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路工程质量通病主要存在哪些如何分类
摘要:公路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直接关系,要想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公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文章首先针对公路工程存在的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质量通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通病;成因;防治对策 对于公路建设而言,工程中多年来存在的质量通病不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而且也具有较强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因此加强对质量通病的分析研究并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方法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交通部专家委员会主任、总工程师凤懋润曾专门撰文分析了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的六项质量通病及原因,现分别叙述如下: a)软弱地基路段预压时间不够,工后沉降过大,路面产生较大的不平整度和横向裂缝;路基压实度不够和地基处理不当。引起路面产生较多的纵向裂缝(沥青路面)和断板(刚性路面);构造物两端填土压实度不够,引起桥头跳车; b)雨水进入面层引起面层网裂、变形和局部松散而形成坑洞:雨水透过面层滞留在基层顶面和基层质量不好引起冲刷唧泥、网裂、变形和坑洞,此种现象较多; c)半刚性结构层厚度不足和施工工艺水平低,使路面产生早期的结构性破坏;基层工艺水平不高,平整度差,使沥青面层厚薄相差较大。引起路面平整度较快降低; d)面层采用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沥青以及基层材料设计和工艺不合适等原因,使得面层横向裂缝过多; e)面层集料级配不佳和沥青用量不稳定,开放交通1~2年,行车道就出现不同程度的泛油现象,使路面粗糙度显著下降,抗滑性能衰减较快,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f)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不佳,细料和沥青用量过多,使路面产生严重的车辙现象(车辆大型化和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 针对以上情况,同时结合各类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通病,对其加以汇总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可为今后的工程质量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2 质量通病及成因 2.1 高填路基土沉降 高填方路段、桥头引道高填土或立交桥互通匝道填方等在通车一段时间后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沉或沉陷现象,经分析认为,一方面因施工因素导致如压实度、分层厚度控制不好或不当所致,另一方面因材料因素导致如选取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不合理、材料压缩系数过大或采用高塑性指数的粘性土等会出现此类问题,此外,在冬季施工等不利因素条件下也会使路面产生变形、开裂或下陷等现象。 2.2 软土地基沉降 软土地基是公路工程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软土具有含水量大、抗剪强度低、承载能力弱等特点,因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路基或桥梁涵洞等构造物基础极易出现压缩沉降、滑陷等不利现象,直接导致结构物在上部结构验收时沉降达到十几厘米甚至更多。 2.3 桥头跳车 由于桥头填土的沉降与桥台沉降有差异以及桥梁伸缩缝和桥头搭板施工不当导致在桥台处形成一定的台阶,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且行进到桥头处的车辆也因巨大颠簸对桥梁结构产生很大的冲击力,会对桥梁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2.4 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实 在预应力混凝土孔道压浆施工过程中由于灌浆强度较低,且在孔道内填充不饱满,这样极易导致预应力钢筋的锈蚀,通过灌浆握裹预应力钢筋来传递预应力给结构混凝土的作用必将大大削弱,起不到预应力压浆的真正效果。 