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大学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竺可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竺可桢

发布时间:2021-08-14 08:57:51

『壹』 竺可桢爷爷是什么

竺可桢

求是精神
“求是”是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的院名,也是竺可桢为浙大制定的校训。早在1936年的9月18日,竺可桢在对学生讲话时,就把浙大精神概括为“诚”和“勤”两个字,“浙大的前身是求是书院和高等学堂,一脉相传,都可以诚勤两字代表它的学风”。1938年11月,在一次校务会议上,竺可桢正式提议将“求是”定为浙大校训。在他的心目中,“求是”的精神应包括:(1)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2)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3)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他对科学精神的提倡、对学术自治的坚持、对大学生人格理想的阐释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校系科的调整,均源于此。
在这三条中,竺可桢又特别强调第一条,他说:“科学精神是什么?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他常常举布鲁诺、伽利略等人为例:“当时意大利的布鲁诺倡议地球绕太阳而被烧死于十字架;物理学家伽利略以将近古稀之年亦下狱,被迫改正学说。但教会与国会淫威虽能生杀予夺,而不能减损先知先觉的求是之心。结果开普勒、牛顿辈先后研究,凭自己之良心,甘冒不韪,而真理卒以大明。”
由此,竺可桢又进一步引申出他关于大学生人格理想的论述。他明确地提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而“唯有求真理心切,才能成为大仁大勇,肯为真理而牺牲身家性命。”“凡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独行其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大学生应发扬先哲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经常用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名言来激励学生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去做各界的领袖。
1936年4月25日,竺可桢在全校学生大会上第一次发表讲话,表明了他办学思想的主旨。他指出:“办中国的大学,当然须知道中国的历史,洞察中国的现状。我们应凭借中国的文化基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养成有用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必须根据本国的现势,审察世界的潮流,培养成的人才才能合乎今日需要。”他一再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决不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作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
他为“领导人才”提出了四项条件,即:
(1)肯牺牲自己,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
(2)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和深思熟虑,不肯盲从的习惯;
(3)明辩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
(4)健全的体格。
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竺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新入学的学生注重人生观教育。他在和新生谈话时提醒大家:“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竺可桢为这两个问题提出了答案。他说:“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在竺可桢看来,当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能“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要能担负起“拯救中华”的重任。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此。
浙大保姆
在任校长之前和之后,竺可桢一直是以气象学者为人所知。因此,1936年受命担任浙江大学校长,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一度对竺可桢不满,开教务会时,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处长。
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又脾气暴躁。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数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这种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费尽周折。
这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

