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技术 > 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概论课心得

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概论课心得

发布时间:2021-08-15 22:07:30

❶ 来篇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学习心得体会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心得 中国,古老而文明的象征,五千年的文明繁衍至今形成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魂!中国的生命中蕴含着两百年前的辉煌,一百年前的耻辱与一百年后的奋争百年前的炮火轰开了这片古老大地的国门,持有先进武器的列强在我们的土地上纵横驰骋,使我们的民族濒临灭亡。我们依靠民族的意志与精神战胜了苦难,重新屹立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昔日的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今日的十五国联军退守三八线,历史的瞬间让我们为百年战火的耻辱划上了句号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惧怕武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重新实现成为世界强国的梦幻。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发展,掠夺与侵占的内涵变得深远。经济手段的蚕食是一种无形的掠夺与侵占,它虽没有战争那样残酷,但仍会导致一个民族从物质到精神上的逐渐消亡。一个失去民族工业、失去民族文化的国家,在当今的世界里,同样意味着遭受殖民统治似的损失。麦当劳、奔驰汽车、松下电器等等,在带给我们世界先进的产品、先进的管理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民族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经济列强在疯狂掠夺之余嘲笑我们的无知、无能,大量倾销劣质产品,大力宣传所谓的西方文明,在物质与精神上逐渐使我们丧失反击的能力。这是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耻辱,一种比武力侵占容易让国人忍让、接受的耻辱。中国人何时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中科人清醒的意识到:竞争的成败在于效益的高低,效益的高低源于现代化管理、领导者的思维及全民素质的提高。中科人自喻为拓荒者,选择了一块提高民族现代化管理水平的土壤,并在这块土地上默默耕耘。多年的辛劳换取的是为社会贡献出的一种现代化管理工具,她的应用可以使国家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她的推广需要众多有识之士加入我们共同的事业与我们携手认同,用我们共同的智慧创造我们民族的未来? 科学发展观唤醒创新基因的特征,创新是一种观念,观念没有理性。创新是博弈中的常数。文化创新是大自然中的无性繁殖,文化创新又类似嫁接,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个独特形式进行文明的创造,当最终看到创新的结果时,那已经不是原来的文明了。人与他物的合成都属于未来,人的生存道路就是与他人一起创造未来《博弈圣经》中说:“博弈的结构,不仅需要自己,还需要另外一个人和一个观众,这是博弈存在的三条件。”任何文化思想的传播都是除自身条件之外,还有两个条件才能构成,因此创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个三元结构,这样才能构成遗传与生态的文化遗传基因。任何被优先唤醒的科学与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种观念思潮,它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科学发展观就是被唤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里面不存在个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发展的一条道路。我们的观念一定符合科学与发展,沿着大自然铺设好的这条无形的道路前进,这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做,从人们首次仰望科学发展观开始,就把这个命题错误地当成了理论进行猜测、评估。社会上一些聪明人开始对科学发展观的背景、起源、本质、内涵、核心等等进行了字面上的解释,结果是众说纷纭。人们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更遥远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谈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类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一个世纪性命题,是刚刚开始的一部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文化进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几句话所解释。《博弈圣经》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说:“领导人的行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决策优先,道德是对抗默认。超智慧的领导人知道多少忍让,又何时竞争。他们总是寻找战略主题,制定规则,让他人竞赛。”只有竞赛,人心才会振奋,并被命题统一;只有竞赛,才能显示出文化命题引起壮观的生物秩序。其实,很多人仍处于一个低级竞争的认识阶段,人与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竞争行为还是很简单的,大多数人见到利益的时候,本能地表现出原始竞争的自私,用战略的长远眼光看待这种赤裸裸的竞争行为,好像直接扑向食物。或许人们还不能真正简单地认识这些词的意思,如科学、文化、文明、知识、规律、真理、战略、战术、哲学、经济学、感情、爱、爱情、熵、正理、交流、观念、进步、道德、博弈等等。人们还缺乏太多知识,根本不知道科学发展观在传递执行中,需要一个正理均赢论的主线作为度量人力行为的尺子,直接将它引入具体事件中,就会对它产生疑惑。假如科学发展观是文明的起源,是又一次东方文明的轮回,我们就不应该思考科学发展观的诞生和死亡,而应该考虑它的繁殖和成长。如果东方社会是个大摇篮,科学发展观和它的民众做着的都是幼年的事情。成长中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引导人们用国正论的创新思维分清实体与性质的知识论。在科学发展观可靠、包容的系统中,以人为本,不分领域,不讲智力,不管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真正广泛地让每一个人的观点和其他角色建立关联并在改革开放的自由环境中进行文明的创造,以占优之和让更多的个体形成不同的繁盛,和科学发展观时代一起成长,让繁荣的过程在自己身上发生,与时代共荣。一个时代辉煌的历史,首先是有一个文化命题,《博弈圣经》中说道:“任何一个创新,首先是标题的创新。”任何事情都是先有一个命题,人们因命题集合起来,与命题互动。未来繁荣的社会到处应该看到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集体活动和竞赛。成长的第一特征,就是通过竞赛激起的情绪在飞秒瞬间优先唤醒更多人和主题一起呼应,像重大庆典的阅兵式,整齐的方块队伍,用皮鞋踏动大地的声音,最能激起一个民族的兴奋之情,从而自我显得无比强大。因此,我们发现人的精神会融入背景,成为自然实体的一部分。一段时间之后,一部分被优先唤醒的人已经呈现出中心,成了积极分子。在各行业走在前列的人已经成了专家和明星,这都是竞赛的事实。由此得出,离主题越近,越容易成长。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成长和繁荣的过程就是把握科学、正理、均赢、连续与创新的博弈过程,也是人类寻找正理的持续发展的过程。或许,不久之后,更多科学家、思想家、发明家、政治家彼此携手去研究这个文化命题,把各行业零星的理论归纳成发展原理、发展观念、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他们会完整地告诉我们关于科学发展观自身的来龙去脉。我们讲述人类与自然的故事,就是讲述述科学发展观创新的故事,也永远讲述着自己成长的故事

