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标准体系是什么
智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的主要思想是将传统的交通系统看成是人、车、路的统一体,运用计算机、通信、人工智能、传感器等领域的先进成果来彻底改变目前被动式的交通局面,使人在驾驶过程中可以随时通过GPS/
、广播、信息发布板等手段了解目前的交通状况,而
部门则可通过道路上的车辆传感器、视频摄像机等设备随时了解各个路段的交通情况,并随时对各个交通路口的交通信号进行调整以及对外界进行信息发布,使整个交通系统的通行能力达到最大。
交通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交通拥挤造成了巨大的时间浪费,加大了环境污染。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交通问题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研究报道,美国每年因交通阻塞造成的经济损失约410亿美元,日本东京每年因交通拥挤造成的时间损失相当于
1 000多亿美元,欧洲每年因交通事故、交通拥挤和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500~5000和50~500亿欧元。为了缓解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运输发面的压力,尽量的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各国都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的力度。
1 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对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并成为继
、军事领域之后高新技术应用最集中的领域。目前已形成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三大研究中心。
在美国,对
的研究虽然起步最晚,但由于投入较多,目前已处于该领域的领先水平。1991年,美国开始对
研究进行投资,仅1994~1995年就确定了104项研究项目,并成立了专门组织,着手制定
的研究开发计划,到1997年投资近7亿美元;1998年6月9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面向21世纪运输权益法案(Transportation Equity Act of the 21th Century)”。该法案的确定为美国公路系统的继续发展和重建带来了创纪录的投资。法案跨度为6个财政年度(1998~2003),拨款总金额为2 178.9亿美元,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用于支持ITS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欧洲在ITS的研究方面采取整个欧洲一体化的方针,由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面共同出资进行智能运输系统的研究,著名的项目有
和DRIVE等,其中DRIVE工程是目前世界上交通运输界规模最大的合作研究计划,共有12个国家的700多个单位参加,经费达5亿欧元。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对汽车交通综合控制系统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性的ITS推进组织,是对ITS进行研究最早、实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目前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交通控制、信息服务等综合体系,并基本完成了覆盖全国的
的绘制工作,有400万台汽车导航仪在使用,其中120万台可接收信息。
我国在ITS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全球范围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兴起,进入20世纪80年代,我国也加快了对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步伐。一方面,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较为先进的
控制、道路监控系统;另一方面,国家加大了自主开发的步伐,如国家计委、科技委组织开发的实时自适应
控制系统HT-UTCS,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市交警总队合作开发的SUATS系统等;1998年
正式批准成立了
/TC204中国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化活动,现在正进行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此外,我国将从今年起在全国36个城市实施以实现
智能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畅通工程”,并逐步推广到全国100多个城市。
2 中国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是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
与汽车化发展十分迅猛。改革开放前,
水平不足19%,目前已经发展到超过30%,预测2010年将接近50%;机动车拥有量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2010年达到13亿多辆。中国城市交通的特点是混合交通,目前自行车拥有量超过1.8亿辆,如果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提高,城市交通结构不改善,自行车拥有量将会有增无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设施虽然有较大改观,但跟不上机动车增长速度。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大多数城市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系统不健全。
设施缺乏,管理水平不高。即使各地都建立了交通控制中心,大多只是实现了监视功能,而远没有发挥控制功能的效应。
中国城市的大气质量恶化,已逐步由煤烟型污染转变为机动车尾气污染。其主要原因是交通拥堵、车速下降以及车况差、车辆技术性能低等,致使中国处在世界十大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中。同时,车辆状况差也直接影响到城市交通,并已成为制约我国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
3 中国发展ITS的主导思想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发展ITS的必要基础条件上还有较大差距,加上我国特有的混合交通特点,以及城市结构、路网结构、交通结构的不完善,因此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研究制定我国发展ITS的战略及发展框架。
中国交通运输正面临经济发展与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因此也不能重复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一定要立足本国实际,走中国ITS发展之路,以推动我国信息化进程及培育自己的ITS产业。
21世纪
的发展趋势必将是管理体制集约化;管理设施现代化;管理手段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效率高效化;管理方式社会化。因此,中国ITS的发展将带来一场交通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将直接影响着ITS的发展。