这正如竺可桢在就任声明中所言。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王季梁、胡刚复、梅光迪、张其昀、束星北、张荫麟、苏步青、贝时璋……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气度不同,却都对竺可桢服服帖帖。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也有人认为,这得益于他作为科学家所强调的“只问是非”的科学精神。
当时时局动荡,学校内有各种政治力量。竺可桢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总是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干为浙大营造了相对安定的学术、教育氛围”。就任校长时,他曾提出约法三章,第二条就是“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
他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
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面对军警们荷枪实弹,竺可桢举起小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
到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
书评家马勇曾感叹,在当时流乱的时局下,中国的大学教育并没有就此垮台,相反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民族复兴保留了难得的读书种子,毫无疑问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还有一批有见解、有能力的大学校长。
浙江大学迁址途中,每到一地,即结茅架竹,搭屋建棚,图书仪器一箱箱开出来,按时开课。学生黎明即起,朝阳之下,漫山遍野,朗诵默读。尽管当时物质条件极其贫苦,但这段时间,成为许多学生一生最难忘的时光。
而当时的竺可桢,总是以高尚的道德鼓舞学生。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这位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人物交往
毛泽东
毛泽东读了竺可桢的文章后很高兴,邀他到中南海面谈,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竺可桢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确立了以“科学救国”的志向。留学回国后,他看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站,气象预报和资料竟由各列强控制,便著文疾呼:“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在抗战爆发前的十余年间,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初步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此间,国内新军阀混战不息,南京政府和各省当局没有多少心思用于建设,竺可桢却在兵荒马乱中奔走。建立气象站的艰难确非和平时期的人们所能想象。在此过程中,他又同帝国主义者的控制图谋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竺可帧坚持全国所有气象电报都由中央气象台集中广播,并改原先用英国殖民者规定的英制记录为国际通用标准。1937年,竺可帧去香港出席远东气象会议,港督安排晚宴时竟然把中国代表排在末尾。竺可帧认为这是故意损害中国国格,绝不能容忍,便与另外两名中国代表一起愤然离席以示抗议。全国解放后,竺可桢以很大精力关注中国的农业生产,想方设法利用气象学知识增加粮食产量。
1964年,他写了一篇重要论文《论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其中分析了光、温度、降雨对粮食的影响,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的许多设想。毛泽东看到此文非常高兴,专门请竺可桢到中南海面谈,对他说:“你的文章写得好啊!我们有个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工、管),只管地。你的文章管了天,弥补了八字宪法的不足。”竺可桢回答:“天有不测风云,不大好管呢!”毛泽东幽默地说:“我们两个人分工合作,就把天地都管起来了!” 现存的竺可桢日记从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连续38年一天未断,共计8O0多万字。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在科学研究中,竺可帧一丝不苟,喜欢事事躬亲。抗战期间,
浙江大学几次迁移。虽条件极其艰苦,每到一地竺可帧总不忘收集资料,开展科研。学生们都知道,竺校长随身总带着四件宝:照相机、高度表、气温表和罗盘。他71岁时,还参加了南水北调考察队,登上海拔4000多米的阿坝高原,下到险峻的雅砻江峡谷。他严谨的学风,深受广大学者推崇。竺可桢自幼秉性温和,做事勤勤恳恳,有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韧劲。他年轻时即掌握了英、法、德三种外语。解放后,年过六十的竺可桢根据工作需要又开始学习俄语,一直坚持到70岁,终于能阅读俄文资料。从1917年在哈佛大学读书时开始,竺可桢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其中又主要记录了气象研究的各种资料。由于战乱,只保存1936年到1974年2月6日的日记,共计38年37天,其间竟然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1972年增补、修订了《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一文,基本上解决了国际上100多年的争论,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他的事例已被选入小学课本。促进气象事业统一发展。独立自主地发布国土上的天气预报,被认为是国家的主权之一。但是在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中国的天气预报却操纵在帝国主义者手里。