2.5 混凝土结构物外观质量差 混凝土结构物外观质量差是当前混凝土结构物施工存在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混凝土表面出现的蜂窝麻面、缺边掉角、石子裸露、色差过大等现象,给混凝土结构物质量造成诸多不良影响,甚至影响结构物的耐久性,为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6 路面病害 2.6.1 沥青路面病害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1—2年内)路面出现多处大面积网裂、裂缝、坑槽、沉陷等病害现象,使路面的服务水平大大降低,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施工过程控制,在路面施工时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了对压实度的有效控制; b)混合料由于现场保温措施不到位致使到场温度、初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进行碾压,使得碾压效果不理想; c)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不当,沥青材料本身质量不达标; d)基层、底基层或土基层承载力不足导致沥青路面产生裂缝、沉陷等各类病害; e)基层材料的干缩、温缩而造成的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甚至在面层形成坑槽等病害。 2.6.2 水泥路面病害 水泥路面常见的病害有裂缝、断板、麻面、露骨、错台等。由于土基强度不够或不均匀,或在春秋两季施工的混凝土路面白天与晚上的温差过大,从而产生的较大翘曲应力致使板体产生开裂。另外,板块混凝土的过振会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也将导致板块产生裂缝。 3 质量通病的应对措施 针对上述出现的各类质量通病,根据多年来现场经验的总结,现给出如下应对措施。 3.1 高填路基土沉降 高填路基土沉降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a)严格控制填土厚度,以便更好地控制土基标高,以试验路段路基的填土高度为依据,在日常施工时以适当比例加以缩减,以更好地控制填土厚度的质量; b)在新旧填土的衔接路段,严格控制填土接茬台阶的最小长度,以避免接茬处超厚,影响到路基的压实质量; c)碾压时防止出现漏压或压实不足等现象,严令禁止超厚填土; d)在机械难于压实的路段,须用适当的小型机具补充压实; e)尽量避免冬季施工,若认为有必要进行,应能保证填土在未受冻的情况下填筑压实,以避免填筑土的压实不均匀而导致整个土体的沉陷; f)当填筑土为多种不同性质的土时,应按照不同土的类别做出相应土的若干组击实试验。取值应符合行业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 3.2 软土地基沉降 对于软土地基产生的沉降,必须从根本上避开软土的不利因素,根据工程经验,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解决: a)换填渗水性良好的土,同时对基底进行加固; b)设置白灰粗砂桩,此法适用于粉砂土质、含水量大的软土地基,软土地基成孔后。筛选生石灰块加水泥、粗砂拌匀后填充,用木棍捣实,当生石灰块遇到地下水消解后,填充料体积膨胀,起到挤压土基作用,提高了路基承载力; c)石灰、水泥稳定碎石法,主要用于苇塘、稻田等沼泽地区路基的处理。排水、清淤、清除草根等植被后,将石灰与水泥混合,再将碎石与混合料拌和均匀,然后摊铺压实并养护; d)对路基采取强夯、预压或使用土工织物等措施加以处理。 3.3 桥头跳车 桥头跳车直接影响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此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a)桥台背填土应选择排水性及压实性较好的回填材料,以达到最理想的压实度,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基填土的沉降量; b)对于桩柱式桥台,应先填方,待填方充分沉降后,再浇筑桩柱式桥台,从而减少结构物与填土的沉降差; c)施工时选择性能良好的伸缩缝,加之精细施工,以确保桥面伸缩缝处平顺过度; d)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桥面铺装层的裂缝等病害; e)严格把关桥头搭板的施工过程,确保桥头搭板施工质量; f)采用土工格栅等材料对路基土进行加固处理,以减少桥头土体的沉降量。 3.4 预应力孔道压浆不实预应力混凝土孔道压浆不实给整个工程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对各参建单位的经济、声誉等都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以下方法加以控制: a)灌浆用的水泥应为新出厂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b)应结合施工季节、使用材料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做好孔道压浆的配合比设计工作; c)在灌注前应检查灌注通道的管道是否通畅,对孔道应在压浆前用压力水冲洗; d)预应力张拉后应尽早进行孔道压浆,压浆时需遵循“缓慢、均匀、连续”的原则; e):孔道压浆应一次完成,中途不应停顿。 