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洋石油工程的相关问题
待遇还可以,但大部分要出海,有时你要待上10天到半年,海洋石油工程主要是海上安装采油管线、平台和电缆,如果坐船出海,要防止晕船,要拿到5小证才能出海,防毒、救生、放火、直升机逃生和海上救护;高科技、高风险、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海上生活比较单调,刚来的要注意几个问题。这里的行业因为是大工程协作,没有个性发挥的余地,这里的行业投入成本大,没有个人专业发挥的空间;所以,重要的是人际关系,美也:管理出效益。只要你的基本知识到达一定的水平,能应付日常工作,就不用专心你的专业了,那要一心一意当管理人员(当官)才行,搞专业技术在这里是没有出路的,大不了是一个技术工人,工资跟同级管理人员差好几倍;有个别单位的高级工程师的奖金比同单位一般的工人低。因为工资和奖金是暗箱操作,海洋石油系统基层单位管理人员(当官)可以随意克扣你的奖金和工资;有一次,总公司经理发2000元奖金要发个文,钱才能到底层的员工手中,以往上边发2000,到了底层员工能有200就不错了;平时有的单位想扣钱就立名目了,就想扣你的钱。
想好了,来了就要往管位上钻,有一个1982年毕业的水上工程师在海上干了20多年,工资就是提不上,临退休才给12级(那时才一千八点);而同级的官9级就多了3级,他们的同学最高的有5级;相差7级工资。这小子也认真钻研业务技术,结果经济待遇就吃亏了。不信你来后就知道了,同时进来的,当管理和干技术可能差5倍以上的待遇。
② 海洋油气工程就业前景
1、国内前景
国家对于海洋科学采取积极支持发展的政策,也大力发展海洋科学的教育。如今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当下来随着行业的发展,如今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佳,特别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上运输、海洋油气开发和食品工业等部门吸收人才多。近几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地位。因此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由于本专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良好,且有持续增加趋势,特别是本专业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所以行业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
2、国际格局
在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遗余力地加紧海洋科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大气候之下,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特别是经济实力飞速提高,也迫切需要开发新兴资源,以便能在以后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海洋科学发展较晚,客观来讲,如今的水平比起一些开发海洋较早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利用当下已有的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优势,继续保持和加强之外,在如今落后的领域,会增加研究和开发的资金和力量。国家早在1960年就确定山东海洋学院(现为中国海洋大学)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在今后,海洋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将存在持续大量的需求,特别是海洋科学涉及的相关学科非常广泛,所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非常自由,加上国家一贯的扶持政策,相信有志之士一定能在海洋科学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国家对于海洋科学采取积极支持发展的政策,也大力发展海洋科学的教育。目前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采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就业政策。近年来随着行业的发展,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较佳,特别是海洋资源开发、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医药、海上运输、海洋油气开发和食品工业等部门吸收人才多。近几 年,我国在海洋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尤其是在海洋资源利用、海底石油勘测、海产品生产等方面,已经达到地位。因此本专业就业形势良好,由于本专业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和国家的政策倾斜,从业人员的收入状况良好,且有持续增加趋势,特别是本专业的高级人才供不应求,所以行业制定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
在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遗余力地加紧海洋科学的研究和应用的大气候之下,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逐渐增强,特别是经济实力飞速提高,也迫切需要开发新兴资源,以便能在以后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海洋科学发展较晚,客观来讲,目前的水平比起一些开发海洋较早的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还有一段距离,为了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利用目前已有的空间技术、生物技术优势,继续保持和加强之外,在现在落后的领域,会增加研究和开发的资金和力量。国家早在1960年就确定山东海洋学院(现为中国海洋大学)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大学之一。在今后,海洋科学领域的专业人才将存在持续大量的需求,特别是海洋科学涉及的相关学科非常广泛,所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非常自由,加上国家一贯的扶持政策,相信有志之士一定能在海洋科学领域找到自己的位置。
③ 中石油海洋工程的待遇及发展
我是中海油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来这里已经有几年了。
