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质量监理 > 桩基工程质量事故

桩基工程质量事故

发布时间:2021-08-17 03:24:46

A. 桩基础施工质量事故有哪些

桩基础质量事故有三类桩,就是桩身混凝土离析不密实,然后就去断桩,桩身存在夹泥层导致断桩。

B. 桩基础施工过程最严重事故是哪三类

一是桩基终孔或则终压时,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包括桩端阻力或则桩侧摩阻力,导致后期主体结构沉降较大;二是桩基未按设计图纸轴线定位,偏位严重,无法满足使用要求;三是桩身破坏,比如断桩,夹渣,成为废桩。个人多工程的经验之谈。

C. 桩基施工质量事故有哪些

施工过程中的坍孔,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的导管卡管、拔管拔出混凝土面、导管进泥浆等。最终结果就是断桩或者桩基混凝土不密实等。

D. 静压桩的常见质量事故分析及处理

1. 桩身上抬
由于静压桩是挤土桩,在场地桩数量较多,桩距较密的情况下,时常后压的桩会对已压的桩产生挤压上抬,特别对于短桩,易形成所谓的吊脚桩。这种桩在做静载试验时,开始沉降较大,曲线较陡,但当桩尖达到持力层,承载力又有明显增加,沉降曲线又趋于平缓,这是桩身上抬的典型曲线。桩身上抬除了静载沉降偏大外,对桩而言可能会把接头拉断,桩尖脱空,同时大大增加对四周桩的水平挤压力,导致桩倾斜偏位。在处理上施工前合理安排压桩顺序,同一单体建筑物一般要求先压场地中央的桩,后压周边的桩;先压持力层较深的桩,后压较浅的桩。出现桩身上抬后一般采用复压的办法使桩基按正常使用,但对承受水平荷载的基础要慎重。
2.引孔压桩的问题
为了防止桩间的挤土效应太大,或土质太硬而使桩身较短,施工中往往采用引孔压桩的工艺 ,即先钻比管桩略小规格的直径钻孔,深度是桩长的(2/3~1)L,然后将管桩沿预钻孔压下去。引孔应随引随压,中间间隔时间不宜太长,否则孔内积水,一是会软化桩端土,待水消散后孔底会留有一定空隙;二是积水往桩外壁冒,削弱了桩的侧摩阻力。
对于较硬土质中引孔压桩还会有桩尖达不到引孔孔底的现象,施工完成后孔底积水使土体软化,使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3. 桩端封口不实
当桩尖有缝隙,地下水水头差的压力可使桩外的水通过缝隙进入桩管内腔,若桩尖附近的土质是泥质土,遇水易软化,从而直接影响桩的承载力。对于桩靴的焊接质量要求与端板间无间隙、错位,保证焊缝饱满,无气孔。施焊对称进行,焊拉时间控制得当,焊接完成后自然冷却10分钟左右方可施打,因高温焊缝遇水后变脆,容易开裂。工程上比较有效的补救技术措施是采用“填芯混凝土”法,即在管桩施压完毕后立即灌入高度为1.2m左右的C20细石混凝土封底,桩端不漏水,桩端附近水压平衡,桩端土承受三相压力,承载力能保持稳定。
4. 桩顶(底)开裂
由于随着技术的进步,压桩机越来越大,最重可达6800KN,对于较硬土质,管桩有可能仍然压不到设计标高,在反复复压情况下,管桩桩身横向产生强烈应力,如果桩还是按常规配箍筋,桩顶混泥土抗拉不足开裂,产生垂直裂缝,为处理带来很大困难。另一种情况就是管桩由软弱土层突然进入硬持力层,没有经过渡层,桩机油压迅速升高,桩身受到瞬间冲击力也容易引起桩顶开裂,如果硬持力层面不平整,桩靴卡不进土引起桩头折断破碎,桩机油压又下降,再压时压力不稳定,吊线测量桩长发现比入土部分短。处理上事前改进桩尖形式(圆锥形桩尖易滑),事后用压力灌浆把桩底破碎混凝土粘结住,适当折减承载力设计值。
