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钻井柱状图
主要实现钻井岩性柱状图、滤管结构柱状图的自动绘制功能。
Ⅱ 钻井工程技术公司怎么样
简介:胜利油田钻井工程技术公司组建于1997年5月,是一家集钻井高新技术研究与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专业化公司,主要为国内外油田勘探开发提供定向井、水平井等特殊工艺井以及优质钻井液的科研攻关和现场技术服务,并面向油田钻井系统和全国石油系统提供钻井专业技术培训和多种安全资质培训。公司下设定向井公司、泥浆公司、钻井职工培训中心3个三级单位,3个科级单位,4个直属科级单位。现有在册职工1109人,党员628人,干部542人。
Ⅲ 求中石油钻井工程师答辩PPT。
你可以去淘宝,有代做
Ⅳ 钻井工艺技术
(一)工程井钻井工艺
在工程井钻井施工作业中分三开作业,以DS01-1井为例。
一开直井段施工,二开造斜段施工,三开钻井时两井对接连通,连通后主井眼水平段钻进,三开分支井眼钻进。
(二)大位移分支水平井钻井和悬空侧钻技术
1.大位移分支水平井钻井
斜深与垂深之比大于1.8的水平井为大位移水平井。其难度在于钻进过程摩阻大,滑动钻进加压困难。采用钻具倒装,多旋转少滑动,保证井眼平滑等措施来减少摩阻。同时,随着井深增加摩阻增大,下入减阻器(Agitator)帮助克服摩阻。
2.悬空侧钻技术
在煤层段侧钻,不可能像油气井那样填水泥候凝侧钻。侧钻时没有井壁支撑,增加了侧钻难度。采用选好侧钻点和控制钻时等措施来保证侧钻成功率。
PHH-001井在后期施工中采用了两次侧钻进行两个分支井的施工。在侧钻时,主要做好了侧钻点、侧钻钻头、井下造斜工具、钻具组合、钻进方式的选择等工作,侧钻效率较高,一般2小时能形成完整的新井眼。
(三)综合录井
1.地质录井
地质录井主要是:岩屑录井和钻时录井,并取全、取准各项原始数据,以获取地质资料建立钻井地层柱状。岩屑、钻时录井:一开井段不做要求,进入基岩风化带超过20.00m,一开井深50.20 m;二开、三开按设计要求进行录井工作。
2.气测录井
本井录井使用的气测录井仪是上海神开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SK-2Q02C快速色谱录井仪,主要适用于煤层气、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的仪器设备,它的核心部分为高灵敏快速色谱。SK-3Q03氢焰色谱仪。SK-3Q03氢焰色谱仪是钻井勘探领域的浅层、薄层、地面导向的实时测量必备系统,是地面导向、薄层勘探、水平井勘探等钻井勘探获取钻井现场与科研第一手信息的重要仪器,一般的综合录井仪分析周期是2min,SK-3Q03氢焰色谱仪的分析周期是30s,使用它可发现0.5m以下的薄煤层,是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新一代综合录井仪。
气测录井是根据钻井过程中钻遇煤气层,气体浸入泥浆钻井液中返出地面,经电动脱气器分离后进入色谱仪,从而分析出气体成分,是发现煤气层的重要手段,也关系到钻井施工等相关作业。对气测异常井段及时做出了预报和初步解释,保障了水平井的顺利施工。
3.伽马录井
本井三开水平段钻进过程中,在MWD随钻测斜仪中增加伽马探管,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在不同地层中的反映,特别是在煤层顶、底板为泥岩时,自然伽马曲线具有明显的幅值反映。能够分析判断钻头是否在煤层中,当钻头穿透煤层到达其顶、底板时,能够及时调整MWD随钻测斜仪钻进参数,使钻头重新回到煤层中。利用伽马录井配合钻时、气测、岩屑录井,能够很好地分析解释钻头在煤层中水平钻进,起到地质导向的作用。
(四)测井
测井内容及要求如下表。
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
Ⅳ 钻探工程技术