油公司的待遇现在都不错,不过这要根据油价来走的,97/98年的时候油价12美元每桶的时候,工资其实不高,从油价开始涨的时候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待遇也开始涨了,不过从目前来看,油价不会掉到那个程度。
至于你是学油气的,建议你来在海洋工程行业里做平台系统的工艺,最好从设计公司先待一段时间,设计公司是学技术的好地方,人才较多,能够跟老师傅们多学点基础。
至于公司的话,如果你能去中海油的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的话,建议你先选择它,毕竟他们是海洋石油为主页,中石油的主业是陆地石油,他们在海洋石油的发展还要根据政策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目前他们在海洋石油的动作不大,仅限南海的部分深水区块。
④ 什么是中国海洋石油战略对策
基于我国目前油气供求的现状,要实现国家油气安全,就必须大力开发海洋油气资源,也要挖掘陆地资源潜力,加大油气资源的开发力度。在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陆上油气资源后续潜力不足、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起飞和发展阶段的背景下,采取积极务实的战略和相关措施,加快本国海洋国土上丰富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对于确保国家石油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并进行科学合理布局
首先,要加大我国海域勘探开发力度。我国南方含油气区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和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具有广阔的勘探领域,但石油地质条件复杂,应精心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和勘探技术,继续坚持评价勘探工作,力求尽早突破。同时,要加强各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合作和一致对外。我国三大石油集团公司是各自独立的经济实体,现在各自在国内划分了明显的经营地域。由于各自核心业务不同,那种按地域划分市场的设想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的延续。在勘探开发领域中,在对国内石油资源统筹优化的基础上,应当努力克服当前条块分割的局面,联手勘探国内资源。在走出国门投标勘探开发和工程建设项目时,更应优势互补,与国外一流石油公司争高低,力求中标,切忌出现内部低价竞争、互相残杀、两败俱伤的局面。
此外,在油气开采问题上应该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我国的油气开采应该是先海上,后陆上。先开采争议地区,后开采我国完全控制地区。陆上和我国完全控制地区的资源所有权没有任何争议,早采晚采都一样。而在敏感地区、争议地区的石油开发,越晚开采,剩下的资源就会越少。据美国能源信息署2002年5月的资料,南海地区每天产出石油200万桶。如果照此速度开采,那么南海的油气大约20年后就会开采殆尽,这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提高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技术水平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较大差距,尤其是深水油气开发技术。因此,未来发展方向应为进一步完善近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体系,实现边际油田的高效安全开发,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
目前许多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尤其是深水技术,受到国外公司的垄断,有些技术引进中又存在技术壁垒,这些技术往往又是制约整体技术发展甚至产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再加上我国海域特有的环境条件、复杂原油物性及油气藏特性本身就是世界石油领域面临的难题。因此,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技术应采用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模式。
三、加强对我国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的维护
在开发我国海洋油气资源过程中,首先必须正视在相关海洋与周边国家存在的争议。无论是基于油气资源争夺的东海领土之争,还是南沙群岛主权之争,都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这些争议还普遍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面对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必须努力完善与发展我国的海洋体系,发展我国的海权体系即海洋法制、海上武装力量、海上实体、海洋开发。在海洋法制方面,要制定有关海战动员和征集法,进一步明确领海基线的各基点,以及与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必须建立相应的海上执法队伍,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上武装力量,以捍卫国家的统一,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遏制战争以及保护国家海洋环境的稳定。
四、加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国际合作
在全球化条件下,石油安全并非一国或少数国家的安全问题,事实上,它是所有与世界石油供求有关的国家的安全问题,既包括产油国的需求安全,也包括消费国的供应安全;既涉及在石油进口上存在着竞争关系的国家,也涉及在石油出口上存在着竞争关系的国家。可见,国际石油安全问题是许多国家各自石油安全在内的共同安全问题,它只能建立在各国石油相对安全的基础上,而不能建立在少数国家石油绝对安全的国际体系中。
因此,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我国基于石油安全的海洋油气开发战略,必须在关注周边国家石油安全诉求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和实施,以实现与相关国家的良性竞争、友好合作和和谐相处。既要以“请进来”方式吸收外资参与我国海域油气资源开发,又要“走出去”参与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并在保证我国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海洋权益纠纷,坚持通过和平谈判,寻求一项双方都能接受的基本和长久的解决办法。面对争议,不作主权让步,又不加剧争议矛盾,而是把主权争议暂时搁置,采取模糊态度,留待以后解决,促成共同开发。
