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农林有哪些专业
1、农学(本科)
培养扎实的农学方面特别是作物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胜任作物栽培、良种培育、良种繁育、种子生产、烟草生产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普及、开发推广和农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业科技人才。
2、农村区域发展(本科)
培养具备农村区域发展和农业推广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业、推广部门、政府及事业单位胜任计划与发展、规划与设计、推广与创新、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3、植物保护(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农业管理、农业技术、农业科研、农林院校、动植物检疫、环境保护、园林、农资等部门、公司和场站就业,从事植物病虫害科学治理、植物检疫等与植物保护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4、园艺(本科)
高年级学生可根据社会需要选择果蔬生产与营销、花卉与景观园艺(观赏园艺)和园艺生物技术等三个方向,并修读相关课程。
毕业生适宜在教育、农业、观光农业、园林、环保、商贸等部门就业,从事园艺规划设计、栽培、育种、园艺产品贮藏加工、贸易、商检及园林绿化施工、绿地养护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5、林学(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大中专院校、各级林业管理、林业勘察设计、林业科研、林产品贸易、海关植物检疫以及医药等部门就业,从事林业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森林培育、经济林培育、新品种开发与利用、森林经营与规划设计、木材检查、林产品贸易、植物检疫、森林火灾案件调查、城市绿化等方面工作。
6、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本科)
毕业生适宜在教育、农业、现代农业、商贸、旅游、经济管理等部门就业,从事现代设施农业及其相关专业的现代设施农业的科技推广、产业开发、设施农业工程设计与建造、教学与科研、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贰』 我分数在570 帮我查一下全省排名是多少(吉林省) 另外帮参考一下适合去哪些地方啊
排名在高考成绩中有。你网上查分时应当能看到。成绩单上也会有。
给你一篇文章,这里个档次的院校都有,是介绍专业的。也许会有用。
未来发展就业前景光明的几个理工科专业
前些天在新浪网看到介绍众人不了解或不为人知的小专业,仔细斟酌了一下,从中选出几个,留做探讨和将来实践的考验。另外又添加了几个近年来在招聘市场上,较为稀缺的、朝阳的新兴学科。在这些学科中不完全是985、211等重点大学的专利,在一些一般院校甚至二本、三本院校(下面红色字体)中一些特色鲜明的学校也在其中,这样也有利于各个层次的考生报考时参考。具体院校名称参看下面各专业解析的结尾部分。
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中,有一些专业如汉语言文学、计算机技术与科学等开设院校众多,学习人数多,因此被众多考生和家长熟知。但同时也有这样一些专业,开设院校不过几十所,甚至十余所,与前一类相比“势单力簿”,从名称上判断,既看不懂该专业学什么,也不懂该专业毕业后从事哪类型的工作。这些“单薄的小专业”不为众人所知,只有经过一番深入探讨,才会了解这些专业学什么、做什么。虽然这些专业的知名度只在部分人群中流传,但都有着特定的人才培养方向,有的甚至是为某些行业和国家机构所涉及的行业量身定做。因此,当毕业季来临的时候,学习该专业的同学就会惊喜地发现广阔的就业空间
1、隐形的防护墙——科技防卫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高科技的发展对整个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国家、企业乃至个人都更加关注安全防卫的重要性。可以这样说,我们早已进入了一个用科学技术作安全防卫的新时代。
科技防卫专业是一个捍卫国家及企业安全的专业,与我们比较熟悉的军事类专业不同,科技防卫专业着重的是“软实力”的较量。作为一个比较新的专业,科技防卫“混搭”了目前最热门的计算机学科及电子信息学科,同时还增加了法律及犯罪学等学科内容。
该专业的同学在四年要学习的课程种类非常广泛,像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网络基础、心理学、安全防卫概论、涉外安全防卫、刑法、经济法、涉外法规、企业安全管理、情报学等。因此不难理解,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防护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科技防卫的同学毕业后,有两条大的出路,部分综合素质较高、通过选拔考核的同学可以进入国家机关,从事国家安全保卫的相关工作。而大部分同学将会到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的现代安全防卫主管,协助企业的日常运行管理(如人力资源、财务、要害部位、重要文档、重要设施等)的安全防卫工作,以及从事现代企事业防卫体系的建立、维护、使用及管理等工作。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信息安全对企业的正常运转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这一专业也日益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和重视。目前,社会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保证了科技防卫专业的潜力发展。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
2、非一般的霓裳魅影——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对于纸和布,大家都很熟悉,天天都接触到的生活材料。然而对于非织造材料,大家可能都不太熟悉了。事实上,这种材料早已渗透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之中了。所谓的非织造材料又称非织造布、非织造织物、无纺织物或无纺布,像老妈用的面膜纸、日常用的湿纸巾,还有一些PU革做的包包,它们使用的都是非织造材料。
了解了非织造材料,我们对于这个专业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自然是希望大家通过4年的大学学习,能在非织造材料与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环境保护、国内外贸易、产品设计、新产品研制等工作。目前,非织造材料在我国的发展远不如纺织类材料,在高端人才上也有很大的人才缺口。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交叉、多行业融合、多领域应用的理念和特色,紧紧围绕“非织造材料”这个中心点,开设了非织造学、非织造布学、功能纤维及其应用、复合材料、非织造布后整理等必修课程,同时还学习一些高分子化学、物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由于该专业是比较强调工业应用,非织造工程设计、非织造产品质量与检测、纺织电子商务也是这个专业非常重要的课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属于工科专业,继承了工科专业课业压力重、学习严谨等特色,想学好学透,真是要费不少苦功。
由于该专业对口的行业还处于发展之中,因此就业环境还是比较乐观的。在我国的上海、山东、江苏等地区有着不少非织造材料的公司,每一年都需要大量的高学历人才从事材料研发、检验及营销等工作,这些都是渴望大展身手的学子的舞台。另外,政府部门、商检与海关或相关科研院所等也需要该专业人才。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东华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浙江理工大学、西安工程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河南工程学院等。
3、光源与照明(本科)
光源与照明专业是一门为人类带来光明的边缘交叉学科,通常设立在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一般设有“半导体照明材料与器件”和“半导体照明工程应用”两个专业方向,天津工业大学于2009年申请增设的光源与照明本科专业。该校成为全国首个设置该专业且专门培养半导体照明技术人才的高校。
4、轻化工程(本科)
轻化工程专业涉及制浆造纸、精细化工、纺织染整、皮革等国民经济中地位重要的基础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领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以多种天然资源及产品为原材料,通过化学、物理和机械方法加工纺织品、皮革、纸张和卷烟等的理论及工艺原理等内容,目前,东华大学、青岛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都开设有这个专业。
5、转基因的安全屏障——生物安全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有关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生物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这些产品一方面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危险。为了让人们更安心地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产品,生物安全专业应运而生,培养对有关基因工程改造过的生物产品进行检验检疫的人才。