在当时政府支持下,经过竺可桢领导的气象研究所和全国各方面共同努力,于1930年3月,取缔了上海徐家汇发布气象预报的顾家宅电台,开始了由中国人自主发布气象预报的历史,与此同时,逐步限制当时位于上海法租界内徐家汇观象台的业务范围。我国近代气象事业发展初期,机构多元,体制紊乱,气象研究所只是其中一个方面。1931年在竺可桢努力下,由当时内政部出面召集会议,经过充分协商,通过了由竺可桢及其助手拟订的《全国气象观测实施规程》;气象研究所又编印了《测候须知》《气象学名词中外对照表》《气象电码》等工具书。此外,气象研究所定期出版的资料有《气象月刊》《气象年报》等,为互相交流情况起到重要作用。。《气象月刊》所载气象资料,几乎包括了当时国内的重要台站。以后,在他亲自主持下编印出版的《中国之雨量》和《中国之温度》两本丰富的资料,被认为是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发展的明证,是我国记录年代最久,涉及台站数量最多,质量有保证,内容最完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此外,竺可桢还通过中央研究院于1930年、1935年和1937年先后三次召开全国气象会议,针对交通、军事、航空等部门为发展气象事业所关心的问题,进行充分商讨,并作出相应决议,使全国气象工作逐步纳入统一规范. 领导浙江大学在困厄中崛起。
费巩
1944年3月5日凌晨,费巩前往复旦大学授课,在重庆码头失踪。9天后,一位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工作的浙大毕业生将此事告知此时正滞留重庆的竺可桢。竺甚为吃惊,立即去找侍从室的陈布雷、教育部的朱家骅,监察院的程沧波以及救济总署费巩留英的同学高文伯,托他们打听费的下落。竺还和复旦校长联名,正式找重庆卫戍司令彻查费的下落。竺还带头浙大教授联名给教育部和蒋介石,要求维护人权,主持正义。然而,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咬定未逮捕费,费的下落始终未明。1950年,竺曾上书周恩来,建议查清真相,但由于种种原因,直至竺临终,此案仍未查清。文革之后,方才查证费已被害。
晚年生活
比较起来,竺可桢也许是幸运的,他是中科院惟一一个可以不参加中科院党组活动的党员副院长,由于周恩来的保护,他没有直接受到暴力冲击。整个“文革”期间,他既没有受到正面批判斗争,也没有遭到抄家之祸。从表面上看,他只是离开了工作(作为一个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他的实验室就是大自然,以前他每年都要多次外出,直接考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变化情况。同时他也从各地科学家不断的汇报资料和成果中,获得大量的信息,作为他认识自然,理解自然的根据。)退守到家中。也许是为了减少一些心头上的重负,他将自己的生活待遇一降再降。“文革”前夕,为了避免脱离群众,不知不觉走上修正主义道路,经沈雁冰倡导,他和老舍等人联名申请,降低工作标准。没几日,他又觉得光降低工资标准还不足以表现“继续革命”的思想和参加“文化大革命”的决心,便和吴有训商量,两家一起采取一系列措施:
(1)减缩工作三分之一上交国家,只领原薪的三分之二;
(2)组织上安排的公务员,由院里另行安排工作,同时辞退家中雇用的保姆;
(3)缩小住房面积,腾出当时儿子和保姆的房间(1976年又腾出了原做卧室的正房和耳房各一间);
(4)不铺地毯、不摆沙发、不挂画饰,家中这些东西,全部交中科院有关部门;
(5)到院里上班或有公务时,和吴有训合乘一辆汽车,到图书馆、情报所查资料时,改乘公共汽车;
(6)把个人私有钢琴赠与科学院芳嘉幼儿园。
经过自我“改造”,到“文革”后期,身患肺气肿的竺可桢所拥有的只是一个仅能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了,他和那些住在建国门或东大桥的居民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甚至还要差。他经常要去一里外的粮店买15斤大米,路上要歇上好几次。遇到自己做饭就更麻烦了,他60多岁的太太陈汲常常被街道办事处撵到街上跳忠字舞或参加游行、批判走资派等革命活动,他只好自己在家依着太太的说法,比葫芦画瓢地做家务。竺可桢将自己的待遇一降再降,以至最后像苦行僧一样不断地折磨自己,但这样也丝毫不能减轻他心中的痛苦。
竺可桢无疑承受着另一种也许是更重的痛苦,这种痛苦发源于他的人格和仁爱之心。失去工作的竺可桢,尽管受到特别保护,却也没有闲着,因为他的特殊经历让很多人都瞄上了他,这使得他的家几乎成了来访接待站。每年都有天南海北大量的外调人员拥到他这里。
来找竺可桢调查的人,大体为两类情况:一类是在“清理阶级队伍”前后,被清理出来的“特务”、“间谍”、“历史反革命”等。这些人几乎都是从另一个社会过来的旧知识分子。因竺可桢是浙江大学校长,因而他的学生或教师、教授,凡是被调查的,一律都是敌对势力的受怀疑对象;另一类是在“三结合”中,两派人员对某人持有不同意见,或想打倒对方,就各自出人员,根据自身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调查。这使得竺可桢每每应接不暇。据统计,竺可桢在“文革”最初的几年里,接待外调人员(多为造反派)一共500多批,最繁忙的是1968年,这一年他就接待了183批外调人员。这种繁琐忙乱的接待,让竺可桢苦不堪言,他曾向朋友发牢骚说:“文革”期间,没做什么事,这事倒成丁主要工作了。可是从另一方面,他又为自己的这份独特的工作而心存感念。他知道,每一次来访,每调查一个人,都关系到那个人的命运和生存。来访的人几乎都有一个同感,就是这个老人的繁琐与谨慎。他总是仔细地翻阅自己几十年来,几乎一天不辍的日记,他要小心地做一些准备(因为他认为时间久远有一些人与事已漫漶不清了)。有鉴于此,他还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有关人物进行整理,编出供本人使用的索引。那些外调人员有个相同的感觉,一来到这个清癯干瘦儒雅的老人这里,他们的热情就会受阻。在这里,他们得不到什么重大线索。那些经过风浪的造反派承认:这个老家伙软硬不吃。你要暗示他“配合”的话,他便一声不吭,似不懂你的意思,你若施以暴力威胁的话,他也一声不吭,就像坚守信仰的教徒一样,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一副安然超度的样子。