4 发展中国智能运输系统的对策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建设,交通运输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全社会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交通运输技术装备得到明显的改善,使得中国交通运输已从“限制型”向“适应型”过渡,已从满足“量”的需要向满足“质”的需要过渡,已经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并且公路运输发展成为交通运输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些差距,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量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交通运输设施在技术装备、服务质量等方面还很不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较大;部分地区、部分运输方式和一些运输方向上存在着运力过剩、低水平恶性竞争的现象等。
纵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交通运输发展经验,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其交通运输发展具有不同的特征,尽管世界各国情况不同,条件也有相当的差异,但这种特征却有着一定程度的共性。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尚有较大差距,但改革开放的政策使我们的发展速度较快,发达国家今天遇到的问题,我们已经或者今后必将会深刻地感受到,为使交通运输业适应21世纪的要求,我们应采取积极的对策,根据国情发展中国的智能运输系统。
4.1 打好ITS发展基础,特别是应加强ITS基础理论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际上ITS理论仍不完善,还处于发展时期,我们应积极加强与ITS开展较先进国家的交流,在国际ITS现有发展水平上结合中国特点,深入细致地进行理论研究,尽快接近或达到世界水平,以迎接21世纪ITS发展的挑战。否则将成为别国的追随者,成为他们不成熟技术的推广试验场。
4.2 建立ITS协调组织机构
中国交通运输体制目前仍是条块分割状况,铁路、公路、民航、公安、建设等部门分头管理,现已出现了各自发展自身ITS的势头,这将造成中国资源上的巨大浪费。为此应尽快成立一个由国家统一领导的,有关部门、学者、企业和研究部门参与的“ITS中国”组织,类似于美国的ITS America,日本的VERTIS及欧州的ERTICO组织,来统一制订中国ITS发展战略、目标、原则和标准,特别是制定有关ITS的技术规范和整体发展规划,实现ITS技术和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和互换性,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减少局部利益的冲突和有限资金的浪费。
4.3 注重人才的培养
随着ITS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交通运输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与之相应的是对不同层次的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为此应加强国内高校及科研单位交通运输领域与国外ITS的交流合作,派出人员学习培训,走出去、请进来,将最新的ITS技术溶入交通运输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科研之中,以高素质的ITS人才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4.4 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资金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应根据中国现有条件,以ITS个别项目入手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诸如ITS技术及其产品的标准化;ITS中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营运系统;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等。从全国范围内看,由于中国生产力布局、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交通运输具有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即某些地区的发展(如东部、东南部),特别是大都市及其附近的交通运输已存在发展智能运输的潜在市场需要。望采纳。
②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名单
教育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名单 技术领域 序号 工程中心名称 依托单位 立项时间 建设状态 新材料 1 形状记忆材料 天津大学 1989 已验收,开放 2 金属电子信息材料 北京科技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3 稀土永磁应用 沈阳工业大学 4 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 中南大学 5 先进涂料 复旦大学 6 模塑建材制品 大连理工大学 7 生态水泥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8 特种工程塑料 吉林大学 9 有机硅化合物及材料 武汉大学 10 医用生物材料 华东理工大学 11 敏感陶瓷 华中科技大学 12 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东北大学 13 先进玻璃制造技术 东华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14 光电功能材料 长春理工大学 计划验收 15 隐身材料与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16 耐磨材料与技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7 绿色建筑材料及制造 武汉理工大学 18 电化学高新技术 厦门大学 19 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20 后续能源材料与器件 四川大学 21 材料评价与优选设计 南京理工大学 22 金属新材料制备成形技术与装备 华南理工大学 23 先进电池材料 中南大学 2007 建设期 24 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25 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 上海大学 26 纤维复合建筑材料与结构 郑州大学 27 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 长春工业大学 28 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四川大学 29 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 青岛科技大学 30 有机聚合物光电材料 吉林大学 31 先进建筑材料 济南大学 32 表面与结构改性无机功能材料 浙江大学 33 摩擦学与材料防护 河南科技大学 34 脆性材料加工技术 华侨大学 35 镁基材料深加工技术 中北大学 36 火安全材料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37 节能减阻添加剂 河南大学 38 交通铺面材料 长安大学 39 环境友好功能材料 华侨大学 40 金属耐磨材料及表面技术 佳木斯大学 41 绿色陶瓷 景德镇陶瓷学院 42 海洋环境混凝土技术 青岛理工大学 43 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 华南师范大学 44 高性能铜合金材料及成形加工 合肥工业大学 现代服务业 