❷ 帮忙找找现代科技概论的学习心得

http://www.dlkp.gov.cn/jpk/
这里应有尽有

❸ 谈谈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物理学的革命,开辟了科学认识的新领域,使自然科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现代科学时期。从本世纪40年代起,依靠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汇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洪流.由于新技术与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以及科学、技术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分化与综合,现代科学与技术形成了一个各门类、各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的知识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以往科技发展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与以往科技发展不同的新的趋势,主要有整体化趋势、数学化趋势,以及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趋势。
19世纪来,X射线、元素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揭开了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序幕。20世纪初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革命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自然科学各学科飞跃发展的理论
基础。在理论自然科学的推动下,从20世纪40年代起,一系列新技术相继问世,导致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它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与微光技术,以及传统产业技术的革新等。工业化大生产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各种社会需求则是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强大外部动力,尤其是经济需求和军事需求,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
(一)物理学革命
1、X射线、元素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
2.相对论的创立
3.量子力学的建立

❹ 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感想`急求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学术和教育·教案

作者:中国教师 文章来源:中教育 点击数:3465 更新时间:2004-11-20 11:59:41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学术和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现代学术整体化发展的趋势和表现;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各国教育的迅速发展;世界性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

2.能力方面:(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是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内容浅显的第一手的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和历史思维的能力,从个别事物中归纳出共性特点。

3.态度、价值观方面:(l)通过对现代学术整体化发展趋势的讲述,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改革开放,追求社会进步的观念。(2)通过对现代教育战略地位和世界性教育改革共同特点的讲述,使学生认识:重视教育,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4.学法指导方面:学生通过阅读内容浅显的第一手的史料,找出相应的教育改革要解决的问题,归纳现代教育改革的共性特点,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当代教育的战略地位是重点。由于科技人才培养是当代国际社会激烈竞争的焦点,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各国竞相发展教育。通过了解世界性教育改革呈现出的一些共同特点,加深对我国“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的认识。

2.难点分析:现代学术的整体化发展趋势是难点。学术是由各种专业学科组成的有机统一体。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互为矛盾的两种过程——专门化和整体化。这两种过程同时进行,相互补充,但不平衡,各在不同时期呈现优势。而在学术专业分工日益细密的现代世界,学术整体化发展趋势成为当代学术发展的新特点。由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所限,理解这一问题有困难。在教学中教师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注意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加以解释更为妥当。