生物安全的狭义指对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研究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广义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生物安全性,简单说就是生物体对人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是否还依然安全。生物安全属于边缘问题,也是各学科的交叉部分。该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技术。能在海关和口岸、动植物检疫、国家安全部门、动物疫病防疫、环境保护、外贸及其相关部门或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生产、监督、执法、管理等工作。大体上开设的课程有生物安全法、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等,因院校设置而略有不同。
有人觉得该专业离生活太远,不知所谓,但在实际工作中,不少部门和人员在从事生物安全相关专业,比如我国各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他们承担着动植物和卫生检疫的职责,严防危险性生物进入我国。世界各国都有相关机构,国内的各级检疫站、食品化验机构等等。
相关专业开设院校:福建农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
6、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该专业为2011年新增专业,重点是研究与开发新一代高性能绿色能源材料、技术和器件(如通讯、汽车、医疗领域的动力电源),发展“新能源材料”(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新型燃料电池材料和新型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学术研究方向。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设置,主要依托化学化工学院,跨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等多个学科,拟培养能掌握新能源材料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技术技能,掌握新能源材料组成、结构、性能的测试技术与分析方法,了解新能源材料科学的发展方向,具备开发新能源材料、研究新工艺、提高和改善材料性能的基本能力的新能源材料专门人才。毕业生可在化学能源、太阳能及储能材料等新能源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等方面工作,也可继续攻读新能源材料及相关学科高层次专业学位。
该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适宜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电力、航天航空、信息、交通等领域的研究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器件设计及相关管理工作。
2011年首批获得批准开办“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14所院校。华北电力大学、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安徽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三峡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
7、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该专业为2011年新增专业,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内容涉及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电能、化石能源等等。
我国高校在新能源专业设置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近几年国内仅有十几所高校增设了核能相关专业,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开设了核物理、核工程与核技术、核反应堆工程等专业。华北电力大学、河海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近十所高校开设了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山东建筑大学、南昌大学等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光伏材料等专业。国内尚没有高校开设生物质能相关专业。大多数高校是在原有热能与动力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增设了部分与新能源有关的选修课程,作为对新能源领域知识的一种补充,或进行了专业名称的更改。其它开始该专业的院校为浙江大学、上海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盐城工学院、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
8、光电子信息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意识、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可从事光学工程、光通信、图象与信息处理等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科技开发与应用、运行管理等工作,能够适应当代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光电信息技术是由光学、光电子、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涉及光信息的辐射、传输、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存储、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光电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近年来,随着光电信息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从业人员和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因而对光电信息技术 基本知识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光电信息技术以其极快的响应速度、极宽的频宽、极大的信息容量以及极高的信息效率和分辨率推动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而使光电信息产业在市场的份额逐年增加。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重庆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云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西安邮电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中北大学、深圳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常熟理工学院、上海电力学院、上海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安徽工程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长沙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等
9、海洋科学
海洋科学专业毕业生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适宜从事海洋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水产养殖、海洋事务管理、海洋新技术、海洋科研部门、环保部门的科研工作;化工、石油、地质、水产、交通部门的化学实验及化学研究方面的工作;海洋沉积、海洋构造和矿产、海岸动力地貌、河口、海岸带及海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含油盆地地质勘查资料综合解释;河口、海岸带及海洋环境工程地质勘查,气象局、海洋局系统以及交通、军事等部门的海洋调查预报工作、环保部门的环境评价工作;以及为石油部门海上石油平台设计安装提供有关海洋水文资料的分析研究工作;港湾、河口、近海、浅海及深海区的生物本质调查、资源及开发利用工作:可从事普通生物学、普通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学有关的科技情报工作;可从事海洋农牧化和水产增养殖有关的生物学研究工作;可从事盐田、盐湖综合利用和盐田生物学工作;亦可以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就业领域的重点是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海水利用、海洋制药、海洋保健品开发、海盐及盐化工业、海洋服务业、海洋能发电、海水化学元素提取、海洋采矿业,以及新兴的海洋空间利用事业等。海洋学是一门牵涉面非常广、就业领域非常广泛的行业,需要多学科的人才。作为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占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同时,海洋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还可涵盖其他许多行业,诸如大气科学领域、地质勘探领域、气象工作、有关学校的普通生物学教学,电子科技行业等,因为海洋科学本身就是一门涵盖面非常宽的学科。
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厦门大学、河海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海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浙江海洋学院等开设该专业。