石油安全问题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军事安全的基础。我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除了继续依靠我国陆地石油资源的开发之外,更多的将是依靠发展海洋油田弥补陆地石油生产增长缓慢,探明储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储量丰富,按第三次石油资源评价初步结果,海洋石油资源量为246亿吨,占总量的22.9%。而未来海洋石油,无论是勘探开发还是下游建设工作量都很大,且任务重时间紧迫,但是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探明率很低,开发技术和人才资金技术管理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少差距,整体上处于勘探的早中期阶段。
无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我国海洋油气的可开发潜力都很大。所以,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将必须坚持长远可持续发展原则,提高我国海洋油气开发的技术水平,加强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国际合作,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以效益为中心把增强国际竞争能力作为一切决策的出发点来加强对我国海洋资源权益的维护,尽快启动并逐步建立国家能源安全体系,增加海洋石油的开发力度。通过大力开发海洋油气缓解中国的能源短缺状况,为中国的国家主权与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增长提供能源保障。总之,通过调整我国海洋石油战略,中国海洋石油工业的前景将是一片光明。
五、我国南海南部油气开发建议
1.制定战略,优先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海洋经济产业更是以高出GDP增长速度两倍多的增速高速发展,但是我国对于海洋权益的相应重视程度却不高,蓝色国土屡受侵犯,为此应加强对争议岛礁和海域的实际管辖,为将来的海域划界做好准备。2009年3月13日,中国最大的渔政执法船311号开始到南海执行巡航任务,应该说是一个好的开端,它体现了我国对南海海域实际管辖工作的重视。不过,这种巡视维权工作应该长期坚持下去,做到制度化、持久化,才能达到“实际、连续、有效管辖”的目的。与此同时,南沙群岛领海基线的划定工作也应跟上。只有宣布了领海基线,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外部界限才可确定,使南海的巡航维权工作有法可依,才能更好地保证我国在南海的海洋权益不受侵犯,保证我国的海洋经济沿着健康的轨道持续发展。合理开发海洋丰富的油气资源,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都是十分必要的。
2.加大开发,提高技术
我国海洋工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最早的海洋石油开发起步于渤海湾地区,该地区典型水深约为20米,到了80年代末期,在南海的联合勘探和生产开始在100米左右水深的范围进行,现在我国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南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但这一区域水深在500~2000米,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这样水深海域进行油气勘探和生产的技术,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技术。与国际海洋科技先进国家相比较,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管辖海域调查程度低,近海环境认识尚不深入,深海环境认识及资源勘探开发起步较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
(2)海洋科研技术装备比较落后,深海资源勘探开发能力不足,没有面向深海的科技基地;
(3)高端技术对国外依赖性强,国外对我国在一些尖端技术上的封锁,制约了我国的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4)尚未形成高效开发近海油气田的技术体系和完整的技术装备;
(5)深水工程技术能力十分薄弱,这与最近几年国际深海平台创新概念层出、技术发展飞速的局面形成巨大反差,成为与国外海洋工程技术水平主要差距之一;
(6)诸多核心技术及瓶颈技术,尤其是深水核心技术,仅掌握在少数几个国家手中,引进中存在技术壁垒。
鉴于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公司参与,投入大量资金,共同研究海洋油气开发技术。首先要加大我国海域勘探开发力度,我国南海区域含油气区古生代海相碳酸盐岩层系和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具有广阔的勘探领域,但石油地质条件复杂,应精心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和勘探技术,继续坚持评价勘探工作,同时要加强各石油公司之间的竞争合作。其次在科研技术方面,加大对深水油气资源开发技术的研发力度,进一步完善近海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体系,深海石油平台的设计、建造及相关技术是深海油气资源开发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与外国石油开发企业进行合作的同时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国外深海平台的建造和使用情况,并且注重吸收应用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技术。
3.实质推进,行动在先
长期以来,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对南海周边国家实行睦邻友好政策,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然而,中国的和平善意却得不到应有的回应,相关国家反而趁此机会加速抢占中国在南海的岛礁,这种状况是不平等的,不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迄今为止,中国渔民仍无法在我国传统海域内正常作业,中国也从未在该海域内打出一口油井。实际状况是,争议没有搁置,开发没有共同,资源全给别人抢去了,中国没有得到任何利益。
面对南海局势的新发展,我们应改变以前只说不做(即仅提出外交抗议而无实际行动)的作风。即使需要共同开发,具体的措施和行动也要跟上,否则效果肯定不理想。而未共同开发之前,我们也不能一味消极等待,而应利用我国已基本具备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技术能力,在目前由我国控制的岛礁周围海域选定一个地区,作为与南海周边国家以外的石油公司共同开发的“示范区”,从而促使周边国家坐下来与我国商量共同开发问题。