课堂教学设计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这一章的第一节,了解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轫于实验室,其影响却是全方位的,而随着科技革命的逐步深入,与之相关的学术与教育的发展在现代也呈现出新特点。

一、学术

师:从历史上看,文明时代之初所有的学术活动都是哲学家的天职。近代自然科学走出哲学的象牙之塔,成为独立学科,是以1543年一本重要的天文学著作的发表为标志的,这本著作以“日心说”从人们思维深处一举击溃了中世纪上帝宗教的理论根基,这本书就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其后,自然科学经历了长期的门类分化过程。而近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的兴起比自然科学大约要晚两个世纪,后来逐渐向多学科发展。20世纪以来,已高度分化达2 400多个主要学科。在我国,学科分类是一种什么情况呢?请几位同学谈一谈他们所知道的科学学科。

生:(回答)[屏幕显示]

师:(向学生介绍我国学科分类情况,略)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刚才有的同学在回答中已经涉及了一些由于这种趋势而诞生的新学科。这种新趋势就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日益紧密结合的趋势。自然科学走向同社会科学的结合,成为20世纪的一大潮流。

当代学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发展趋势呢?

生:(回答)

师:引发这股潮流的直接原因是40年代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这些横跨技术系统、生物系统、社会和思维领域,具有高层次综合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的诞生。它们的广泛应用为科学知识整体化开创了新局面。此后,在学科日益专门化的同时,综合化趋势不断加强;至当代由于各学科的交叉、渗透,形成了更高层次的综合化、整体化占优势的新特点。

那么当代学术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的表现是什么呢?

生:(作答)

师:第一,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兴起。

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产生有哪几种方式呢?请举例说明。(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略)第二,“纬线学科”迅速发展,教材小字部分对“经线学科”、“纬线学科”的含义有所说明,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并思考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生:(作答)

师:“纬线学科”是综合许多经线学科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学科。如,能源学将使核聚变能与太阳能成为21世纪技术的支柱。材料学将根据需要设计新材料,为高技术研究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第三,总体化综合性学科的发展。

请思考比较总体化综合性学科与“纬线学科”二者之间的不同?

生:(作答)

师:总体化综合性学科有别于“纬线学科”,不是从一个角度在某领域内综合各学科,而是汲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各学科的理论方法去研究一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形成独立的新学科。如青年学、老年学等。

当代较为重要的总体化综合性学科的出现,有未来学的兴起。什么是未来学?它是怎样诞生的?它要解决什么问题?

顾名思义,未来学是预测未来为现实社会服务的新生学科,自德国学者费莱希泰姆于1943年提出,到20世纪50年代未来学应运而生了。在发达国家,由于它们始终处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革的潮头,对未来的科学预测就更为重要。在美国自 50年代以来出版了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本巨著(屏幕显示):1956年社会学家威廉·怀特的《组织的人》;1970年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1982年社会预测学家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他们一致预测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以电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知识将起决定作用,智力密集型产业将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社会中居主导地位。在这种信息社会浪潮的冲击下,作为未来中国的主人,同学们是不是感到一种压力呢?你又该如何去努力呢?

在未来学家对未来的预测中,对教育的关注显而易见。我们来考察一下现代教育。

二、教育

1.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因素(板书)

师:教育作为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智、体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周期很长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一定的社会教育受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制约,又对它们给予影响和作用。在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代世界,现代科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度、广度影响着人类社会,教育日益递增的影响力正是与之相伴的。下面请大家思考:据你了解,教育一般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生:(作答)

师:以美国为例:有人说,美国教育是由在苏联、中国、非洲或波兰发生的事件决定的。我们在此也可以看到,除了同学们刚才举出的因素,影响20世纪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决定因素出现了——一体化世界的影响:当我们回过头来考虑20世纪国家内的教育发展时,我们必须承认教育首先是一体化世界的事件的产物,其次才是国内事件产生的结果。这与现代世界一体化的大趋势也是吻合的。具体到一个国家内部,当代世界各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学生思考)

师:首先,自然是在经济上找原因。

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这三者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三个主要坐标。那么科学从何而来?技术从何而来?现代化的管理又从何而来?不难发现这三个坐标有一个共同的源泉,那就是教育。