10、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水力学、电工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和给排水工程、污染控制规划和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与较强专业实践技能,有创新思维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意识的增强,环保人才的需求增加,开始该专业的院校由2006年的130多所左右迅速增加到250所以上。各层次理工类、综合类院校都有,目前在国内较有代表性的院校为清华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华中科技大学等。
11、珠宝设计与加工
专业特性及就业方向自不比介绍。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也不是很多,开设较早、较成熟的院校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昆明理工大学、延边大学、桂林理工大学、长春工程学院。
『叁』 土木工程怎么样
一楼 太官方了!我给你来一个,我是学土木工程的。土木大致分两类,公共与民用建筑,道路与桥梁。工作大都比较艰苦(设计院除外)待遇相对其他行业好一些,但不能经常回家,常年在外。如果有女朋友的话 要好好考虑!前几年课程主要以力学为主。
『肆』 考研的abc区的学校分别是
一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省(市); 二区包括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10省(市); 三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 2010年考研初试成绩查询 (蓝色字体表示查分信息已公布 红色字体表示查分已开通 灰色字体代表往年查分信息) ::: 北京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科院研究生院 社科院研究生院 首都师范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电影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化工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舞蹈学院 外交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服装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农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联合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军事医学科学院 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化工研究院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 中央戏剧学院 天津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外国语学院 天津医科大学 工程师范学院 天津城建学院 天津体育学院 天津音乐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 天津农学院 理化工程研究院 军事交通学院 航天科工8357所 航天科工8358所 航海仪器研究所M 海洋技术中心 天津地质研究院 河北 河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医科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燕山大学 河北经贸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科技师范学院 石家庄铁道学院 石家庄经济学院 华北煤炭医学院 承德医学院 河北北方学院 通信测控技术所 煤科总院唐山院 陆军指挥学院 武警部队学院 炮兵指挥学院 军械工程学院 邯郸净化设备所 河北半导体所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佳木斯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齐齐哈尔大学 哈尔滨师范大学 黑龙江大学 八一农垦大学 中医药大学 黑龙江省科学院 黑龙江省社科院 中医研究院 黑龙江省委党校 工程力学研究所 焊接研究所 船舶涡轮研究所 航工空动研究院 焊接研究所 黑龙江科技学院 哈尔滨商业大学 牡丹江师范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 四川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泸州医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川北医学院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华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成都生物研究所 成都山地所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广西 广西大学 广西民族大学 广西医科大学 广西工学院 桂林医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中医学院 桂林理工大学 吉林 吉林大学 吉林农业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长春税务学院 长春中医药大学 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艺术学院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 长春理工大学 吉林师范大学 山西 太原理工大学 山西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中北大学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山西农业大学 山西医科大学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 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山西财经大学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所 山西中医学院 江西 南昌大学 华东交通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东华理工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中医学院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赣南师范学院 山东 山东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师范大学 聊城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轻工业学院 鲁东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潍坊医学院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山东理工大学 青岛大学 烟台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 青岛农业大学 山东艺术学院 济南大学 山东财政学院 山东体育学院 泰山医学院 山东经济学院 山东省委党校 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 蚌埠医学院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皖南医学院 重庆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医科大学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外语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煤科研究院 重庆市委党校 重庆通信学院 后勤工程学院 重庆工学院 江苏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扬州大学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河海大学 江南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体育学院 南通大学 徐州师范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财经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徐州医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 苏州科技学院 解放军理工大学 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解放军陆军指挥学院 天文仪器研制所 船舶雷达研究所 徐州空军学院 工程兵指挥学院 江苏省委党校 地理湖泊研究所 江苏植物研究所 电子器件研究所 南京土壤研究所 天文光技研究所 血吸虫病防治所 电子技术研究所 自动化研究院 紫金山天文台 地质古生物所 水利科学研究院 总参第56研究所 船舶科研中心 自动化研究所 航空研院609所 河南 郑州大学 河南大学 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 耐火材料研究院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信阳师范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新乡医学院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财经学院 郑州烟草研究院 河南工业大学 中原工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 航空工业总公司613所 广东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深圳大学 暨南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广州大学 