东南亚各国情况各异,利益诉求千差万别,我国应加强与各国的双边关系,积极发展与新加坡、泰国的传统友好关系,又要争取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在强调主权在我国的前提下,与东南亚各国共同贯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积极与周边各国和平协商,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开发。共同开发不仅有利于东南亚各国理性解决海域争端,维持地区和平和国际稳定,也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带动地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对创造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稳定的国际环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在全球化条件下,石油等能源安全不只是一国或少数国家的安全问题,而是涉及世界各国的国际问题。我国保证经济发展的能源供给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也要注重开发自身资源,将目光投向油气资源丰富的南海区域是大势所趋,但开发油气资源不能一蹴而就,从陆上走向海洋的战略思维的转变,其战略意义是非凡的,过程是艰辛的。我国必须尽快完善本国的海洋维权体系,加大对海洋石油资源的开发,深化对海洋油气开发技术的研究,以期尽早利用海洋深处的油气资源来支撑国内经济的继续发展。
4.硬性主权,突破包围
南海问题本不存在——中国是最早对南海海域行使主权管辖的国家,1945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其中即包括南海诸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此后20多年间,没有任何南海周边国家对中国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行使主权提出过异议。
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末南沙海域被探明有丰富油气资源以来,南海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多国交叉争议面积最大、最为激烈的海域:南海周边5个国家——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先后向中国南海提出主权要求,其焦点集中在南海4个群岛中最大的南沙群岛80多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上。
目前,除台湾当局驻军南沙群岛最大岛屿——太平岛、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南沙永暑礁等7个岛礁上建立了永久性据点之外,菲律宾、越南等国已经直接侵占了南沙群岛40多个岛礁,形成“六国七方”对峙南海的复杂局面。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南针对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分别设立了黄沙县和长沙县,菲律宾针对南沙群岛设立了卡拉延市。而中国的“西南中沙工作委员会、西南中沙办事处”早在1959年即由中央政府批准成立,但40多年来,中国一直未在这一区域正式建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依然遵守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中的条文,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但是东盟各国,如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屡屡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制造事端。
例如,以保护主权为由扣押和枪杀中国渔民,占领存在争议的岛礁,对存在争议油气区块进行国际招标,越南的军方组织旅游进行人文资源争夺战等。这些活动不断使南海形势复杂化和尖锐化,但中国依然保持克制态度。
从国际范围讲,美国和日本等国为了保障其在东南亚的权益,挑拨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发表“中国威胁论”,而且也在重要地理位置驻军,并对中国实施封锁与包围,意图使南海问题国际化以便从中牟取利益。这种地缘政治局势极不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
因此,在搁置争议、合作开发的同时,要实施硬性主权,突破包围的战略。中国一再地保持克制态度,一再地退让,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具体措施是:(1)在西沙与南沙迅速成立西沙市与南沙市,以期正式建制,确保我国领土主权;(2)在本是我国主权内的岛礁上建立渔业或矿业基地,实施强权占领,不管有无争议;(3)开展人文资源争夺战,组织旅游等人文活动;(4)协调与美日等国关系,避免中国南海问题国际化;(5)加强海军建设,使中国成为海军大国;(6)中国南海问题军事冲突基本上不可避免,但要外交优先,要绕过美日等国的干涉。
5.积极开发,快速反应
20世纪人类在海洋开发方面已取得巨大的成就。就世界范围而言,海洋渔业、盐业、海洋运输、海洋石油天然气、海洋化工、海滨旅游业等均有长足发展。在海岸建筑、海洋生物、海洋综合开发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一场“蓝色革命”的浪潮正扑面而来,学者们预言: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
而且从我国油气产量来看,海洋油气的后备“生命库”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在海洋开发油气方面有长足进步,其油气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2.7%和13.34%,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时期的稳油增储和跨越兴气也要由海洋油气来实现。
海洋石油工业的发展初期主要面临两大困难,即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困难,尤其是技术,正如康世恩同志指出的那样:“我们一是缺资金,二是缺技术。如果有技术没有资金,还可以借钱,两样都缺,特别是深水区,勘探开发花钱多,技术条件复杂,就必须同外国人合作。”海洋石油工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是用高新技术生产传统产品的产业。如果我们不采取“拿来主义”洋为中用,就无法迅速打破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落后局面,尽快缩短与国际海洋石油工业发展的差距。特别是南海东部海域不仅海况恶劣,油田大多处在深水区,引进世界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就显得尤其突出。