45 数字社区 北京工业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46 数据库与商务智能 中国人民大学 47 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 东华大学 48 土木信息技术 同济大学 49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及其应用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0 教育信息技术 华中师范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51 数字医学 上海交通大学 计划验收 52 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 东北师范大学 53 广播电视数字化 中国传媒大学 54 数字学习与教育公共服务 北京师范大学 2007 建设期 55 空间信息技术 首都师范大学 56 矿山数字化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57 藏文信息技术 西藏大学 58 数字图书馆 浙江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59 海洋信息技术 中国海洋大学 60 西部资源环境地理信息技术 云南师范大学 61 代表性建筑与古建筑数据库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公共安全 62 中子应用技术 兰州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63 辐射技术及辐射成像 清华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64 矿山生产安全检测技术设备 山东科技大学 65 矿山生态修复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66 矿山生态安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计划验收 67 防沙治沙 北京师范大学 68 化工安全 北京化工大学 69 建筑钢结构 同济大学 70 建筑物检测与加固 武汉大学 7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陕西师范大学 72 电力安全与高效利用 华中科技大学 73 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 河南理工大学 74 道路交通安全与环境 同济大学 2007 建设期 75 道路灾变防治及交通安全 长沙理工大学 76 西部煤矿安全 西安科技大学 77 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 兰州理工大学 78 核技术应用 东华理工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79 应对核化生恐怖医学防护 南方医科大学 80 电力与交通安全监控及节能技术 长沙理工大学 轻工纺织 81 食品 中山大学 1987 已验收,开放 82 功能食品 江南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83 产业用纺织品 东华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84 糖业及综合利用 广西大学 计划验收 85 食品生物技术 天津科技大学 86 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建设期 87 现代纺织装备技术 浙江理工大学 88 先进纺织复合材料 天津工业大学 89 亚麻加工技术 齐齐哈尔大学 90 纺织装备 东华大学 91 纺织印染清洁生产 武汉纺织大学 92 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 北京化工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93 生态染整技术 浙江理工大学 94 经编技术 江南大学 95 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内蒙古大学 96 海洋食品 大连工业大学 石油化工 97 超重力 北京化工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98 化工过程模拟与优化 湘潭大学 99 油气加工新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00 绿色精制过程 天津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101 过程系统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计划验收 102 海水资源利用及绿色化工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 103 磷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加工 四川大学 104 煤转化技术 太原理工大学 105 先进催化 湖南大学 106 大型工业反应器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107 精细化学品 山西大学 108 天然气开发 西南石油大学 109 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10 气体能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07 建设期 111 海洋油气开发与安全保障 中国海洋大学 112 油田化学 西南石油大学 113 石油石化新型装备与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14 智能过程系统工程 北京化工大学 115 资源(盐湖)过程工程 华东理工大学 116 制药工程与过程化学 华东理工大学 117 生物炼制 北京化工大学 118 化工污染控制 南京理工大学 119 清洁能源化工技术 清华大学 120 高效储能 南开大学 121 多相分离技术与装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08-2009 建设期 122 绿色高效过程装备与节能 华东理工大学 123 高压过程装备与安全 浙江大学 124 过程装备及其再制造 浙江工业大学 125 陕北能源先进化工利用技术 西北大学 126 磷资源开发利用 武汉工程大学 127 油页岩综合利用 东北电力大学 128 西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与治理 西安石油大学 能源交通 129 电能质量 安徽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130 输变电新技术 湖南大学 131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东南大学 132 现代交通管理系统 四川大学 133 港口物流技术与装备 武汉理工大学 134 光伏系统 合肥工业大学 135 太阳能发电及制冷 上海交通大学 136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 河海大学 137 隧道及地下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138 轨道交通电力传动 北京交通大学 139 建筑节能 清华大学 140 高速公路筑养装备与技术 长安大学 计划验收 141 公路大型结构安全 长安大学 142 环境热工技术 山东大学 143 水路公路交通安全控制与装备 武汉理工大学 144 山区桥梁结构与材料 重庆交通大学 145 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 武汉大学 2007 建设期 146 集装箱供应链技术 上海海事大学 147 高速铁路网络管理 北京交通大学 148 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 华东交通大学 149 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 150 航空航天电机系统技术 西北工业大学 151 