广州医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商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汕头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东药学院 广州美术学院 广州海洋大学 广州能源所 广东医学院 云南 云南大学 云南民族大学 西南林学院 云南中医学院 昆明医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财经大学 大理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艺术学院 昆明植物研究所 昆明动物研究所 西双版纳植物园 云南天文台 贵金属研究所 昆明物理研究所 上海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电力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第二军医大学 工程技术大学 对外贸易学院 上海音乐学院 光学精密机械所 上海天文台 硅酸盐研究所 计算技术研究所 医药工业研究院 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发电设备设计院 上海煤科研究院 应用物理研究所 生命科学研究院 技术物理研究所 声学所东海站 上海香料研究所 生物制品研究所 上海社会科学院 华东计算技术所 船舶设备研究所 国际问题研究所 船舶海洋工程所 船用柴油机所 船舶电子设备所 电信科技第一所 上海化工研究院 船舶运输科学所 航天技术研究院 上海材料研究所 微系统与信息所 内燃机研究所 核工程研设院 航空研究院640所 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生科院 青海 青海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青海民族学院 中科院盐湖所 中科院西高所 湖南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湘潭大学 南华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林业科技大学 吉首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省委党校 中南林学院 湖南工业大学 长沙矿冶研究院 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沙矿山研究院 航动机械研究所 福建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医科大学 福建中医学院 漳州师范学院 华侨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物构所 集美大学 新疆 新疆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 石河子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塔里木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喀什师范学院 乌鲁木齐天文站 新疆财经大学 伊犁师范学院 中科院新疆理化所 中科院新疆生态地理研究所 贵州 贵州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民族学院 贵州财经学院 遵义医学院 贵阳中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 浙江 浙江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 温州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财经大学 宁波大学 中国计量学院 温州医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师范大学 浙江林学院 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浙江省委党校 浙江海洋学院 医学科学院 第二海洋研究所 中国美术学院 应用声学研究所 鲁迅美术学院 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长安大学 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 西安工业大学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理工学院 西安财经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安科技大学 延安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湖北 湖北公共课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工程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 长沙科学院 三峡大学 武汉科技学院 湖北中医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 湖北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长江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工业大学 武汉音乐学院 武汉病毒研究所 武汉植物园 >水生生物研究所 湖北师范学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工业学院 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武汉物理与数学所 测量与地球物理所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湖北民族学院 武汉岩土所 辽宁 东北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交通大学 辽宁工业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大连医科大学 大连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药科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东北财经大学 辽宁医学院 渤海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大连外国语学院 金属研究所 辽宁科技大学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 沈阳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 沈阳体育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 宁夏 宁夏大学 宁夏医学院 北方民族大学 海南 海南大学 海南师范大学 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财经学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 金属材料研究所 甘肃 兰州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政法学院 兰州商学院 甘肃农业大学 近代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寒旱所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西藏 西藏大学 西藏民族学院 西藏藏医学院>
『伍』 想问问2015福建农林大学考研专硕(生物工程)的专业课用的是什么书呢,是哪个出版社的
1、2015福建农林大学考研专硕(生物工程)的专业课是考③338生物化学④870微生物工程。
2、学校没有指定参考书目。福建农林大学2015年硕士自命题考试说明如下:
《生物化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生化物质(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酶、维生素、辅酶、抗生素、激素和生物膜等)和代谢(生物氧化、糖代谢、脂质代谢、蛋白质分解及氨基酸代谢、核酸的降解与核苷酸代谢、核酸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物质跨膜运输、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等)。
《微生物工程》:工业微生物基础知识、工业微生物菌种改良与扩大培养、发酵培养基设计及无菌技术、发酵动力学及发酵过程的监测与控制、发酵工程下游工程技术各单元操作的原理及设备。
『陆』 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土木工程 是哪个方向的 土建房建道路 桥梁
福建农林,我具体介绍下:
培养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土木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营造与管理及初步的应用研究与开发的能力,能从事房屋建筑、道路与桥梁、市政建设、地下建筑等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通过培训考核,可获得正式小型汽车驾驶证。
主要课程:土木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水力学及桥涵水文、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房屋混凝土结构设计、基础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施工与组织等。
毕业生适宜在建筑工程公司、交通工程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市政工程公司、监理公司、基础工程公司、岩土工程公司、建筑设计院、交通规划设计院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基建部门等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就只能告诉你这些了,我也是学土木的,有问题在问我,希望我的回答的到你得肯定,谢了呵呵
『柒』 06年高校各个专业的排名(前100名)谢谢!!!