历史与现实证明,现代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现代教育的发展和普及的基础之上的。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工业国家于19世纪初,相继建立了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主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19世纪下半期,从经济发达的西欧、北美开始,又相继实行不同年限的义务教育。结果劳动力素质普遍提高,培养出各种专门人才,社会生产力近百年来得到很大发展,美、英、德等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8倍。在东方最好的例子是日本。日本明治维新即提出“教育立国”,1872年,义务教育立法;1947年,普及9年义务教育。重视教育,使这个资源贫乏的国家竟实现百年高速发展,人均国民总产值增长高达40~50倍。

反之,无任何国家教育落后而能达到经济高速增长的。当今世界教育投资最少、教育体制陈旧的国家往往是经济上的不发达国家;而经济上的不发达反过来又制约着对教育的投入,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成为制约其社会发展的最大的障碍,所以这些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举步维艰。

教育除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还与国家安全紧密相关。以美国5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为例。

(播放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录像资料)

一颗水球大小的苏联卫星,不时发出“嘟…嘟…”的声音,以每小时 18 000英里的速度,每96.2分钟绕行地球一周,这是1957年10月 4日由苏联塔斯社向美国公众发布的消息,这是人类发射的第一颗卫星。

大家要充分领会这一报道的冲击力量,因为1957年之际,美国还被认为是唯一的科学发明之家。对美国来说,这件事引起的震惊之强烈,毫不亚于当年的股票市场大崩溃。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在冷战的时代,赫鲁晓夫哇哇叫:“全世界的人都指着这颗卫星看,都说,美国失败了。”此时的美国人作何感想?不过当时的美国人不得不接受在宇航技术上,苏联超过了美国的现实。

美国人在惊讶和愤怒之余,将批评的矛头指向了美国的教育事业,强烈地要求政府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和投资,在这种形势的压力下,195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防教育法案”。

[屏幕显示]国会特此作出决定并宣布,国家安全需要最充分地发展男女青年的智力和技术能力。目前的紧急状态要求给予更多的更为有效的教育机会。我国国防依赖于从复杂的科学原理中发展而来的现代技术优势。同时,它还取决于新原理、新技术和新知识的发现和发展……这一法案的目的在于以各种形式给予个人、各州以及所属地区提供重要的援助,以保证受教育的人的足够数量和质量,满足美国国防的需要……

美国《国防教育法案》(1958.9.2)

大家来思考这个法案的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生:(学生思考、回答)

师:可见,“教育与国防需要相结合,以保证国家的未来安全与繁荣”是其明确表达的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这次“技术上的珍珠港事件”促成了美国自1958年开始的教育改革,教育迅速繁荣,与西进时代“到西部去!”的口号相比,此时的人们在竞相召唤“到学院去!”至1969年“阿波罗”登月计划成功。

最后,众所周知,现代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为科技力量的竞争,现代科技要求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质,要求人们更主动地从事创造性劳动。因而,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法、道德标准、生活方式都应当现代化,人本身的现代化是任何现代化社会的基础,而培养现代化的人的关键在教育。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当作关系到国家兴衰存亡的大事,竞相发展教育事业,甚至采取教育先于经济发展的方针。

本目小字所引邓小平有关科技和教育的论述,扼要体现了在当代国际竞争中,中国发展教育事业的决策和方针。

请思考教育在当今世界的战略地位。

生:(作答)

师:正是由于教育如此重要的战略地位,各国纷纷增加教育投资,规划教育发展,全面改革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了当代教育的迅速发展。这同时也说明作为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教育要根据社会的需求来作出相应的调整,塑造什么样的人,这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最基本的立足点。那么世界的教育改革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2.世界的教育改革的共同特点

师:在一体化的世界中,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明显加强,同时个别国家所面对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其他国家将要或已经或正在面对同样的困扰。我们可以通过对个别国家教育改革的考察找出世界教育改革的共性特点。

我们先来看一下战后日本官方的一则声明:

(屏幕显示战后日本城市残破景象的图片及文字)

重建祖国的理想在于建设一个和平的,有文化的民主国家,而要成就此大业,唯有致力在物质方面确立国民生活的经济基础,在精神方面加强对每一个公民进行正确的文化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对所有满6周岁到15周岁的少年儿童普及小学6年、中学3年的义务教育,也就是确立所谓的六·三义务教育制。这种制度的确立,在于谋求提高形成国民基础知识的普及教育的普及率,废除男女间的差别,使之享有平等地教育的机会,启迪公民的素质,打下建设民主主义和平国家的根基。

日本教育刷新委员会委员长关于坚决实施六·三义务制的声明(1947.2.20)

我们可以看出,战后日本的教育改革的措施的核心是什么?