航空航天电源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2 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备 华中科技大学 153 煤基浆体燃料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54 电力节能 华北电力大学 155 核电技术 清华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156 先进照明技术 复旦大学 157 船舶动力技术 哈尔滨工程大学 158 航运仿真技术 上海海事大学 159 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 华中科技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160 电力电子节能技术与装备 山东大学 161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河海大学 162 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并网控制 新疆大学 163 冶金节能减排 昆明理工大学 生物医药 164 资源药物 北京师范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165 南海海洋生物技术 中山大学 166 中药制药与新药开发 北京中医药大学 167 现代中成药 广州中医药大学 168 基因组药物 暨南大学 169 蛋白质与多肽新药 南京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170 医药粉体技术 湖南中医药大学 171 农药、医药中间体清洁生产 山东师范大学 172 再生医学 北京大学 计划验收 173 西南特色药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 贵州大学 174 现代微创医疗器械及技术 上海理工大学 175 人工器官及材料 暨南大学 176 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 吉林农业大学 177 新型兽用疫苗 扬州大学 178 中药资源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179 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 浙江工业大学 180 工业微生物 福建师范大学 181 微生物功能基因组与检测技术 南开大学 182 基因疫苗 中山大学 183 药物基因组应用技术 中南大学 2007 建设期 184 细胞工程及抗体药物 上海交通大学 185 抗肿瘤天然药物 哈尔滨商业大学 186 数字化诊断治疗设备 南方医科大学 187 体腔内局部诊疗技术 北京大学 188 现代眼视光技术与装备 温州医学院 189 分子药物 华侨大学 190 中药现代制剂技术 上海中医药大学 191 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 天津中医药大学 192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3 西部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 成都中医药大学 194 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195 民族药与中药开发应用 贵阳医学院 196 分子诊断 厦门大学 197 灵长类及大动物临床前研究 北京大学 198 动物生物药物 华中农业大学 199 血液和血管疾病诊疗药物技术 苏州大学 200 内源式预防药物 首都医科大学 201 活性物质生物技术 重庆师范大学 农林牧渔业 202 园林环境 北京林业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203 油菜 华中农业大学 204 玉米育种 中国农业大学 205 农业基因工程 东北师范大学 206 多倍体鱼繁殖与育种技术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207 农业微生物技术 黑龙江大学 208 林业生态工程 北京林业大学 计划验收 209 林业生物制剂 东北林业大学 210 生物质转化 南昌大学 211 生物防治 华南农业大学 212 优良家畜规模化繁育技术 内蒙古大学 213 西南作物育种 四川农业大学 214 小麦育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15 蚕桑资源及分子改良 西南大学 216 热带作物新品种选育 海南大学 217 葡萄与葡萄酒 宁夏大学 218 棉花 新疆农业大学 219 海水养殖 中国海洋大学 220 果蔬加工 中国农业大学 221 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 华南理工大学 222 现代农业装备与设施 中国农业大学 223 草地农业 兰州大学 224 绿洲农业工程与信息化 石河子大学 225 资源节约型肥料 南京农业大学 226 农产品生物化工 合肥工业大学 227 农副产品蛋白质饲料资源 武汉轻工业大学 2007 建设期 228 植物生物技术与遗传资源利用 武汉大学 229 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能源 北京林业大学 230 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 云南师范大学 231 动物抗病营养生物技术 四川农业大学 232 乳品生物技术 内蒙古农业大学 233 食药用菌 吉林农业大学 234 真菌生物技术 安徽农业大学 235 植物航天育种 华南农业大学 236 杂交棉创制 南京农业大学 237 柑桔 西南大学 238 粮食储藏与安全 河南工业大学 239 热带多糖资源利用 海南大学 240 疏浚技术 河海大学 241 饲料安全与高效利用 湖南农业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242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中国农业大学 243 生物质材料 西南科技大学 244 南方山地农业 西南大学 245 长江中游湿地农业 长江大学 246 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 宁夏大学 247 园艺作物种质创新与利用 南京农业大学 248 南方园艺产品保鲜 华南农业大学 249 新疆特色果蔬贮藏加工 石河子大学 250 西北马铃薯 青海大学 251 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52 蜂产品加工与应用 福建农林大学 253 鳗鲡现代产业技术 集美大学 254 冷冻冷藏技术 天津商业大学 电子与通信 255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南昌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256 场致发射显示技术 福州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257 多媒体通信 宁波大学 258 移动通信 重庆邮电大学 计划验收 259 微处理器及系统 北京大学 260 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 东南大学 261 自主卫星导航定位技术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62 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 哈尔滨理工大学 263 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 湖南大学 264 天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65 嵌入式系统集成 西北工业大学 266 嵌入式系统 浙江大学 267 纳光电集成与先进装备 华东师范大学 268 薄膜光电子技术 南开大学 269 导航仪器 哈尔滨工程大学 270 地球观测与导航 北京大学 2007 建设期 271 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 