尽管竺可桢小心谨慎地应付着一批又一批外调人员,用他独特的方式保护着他当年的学生、教授和朋友。
文革浩劫过后,各种纪念他的活动从未间断,学术界相继编辑出版了《竺可桢文集》、《纪念科学家竺可桢论文集》、《竺可桢逝世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报告集》、《竺可桢科普创作选集》、五卷本的《竺可桢日记》和多种版本的竺可桢传记。
中国科学院设立了“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浙江大学设有“竺可桢奖学金”和“中学竺可桢教书育人奖”。浙江上虞县东关镇辟有“竺可桢故居陈列馆”,浙江绍兴市气象局在国家气象局的支持下辟设了“竺可桢纪念馆”,江苏省气象局在南京北极阁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旧址辟设了“藕舫堂”。浙江大学校园中和中国科学院917大楼前竖起了竺可桢铜像。中国人民邮政发行了包括竺可桢在内的当代中国科学家纪念邮票。学术界同人发起成立了“竺可桢研究会”。多年以来,由个人在各种学术刊物和报刊杂志上发表的纪念和回忆文章,就举不胜举了。
他是我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值得我们尊敬和崇道.

『贰』 请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好吗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具有国际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座落在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起源于1923年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办的气象系,1960年建院时称“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独立后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由原隶属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江苏省管理,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全国重点大学、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院系: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水文气象学院、海洋科学学院、地理与遥感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学校拥有一批国家级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江苏省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50个本科专业覆盖理、工、管、文、经、法、农、艺八大学科门类,硕博点基本涵盖本科专业。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传感网与现代气象装备等学科获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立项。气象学科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近年来,学校形成以大气科学为核心,以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叁』 [1] 竺可桢.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1—3,M是什么意思啊

来稿必须是创新性研究,科学,先进,论点鲜明,数据可靠,文字精炼,图表清楚。每篇论文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图表,摘要和参考文献)。短限2000字,专着5000字以内的摘要。请注明基金会批准号的主题。
请提交一份电脑打印,一式两份。通过捐款磁盘提交的审稿人。

3。演示结构,包括:标题,作者,作者,中英文摘要,关键词(3-5个),中图分类号,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国籍,籍贯,一年的出生月份,性别,职称,学位),文本,引用。

(1)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字符,如果有必要,字幕英文标题中文标题是一致的。

(2)300字左右的摘要,论文应该有相同数量的信息,包括研究目标,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英文摘要应是一致的。 />(3)外文字母区分语言?,小写,上部和下部的角部的水平的相关位置,应显着出类拔萃。混淆的外文字母,单位和符号,请用铅笔标记第一次出现时,使用量,单位和符号应是人民共和国的中国国家法律标准。

