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程质量检查验收方法及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建筑越来越多,工程建筑质量的不断提高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表现。在实施一项工程时,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工程的按时保质完成,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对于工程建筑的质量检测,质量验收把关十分重要。
传统的竣工验收测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管理的需求,无论从速度上还是数据上。随着测量技术的进步,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问世。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快速、精准的数据获取优势,可得到完整且可塑性强的建筑数据,在工程质量检测验收中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依据,可对比分析出项目是否达标。
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项目进行多次的质量检测。工程能否保障达标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对于质量的检测水平。对于质量检测的标准越高越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具有对数据客观获取的能力,可对施工过程中复杂的、不规则或非标准、不标准的实体进行完整的数据采集,进而快速重构出实体目标的三维模型及线、面、体、空间等各种制图数据。泰来三维经验所得通过点云数据与设计模型的对比即可检测施工质量。
在一项工程竣工时,会对整体工程建筑进行验收。验收需要考察项目在整体建筑上、内部结构上是否存在建筑错误、分布差异等。这所涉及到的数据量非常大,并且要求的数据精度也非常高。既要保障数据的整体性,也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数据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和整理,可与工程设计图进行误差分析,通过三维点云所形成的数据与BIM进行吻合测试,可客观分析出误差是否存在、存在的差值是多少,是否达到项目验收的标准等。
随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与BIM技术的相互结合,二者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会有更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无论从建筑初期、中期还是项目验收,都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㈡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主要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大方面。因此,对这五方面因素严格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1、必须有效控制参与施工的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人的质量活动能力,才能保证施工质量。针对工程特点制订各项过程控制程序,列明程序编制人、审批人、组织实施和检查考核责任人。
2、对施工原材料、计量器具、施工设备、施工过程、安全警示、检验和试验状态均应指派专人进行标识。
3、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管理、工艺、组织、操作、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施工机械设备是所有施工方案和工法得以实施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施工机械设备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
5、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
确保施工质量的方法:
一、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质保体系正常运行:
(1)、抽查质检员是否到位和称职,凡是不到位的不准施工,不称职的责令更换;
(2)、坚持每周一次的质量例会制度,要求质检人员参加,及时通报质量情况;
(3)、定期考核质保体系的工作质量;
(4)、坚持组织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企业素质;
(5)、按质量体系标准认真编制项目质量计划,确定关键工序,做到预控在前。
二、在工程施工前,制定有效的技术措施,解决好"渗漏、堵、泛、空、裂、砂、粗、污"等质量通病。
三、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择优使用,以高质量的材料(成、半成品)来保证一流的工程质量,并把好材料检测和试验工作。
四、加大管理监督力度,推动工程质量上水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工程质量控制
网络-质量保证计划
㈢ 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1 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和重要部分。项目经理必须重视制度的建立,在施工现场必须抓好督促及落实工作,并要在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该工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工地管理人员的职责,且成文张贴于工地办公室,以便对照执行。同时明确各种机具、用电、井字架以及外墙脚手架等设备的操作和维修制度,由专人负责,专人管理,保证各项工作到位,责任落实到以“穗福小学”工程为例:工程项目部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调度会、分析会、交底会和检查考核制度,并建立资料挡案制。强化计划管理,根据总进度要求,针对施工实际及时修正计划,实现对重要节点的控制,使计划管理处于最佳状态。在工地建立简报制度,将工程情况及时通报各方,并建立了总结制度,从而大大加强了现场施工管理,并赢得各方的一致好评。
2 提高认识,加强对一线工人的管理
要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必须思想领先,即首先要提高管理意识。企业核心问题是管理。由于生产工人流动性大,普遍技术素质差,质量意识薄弱,只重工作进度,忽视工程规模及质量,贪图方便,盲目求快,责任性不强,安全意识差,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对这些意识和做法要彻底改变。项目经理在提高管理人员意识的基础上,对生产工人也要加强管理。具体的做法是实施“一选择,二教育,三管理”的原则。一选择即对生产工人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对那些安全意识差、技术素质低、不服从管理的生产工人必须淘汰。二教育既是对工人上岗前必须实行“三级教育”,进场前作好各项安全技术交底,并进行安全技术签证。对各施工班组工人必须实行奖罚分明的制度,以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发挥工人的主导作用。对各工种,各项目主要部位操作人员等也要实行岗前培训。三管理即是在施工前必须向生产工人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每道工序,实行跟踪、监督、记录、复查或抽查,从技术措施到实际操作中严格把好质量关。坚持自检、互检、抽检相结合;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流入下一道工序的具体做法,特别对容易发生质量通病的工种及工序进行专职跟踪施工,以强制的手段来克制质量通病,改变不规范的做法。