272 先进航空导航与空管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73 数码激光成像与显示 苏州大学 274 精密电子制造装备 华南理工大学 275 电子测试技术与仪器 电子科技大学 276 通信器件与技术 天津理工大学 277 微纳光电子材料与器件 厦门大学 278 自动测试及仪器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79 固体器件与集成技术 清华大学 280 数字家庭 中山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281 时空数据器智能获取技术与应用 武汉大学 282 新型微波探测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 283 近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 华南理工大学 284 宽带无线通信及显示技术 南京邮电大学 285 飞行器自主控制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86 大功率半导体照明应用系统 天津工业大学 网络与计算机应用 287 信息网络 北京邮电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288 计算机网络技术 清华大学 289 网络信息安全 上海交通大学 2006 计划验收 290 先进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91 计算机辅助产品创新设计 浙江大学 292 企业数字化技术 同济大学 293 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 294 要害信息安全技术 复旦大学 295 复杂网络系统安全保障技术 东北大学 2007 建设期 296 虚拟现实应用 北京师范大学 297 国产基础软件 国防科技大学 298 开源软件与实时系统 兰州大学 299 网络技术及应用软件 吉林大学 300 智能决策与信息系统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 301 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与应用 华东师范大学 制造业 302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303 连续挤压 大连交通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304 航空航天复杂产品制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计划验收 305 航空复杂结构制造技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6 汽车结构部件先进制造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307 汽车开发 吉林大学 308 轻型动力 天津大学 309 新能源汽车 同济大学 310 智能化电器 西安交通大学 311 先进板带生产装备及控制 北京科技大学 312 轧制设备及成套技术 燕山大学 313 特殊钢先进冶金工艺与装备 东北大学 314 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 重庆工商大学 315 有色冶金新装备 兰州理工大学 316 有色冶金智能自动化技术 中南大学 317 冶金自动化与检测技术 武汉科技大学 318 新型光源技术及装备 东南大学 319 安全关键工业测控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 320 仿真测试技术 哈尔滨工业大学 321 制造管理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 322 工业CT无损检测技术 重庆大学 323 创新科学仪器 复旦大学 2007 建设期 324 伺服控制技术 东南大学 325 先进驱动节能技术 西南交通大学 326 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 重庆理工大学 327 液压振动与控制 安徽工业大学 328 船舶控制工程 哈尔滨工程大学 329 重型机械 太原科技大学 330 空间机器人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 331 零件近净轧制成形 北京科技大学 332 复杂轨迹加工工艺及装备 湘潭大学 333 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334 流程工业数字化仪表 东北大学 335 大型整体金属构件激光直接制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336 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与装备 同济大学 337 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 广西工学院 338 钢铁生产制造执行系统技术 北京科技大学 339 先进矿山装备 湖南科技大学 340 特种作业装备 南京理工大学 341 晶体生长设备与控制技术 西安理工大学 342 有色金属冶金过程技术 东北大学 343 工业装备监测与控制 大连理工大学 344 微纳制造与测量技术 天津大学 345 微纳惯性传感与集成测量 中北大学 346 计量测试技术与仪器 中国计量学院 347 视觉控制技术与应用 湖南大学 348 光学仪器与系统 上海理工大学 349 智能康复装置与检测技术 河北工业大学 资源环境 350 膜与水处理技术 浙江大学 2001 已验收,开放 351 水处理与水环境修复 南京大学 2006 已验收,开放 352 西部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 昆明理工大学 计划验收 353 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 兰州大学 354 矿山地下工程 安徽理工大学 355 岩土钻掘与防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356 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 江西理工大学 2007 已验收,开放 357 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监测 天津大学 358 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 桂林理工大学 建设期 359 大型地下洞室群 山东大学 360 农业节水与水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 361 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 北京师范大学 2008-2009 建设期 362 地热资源开发技术与装备 吉林大学 363 低碳型建筑环境设备与系统节能 东南大学 364 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 暨南大学 365 吹填造陆与滨海软土工程技术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366 山区道路建设与维护技术 重庆交通大学 367 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368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三峡大学 369 生物膜法水质净化及利用技术 安徽工业大学 370 寒旱地区水资源综合利用 兰州交通大学 部工程研究中心名单
③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简介