(4)应特色,形式,不重复的文字。插图应标明顺序和标题,大小要适中,初级和二级线条分明,均匀,线条清晰。形成设计成一个三线表,示意表序列表的标题。 />(5)参考序列编码系统。在文本中的顺序号,并在文末的参考文献的序号。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最重要的,在官方刊物公布的文献中列出。未发表的作品,而不是参考。文件格式如下:

期刊文献:作者(姓前的名字)。第二十名。期刊名,年,卷(期):开始和结束页码

例:高景德,王恒交流电机多回路理论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27(1): 1至8

专着类:作者(姓前名)标题版(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开始和结束页

例:竺可桢,物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1文章

论文:作者标题(英文):编辑总编辑。诉讼刊物名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

例:张全福在绿色王。 “花”的编辑工作的科学和工程。看的王正福守编辑器。杂志编辑论坛。第2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14

专利类:专利申请标题的国家,类型的专利文献,专利号出版日期

例如:江西周。种温暖的外用制剂的方法。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技术标准:索引条目序号,那些负责起草。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 - 发布年标准名称。 

例:第六小组委员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文学出版社,出版年份。摘要写作规则GB6447-86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论文索引条目序号标题:[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例:张渚胜差半动力系统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1983

『肆』 中国气象局的亲儿子是哪个大学

中国气象局成立的时候,没有下属高校,全国缺少气象人才,首任气象局长涂长望、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等向国家建议设立气象专门学校,然后依托南京大学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后独立成为南京气象学院,这个真的是气象局的亲生儿子,从出生到成长都是气象局一手拉扯大的,后来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北京气象学院并入南京气象学院,后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划归江苏省了。

『伍』 南信大的具体位置(最好附地图)拜托各位大神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一所具有国际影响的多科性大学,坐落在中国江苏省会南京市。学校始建于1923年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办的气象系,1960年独立建院时称“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后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由原隶属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江苏省管理,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具有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校园占地2038亩,各类校舍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1.8万人,教职员工1300多人。现有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等14个学院,12个科研机构和1个国际培训中心。拥有气象灾害省级重点实验室、南京中美合作遥感实验室等基础和专业实验室42个。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17万册,是国内图书馆中大气科学类文献最齐全的图书馆之一。 学校长期参与国家气象领域重大项目研究工作,是我国气象科学基础研究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2项,省部级项目107项;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2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4项。同时还获得了世界气象组织NORBERT GERBIER-MUMM奖、国际光学工程学会科学成就奖等国际性大奖。 http://www.8684.com/station/1/%C4%CF%BE%A9%D0%C5%CF%A2%B9%A4%B3%CC%B4%F3%D1%A7 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陆』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有哪些

