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质量监理 > 混凝土掺加剂江苏省工程质量检测

混凝土掺加剂江苏省工程质量检测

发布时间:2021-08-13 14:52:17

⑴ 混凝土外加剂的基本检测项目有哪些呢

混凝土外加剂的基本检测项目:水泥净浆流动度、细度、含固量/含水率、混凝土减水率、电化学性能、膨胀率、抗侵蚀性、钢筋锈蚀、相对耐久性、收缩率比、抗压强度比、含气量、减水率/泌水率、密度/pH值、硫酸钠含量、氯离子含量、总碱量、释放氨的限量、甲醛残留量、泌水率比、塌落度1h经时损失、渗透高度比、抗渗性。

⑵ 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验要注意哪些

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验注意事项如下:
一、外加剂产品质量检验,测定某外加剂的成分、性能和质量稳定程度等,以判断其是否达到规定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诸如外观形态、有效物质含量、溶解性、比重、水溶液pH 值、氯离子含量、硫酸盐含量、糖含量、起泡性、表面张力以及对钢筋有无锈蚀等。
二、外加剂掺入水泥浆(亦称净浆) 的性能检验,用以检查外加剂适应不同品种水泥性能应达到的指标。其测定项目有净浆流动度、凝结时间、水化热放热变化、安定性、沉降试验等。
三、外加剂掺入砼中做适应性检验,即将掺入外加剂的砼做与基准砼的对比试验,检验其新拌砼的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坍落度损失,检验砼硬化后的抗压强度、抗渗、抗冻、收缩、徐变以及对钢筋有无锈蚀等。这些试验项目应达到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基准砼)以及对试验材料的质量要求,在《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这部分检验目的是为了肯定被选用的外加剂是否适应包括水泥品种在内的其他全部材料配制成的砼性能,能否满足设计对砼性能的要求。施工部门在上述试验合格后,可根据施工实际选用的砂、石及其他掺合材料,结合上述试验成果,调整配合比,做外加剂掺量范围的优选试验,将得出的结果提供施工时采用。

⑶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项目及检验规则有哪些

混凝土外加剂试验项目及检验规则如下:

⑷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等混凝土外加剂的生产控制、质量检验和质量仲裁。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316―1977《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pH值测定――电位测定法》、ISO 304―1978《表面活性剂――用拉起液膜法测定表面张力》、ISO 672―1978《肥皂――水分的挥发物含量的测定――烘箱法》、ISO 696―1975《表面活性剂――起泡力的测量――改进罗氏法》、ISO 4323―1977《肥皂――氯化物含量测定――电位滴定法》和ISO 6889―1982《表面活性剂――用拉起液膜法测定界面张力》。
本标准规定溶液浓度均为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即1g外加剂固体物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称为1%浓度溶液)。溶液均和蒸馏水配制。
一、固体含量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外加剂的固体物的百分含量。
1?1 仪器
a. 分析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1mg);
b.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1~200℃);
c. 带盖称量瓶(25×65mm);
d. 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1?2 试验步骤
1.2.1 将洁净带盖称量瓶放入烘箱内,于100~105℃烘30min,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重,其质量为m0。
1.2.2 将被测试样装入已经恒重的称量瓶内,盖上盖称出试样及称量瓶的总质量为m1。
试样称量:固体产品1?0000~2?0000g;液体产品3?0000~5?0000g。
1.2.3 将盛有试样的称量瓶放入烘箱内,开启瓶盖,升温至100~105℃烘干,盖上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后称量,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恒重,其质量为m2。
1?3 结果计算
固体物含量按式(1)计算:
m2-m0
固体含量(%)=---------×100…………………………………………(1)
m1-m0
式中:m0――称量瓶的质量,g;
m1――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g;
m2――称量瓶加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固体含量试验结果取三个试样测定数据的平均值并精确到0?1mg。
二、密度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在温度20±1℃下测定混凝土外加剂溶液的密度。
2?1 比重瓶法
2.1.1 测试条件
a. 被测溶液的浓度为1%或5%;
b. 被测溶液必须清澈,如有沉淀应滤去。
2.1.2 仪器
a. 比重瓶(25或50mL);
b. 分析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1mg);
c. 干燥器(风盛变色硅胶);
d. 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0~200℃);
e. 超级恒温器。
2.1.3 试验步骤
2.1.3.1 比重瓶容积的校正--比重瓶依次用水、乙醇、丙酮和乙醚洗涤并吹干,塞子连瓶一起入入干燥器内,取出称量比重瓶之自重为m1,直至恒重。然后将预先煮沸并经冷却的蒸馏水装入瓶中:塞上塞子,使多余的水分从塞子毛细管流出,用吸水纸吸干瓶外的水。注意不能让吸水纸吸出塞子毛细管里的水,水要保持与毛细管上口相平,立即在天平上称出比重瓶装满水后的质量m2。
比重瓶在20℃时容积V按式(2)计算。
m2-m1
V=----------………………………………………(2)
0.9982
式中:m1――干燥的比重瓶质量,g;
m2――比重瓶盛满20℃水的质量,g;
0.9982――20℃时纯水的密度,g/mL。
注:V值校正后的比重瓶,在一段时间内使用时,可不必每次都作校正。
2.1.3.2 外加剂溶液密度ρ的测定--将已校正V值的比重瓶洗净、干燥,灌满被测溶液,塞上塞子后浸入20±1℃超级恒温器内,恒温20min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瓶外的水及由毛细管溢出的溶液后,在天平上称出比重瓶装满外加剂溶液后的质量为m3。
2.1.4 结果计算
外加剂溶液的密度按式(3)计算:
m3-m1 m3-m1
ρ=-------=---------×0?9982…………………………(3)