3.5 混凝土结构物外观质量差混凝土结构物外观质量差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物的美观性,因此施工时应加强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严格控制,可采取以下方法加以改进: a)混凝土预制模板要清理干净,对不合格模板禁止在施工中使用; b)尽可能采用刚度较大的混凝土预制模板,浇筑混凝土前用清水将模板润湿干净且不留积水,模板缝必须拼接平顺,控制模板变形,防止浇筑漏浆; c)模板内隔离剂要涂刷均匀,不能漏刷或不刷; d)加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调试工作; e)注重对混凝土施工的过程控制,对其质量严格把关; f)对掺入的外加剂要进行试验研究,满足性能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g)对混凝土振捣要密实,绝不能漏振或过振。 3.6 路面病害 3.6.1 沥青路面病害 对沥青路面早期出现的各类病害要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可从以下方法加以预防: a)切勿片面追求看似重要的个别指标,要通盘考虑路基路面的综合强度、舒适性、安全性及耐久性; b)在沥青混合料摊铺碾压时,对沥青混合料进场质量要严格控制,尤其是对混合料的摊铺、初压、终压的温度严格把关,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规范施工; c)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做好纵、横向接缝的拼接工作; d)不同条件的地区选取混合料所用沥青的延度要慎重,必要时可采用改性沥青; e)在特殊地区(如特别潮湿、高温或寒冷等)可采用新材料、新技术等手段,确保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 3.6.2 水泥路面病害 对水泥路面出现的各类病害要提前做出应对措施,可从以下方法加以预防: a)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路基、基层的压实度、强度、稳定性和均匀性; b)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尤其对水泥的技术指标要严格把关,杜绝一切不合格水泥用于混凝土施工; c)混凝土振捣时要防止漏振或过振,加强对不密实部位的振捣工作,也要防止过振产生的混凝土分层; d)为防止混凝土断板、开裂等现象的发生,可采用碾压式干硬性混凝土。 4 结语 总之,公路工程的质量必须加以重视,确保管理和技术的合理性、可行性,同时也必须采取一些得力的措施,从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各个环节齐抓共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才能使工程质量有较大的提高,才能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工程,为社会谋利,为百姓造福。
Ⅱ 排水不良会给路基带来哪些危害
排水工程失效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交通安全
在夏季高温持续天气中,雨水过后,里面的积水没有进行合理的排放,通过太阳的高温炙烤,积水会快速蒸发形成水雾,挡在轿车的玻璃前,司机的视线受到了遮挡很容易造成司机的恐慌,进而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另外,在严寒的冬季,下雪过后会堆积在路面,经过汽车的碾压,在路面会形成结冰现象,将地面和汽车轮胎的摩擦系数减少,造成汽车容易打滑、刹车不能用等情况的发生。对于太阳照射和雪地折射出的光线也会影响司机的视线,加剧了交通事故的形成。
因排水工程失效,造成路面质量受损情况
沥青在路面的压实标准不符合规定,或者路面久未经维修保养等情况,造成道路沥青面上出现裂痕的情况。在雨水过后,没有进行及时的排水,使路面浸泡在积水的情况下,会使积水直接渗入到路面的缝隙中,造成了路面沥青和碎石等粘合物的分离。
剥落沥青和其他混合料的粘合程度,在路面大面积形成坑坑洼洼的状态,使行车的舒适感降低,并对摩托车和自行车的行驶畅通带来很大的影响。
Ⅲ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路基排水无出路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呢
1、 现象:边沟尾闾无出路、边沟变成渗水沟。
2、 原因分析:
⑴工程设计单位调查工作不细,未解决排水出路问题。
⑵施工单位学习图纸不细,对设计忽略的问题未提出补充意见。或是设计已有交待,施工单位有所忽视。
3、 危害:边沟大量积水浸入路基、降低路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道路的使用寿命。
4、 治理方法:
⑴施工单位要认真学习施工图,加强图纸会审,对排水出路不明确的,要提出补充设计。
⑵除解决好路基边沟排水设施外,还要解决好边沟尾闾排水沟的挑挖修整。
Ⅳ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排水边沟沟底纵坡不顺,断面大小不一是什么原因,如何预防呢
1、 现象:沟底高低不平,甚至反坡,局部积水,局部断面过小,排水不畅。
2、 原因分析:未按设计纵坡和断面开挖修整边沟。忽视对附属工序的质量检验。
3、 危害:边沟积水,将渗入路基,降低路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4、 治理方法: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开挖断面和纵断面高程开挖修整,认真作好工序质量检验。
Ⅳ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首先说明,帮人不是为分数.
湘西捍匪( - 高级经理 六级)虽然分高,但是为人.....为吾所不齿!!