生:(学生讨论、回答)

师: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第一,重视普及教育,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这正是世界的教育改革的最明显的共同特点。这是改革的重点,因为基础教育质量决定民族素质,民族素质是决定综合国力的根本因素,而国际竞争所依赖的正是综合国力。

教育发展的重点,由扩大教育机会转为提高质量。70年代以前,各国教育的重点是发展数量,相对忽视了教学的质量。然而,70年代中期以后,面对普遍出现的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和劳动力素质下降等问题,西方国家社会各界人士开始把它同教育质量问题联系起来看,在发达国家的各种传媒中,“教育危机”、“功能性文盲”、“教育荒废”等词不断使用,表明了有识之士对教育质量问题的严重忧虑。加上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发展仍然缓慢,发达国家已不再担心因人口增长带来的对教育的压力,而把教育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质量上来。再来看一段文字(屏幕显示)“21世纪的人才需要三张通行证:一张是知识性的;一张是职业性的;一张是适应能力、开拓能力和创造意识。”这是许多国家所持的教育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世界教育改革的另一个共同特点:第二,重视教育要求的综合性。为适应现代科技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趋势,要做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通才;课程设置综合化。

传统教育往往重视前两张通行证,而忽视了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但一个人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素质,就难以适应21世纪的发展与变化,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潜力。(屏幕显示)在新加坡扩展工业的第二个要素就是提高技术的基础,特别是加强各级学院的训练……我们必须在大学中加强科学和技术的教学,单单训练高级的工程师和技师还是不够的,我们还需改善技术工人的质量,因此,我们需要设立许多职业训练学校,收容全日课程和半日课程的学生,例如,为工人设立夜学班,并且在工厂中组织有系统的学徒训练制度。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经济政策》(1959.3.22)

同学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生:(学生讨论、回答)

师:同学们可以看出世界教育改革的又一个共同特点:第三,建立终身教育体制,成人必须进行知识更新和知识结构调整。当然全面的讲既要加强成人教育还要加强学前教育,因为幼儿教育对个人智力发展也至为重要。而在所有人中,最需要对知识进行更新的是教师,因为他们承担着传授知识的职责,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完善自身,便会直接贻误下一代人。

(屏幕显示)教师最少每五年脱产六个月,薪金照发,使他们能在国内外进修,以获得最新的教育知识,不断改进教学大纲和教学制度。

菲德尔·卡斯特罗《历史将宣判我无罪》(1953.10.16)

难得的是卡斯特罗对古巴的教育事业关注的这番话是在他起义被捕后为自己作法庭辩护时所说的。

终身教育的思想自60年代提出以来,逐步得到了各国的认可,日益深入人心。这可以说是20世纪人类教育观念的一大转变。终身教育的兴起已经使教育在空间上越出了学校教育的范围,在年龄上由青少年教育向成年人教育和老年人教育延伸。因此教育的功能也更加充实了,由过去的仅仅对青少年进行职业前的培训,改变为在人的一生中不断进行教育,使人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人类正步入终身学习的社会。

与之相关,我们从前面的材料看到新加坡经济的腾飞还有一个有益的经验,这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另一个共同特点:第四,教育形式多样化,保障各年龄段的社会成员都能适时接受恰当的教育。而将此与国民经济直接挂钩,则是新加坡执政者的明智之举。

最后一个重要特点,在数字化生存的时代,在教学手段上实现。第五,重视教育手段现代化。电脑是本世纪最令人兴奋的发明,将电脑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使受教育者信息量增加,视野开阔,思维活跃,提高效率,使课堂教育模式实现革命性的变革。