5.地质构造带
广州市区不少地段处在地质断裂破碎带上,如麓湖断裂带、瘦狗岭断裂带等,在这些场地采用静压桩,由于受构造断裂的影响,地层结构受到改变,破碎带作为地下水通道常软化持力层。压桩时虽满足终压力及桩长要求,而静载时桩又不合格。不合格桩长范围可从8米至30米都会出现,与规程统计的经验公式完全不符,在瘦狗岭断裂带曾有压桩长80米仍止不住,可见由于土体的破碎加上水的润滑,土的抗剪强度基本散失,压力不再随桩长的增加而增加,这要特别引起重视。对于有软硬夹层,尤其是硬夹层不厚的情况下,施工时桩尖到达硬夹层,由于超孔压的反向作用,使桩的终压力满足设计要求,而施工完成后随孔压消散,土抗剪强度还没恢复,静载时桩尖土承受更大的压力,传递到软弱下卧层后引起该层土压缩增大,进而桩顶下沉增加,位移不满足要求。
6.基坑开挖
由于静压桩逐渐用在高层建筑中,基坑开挖不可避免。应根据开挖深度考虑是否需要先围护开挖再沉桩的方案。边打桩边开挖是不可取的,先打桩后开挖应考虑对称均匀,如在中间开挖把土堆在周围就会造成四周和中心的土体高差悬殊,同时超孔隙水压及震动会使管桩倾斜或折断,所以合理制定基坑开挖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E. 灌注桩常见质量问题类别、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钻孔灌注桩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控制桩位偏差的质量保证措施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造成桩位偏差的原因有:测量放线的误差、护筒埋设时偏差、钻机对位偏差、钢筋笼下设时的偏差等。主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如下:
(1)测量放线
在测量放线中采用高精度的经纬仪及激光测距仪,测量定位采用极座标定位法,充分发挥经纬仪对角度和激光测距对距离控制上的优良性能,并在确定桩位后,用长约30㎝的钢筋钉入地下,用油漆注明以便识别,并做好保护。
(2)护筒埋设
为保证钻(冲)机对中,施工中须采用与钻头直径相宜的护筒或护壁(一般大于钻头10-20㎝)。对桩位应进行二次测量检验并用油漆将桩十字线标示在护筒上,对此作为施工中检查、校核钻孔中心和下设钢筋笼的依据。
(3)钻(冲)机对位
在钻(冲)机对位时,先将钻(冲)机机座调整水平并用水平尺复核钻盘是否水平,再用线垂将钻塔调整垂直,然后根据护筒埋设生重新定出的桩中心,检查钻头中心是否重合,如果偏差较大,应调整钻机位置保证偏差在最小的允许偏差范围之内。
2、钢筋笼下设时的偏差和保护层的控制
(1)钢筋笼的制作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焊接保证牢固可靠,加工钢筋用经过特殊加工的钢圈模具弯曲而成,笼身保证圆而直,钢筋笼制作时,下口处钢筋头均向内弯折成一截头圆锥,以利钢筋笼入孔。
(2)施工中,由于桩身钢筋笼较长,吊装时分节吊装,每次下钢筋笼时吊机尽量靠近孔口,以保证吊机的有效高度而使钢筋笼能垂直入孔。