3 组织施工,努力抓好工程质安管理
项目经理在指挥各项工程中,必须认真搞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要把一个施工现场的许多单位组织起来,有节奏地、均衡地进行施工,使其达到工期短、质量好、保安全、成本低的效果,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包括技术、质量、安全、材料、进度和施工现场等各项管理工作。
因此,在施工管理中,必须实行制度化、网络化,理顺公司的管理制度,使各项管理形成制度化。项目经理要经常组织召开专业业务分析会,要把各种专业业务分析的结论、信息及时反映给公司,能更好地实现对现场施工过程的全面控制。
在工程的管理上要严格按照“三检查、二坚持、一过硬”(即自检、互检、复检;坚持按图施工,坚持按规范施工;产品过硬)的方针进行施工,做到挂牌施工,责任到人,思想到位。对质量管理采取攻通病、创优良、上水平,使产品质量优良,将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的萌芽中,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验收,提高产品的一次成活率。争创工程优良率达到80%以上。力争攻克和排除工程上的“渗、漏、壳、裂、倒、毛、糙、塞、污”等常见病,力图以管理制度来提高工程质量,以技术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
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强安全教育,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和民工的安全意识。公司要舍得花人力、物力、财力搞好安全设施,施工管理人员要尽职尽责。在穗福小学的施工中,特别强化“三宝、四口”的教育和防护工作,支持龙门架、脚手架分段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的做法。组织义务的消防队并由项目经理直接指挥。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标语,目的就是要安全动员起来搞好安全生产。
在技术资料管理方面,设负责该项目的专人填写施工日记,把每天的施工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以利工程前后的联系。各类施工技术资料与工程进度同时进行并按类别整理,分别装入资料袋,为对竣工验收资料做到准、快、齐奠定基础。
4 抓好建筑市场信息,强化项目成本控制
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日新月异,项目经理必须充分清楚和了解国内外建筑市场的新材料、新动态。先以施工图为依据,进行工料分析,并作大量的市场调查,杜绝不合格产品的进场使用。材料的质量如果不符合要求,则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因此,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重要保证,也是创造正常施工条件的前提。项目经理必须掌握了解材料的市场行情,以及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等方面的信息,督促材料采购,广开材料进货渠道,实行货比三家,想法从厂家直接进货,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科学地组织材料的采购、加工运输、储备,建立严密的计划和调度体系,实行各项目之间材料统一调剂,加速材料资金周转,以确保正常施工。对工程的主要材料,进场必须有正式的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书。钢筋砼及预应力砼构件,应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由于运输、安装等原因出现的构件质量问题,应进行分析研究,经处理签字后方可使用。凡是标志不清或是认为质量有问题的产品、构件,对质量保证资料有怀疑或与合同规定不符的一般材料等,均应进行材料抽检。对进口材料、设备或关键部位所使用的材料,如砼、砂浆、防水材料、防腐材料等,应保证材料的配合比,先按规定做好试配,经试验室试配合格后方可使用。总之,材料控制是保证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5 采取措施,做好施工机械防护
机械的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费控制。要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为此要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安全使用制度”,“交接班制度”等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
公司在“穗福小学”工程的施工中,对机械的保护方面采用了既简单又实用的“星瓦”作雨棚顶,该工地的各种机械设备如砂浆机等机械,都实行一机一顶,各有编号。由于防雨棚的顶采用星瓦,因此骨架采用1寸钢管加配件连接而成,星瓦与骨架采用铁线绑接,对安装、拆搬、使用都比较方便,既美观又实用,而且可以多次周转之用,施工时视线好,占用工地空间小,既防雨又防风,确保了安全生产。
6 加强施工过程的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优良的工程质量直接产生于施工过程之中,项目部施工员、质安员必须对作业班组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包括操作方法、作业流程等时刻进行检查和监督,以最大限度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在进入土建粗装饰阶段,在班组长进场之前,应该要求先做出样板或样板墙,等样板验收达到预期效果之后方可正式大面积开工,日后对班组工作质量的验收就以他自己所做的样板作为实物标准。
㈣ 工程质量措施怎么写
可以这样写:(节选,可以选择整理,这是我的手写版,正式报审的方案使用)
2.2、技术措施
项目经理部收到工程设计图纸后,及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仔细阅读,了解和熟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工程设计图纸与工程有关的各种施工及验收规范。然后会同业主、设计人员、监理工程师一起会审,透彻了解建设、设计和监理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则要求和特殊要求,接受设计交底,明确设计意图、技术和质量检验标准。
坚持技术交底制度,各工序开工前,由质检工程师负责向有关施工人员交待质量控制措施,提出质量控制要求。坚持质量评定与总结制度,定期对本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评定和总结,对工程质量评定优良的项目进行经验总结并及时推广,对质量未能评为优良的项目进行分析和改进,找出原因,并具体指导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在评定与总结中提高。
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专人负责测量放样,不得随意换人,贯彻导线控制网点及水准点定期复核制度。
认真填写各类质量控制报表,报审签字齐全后收集装订成册,作为竣工资料归档。
