制点
㈢ 如何有效的设置质量控制点
质量控制点,是指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的重点控制对象或重点建设进程,实施有效的质量控制而设置的一种管理模式。 1、设置质量控制点的目的 设置质量控制点,实施跟踪控制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在工程项目进行的不同阶段,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质量控制点,通过对控制点的设置,将工程质量总目标分解为各控制点的分目标,以便通过对各控制点分目标的控制,来实现对工程质量总目标的控制。2、设置质量控制点的作用 (1)设置质量控制点,可以将复杂的工程质量总目标分解为一系列简单分项的目标控制; (2)由于质量控制点目标单一,且干扰因素便于测定,有利于临理工程师和承建单位的质量控制人员制订、实施纠偏措施和控制对策; (3)通过对下层质量控制点质量目标的实现,对上层质量控制点质量目标提供保证,从而可以保证上层质量控制点质量目标的实现,直到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总目标的最终实现; (4)有利监理工程师和承建单位的质量控制人员检测分项控制目标,计算分项控制目标与实际标准值的偏差;(5)有利于监理工程师和承建单位的质量控制人员及时分析和掌握质量控制点所处的环境因素,易于分析各种干扰条件对有关分项目标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序的测定。 设置质量控制点的多少会对项目有一定的影响,粒度越大,项目不容易控制,粒度越小,工作量会增加。 3、有效设置质量控制点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质量控制点应突出重点 在项目的各项工作各阶段环节中,对项目质量的影响程度不一样,我们应当对容易引起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关注质量控制设置在信息系统工程的关键时刻和关键部位,有利于控制影响系统质量的关键因素。 (2)质量控制点应当易于纠偏 应设置在系统质量目标偏差易于测定的关键活动和关键时刻,有利于监理工程师及时发现质量偏差,也有利于承建单位质量控制人员及时制订纠偏措施。比如在综合布线隐蔽工程施工的时候,我们应当采取旁站的方法来开展监理工作,在墙上预埋线槽或管道时,应当在线槽或管道开挖时进行检查,检查承建单位是否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在线槽或管道掩埋之前,监理工程师还要检查线槽或管道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监理应责令返工。如果监理工程师在线槽开挖和掩埋前没有对线槽的施工过程和质量进行检查检查,而是在预埋线槽和管道后进行检查,即使监理工程师能发生问题,也能指出问题所在,势必对工程进度、成本造成影响或使工作量增大。 (3)质量控制点应有利于参与工程建设的三方共同从事工程质量的控制活动 信息系统工程建设单位、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可根据各自质量控制特点建立不同的质量控制点。三方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协商确定共同的质量控制点,并制订各自的质量控制措施。 (4)保持控制点的设置的灵活性和动态性 本文转自项目管理者联盟 质量控制点在项目实施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已设立的质量控制点随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对信息系统工程总目标的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保证对工程项目总目标的实现。 质量控制点是实施质量控制点的重点。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或环节及隐蔽工程;实施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变异大的工序、部位和实施对象;对后续工程实施或后续阶段质量和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和实施对象;实施中无足够把握的、实施条件困难或技术难度大的过程或环节;在采用新技术或新设备应用部位或环节都应设置质量控制点。
㈣ 什么是质量验收p,w,h点,如何设置质检点
质检点(H点、W点) 质检点(H点、W点)是指在工序管理中根据某道工序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而设置的关键工序质量控制点,这些控制点不经质量检查签证不得转入下道工序。其中H点为不可逾越的停工待检点,W点为见证点。
R点是文件见证点
e点是试验点
R点:供方只需提供检查或试验记录或报告的项目,即文件见证。
W点:需方监造代表参加的检验或试验的项目,即现场见证。
H点:供方在进行至该点时必须停工等待需方监造代表参加的检验或试验的项目,即停工待检。
需方接到见证通知后,应及时派代表到供方检验或试验的现场参加现场见证或停工待检。如果需方代表不能按时参加,W点可自动转为R点,但H点如果没有需方书面通知同意转为R点,供方不得自行转入下道工序,应与需方商定更改见证时间,如果更改后,需方仍不能按时参加,则H点自动转为R点。
㈤ 什么叫工程质量监督控制点
答:质量监督控制点是项目质监组对涉及工程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等质量进行控制所设置的、须由质监人员到施工作业面进行监督检查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当施工单位施工至质量监督控制点时,必须通知质监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需突出如下内容: 1) 原材料合格证、进场检验记录和复试报告、施工方案等;2) 钢筋制作安装、连接(机械连接、焊接、绑扎质量砂浆及砼配合比及计量情况,砂浆、砼强度及评定,结构外观质量、监督抽测砼强度、钢筋保护层及几何尺寸、砌体组砌方法、接槎处理;3) 钢结构:原材料和半成品合格证、检验记录、复试报告、进场记录、焊接、扭矩复验报告,一、二级焊接探伤报告、安装质量、验收记录涂装外观和质量记录;木结构:原材料合格证、含水率、防护处理、构件制作、联结质量、验收记录;4)幕墙:埋件质量、构件节点联结、防火、防雷处理、板材安装、固定、周边处理、验收记录、原材料与性能检测报告。