2006中国大学哲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 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专业后面含“W”的是本科目录外专业。
2006中国大学哲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6中国大学医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用A++、A+、 A、B+、B、C+、C、D+、D、E+、E共5等11级表示中国大学各本科专业的实力,但课题组建议,只要有可能,应尽量报考A等的专业。平时成绩优秀者,最好报考A++级专业。这样,只要你被录取,你就能得到这个专业最好的教育,哪怕这所学校的名气并不很大。
专业后面含“W”的是本科目录外专业。
2006中国大学医学专业A++级学校名单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理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理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力学、电子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统计学等16个学科类,共有31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9.94%,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10.12%,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20.4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3952名是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18.46%,仅次于工学而居第二位。2004年,开设理学专业的大学共499所。
在本科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理学,而在研究生专业分类中,心理学属于教育学。为了使两者统一,本书将心理学类的各本科专业的得分统计到教育学排名中。
理学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因此,理学是中国科学的生命。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北京大学
2 A++ 南京大学
3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A++ 清华大学
5 A+ 浙江大学
6 A+ 复旦大学
7 A+ 中山大学
8 A+ 吉林大学
9 A 南开大学
10 A 山东大学
11 A 武汉大学
12 A 北京师范大学
13 A 厦门大学
14 A 四川大学
15 A 兰州大学
16 A 上海交通大学
17 A 华东师范大学
18 A 西北大学
19 B+ 中国地质大学
20 B+ 华中科技大学
21 B+ 中国海洋大学
22 B+ 东北师范大学
23 B+ 哈尔滨工业大学
24 B+ 大连理工大学
25 B+ 西安交通大学
26 B+ 中国农业大学
27 B+ 云南大学
28 B+ 南京师范大学
29 B+ 同济大学
30 B+ 中南大学
31 B+ 湖南师范大学
32 B+ 华南师范大学
33 B+ 山西大学
34 B+ 华中师范大学
35 B+ 西南师范大学
36 B+ 苏州大学
37 B+ 陕西师范大学
38 B+ 湖南大学
39 B 上海大学
40 B 华东理工大学
41 B 郑州大学
42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43 B 西北师范大学
44 B 东南大学
45 B 河南师范大学
46 B 内蒙古大学
47 B 河北师范大学
48 B 山东师范大学
49 B 福州大学
50 B 河北大学
51 B 电子科技大学
52 B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3 B 福建师范大学
54 B 南京农业大学
55 B 首都师范大学
56 B 成都理工大学
57 B 华南农业大学
58 B 石油大学
59 B 北京理工大学
60 B 曲阜师范大学
61 B 湘潭大学
62 B 华中农业大学
63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工业大学
65 B 天津大学
66 B 东北大学
67 C+ 北京工业大学
68 C+ 湖北大学
69 C+ 上海师范大学
70 C+ 暨南大学
71 C+ 新疆大学
72 C+ 北京林业大学
73 C+ 聊城大学
74 C+ 北京化工大学
75 C+ 宁波大学
76 C+ 辽宁师范大学
77 C+ 华南理工大学
78 C+ 安徽师范大学
79 C+ 北京科技大学
80 C+ 河南大学
81 C+ 福建农林大学
82 C+ 山东农业大学
83 C+ 扬州大学
84 C+ 浙江师范大学
85 C+ 重庆大学
86 C+ 南京理工大学
87 C+ 汕头大学
88 C+ 山西师范大学
89 C+ 东北林业大学
90 C+ 广西师范大学
91 C+ 安徽大学
92 C+ 广州大学
93 C+ 天津师范大学
94 C+ 中国矿业大学
95 C+ 青岛大学
96 C+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7 C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8 C 南京林业大学
99 C 江西师范大学
100 C 四川师范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2005年中国大学工学100强排行出炉(附名单)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吕嘉、郭石林
2005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了2005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21个学科类,共有79个本科专业。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44.95%,在1999-2003年授予的硕士和博士学位中,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37.70%,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39.9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有8614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40.24%,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004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527所。
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
排名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上海交通大学
3 A++ 浙江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华中科技大学
6 A+ 天津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华南理工大学
10 A+ 西北工业大学
11 A 东南大学
12 A 同济大学
13 A 武汉大学
14 A 大连理工大学
15 A 东北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8 A 华东理工大学
19 A 北京科技大学
20 A 山东大学
21 A 北京理工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中南大学
24 A 中国矿业大学
25 A 石油大学
26 B+ 四川大学
27 B+ 北京大学
28 B+ 南京理工大学
29 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电子科技大学
32 B+ 南京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复旦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湖南大学
37 B+ 中国地质大学
38 B+ 北京化工大学
39 B+ 北京工业大学
40 B+ 北京交通大学
41 B+ 北京邮电大学
42 B+ 上海大学
43 B+ 南开大学
44 B 东华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燕山大学
47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8 B 太原理工大学
49 B 南京工业大学
50 B 中国农业大学
51 B 中山大学
52 B 昆明理工大学
53 B 河北工业大学
54 B 江苏大学
55 B 福州大学
56 B 广东工业大学
57 B 合肥工业大学
58 B 浙江工业大学
59 B 西南石油学院
60 B 华北电力大学
61 B 厦门大学
62 B 江南大学
63 B 山东科技大学
64 B 西北大学
65 B 郑州大学
66 B 中国海洋大学
67 C+ 南昌大学
68 C+ 兰州大学
69 C+ 青岛科技大学
70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71 C+ 苏州大学
72 C+ 成都理工大学
73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4 C+ 西安理工大学
75 C+ 南京林业大学
76 C+ 沈阳工业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暨南大学
79 C+ 上海理工大学
80 C+ 中北大学
81 C+ 兰州理工大学
82 C+ 宁波大学
83 C+ 大庆石油学院
84 C+ 华侨大学
85 C+ 湖南科技大学
86 C+ 北京师范大学
87 C+ 长安大学
88 C+ 济南大学
89 C+ 天津工业大学
90 C+ 福建农林大学
91 C+ 大连海事大学
92 C+ 华南农业大学
93 C+ 汕头大学
94 C+ 北京工商大学