2.3、质量控制措施
为确保工程质量优良,所有用于本工程有关的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具有材质证明或试验证明材料,并于材料使用前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并备案。
本工程在现场设置试验室,对工程所用石灰、砂、碎石、水泥等各类建筑材料及施工过程进行现场跟踪检查,保证材料符合施工过程受控要求。
工程用的石灰、石屑、水泥等须经过质检站检验后方可进场施工。
工程所用的材料应按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检查,经合格的材料才能使用,认真对混合料集料级配、压实度、砂的细度模数、碎石料粒径情况及砂石料含水量进行检查控制,保证供给合格材料。
2.4、质量管理制度
1、技术交底制度:
每个作业面开工前,由项目经理部技术负责人对作业的负责人进行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的操作要求、技术规范、质量标准等;作业段的负责人在每道工序施工前应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与该工序施工班组质量员对上道工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在自检单上签字。
2、取样制度:
施工现场设专职取样员和专职试验检测员,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包括单层随机抽样法,整体随机抽样法。针对不同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客观取样,使样品更具代表性,更能反映客观事实。
3、自检制度:
每个作业班组在每道工序完成后,由作业班组的质量员进行检查,合格后交与下道工序施工班组的质量员,下道工序施工班组质量员对上道工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在自检单上签字。
4、专检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后由作业段的质量负责人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对该道工序进行验收,在隐蔽工程验收单上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抽检制度:由项目部质量员、本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对工程的关键工序进行不定期、不定点的抽查,对特别重要部位的工程质量,由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进行旁站检查,确保每道工序尤其是重要隐蔽部位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
6、材料管理制度:
进入工地的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由项目部专职质检员监督,专职材料员具体实施操作,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必须合格,应有出厂质量格证或试验单,水泥必须有28天补强报告单,钢材实行双控,在有出厂质量证明书的基础上,进行外观检查并分批取样复验,各种规格,批量至少有一张试验报告单。砂、石等地方材料必须预先经监理取样后,回公司试验室,做出试验报告书并征得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方可进入工地,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一律不得进入工地。
6、内业资料制度:
每道工序完成后,每个作业班组的质量员应及时填写工序自检单交到项目经理部质量员,项目经理部的质量员即及时填写隐蔽工程验收单,并按每个分部工程汇集自检单、隐蔽工程检验单、原材料质保单、复试单、土工试验报告等,整个单位工程完成后,项目经理的质量员将齐全的资料交到项目管理部的质量员进行归档、保管。
7、质量事故的处理制度: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若发生质量事故或质量事故隐患,必须上报项目管理部,并配合项目管理部进行事故或隐患的处理,事故应按三不放过的原则(事故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受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不放过)进行处理。项目管理部经理召开全体项目成员及各作业班组成员对事故的发生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8、质量数据收集制度
根据需要分类收集,数据要有针对性、代表性、客观性,要真实、准确、可靠,一般应从原始记录或实测、实量获得。
对进场的原材料要按不同厂家、型号、规格、批量采用随机取样检验而获得数据;对进场的成品、半成品采用随机抽样进行检验而获得数据;对抗压混凝土试块、砂浆试块等采取试验而获得数据;对中线位置、标高应全面检测而获得数据。
通过对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描绘施工中的质量变化曲线图,从而找出容易发生质量隐患的工序部位的时间、空间因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质量控制措施。
9、质量责任制度
开工前,公司与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与施工队签订工程质量责任状,明确质量目标、管理职责及奖罚原则。
施工队在进场前应与公司签订劳务合同,明确应承担的责任,同时缴纳一定数量的质保金。
10、工序交接、隐检制度
施工过程的每道工序及隐蔽项目都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施工,按施工员→项目质检员→监理程序报验,按相关标准评定质量等级,达到预期目标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不属于同一班组的,除按正常程序进行工序验收外,还应由上道工序施工班组向下道工序施工班组办理交接手续。
对关键工序和部位,建立质量控制点,施工时,现场质检员必须旁站监理,防止质量隐患的发生。
对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责任落实到人,出现问题追究现场管理和操作人员的责任。
对工程施工中各结构层密实度、强度试验等必须经公司中心试验室试验或查验,由试验室出具试验报告。
重大或复杂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24小时以书面形式通知监理和建设单位驻地代表、设计人员到现场检查,经检查合格,办理隐蔽工程验收、签证手续后方可隐蔽。
11、计量管理制度
计量、测量仪器定期送技术监督局验证,并设标识卡,无标识不准使用。施工计量严格按配比称量。工程试验由公司中心试验室负责,按技术规范要求负责工程所有检测、试验工作。
12、质量报告制度
建立质量月报制度。质检员应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各工程质量情况,产品质量情况填写质量月报表,经项目经理签字后报工程管理科。
施工和生产中发生质量事故,项目部必须及时(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工程管理科写出事故报告。直接经济损失在1000元以下为一般事故,由工程管理科会同项目部处理:如在1000元以上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者为重大质量事故,由公司主管领导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
因质量所造成的返工、停工所需的一切费用由项目部承担,对单位负责人和事故直接责任人给予经济损失10%的罚款。情节严重者给予降级或调离工作岗位的处罚。