作为国家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ITSC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ITS的整体发展。在交通运输部、科技部的直接领导下,ITSC组织全国的专家,全面的研究了中国的ITS的发展需要,完成了“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国家基础性科研项目“中国ITS标准体系框架研究”、交通运输部重点科研项目“智能运输发展战略研究”等一批关系中国ITS发展的重点项目;作为技术依托部门协助科技部完成了“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和示范工程”的项目建议、立项和启动工作;在产业化方面,完成了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电子收费系统技术开发和产业化”,自行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不停车收费软件EPASS,实现了不停车收费设备的国产化;应用开发方面,开发实施了“基于GPS的路政车辆管理系统”等;在前沿技术研究上,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智能公路的研究。ITSC建设两年来,真正起到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应有的引导行业技术进步、服务行业的作用。
④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怎么样
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是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
在广东省科技厅和中山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实验室正朝着建成广东省内智能交通领域重要科研、教育、产业化基地的目标 努力推进各项工作。
实验室设有交通仿真与环境研究室、ITS-3S研究室、交通导航与监控研究室、ITS规划与政策研究室等四个研究 室和交通信息服务中心;现有研究人员40余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0人,高级工程师3人,现有在读研究生40多人(其中博士生10 多人);实验室占地面积1600余平方米,拥有卫星地面站2套、各种国内外主流GIS平台(价值300万)、各种比例尺的城市电子地图及广东省公路路网 图、全广东省30米分辨率的卫星影像、部分地区10米和1米卫星(航片)影像、计算机网络系统、GPS导航系统等研究开发设备及条件。
以实验室的建设为契机和依托,中山大学启动了智能交通重点学科建设,设立了交通工程类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点,并开设了面向工程实际应用的工程硕士 班,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00余名。近三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各类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文章50多篇。广东省、中山大学对实验室的投入和项目研究经费累 计达2000余万元。研究范围涉及交通监测系统及设备开发、信息采集与通讯、交通仿真与环境、交通政策与规划等多方面。同时,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广州 市方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三年来,共取得了8项软件版权,有多个产品投入市场,另有2套产品通过有关部门的质量技术认证,多项研 究成果在广东省交通管理局、广州市公交管理部门等获得实际应用。
主要研究方向、技术及产品
实验室基于智能交通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结合广东省交通管理及服务部门的业务现状和需求,在交通政策与规划、平台性关键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及应用示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及二次开发
交通数据采集及图像处理
交通流仿真及交通环境仿真
交通导航与信息服务系统
交通安全监控及管理系统
交通政策规范与技术标准研究
主要技术及产品包括:
警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发技术
车牌识别与卫星、遥感影像信息提取技术
移动式数据采集系统(道路测量车)
公交换乘及网络发布技术
微观交通流仿真及其应用技术
交通污染仿真与评价技术
汽车行驶记录仪与车辆跟踪与监控系统
FW-251、FW-252汽车导航系统
FW-0301、FW-0302机动车行驶速度监测系统
城市道路编码技术及计算机自动编码系统
⑤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介绍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National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Center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TSC)又称国家ITS中心,是国家科学技术部1999年11月批准建立的,以国民经济、交通运输行业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针对智能交通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对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应用科技成果进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后继工程化、产业化以及系统集成的高新技术研发实体。
⑥ 智能交通系统论文怎么写啊3000字的。。。。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智能交通发展现状对策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汽车保有量的
激增,交通拥挤、交通事故频发等造成了越来越巨大
的时间浪费、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交通问题已成为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重要难题
之一。
资料显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平均行车速度已
降至20km/h以下,有些路段甚至只有7~8km/h;同
时,由于车辆速度过慢、尾气排放增加,使得城市的
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为了缓解经济发展给交通运
输带来的压力,使现有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国
政府加大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和建设力度。
智能交通是将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网络等
高新技术有效地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从
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实时、准确、
高效的交通运输管理系统。它是目前世界交通运输
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也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解决城
市交通拥挤、改善行车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减少空
气污染等的最佳途径。可以预见,智能交通系统将成
为21世纪现代化地面交通运输体系的模式和发展
方向,是交通运输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1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情况
1.1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情况