V m2-m1
式中:ρ――20℃时外加剂溶液密度,g/mL或kg/m[3];
V――20℃时比重瓶的容积,mL;?
m1――空比重瓶的质量,g;
m2――比重瓶装满20℃水后的质量,g;
m3――比重瓶装满20℃外加剂溶液后的质量,g;
0?9982――20℃时纯水的密度,g/mL。
试验结果取三个试样测定数据的平均值,精确到0?0001g/mL。
2?2 液体比重天平法
2.2.1 原理--在液体比重天平的一端挂有一标准体积与重量之测锤,浸没于液体之中获得浮力而使横梁失去平衡,然后在横梁的V型槽里放置各种定量骑码(砝码)使横梁恢复平衡,所加骑码之读数,即为被测液体在t℃时的比重dt,按(2?3)计算出该温度下液体的密度ρt值。
2.2.2 测试条件
测试条件如2?1?1
2.2.3 仪器
a. 分析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1mg);
b. 液体比重天平(构造示意见图1);
c. 超级恒温器。
2.2.4 试验步骤
2.2.4.1 将液体比重天平安装在平稳不受震动的水泥台上,其周围不得有强力磁源及腐蚀性气体,在横梁(2)的末端钩子上挂上等重砝码(8),调节水平调节螺丝(9),使横梁上的指针与托架指针成水平线相对,天平就调在水平位置;如无法调节平衡时,可将平衡调节器(3)上的定位小螺丝钉松开,然后略微轻动平衡调节器(3),直至平衡为止。仍将中间定位螺丝钉旋紧,防止松动。
将等重砝码取下,换上整套测锤(6),此时天平必须保持平衡,允许有±0.0005的误差存在。
如果天平灵敏度过高,可将灵敏度调节器(4)旋低,反之旋高。
2.2.4.2 将已恒温的被测溶液倒入量筒(7)内,将液体比重天平的测锤浸没在量筒中被测溶液的中央,这时横梁失去平衡,在横梁V形槽与小钩上加放各种骑码后使之恢复平衡,即是被测溶液之比重数值dt。
2.2.5 结果计算
将测得的dt代入式(4)计算出密度ρt:
ρt=0.9982.dt…………………………………………………(4)
式中:ρt――被测溶液20℃时的密度,g/mL;
dt――被测溶液20℃时的比重;
0?9982――20℃时纯水的密度,g/mL。
测试数量不应少于三个,结果取平均值,精确到0?001g/mL。
2?3 精密比重计法
2.3.1 测试条件
测试条件如2.1.1。
2.3.2 仪器
a. 波美比重计;
b. 精密比重计。
2.3.3 试验步骤
2.3.3.1 将已恒温的外加剂溶液倒入500mL玻璃量筒内,以波美比重计插入溶液中测出该溶液比重。
2.3.3.2 参考波美比重计所测溶液的比重,选择这一刻度范围的精密比重计插入溶液中,精确读出溶液凹液面与精密比重计相齐的刻度即为该溶液的比重dt。
2.3.4 结果计算
将测得的比重dt代入式(4)计算出密度ρt。
测试数量不应少于三个结果取平均值,精确到0?001g/mL。
注:仲裁时用比重瓶法测密度。
三、细度试验方法
3?1 仪器
a. 药物天平
b. 试验筛
采用孔径为0.15~0.32mm的铜丝网筛布。筛框有效直径150mm、高50mm。筛布应紧绷在筛框上,接缝必须严密,并附有筛盖。
3?2 试验步骤
外加剂试样应充分拌匀并经100~105℃烘干,称取烘干试样10g倒入筛内,用人工筛样,将近筛完时,必须一手执筛往复摇动,一手拍打,摇动速度每分钟约120次。其间,筛子应向一定方向旋转数次,使试样分散在筛布上,直至每分钟通过不超过0?05g时为止。称量筛余物,称准至0?1g。
3?3 结果计算
细度按式(5)计算:
m1
筛余(%)=------×100…………………………………………………(5)
m0
式中:m1――筛余物质量,g;
m0――试样质量,g。
注:试验筛必须保持干燥、洁净,定期检查、校正。
四、pH值试验方法
4?1 原理
根据奈斯特(Nernst)方程E=E0+0.05915log〔H[+]〕,E=E0-0.05915pH 利用一对电极在不同pH值溶液中能产生不同电位差,这一对电极由测试电极(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在25℃时每相差一个单位pH值时产生59?15mV的电位差,pH值可以仪器的刻度表上直接读出。
4?2 仪器
a. 酸度计;
b. 甘汞电极;
c. 玻璃电极。
4?3 试验步骤
4.3.1 溶液配制--配制1%、5%浓度的外加剂溶液。
4.3.2 电极安装
先把电极夹子夹在电极杆上,然后将已在蒸馏水中浸泡24h的玻璃电极和某汞电极夹在电极夹上,并适当地调整两支电极的高度和距离,将两支电极的插头引出线分别正确地全部插入插孔,以便紧固在接线柱上。
4.3.3 校正
4.3.3.1 将适量的标准缓冲溶液注入试杯,将两支电极浸入溶液。
4.3.3.2 将温度补偿器调至在被测缓冲液的实际温度位置上。
4.3.3.3 按下读数开关,调节读数校正器,使电表指针指在标准溶液的pH值位置。
4.3.3.4 复按读数开关,使其处在开放位置,电表指针应退回到pH=7处。
4.3.3.5 校正至此结束,以蒸馏水冲洗电极,校正后切勿再旋转校正调节器,否则必须重新校正。
4.3.4 测量
4.3.4.1 手执滤纸片的一端用另一端轻轻地将附于电极上的剩余溶液吸干,或用被测溶液洗涤电极,然后将电极浸入被测溶液中轻轻摇动试杯,使溶液均匀。
4.3.4.2 温度器拨在被测溶液的温度20±3℃位置,按下读数开关,电表指针所指示的值即为溶液的pH值。