再看中国南海,南海之争,表面看是岛礁之争,实质上是资源之争。
在2004年4月1日,不知是出于讽刺目的还是出于警醒国人的目的,《参考消息》第13版全版刊登了以“南海之忧”为主题的相关报道,它指出“南沙争端是岛屿主权和海洋管辖之争议,其实质上是战略利益碰撞和资源争夺。周边国家每年从南海开采5000万吨以上的石油,相当于我国大庆油田的年产量。当前南沙海域被周边国家各自划分了彼此重叠的对外招标矿区,不断扩大勘探范围,且大部分区域在我国传统疆界线之内。面对目前的南海形势,我国必须制定相关战略,采取实际行动开发油气资源,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在南海的权益,保持南海形势的稳定。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新形势下的‘南海大战略’。该战略应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前瞻性,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尤其要重视南海石油开发对国家石油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巨大影响。”可见,选择在4月1号刊登这一报道也足以让国人感到焦急和不安。
由以上对海洋油气战略重要性及南海油气资源争夺局势的分析,我国在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方面应该积极进行,快速反应,才能对中国油气的可持续发展有充足的保证。具体措施为:(1)从国家财政上鼓励加大海洋投资力度,提高探明储量与开发产能;(2)加紧科技创新工程,使中国石油工业有能力面向海洋或者深海;(3)加紧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与开发,把握气态能源主体换代的契机;(4)与国外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合作,勘探开发我国海域油气资源,弥补我国技术缺陷;(5)快速并强性进入中国南海南部海域,实现该地区的油气生产规模。
6.弹性外交,合作共赢
中国海域有争议的地方如钓鱼岛和南沙群岛等,首先,应是硬性主权,然后是合作开发。但是,在硬性主权与保护领土完整与油气资源的同时,维护有争议地区的稳定与和平也是中国一贯的主张。因此,弹性外交,合作共赢成为硬性主权的重要补充。
所谓“弹性外交”指的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指导方针,以“硬性主权”为前提,在适当的时候为了维护地区和平可以“忍让”,但在涉及主权时会严正交涉并且不惜动用武力。
“弹性外交”的主要对策就是合作开发双赢互利,例如,2003年11月11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菲律宾国家石油勘探公司签署合作意向,共同勘探开发南海的油气资源。 根据已签署的意向,双方同意组成联合工作委员会,对位于南中国海适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可能区域进行甄选。与此同时,双方同意共同拟订方案,对选定区域的相关地质、物探和其他技术数据资料和信息进行审查、评估和评价,以便最终确定该区域的含油气前景。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争端的例子。
但是,不能一味认为保持了诚信就会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因为,东盟十国中的某些国家并不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更不重视中国的立场。所以,开展人文资源战略和单独国家石油公司进入也是非常紧迫的。
中国南海问题的复杂化与美国的“功劳”是分不开的,菲律宾等国在中国海域的行为在某些方面可能得益于美国的教唆和支持。因此,在弹性外交、共同开发时可以选择与东盟诸国合作,也可以选择与美英日等石油特大型公司合作,以缓解尖锐矛盾。
由以上分析,确定以下具体措施:(1)建立东南亚开发共同体,实施中国南海资源的合作开发;(2)采取强烈措施反对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行为,如经济制裁或者外交中断甚至武力警告;(3)与国外大石油公司加强合作开发南海油气资源。
7.集中优势,全面行动
就中国国内石油行业来说,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目前,中国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含原中国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石油公司,而且在区域上呈现严格分割的局面。
对于海洋开发一贯是中国海油的特权,其他石油公司不能染指,这样就造成了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单一方面控制,不能形成较为积极的竞争开发局面。
因此,建议实施解除区域分割,实施多重进入,创造海洋油气开发的积极竞争局面。具体措施为:(1)鼓励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在海洋油气生产上具有一定开发规模;(2)实施三大石油公司联合开发海洋油气资源;(3)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对中国南海油气资源领域积极进入。
⑤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与待遇
1、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简介
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培养面向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海洋石油工业钻井、采油、项目管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除具备一定的工科基础理论和海洋法规基础知识外,应熟练掌握海洋钻井、完井、采油和油气集输专业知识,并具备较好外语水平,可胜任海洋钻井与完井、海洋采油气、海洋油气集输等工作的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工作。
2、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海洋油气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石油、建筑、专业服务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石油/化工/矿产/地质
2 建筑/建材/工程