95 C+ 湘潭大学
96 C+ 扬州大学
97 C+ 安徽大学
98 C+ 大连交通大学
99 C+ 山西大学
100 C+ 长江大学
(以上摘自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如需转载请与作者武书连直接联系。)
『捌』 高分求助!!!有几个专业选报的问题求救大家!
1.没有设。
2.可以,不过需要关系金钱殿后。
3.前者好,花费相对少点。
『玖』 福建农林大学与山东科技大学哪个好些
网络名片
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建校于1951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矿业见长,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主页: http://www.sst.e.cn/
中文名: 山东科技大学
外文名: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校训: 团结 勤奋 求是 创新
创办时间: 1951年
学校类型: 综合
主管部门: 山东省教育厅
现任校长: 王春秋
知名校友: 郭开朗
所属地区: 中国山东
主要院系: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硕士点: 89个
博士点: 27个
院士: 9人
目录
校徽
校训 惟真求新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文法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理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采矿工程研究院
继续教育学院
对外交流
教师队伍
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山东省重点学科
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
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6个)
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
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科学研究
历史沿革一个源头
另一个源头
汇成一条主线
院士
院系设置
部分学科排名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历任领导刘子光
刘辛人
田景瑞
沈光寒
霍万库
曹书刚
刘向信
王春秋
杰出校友
学校地址
校园风光
近年山东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 校徽
校训 惟真求新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文法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理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采矿工程研究院
继续教育学院
对外交流
教师队伍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山东省重点学科
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
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6个)
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
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科学研究
历史沿革 一个源头
另一个源头
汇成一条主线
院士院系设置部分学科排名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历任领导
刘子光 刘辛人 田景瑞 沈光寒 霍万库 曹书刚 刘向信 王春秋杰出校友学校地址校园风光近年山东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 展开 编辑本段校徽
新学校标志(校徽)说明 山东科技大学校徽
新学校标志(校徽)在原标志(校徽)基础上演化而来,采用学校标准蓝色(科大蓝,颜色标准为:C:100 M:50 Y:0 K:0)为主色调。 新学校标志(校徽)为圆形,蓝底、白色字体、白色图形。标志(校徽)以英文校名缩写“SDUST”作为形象设计元素,通过字母笔划的借用和伸延造型,演变为飞鸟的图形,象征学校教育事业积极向上、腾飞发展;图形中心有4个圆球,组成花的形象,代表“科技”,象征科技之花盛开;图形外环上方为毛体字校名“山东科技大学”,下方为英文标准字校名“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编辑本段校训 惟真求新
惟真,就是求真知、探真理、究真谛、存真率、做真人,是大学一贯的宗旨,更是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发明创造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底线;求新,就是想新事物、求新方法、图新变革、创新事业,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源原,也是科学研究追求的最高境界。 院系设置 山东科技大学 院系设置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资源工程系 安全工程系 工业工程系 工程力学系 交通工程系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自动化系 电气工程 及其自动化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 通信工程系 生物电子系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大地测量系 工程测量系 地理信息系 资源环境系 遥感科学与技术系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矿物加工工程系 化学工程系 能源工程系 应用化学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生物工程系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础地质系 矿产地质系 水文与环境系 地球物理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系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系 高分子材料工程系 材料化学系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系 工程管理系 水利水电工程系 道路与桥梁工程系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 建筑系 城市规划系
文法学院
法学系 公共管理系 广告学系 中文系 马克思主义论论课部 思想品德课部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系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系 测控技术工程系 热能科学与工程系 物流与车辆工程系
外国语学院
英语系 日语系 大学英语一系 大学英语二系 研究生教学部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应用数学系 计算科学系 统计与金融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信息管理系 电子信息与科学技术系 网络工程与信息安全系 软件工程系
理学院
应用物理系 力学系 数学教学部 体育教学部 制图教学部
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设计系 工业设计系 广告设计系 音乐系
经济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系 工商管理系 经济与贸易系 会计系 财政与金融系
采矿工程研究院
继续教育学院
学校介绍 学校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校区,2700亩)、泰安(700亩)、济南(200亩)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243.16万平方米(约3600亩),建筑面积1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66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31亿元。 科大新版校徽