㈥ 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方法及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筑越来越多,工程建筑质量的不断提高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在实施一项工程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工程的按时保质完成,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对于工程建筑的质量检测,质量验收把关十分重要。
传统的竣工验收测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求,无论从速度上还是数据上。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问世。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精准的数据获取优势,可得到完整且可塑性强的建筑数据,在工程质量检测验收中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可对比分析出项目是否达标。
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项目进行多次的质量检测。工程能否保障达标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的检测水平。对于质量检测的标准越高越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对数据客观获取的能力,可对施工过程中复杂的、不规则或非标准、不标准的实体进行完整的数据采集,进而快速重构出实体目标的三维模型及线、面、体、空间等各种制图数据。泰来三维经验所得通过点云数据与设计模型的对比即可检测施工质量。
在一项工程竣工时,会对整体工程建筑进行验收。验收需要考察项目在整体建筑上、内部结构上是否存在建筑错误、分布差异等。这所涉及到的数据量非常大,并且要求的数据精度也非常高。既要保障数据的整体性,也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和整理,可与工程设计图进行误差分析,通过三维点云所形成的数据与BIM进行吻合测试,可客观分析出误差是否存在、存在的差值是多少,是否达到项目验收的标准等。
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技术的相互结合,二者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会有更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无论从建筑初期、中期还是项目验收,都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㈦ 施工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原则是什么
施工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原则:
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应以现行国家或行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规定应检查的项目作为依据,引进项目或国外承包工程可参照国家规定结合特殊要求拟定质量控制点并与用户协商确定。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原则一般为:
(1)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或环节,如电气装置的高压电器和电力变压器、钢结构的梁柱板节点、关键设备的设备基础、压力试验、垫铁敷设等;
(2)关键工序的关键质量特性,如焊缝的无损检测,设备安装的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等;
(3)施工中的薄弱环节或质量不稳定的工序,如焊条烘干,坡口处理等;
(4)关键质量特性的关键因素,如管道安装的坡度、平行度的关键因素是人,冬期焊接施工的焊接质量关键因素是环境温度等;
(5)对后续工程施工、后续工序质量或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工序、部位或对象;
(6)隐蔽工程;
(7)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部位或环节。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㈧ 工程质量检验方法有哪些
一、根据产品的不同特点和要求分类:
1、按检验工作的顺序分,有预先检验,中间检验和最后检验。
2、按检验地点不同,分为固定检验和流动检验。
3、按检验的预防性可分为首件检验和统计检验。
二、质量检验的方式可以按不同的标志进行分类:
1、按检验的数量划分为全数检验;抽样检验。
2、按质量特性值划分为计数检验;计量检验。
3、按检验性质划分为理化检验;功能检验。
4、按检验后检验对象的完整性划分为破坏性检验;非破坏性检验。
5.、按检验的地点划分为固定检验;流动检验。
(8)工程质量检验点的设置扩展阅读
伴随着我国制造业、建筑业和水利、环境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外贸易持续增长,我国质量检验检测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
从广义上来说,质量检验检测是指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接受产品生产商或产品用户的委托,综合运用科学方法及专业技术对某种产品的质量、安全、性能、环保等方面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出具质量检验检测报告。
从而评定该种产品是否达到政府、行业和用户要求的质量、安全、性能及法规等方面的标准。质量检验检测机构根据检测工作量向委托者收取检测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