由于中国石化海相层系勘探目的层深,许多地区为高陡构造,地层可钻性较差,同时中古生界海相层系被中、新生界覆盖,主要目的层位深度较大,因此对测试仪器及技术提出较高的要求,针对高温、高压、高含硫环境的测试仪器需进一步的改进与攻关,要求钻探工程能够克服上述难题。钻探还需继续对以下方面加强攻关力度。地层压力和地应力预测的精度低,合理井身结构的优化难度大;缺乏有效的高陡构造高效防斜打快技术,复杂深井、超深井上部大眼井段和深部小眼井段钻井速度比较慢;没有自主研发的高温高压环境下的井眼轨迹测量控制仪器及井下工具;井身结构复杂,长裸眼、小间隙、高密度条件下的固井技术亟待完善;地层裂缝发育,同裸眼井段存在多套地层压力系统,有效处理同时发生“喷漏”事故的技术手段缺乏;气层压力高,富含硫化氢等有毒及腐蚀性气体,对井控技术、钻井液体系和装备、工具的要求高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深度较大、高温、高压、高含硫环境的地质条件进行钻井、测试技术系列的攻关,形成海相超深井提高机械钻速技术、深井固井技术、不同压力系统下的油气层保护技术攻关、超深井地层压力预测检测技术、防斜打直优快钻井技术等技术系列。
1)超深井钻井工艺技术:钻井设备配套选择;钻井液体系、配方及性能参数确定;现场施工控制技术,重点在欠平衡压力的控制和各种井下条件下钻井液循环(井控)方案确定;钻井工艺设计和工艺方法,重点包括井身结构与钻具结构设计等。
2)碳酸盐岩储层保护技术:根据碳酸盐岩储层特征,钻井设备配套选择,钻井液体系、配方及性能参数确定;现场施工控制技术,重点在欠平衡压力的控制和各种井下条件下钻井液循环(井控)方案确定;钻井工艺设计和工艺方法,重点包括井身结构与钻具结构设计等。
3)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技术:前置压裂酸化、交替注入技术;前期清除技术、前置酸压技术、交替注入技术、快速助排技术,反应分析、排返分析、施工设计、高排量施工、压前压后油井管理及压裂酸化效果评估技术。
形成适应海相层系高温、高压、高含硫环境的钻井、测试技术系列,为加速中国石化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勘探提供支撑技术,为发现新的塔河油田和普光气田规模的特大型油气田打下坚实技术基础。
Ⅵ 钻井工程
韩城区块煤层气开发井主要采用直井、定向井和水平井。直井和定向井采用套管完井技术,水平井采用裸眼完井技术。
1.钻具打磨
在煤层气井钻进时,直井和定向井所用钻具与煤层接触的面积有限,仅产生一定量的煤粉,但会随钻井液而排出,加上后期的水泥固井,钻具打磨对煤层气直井和定向井中煤粉产出的影响较小。水平井在煤层段进尺较长,钻具与煤层接触面积较大,将产生大量的次生煤粉。由于水平井采用裸眼完井,虽然一部分煤粉会随钻井液排出,但是还有大部分煤粉滞留在煤层。因此,钻井作业会造成煤储层发生物理性破坏,钻具打磨对煤层气水平井中煤粉产出的影响较大。
2.钻井液冲刷
外来钻井液与煤储层接触时,极易造成黏土矿物的膨胀、分散、脱落和运移,导致煤粉产出。钻井液进入煤层后,钻井液与碱敏或酸敏性矿物发生反应后会产生沉淀或者释放微粒,使煤层原始结构遭受破坏。不同矿化度的工作液,当高于煤层水矿化度时,可能引起黏土的收缩、失稳或者脱落;当低于煤层水矿化度时,则可能引起黏土的膨胀和充填矿物的溶解(赵贤正等,2014)。因此,钻井液的冲刷会造成煤储层内矿物反应以及碱敏、酸敏和盐敏等化学伤害,影响煤储层孔隙渗透性、结构稳定性及造成煤粉的产出。
3.应力条件改变
原始状态下,煤层在长期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处于应力平衡状态。由于钻井揭露煤层,对于直井及定向井,井筒周围煤岩在水平方向应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易产生煤粉。对于水平井,在水平段进尺较长,并且采用裸眼完井,煤层段井筒周围形成应力集中区,井壁上侧形成煤岩易碎区(图3-5),形成弯曲带、断裂带和垮落带,极易发生井壁破坏,产生煤粉(王庆伟等,2013)。
图3-5 裸眼井筒上壁煤层受损示意图
Ⅶ 钻井工程优化设计技术
随着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深入,钻井工程越来越多地面临井深、高温高压等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使钻井工程风险更加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石油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在不断深化。