竺可桢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 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49年以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开辟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中国气侯区域论》、《一年内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动力》以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侯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符淙斌符淙斌,气候学家,作为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涂长望涂长望 (已故) 气象学家。湖北武汉人。
吴国雄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广东潮阳人。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既具有很高的数理和动力学造诣,又具有丰富的实际天气经验的学者之一。提出湿倾斜涡度发展理论(SVD)和全型垂直涡度方程。运用上述理论,成功地揭示青藏高原西南涡和夏季江淮流域的暴雨发展机理,揭示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成因。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学者关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把亚洲季风爆发分为三个阶段。证明由于中高纬度的强地转性和斜压性使其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与热带显著不同。首次用数值模式提出厄尔尼诺影响台风的机制,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笃正叶笃正(1916年2月——)男,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是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丑纪范丑纪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崇银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40年4月15日出生于四川达州,长期从事气象研究工作,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动力学以及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授,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WCRP中国委员会)主席。
秦大河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原中国气象局局长。
陶诗言陶诗言,气象学家、大气物理学家。他在东亚大气环流、季风天气气候、寒潮和暴雨预报、卫星气象应用等方面卓越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外气象界享有崇高的威望。20世纪50年代初,他和顾震潮共同主持中国第一个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建立了各种天气预报方法,是新中国气象预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多次在重大天气事件的预报和国防科学试验的气象保障预报中,出色地完成任务。1977年后,在他的努力下,许多国际合作计划和项目得以形成和顺利进行。他培养造就了一批大气科学的专门人才。发表的《中国冬季寒潮前后天气型式转变过程的研究》、《长江中上游暴雨分析和预报》等专著堪称经典。
伍荣生伍荣生,中国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专于大气波动与动力学研究。撰有论文《大地形与扰动不稳定》等。
周秀骥周秀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现代大气物理学创建人之一。
曾庆存曾庆存,气象学家,广东阳江人。从事大气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理论和计算地球流体力学、气候数值模拟、卫星气象学方法和大气遥感测量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地转适应过程理论和关于大气扰动演变过程的波包动力学理论,在国内外广为引用。在数值天气预报中设计的半隐式差分格式,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的方法之一,至今仍在使用。
陈联寿陈联寿,气象学专家,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
丁一汇丁一汇,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李泽椿李泽椿,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常务理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许健民许健民,卫星气象专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总工程师。
张德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气候变化研究首席专家张德二,江苏镇江人。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研究在历史气候变迁规律、特征,高分辨历史气候序列和气候图复原、古环境演变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方面有一定国际声誉。
顾震潮顾震潮(1920-1976),大学物理学家。上海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院。1947年留学瑞典。1950年回国。历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建国初期,与陶诗言共同领导了中国联合大学分析预报中心的工作,多次准确预报了洪水的暴发。开创了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工作。六十年代为原子弹和导弹试验的气象保证作出贡献,曾立一等功。开创了中国大气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先后建立了云物理学、雷达气象、大气探测。实验气象和大气湍流等分支学科。著有《云物理学》。
黄荣辉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兼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2002年-2010年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林之光林之光,男,1936年1月生,江苏太仓市人。中国气象研究院研究员。
雷雨顺雷雨顺,1965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毕业。曾主持将能量天气学理论应用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研究,形成一套较有成效的天气分析预测方法。该项研究1982年获国家科委、国家农委颁发的成果推广奖。
孙照渤孙照渤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1972年至今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工作,先后任气象系副主任、主任,南京气象学院副院长、院长,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现任世界气象组织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气候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朱抱真朱抱真,天气动力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得出了北半球的热源分布,并提出大地形和热源共同形成定常槽脊的理论。
朱炳海朱炳海,江苏江阴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气象系主任。撰有论文《中国锋之消长与气候》,编著有《气象学》、《中国气候》、《天气谚语》。