4.3.4.3 测量完毕后,复按读数开关,使电表指针退回pH=7位置,用蒸馏水冲洗电极,以待下次测量。
4?4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取三个试样测定数据的平均值,精确至0?1。
五、表面张力试验方法
5?1 仪器
a. 界面张力仪(构造示意见图2);
b. 分析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1mg)。
5?2 测定原理
铂环与液面接触后,在铂环内形成液膜,提起铂环时所需的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相平衡,测定液膜脱离液面的力之大小。
5?3 试验步骤
5.3.1 配制1%或5%浓度的外加剂溶液。
5.3.2 用比重瓶或液体比重天平法测定该外加剂溶液的密度。
5.3.3 将仪器调至水平,把铂环放在吊杆臂的下末端,把一块小纸片放在铂环的圆环上,把臂之制止器打开,把放大镜调好,使臂上的指针与反射镜上的红线重合。
5.3.4 用质量法校正。质量法是在铂环圆环的小纸片上放上一定质量的砝码,使指针与红线重合时,游码的前后移动达到调整结果。
5.3.5 在测量之前,应把铂环和玻璃皿很好进行清洗彻底去掉油污。
5.3.6 空白试验用蒸馏水作标样,测定其表面张力,测定值与理论值之差不得超过2%。
5.3.7 把被测溶液倒入盛样皿中(离皿口5~7mm),并将样品座升高,使铂环浸入溶液内5~7mm。
5.3.8 旋转蜗轮把手,匀速增加钢丝扭力,同时下降样品座,使向上与向下的两个力保持平衡(保持指针与反射镜上的红线重合),直至环被拉脱离开液面,刻度盘上的读数便是表面张力P,重复三次,测量读数精确至0?1mN/m。
5?4 结果计算
5.4.1 溶液表面张力σ……按式(6)计算:
σ=F.P………………………………………………………(6)
校正因子F按式(7)计算:
式中:σ――溶液的表面张力,mN/m;
P――游标盘上读数,mN/m;
C――铂环周长2πR,cm;
R――铂环内半径和铂丝半径之和,cm;
d――空气密度,g/mL;
D――被测溶液密度,g/mL;
r――铂丝半径,cm。
5.4.2 试样数量不应于三个,每个试样测定不少于三次,结果取平均值。
5.4.3 在相同操作人员和相同仪器条件下误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2%,在不同操作人员和不同仪器条件下误差不得大于平均值的5%。
六、泡沫性能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混凝土外加剂溶液因外力作用形成的泡沫特性及泡沫稳定性。
6?1 改进罗氏泡沫仪法
6.1.1 仪器
a. 秒表;
b. 改进罗氏泡沫仪(构造示意见图3)。技术要求:直径40.00±0.05mm,高度900.0±0.1mm;刻度额定值1mm相适于12?56mL;管子必须笔直。
6.1.2 试验步骤
6.1.2.1 在20±3℃的室内把泡沫仪安装在坚固稳定的支架上,使泡沫仪保持垂直。
6.1.2.2 配制1000mL外加剂溶液,浓度为0?5%,1?0%,将配好的溶液放在恒温室内使之达到室温。
6.1.2.3 沿泡沫仪的管壁缓缓加入50mL已恒温的外加剂溶液(注意不要引起泡沫),使溶液流满下刻度线。
6.1.2.4 在泡沫移液管中,吸入已恒温的被测溶液200mL(至上刻度线处),关闭塞子,下端插在泡沫仪上端插口处。
6.1.2.5 开启P的塞子,使液体自由落下与下端的溶液相冲而引起泡沫,至全部200mL溶液流完后,立即开启秒表计时。
6.1.2.6 读数与记录
a. 记录液体刚流尽时,产生泡沫的最大体积;
b. 记录T分钟剩余泡沫的体积(一般为3min);
c. 记录泡沫全部降至刚露出液面时的时间。
6.1.3 结果表示
a. 起泡力:产生泡沫的能力,用最大泡沫体积表示,mL。
b. 消泡时间:泡沫从最大体积降至刚露出液面的时间,以min或s表示。
c. 剩余泡沫百分率。
剩余泡沫百分率按式(8)计算:
V1
A(%)=------×100……………………………………………(8)
V
式中:A――剩余泡沫率,%;
V――泡沫最大体积,mL;
V1――Tmin后,剩余泡沫的体积,mL(时间T由外加剂品种决定,一般可分3min)。
d. 起泡力低消泡时间短的外加剂溶液,无法计算A(%)以消泡时间表示泡沫稳定性。
e. 试样不应少于三个,结果取平均值,测量误系允许±2mL。
6?2 机摇法
6.2.1 仪器
a. 摇泡机(构造示意见图4);
b. 具塞量筒(100mL);
c. 容量瓶(500mL);
d. 移移管(20mL);
e. 秒表。
6.2.2 试验步骤
6.2.2.1 配制500mL外加剂溶液,浓度为0?5%,1?0%。将配好的溶液放在恒温室内使之达到室温。
6.2.2.2 在具塞量筒中,沿壁装入一定浓度的外加剂溶液20mL,将具塞量筒固定于摇泡机的样品座上。
6.2.2.3 开启摇泡机,摇30s(84次)静置,立即迅速量出泡沫最大体积,记录从停机开始到泡沫消退至刚露出液面所需的时间。
6.2.3 结果表示
a. 起泡力等于摇30s后泡沫最大体积与起始体积(20mL)之差。
b. 消泡时间为从停机开始到泡沫消退至刚露出液面所需的时间。
c. 试验不得少于三次,结果平均值。