针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深井超深井技术发展,国内外都开展了钻井地质环境因素描述技术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钻井工程的优化设计与施工。钻井地质环境因素是钻井工程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岩石力学参数、地应力参数、地层压力参数及岩石可钻性参数等。准确掌握这些基础数据对钻井工程设计及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岩石力学参数的求取,通常采用实验室对岩心试验,以及利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解释岩石力学特性参数。地层压力检测与预测研究主要是针对碎屑岩层系,对于海相碳酸盐岩地层压力预测,尚未取得成熟有效的方法,碳酸盐岩剖面中地层压力的准确预测难度较大。
3.3.2.1 钻井地质环境因素描述技术
钻井地质环境因素是钻井工程所面对的需要尽力去认识与掌握的客观影响力,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因素、地层力学特征、地层可钻性以及钻井工具与地层相互作用耦合规律等。对钻井地质环境因素的研究与准确描述,可以提高钻井效率,降低钻井风险,对进行科学化钻井具有重要意义。
(1)岩石力学参数求取
岩石力学参数是反映岩石综合性质的基础数据,包括弹性参数和力学强度参数。岩石的弹性参数分为静态弹性参数和动态弹性参数。静态弹性参数一般通过室内对岩心进行直接加载测试换算求取,动态弹性参数则是通过测定声波在岩样中波速转换得到。岩石静态弹性参数可在室内应用三轴应力测试装置实测应力、应变曲线,并应用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实践
式中:μs为静态泊松比,无因次;Δεθ为径向应变,mm;ΔL为轴向应变,mm;Es为动态杨氏模量,MPa;Δσ为应力,N/mm;Δε为应变,mm。
根据岩石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可导出计算岩石动态弹性参数的公式: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实践
静态弹性参数和动态弹性参数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动态弹性参数大于静态弹性参数(Ed>Es,μd>μs)。为了从测井资料中获得静态弹性参数,需要把动态弹性参数转换成静态弹性参数,国内外在动静弹性参数转换方面提出了多个的转换模式。
岩石力学强度参数包括:岩石硬度Hd、单轴抗压强度Sc、初始剪切强度C和内摩擦角Φ、抗拉强度St和三轴抗压强度Sp,均可在实验室通过实际岩心测试求出,也可以利用测井资料进行计算,岩石强度的方法和有关模式: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实践
内聚力和内摩擦角是表征岩石是否破坏的两个主要参数,也是井壁稳定计算中的重要参数。
岩石剪切破坏与否主要受岩石所受到的最大、最小主应力控制,σ3与σ1的差值越大,井壁越易坍塌,从井壁岩石受力状态分析中,可以发现岩石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分别为周向应力和径向应力,这说明导致井壁失稳的关键是井壁岩石所受的周向应力σθ和径向应力σr的差值,即σθ-σr的大小。差值越大,井壁越易坍塌。通常水平地应力是非均匀的,即σH≠σh,所以井壁上的周向应力是随井周角而变化的(井周角为井壁上点的矢径与最大地应力方向的夹角)。井周角在θ=90°和θ=270°处,σθ值最大。因此,该两处的差应力值达到最大(因为r在井壁各处为常数,与θ无关),是井壁发生失稳坍塌的位置。
采用库仑-摩尔强度准则进行分析,可求得保持井壁稳定所需的钻井液密度计算公式为:
中国海相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实践
式中:H为井深,m;ρm为当量钻井液密度,g/cm3;C为岩石的黏聚力,MPa;η为应力非线性修正系数;σH,σh分别为最大、最小水平地应力,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