--------------------------------------------------------
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
<排水部分>
市政道路排水系统是城市市政设施得以正常使用的重要设施之一,确保其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现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最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成四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一、管道位置偏移或积水
(一)产生原因:
测量差错,施工走样和意外的避让原有构筑物,在平面上产生位置偏移,立面上产生积水甚至倒坡现象。
(二)预防措施:
1.防止测量和施工造成的病害措施主要有:(1)施工前要认真按照施工测量规范和规程进行交接桩复测与保护。(2)施工放样要结合水文地质条件,按照埋置深度和设计要求以及有关规定放样,且必须进行复测检验其误差符合要求后才能交付施工;(3)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样桩进行,沟槽和平基要做好轴线和纵坡测量验收。
2.施工过程中如意外遇到构筑物须避让时,应在适当的位置增设连接井,其间以直线连通,连接井转角应大于135°。
二、管道渗漏水,闭水试验不合格
(一)产生原因
基础不均匀下沉,管材及其接口施工质量差、闭水段端头封堵不严密、井体施工质量差等原因均可产生漏水现象。
(二)防治措施
1.管道基础条件不良将导致管道和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一般造成局部积水,严重时会出现管道断裂或接口开裂。预防措施是:(1)认真按设计要求施工,确保管道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当地基地质水文条件不良时,应进行换土改良处治,以提高基槽底部的承载力。(2)如果槽底土壤被扰动或受水浸泡,应先挖除松软土层后和超挖部分用杂砂石或碎石等稳定性好的材料回填密实。(3)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土方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抗槽底部排水降水工作,确保干槽开挖,必要时可在槽坑底预留20cm厚土层,待后续工序施工时随挖随清除。
2.管材质量差,存在裂缝或局部砼松散,抗渗能力差,容量产生漏水。因此要求:(1)所用管材要有质量部门提供合格证和力学试验报告等资料;(2)管材外观质量要求表面平整无松散露骨和蜂窝麻面形象;(3)安装前再次逐节检查,对已发现或有质量疑问的应责令退场或经有效处理后方可使用。
3.管接口填料及施工质量差,管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破损或接口开裂。防治措施:(1)选用质量良好的接口填料并按试验配合比和合理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2)抹带施工时,接口缝内要洁净,必要时应凿毛处理,再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认真施工。
4.检查井施工质量差,井壁和与其连接管的结合处渗漏,预防措施:(1)检查井砌筑砂浆要饱满,勾缝全面不遗漏;抹面前清洁和湿润表面,抹面时及时压光收浆并养护;遇有地下水时,抹面和勾缝应随砌筑及时完成,不可在回填以后再进行内抹面或内勾缝;(2)与检查井连接的管外表面应先湿润且均匀刷一层水泥原浆,并座浆就位后再做好内外抹面,以防渗漏。
5.规划预留支管封口不密实,因其在井内而常被忽视,如果采用砌砖墙封堵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点:(1)砌堵前应把管口0.5m左右范围内的管内壁清洗干净,涂刷水泥原浆,同时把所用的砖块润湿备用;(2)砌堵砂浆标号应不低于M7.5,且具良好的稠度;(3)勾缝和抹面用的水泥砂浆标号不低于M15。管径较大时应内外双面较小时只做外单面勾缝或抹面。抹面应按防水的5层施工法施工。(4)一般情况下,在检查井砌筑之前进行封砌,以利保证质量。
6.闭水试验是对管道施工和材料质量进行全面的检验,其间难免出现三两次不合格现象。这时应先在渗漏处一一作好记号,在排干管内水后进行认真处理。对细小的缝隙或麻面渗漏可采用水泥浆涂刷或防水涂料涂刷,较严重的应返工处理。严重的渗漏除了更换管材、重新填塞接口外,还可请专业技术人员处理。处理后再做试验,如此重复进行直至闭水合格为止。
三、检查井变形、下沉,构配件质量差
(一)产生原因
检查井变形和下沉,井盖质量和安装质量差,井内爬梯安装随意性太大,影响外观及其使用质量。
(二)防治措施
1.认真做好检查井的基层和垫层,破管做流槽的做法,防止井体下沉。
2.检查井砌筑质量应控制好井室和井口中心位置及其高度,防止井体变形。
3.检查井井盖与座要配套;安装时座浆要饱满;轻重型号和面底不错用,铁爬安装要控制好上、下第一步的位置,偏差不要太大,平面位置准确。
四、回填土沉陷
(一)产生原因