『柒』 南京气象学院的历史沿革

创立前身 1921年,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建地学系,设立气象组(专业)。
1930年,国立中央大学设立地理学系气象专业。(备注:1927年,国立东南大学与其他8所公学合并,并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此后于1928年2月改名为“国立江苏大学”;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作出决议,“国立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
1944年,设立气象学系。
1949年,国立南京大学设立气象学系。(备注:1949年8月8日,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肩负使命 1953年9月3日,涂长望局长在病中召开局长办公会,专题讨论、研究依托南京大学气象系筹办水文气象学院问题,并作出建院决定。1954年8月25日,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的竺可桢先生在“中国气象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总结”发言中,最先向教育部门呼吁建立水文气象学院。
1956年7月,涂长望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高级技术干部极端缺乏,全国气象业务系统中只有104个大学毕业生,…希望高教部门扩大气象系的招生名额或成立气象学院”。
1959年7月31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气象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气象系统急需大量既有较系统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只有创办一所培养高级气象专业人才的高校,才能满足这种迫切的社会需求。
1959年12月8日,中央气象局向国务院提交建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的报告。报告陈述了全国气象系统在职技术干部中大专毕业生数量、目前和未来气象事业发展对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现有高校气象专业人才培养情况,以及为筹建气象高等学校与教育部、江苏省委、南京大学等单位的商讨、沟通过程。
1960年1月12日,教育部正式批复中央气象局“同意义南京大学气象系为基础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1960年1月14日,中央气象局转发教育部同意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的文件,同时江苏省人民委员会也下发了关于成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委员会的通知。至此,中央气象局直属、江苏省代管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正式进入筹建阶段。
1960年1月18日,中央气象局给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机构的指示。
1960年1月31日,正式启用由江苏省高教厅颁发的“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筹建委员会”印信,学院筹建委员会正式对外办公。为便于开展工作,筹委会下设三个组:行政组、基建组、教育组。
在南京大学的直接帮助下,1960年7月,天气与动力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和气候学三个专业招收首届新生169人,生源主要来自江苏、浙江、四川和上海,少数来自气象部门的调干学生。1960级学生由南京大学负责前三年的培养,完成公共课、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教学与南京大学气象系学生合班上课,由学院负责教学辅导和学生管理工作。
1963年5月14日,教育部和中央气象局联合发文,同意南京大学气象学院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
1963年11月25-27日,南京气象学院首届党员大会召开。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学校各项工作都受到干扰和破坏,正常教学秩序被摧毁,停止招生和上课长达六年之久。 1978年2月17日,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南京气象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8年4月,中央气象局下发了学校《关于一九七八-一九八一年基本建设任务书的批复》,对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后学校的办学规模、专业、基建任务做出了新的安排。
1992年10月,气象院校改革研讨会在学校召开。
1992年10月,气象院校改革研讨会在学院召开,学校被中国气象局批准为全国气象部门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制订了《南京气象学院综合改革方案》,方案包括加强课程建设方案、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暂行规定、各类人员定编切块方案、奖酬金发放办法实施方案等9个配套方案及考核评估指标体系。
2000年2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0]11号),决定南京气象学院由原隶属于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模式,学校管理体制发生改变。体制划转后,江苏省委省政府及江苏省教育厅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指导。
2002年3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批准该校举办共有民办滨江学院。
2004年5月,升格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11月18日,学校举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揭牌庆典。

『捌』 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有哪些

竺可桢竺可桢(1890.3.7—1974.2.7),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 学的奠基人。他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1949年以后,他出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开辟了自然资源综合考察事业。他从1936年1月1日至逝世,对每天的天气与物候均有记载,共300余万字。论文有《远东台风的新分类》、《台风的源地和转向》、《东南季风与中国雨量》、《中国气侯区域论》、《一年内生物物侯推移的原动力》以及《中国近五千年来气侯变迁的初步研究》等。

符淙斌符淙斌,气候学家,作为最早参与开拓全球变化科学领域的中国学者之一,为我国全球变化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涂长望涂长望 (已故) 气象学家。湖北武汉人。

吴国雄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广东潮阳人。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乃至世界上少有的既具有很高的数理和动力学造诣,又具有丰富的实际天气经验的学者之一。提出湿倾斜涡度发展理论(SVD)和全型垂直涡度方程。运用上述理论,成功地揭示青藏高原西南涡和夏季江淮流域的暴雨发展机理,揭示副热带高压形态变异的成因。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学者关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天气气候影响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把亚洲季风爆发分为三个阶段。证明由于中高纬度的强地转性和斜压性使其海气相互作用的特征与热带显著不同。首次用数值模式提出厄尔尼诺影响台风的机制,得到国际上的高度评价。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笃正叶笃正(1916年2月——)男,出生于天津市,1948年11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美国气象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气象学会会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曾在许多国际国内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是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丑纪范丑纪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崇银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1940年4月15日出生于四川达州,长期从事气象研究工作,在热带气象学、大气低频振荡动力学以及ENSO循环动力学等大气科学前沿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现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教授,中国气候研究委员会(WCRP中国委员会)主席。