为了推动智能交通技术的推广应用,国家“十
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开发
和示范工程”确定了包括杭州、深圳、上海、北京、广
州等在内的国内10个示范城市,而在这些城市中北
京和广州走在我国前列。
(1)北京
目前北京市已初步建成4大类ITS系统:道路
交通控制、公共交通指挥与调度、高速公路管理、紧
急事件管理,约30个子系统分散在各交通管理和运
营部门。
在北京市已颁布的《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明确提
出到2010年初步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的近期目标,
并将建立以智能交通系统为技术支持的“新北京交
通体系”作为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长远目标。“十一
五”期间,北京市将投资2000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
施建设,其中智能交通在交通总投资中占有1.5%的
比例。
(2)广州
作为全国首批智能交通示范城市之一的广州,
智能交通系统构建包括广州市交通信息共用主平
台、物流信息平台、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等智能交通系
统的主框架。其中共用信息平台已初具规模。
十五期间,广州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
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受到经济条件、地理位置和环
境的约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道路交通网络建
设将很难满足交通运输增长的需求。目前,广州市对
智能交通系统的需求一方面是满足广州市城市发展
和交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满足2010年亚运交
通的要求。
1.2公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情况
目前,公路智能交通技术主要应用在高速公路
监控系统、收费系统、安全保障系统等,已经开发生
产了车辆检测器、可变情报板、可变限速标志、紧急
电话、分车型检测仪、监控地图板等多种专用设备,
并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
另外,各省的交通主管部门和测绘部门也在陆
续完善公路管理电子地图。安徽省建立了公路地理
信息系统,主要侧重于沿线设施的管理养护机构等
相关数据;甘肃省依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GPS为主的空间信息技术,建立甘肃省交通地理信息系
统,分别建立了甘肃省1:100000和兰州市1:5000
的交通电子地图。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是在我国
公路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又一项智能交通新技
术。2001年,广东省采用组合式ETC技术在广韶公
路、虎门大桥完成ETC示范工程并使组合式ETC
技术进入了真正的可操作阶段;2003年,长沙机场
高速路开通了当时最先进的路桥不停车收费系统;
2005年,北京机场高速公路收费站“升级版”的不
停车收费系统投入运行,新系统增加了抓拍取证、违
章稽查等功能。2007年底,北京市11条高速公路的
56条车道实现了不停车收费,其余223个收费站的
1006条车道安装了一卡通读卡机,实现刷卡电子付
费。上海市虹桥国际机场组合式电子不停车收费系
统(ETC)于2007年7月10日在上海试验开通。
2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情况
我国在ITS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全球
范围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兴起,进入20世纪90年
代,我国明显加快了对智能交通技术研究的步伐。
国家科技部于1999年11月批准成立了国家智
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部在“九五”期
间指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阶段地开展交通控
制系统、驾驶员信息系统等5个领域的研究开发、工
程化和系统集成。在此基础上,使成熟的科技成果
转化为可供实用的技术和产品,该工程研究中心也
将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智能公路运输系统产业化基
地。”国家建设部与欧洲的ITS组织ERTICO联合建
立了EU-China计划;国家科委于1998年11月在
北京举办了我国首届ITS应用研讨会;国家计委在
1999年4月的科技立项会议中将ITS列为100个
重点科研领域之一。国家科技部于2000年3月组织
全国交通运输领域专家组成专家组,起草了中国智
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目前,我国已取得了包括智能
导航技术、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等成果在内
的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交通技术新成
果。
3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存在不足与对策
经过10余年发展,我国交通科研和建设部门已
经在智能交通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时间短,
技术基础薄弱以及受到发展阶段的局限等原因,我
国的智能交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经对我国智能
交通系统建设和研究情况分析并结合我省开展相关
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3.1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存在的不足
(1)缺乏统一部署,各省和地区内单兵作战,自
成体系,缺乏应有的衔接和配合。例如,各省或地区
内建设的网络一卡通或不停车收费系统,没有统一
指导和标准,这种情况下一旦全国联网,必将导致重
大损失和浪费。
(2)受制于固有的科研和生产模式,一些先进的
智能交通新技术得不到及时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
度上存在着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浪费现象。
(3)智能交通系统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还没有
被传统的交通行业广泛接受,目前主要行业和城市
在进行规划时还没有将智能交通系统作为规划的一
部分,相当多的城市和行业只是将其列入科技发展
的内容之一。这对促进智能交通技术的推广应用是
相当不利的。
(4)严重缺乏智能交通人才。智能交通技术本质
上来说,是传统的交通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
物,因此智能交通人才应该是即懂交通又懂信息技
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十分缺乏这种人才,这对
继续深入开展智能交通研究是不利的。
3.2智能交通技术发展对策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技术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但可以肯定的是,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可以极大地提
高交通运输效率,有效保障畅通和安全,增强行车的
舒适性,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因此,世
界各国都必将更加重视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与推