3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4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
5 其他行业
6 学术/科研
7 广告
8 新能源
工作城市:
毕业后,深圳、天津、上海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 深圳
2 天津
3 上海
4 东营
5 中山
6 惠州
7 无锡
8 湛江
3、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陆海石油一脉相承,该模块学生可通过双选在三大石油公司就业。我国渤海、东海、南海均具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的开发多集中在水深百米以内的近海。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海油目前正加快向深海进军和向海外拓展的步伐,需要大量海洋石油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除中海油外,中石油、中石化也加快了向海洋发展的步伐。中石油于2004年11月成立了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中石油进入海洋油气领域的“先行官”,已将海洋作为其找油找气的新舞台。
中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简称上海分公司)以东海西湖和平湖两个油气田开发项目为背景,为中石化从事中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是中石化向海洋发展的重要平台。
⑥ 抓住机遇 海洋石油科技先行
趁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为加快海洋石油勘探步伐,首要的是学习发达国家海洋石油勘探的先进技术、经验和做法。于是,中国海洋石油在经历了漫长的艰苦创业之后,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开始了走出国门、西方取经的通道。
一、走出国门,西方取经
1977年8月,美国能源部长施莱辛格约见中国驻美联络处副主任韩叙,告知美国正式邀请中国石油代表团考察美国的石油工业。考虑到中美关系有着不寻常的历史,我方不宜派官方代表团,拟由石油化工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公司总经理名义,率团赴美考察。主要是对陆上和海上的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科学研究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考察,吸取对我有益的经验。最后,以石油化学工业部副部长孙敬文为团长,率17人于1978年元月5日到31日访问美国。在美期间考察了9个油气田、4个科研单位、3个炼油厂、2个工程设计承包公司、10家制造厂和4条钻井船。此举在美国石油界引起极大的轰动,很快有6家大公司主动找上门来邀请代表团参观访问。回国途中,顺便对日本造船、施工机械制造和炼油厂考察12天。整个考察活动中,代表团本着“洋为中用”的方针,对美、日两国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进行了比较广泛的了解,着重研究从美国可以借鉴什么,以有利于加快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1978年3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国务院领导听取了考察汇报,主要内容是:①美国石油工业历史发展概况和目前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情况,分析了我们的差距;②发展我国石油工业,特别是海洋石油工业,必须利用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初步提出了我与美国石油公司进行合作的构想;③引进美国炼油、化工技术设备,以弥补我方的不足。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以平等互利的贸易方式,可直接和美国一些石油公司在开展我国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方面建立商务关系。一个重大的决策出台了,它像一声响彻云霄的春雷,掀起了我国蓝色国土对外开放的巨大波涛。
为探索对外开放途径和加快前进步伐,我们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派出10个代表团共109人,分赴石油科技比较先进的美国、法国,利用外资开发本国资源经验比较丰富的英国、巴西,盛产石油的科威特、伊朗以及日本等国参观访问;同时,也先后约请美国Pennzoil、Exxon、Unocal、Phillips、ARCO、Mobil、Caltex、CONOCO、Natomas、Allited,法国Total,英国BP、Shell,加拿大Petro-Canada,挪威Statoil,日本石油公团JNOC,以及有关海上石油咨询和承包公司等9个国家23家石油公司或集团来华访问。还专门邀请了一些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外籍专家、学者来华讲学或咨询。这些活动总共收集了125个国家、地区的120多种合同和法律方面的资料。与此同时,在国内我们还多次与有关部门的经济、法律专家进行座谈讨论。对国际上海洋石油对外合作采用的风险合同、工程承包、技术服务、租让制等几种对外合作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工程承包和技术服务两种方式,是把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物探、钻井、开发、建设等各项工程,发包给外国公司,由资源国自己拿钱买设备、买专利和雇专家,并且资源国自己要承担风险。
租让制又称许可证协议或矿区和税收使用费合同,它是把海域对外租出去由外国公司自己去干,主权国无权干预。所生产的石油由外商支配,而资源国仅用税收或买油的办法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是早期对待殖民地的不平等的做法。
当前国际上比较普遍采用的是风险合同形式,它能体现资源国的主权,又能体现合作双方互利的原则。主要的内容如下。
a.由外商单独投资进行油气勘探,如勘探失败,一切风险由外商承担,资源国无须偿还勘探费用;
b.由于外商的利益是与勘探效果密切相关的,这将促使其尽快在合同区内找到油气田,这种作用对资源国想加快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是极为有利的;
c.找到油气田后,外商为了减少投资并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总是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来开发和建设油气田,这有利于资源国吸收这些先进技术;
d.由于外商的利润分成是从总产值中扣除投资和生产作业费的剩余产值中提取的,故将促使外商关心投资效果,从而尽量节约投资。