(3)为了保证钢筋笼的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沿钢筋笼纵向每隔2-3m环向每隔50-60㎝设置一定数量的环形砼保护垫块。在钢筋笼下设时,根据桩中心在护筒上的标记,调整笼子的位置,使其中心与桩中心一致,然后徐下放,钢筋笼入孔后,若空孔较深,护筒口被子泥浆淹没无法看到钢筋笼是否居中,可根据现场情况适当降低孔内泥浆,钢筋笼下到设计高程生用钢筋穿住预制后的钢筋笼吊环将钢筋笼固定牢固。
3、嵌岩深度,是确保桩基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它往往是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而定,是否钻入所要求的岩石,钻进中只有从取出的岩样判断。而目前的钻进工艺,取上来的岩样均为岩石碎块,为了准确判断入岩的岩石,钻入基岩后每隔30-50㎝用抽砂筒取样一次,对岩样进行鉴定,确保钻孔进入设计要求的岩石深度。
4、孔底沉渣的质量保证措施
(1)孔内泥浆的控制
钻孔结束后,进行一次清孔的同时要不断地补充新鲜泥浆,将孔内含砂量大、性能差的泥浆置换出来。泥浆的比重、粘度,应根据地下水位高低和地层稳定情况进行确定,如地下水位较高、容易坍塌,泥浆比重、粘度可大些,但不宜过大,比重以1.1-1.2、粘度以18-25S为宜。
(2)终孔验收工作
钻孔完毕后必须进行终验收,根据钻杆和钻头或测绳的总长度和上部剩余检查终孔深。造就表孔和换浆完成后,必须对孔径、沉渣厚度和泥浆性能进行检验验收。
5、砼浇筑质量保证措施
终孔验收完毕后,应根据实际验收的终孔深度配制导管,仔细检查导管有无破损和变形,并记录每节管子的长度不顺序,为了便于隔水塞排出,导管下口距孔底以20-30㎝为宜,不得过大,避免孔底的砼与孔内泥浆混合,造成混浆砼。开浇时,料斗必须储足一次下料能保证导管埋入砼0.6m以下,以免因导管下口未被封埋入砼内造成管内反泥浆现象,导致砼开浇的失败。砼浇注要保持连续,如因故中止且超过砼初凝时间,按事故桩处理。
为了保证桩身的砼质量,在浇注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导管埋入砼的深度,导管埋深以1.0—6m为宜,过大或过小都会在不同外界条件下出现不同形式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桩的质量.其主要问题如下:
a、导管埋深过大,出管的的砼受上部已浇灌砼的压力较大,砼水平方向流动扩散能力减小,造成桩外围的砼出现骨料离析和空洞。
b、当导管埋深较大,钢筋笼的钢筋较密且较粗时,砼上升面将可能出现近导管处砼面高,远导管外左面低,砼不是出管后先产生水平扩散,然后全断面向上顶托,而是出客后的砼在导管周围一定的范围内上顶托,然后在顶部再水平扩散,由于扩散力较小,在主筋外侧,将出现砼绕过主筋汇合的死角区,一部分泥浆和混有泥浆的水泥砂浆充填在死角区内,造成钢筋握裹力不够,且在桩周出现带状的骨料离析和空洞。
c、当导管埋深过大,在上部又有流动较差的砼时,由于出管后的砼上升时阻力较大,砼将沿阻力较小的导管周围向上流动,反压在原砼面上,使部分砼包裹泥浆。
d、在砼浇筑到桩项进行拔管时,如果导管埋深过大、砼浇筑时间过长,在孔口的左流动性已经很差,拔管后由桩底涌向面层的混有泥浆的左将加流充填在导致坑内形成桩的烂心现象,影响桩身质量。
e、导管埋深过大,因砼握裹力增大再加上浇筑时间相对较长,容易出现埋管事故。在导管埋深过小时,由于起拔导管不易控制,容易造成导管拔空的事故。

