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
1、现浇结构质量验收应在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未做修正和装饰前进行,并应做出记录。
2、已经隐蔽的不可直接观察和量测的内容,可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3、修整或返工的结构构件或部位应有实施前后的文字及图像记录。
(1)立井井筒施工工程验收规范扩展阅读:
作为传统材料,混凝土一直在建筑行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的混凝土产量已连续几年超过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
世界上接近三分之二的混凝土在中国生产和使用,我国的人均混凝土消耗量达到每年4吨。
如此庞大的混凝土用量,筑起了无数桥梁大坝和建筑楼宇,但是由于混凝土寿命短、不耐盐碱、开裂等原因造成的损失和安全隐患却犹如一颗定时炸弹。
目前,混凝土存在着一系列世界性难题:首先,抗拉强度低,如果受到拉应力,很容易开裂;同时,为了节约资源、提升性能,大量工业废弃物被作为混凝土原料使用,这些新型材料比传统混凝土更易开裂。
其次,在我国东部沿海、西北内陆地区进行基础建设,比如跨海大桥、盐湖线杆等,高盐高碱的外部环境是不可避免的。
混凝土的正常寿命在50年左右,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家重大工程的建设对土木工程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希望能达到“百年大计”的要求,“尤其是一些超大工程,如长江三峡、京沪高铁、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国外的技术不能满足这些工程对关键技术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主研发。”
采访中,江苏省建筑科学院副院长、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加平向记者介绍到筹建实验室的背景。
除国家建设需求外,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也成为实验室建设之初重点考虑的方向。刘加平指出,耐久性,即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各种破坏因素作用的能力。
混凝土耐久性的好坏,决定混凝土工程的寿命,它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性能,因此受到行业的高度重视。
2. 立井井筒竣工验收时应如何进行质量检查
井筒竣工后应检查的内容有:井筒中心坐标、井口标高、井筒的深度以及与井筒连接的各水平或倾斜的巷道口的标高和方位;井壁的质量和井筒的总漏水量,一昼夜应测漏水量3次,取其平均值;井筒的断面和井壁的垂直程度;隐蔽工程记录、材料和试块的试验报告。
井筒竣工验收时应提供的资料有:实测井筒的平面布置图、实测井筒的纵横断面图、
井筒的实际水文资料及地质柱状图测量记录、设计变更文件、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材料和试块试验报告等、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记录。
井筒竣工验收时的质量要求:
(1)建成的井筒规格,应符合有关规定;
(2)砌块、混凝土的井壁质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3)锚喷支护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标准;
(4)井筒建成后的总漏水量,不得大于6m3/h,井壁不得有0.5m3/h以上的集中漏水孔;
(5)施工期间,在井壁内埋设的卡字、粱、导水管、注浆管等设施的外露部分应切除;废弃的孔口、粱窝等,应以不低于永久井壁设计强度的材料封堵;
(6)井筒施工中所开凿的各种临时硐室,需废弃的应封堵。
3. 建筑工程施工常用规范及验收标准有啦些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是根据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简称中建总公司)《关于启动(中建总公司施工工艺标准)编制工作的通知》中建科字[2002]389号。
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质量管理部门会同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国家建设部陆续发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等18项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同时废止了一批老的标准规范。根据建设部有关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或由有关单位修订或制订了一批规范,并经会审或审查,均批准为国家标准。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是一本规范钢结构工程的国家标准书籍。属于国家标准,该规范共分15章,本规范共分15章。
包括总则、术语、符号、基本规定、原材料及成品进场、焊接工程、紧固件连接工程、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工程、钢构件组装工程、钢构件预拼装工程、单层钢结构安装工程、多层及高层钢结构安装工程、钢网架结构安装工程、钢结构涂装工程、钢结构分部工程竣工验收以及9个附录。
4、《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563-2010):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由城市建设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的。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八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的要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规范》。
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04―200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