(小结)教育改革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生了世界近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度地提高,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为其主要标准的新时代。在信息社会中,劳动技能不再以人的体力为主,而转化为以智力和知识为主。处于这个新的历史时代,劳动生产者既要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技能,又要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较高智力水平,因此,在信息社会中,摆在人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缩小科学技术和人之间的距离。

这个差距的缩小,需要有大量的人才,怎样为信息社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呢?这就对教育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必须对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改造,使它们更具有实用性、有效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这样才能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其总的趋势是:如何使教育本身具有较强的活力和较高的效率,能及时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以使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新时期青少年身心不断发展的需要。

总之,教育是现代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来做一个总结,复习一下本节课内容。

(屏幕显示)当代学术整体化发展趋势的三个具体表现和当代教育改革的五个特点。

作业:组织学生联系我国教育和所在学校的教育状况作社会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进行交流,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理想中的教育模式。

四川省绵阳中学 吴忧

❺ 急求 现代科技概论 学后感

一、20世纪科技的发展变化

已经过去的20世纪,科技发展迅猛。认识到一个科学真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过去的20世纪中,相对论和量子论等两大理论成果产生,三大科学计划曼哈顿计划、阿波罗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四大科学模型夸克模型、宇宙大爆炸模型、DNA双螺旋型模型、地球板块模型等等相继问世。五大标志性技术核能、人造卫星、基因工程开发、PC机、因特网、纳米技术的产生与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航天、海洋等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无疑将教育带进一个崭新的21世纪。

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迎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国家的创新能力(包括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着中华民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前途和命运。知识经济的兴起,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正越来越突出地把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任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新的时代强烈的呼唤着一个教育主题:创新教育。

二、 科技发展呼唤着教育创新

创新是人类本性和本质力量的最高表现。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是一步人类的创新史,就是一部人类不停顿的改造世界同时也改造自身,从而不断的获得发展和进步的历史。没有创新精神,民族的生命力就要枯萎,社会就会停止不前,缺乏创新能力,国家就要落后,就要挨打,就会被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所淘汰。尤其是在今天,人类社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从工业经济时代迈向以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运用为基础的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每一个进入社会,参与经济活动的人,都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素质。发展知识经济首要资源是人才和知识。而人的创新性素质正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源泉。劳动者素质影响着知识创新的进程,决定着知识经济的质与量。离开了人的创新性素质,知识经济就变成了水无之源,无本之木。因此,造就知识经济必须从创新的源头做起,发掘人的智慧和潜能,提高人的创新性素质。现在的中小学生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人。面向未来,开展创新教育,为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提供足够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对知识经济挑战的严峻课题。

三、 教育创新的发展需要教学改革

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积极倡导并身体力行地实践创造教育。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小学开展了创造性教育实验。21世纪末,为了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教育又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含,发展为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性教学,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多方面加以进行改革。下面就教学方法、教学形式上的改革谈一些想法:

1、 从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注入式教学注重的是掌握知识结论,其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想学生传授、灌输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学习,在机械背诵、反复模仿,和大量的习题操练中。启发式教学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学习的结果,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通过启发式教学,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质疑,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表独立见解,应用知识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 从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传统的应试教学是一个封闭系统,使教学隔绝与社会生活,学生被束缚在课堂之中,围绕着教师、教材、接受现成的知识结论,寻求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创新性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表现为要开放心灵,鼓励多方面兴趣爱好,发展个性,引到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不同多种角度认识同一事物,善于从各种结论中作出最佳选择。开放性教学还需要教学空间开放,要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大自然。为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3、 从静态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静态教学的模式是“教师系统地讲,学生静静地听”。学生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创新教学应是一种一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动态教学。要求教师惊心设计、科学组织各类教学活动,将引导学生内隐的思维活动与外显的感知活动、语言交流活动、动手操作活动结合起来,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提高创新操作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做中学,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萌生创新欲望,增长创造才干。

4、 从孤立教学转变为合作教学。实施合作教学的首要前提是转变传统教学的“唯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建立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民主型师生关系。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得到足够的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展示自己才华志趣的机会。