检查井周边回填不密实,不按要求分层夯实,填料质量欠佳、含水量控制不好等原因影响压实效果,给工后造成过大的沉降。
(二)预防与处治措施
1.预防措施。(1)管槽回填时必须根据回填的部位和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填料和压(夯)实机械。(2)沟槽较窄时可采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夯填。不同的填料,不同的填筑厚度应选用不同的夯压器具,以取得最经济的压实效果。(3)填料中的淤泥、树根、草皮及其腐植物既影响压实效果,又会在土中干缩、腐烂形成孔洞,这些材料均不可做为填料,以免引起沉陷。(4)控制填料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左右;遇地下水或雨后施工必须先排干水再分层随填随压密实。
2.处治措施。根据沉降破坏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1)不影响其它构筑物的少量沉降可不做处理或只做表面处理,如沥青路面上可采取局部填补以免积水;(2)如造成其它构筑物基础脱空破坏的,可采用泵压水泥浆填充;(3)如造成结构破坏的应挖除不良填料,换填稳定性能好的材料,经压实后再恢复损坏的构筑物。
五、结语
管道工程属隐蔽工程,其在竣工时只有检查井可供人们检验。因此,检查井的施工质量常常左右着整体工程质量的评定,应使用专业队伍进行检查井的施工。总之,排水管道工程创优必须建立在主体结构工程创优的基础之上。在施工过程中要努力克服各种通病,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再把检查井施工质量做得更好,从而实现创优目标。
<道路部分>
一、路床土过湿或有“弹簧”现象的处理
1、现象:路床土层含水量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以致大部或局部发生弹软现象。
2、治理方法:(1)雨季施工土路床,要采取雨季施工措施,挖方地段,当日挖至路槽高程,应当日碾压成活,同时还要挖好排水沟;填方路段,应随摊铺随碾压,当日成活。遇雨浸湿的 土,要经晾晒或换土。
(2)路床土层避免填筑粘性较大的土。
(3)路床上碾后如出现 弹软现象,要彻底挖除,换填含水量合适的土。
二、铺砌道板与立沿石顶面衔接不平顺
1、现象:铺砌道板与立沿石顶面出现相对高差,有的局部高于立沿石,有的局部低于立沿石,一般在0.5~1.0cm之间。
2、预防措施:(1)如果先安立沿石,要严格控制立沿石顶面高程和平顺度,当砌道板时,步道低点高程即以立沿石顶高为准向上推坡。
(2)如果先铺砌道板,也应先将立沿石轴线位置和高程控制准确,道板低点仍以这个位置的立沿石顶高程为准,在安立沿石时,立沿石顶高程即与已铺砌道板接顺。
三、铺砌道板塌边
1、现象:靠近立沿石背处的道板下沉,特别是步道端头,在路口八字道立沿石背后下沉现象较多。
2、预防措施:凡后安立沿石部分,立沿石前立沿石背均应用小型夯具在接近最佳含水量下进行分层夯实。
四、人行道纵横缝不顺直,砖缝过大
1、现象:(1)在纵横缝上出现10mm以上的错缝和明显弯曲。
(2)在弯道部分,也依曲线铺砌,形成外侧过宽的放射形横缝。
2、预防措施:(1)水泥混凝土道板,要根据路的线型和设计宽度,应事先作出铺砌方案,作好技术交底,做好测量放线;为了纵横缝的直顺,应用经纬仪做好纵向基线的测设,依据基线冲筋,筋与筋之间尺寸要准确,对角线要相等。
(2)单位工程的全段铺砌方法要按统一方案施作,不应“各自为政”。
(3)弯道部分也应该直砌,再补边。
五、砌体砂浆不饱满
(1)现象:主要表现在浆砌块、片石的砌体上,块、片石块体之间有空隙和孔洞。
(2)治理方法:浆砌块、片石应座浆砌筑,立缝和石块间的空隙应用砂浆填捣密实,石块应完全被密实的砂浆包裹。同时砂浆应具有
一定稠度(用稠度仪测定3-5cm),便于与石面胶结。严禁干砌灌浆。
六、砌体平整度差,有通缝
(1)现象:砌体外露面高低不平,超出平整度标准要求。有两层以上的通缝。
(2)治理方法:a、应注意选择一侧有平面的石料,片石的中部厚度最小边长不应小于15cm,块石宽厚不应小于20cm,以保证砌筑稳定。
b、应丁顺相间压缝砌筑,一层丁石,一层顺石,至少两顺一丁 。丁石应长于顺石的1.5倍以上,上下层交叉错缝不小于8cm。
c、当日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2m。
d、测量放线人员,应随时检查砌筑面(立面、坡面、扭面)线位的准确度。
七、立沿石基础和立沿石背扶
1、现象:基础不实和立沿石背扶回填废料、虚土不夯实或夯实达不到要求密度,竣工交付使用后即出现变形和下沉,出现曲曲弯弯,高低不平。
2、治理方法:a、立沿石基础应与路面基层以同样结构摊铺,同步碾压;槽底超挖应夯实。
b、安立沿石要按设计要求,砂浆卧底,并将立沿石夯打使其基底密实。
c、立沿石背扶要按设计和标准要求。
d、立沿石体积偏大一点,立沿石块长偏长些,容易安砌稳定直顺。
八、树套石下沉
1、现象:树套石安装后出现下沉,歪斜,与周围道板衔接不严,缝隙过大。
2、治理方法:树套石基础应与人行道基层以同样结构摊铺,同步碾压;铺砌道板前按设计方案制作树池模板,提前确定树池周遍道板铺砌方案。
---------------------
一点经验之谈,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