⑸ 混凝土外加剂取样送检的标准是什么依据是哪种规范或规定

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2008)
本标准规定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外加剂的术语和定义、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出厂、及退货等。

⑹ 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必须检测项目有哪些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项目主要有:
外加剂均质性方面的主要控制性项目PH值、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

另外外加剂的应用出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混凝土中产用外加剂时,外加剂应与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其种类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2)高强混凝土宜采用高性能减水剂;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缓凝剂或缓凝减水剂;混凝土冬期施工可采用防冻剂。
3)外加剂中的氯离子含量和碱含量应满足混凝土设计要求。
4)宜采用液态外加剂。
5)掺增塑剂的砂浆应检测增塑剂的均质性和受检砂浆性能两方面,且应有受检砂浆砌体强度指标。

⑺ 混凝土外加剂需要检验哪些项目

一,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需检指标:
1.减水率;2.泌水率比;3.含气量;4.凝结时间之差;5.1h经时变化量(坍落度,含气量)6.抗压强度比;7.收缩率比;8.相对耐久性;
二,匀质性指标:
1.氯离子含量;2.总碱量;3.含固量;4.含水率;5.密度;6.细度;7.pH值;8.硫酸钠含量
详见GB 8076-2008 混凝土外加剂

⑻ 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验要注意哪些

一、外加剂产品质量检验,测定某外加剂的成分、性能和质量稳定程度等,以判断其是否达到规定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诸如外观形态、有效物质含量、溶解性、比重、水溶液pH 值、氯离子含量、硫酸盐含量、糖含量、起泡性、表面张力以及对钢筋有无锈蚀等。 二、外加剂掺入水泥浆(亦称净浆) 的性能检验,用以检查外加剂适应不同品种水泥性能应达到的指标。其测定项目有净浆流动度、凝结时间、水化热放热变化、安定性、沉降试验等。 三、外加剂掺入砼中做适应性检验,即将掺入外加剂的砼做与基准砼的对比试验,检验其新拌砼的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坍落度损失,检验砼硬化后的抗压强度、抗渗、抗冻、收缩、徐变以及对钢筋有无锈蚀等。这些试验项目应达到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基准砼)以及对试验材料的质量要求,在《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这部分检验目的是为了肯定被选用的外加剂是否适应包括水泥品种在内的其他全部材料配制成的砼性能,能否满足设计对砼性能的要求。施工部门在上述试验合格后,可根据施工实际选用的砂、石及其他掺合材料,结合上述试验成果,调整配合比,做外加剂掺量范围的优选试验,将得出的结果提供施工时采用。

工程技术:混凝土外加剂质量检验要注意哪些

一、外加剂产品质量检验,测定某外加剂的成分、性能和质量稳定程度等,以判断其是否达到规定的物理、化学性能指标。诸如外观形态、有效物质含量、溶解性、比重、水溶液pH 值、氯离子含量、硫酸盐含量、糖含量、起泡性、表面张力以及对钢筋有无锈蚀等。
二、外加剂掺入水泥浆(亦称净浆) 的性能检验,用以检查外加剂适应不同品种水泥性能应达到的指标。其测定项目有净浆流动度、凝结时间、水化热放热变化、安定性、沉降试验等。
三、外加剂掺入砼中做适应性检验,即将掺入外加剂的砼做与基准砼的对比试验,检验其新拌砼的减水率、泌水率、含气量、凝结时间、坍落度损失,检验砼硬化后的抗压强度、抗渗、抗冻、收缩、徐变以及对钢筋有无锈蚀等。这些试验项目应达到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基准砼)以及对试验材料的质量要求,在《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这部分检验目的是为了肯定被选用的外加剂是否适应包括水泥品种在内的其他全部材料配制成的砼性能,能否满足设计对砼性能的要求。施工部门在上述试验合格后,可根据施工实际选用的砂、石及其他掺合材料,结合上述试验成果,调整配合比,做外加剂掺量范围的优选试验,将得出的结果提供施工时采用。

⑽ 江苏省内混凝土外加剂需要送检测中心检测吗

必须检测

与混凝土掺加剂江苏省工程质量检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假山景观设计工程 浏览:862
哈尔滨工程造价招聘 浏览:937
建筑工程土建劳务分包 浏览:632
道路监理工程师 浏览:476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在本校吗 浏览:370
河北工程大学保研率多少 浏览:287
有学质量工程师的书吗 浏览:479
康乐县建筑工程公司 浏览:569
助理工程师二级 浏览:872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级考试时间 浏览:9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研究 浏览:881
工程造价图纸建模 浏览:888
辽宁恒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93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 浏览: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兴趣爱好 浏览:316
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浏览:388
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浏览:3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浏览:858
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管理条例 浏览:270
云南工程监理公司排名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