经过反复讨论和比较,一致认为在我国当前资金十分匮乏、管理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低下和不适应的情况下,采用风险合同对我们比较有利,也符合我国国情。最后,1979年1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石油部《关于赴巴西、英国、美国访问时有关海上石油合作问题谈话口径的请示报告》中提出的“采用带风险性的分阶段的联合经营的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阶段:先在黄海、东海和南海划定的海区内,签订地球物理勘探合同,由外商出资先作地球物理普查,然后作地震详查,同时钻探井,以便及早掌握地质资料,在下一阶段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第二阶段: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经综合评价后,合理地划分区块,以便向外国石油公司招标。经过汇报、讨论和评估后,择优签订联合勘探开发合同(此时,承担过地球物理勘探的外商,在同等条件下给以优先权)。我方的投资百分比,可根据油田储量大小,由0到70%。
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对外合作,对中国来说是破天荒的一次,在确定合作方式后,当务之急是要有相关知识、会讲外语、了解国际惯例的各种专业人员。为培训这批人员,石油工业部党组决定,从各陆地油田抽调技术骨干近100名,于1978年11月在河北涿县物探局举办了我国第一个石油部勘探外事集训班。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突击学习有关对外合作的经济、法律、合同和英语,并请发展对外合作有成绩的挪威石油专家,来介绍国际海上油气勘探对外合作情况和经验。这支队伍后来一分为二:近30余人组成油气资源评价委员会,并迅速移师湖北,学习和实践当时先进的地震地层学方法,然后组成4个小组,分别对南黄海、北部湾、莺歌海、珠江口盆地进行早期油气资源评价,划分对外招标的区块,准备对外招标,同时又是开标后的评标队伍;另一批人组成6个混合委员会,成为将来合作海区的中方对等办事机构。这样,采用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方法,在短期之内,形成了有一定工作能力、能完成预定任务的对外合作基本队伍,保证了我国海上对外合作事业的正常、迅速发展。
二、签订八个物探协议,获取海上基础资料
资源国要对外招标,必须公布招标方案,而此方案的制定,又必须依靠海区的地震和钻井资料来进行编制,否则,将损害资源国的经济利益,产生出不公平的结果。
我国在前阶段虽然在海区作过一些地震和钻井工作,但都十分零星,不成系统,难于对海区的一切做出正确的评价。当务之急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快获得海区的资料。经过认真的考虑和反复比较分析,从1979年至1980年先后与美、英、法、意、日等国的16家石油公司,在我国南海、南黄海、渤海46×104km2的海域,签订了进行地球物理勘探的8个协议。协议规定如下。
a.一切物探费用由外国石油公司承担,我方不支付一分钱;
b.12个月后,外商须将一套包括原始数据、经过处理的资料、解释成果等全部资料,无偿地交付给我们;
c.物探结束后,我方承担进行公开招标的义务,即把物探区划分为若干个区块,拿出一部分(至少三分之二)或全部区块(莺歌海、南黄海)进行招标,外国公司进行竞争性投标;
d.物探费用的预算、决算要报中方,外商出售资料的收入,除回收成本外,全部交与中方,中方已有的物探、钻井资料也可以卖给外商。
总之,地球物理勘探作为一个勘探阶段,其费用由投标公司分担,落标不还,中标也不转入勘探成本,即在经济上与下一阶段油田开发无关。同时,严格规定只有参与第一阶段物探工作的外国公司,才有资格参与第二阶段即勘探开发阶段的投标。
其后,各作业者公司于1979年5月25~11月16日陆续开工,到1980年7月16日,只用了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全部物探资料采集工作。总共普查海域面积达到43× 104km2,完成地震测线11×104km和相应的重力、磁力测量工作。在此期间总共动用物探船15条(其中租用我国4条),这些船采用224、240道地震仪,覆盖次数达到60、67次。为了处理、解释工作,各石油公司全部或部分动用了千万次计算机18台,世界各地的地质、地球物理技术人员700多人参与了采集、处理和解释工作。
到1980年11月全部完成地震资料处理、解释工作。来华汇报中间成果的有6个国家,19个代表团、组,13家公司,总共121人次;汇报最终成果的有11个国家,41个代表团、组,31家公司,总共345人次。例如,仅珠江口和南黄海两个海区,就向我方提交了原始数据磁带14批8464箱80526盘,处理成果86212km,最终地质成果报告和图件123份。另外,英国BP石油公司在南黄海南部其物探区钻地质参数井2口。9个物探区的总费用大约一亿多美元,全部由外商支付。
在此期间,我方根据协议规定还先后派出石油地质、地球物理专业技术人员80多人,到美国、英国、法国等石油公司计算机处理中心参与工作并进行监督。他们通过近一年的时间,在西方先进的专业公司中,学到了有关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下一步公开招标打下了基础。
从外商提交的最终地质成果报告分析,珠江口、莺歌海、南黄海南部的含油气远景比较好,都具有沉积岩厚度大、构造圈闭多、油气形成条件好的优点。根据统计,共发现有利含油气构造290个,其中珠江口盆地有169个、南黄海74个、莺歌海47个;构造面积在100km2以上的大构造13个,50~100km2的37个,最大的一个构造为番禺16-1,面积达到407km2。
中方的4个早期资源评价小组,充分利用外国公司提供的先进地球物理资料,紧密地结合我国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解释和油气资源评价,合理地划分区块。并参考我国公司的成果报告和投标意见,综合出谈判方案和选择初步意见。9个地球物理勘探协议是我们对外公开招标的资料技术基础,使我们掌握了地下最新的、先进的资料,做到了心中有数。
三、签订四个已见油海区勘探开发合同,学习勘探开发经验
为使海上油气勘探开发早日见到效果,也为今后大规模勘探开发对外合作摸索实际经验,在我国海域已见油气的渤海、北部湾部分海区和油田,与日本、法国的石油公司,经过9~12轮双边谈判,终于在1980年5月29日,分别在北京和东京与法国Elf-Aquitaine、Total、日本石油公团JNOC,分别签订了中法渤海中部、中法南海北部湾、中日渤海西南部、中日渤海埕北油田等四个勘探开发合同。这些合同是我国对外合作经双方多次谈判签订的第一批合同,因此,其基本条件都是采取“低风险合作开发、原油补偿、中方固定留成”的模式。具体是:中法渤海中部石囚坨-渤东海区,面积9450km2;中法北部湾东北部海区,面积10000km2;中日渤海南部及西部海区,面积25500km2。这三个合同的勘探操作者为外方公司,勘探合同期4~5年,可延长两年,中方勘探投资51%,用已做工作(合同区内已作地震和钻井)折价,外方勘探投资49%,分年投入。