广,并把它作为未来交通建设与发展的优先领域予
以重点支持,通过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全面迅速发
展,最终建立起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现代交通
管理的新体系。
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政府必将更加积极主动
的推动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与建设,这是符合世界
新技术发展方向的,也是建立以人为本、和谐交通的
具体要求。但我国目前尚处于智能交通发展的起步
阶段,应对智能交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采取有针
对性的措施,积极推动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与建设
进程,为这一新技术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1)建立全国统一的智能交通建设领导机构,建
立健全相关标准规范,有效整合行业资源。
目前世界范围内智能交通技术发展较好的国家都设有国家级的智能交通领导组织,例如美国的
ITS America,日本的VERTIS及欧洲的ERTICO组
织等,这些组织担任统一制定国家ITS发展战略、目
标、原则和标准等,并实现ITS技术和保障产品的通
用性、兼容性和互换性,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减少
局部利益冲突和有限资金的浪费。我国目前尚无这
样的组织,而且由于我国交通运输体制仍属条块分
割状况,铁路、公路、民航、公安、建设等部门分头管
理,这也人为的造成了技术标准不统一、各自为战的
状况,十分不利于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因此,应建
立国家级的智能交通技术领导机构,整合行业资源,
促进全国智能交通技术的协调发展。
(2)大力培养和吸纳优秀的智能交通技术人才,
满足智能交通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随着智能交通的进一步发展,21世纪交通运输
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而与之相应的是对不同层次的
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与以往大不相同,为此应加强国
内高校及科研单位交通运输领域与国外的交流合
作,将最新的智能交通技术溶入交通运输专业的教
学内容和科研之中,积极培养和吸纳优秀的智能交
通技术专业人才,满足智能交通技术对人才的需求。
(3)积极推动智能交通新技术产业化
应大力加强智能交通新技术的产业化,将一些
已经成熟的、具有良好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加快推广
应用,尽快转变成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健全针对智
能交通新技术的成果推广转化机制,为科研成果转
化提供平台。
4结论
经过10余年的发展,我国智能交通系统从无到
有、从小到大,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标准体系,研究开
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并通过示范城
市开展试验示范。但由于受传统的管理体制和观念
束缚,智能交通的进一步发展还存在缺乏统一部署
和应有衔接、成果转化效率低、人才匮乏等制约因
素,应通过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大力整合行业资
源、加强人才培养和提供成果转化平台等对现行机
制加以完善。
目前,我国智能交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可
以肯定的是,未来若干年内,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
国必将更加重视智能交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并把
它作为未来交通建设与发展的优先领域予以重点支
持。我国应发挥后发优势,积极探索发展模式,为交
通运输业在智能交通这一新技术领域的健康发展提
供有力保障。
⑦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的简介
全院在不断巩固传统强势专业的同时,调整了重点专业领域。经科技部批准在我院建立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交通部批准,成立了交通公路工程研究中心、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公路交通环境工程研究中心、交通物流工程研究中心、公路交通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公路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公路养护管理研究中心,以加大创新力度。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路委员会、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委员会、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院,国际标准化组织智能运输系统技术委员会(ISO/TC204)中国秘书处也设在我院。国家道路及桥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交通部公路工程检测中心)、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交通部交通工程监理检测中心)、交通部汽车保修设备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交通部汽车挂车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交通部汽车运输行业能源利用监测中心等5个检测中心设在我院。
⑧ 智能交通行业有哪些国企
易华录、上海电科智能、航天科工、普天和平、浙大中控、上海宝康、广东新粤/新软、大连杰瑞电子、海信网络科技,大概就这些吧
⑨ 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职能
ITSC还承担着国际标准化组织智能交通技术委员会(ISO/TC204)中国秘书处的工作,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交通部的领导下,在秘书处的基础上组建了ISO/TC 204中国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积极参与了ITS国际标准化工作。
依靠交通部投资3200万元兴建的国内最大的和唯一的综合性智能交通系统实体试验室,ITSC还承担着“智能交通系统 术语”、“智能交通系统 体系框架 服务”“交通专用短程通信微波物理层”等十数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争取在3-5年内制定出30到50项关键和急需标准,形成中国ITS基础标准群,力争为ITS在全国的顺利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在“十五”期间,ITSC负责组织国家科技攻关ITS专项中的“中国ITS发展战略”、“中国ITS体系框架支持系统及技术跟踪”、“社会环境体系建设”等课题,并承担了“跨省市快速客运示范工程”、“跨省市国道主干线联网电子(支付)收费示范工程”、“高等级公路综合管理系统示范工程”等课题,并荣幸的承担了北京“科技奥运”智能交通示范工程中为奥运服务的“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研究”任务。
在开放服务方面,ITSC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人员优势,一如既往的与国内外的ITS研发机构开展各种层次的合作,将中国的ITS建设进一步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