5、 从主智教学转变为完满教学。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与形成的过程。是学生身心素质多方面丰富与升华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整的人的教育,我们所要追求的是让学生获得完满人生的教学,而不是传统教学那种应付考试偏重于智力的教学。创造性教学变主智教学为完满教学,教师心中要有书,更要有人而且要有完整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专注人,关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只有在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素质才能的以充分凸现。

创新教育贵在创新。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冲破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探索教育改革创新之路,为21 世纪中华之崛起,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而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铸造民族进步的灵魂贡献力量。

❻ 谈一下你对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导论的学习体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物理学的革命,开辟了科学认识的新领域,使自然科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现代科学时期.从本世纪40年代起,依靠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一大批新兴技术不断涌现,汇成了新技术革命的洪流.由于新技术与现代科学理论的紧密结合,以及科学、技术各学科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分化与综合,现代科学与技术形成了一个各门类、各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统一的知识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以往科技发展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与以往科技发展不同的新的趋势,主要有整体化趋势、数学化趋势,以及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趋势.
19世纪来,X射线、元素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揭开了现代物理学革命的序幕.20世纪初创立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革命的两大支柱,是促成20世纪自然科学各学科飞跃发展的理论
基础.在理论自然科学的推动下,从20世纪40年代起,一系列新技术相继问世,导致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它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与微光技术,以及传统产业技术的革新等.工业化大生产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各种社会需求则是促进现代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强大外部动力,尤其是经济需求和军事需求,所起的作用最为显著.
(一)物理学革命
1、X射线、元素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
2.相对论的创立
3.量子力学的建立

❼ 读《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前两章有感


第 1 页 共 8 页
在您完成作业过程中,如有疑难,请登录学院网站“辅导答疑”栏目,与老师进行交流讨论!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作业
一、填空题
1. 按照研究过程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_基础研究_、_应用研究_和开发研究。
2. 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亚历山大时期的_欧几里德_,他的不朽著作_几何原本__,把前人的数学成果用公理化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_指南针_、印刷和__火药____。
4.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__哥白尼_创立的日心说为开端,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的_人体结构__一书,揭开了医学领域的革命序幕。
5. 拓扑学是用_代数_研究几何图形在_拓扑变换_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6.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础原理分别是_光速不变原理_和狭义相对性原理_。
7.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创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量子力学_量子力学_和_矩阵力学_。
8. 原子核裂变的发现和_链式反应的实现,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 广义相对论表明: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弯曲程度取决于_物质在空间的分布状况_,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也大,空间的弯曲也_大__。
10. 计算机系统由__硬件_和_软件_组成。
11. 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匈牙利数学家_冯.诺依曼_的__程序存储____思想设计而成的。
12.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星形结构__、总线结构、环形结构、_网状结构_和树形结构。
13. 对应于研究的种基本类型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应用科学_和工程科学或技术科学_。
14. 古希腊成就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_阿基米德_,被誉为“力学之父”,他在静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逻辑方法证明了__杠杆原理_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发现浮体定律、提出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等,这在当时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1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_祖冲之_发现了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明代时的李时珍著有_《本草纲目》一书,记载有1892种药物,方剂11000个。
16.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技术是指陶瓷技术、_丝织技术_和_建筑技术_。
17. 牛顿是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_,使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18. 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__氧化_学说,牛顿和_莱布尼茨__发明了微积分。 19. __瓦特_发明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意大利的__伏打__发明了电池。
20. 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法国动物学家_拉马克_。
21. 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魏斯曼_,他提出种质选择论,1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的科学家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定律。
22. 突变理论主要以_拓扑学_和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稳定性和_形态结构_的研究,提出系列数学模型,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

与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概论课心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假山景观设计工程 浏览:862
哈尔滨工程造价招聘 浏览:937
建筑工程土建劳务分包 浏览:632
道路监理工程师 浏览:476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在本校吗 浏览:370
河北工程大学保研率多少 浏览:287
有学质量工程师的书吗 浏览:479
康乐县建筑工程公司 浏览:569
助理工程师二级 浏览:872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级考试时间 浏览:9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研究 浏览:881
工程造价图纸建模 浏览:888
辽宁恒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93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 浏览: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兴趣爱好 浏览:316
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浏览:388
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浏览:3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浏览:858
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管理条例 浏览:270
云南工程监理公司排名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