F. 在打桩工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和事故主要有哪些

第一,是测量放线中出现错误,这种错误会令整个建筑出现错误或者令桩基出现较大的偏差。

第二,则是单桩承载力不满足建筑桩基设计标准。

第三,则是在施工过程中桩体倾斜过大。

第四,施工中会由于其他原因引发预制桩的接头发生断离。

第五,是由于在进行灌桩的过程中所引发的的断桩事故,此类事故会直接对桩基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

第六,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桩位具有过大的偏差。

第七,由于砼的质量或者操作引发的桩体出现夹泥、离析以及强度不达标等问题。

第八,则是最常见的问题,即标高不足。

此类问题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引起,一方面是标高已经满足设计值,但是由于桩顶具有较厚的浮浆,因而在凿出后引起标高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施工控制问题造成没有达到设计标高便停止了对桩基的灌注。网页链接

G. 打桩过程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哪些

桩基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成因及处理措施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桩基的质量会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例如勘察报告详细准确与否,材料工艺以及施工所使用的设备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工程设计合理与否等,无论哪一项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引发质量安全事故或者埋下安全隐患、质量隐患。因此,为了防止由于桩基质量出现问题而引发的建筑质量问题,需要对桩基工程质量进行合理控制,这对于建筑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下便针对此类问题展开详细探讨。

1、 常见问题分析

在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桩基问题主要有八种,第一,是测量放线中出现错误,这种错误会令整个建筑出现错误或者令桩基出现较大的偏差。

第二,则是单桩承载力不满足建筑桩基设计标准。第三,则是在施工过程中桩体倾斜过大。第四,施工中会由于其他原因引发预制桩的接头发生断离。第五,是由于在进行灌桩的过程中所引发的的断桩事故,此类事故会直接对桩基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第六,在验收过程中发现桩位具有过大的偏差。第七,由于砼的质量或者操作引发的桩体出现夹泥、离析以及强度不达标等问题。第八,则是最常见的问题,即标高不足。此类问题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引起,一方面是标高已经满足设计值,但是由于桩顶具有较厚的浮浆,因而在凿出后引起标高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施工控制问题造成没有达到设计标高便停止了对桩基的灌注。

2 、原因分析

引起桩基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可以从四个大方面出发进行分析,即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因、桩体发生倾斜的原因、出现断桩的原因以及桩接头发生断离的原因。

2.1 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原因

在施工中,承载力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造成:首先桩体的沉入深度没有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其次桩端没有进入持力层,虽然桩深已经达标但是由于桩端并没有达到设计规定要求,因此造成承载力不足;由于贯入度超过了最终要求值,这也会造成承载力无法达到设计要求;另外桩体断裂以及倾斜过大等也会引发承载力降低现象;最后则是勘察报告没有体现实际的施工环境,所提供的相关资料数据不真实。

2.2 桩体发生倾斜的原因

首先,质量不达标的预制桩会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桩体的倾斜过大,其中最容易造成倾斜的是桩尖位置以及桩面倾斜。其次,桩架是否同地面垂直以及桩基是否安装正确是影响桩体是否会倾斜的主要因素。另外,桩帽、桩身以及桩锤是否会由于中心线的不重合而造成锤击偏心,也是引起桩体倾斜过大的原因。再次,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物以及基坑的开挖不当也会引发桩身倾斜,最后,不正确的打桩顺序以及桩距设置也同样会造成桩体发生过大的倾斜。

2.3 断桩的原因

在桩体的施工过程中,除了发生倾斜外,桩体的断裂也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其主要原因包括:首先,起吊以及运输和堆放的支点位置不当或者吊点位置不当;其次,由于沉桩时桩身发生弯曲所致。最后则是在施工过程中锤击次数过多引发。例如,一些建筑设计中要求锤击过重,因而贯入度设计的过小,这就导致锤击过程中引发桩体的断裂现象。

2.4 桩接头断离的常见原因

当设计桩较长时,因施工工艺的需要,桩需要分段预制,分段沉人,各段之间常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接头。这种桩接头的断离现象较为常见。其原因还有上下节桩中心线不重合桩接头施工质量差,如焊缝尺寸不足等原因。