学校设有16个学院和9个教学系(部)以及1个独立学院。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至此,山东科技大学已拥有6个博士授权一级学科,31个博士授权二级学科,21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11个硕士授权二级学科,博士授权学科由原来的工学拓展到工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其中工程硕士包含19个授权领域;75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基地)和工程研究中心42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另有青岛市重点实验室2个;有山东省“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学校设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授权业务中心、国家外专局外语培训中心、山东—俄罗斯科技合作中心、青岛市制造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基地。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在学校设有中国唯一的“中国科学中心”。 学校现有在校生446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500余人,独立学院学生9500余人。另有继续教育类学生32000余人。 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山东省品牌专业、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学校风光(20张)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0项。2007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高校前列,已为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90余个。2004至2009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777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7项,承担省部、厅局级项目748项,承担科技开发及技术服务项目2854项;发表学术论文9868篇,其中被SCI、SSCI、A&HCI、EI、ISTP、CSSCI检索收录及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的论文1478篇;出版著作531部;鉴定科技成果330项;授权专利124件;荣获上级奖励20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1项;科研经费87537万元,连续6年均过亿元,2009年达20218万元。 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现已形成机械电子、环境保护和信息技术等产业中心,等离子熔覆技术、矿山安全多功能钻机技术和振弦传感技术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近60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校训:惟真求新
编辑本段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8个国家的98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接收有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日本、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多次举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编辑本段教师队伍
有教职工297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000余人,教授257名,副教授433名。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5名,“泰山学者”9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教师58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部级专业CUBA新闻发布会(5张)技术拔尖人才37名,博士生导师137名,全国模范、优秀教师10人,省级优秀教师19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
编辑本段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采矿工程
山东省重点学科
采矿工程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地质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计算机软件技术及理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岩土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应用数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材料学
泰山学者设岗学科(9个)
1、采矿工程 2、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岩土工程 5、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6、安全技术及工程 7、摄影测量与遥感 8、机械电子工程 9、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点(6个)
矿业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机械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编辑本段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科技厅
1.矿业安全工程与环境保护实验室 2.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3.山东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实验室 4.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5.山东省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6.山东省矿山机械工程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教育厅
1.机器人与智能技术实验室 2.深部矿井安全开采实验室 3.基础地理信息与数字化技术实验室 4.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实验室 5.岩土与结构工程实验室 6.矿山机械工程实验室 7.微结晶强化工程材料实验
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海岛(礁)测绘技术国家测绘局重点实验室
编辑本段科学研究
在科技管理上,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五年来,科研处及管理人员获得省部市校各种奖励多项:2001年,科研处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称号;同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和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授予“山东省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及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技优势。在矿业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岩土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等领域有较强的学科基础和学术优势。设有工程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研究院(所)90余个。2001年至2008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896项,其中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31项,承担科技开发(横向)项目2346项,科技经费6094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643 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1069 篇,出版著作581部;鉴定科技成果286项,获准专利60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68项。2004-2009年连续6年均过亿元,2009年达20218万元。 校办产业已形成机械电子、防水建材、环境保护、信息技术和科技培训等产业中心,振弦传感技术、等离子熔覆技术和防水建材研发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防水建材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学校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科技园已列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和科研单位50余家。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走教育国际化的道路。已与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等17个国家的88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国际科技合作项目50余项,并在互访、进修、联合培养研究生、文化交流等方面卓有成效。学校接收有日本、俄罗斯、美国、法国、韩国、德国、蒙古、巴基斯坦等20个国家留学生。有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20多名教师是国际学术组织的重要成员。学校每年承办和主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学校编辑出版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科大报》等报刊。 经过近60年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在新的世纪,山东科技大学将努力建设成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矿业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山东科技大学是由“两个源头、汇成一条主线”而来。