开发方面,埕北油田是我国海上第一个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的油田。1980年5月29日,中国海洋石油与日本国埕北油田开发侏式会社,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公司海洋分公司与埕北石油开发侏式会社在渤海西部海域埕北油田合作勘探开发石油的合同书》。该合同书规定,在油田商业性生产后的适当时期,中方将接替外方为油田操作者。此前油田仅有1口探井、3口评价井和六号试采平台,由于合作需要,1981年10月结束了试采,累计产油40×104t。尔后,中日双方共同编制了埕北油田总体开发方案,按要求于1985年建成A、B两座生产平台,1987年6月油田全面投产。
经过紧张的学习和实践,于1987年6月底,中国海油接替日本在油田的操作管理权。实践证明,海洋石油人通过紧张的学习,能够管理好现代化的油田,并且管得很好,该油田开发方案与实施效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埕北油田尽管投资大,但作为我国海上第一个现代化油田,其成功的实践对于全面提升我国海上油田开发技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述四个双边合同的执行,中方都组成相应的对等工作机构与外方一起工作。在与国际石油公司共同工作过程中,学习外方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中方的各种技术承包公司,也通过反承包工作来了解、掌握国际标准,学习和提高专业技术,完成承包工作。
实践证明,利用外国资金和技术,采用带风险性的、分阶段的、联合经营方式,是学习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加速我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步伐的有效途径。
⑦ 海洋工程前景怎么样
前瞻网摘要:我国南海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初步统计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总资源总量的1/3。南海油气资源可开发价值超过20万亿元,堪称第二个波斯湾
据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2011-2015年中国海洋工程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新订单达到690亿美元,同比增长130%。
5月9日开钻的“海洋石油981”开钻水域在中国南海水域距香港东南320公里处,开钻井深1500米。国际上一般将水深超过300米海域的油气资源定义为深水油气,1500米水深以上称为超深水。而目前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勘探开发的海上油田水深普遍小于300米,大于300米水深的油气勘探开发处于起步阶段。
前瞻资讯产业研究院海洋工程行业研究小组认为,对于南海深水油气开发,需要国家及企业的共同努力。国家投资及专项支持,为海洋工程装备企业提供了市场起步的重要机会,同时,海洋工程装备企业应抓住机遇,快速提高钻采水平。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积极的海洋工程装备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销售收入将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2020年销售收入要达到4000亿元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
“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洋工程深海战略将加速推进。2011年底,中海油服与中集集团旗下烟台来福士子公司签订了最新的半潜式钻井平台订单;2012年5月,“海洋石油981”及“海洋石油201”相继开钻,表明了我国海洋工程深海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⑧ 海洋油气工程就业前景怎样
陆海石油一脉相承,该模块学生可通过双选在三大石油公司就业。我国渤海、东海、南海均具有极其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的开发多集中在水深百米以内的近海。
随着技术的进步,中海油目前正加快向深海进军和向海外拓展的步伐,需要大量海洋石油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除中海油外,中石油、中石化也加快了向海洋发展的步伐。中石油于2004年11月成立了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作为中石油进入海洋油气领域的“先行官”,已将海洋作为其找油找气的新舞台。
中石化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简称上海分公司)以东海西湖和平湖两个油气田开发项目为背景,为中石化从事中深海油气勘探和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也是中石化向海洋发展的重要平台。
⑨ 请问海洋工程的前景怎么样,比如说海洋能发电、海洋石油开采设备等
我国正处于工业、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能源消费大国,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0%,国内优质资源少,石油等能源供应及安全已成为遏制我国发展的瓶颈。解决资源约束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就是走向海洋,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目前海洋油气开发(特别是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经成为世界油气开采的重点领域,开发海洋油气资源对于我国打造可持续能源和资源面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海洋石油开发推动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我国目前还处于海洋工程发展的初步阶段,约占全球10%的市场份额,国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约400亿到500亿美元。
据其预测,2011-2015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新增需求840亿美元,更新海洋工程设备新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合计2340亿美元。假设五年后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上升至13%(中性估计),则未来五年我国所面对的海工市场为304亿美元,年均规模为61亿美元。
http://wenku..com/view/5604733cb7360b4c2f3f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