2.5 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

测量放线差错沉桩工艺不良,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位出现较大的偏差等。

3、 常见质量问题的处理措施

3.1 补沉法

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

3.2 补桩法补桩法

就是在会同设计、监理以及业主的意见,根据设计单位出具的补桩方案进行补打,但此种方法投资大、工期长,很难被各方共同认可。

3.3 补送结合法

采用分节连接的方式将桩打入基础中时,若桩体质量不达标,那么在进行沉入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使得连节点脱开,这时对于桩基的处理就可以采用补送结合的方式。第一,对于有疑点的桩,应当进行复打,令该桩下沉,这就可以令脱节的桩连接再次顶紧,令接头具有竖向承载力。第二,可以进行补桩,适当的补进一些完整的桩,使得基础不但可以满足承载力要求,同时还能够提高建筑基础的地震荷载。

3.4 纠偏法

若是在打桩过程中发现桩身出现倾斜并且桩长不长,且完好并未断裂,或者由于基坑的开挖而导致的桩身出现倾斜但是桩体仍旧完整的,可以对桩身进行局部挖开,然后使用千斤顶对桩身进行纠偏。

3.5 承台扩大

3.5.1 若桩位出现了较大的偏差,那么原有的承台设计尺寸无法满足构造的规范性要求,那么可以通过对承台是面积适当的扩大的方式对桩位偏差进行纠正。

3.5.2 桩土共同作用。若单桩无法达到设计的承载力要求,就需要进行承台的扩大处理,并且还要将天然基同桩的共同承担的上部荷载考虑在内。

3.5.3 桩基质量问题。在施工中容易出现不均匀的桩基质量,为了防止后期由于桩基质量问题引起的承台布局云沉降以及为了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可以使用整体式桩基承台,从而提高基础整体性。

3.6 复合地基法此法是利用桩土共同作用的原理,对地基作适当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更有效的分担桩基的荷载。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3.6.1 承台下做换土地基。在桩基承台施工前,挖除一定深度的土,换成砂石填层分层夯填然后再在人工地基和桩基上施工承台。

3.6.2 桩间增设水泥土桩。当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在桩间土中干喷水泥形成水泥土桩的方法,形成复合地基基础。

3.7 修改桩型或沉桩参数法

3.7.1 改变桩型。如预制方桩改为预应力管桩等。

3.7.2 改变桩入土深度。例如预制桩在贯入过程中遇到较厚的密实粉砂或粉土层,出现桩下沉困难,甚至发生断桩事故,此时可采用缩短桩长,增加桩数量,取密实的粉砂层(膨胀土层)作为持力层。

3.7.3 改变桩位。如沉桩中遇到坚硬的、不大的地下障碍物,使桩产生倾斜,甚至断裂时,可采用改变桩位重新沉桩。

3.7.4 变沉桩设备。当桩沉入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可采用大吨位桩架,采用重锤低击法沉桩。

4、结束语

我国经济在不断的改革和开放政策中向前发展着,其中起到了支撑作用的产业便是建筑行业,其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随之而来产生了诸多问题,例如建筑工程质量,由于其直接影响到了业主的实际利益,直接关乎国家以及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受到了社会以及行业的关注。因此应当从点滴做起,防患于未然,总结经验,从设计到施工把我桩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将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中,杜绝其发生,保证项目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国.论施工中抗渗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5).
[2]陈四清,朱帅.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28).
[3]张渊,宋飞.防水屋面施工及质量控制[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 8 卷)[C].2007.

与桩基工程质量事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假山景观设计工程 浏览:862
哈尔滨工程造价招聘 浏览:937
建筑工程土建劳务分包 浏览:632
道路监理工程师 浏览:476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在本校吗 浏览:370
河北工程大学保研率多少 浏览:287
有学质量工程师的书吗 浏览:479
康乐县建筑工程公司 浏览:569
助理工程师二级 浏览:872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级考试时间 浏览:9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研究 浏览:881
工程造价图纸建模 浏览:888
辽宁恒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93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 浏览: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兴趣爱好 浏览:316
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浏览:388
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浏览:3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浏览:858
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管理条例 浏览:270
云南工程监理公司排名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