一个源头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迁至安徽省淮南市,更名为淮南煤矿学校。 1958年,淮南煤矿学校升格为淮南煤矿学院。
另一个源头
1956年,成立煤炭工业部济南煤矿学校。 1958年,济南煤矿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 1960年,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升格为山东煤矿学院。
汇成一条主线
1963年,淮南煤矿学院成建制迁往济南并入山东煤矿学院。 1971年,泰安煤矿学校并入后,学校更名为山东矿业学院。校部由济南迁至泰安,济南设分院。 1980年,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在泰安成立。 1985年,山东矿业学院济南分院管理系和会计系成建制搬迁至烟台成立中国煤炭经济学院。 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矿业学院与山东煤炭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山东科技大学。 2001年,山东省财政学校并入山东科技大学。 2001年,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新校区。 2004年,学校办学主体搬迁至青岛校区。 2007年4月,山东科技大学法人注册地登记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并在泰安和济南分别注册了校区。
编辑本段院士
[1]山东科技大学院士 (全职院士4人 双聘院士10人 外籍院士5人) 宋振骐中国科学院院士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本校出身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蕴博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 刘宝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刘盛纲 中国科学院院士 全职院士 教授 范维唐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陈 颙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钱七虎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土建学院名誉院长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宁津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陈俊勇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冯纯伯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信电学院名誉院长 杨芙清 中国科学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信息学院名誉院长 陈毓川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地科学院名誉院长 金 涌 中国工程院院士 双聘院士 兼职教授 化工学院名誉院长 王春秋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教授 宋 扬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前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 教授 陶华学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ISM(国际矿山测量协会)中国委员会主任 教授 靳奉祥 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山东科技大学副校长 教授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质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学院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生教育学院 文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理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 泰山科技学院
编辑本段部分学科排名
测绘科学与技术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 0816 测绘科学与技术(2009年) 10486 武汉大学
10290中国矿业大学
10247 同济大学
10027 北京师范大学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0533 中南大学
10294 河海大学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10613 西南交通大学
10710 长安大学 1
2
3
4
5
5
7
7
9
10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8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007年) 10491 中国地质大学 1
11414 中国石油大学 2
10697 西北大学 3
... 10424 山东科技大学 12
矿业工程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9 矿业工程(2002年) 中国矿业大学 1
中南大学 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北京科技大学 4
东北大学 5
山东科技大学 6
『拾』 福州哪些学校有机械设计的专业。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一般应安排40周以上。
主要专业实验:现代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测试与信息处理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开设院校:
重庆工商大学 西南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工业学院
贵州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矿业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
宝鸡文理学院
甘肃理工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新疆大学
新疆农业大学
北方工业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首钢工学院
天津科技大学
河北大学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理工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燕山大学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科技大学 内蒙古工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
鞍山科技大学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
大连轻工业学院
辽宁工学院
沈阳大学
大连大学
延边大学
吉林工学院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职业师范学院
黑龙江矿业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
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商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
上海理工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理工大学
盐城工学院
扬州大学
常州技术师范学院
淮海工学院
浙江海洋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
宁波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联合大学
福州大学
福建农林大学
集美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
江西农业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
山东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轻工业学院
山东工程学院
莱阳农学院
淄博学院
济南大学
烟台大学
郑州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中原工学院
河南农业大学
武汉化工学院
武汉工业学院
湖北工业大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湘潭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汕头大学
湛江海洋大学
深圳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广西大学
大连民族学院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
上海水产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石河子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中南林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
东北电力学院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