秦大河秦大河,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原中国气象局局长。

陶诗言陶诗言,气象学家、大气物理学家。他在东亚大气环流、季风天气气候、寒潮和暴雨预报、卫星气象应用等方面卓越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外气象界享有崇高的威望。20世纪50年代初,他和顾震潮共同主持中国第一个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建立了各种天气预报方法,是新中国气象预报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多次在重大天气事件的预报和国防科学试验的气象保障预报中,出色地完成任务。1977年后,在他的努力下,许多国际合作计划和项目得以形成和顺利进行。他培养造就了一批大气科学的专门人才。发表的《中国冬季寒潮前后天气型式转变过程的研究》、《长江中上游暴雨分析和预报》等专著堪称经典。

伍荣生伍荣生,中国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专于大气波动与动力学研究。撰有论文《大地形与扰动不稳定》等。

周秀骥周秀骥,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我国现代大气物理学创建人之一。

曾庆存曾庆存,气象学家,广东阳江人。从事大气动力学、数值天气预报理论、理论和计算地球流体力学、气候数值模拟、卫星气象学方法和大气遥感测量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地转适应过程理论和关于大气扰动演变过程的波包动力学理论,在国内外广为引用。在数值天气预报中设计的半隐式差分格式,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的方法之一,至今仍在使用。

陈联寿陈联寿,气象学专家,曾任中央气象台台长、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

丁一汇丁一汇,出生于上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参与和主持编写IPCC第一、二、三、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上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李泽椿李泽椿,天气动力和数值预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常务理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

许健民许健民,卫星气象专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主任、总工程师。

张德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气候变化研究首席专家张德二,江苏镇江人。长期从事气候变化研究在历史气候变迁规律、特征,高分辨历史气候序列和气候图复原、古环境演变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方面有一定国际声誉。

顾震潮顾震潮(1920-1976),大学物理学家。上海市人。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院。1947年留学瑞典。1950年回国。历会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建国初期,与陶诗言共同领导了中国联合大学分析预报中心的工作,多次准确预报了洪水的暴发。开创了中国数值天气预报工作。六十年代为原子弹和导弹试验的气象保证作出贡献,曾立一等功。开创了中国大气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先后建立了云物理学、雷达气象、大气探测。实验气象和大气湍流等分支学科。著有《云物理学》。

黄荣辉著名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兼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2002年-2010年任中国气象学会副理事长。

林之光林之光,男,1936年1月生,江苏太仓市人。中国气象研究院研究员。

雷雨顺雷雨顺,1965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研究生毕业。曾主持将能量天气学理论应用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研究,形成一套较有成效的天气分析预测方法。该项研究1982年获国家科委、国家农委颁发的成果推广奖。

孙照渤孙照渤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学专业。1972年至今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工作,先后任气象系副主任、主任,南京气象学院副院长、院长,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现任世界气象组织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大气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国家气候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朱抱真朱抱真,天气动力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得出了北半球的热源分布,并提出大地形和热源共同形成定常槽脊的理论。

朱炳海朱炳海,江苏江阴人。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教授、气象系主任。撰有论文《中国锋之消长与气候》,编著有《气象学》、《中国气候》、《天气谚语》。

『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来是什么学校

起源于1923年竺可桢在国立东南大学创办的气象系,1960年建院时称“南京大学气象学院”, 独立后改名为“南京气象学院”; 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2000年学校由原隶属中国气象局管理划转为江苏省管理,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竺可桢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苏州假山景观设计工程 浏览:862
哈尔滨工程造价招聘 浏览:937
建筑工程土建劳务分包 浏览:632
道路监理工程师 浏览:476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在本校吗 浏览:370
河北工程大学保研率多少 浏览:287
有学质量工程师的书吗 浏览:479
康乐县建筑工程公司 浏览:569
助理工程师二级 浏览:872
注册安全工程师初级考试时间 浏览:90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题研究 浏览:881
工程造价图纸建模 浏览:888
辽宁恒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浏览:93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工程项目 浏览:737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兴趣爱好 浏览:316
密歇根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 浏览:388
广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 浏览:31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浏览:858
有线电视工程建设管理条例 浏览:270
云南工程监理公司排名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