发生质量事故隐瞒不报者,视情节轻重处以通报批评、罚款、降级、调离工作岗位的处罚。
13、验收移交制度
1)具备下列条件时可以报请竣工验收。
1全部完成合同内图纸及有关变更意见的工程内容;
2工程竣工资料齐全、符合归档要求;
3施工现场工完、料净、场地清;
4工程完成后,已作过预验,存在问题已处理完毕。
2)已具备竣工条件的工程,由项目部在完工后5日内填报竣工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等级作出初评。
3)工程质量等级检查评定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排水工程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50268-2008)、混凝土结构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执行。
14、回访保修制度
工程验收移交后在保修期限内由项目部负责质量保修。保修做到及时、保质,达到用户和有关部门的满意。避免质量缺陷加剧或造成其它不良影响,否则追究项目部责任。
对项目部预留工程总造价5%作为质保金,用作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内的质量缺陷修复。余额在保修期满后退还项目部,超额部分由项目部自理。
工程交付使用后,技术质检科应组织有关人员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实地回访,并征求建设单位或管养单位对工程质量方面的意见,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修补及改进措施,作为今后施工同类工程时保证和提高质量的经验。
㈤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建设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的现场管理,重在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加强建设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管理: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阶段质量管理
这是保证施工现场质量的前提。在工程开工前,根据建设项目的施工图纸、建设地点、自然条件和技术经济指标向主管工程部门和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交底并明确该工程的质量要求。工程承揽后,要根据工程特点和业主的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保证整个工程施工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全面实现合同目标。
(2)重视人的管理,加强团队合作
人是决定工程优劣成败的关键。只有合理的组织人力资源,具有严明的组织纪律,高水平的技能,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工程。营造和谐共荣的气氛,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团结协作,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是建设团队中的一员。另外,奖罚分明,举办生产劳动竞赛,从精神和物质上激励他们,增强凝聚力,使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和技术施工人员都发挥最大的创造力。
(3)加强材料的质量管理
严格材料的质量管理。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进行控制,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必须经取样复检合格方准予使用;对混凝土、砂浆试块必须在监督下取样制作;对进场的各种设备,除有合格证、准用证和使用证明外,还应严格检查、认真安装调试,经试运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投入使用。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
(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建设项目的质量多数是在施工中形成的,加强对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就是要控制好质量和进度,这是实现施工目标的重要保证。质量要得到保证,就要严格按设计施工图、国家现行有关标准、验收规范、操作规程完成好每一道施工工艺、工序。在每道工序开工前,对各工序的具体准备工作、施工方案和施工措施进行检查落实;严格工序交接检查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每道工序完工后,要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再交质检部门联合检、专项检,层层把关,做好每一个施工过程的控制,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进度一般是按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执行,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总是有偏差的,因此在执行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才能保证工程进度的顺利进行。
(5)重视先进技术、工艺及设备的运用
建设项目现场施工质量管理与技术因素紧密联系。除员工的技术素质外,技术因素还包括装备、信息、检验和检测技术等。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做好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仔细考虑工艺、工序、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同时还要考虑不可预见因素和风险因素,合理的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安排,确保现场施工处于受控状态之中。同时,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并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以确保工程质量。然而,仅仅依靠施工过程中每一工序严格要求来确保建筑施工质量是不够的,还得有先进的质量检验检测制度和标准。
㈥ 施工工程质量持续改进的方法有哪些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方法通常是:
(1)事故发生后,及时组织相关部门调查、分析事故原因,以确定事故的范围、性质和影响等,为正确处理提供依据,调查要全面、准确、客观,并写出调查报告。
(2)根据事故调查报告所提供的事故原因分析及对工程影响程度,论证该质量事故是否需要处理和如何处理。因为有些质量缺陷虽然超出了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但经过具体分析、计算和论证,认为对建筑整体质量无大碍,可以不作处理,比如:有的结构构件发生错位,但不影响使用要求,可以不作处理,但要引以为戒;混凝土试块强度偏低,但用回弹仪测试后实体可达到设计要求,可不作处理;某些质量缺陷,如轻微蜂窝、麻面等,可通过后续抹灰、刮腻子等工序进行弥补;有的构件截面尺寸不足,但经设计复核验算仍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可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